新疆石河子天气133兵团社会保险局分局在哪里,在市区还是团部,有人知道吗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新疆石河子:年轻的城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280438.htm  农八师石河子市概况      农八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大的一个师,下辖18个农牧团场、两个水利管理处。垦区总面积7529平方公里,耕地278万亩;总人口62.27万人,以汉族为主,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5.3%,残疾人16200人,约占总人口的2.6%。石河子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直辖市,是农八师师部所在地,辖5个街道办事处和1镇1乡,行政区域460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30万人。兵团农八师和石河子市实行一个党委领导、领导班子分设、部门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体制。   农八师石河子市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腹心,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56.8亿元,财政收入2.23亿元,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9369元,2003年完成生产总值65.6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元,达11289元。垦区生产的“银力”牌棉花、“花园”蟠桃和“下野地”西瓜闻名遐迩。      市长寄语      要把工作思路、工作重点调整到如何带领残疾人奔小康上来,因为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的小康,至少可以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    ――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常委、    石河子市常务副市长      石河子印象      在石河子行走,像在一幅风景画中穿行。   她是一座绿色的城。里外五层的由挺拔的白杨树组成的环城防护林像一个绿色的花环,柔柔地将石河子市围在了中间。多行的宽叶的街道树,三十里的花带,一处挨一处的园林小品,整个市区有着乔、灌、花、木错落有致的绿化体系。那放眼望去的绿啊,连到天际,宛若海洋,绿的,绿的让人痴迷。   她又是一座军城。她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解放军官兵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屯垦戍边”,创造的“人进沙退”现象,成为全世界都为之叹服的奇迹。市内规划齐整的宽敞街道,疏朗的楼房建筑,市外一片片盛开着白色花朵的棉田,一片片缀满红彤彤果实的番茄地……硕果累累的景致,丝毫,丝毫也找不见昔日戈壁荒滩的痕迹。   她更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诗意来自王洛宾的《我们新疆好地方》,那优美的旋律,那动人的词语,将浪漫打入人的心底;诗意来自著名诗人艾青的《年轻的城》:“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诗意来自石河子人的精神状态,他们是那样的快乐,那样的满足,多个民族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听听他们的话语吧:中国,美在新疆;新疆,美在石河子!充满,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理事长访谈:无怨无悔      对农八师石河子市残联岳曙光理事长的采访,是断断续续的,因为岳理正发着烧,因为中间还一道去拜会了主管残联工作的母市长,因为电话会经常响起……      关于到残联这事   我1974年参军,在部队呆了25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政治工作。1998年转业,没回四川老家,在石河子好多年了,对这个地方有感情。转业时惟一的要求就是到轻松一点的地方去,就到了残联当副理事长,当时还以为这是最清闲的地方了。尽管地方领导找我谈话时说,残联其实有大量的事情要做,要轻松,不要到残联去。但我自己想,用30%的精力就可以把工作做好了。儿子跟我开玩笑说:以前你归邓小平领导,现在你归邓朴方领导。   2000年的2月,受命主持工作,很突然。实际地讲,当时内心是有过斗争的。第一,残疾人的工作好难做;第二,残联工作当时出现滑坡,压力很大,我就想太太平平过日子。自己从军从政这么些年,最后要专门跟残疾人打交道?但副市长当着自治区和兵团残联领导的面要我立军令状,工作必须要弄起来,一年时间内必须要跨入自治区前三名。想退又不能退,接下来压力特别大。   静下来想想,自己是共产党员,走过20多年的军旅生涯,领导交给你工作,你不能甩摊子,没有价钱可讲。转业的时候,部队领导很关心,说如果安排不合适,明年再走。但我也不能真的回去啊,不满意就回去,还是个军人吗。看看自己是否经得起这种考验。      关于服务对象   1999年春节,去慰问残疾人,给特困残疾人家庭送油、面粉,还有200元钱。我与副市长一起去的,到了一户残疾人家,是棉纺厂的职工,10来平米的房子,黑黑的,就支了个床,还有一块板子,是残联提供她学裁剪用的。这家两口子都残疾,丈夫还患尿毒症,小孩才一个多月大。水电费交不起,她也不说自己多困难,也不请求免掉,只说现在没有钱,希望缓一下交。这样的家庭还交什么水电费?!我们安排人当天要解决掉,因为马上要过春节了。残疾人啊,跪在地下,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残联。当时我掏出身上带的40多元钱,捐给这家人。这次慰问对我直观的刺激很大,刻骨铭心。   2000年春,慰问一户残疾人,一家7口4残,有智力残疾的,有视力残疾的,还有多重残疾的。一看就知道,这户人家,靠低保肯定不够生活。我当时就想,像这样的家庭肯定还有。就做了一个调查,统计一下,市区有87户,又筛查一遍,选了53户,与财政部门协调,从残疾人保障金里,每户每月补助120元。没有发到的残疾人找上门来,我们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这个事情做得透明,受助名单都要在街道办事处张榜公布。   没有残疾人就没有残联,残联不给残疾人办事,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所以要纠正“没有作为”的观念。朴方主席讲得好,“残联不能成衙门”。给这些最困难的人干事,那是代表党委、政府。要从政府为民办事这个高度看待为残疾人做事,这样残联的地位也提升了。这个活不干不行;好好干了,自己不亏心,能睡安稳觉。   残疾人的事情不是小事情啊。师市有1.6万多残疾人,1.6万多人的事情,不能推一下动一下,不能当算盘珠子。现在的余市长说,残疾人的事情,你们要用心去做。我理解,什么事情要盯住这个去做,就叫用心。      关于残联工作   残疾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光荣的工作,但实事求是地讲,有些部门看不起残联,但残联干部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残联要有作为,不落后于其他部委局办。残联与几十个部局一起办公,我们要求,凡事都要争第一。甚至穿着都要利利索索,什么工作都要有条理。以前在部队下连队检查工作,一看内务卫生,二看伙房,就基本知道一个连队的管理水平。这个是很有道理的。   一主持工作,我就着手改变机关作风,提出残联机关要有“三个样子”,就是机关要像机关的样子,干部要像干部的样子,工作要像工作的样子。   花了2万元,把机关的档案规范了起来,又花几千元维修了一下办公楼(老办公地点),铺了草坪,建了花园。环境改善了,大家的心情也舒畅了。特别是档案工作影响很好,自治区残联和兵团残联都来过几次看档案。   工作作风这个东西不是说你想改,凭空就能改了,要从工作中去改。根据残疾人工作的特点,我们协调政府领导以及有关部门,成立了几个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康复中心、残疾人婚姻介绍所等,都是马上开展工作,像法律援助中心已经接了30多件案子。机关内设机构也做了调整,群众小组织成立了七八个,增加了凝聚力。   2000年7月,自治区搞爱心助残募捐,师市靠这个活动募集到近250万元资金。这次活动不仅使残联的底气足了,还在社会上树立了残联的形象,残联干部的心也收拢了。      当年的目标考评,石河子市列全区第二。群众也很认可。机关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机关的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也感到很痛快,同时感到事情干不完。原来以为30%的精力就可以了,现在觉得100%的精力都不够。但是工作还是要去做,一件也不能少。   培训这个工作我认为做得很漂亮。残疾人有许多先天不足,要去教育。我们根据残疾人特点,挑选了10多个适合的专业,培训3个多月,经过考试,由劳动部门颁发职业证书。一开始办班招不来人啊。我们打电视广告、发通知,残疾人就是不来,怕花钱啊。实际上是免费的。2000年培训了40多人,2001年增加到80多人。现在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中就业率超过81%。   改善残疾人生活,康复是基础。2002年,市医院说有1000多名白内障患者没有钱医治。那时候做手术一只眼睛要3000多元钱,两只就是7000元。残联康复科赶紧摸底,确实有不少贫困患者,长期就是摸索着过日子。2003年4月,残联自己组织了个医疗队,对100名贫困患者实行全免费治疗,市主管领导开了一个座谈会,这些病人那个重见光明的喜悦啊,那种感激之情真是令人难忘。还有精神病康复方面,石河子范围内精神病发病率较高,2001年10月,被列为全国精神病防治“十五”新增地市。我们依托石河子市绿洲医院、兵团公安安康医院,实行共建共享,为精神病患者康复创造条件。我本人2002年当选市人大代表,这样就可以提议案,多了一个呼吁的渠道。2003年就提了无障碍建设和建立精神病农疗基地的议案。   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日,有个职能部门发通知,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当年7月30日之前要取缔,残联事先不知道这事。残疾人开始上街堵交通,他们不理解啊。残联提请市里开协调会,指出残疾人代步工具的问题,国家是有规定的,80多辆车牵扯到80多个家庭,不能草率行事。我们提了个解决办法。起草了一个文件,组织残疾人,由交警培训基地培训,交警认可了才上路(培训费花了4万多元)。把车子外观统一起来,统一发牌子,发了60对牌子(前后各一)。残疾人开车营运,开一天能挣个七八十元的。对不符合营运条件的残疾人车主,我们安排了一些摊位,给予2000元的启动资金。7月底,不仅没有取缔机动轮椅车,反而在市中心的游憩广场,残联会同交通、公安、工商等部门给残疾人车主公开颁发统一烧制的瓷质牌子,当时社会反响非常大。残疾人车主联合起来给残联送了一面锦旗。此后每逢全国残疾人日,这些人都要组织起来,无偿服务,以回报社会。   这几年,我的体会,残联的干部确实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协调。不这样,做不好工作。      关于面临的困难   应该说残疾人事业是在稳步发展的。师市残联现在有办公室、康复科、组联科(原群工科)、就业服务部和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准备增加一个宣文教就科,把组联科扩为组联维权科。   但是困难也不是没有。感觉主要的是,首先一个社会的认知程度不够,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都不同程度地不被理解;还有就是经费不够,现在每年事业预算10万元,加上零敲碎打的一部分,还是不够;再就是现有有关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比较模糊,权威性也不够,不好执行。像农村残疾人这一块,全国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统一的可操作的东西,都是各地自行其是,而农村残疾人恰恰是最困难的。   这次记者被安排在部队招待所。就在岳理转业前所在的部队驻地,记者问:干了几年的残疾人事业,现在回到这里,有何感想?   岳理言简意赅地回答:四个字,无怨无悔!      石河子走笔:8月水果香      石河子8月的天气就是一个字:热;石河子8月的水果还是一个字:甜;石河子的贫困残疾人心里也是一个字:暖。   热,自不必多说,这个城市位于准格尔盆地边缘,守着个大火炉子还能不热吗;甜,在这里也不多讲了,因为我的同事比我感受更深,还是让他们来慢慢来告诉您吧;在这,我们只说这个“暖”。   能让众多的贫困残疾人感到这个暖字,可着实不易。吃饱穿暖是人这一辈子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而石河子市的残联和兵团农八师残联偏偏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兵团、地方两个方面的残疾人贫困户都要兼顾到,要解决那么多人的温饱,工作难度无形中加大了。不过他们还真有办法。   对于地方的残疾人,吃饭穿衣靠的是低保。石河子市是个中等城市,才有5个街道办事处,可他们全部都成立了残联组织,并且有4个都设立了专职干部为残疾人服务,为了让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尽可能都加入低保,他们竭尽所能,能想的主意都想到了,够条件的,理所当然做到应保尽保;可还有些不够条件的呢。这不,就有这么一户残疾人家庭,家里的残疾成员属于重残,没有劳动能力,根本没有获得任何收入的渠道,生活十分困难,可偏偏把他全家的收入平均起来,超过了享受低保的标准,按政策,不能享受到这一福利。对待这样的“特殊”困难户,残联没有放手不管,经过多方协调,残联的同志就和街道共同使出了一个高招,他们争得了这个残疾人家庭的同意,把这位残疾人的户口从他的家庭里独立出来,这样,按户平均,他就达到了享受低保的标准,他的生活就有了彻底的保障。现在这5个街道中残疾人享受低保的人数占了全部享受低保人数的三分之一,真的让好多健全人羡慕呢。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更好地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残联的同志功不可没。
     低保的工作做好之后,残联的同志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再接再厉,针对市区一部分残疾人在享受低保之后仍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他们向财政部门多方申请,获得批准,从2001年5月份开始,每年都从给残疾人的扶贫基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对50余户特困残疾人给予每月120元的生活补助,钱数虽然不算多,但已足以使这些特困家庭的生活得到改善,使他们能够达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对于生活在团场的残疾人,千方百计为他们实现低保自不用说,但由于兵团方面实行低保的时间比较晚,低保的金额也比较少,为了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残联在号召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残疾人的同时,有效地利用国家的小额康复扶贫贷款,推动他们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贫困。   2002年,共申请康复扶贫贷款80万元,其中142团福利厂贷款20万元,用于购买棉纱等生产原料,效益很好;122团福利厂贷款20万元,用于新建滴灌生产线,现每米实现利润0.005元,残疾职工的月收入增加了150元;148团福利厂贷款20万,用于纸制管芯设备的更新;134团福利厂贷款20万元,用于购置生产钾肥的原料,产品由本团包销。2003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贷款数量增加了,这一次,残联没有把它贷给福利企业,而是贷给了一家普通企业,由团场和公司合作,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利用大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优势,更好地扶植贫困残疾人农户脱贫自立。   公司加农户做得最成功的要算八师143团和石河子大学所属的神内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了。2003年,农八师残联贷款给神内公司,由神内公司定点扶助143团的残疾人贫困农户,帮助他们脱贫。   据公司办公室的陈主任介绍,神内公司历来就有扶贫助残的传统,公司内部专门成立了扶残助残小组,总经理亲自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还制定了扶残助残指标。2003年,根据兵团残联事业《十五规划纲要》,公司利用小额扶贫贷款,发挥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方面的优势,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对残疾农户进行扶持。这项工作在兵团残联、师市残联的帮助下,从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的角度入手,逐步使残疾农户脱离困难,建立自信心,能够自食其力,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一工作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的优先上面。1、优先签约,神内公司提前对种植果树的残疾人农户进行登记,优先和残疾农户签约;2、优先提供作物种子,由于公司生产的是经过认证的绿色产品,对种植的土壤、环境、种子、农药、化肥以及整个加工过程都有严格的要求,直接给这些残疾农户提供抗病力比较强的、质量比较高的种子,使这些残疾农户避免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3、优先提供技术指导,在按照加工工艺的要求,在种植过程中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包括浇水、施肥以及应该注意的各类事项作具体的技术指导,公司的技术人员直接下到田间。还聘请了石河子农科院的专家现场对农户进行指导,有了技术,树种好了,果子结得也多了;4、优先采收,公司按收购期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农户的普遍心理是一旦收购季节到了,都想尽快地把农产品交出去,而根据整个加工过程,公司制定了早中晚三个收购期,对残疾农户进行提前采收,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间接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对于那些缺乏劳动力的残疾人农户,公司的工作人员还利用业余时间到地里帮助他们采摘;5、优先购运,农产品采摘之后,对残疾农户是上门服务,直接到田间地头收购,质检人员、收购人员、装卸人员直接到地里为残疾农户服务;6、优先结算,公司对流动资金方面有个合理规划,在残疾农户的结算方面,做到绝对不拖欠,收购以后上门结账,极大地稳定了农户的种植信心。有了这六个优先,残疾人农户放心了,从选种到种植到收获,都由残联和神内公司替他们包办,他们的生活真正有了保障。从2003年的17户到2004年的21户,胡萝卜900吨,付款45万元,蟠桃280吨,付款86万。这些数字,反映了这些残疾人农户的收入状况,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了,大家都能想到他们生活的变化该有多大。   某些特困的残疾人,没有独立经营管理种植园的能力,可他们也要生存,他们也需要扶持,残联和神内公司就尽力说服一些种植大户,安排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李亚林就是这样一个大户,由他经营的近200亩蟠桃园,每年都能给他带来丰厚的收益。自己富了,他没有忘记贫困线上挣扎的残疾人,也加入到帮助残疾人的行列。在他的果园里,我们见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打听,原来他才40多岁,他的头发是为自己的残疾儿子愁白的。本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儿子的突然患病而崩溃,多少年奔波求治,徒劳无功,弄得家徒四壁,他本人也整天愁眉不展。自从到了桃园帮工之后,有了稳定的收入,孩子的生活也有了保障,他的脸上的愁云也渐渐消散,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通过这样的方法,残联已经安排了几十位残疾人在果园就业,收入比先前增加了几倍。   要从根上摆脱贫穷,就要从娃娃抓起,师市残联对残疾儿童及残疾人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很重视,他们还在市内和各个团场开展了公益助学活动,市区10名,团场35名,每年给与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石河子乡从1992年起,连续两次出台了文件,减免残疾人的税费,补贴残疾学生的学费等各项费用。      采访结束了,当我们要离开这里的时候,回首望着这片繁茂的果园,心里说不出的轻松,因为我知道,这里的残疾人生活得不错。      石河子走笔:特色培训      石河子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对残疾人来讲,无论是体能还是体力,参加农业生产是最不适宜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石河子原本不多的企业中,一些企业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有的破产,有的濒临倒闭。比如拥有近十万职工的八一糖厂、八一毛纺厂和八一棉纺厂等大型企业的停产、破产和改制,导致了大批人员下岗,这给石河子就业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石河子残疾人的就业率却由“八五”期间的57.3%提高到现在的81.4%。那么,石河子残联是如何开展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石河子残联的高招――   在到达石河子残联之前,记者在乌鲁木齐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石河子市总人口62万多,有各类残疾人162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6%,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11000人。1997年以来,石河子残联培训残疾人2153人次,残疾人就业率由“八五”的57.3%提高到现在的81.4%。也就是说,11000残疾人中有8954人有了劳动和收入。也正因为如此,石河子残联1999年、2001年两次被中国残联评为“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我们的‘招数’就是培训,培训的内容‘五花八门’,但都挺管用。”石河子残联理事长岳曙光话语幽默,“中国残联评我们为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总是有它的道理的。”   采访中,记者也的确发现了它的道理所在。      一边盯市场 一边抓培训   1997年初,石河子市残联刚刚从民政部门独立出来。也是在1997年初,石河子市开始推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   石河子市残联专门负责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残联就业部副主任李萍是一位特别务实的女性,她坦诚地告诉记者:“一开始工作非常难做,一方面是有的单位对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了解得不够,另一方面是我们对残疾人的情况了解得不够。结果是有些单位同意安置残疾人就业了,可没过几天就又打电话不要了,因为残疾人没有劳动技能,干不了活。”   这种事情发生过几次以后,残联就开始商量解决办法了:要让残疾人就业,就得让他们掌握劳动技能;要让残疾人掌握劳动技能,就要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   而培训是需要大量资金的,那时,虽然经过残联的努力,收到了一些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可残联刚从民政部门独立出来,没有什么家底,需要钱的地方又太多。残疾人就业情况调查摸底要用钱,开展政策宣传活动也要用钱,培训残疾人更要用钱。李萍说:“虽然有些犹豫,但最后大家还是统一了思想,就是: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是残疾人就业之本,有了劳动技能,才能在就业竞争中掌握主动。”   李萍说,当时市场对掌握维修、微机操作的人员需求量大,残联就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相继开设和举办了摩托车修理、家电维修等十几个专业的培训班。   现在,市场对手机维修、美容的专业人员需求量大,残联就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这些专业的培训。   石河子市北环路是一条商业街,在1小区的23号“红山通信”,记者见到了做手机维修的陈国峰。   今年33岁的陈国峰右手手指残疾,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用残疾的右手协助左手灵巧地修着手机。他对培训深有体会,他喜欢手机维修,培训后经过考试,他获得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了这个证书,商家、客户都对他充满了信任。在“红山通信”,他拥有10平米的维修空间,每月除了500元租金,他平均有2000多元的收入,生活得快乐、充实、满足。      一边盯素质 一边抓扶持   说起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李萍告诉记者,为保证培训质量,石河子残联在对全市几家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考察后,确定具有国家甲级职业培训资格的石河子市技工学校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由政府出面正式挂牌。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全部在基地进行,学校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上,费用优惠25%。接受培训的残疾人进入学校后,纳入校方管理,吃住都在学校,食宿费、教材费、培训费均由残联承担。   在石河子市技工学校,记者见到了正在参加计算机和美容、美发技能培训的60多位学员。在美容、美发班,18位学员正在老师的指点下进行美容、美发操作。   负责美容班的胡云霞老师说,来参加培训的残疾人都非常珍惜这个机会,特别是看到参加过培训的学员大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不但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甚至踏入富裕的行列,他们很受鼓舞,学得更加认真刻苦。      胡老师还说,为提高水平,学校还专门从美容业发达的广州市请来老师给学员们讲授技巧。班上的女孩子们虽然残疾却心灵手巧,手法细腻,动作到位。胡老师准备与学校协商,培训结束时,选几个学员做她的助手。   为提高残疾人素质,李萍说,残联对已经就业的残疾人,继续扶持进行再培训。经过协商,残疾人的岗位培训,由残疾职工相对集中和比较多的企业组织进行,残联进行指导,并拨付一定的培训费用。   2000年度微机班学员王金香是位肢体残疾人,中学毕业后因无特长一直没有工作,生活全部靠父母供养。通过参加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2001年由残联推荐,被石河子市第四中学录用为打字员。学校领导对她的工作非常满意,老师们对她的评价很高,由于王金香的出色表现,她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王金香说,是残联出钱让我学到了技能,是学校为我提供了就业机会,我要以我的实际行动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回报残联和社会对我的扶持。      一边盯信息 一边抓落实   在李萍的办公室,4个大档案柜中装满了石河子市残疾人的基本情况信息和就业情况信息。   李萍说,残联花大力气调查、掌握、登记、储存的残疾人基本情况信息,为残联对残疾人进行培训、落实就业单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石河子残联对所有残疾人培训情况的资料,实行了微机管理,随时可以调出每个人的详细资料,如培训时间、培训专业、培训成绩和是否就业等。每年都要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人数、选择培训专业,以避免盲目培训,力争使培训后残疾人能够得到妥善安置。   李萍说,除了残疾人情况的信息,我们收集更多的是社会上的就业情况信息,培训后安置就业,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   几年来,石河子残联陆续投入培训经费110万元,开设了摩托车修理、烹调、缝纫、微机操作、美容美发、电焊、手机维修等十几个专业的培训课程。石河子市一小、二小、三小、广播电视局、联通公司等单位都有残联推荐的残疾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着自己的聪明才干。   岳曙光理事长说,我们狠抓培训工作的结果,不但提高了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有力推动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现在找我们录用残疾人的单位越来越多,单位安排残疾人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是私营企业。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几天――8月9日,新疆正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次就签约录用了文秘、化验、电工、保洁、绿化、餐饮、保管等8个岗位43名残疾人。   在新疆正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新员工管理工作的陈义德经理诚恳地告诉记者,经过培训和没经过培训的员工是大不一样的,残联输送的员工,虽然身有残疾,但他们有劳动技能,工作适应得快。培训过的员工思想素质高,残疾人特别的珍惜劳动岗位和劳动机会。这次招工,残联推荐了600多人,面试了200人,最后录用了43人,从这一阵的表现看,他们都很优秀。   陈义德说,录用残疾人,对社会对企业是互惠互利的,企业减轻了社会负担,同时,企业也因此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只要残疾人技能过关,我们愿意录用更多的残疾人。   采访中,记者发现残联还抓了一项信息,就是宣传信息,他们积极协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残疾人培训就业情况。找培训后就业并表现优秀的残疾人现身说法,不仅使广大残疾人真真切切看到了职业培训的重要性,而且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了解了党和政府的残疾人的就业政策,了解了同样掌握劳动技能并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残疾人。   岳理事长自豪地说,我们培训就业工作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越来越多的单位来向我们联系,准备录用残疾人。为保障残疾人的利益,对残疾人的待遇达不到我们要求的单位,我们还不给他们输送呢。   2003年8月,石河子市11名选手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有3名选手分别获得了扎染、刺绣项目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五名。获得第一名的选手韩玲,被国家劳动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赴印度,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   骄人的成绩,浸透着石河子残联工作人员们的辛勤劳动,更反映出了他们的工作成效。      石河子相册:授之以渔      这是一组石河子市残联对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的照片。组织者精心,学习者专心,掌握了“渔”技能的残疾人便有了很强的生存能力。      编 辑 视 点      一座比共和国小一岁的城市,一座在戈壁滩横空出世的城市,一座让你怀疑是海市蜃楼的城市,这就是年轻的石河子。   这座小城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这里,居住了一群创造奇迹的人;这里,创造了一种创造奇迹的传统。   这群创造奇迹的人当中,当然有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残联的工作人员;这个创造奇迹的传统,当然也贯穿到了当地的残疾人事业中。   而只要接触了这些人这些事,你就会了解,奇迹,原来可以由一群如此平凡的人创造,奇迹,其实可以就是这样一些琐琐碎碎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石河子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