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努力的穷人存钱富人贷款穷人存钱富人贷款,可为什么越存越穷

存钱“越存越穷” 中国人投资理财爱上“保险”-金投网 (手机金投网 m.cngold.org)
存钱“越存越穷” 中国人投资理财爱上“保险”
存钱&越存越穷&?专家表示,扣除通胀的因素,将钱存银行是一种最不划算的做法,财富贬值是难以避免的,于是有理财专家给出建议,要想实现保值增值,还是要投资理财,比如买房,比如投资黄金和股票,为家庭买些来&兜底&。
很多人好奇,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存钱?其实这并不难理解。简而言之,就是社会保障水平低、公共福利低,大多数收入低的中国人必须将钱存起来,供子女上学用,家人生病时用,准备养老用。在教育高收费、医疗高消费、房价居高不下、养老保障体制不健全的社会背景下,除了存钱之外,国人还有没有其他理财选择?金投专家指出,理财是国人投资理财&不二选择&。
人的一生充满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逃避,普通疾病会短暂地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重大疾病会让人倾家荡产,而环境恶化、食品污染,导致重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基于这些考虑,理财的基础不仅是要储蓄一定的资金,更要为不确定的将来作比较确定的打算,保险也是理财的重要基础之一。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个人财富的积累,保险消费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按传统的理财观念,钱是一点一点地积攒起来的,只能积少成多,慢慢地依靠储蓄获得保障,但则可以做到先有保障,再去慢慢积累财富。
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险&套餐&
参考年龄:22~30周岁
这段时期的年轻人收入较低且不稳定,但花销较大。不过&年纪越轻,保费越便宜&,这是购买寿险产品的最基本观念。年轻人喜欢户外运动、旅游、追求刺激,因此风险主要来自意外伤害。年轻人家庭压力小,保险的需求应以自身保障为主;由于收入低,应选择保费低、保额高的消费型保险。可以选择定期寿险附加和意外伤害的组合。万一发生意外,可以得到充分的赔偿用于治疗和渡过受伤后的难关,万一身故,也可为父母提供抚恤金用于晚年的生活费。当然了,虽说年轻人身体健康,发生疾病的概率相对较小,但如果资金预算充裕,也别忘购买,万一罹患重大疾病,可从容对付庞大的医疗费用。
主打:定期寿险、
参考年龄:28~35周岁
结婚后,由于家庭负担变重,购买保险时应考虑到整个家庭的风险。夫妻双方可选择保障性高的,附加上定期寿险、意外险、重大疾病险和医疗保险。另外,可以购买适量的储备将来有孩子以后的教育经费以及自己年老以后的。一般来讲,夫妻双方的保险总额应达到家庭年收入的5~8倍,保费支出应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以内,因此调整好储蓄型和保障型险种的比例比较重要。如果预算有限,这一时期保险规划的设计原则应是以为家庭收入贡献较大者为主。这一阶段可适当选择适合长期投资、保费和保险金额灵活可变的万能寿险。
主打险种:高额寿险、重大
参考年龄:35~45周岁
这段时间是人生最辛苦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时代。针对这段时间的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特点,目前、等已经设计出适合全家投保的家庭保障计划。只要一人投保了储蓄性质较重的主险,其他家庭成员即可投保保障性较强的附加险,获得高额的保障,从而可以有效解决保费预算不足的问题。保险金额和保费的比例要优先为家庭经济支柱作好保险保障。万一孩子发生意外,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绝对不如大人发生意外时那样强烈。如果资金有限,为孩子购买的保险适可而止。另外,这段时期家庭设施也越来越齐全,不妨每年投保一份,以减少发生意外事故或失窃以后给家庭财产带来的损失。
主打险种:家庭保险套餐、
参考年龄:45~60周岁
随着现代人平均寿命的延长,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在迈向人口老龄化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如何提前为自己安排好老年生活是关系未来生活保障的一件大事。在这一年龄阶段,原先压在身上的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担子逐渐移除,而收入水平也逐渐发展到最高点,但距离退休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由于社会的演进,将来的养老已经不能依赖于社会保险和子女赡养,为自己做好养老规划是必须的。因此,在前几个年龄阶段延续下来的人身、意外、医疗保障都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如果仍要购买保险,应当逐渐过渡到以稳健的理财型产品为主。在作保险金额的规划时,最好将日后的交际费用与疾病医疗费用都列入计算范围。45岁后购买,有强迫储蓄的功能,为了维持契约的持续有效,会督促自己按时缴纳保费。而老年规划的另一个重点是税赋问题,按国际惯例,保险金一般是不作为遗产继承的,将不计入遗产总额扣税,所以成功的保险单也是留给子女最好的财富。
主打险种:养老保险、避税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 (C)汇编:存款会越存越穷 理性买房成抗通胀利器(图) - 导购 -广州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汇编:存款会越存越穷 理性买房成抗通胀利器(图)
来源:新浪房产
&&新浪乐居讯(编辑 张白云)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存钱的,但是存钱不是投资,单纯的存钱,只会越存越穷。银行利息跑不赢通胀,股市跌宕起伏不定,不少专家认为普通老百姓最稳妥最能抵抗通货膨胀的方式就是投资房地产。虽然此话题备受争议,也不被所有人认可,但不少人的确实实在在地赚了钱。
&&有专家建议,我们不要因为错误的观念而让自己负上过百万元的债务,应该抱着投资物业、让财富增值的心态来买卖物业。买房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地段,第二条原则还是地段。本期汇编推荐广州市区极具保值增值前景的优质物业,供大家理性选房稳健投资。
&&电话:400-606-
&&保值理由:老城区一线江景超高豪宅,私家江岸绝无仅有。
&&最新动态:(
)项目目前在售5、8、9、10栋产品,户型为96-250平米的3-4房单位,均价元/平米带精装修。另悉,项目目前全新4栋望江组团样板房已于11月30日开放,4栋有307平米和377平米4房单位两种户型,售价待定。上一页1本文导航
热日 17:27
热日 13:18
热日 10:26
热日 07:50
热日 15:38
热日 08:24
热日 09:51
热日 07:57
热日 07:41
热日 17:07
热日 08:49
热日 08:49
2018年监管部门对于乱象整治工作中的大案要案会坚持顶格处罚。
碧桂园森林城市(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越存钱越穷,我们是如何一步步陷入贫困陷阱的?-ZAKER新闻
江瀚视野观察(jianghanview)财妹导读老一辈人总是强调存钱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时代,过度存钱可能是最失败的理财方式,今天财妹和江瀚老师,就帮大家一起捋捋这个小问题:你是如何越存钱越穷的?推荐等级:★★★★☆本文共 2263,建议阅读时间 4 分钟正文一直以来勤俭节约,外加善于存款可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有云 "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就很好的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勤俭节约的思维。哪怕到了 21 世纪的今天,中国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高储蓄国家,再大的超前消费的思维都没能改变中国人热爱存钱的习惯。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热爱存钱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性格。瀚哥也一直在自己的文章里面强调,资本积累对于个人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性,甚至反复强调:无论是谁,都应该存有六个月以上的家庭开销的高流动性资产,避免突如其来的事件。但是,最近瀚哥自己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存钱并不是越多越好,某些时候存钱反而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虽然反复强调着如何通过理财手段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但是,存钱什么时候变得有错了?本来也没觉得存钱有什么错,但是随着和周边朋友接触的越来越多,发现原来存钱也有着越存钱越穷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的老祖先一直告诫我们,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度,花未全开月未圆可能才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必然会产生过犹不及的现象。存钱其实也是这样,适度存钱叫量入为出,保值增值,而过度存钱则变成了守财奴,甚至会越存钱越穷。其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过度存钱阻碍人脉的提升。中国是一个标准的人际社会,这一点相信所有人都会认同,我们一直都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人脉往往意味着你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由于人类是一种标准的社群动物,我们的社会属性让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实现了各式各样的帮助与协同。即使是几千年前欧洲出土的冰人奥茨,其身上的随身弓箭、燧石、种子都是由大量人类协作所产生的。所以,人类只要发展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各种交流与协作,有益的社交会给每个人的生活和事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进步。在社会学上,反复强调关系,因为熟人之间的强关系结构,大家的生存条件,工作背景都极为相似,在这种相似的大环境下,你得到的信息就非常有限。但是,一旦你产生了弱关系,由于较大的差异性所以产生了较强的信息交换,从而你有了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这就是弱关系的作用。然而,中国人的弱关系往往会通过酒桌、茶桌等等社交场合呈现,在这些场合省钱表面上是有益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却失去了很多的信息,也失去了赚钱的可能。2 过度存钱失去了职场学习的空间。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可以说就开始了一段学习的过程,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专职的学习往往是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某些人是研究生毕业,甚至博士生毕业为止。但是毕业却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我们在职场中也更是需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学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一段时间不学习轻则失去了方向,重则被时代所淘汰。然而,大家都知道学习的意义,却没有考虑到学习的成本,其实学习也是一个成本很高的工作,从最简单的花钱买书,到参加各类的培训,考取各种的证书。很多人为了省钱总会说我自己自学就行了,然而拥有强大自学能力的人都是有限的,自学的结果往往就是三分钟热度。但职场的晋升过程,尤其是工作技能的晋升过程是需要大量学习的所积累的,为了省钱而没能很好的学习,往往付出的代价就会在晋升的机会面前失去机会。3 过度存钱失去了财富增值的可能。过度存钱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就是理财的问题了。可以说,过去很多人都会把钱存银行,现在经过多年的财商教育,相信已经有很多人愿意把钱买入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相比于纯粹的存银行,买货币基金算是一种更加先进的理财方式了。但是问题还是会存在,这是因为中国其实一直处于一种负利率的状态中:就是无论你是存银行还是买货币基金,都是一种收益水平不高的状态,但货币的购买力却在不断地下降,此消彼长之下我们的财富却在实际的缩水当中。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我们并没有很好的给自己财富加杠杆的机会,从加杠杆的意义来说,买房可以说是中国人少有的能够用少量资金加大杠杆的机会,如果合理地利用加杠杆的机会,完全有可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甚至财富翻倍,但前提就是不能保守,再加上合理的杠杆。4 过度存钱更容易失去生活的保障。其实,很多朋友和瀚哥说,我也不想这么存钱啊,如果不存钱万一有个小病小灾的,社会保障没办法靠得住,只有自己存下的这个三瓜两枣说不定可以救命。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收入除去日常生活的各类开支之后,真正能存下的钱其实并不多。仅仅用生病来说,很多家庭虽然喜欢存钱,但是 " 因病返贫 " 的现象依然十分显著,其实这就是保险意识缺乏的一个重要体现。从社会保险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社会保险体系只能够覆盖较小的一个领域,很多领域并没有覆盖到,如果在保险方面省钱的话,存下来的钱甚至都不一定能够支付起真正生病的医疗费,还不如花钱买一些商业保险,让自己可以更好地得到保障。综上所述,过度存钱的问题真心不少,让人脉匮乏,让学习空间变小,让理财杠杆萎缩,让生活保障丢失,这样的结果岂不是越存钱越穷了?其实正如同瀚哥一直强调的,存钱并没有错,错就在一个度上面,这个度的平衡非常重要,我们要有意识地存钱,有意识地把钱变成我们不断再生产的资本,这才是一种合理的方式,其实上面说的东西你只要反过来看,只要在积累资本的同时,实现人脉、能力、理财、保障的统一,真正用钱赚钱其实并不太难。— END —账号主编:刘小丫(ou1926)互推联系:龚智(qianma4686115)商务合作:QQ 一生当中,暴富的机会抓住一次就够了!万事万物都有周期,经济有周期,人生也有周期。房地产暴利周期结束之后,下一个行业暴利周期在哪里?关注暴财经,帮助你抓住一生中难得一次的暴富机会!暴财经icaijing123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财经新闻13小时前
房地产7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5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3小时前
王雅媛港股圈2小时前
笨鸟文摘3小时前
天天基金网10小时前
雪球13小时前
中国经济网15小时前
第一财经6小时前
腾讯财经5小时前
雪球6小时前
雪球8小时前
东方财富网9小时前为什么穷人更爱存钱,却“越存越穷,越穷越存”?
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时代彻底终结了,低成本揽钱,高利息放贷的盈利模式彻底被淘汰。——这是时下,金融界对银行现状的一种论断。
原因也很简单,16家A股上市银行最近陆续公布三季报,国有大行三季度净利增速已经降至“零”时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仅仅两年,银行盈利水平从两位数极速坠落到去年的个位数,又在今年上半年跌入谷底,又短短三个月,跌到零时代。
但,认为银行业“低成本揽钱,高利息放贷的盈利模式彻底被淘汰的说法却未免夸张,岂不知,中国民众是全世界最爱存钱的吗?没有之一,独孤求败。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基本是建立在国民的高储蓄率上,没有超过50%的国民高储蓄率,我国的国民经济不可能实现连年高速增长。很多经济学者将中国的高储蓄率当成经济学的一个谜。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
可是,钱存在银行可以保值吗?我告诉你,不能,不仅不能,甚至可能越存越穷。有人测算,把1万元以定期方式存入银行一年,如果未来一年物价涨幅维持8月份的水平,一年下来购买力只剩下了9975元,也就是1万存银行,一年到底倒亏25元。
这实在耐人寻味不是吗?银行存款不保值,大家为什么还把钱存到银行?更蹊跷的,经济学家范棣博士发现,其实,穷人比富人更努力存钱?为什么呢?他分析,有两个理由:
一、中国的高储蓄率主要由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加引起,这一解释主要基于所谓的预防性储蓄理论。
所谓预防性储蓄是指,由于未来收入和生活的不确定性,家庭需要增加储蓄来预防未来可能的开支。这一点对中国的中低收入阶层来说,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由于中国社会在养老、医疗、教育、失业救助等方面,还没有建立完备的社会福利体系,中低收入阶层不得不用增加储蓄的办法来预防未来的意外开支。另外,由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滞后,消费信贷刚刚起步,中低收入阶层需要通过加大储蓄来实现买车和买房等需求。
第二个原因,可能和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完善与否有关。我国学者在对我国1980年-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时,发现我国社会保障开支每增加1%,人均居民消费就增加1199元,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个人储蓄越穷越存,范棣博士的分析还不全面,我想,其实还有一些无奈的原因。会不会因为缺少投资渠道呢?有人说,可以炒股,不是说穷人天生比富人爱炒股吗?这也是无奈之举,相比富人而言,有点小钱的中低收入人群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太少,商业地产、信托投资、海外投资、古董艺术品等方式因为门槛高玩不起,比较来比较去,股市反倒成了当下最适合中低收入人群投资的场所。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很多穷人的收入往往是不稳定的,但支出却是稳定的,而大项支出更需要长时期的储蓄,所以,穷人的储蓄率往往比富人还高。
如此一来,个人储蓄岂不是越存越穷,越穷越存吗?这种反常现象告诉我们,普通人因为财富拥有的匮乏而缺乏安全感,只能通过落后的理财方式来维持生存。这其实折射的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窘境,不是他们不想花钱,而是没钱花和不敢花。这其中潜藏的底层固化危机更值得忧虑。
因此,如何改革当前社会财富分配体制机制中的不公正、不合理,如何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公共福利,如何激发普通人的创富能力已成为收入分配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如果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时,拥有100万元,单纯放到现在,只值当年15万元。
  &单纯存钱而不投资,会越存越穷。&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刘建位称,他依据33年来的CPI的涨幅,来推算&负利率&对财富的稀释:10年前,你的100万元肯定可买一套相当不错的房子,但若放着不动,就贬值了17%。如果你在20年前有100万元,你绝对可以买一个很好的别墅,但如果放到现在,没有做投资,就只剩下65万元了。
  据他说,投资渠道一般有四种。首先是存钱,但存银行赚的是&负利率&,存得越多实际少得越多。
  第二种就是买国债,扣除通胀,这20年来国债利率为负1.24。
  第三种是买黄金,COMEX黄金20年涨了2.66倍。在中国,20年黄金涨了5倍,扣除通胀,实际收益率为80%。
  第四种是买股票。1989年开盘是96点,过了20年到了2009年底,上升了24倍,扣除通胀,每年增长50%。据《武汉晚报》
  负利率进一步加剧
  可能性不大
  8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3.5%,创22个月来新高。同时,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2.25%,负利率情况得以&固化&。
  不过,当前对负利率问题不必过分担忧。&尽管负利率状态已经持续数月,但考虑到未来通胀即将见顶后平稳回落,负利率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不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鄂永健说。
还没有账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穷人存钱富人贷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