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为什么选择华为说进BAT或者华为,并不是好选择

华为奖金高BAT奖金也不低,前提是你得学会这些
  &华为年终奖曝光,总额1500亿,入职3年能分到18万&的传闻言犹在耳,有数据显示,如果把华为和中兴做对比,到了2016年,华为人均薪酬费用已经是2015年中兴的3.6倍,在华为养一个员工,可以在中兴养将近四个员工,中兴现在3万研发人员,其研发薪酬支出在华为只能雇佣不到9千人。这让我们都在默默计算自己的年终奖,2016年即将过去,辛苦了一年的小伙伴们,应该都很期待自己的年终福利吧,在这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百度、华为、京东这些大公司的年终福利吧。这些大公司在年终奖上出手相当阔气:
  今年京东的年会要把王力宏请来,当然重要的还是物质奖励,据悉,年会上他们将累计派发:50个2万现金、100个1万现金、416台最新款iPhone手机等等,当然多数员工是可以至少半年以上月薪。
  近几年华为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这一切同样要归功于华为艰苦奋斗的员工。任正非一直以来都被成为最慷慨的大Boss,自然不会亏待了员工。
  据说,入职华为满三年可以拿到18万年终奖,如果是17-18级员工,03-04年左右进华为的,配股普遍小几十万股,税前分红大约60-70万。2015年工资一年税前99万(税前),分红307万(税后),奖金46.5万(税后),补助46.6万(税后),上述4项目加起来,收入500万。
  如果不出意外,腾讯今年业绩好的部门至少是24-48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毕竟今年他们营收更出色了,在今年11月11日腾讯18周年庆上,小马哥为在职员工、离职员工、外包人员和公司服务人员发出了总计3000万元的微信红包。然而,这还不够高潮,晚些时候,腾讯宣布将为给每位在职员工每人300股腾讯股票。
  阿里巴巴
  阿里的年终奖一般由年终红包、年终大奖金、加薪、股权奖励等部分组成,一般年底都会有双薪,而阿里总监级的年终奖从15万-20万起。
  无人机领域的领跑者,今年据说他们的销售额将达到100亿,不少员工倍可以拿到至少一年年薪做年终奖,同时公司还给拿出几十辆宝马X2旅行车做最终大奖。
  当然,还有很多公司可能比上述说的这些更土豪,但总的来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别人能获得这样的奖励与自身的努力和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是分不开的。
  华为薪酬水平笑傲通信业,但优秀互联网公司依然是华为人才的有力争夺者,尤其是在互联网企业高固定工资、高股权激励的激励结构特点,对年轻优秀人才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要想拿到高工资,有些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工程师和程序员如何做到年薪50万!
  程序员都很诚恳,薪水没达到预期,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技术水平不够。
  但事实上,技术能力并不是决定薪酬的唯一因素,供需关系对薪酬的影响非常大。
  很多时候,两个能力差不多的程序员却在薪水上有较大的差异。并不鼓励轻易跳槽,但了解市场行情是很有必要的。
  达到五十万以上年薪,最重要的是,公司有这样的招聘需求而求职者正好匹配,所以在求职时选择正确的方向十分重要。
  总结一下我遇到的年薪超过 50 万的程序员在哪些公司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BAT 和其他盈利能力强的大公司 
  不仅限于 BAT,其他盈利能力强的互联网大公司,高层技术员工达到 50 万以上年薪是比较容易的。
  关注两个限定词:盈利能力强、大公司
  有些公司虽然员工数达到数千人,但盈利能力弱甚至常年亏损。如果所处细分领域、产品模式也不处于风口浪尖上,不被投资者看好,那么即使规模大,员工工资也不会高,可能低于初创期公司的员工薪水。
  再来说第二点&大公司。对于五十万年薪以上的高水平程序员,大公司的招聘需求比小公司强得多。
  举个例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用户量大,日均 PV 达到千万、亿级别。为了处理大量的数据,公司必须要聘请那些有丰富经验、能解决问题的程序员和工程师。
  而很多小公司管理者的真实想法就是这样的:我的产品目前只需要一个两年 XX 经验的程序员,为此我最多愿意发年薪 20 万的 Offer。
  ▼金融巨头
  如果只考虑薪水、福利和工作强度的话,金融企业的 IT 工程师可能是中国最幸福的程序员了。金融巨头的项目经理(不是产品经理),可以达到 50 万年薪。
  明星创业公司
  那些被资本青睐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在人才的渴求程度和土豪程度上,比起 BAT 来也不遑多让。
  说个我们网站用户的真实故事:两年正式工作经验的程序员拿到 65-100 万年薪的面试邀请。
  他是怎么做到的? 在国内硕士毕业后,他去了某硅谷明星公司工作,在美帝的薪水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是超过百万的。他来我们网站申请拍卖,想看看北京的工作机会,收到了很多北京互联网公司(包括知乎)的面试邀请。
  其中有一个面试邀请来自某明星创业公司的 CEO,开出了 65-100 万年薪的面试邀请。
  有两个因素很重要:一是这个创业公司融资一轮接着一轮,不差钱;二是这位候选人的经历,证明他能切实给这个创业公司解决问题。(保护用户隐私,不便详细表述。)
  闷声赚大钱的小公司
  除了能盈利的大公司、获得巨额融资的创业公司能开出 50 万以上的 Offer,还有一类公司可以&&闷声赚大钱的小公司。
  举个例子:几位互联网公司离职的员工,合伙创办了一个创业公司,启动资金来自几位合伙人以前的股票期权收益。
  因为细分领域、产品模式选得准,公司很快盈利,利润率客观。他们前段时间刚开出一个 50 万的 Offer。
  这类低调的公司很难在 36Kr等媒体上看到他们的身影。有些投资者时常想约创始人出来「聊一聊」,几位创始人的态度无一例外的高冷&&不约叔叔我们不约。
  在这类公司中做程序员往往幸福指数比较高,只是一来知名度不高,二来招人不多。
  他们是怎么招人的?
  大多是通过熟人推荐。
  总结一下公司这块的情况,以下两点决定了它愿意给出 50W 以上的 Offer:
  公司不差钱
  需要高水平的程序员
  再来说说求职者的情况。我把年薪 50 万以上的程序员称为 Topcoder,大致有以下几类:
  ▼工作年限长,经验丰富
  这类程序员是 Topcoder 的主力军,他们的共同特点是:10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大公司当过螺丝钉,也在创业公司做过技术 leader,有过一两段不算成功的创业经历。
  这样的程序员无论是去 BAT 还是去创业公司,都能拿到 50 万年薪以上的 Offer。
  ▼硅谷回国派
  从硅谷回大陆的程序员同学,轻松达成 50 万年薪。
  ▼真正的技术高人
  虽然前面说技术水平不是决定薪水的唯一因素,但如果技术牛到一定程度,高薪Offer也是探囊取物。
  说一个我十分崇拜的技术大神:传说网络安全大神道哥在面试阿里的时候,面试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证明自己的技术水平?
  然后道哥接过电脑,当着面试官的面关掉了阿里的内网。如果技术水平牛到这种境界,没有理由会不成为Topcoder 啊。
  网友总结:苦逼程序员的十五条辛酸与忠告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豪门夜宴》这部香港老电影。张学友、梁朝伟演的拍马屁的场景太有意思了,其中有这样一段:当两马屁精帮老板说出主意,老板马上叫停,然后拍一下脑门:&哦,我想到了&,把别人的 idea 当成自己的说出来。
  我在工作中还真不止一次遇到这种事,我提出来的想法老被别人拿来当作自己的原创,当然个别小偷洋洋得意的描述自己的&原创&时还会偷偷的瞄我一下,看我有没有不高兴。。。我并没有不高兴,大概是因为想到那个电影段子被逗乐了。
  天下学术都一大抄,更何况什么想法,什么创新,通通都是浮云!君不见创新项目一大堆,都被抄死化成灰!但是不能因此而放弃创新,大地不可以因为有畜牲吃草而不复生机,山泉也不会因为有王八偷水而不冒活水。
  第一点:保持有一颗生机灵动的心
  因为这个东西是别人偷不走的,也是最大的财富。如果你不俱备这个东西,那么请用一颗善心去培养它。人人都是耀眼的珍珠,只是被灰尘蒙蔽了眼。
  记得刚进公司那会踏踏实实工作,满怀激情。不过第一周就把自己的顶头上司给得罪了,我并没有做错什么,记得当时还有同事帮我说话,后来慢慢发现他是一个相当自负的人。不过话说回来搞技术的在技术方面有几个不自负。这次事之后我并没有学乖。对于别人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我会指出来,并提出该如何做。对于语言基础薄弱,设计模式薄弱的同事,我会好心推荐一些书籍。本是好心帮助别人,却并没有得到别人的感激。相反,大部分会觉得你看不起他们,更有甚者不但不会反思改进自己的弱点,反而打击报复&看不起&他的人。
  所以千万请记住第二点:不可以随便提意见。特别是新人,请务必保持低调。
  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实用。
  第三点:经常肯定、称赞同事的成果和进步
  注意这里并不是要你去巴结讨好。常常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肯定也是比较正面和必要的行为。这样不但可以增进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鼓励别人。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就等同于垃圾。要随时随地知道自己小名叫什么。话说我有一位同事,基础相当薄弱,但又太爱去表现自己,经常到处指指点点,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高手&。由于老开&黄腔&常被人背后偷笑而不自知。
  四点:低调一些,谦虚一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
  进公司时所在部门是刚成立的,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由于部门团队开发的特殊性很有必要在公司通用编码规范基础上再制定内部的编码和设计规范,于是向上司提了我的想法,他同意了。于是我起草了一个内部规范手册。但是执行过程中,有人按手册来,有人不按手册来。产生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上司并没有支持。在这里没有必要分析原因,直接给出要记住的第五点。
  五点:不在其位,不言其事
  做好本职工作就好。无论在什么地方,开明而大度的好上司并不多,所以这一点相当重要。
  经常在开会讨论设计方案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会议本来进行的正常而和谐,当轮到某个优秀的人上去讲的时候,气氛一下子不和谐了。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挑出他的毛病,就算没理解别人的意思也会乱说一气。秀才遇到兵了。以前实习的公司中也时常见到这种情况。每当此时我都会在下面感叹:好一幅百鸟&嘲&凤图。
  第六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懂得韬光养晦,不要时时锋芒毕露
  公司里有个老员工,实力比较强,算是一个独挡一面的人。不过在一次部门改组中并没有得到提升,被提升为经理的反而是一个能力不算太强,还比他晚来的人。在此之前我听到过那个老员工在和其它公司接触并准备跳槽的传闻。
  第七点:不到最后一刻,自己离职的想法决不可以和公司内部任何人分享
  因为站在公司的角度来看你已经不忠诚了,不愿意重用你了。但是在员工自己的立场来看,公司给的待遇与能力不成正比、不认同公司的文化、想换个环境、想要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我个人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般的公司里,凡是坚持到最后经受住了&考验&的&忠诚&者,往往都是没什么能力的庸才。如果你是一个公司高层管理者,那么你会如何对待类似的&叛徒&呢?
  第八点:不得罪办公室里的女人
  此处女人定义如下:(1)国宝级的女程序员;(2)女测试,这个不稀罕 ;(3)女助理,到处都是;(4)女上司,这个最要命!男的处在一起,有什么冲突矛盾吵吵过了就忘了。但女的不一样,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后边一逮到机会就会摆你一道,还没完没了!最要命的是:背地里狠狠的阴你,而当着面表现得像你温馨的亲人。
  我们研发中心有个领导很可爱,不太清楚上面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以至于自己职位被降了,职权被销了很大一部分,还整天手舞足蹈高兴得很。事后一两个月才反应过来不对劲,然后整天愁眉苦脸。以这种交际反应的速度,被撤是必然的事情,确实不适合搞管理。技术男大多脑袋是&方&的,不太善与处理人际关系。
  第九点:加强交际能力
  程序员大多还算是聪明的,平常稍稍注意一下就没什么大问题。不过不要自我感觉良好,我们公司有个工作了十多年的 IT 男,几年前就开始被派出去和客户沟通,丫的,至今那一口吞吞吐吐的蹩脚的普通话让人听了就伤心。
  第十点:若无特殊情况,一定不要跨级汇报
  这一点细节很重要。某种意义上你的顶头上司就是你的老板,直接决定了你的发展,你就是他手下的兵。并不是谁官大就听谁的,要不然历史上那么多兵变都不可能成功,因为大家都只听皇帝的,呵呵。从另一个方面讲,你&忠于&你上司的上司,他也不敢用你,因为谁知道提拔你之后,你会不会再越一次级?!!
  第十一点:要善于向上司汇报工作
  国家干部是不是人民的公仆本人不太清楚。但公司里那些大大小小的管理者一定是(如果不是这样那他就不是一个好上司)!那群夹板男,看着是个官,其实过得很苦。既要应付好上面的领导,又要充分调动下面群众做出业绩,整天搞得焦头烂额。上面的唱白脸,那么夹板男就唱黑脸。总之挺不容易。他们的猜疑心很重!时常会怀疑下面的人没尽心工作。虽然一般公司都有什么任务分配管理系统,但是那东西远远不够。你需要找准时机让他清楚你工作进展,你所做出的努力。
  第十二点:不要轻易造成情绪污染
  不要因为你一个人不高兴,而让别人都看你的脸色。要学会雪藏自己的情绪。你若是一个领导,那这一点就太要紧了。
  第十三点:一举一动找准自己的位置、别人的位置
  比如:吃饭时的座次,照相时的排列位置,群发邮件时收件人的排名顺序,文档作者的位置顺序。。。。。。这些都很重要。《易经》中有讲:明相位,立德业。要是你连自己在哪儿都不知道,你又如何到得了目的地。
  第十四点:没有必要做一个愤青
  刚毕业那会,我很愤青,看不惯这看不惯那。但是又能怎么样呢?弱肉强食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过,你要学会尝试去理解这个社会,理解种种关系。到某个时候你会发现:一切理所当然。你若真的不满意某个现状,那么就去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它。势者,不均也!均则无势。
  第十五点:记住别人的善,忘记别人的恶。
  一个人心里不应该有太多仇恨,仇恨是别人扔给你的垃圾,你又不是垃圾桶,老装着它做什么?在公司当算法工程师近三年了,别人怎么对我,我的心里跟明镜似的一清二楚。对我不好的人我并没太在意,更别说去报复。相反,他们有事要我帮忙的时候,我总能真心实意的去帮,甚至主动帮忙解决问题。这是这几年来,我对自己唯一满意的一点。我相信一句话:活着就是修行。但是你得清楚你修的是善行还是恶行。
  毕业三年了,看看走过的路,总觉的有点荒凉。确实真正明白了许多道理。感谢帮助过我的人,也感谢打击过我的人。也许一个人只有亲身经历了困难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由此我不得不感叹造化的残酷。
关注电子发烧友微信
有趣有料的资讯及技术干货
下载发烧友APP
打造属于您的人脉电子圈
关注发烧友课堂
锁定最新课程活动及技术直播
据报道,oppo将投资22亿在印度建厂,这将是第五家进驻印度建厂的厂商。预计在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手机...
高通危机又得到了再一次的爆发,据悉苹果领头安卓厂商拒付高通专利费,首次影响高通利润下滑。博通收购的事...
虽然NSA是过渡方案,但也同样具有关键意义。业内人士表示,5G标准NSA方案的完成是5G标准化进程的...
中国市场的手机领域处于高端产品的非华为莫属,凭借自身的实力取得了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三如此喜人的成...
很早之前就已经布局 5G 连网技术发展的华为,稍早在中国乌镇举办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透露将于201...
供应链服务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到底优秀到什么程度才能去BAT和华为工作?
新朋友请点上方蓝字“今日互联网头条”免费关注
互联网头条新闻、重大事件,每天为你报道
来源: 中国经理人
中国目前的人才聚集有两个地方:
一是体制内。我接触过的体制内的人,大都是情商、智商超高的人。很多优秀的学生大学毕业开始考公务员,所以我一直认为最优秀的一批人未曾流入市场。除开这一批和出国搞研究留学的人先不说。
第二就是BAT、华为小米这样的科技互联网企业了。
小编大学毕业是2000年一代,大家毕业后除了体制外,最优选择就是世界500强外资企业或者金融机构了。如今呢,最优秀的体制外人才,多了一个选择,就是中国的科技互联网企业。这让小编很欣慰。
很多人不知道,这两年百度、阿里、腾讯都已经到美国掠夺人才了,所以说这几家科技公司为国争光也不为过。(百度的吴恩达、阿里的金榕等人...都是回流的顶尖人才)
人才回流的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有钱的地方就有人才(题外话:如果把人才、美女都视为资源,都是一样的道理)。
(图为吴恩达,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前三的科学家)
(图为金榕,全球大数据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
(图为华先胜,被麻省理工学院评选为全球35位35岁以下杰出创新人物)
2000年以后是互联网的时代,全球资本蜂拥而入科技互联网行业,因此人才价格水涨船高,最有钱的企业,就自然能招揽最优秀的人才。
所以,科技公司自然人才就多了。
看看吧,阿里亚洲市值第一,腾讯亚洲第二,员工数量都是5万人级。百度近况不佳,体量上无法和阿里腾讯比较,但百度强在利润很高。
华为员工不超过18万人,虽然因为自身情况比较不合适上市,但体量也应该是2000亿美元级。
无论从总体量的价值,还是从员工平均产生的价值,BAT和华为都远超越了员工百万计的三桶油、移动之类动辄50万人起的巨型企业。这对我们国家的人才结构拉升、创造的价值,都是极为有意义的“新时代的企业”。
2、再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进这些公司
先要说明一点,人才招聘是有时代的局限性的。BAT们也是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因此进入BAT当年的门槛就会比较低一些。
如今,BAT和华为都是非常顶尖的公司了,而且过去10多年人才培养的供给很充足,因此他们找人标准也大大提高,校招当然是学校越光鲜机会越大,校园履历越光鲜越好。
但必须说明,早期的人才却会给以后的人才搜罗很大的影响。
举个例子:科技圈有一句俗话,完美的创业团队是怎样的?答曰: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阿里的运营。
这句话的背后意义,就是他们早期的团队给大家的印象。所以除了校园里的硬通货之外,有一些属性不会变。
比如百度早期的创业团队,都是清华北大北邮这三家学校毕业,因此有百度的朋友说,非这三家学校在百度简直混不开,更别说其他非重点的学校了,简直会有些自惭形秽。
再比如阿里,管理者的胸怀注定了这是一家比较看能力而不是学历的公司,更讲究“志同道合”,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执行,最终是能力+使命感+价值观的综合考量。
再比如华为,这是一家基因里很低调默默前行的公司,更看重吃苦耐劳体现出的执行力,有军队一样的服从性。所以很多员工都是穷苦家庭出身,这些人没有退路,用来打战都是一群嗷嗷叫的狼。
再说腾讯,是典型的产品经理做的公司,什么事都有流程和逻辑,逻辑性和条理性无出其右。
看到他们的特点,你做针对性的努力和选择吧。
说说未来吧。业务增长和变化,带来的人才需求的变化。
百度押宝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研究,自然会对这方面的人才更多需求。对阿里来说,电商也只是自留地了,阿里云计算发展极为迅猛,背后对数据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的需求极大。
所以巨头之战背后,其实也是人才之战,资本之战。
(图为今年年初阿里巴巴CTO张建峰在美国招揽人才)
3、在这样的公司能得到什么?
首先肯定是领先的回报。这不只是薪水。当然,这几家公司的薪水绝对超出很多人一大截。
其次,回报还有在人生历练上的,从BAT出来的员工,学到的是绝对书本里学不到知识,小公司很多模型都还要车拉牛跑,这些公司都是常备“武器库”的。
另外,BAT庞大的生态给你见识,也绝对不是一般公司能给你的。很多公司是消耗你的能力,但BAT能够在消耗你的时候,也能让你学到很多的东西。学到东西,对年轻人来说很重要。
最后,和最牛的人一起工作,带给你的是源源不断自信和努力,还有看事物看问题的角度:原来还可以这样。。。
所以,祝想进BAT的人都如愿以偿吧,进不了BAT的话你可以创立新的BAT。
网友讨论:
亜牛 : 华为在985高校批发应届生,待遇都不错,bat每年都有10万人应聘,不得不说,很多人因为学历学校都被刷了,所以没上大学的好好学习,上了大学学校不理想的努力考研吧。但是大学学习比较重要,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首先要把专业课学好,然后多动手,最好有比较多的实习经历,国内很看重这个。对于校招的,多刷题,牛客网的题库,leetcode算法很不错,我没事的时候还刷刷leetcode,hard模式的我也要思考半天呢。非计算机专业想转行的比较辛苦,cs大平台的课最后都学一遍,os,编译原理,计组,db,计网,数据结构,算法,通通都要,编程语言看你做什么方向了,最后前后端都会,然后推荐还是大数据方向,或者推荐学习函数式编程,总之,互联网行业是相对不重视学历的了,关键是具备技能和经验。
对于社招的,首先你得明白人家岗位要什么样的人,因为互联网现在范围太大,不同公司之间做的东西可能有很多不一样,所以未来肯定要往全栈发展,所以你得跟上潮流,专注技术,关注技术,才不会落后,推荐没事就去找些公司面试面试,不一定为了跳槽,去了解相关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然后扩充自己是最好的。互联网发展太快了,切忌坐井观天,抱残守缺,这是我的一点忠告。
BAT和华为没有那么难进,但是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有几个门槛,但不是死门槛,主要看学校,如果你是985或者211,如果专业对口,那么进入的机会是很大的。如果你是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有机会,但是难度很大。
这里分享几个增加进入机会的方法。
师哥师姐内推
每年校招,各大互联网公司都会鼓励员工内推,如果你在这些公司有师哥师姐,那么内推进入的概率会很大!
每年这些公司会招收许多实习生,进入的机会很大,一般实习期半年左右,好好表现,上司会留下你的。
增强自身能力
这是最重要的,大学期间多参加比赛,增加社会实践能力,只有做好自己去哪里都有人要!
今日互联网头条
微信号 今日互联网头条
微信ID:toutiao99
【写作不易,记得转发】
今日互联网头条
马云都关注的互联网大号
每天从几千条新闻中,选出最重大的三条
手指按住下方图片
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富士康的营收多华为+BAT三千亿 不要让它跑了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财经App:直播上线 博主一对一指导
年度罕见消息曝光 此股暗中大涨
  来源:悦涛
  作者:悦涛
  原题:《不要让富士康跑了!》
  富士康在美国建厂越来越不像是开玩笑。
  12月7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发布公告,正在评估美国地区潜在的投资机会,借此扩增当地营运业务。
  消息是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先捅出来的。他老兄跟美国当选总统川普先生聊嗨的时候出示了一份联合投资“承诺书”:软银和鸿海承诺在未来4年在美国本土投资570亿美元,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鸿海集团投资70亿美元。
  川普乐了,马上发了一条twitter:
  一年前,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就透露:已有一批约30人的团队在美国考察,准备布局与集团领域有关的人工智能技术。
  富士康有一百多万员工。很难用一句话形容这家企业。
  很多朋友对富士康的认知还是低端的血汗工厂,他们觉得富士康这样的“低端企业”赶紧离开中国,然后中国经济就能更快地“腾笼换鸟”、华丽升级。
  然而他们不知道,富士康中国改开以来工业化最扎实的成果。
  如果富士康不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完成升级,一定会在中国之外完成。
  在全民炒泡沫讲故事的环境里,中国实体产业真正有机会升级的,是富士康这样有积累、有资源、有生态连接能力的“传统企业”,不是那些追逐风口的“新兴产业”。
  █ 营收近万亿,是“华为+BAT”总和的两倍
  2015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总收入约4.5万亿新台币,按当前汇率≈9700亿人民币。
  2015年:华为2882亿,腾讯789亿,阿里708亿,百度490.5亿。四家中国顶级IT企业的营收总和是:4870亿元。
  鸿海的营业额是这四家企业营收总额的两倍。
  尽管鸿海的利润率偏低,但稳定性却强于它的上游。不管哪家企业的消费电子终端做得好,都要跟鸿海做生产端的生意。
  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曾经是富士康的大客户,现在它们淡出消费市场,富士康更强大,甚至回过头把诺基亚功能机给收了。
  █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百万工业王国
  工业流水线的鼻祖亨利·福特曾说:没有人能管理100万人。
  富士康在5年前员工总数超过百万人,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家百万员工的工业企业,工业流水线登峰造极的产物。
  郭台铭吐槽“想到每天要管理一百万人就头痛”。但还是把管理做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牛掰状态。反应速度、效率,都不亚于小企业。连续十几年里,富士康霸占中国出口第一(占出口总额约5%),旗下企业分居粤、鲁、豫、晋等五六个大省出口第一。
  全球40%的消费电子产品,富士康造。
  郭台铭在一次采访中说:“去年圣诞节在美国最畅销的前十个产品,有7个是富士康做。我想大家都看到这个报道。比如你手上这个照相机,这个伸缩镜头,就没有其他公司做得出来。这个的模具是要非常精密的。(如果有谁做得到)你告诉我,我马上把那家公司买下来。”
  █ 让日本人恐慌的精密制造能力
  日本BP社曾深度研究富士康,基调是:老家的企业别自我牛逼了,有个叫富士康的赶上来了。
  一位日本本土制造业人士评价:“快速、廉价、质优,如此完美的代工企业绝无仅有。照这样下去,它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想到这一点就感到可怕”。
  富士康的日本技术人员说,他之所以要进富士康,因为在这里发挥规模效益,延续他以前在日资企业不能搞的课题。“也许有人在背后指责我‘会使技术从日本流失。’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产量,是做不出我想做的产品的。这样的企业在日本有吗?我希望在鸿海精密把业务做好之后,通过推进日本企业与鸿海精密的合作,为日本产业做贡献。”
  日本BP社评论:时至今日,如果还不去了解鸿海精密的实况,并研究应对之策,日本民用产品厂商恐怕将难以重现昔日的辉煌。
  如今,日本电子巨头夏普终于被富士康收入囊中。随之而来的是夏普在手机、液晶、太阳能领域的大量核心专利。
  █ 智权:谷歌都要来买它的专利
  富士康的知识产权部门名称是智权管理部。旗下有500多人的团队,运营富士康数万件专利。
  2013年到2014年,谷歌连续向富士康购买了通信技术、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的专利。因为不买这些专利,谷歌就没法切入硬件领域。
  从此有了吹牛资本?NO,早就有了。
  2011年鸿海集团获美国专利量居全球第九,华为直到2014年首次进入50强榜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中,是全球前二十名中唯一上榜的华人企业。
  中国大部分叱咤国内的品牌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专利授权,在国际上寸步难行,动辄被告。
  所以郭台铭才会向那名记者炫耀他的“伸缩镜头”。
  富士康收购夏普之后,立刻帮夏普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公司。这是富士康眼中最重要的资产。
  █ 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抢着跟它合作
  今天几乎所有企业跪舔阿里腾讯的时候,能让这两家抢着合作的企业,只有富士康了。
  2015年3月,郭台铭、马化腾和郑州和谐汽车共同签署“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平台”协议。之前,富士康和腾讯已共同投资创建电动车公司FutureMobility。
  2015年6月,阿里巴巴、富士康向软银旗下软银控股公司SBRH分别注资145亿日元。
  2015年8月,阿里巴巴和富士康分别以2亿美元和5亿美元入股印度电商Snapdeal,此次投资方还包括了日本软银集团。
  2015年10月阿里云和富士康共同发起“淘富成真”项目,开放富士康世界级的设计、研发、专利、供应链、智造等能力,阿里云的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处理能力,阿里电商天猫淘宝的平台能力,同时引入银杏谷资本、云锋基金、猪八戒网、洛可可等企业为创业者提供全链路创新创业服务。
  2016年8月,腾讯控股和富士康牵头参与印度通讯应用商Hike的新一轮投资。
  关键是大多数合作里,富士康占主导权。广大等着阿里腾讯勾搭的双创企业一脸干着急。
  █ 疯狂的布局
  这两年的富士康,乍一看真觉得疯了,国内国外那叫一个砸钱。
  【国内】
  2012年搭建完成集团云,接下来专利云,接着工业云。
  与清华大学合作,布局下一世代网络应用(工程师两千名)和纳米技术。
  和中国最大电信数据公司世纪互联战略合作,郭台铭称富士康将实现MachinetoMachine(机器对机器)的制造公司和大数据公司。
  联合北汽集团打造智能环保租车品牌绿狗租车(GreenGo)。
  和腾讯合作与郑州和谐汽车公司搞“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平台”。之前富士康已入股和谐汽车。
  1.2亿美元参股滴滴出行。
  和腾讯联合投资的电动车公司FutureMobility大手笔挖角宝马研发团队,包括宝马i系列研发总工程师。
  和阿里云共同发起“淘富成真”,开放富士康八大智造平台,数千名富士康工程师进驻云栖小镇。为创业者提供全链路创新创业服务。
  面向中国大陆地区推出了电商平台“富连网”,专门出售自己生产的电子产品以及其他不同品牌的消费类电子产品。
  设立了6家(half a dozen )金融服务公司,为全球电子产业供应链提供贷款及其他金融服务,并计划在5年内上市。
  与芯片巨头ARM公司联合在深圳设立半导体开发和设计中心。
  【海外】
  砸38亿美元收购日本电子巨头夏普,注资、整合、重组。
  砸3.5亿美元从微软手中收购诺基亚功能手机业务。
  投资专注眼球追踪技术的日本初创公司FOVE并将参与其VR设备的制造。
  砸1.7亿美元投资欧洲领衔的IT软件和硬件整合服务商ST,接下来可能全资收购。
  投资法国可穿戴设备初创公司 PIQ,布局物联网传感器领域。
  和腾讯联合投资印度通讯应用商Hike。
  和阿里联合投资日本软银旗下机器人公司SBRH。
  和阿里、软银联合投资印度电商Snapdeal。
  和软银合作在美国考察投资机器人公司、布局人工智能技术。
  联合日本和欧洲的自动化设备厂商,成立无人化课题组。
  █ 富士康想干什么?
  富士康的英文名FOXCONN,是狐狸和连接器的拼接词。这两个词是郭台铭最喜欢的东西。
  它在连接,疯狂地连接。只是这是建立在过去30年积累的洪荒之力上。
  郭台铭说:“富士康一直在制造技术上创新。我们认为将来网络、设计,将来尤其再走e-commerce,或者是走上B2B的商业模式,我们在搭建一个平台,可以帮非常多的中小企业、创业者,今天怎么使用网络、怎么使用电脑,还可以给他全套的软件,他在卖他的商品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自己的IT部门。我们可以帮他整个的解决。他只要把他的创意放上去,就可以很快的销售。这些我们都已经在做。”
  他想做的,可以简单形容为制造业供应链的系统开发商、集成商、渠道商。
  从软银孙正义、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这些顶尖的脑袋抢着跟富士康合作投资就能体会得出,富士康积累了多么强大的话语权。
  对互联网,郭台铭认为真正的网络经济在中国还没开始,因为现在的网络经济只是年轻人在杀时间(kill time)。
  “虽然现在很多网络公司、互联网公司都很成功,目前算来叫做都很成功。但在下一波真正走向剧烈的竞争,谁能胜出,其实还在未定。”
  “现在我们认为时机成熟了。过去网络在中国是机会主义者的天堂,将来应该是实力主义者的机会。e-commerce也好,云端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这三个每个都是富士康全世界的强项。”
  █ 不要让富士康跑了
  讲真,悦涛的真实了解里,中国实体产业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
  富士康是中国改革开放工业史里集约性最强、链条最长、规模最大的集成者。上与顶级品牌商连接,下与千万中小企业连接。
  郭台铭自己吐槽过苦恼:在台湾和大陆,都认为代工没前途,没有看到专利技术的有价值,认为土地等等才有价值。
  而研发、申请专利、商品化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他坚持现在布局研发就是鸿海的前途。
  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说:就制造业而言,苹果对富士康看透程度远远超过中国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把富士康的能力开放出来,就可以提升(中国制造)整体的创新水平。
  然而,中国当前对技术的藐视、对制造业的挤压、矮化,已不能更。
  中国制造要转向中国创造,不是要淘汰富士康,而是让它在中国的土地里开放化、平台化、智能化。
  因为任何产业升级都要建立在已有的产业链生态、技术研发积累和上下游连接能力上。凭空是飞不起来的。
  如今美国在抢富士康、印度在抢富士康,都不是空穴来风。
  很多人觉得,美国成本还比中国高,印度人还比中国懒。但真正趋势形成时,想挽回也难。巨头去哪里,中小企业集群就会生长在哪里。
  实体企业讲究生长环境和可持续能力。泡沫盛行,劳动和创造投入就贬值。他们只会把创造性资产布局在他认为适宜生长的土壤里。
  福耀集团曹德旺已经投资6亿美元在美设厂。他的话是:“ 美国现在举国上下在推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它的招商强度比我们中国高。我在美国建俄亥俄的那个工厂,1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亩土地以上,大概我从犹太人手里买过来,花了1500万美金,再加上我修厂房又花的1000多万美金,整个项目大概投资4000万美金,而美国政府补贴给我超过4000万美金。”
  从综合成本角度,中国已不占多少优势。如果没有对劳动、知识、技术投入的支持,没有对实体生态的敬畏,沉迷于炒作和投机主导的泡沫经济,富士康没有理由留下。
  郭台铭的感觉是:“大陆年轻人现在好像迷失了一点,他们希望一步登天。”
  登天的梦总要醒。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如果富士康跑了,就连梯子都没了。
  来源:悦涛 前《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手机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