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清算总中心要求所有移动支付实行中央清算,这将造成什么影响

您现在的位置:
2016移动支付变局:十大影响事件盘点!
  2016移动支付变局:十大影响事件盘点!
  文|移动支付网
  金融之家12月26日讯,2016年即将过去,作为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一年,有太多的行业过往值得回味,在此,移动支付网凭借自身的专业度以及行业信息的敏锐度,盘点2016年十大事件,回首过去的同时,或许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Apple Pay入华&安卓阵容推各种Pay
  作为开年大戏,2月18日入华的Apple Pay影响了国内移动支付产业一整年,苹果的品牌效应在短期内,引爆了全民对NFC支付方式的追逐。某些渠道爆料,Apple Pay首日绑卡量高达3000万,甚至5000万,但这些吓人的数据皆是杜撰。最终较为可靠的是招商银行公布的数据,在Apple Pay上线的前两天里,绑定招商银行的达到了100万张,占总数的35%, 以此计算,Apple Pay在国内上线的前两天总体绑卡数量超过了300万张。
  随后三星、华为、小米、中兴等手机厂商都在国内推出自己的Pay应用,Apple Pay指纹+NFC+Token的玩法变革了一个行业。但经过2016年一整年的市场考验,不得不承认场景的缺乏让Pay类应用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二维码仍然所向披靡拿下大部分市场。
  也正是为了培养用户粘度,Pay类应用在2016年开始拓展各种场景,最为经典的就是高频交通支付应用。Apple Pay在日本拓展了对当地交通卡西瓜卡的支持,而在国内的Pay应用,三星、华为、小米等优先支持一线城市交通卡,未来有向二三线城市拓展的趋势。
  二维码政策松绑&银联银行齐推
  今年8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算是正式承认了二维码支付的地位。时间回到2014年3月,央行以安全为由紧急暂停市场二维码支付业务,但是微信和支付宝巨头效应并没有响应央行,央行的暂停措施也不强硬,而听话的银行系则停止了二维码业务开发,这造成了互联网企业二维码支付业务遥遥领先。2年半后,银行系正式起航二维码支付,却暂时难以逆转市场格局。
  银联似乎很喜欢双十二这一天,2015年双十二发布云闪付,而2016年双十二正式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在发布之前,更是向非金机构发布合作推广的邀请函,有一统二维码支付市场的趋势。在银联之前,工行、建行等大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二维码支付,银行系的二维码支付应用呈现爆发趋势。
  96费改,借贷分离时代到来
  3月18日,发改委和央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9月6日执行,史称96费改,借贷分离的时代正式到来。
  96费改的实施,压缩了整个收单市场的利润,使得许多第三方支付更加急迫的进行转型,向商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支付越来越多的成为基础功能,服务才是支付企业生存的长久之道。转型方面,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产品线丰富,选择上升做金融,而小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过于依赖支付本身带来的盈利抽成,太过单一的业务服务,不得不下沉做巨头不愿意做的细化服务,或依靠于巨头之下做聚合支付。这也从另一方面催化了支付牌照的买卖市场,整个2016年,美团、恒大、小米等各个行业的巨头都进行了支付牌照收购。
  所以96费改对于移动支付的产业链各方都有深远影响,对支付格局的成熟具有催化作用。
  清算开放,各巨头积极备战
  6月7日,央行正是发布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讨论多年的清算开放终于落地生效。但是面对银联这一在国内发展多年的清算孤头,无论是新成立清算机构,还是国外清算机构入华,都短时间内难以抗衡银联。
  目前半年已经过去,&第二银联&仍然没有出现。但相关机构开始采取动作,VISA副董事长艾睿琪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将积极申请清算支付牌照。万事达也在7月宣布多个中国区高层认命,以满足在中国这一全球战略重点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可能是为清算牌照做准备。在2015年,支付宝总部搬迁至上海与银联为邻,增资10亿并变更法人,被指或为清算组织准备。此外,支付清算协会也在12月,要求停发双标卡,这也是为即将迎来的清算开放做准备。
  清算开放,意味着新的卡种将形成,无论是国际卡组织还是新成立的卡组织,新的收单阵营也将随之产生,未来这将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用卡绑卡习惯。
  261号文发布,账户分类管理落地执行
  账户分类管理是2016年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I、II、III类账户的不同分级是对整个银行卡体系的改革。账户分类管理央行在2015年12月份首次提出,2016年10月发布261号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细化内容,2号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进一步完善,12月1日正式执行。
  对于账户分类管理体系的影响,目前较为集中的观点是,这将更加便利银行开展互联网业务,特别是与互联网机构合作,挖掘分类账户市场,另外每个银行只能开设一个I类账户的设定,使得银行将投入更多精力服务好客户。而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II、III类账户的存在,也让其有机会拓展线下,比如京东与银联合作推出的白条闪付就是较好的例子。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产品推出,账户分类管理体制激发的模式创新将深度影响移动支付产业。
  inSE方案落地&高通收购NXP
  10月19日,华为海思正式发布了手机主芯片麒麟960芯片,这是业界首次将安全芯片集成在主芯片当中,简称inSE方案。这完全颠覆了NFC-eSE方案,不仅仅是支付,各行业对安全的逐渐重视,使得手机厂商的产业权重越来越高,基于硬件优势未来手机厂商将承担起安全平台的运维工作。
  此外,史上最大的半导体并购案,主芯片巨头高通拿下安全芯片巨头NXP,根据二者的优势业务整合预测,高通inSE方案在路上。从芯片级,安全芯片的变革已经开始,这将影响整个产业的格局,也将影响移动支付的发展。
  网联方案通过,落地是关键
  7月,央行牵头的网联方案成行,或明年实施。网联主要为了切断第三方支付直连银行,加强央行对金融监管。
  网联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说,节省了对银行的对接问题,但对于已经完成大部分直连的支付宝和微信来说,这会是一个不利因素。而对于本是清算机构的银联来说,网联对其市场地位影响较大,此外网联搭建也需要不少的清算人才,银联的人才流失也将被加剧。
  网联也面对各种难题,首先最为关注的是中立性的保持,此前怀疑网联会被阿里和腾讯等巨头把持,但是后来有消息称,网联平台的股东上限是50家,募股机构在40家左右;股权结构方面,除了央行和清算协会,其余股东的股份份额最高不会超过10%,以防止网联平台被大型支付机构垄断。其次,数据处理的巨大压力,支付宝和微信在双十一、春节红包大战等节点时尚会系统瘫痪,那么对接了这么多家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网联该如何承担巨大的数据处理压力。最后是网联与银联的关系,在线上线下逐渐变无界的情况下,二者或产生利益冲突。
  网络支付限额&支付宝微信提现收费
  不仅仅是银行卡有账户分类管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也在2016年受限。7月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网络支付的限额时代开始。
  对第三方支付来说,余额支付限额并不会带来多大困扰。在日常使用上仍可直接通过绑定的银行卡转账、消费、投资理财等,而银行卡的支付限额一直都由银行设定。
  另外一方面,今年3月微信实施提现收费,10月支付宝也开始实施这一策略,提现收费官方理由是为了弥补费率损失,但实际是巨头希望用户更多的将钱留在其体系之内,而不是提现。双方皆在产品上做一些改变,以降低网络支付限额政策带来的部分损失。
  网络支付限额与微信支付宝的提现收费对普罗大众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改变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账户构成,另一个意味着支付应用付费时代的到来。
  信用支付小额化,场景拓展创新不断
  信用支付在2016年是一个大热词,不仅仅是开环支付,连交通支付也开始有信用支付的尝试。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银联、京东合作推出的白条闪付,京东白条的线上信用支付,与银联的闪付场景提供,加上银行提供银行卡,三方合作共赢;不仅仅是信用支付,这也开创了互联网企业与银行、银联的新合作模式。另外,在交通领域,银联、工行、深圳通推出的欢享卡,也是通过信用机制为交通支付提供免充值服务。岭南通在11月也发布了二维码信用支付,专注于交通支付。
  在96费改之后,信用卡费率不设置上限的做法,对套现是一大限制。一个刚需应用的削弱,必然需要其他产品应用进行弥补。信用支付的小额化场景拓展,让消费者更有使用粘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方向。对于开环支付,整个产业链各方商业资源,完成线上企业对线下场景的落地。对于闭环支付(如交通),信用支付免去了圈存充值麻烦,对消费者也是极大的便利。
  支付安全凸显,系列事件指控便捷
  2016年是移动支付安全备受关注的一年,这不仅仅是单一事件,而是一系列事件对整个行业的逐渐改变。315晚会央视曝光智能POS安全漏洞、白帽黑客任意指纹解锁基于TEE安全保护的华为P9 Lite、支付宝苏州1999元群体盗刷事件等等,此外ETC联名卡被非接盗刷也引起了全民关注,非接双免小概率大风险的盗刷可能被无限放大。
  在近几年,移动支付过度强调便捷,微信和支付宝&你敢用,我敢赔&的营销策略,给用户带来了心理安全,但是没有更多的培养用户如何安全的使用移动支付应用。除了用户的安全意识培养,一些支付应用为了快速获取用户过于便捷,而忽视了安全风控。
  也正是市场的不规范,央行除了通过261号改革账户分类管理体系,从根本进行安全风控之外,还通过网络支付限额规范第三方。在移动支付便捷带来全民普及之后,安全会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
  回顾整个2016年,是移动支付成熟的一年,二维码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份额,支付创新开始转向细化场景。而随着96费改和央行系列整顿下,支付本身的赢利能力大大降低,如何基于支付拓展服务是支付服务提供商思考的。期待2017年有更多创新产品的出现,便利人们日常生活时,做好安全风控。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央行要求所有移动支付实行中央清算,这将造成什么影响? 东银控股文章
央行要求所有移动支付实行中央清算,这将造成什么影响?
内容概要:
1. 请在留言区表达你的观点。
2. 艾瑞咨询的金融科技分析师张毅表示,支付数据本来是支付机构的专有信息。
3. 其平台由“网联”公司运营,网联的主要职能是为类似于支付宝、财付通等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
上周,央行下发的一份文件,给“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带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巨震。据了解,上述文件明确要求明年6月30日之前所有移动支付通过中央清算所处理。一直以来,支付集团与商业银行保持单独的双向关系,以便向用户的银行账户支付,或从其扣款。目前看来,但这种情况很快会发生转变。
移动支付的世界领先者
毋庸置疑,中国是移动支付领域的世界领先者。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移动支付交易总额增加近四倍,达到59万亿元人民币(合8.8万亿美元)。从商业街购物到叫车服务,移动支付得到广泛使用。
另据相关数据统计,阿里巴巴集团的金融服务关联公司蚂蚁金服是移动支付市场的领导者,其支付宝(Alipay)在今年第一季度处理了全国54%的移动支付交易。
大量的交易除了直接为支付机构带来收入外,也是在线和移动支付宝贵的数据来源,可用于定向广告、信用评分和其他目的。中国央行下令在线支付集团通过一个中央清算所操作,此举很可能削弱移动支付行业巨头——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和腾讯(Tencent)的主导地位。
一家独大变多方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本月第二次重磅消息。此前,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包括央行清算总中心、财付通、支付宝、银联商务等在内的45家机构于7月28日签署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拟共同发起设立网联。
所谓的“网联”平台,全称叫“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其平台由“网联”公司运营,网联的主要职能是为类似于支付宝、财付通等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央行系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股东,占股比例达到37%,备受业内关注的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持股9.61%。
资料来源:《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
通俗讲,以前是支付机构直接与各家银行对接,进行线上支付业务;有了网联后,则要求支付机构必须通过与网联对接,才能在线上接入各家银行。这也意味着,清算市场终将由银联一家独大转变为多方竞争的局面。
央行动机何在
对于建立网联及颁布新规的原因,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网联的建立将纠正支付机构违规从事跨行清算业务的乱象。同时改变目前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业务的情况,以节约连接成本,提高清算效率,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测。
但也有专业人士认为,这个清算所的推出是支付机构的单方面损失。艾瑞咨询的金融科技分析师张毅表示,支付数据本来是支付机构的专有信息。但在与清算所对接后,这些数据很可能要与其他合作伙伴分享。
在没有网联这堵“墙”之前,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连模式直接绕开了央行的清算系统,信息流、资金流都掌握在支付机构手中。有了网联之后,所有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的线上支付的相关数据都在网联。不排除央行是在争夺金融、消费大数据的控制权。个人信息和数据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对于央行的举措,我们都需要深层次的思索。
— 互动讨论 —
你认为移动支付为你带来了哪些便捷?
你认为央行的举动会给你个人造成影响吗?
深入一点讨论
你支持完全“无现金”的时代吗?
你觉得央行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请在留言区表达你的观点
本文「央行要求所有移动支付实行中央清算,这将造成什么影响?」转载自网络,作者东银控股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支付清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