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诊察费费涨了,服务能跟“涨”吗

          
数码娱乐DVD导刊双语学习报
当前位置:
安徽省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专家门诊费涨至50元
我省着手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省属医院手术治疗费最多涨50%
&来源:&&作者:
汪漪 张永 龚宇卿
  门诊诊察费普涨,知名专家门诊由20元涨至50元,CT检查价格下调10%,手术费也普遍看涨。根据《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我省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实施意见&,4月1日起,安徽省将调整省属医院医疗服务价格。除了具体的价格调整,价格变化是否会减轻百姓看病负担?价格理顺后会给医院带来哪些变化?门诊诊察费提高诊察质量能否相应改善?一系列问题,势必将引起百姓极大关注。
  患者看病变便宜还是变贵?尚待运行后采集数据比较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处唐智国处长认为,价格调整后,患者看病时,药品的费用降低了,大型检查的费用减少了,而手术费、护理费、治疗费等费用增加了,总费用中的结构占比将发生变化,而对患者来说,看病花的钱是更多了、减少了还是持平,目前尚无法确定,只能等运行一段时间后,采集数据进行对比才能知道。
  诊察费提高效果如何改善?改变&等几小时看几分钟&
  &等几个小时,看几分钟&,很多患者觉得医生给自己诊断的时间太少了,而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善。
  价格涨上去,服务也要跟上去,以知名专家门诊为例,专家需向患者提供挂号,初建病历(电子或纸质病历),核实就诊者信息,就诊病历传送,病案管理等服务。并询问病情,听取患者主诉,病史采集,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进行一般物理检查,书写病历,开具检查单,根据病情提供治疗方案(治疗单、处方)等病情诊治和健康指导。每半日诊察不超过20人次。
  此外,改革也为提升医生看病的质量水平、服务态度提供了基础,随着取消了以药补医,降低了大型检查的费用,每个医生看病的质量、服务态度直接关系到自己手术费、治疗费的收入。
  为什么提高手术费等?体现医生技术价值
  上世纪80年代,备受诟病的就是&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知识、技术的价值得不到认可和体现。现在医生的正当、合法、阳光收入不能体现出其硕士或博士的教育水平、技术能力,许多诊疗、手术费用的定价脱离了其应该有的价值。
  此次改革,通过提高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和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逐步体现医生这个高风险行业的知识、技术价值,在严厉打击灰色、非法收入的同时提高合法收入。
  取消药品加成有什么好处?以药补医有望改善
  医院的挂号费、诊疗费、手术费等多种费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二十年都没有变化,而其他行业的各种商品、服务价格已经上涨了许多倍。与此同时,公立医院所销售的药品在采购价的基础上一律加成15%,形成了医院以药补医的情况。但实际上,卫生主管部门要求三甲医院的药品比重一直控制在45%左右。
  价格调整是否&一刀切&?下放价格管理权限
  市、县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下放到市级管理。市属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卫生、人社部门按照省里指导意见组织实施。具体价格由市级价格部门会同卫生、人社等部门制定,但不得高于省级公立医院同类价格水平。为不增加患者负担,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城里大医院“诊察费”可能涨一倍 新安晚报
城里大医院“诊察费”可能涨一倍
我省今年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尝试通过“价格杠杆”实现分级诊疗
假如生了病,你是直接去基层医院,还是去大医院?很多人估计会选择“扎堆”大医院。近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在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透露,我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今年全面推开,具体方案正在制定,将通过拉开基层医院与大医院的价差实现分级诊疗。打破“以药补医”局面  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透露,安徽和江苏、福建、青海四省,已被列为国家级试点省,将先行先试深化医改综合工作。  于德志透露,今年我省将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城市公立医院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因此改革并不是要搞好基本建设,而是要转变运行机制。”于德志说,过去城市公立医院依靠卖药来发展,以后要打破这个局面,转变为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来实现。将系统性调整诊察费“现在门诊挂号费也就5元,专家也就10元,医生诊断费用包含在内,的确很低了。”省城一家三甲医院外科医生告诉记者,诊察费是医生技术水平的直观体现,如果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不仅影响工作积极性,也容易滋生“收红包”等医德问题,同时也会使“小病”占用“大资源”。  于德志表示,目前我省正在制定相关方案,根据分级诊疗的需要,将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诊察费进行系统性调整,拉大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价差。这样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实现分级诊疗。“大医院的诊察费调整幅度预计会超过1倍,达到二三十元,真正体现医生的技术服务价值。”于德志说。 本报记者 吴碧琦□延伸城市公立医院如何改?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表示,将取消以药补医,提高诊察费和组织药品、耗材带量采购;着力控制城市公立医院的药占比、耗材占比;大幅提高医疗机构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同时,政府主要承担城市公立医院发展建设支出。  此外,在药品、耗材带量采购方面,我省将在省级招标、确定医保支付价格的基础上,通过16个地市,加上十几家省级医院,组成17个采购单元,通过带量采购把药品、耗材价格降下来。医保支付价和带量采购价之间的价差,将用于医院的建设发展。□链接公立医院改革脚步  2010年,卫生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定16个城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  2012年,我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取消药品零差率,调整了部分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  2015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将覆盖全国。安徽作为4个国家深化医改综合试点省之一,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新闻16位市长签下食药安全“军令状”  本报讯 食药安全关乎千家万户,一旦出了问题,后果难以估量。昨日,省政府与16个市签订了《2015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16位市长为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立下“军令状”。《责任书》中规定,2015年,我省要求各地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力度,以及对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惩处力度。各级监管人员的参训率不低于70%,市级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加快,县级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需整合,对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要完善检测条件,提升检测能力。同时,今年将重点针对食品药品安全进行专项整治,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食药应急安全问题,我省将强化应急管理,要求各地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大相关舆情信息的监测与处置,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事件)。 石跃新 本报记者吴碧琦南京公立医院改革首日 :诊察费上调 药品降价 - 数据 -南京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买房利器小程序
乐居看房小程序
楼市报道小程序
房贷计算器
房产家居直播平台
南京公立医院改革首日 :诊察费上调 药品降价
来源:现代快报
昨天是南京公立医院改革首日,57家医院同步进行。由于南京是江苏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难点,改革首日情况如何,颇为引人关注。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了解到,首日总体运转平稳。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昨天也来到多家省级医院了解医改首日情况。她表示,江苏省人民医院有预案、有应急,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在此次医改工作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医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大事,也是难事,江苏作为试点省份,还需要在医改过程中不断探索。 医改第一天,市民在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大厅排队挂号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通讯员 吴倪娜 成运芬 实习生 蔡铭越 现代快报记者 安莹 刘峻
药品取消平均15%的加成
患急性肠胃炎的大学生
药费省了120元
医改从10月31日0点开始。南京57家医院,每家医院的每个缴费系统、医保系统,都进行了统一对接。特别是药品这一块,零加价销售,取消平均15%的加成。
前天深夜11点半,省人民医院来了一名急性肠胃炎的大学生。急诊医生迅速开具了处方,包括消炎、保护胃黏膜、补液等药费,一共需要480元。
护士对大学生说:“你愿不愿意多等半小时?因为到了0点,药品就降价了,能省不少。”
大学生听了后,觉得建议不错,于是过了半小时才拿着处方缴费拿药。480元的医疗费眨眼间变成了360元,省了120元。
与此同时,在南京脑科医院,也开出了新医改的第一张CT单——164元钱,而前一天则需要225元。在江苏省中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潘兆春介绍,检查费下调后,该医院影像科一年就让利给患者2000万元。
患糖尿病的年轻人
比前两次省了69.2元
真正的考验是在昨天门诊正式开诊。
早上8点,78岁的俞奶奶就来到省人民医院看病。胃病是她的老毛病了。她是市医保的居民,来到挂号窗口,得知已经没有了“挂号费”,而是诊察费,一共12元,由医保基金承担了9块,自付了3块钱。“以前挂号费4块5,自付1块。”俞奶奶说。
医生最后开了两种药,荆花卫康胶囊以及血塞通栓胶囊,价格分别是47.58元和32.22元。俞奶奶每种药都开了5盒,“算下来,这么多药,总共要比原来便宜差不多60块钱。我医保卡上还有钱,自付没有掏钱。”俞奶奶说,“虽然有了诊察费,但对于我来说,这次改革,还是省钱了。”
30多岁的小李患有糖尿病,昨天他第三次来江苏省中医院看病开药,当缴费单打出来的时候,小李发现比前两次的钱少了。小李挂的是专家号,诊察费25元,这其中医保统筹帮他付了12元,小李自己掏了13元。看完病后,医生给小李开了三种药,一共是498元。总共算下来,小李这次看病自己掏了511元。
而放在之前,小李的专家挂号费是7.5元,自费。同样的药品小李要花572.7元。虽然小李多付了5.5元的诊察费,但药价下降得更多,这次看病小李省了69.2元。
医护劳动价值得到体现
中医西医诊察费提高了
这次医改,除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外,还有一些体现医护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则上调。比如,中医或者西医的诊察费。
据了解,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诊察费分别为:12元、22元、35元,中医在西医的基础上再增加3元,因为中医更强调辨证施治。以前相应等级的门诊诊察费分别调整为4.5元、7.5元、10元,虽然有医保支付,但患者总体自付诊察费比以前增多了,这也是体现医护工作者的劳务和技术价值。
江苏省人民医院护士告诉记者,过去肌肉注射,也就是打针,1.6元一次,其中1元是空针费用,护士的技术操作费只有0.6元。现在一次是5元,其中技术操作费3.3元。这里面就体现了医护的价值了。
针灸推拿得多掏钱了
以前,在医院的针灸推拿科有几句话是医生们经常自我调侃的,“做一次推拿比搓一次澡还便宜”,这调侃的背后也透露出医生的无奈。南京一家医院的针灸科医生告诉记者,针灸科每年在医院里的收入排名都是靠后的,但病人人数却排名靠前。比如到了三伏天冬病夏治的时候,一天能来五六百个病人,医生们个个忙得满头大汗。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对一线医护人员劳务价值的尊重。”省中医院专家说,在此次医改中,对针灸、推拿、拔火罐等项目的价格都做了上浮,也让很多医生感到欣慰。
昨天在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有一位颈椎病患者在推拿,她告诉记者,以前推拿一次是35元,现在是49元一次,涨了40%。另外,针灸项目涨价50%,虽然涨价了,但他觉得,这个涨价涨得有道理,毕竟医生付出了技术和服务。
医院积极应对
通宵调试系统
现代快报从各家医院获悉,其实从前天晚上到昨天凌晨,为了保证医改的顺利进行,所有医院的工作人员都在加班。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王虹告诉记者,院信息处、医保办、计财处等多科室职能部门领导和数十名医院员工通宵工作,确认切换前数据上传、物价核对、医嘱校对、程序测试、启动记账程序等8个阶段后,于昨天00:14顺利完成了系统切换。
前晚11点,江苏省中医院依旧灯火通明。医院院长方祝元带着全院300多名医护人员提前模拟挂号、交费等各项系统,对每个交费的步骤都反复演练,力求无差错。一直忙到昨天凌晨三四点。不仅省级三甲医院如此,各个区医院,也在通宵调试系统。六合区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0月30日22时-31日凌晨,医院的系统切换工作顺利完成,运行正常。
对患者仔细解释
王虹告诉记者,从运行情况看,一切正常。
医改首日,因为医院方面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特别是向患者进行解释的工作,一定会做得非常仔细。“我们成立专门的办公室,由医保、门诊、护理等部门的人坐镇,如果患者有什么不明白的,在这里都会得到答案。”王虹说。
医改其他举措
骨科和内分泌科
试点全日制门诊
好不容易请假去看病,挂了上午的专家号、交费做了检查,下午拿着报告单再回门诊原地,就找不到上午的那位专家了,这也许是如今很多病人在就诊过程中会遇到的困扰。不过这种情况将会逐渐改善。
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中医院了解到,为了配合新医改,医院从10月开始在骨科和内分泌科试点全日制门诊。医院门诊部主任徐陆周介绍,医院对医生的门诊进行了调整,专家门诊由原来的半天延长到一天,让患者能够得到连续完整的诊断和治疗。而病人在这一整天的就诊中,只需要缴纳一次诊察费。
热日 17:27
热日 20:54
热日 19:05
热日 07:28
热日 08:37
热日 07:38
热日 09:17
热日 09:20
热日 09:51
热日 13:03
热日 10:45
热日 10:48
2018年监管部门对于乱象整治工作中的大案要案会坚持顶格处罚。
融侨地产南京公司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作为行唐人你知道吗?多家医院门诊诊察费将上调!
自号(周六)起,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第三、第四及其他三甲医院门诊诊察费将有所上调!
(图自网络)
调整后,省级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分别由原来的每次4元、6元、9元(各含1元挂号费)变为15元、20元、30元。医保均报销14元,患者分别自付1元、6元、16元。
总体看,群众费用负担不会增加,但具体到某个具体服务项目或某项治疗手段会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普通门诊诊察费患者自付费用会降低,主任、专家等诊察费自付费用将有所增加。
普通门诊诊察费患者少负担3元,切实保障了群众基本看病就医需求;主任医师诊察费患者多负担7元,主要目的在于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保障医务人员合理收入,进而引导患者合理分流,缓解三级医院、知名专家看病拥挤问题。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门诊诊察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