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康辉旅行社一个刚成立的国内旅行社一年预估营业额大概能有多少?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市产业发展白皮书索引号:12-00005&&
发布机构:区发改委
&&发布日期:
00:00:00.0
围绕着西安确定的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产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国际或国内城市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产业竞争,产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直接来源。我们强烈地提出了&产业强市&的夙求。
&产业强市&需要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来选择产业定位,确定产业发展战略,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寻求一条清晰的产业发展路径。为此,我们用了近两年时间,对西安市主体产业、主体产业区和主要部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在系统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西安市产业发展白皮书。
这本白皮书清晰地表述了我市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布局规划,希望它对我市的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印发这本白皮书,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我市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群策群力,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王学东
&&&&&&&&&&&&&&&&&&&&&&& 二〇〇八年元月
一、西安市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总体情况
(一)西安市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
1.产业转移趋势
20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贸易一体化、投资一体化发展到生产一体化,产业国际转移表现形式之一是:形成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即以产品价值链为纽带而形成的网络型产业国际转移模式,表现为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研发、销售、核心部件生产等工序安排在发达国家,而将产品的主要零部件制造工序转移至应用技术方面存在竞争优势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辅助零配件制造、组装等工序则转移至在非熟练劳动力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转移表现形式之二: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来实现的,往往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总体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一是第三产业投资将成为产业国际转移的新热点;二是产业国际转移出现跳跃性;三是生产外包成为产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方式;四是产业国际转移出现产业供给链整体搬迁趋势;五是产业国际转移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加工贸易增势迅猛,软件等新兴国际项目外包业务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面对重大机遇,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将呈现出如下一些主要发展特征及趋势:一是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规模继续扩大,跨国公司将在产业转移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国际产业转移仍然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将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三是产业转移向产业链高端部分延伸,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全球产业链高端部分将小规模向我国转移;四是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软件等新兴项目外包业务将快速发展;五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仍将以东部为主,但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六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将日趋多样化,证券投资和跨国并购方式所占比重将逐渐提升。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判断,&十一五&期间,我国从承接产业国际转移的区域分布来看,由于国家将继续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格局也将有所改变:东部仍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最大的地区,但东北与中西部将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长最快的地区。在区域的产业分布上也将由于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呈现出较明显的特色分工:东部将承接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转移;中西部将承接重要原材料与能源及制造加工工业的转移;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珠三角将更多地承接配套性装备制造、电子通讯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造船等国际产业的转移。
从外资投向区位上来看,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珠三角三地区是过去和未来直接投资首选地区,并形成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三大区域在全国制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出口总额比重更是超过85%,主要制造产品的生产基地大多位于三大制造区域);不过由于传统沿海投资地正遭受土地费用上涨、劳动力短缺和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短缺。再加上中央政府对开发西部和重振东北工业基地的鼓励性措施,考虑到这些因素,目前国外直接投资逐步向内陆转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投资采取渐进式推进到加大投资的发展战略。根据《2005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的调查,2006年美国对华投资不仅将持续增长,而且约一半的美国公司将寻求到西安、成都等中西部的中心城市投资。
在外资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过程中,西安有着很明显的优势。首先,国家为开发西部采取的鼓励性的投资政策和措施;第二,西部地区广阔的市场使得西安这个西部中心城市在吸引外资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第三,西安有着雄厚的科技实力及较好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西安的产业结构契合当前外商投资热情较高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领域。2005年,西安实际引进内外资实现一年翻番。外资增幅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总量列西部12个省会城市第一。目前在西安落户的跨国公司500强已达到80多家。西安已具备承接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信息,进而辐射西部的基础性条件。
2.现阶段中国产业发展对西安产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保持高位运行,产业经济总体运行良好,需求保持强劲,投资保持稳步增长,出口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主要产品产销量继续大幅上升,宏观调控效果显现,经济运行继续保持高位平稳回落,产业运行的结构不合理有了很大改善。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第二产业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二是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重工业开始主导工业增长;三是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20世纪80年代后,东部沿海作为承接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主要地区,借助外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一大批企业迅速成长,已基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开始面向全国规划战略布局,实施&产业西进&战略,以求更快的发展。目前,国内产业转移已经初现苗头,如北京首都钢铁公司向唐山的迁移、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等的空间布局、广东纺织企业的进驻内地,浙江温州企业的产业外迁,等等。驱动&产业西进&的直接动因是沿海生产成本上升。近年来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基本要素供给趋紧,价格不断攀升,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失去了在本地再发展的优势,促使一部分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沿海地区&产业西进&还与沿海地区产业创新有关。沿海各省市纷纷调整功能定位,正在催生以知识为内容的新兴产业,纯粹以加工生产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必然会逐步迁移出去。随着沿海产业创新的加速,未来沿海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移出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投资软硬环境有了显著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开始具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尤其是对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类型等划分,将促进优化开发区域&&东部三大都市圈,向国内其他开发条件比较好的重点开发区域转移,沿海地区在投资容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相关产业必然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未来国内的产业转移,主要基于市场经济力量,主要发生在两类行业中。一是原材料工业,原材料工业受资源条件影响较大,国内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纷纷采取全国空间优化布局的战略,通过公司的总部&生产单元分离的模式实现区域布局。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生产成本等压力而向劳动力、土地等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转移。
改革开放后,西安由于区位原因没能赶上经济发展的大好机会,使得西安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相对落后了。如今国内产业转移是西安追赶沿海发达地区的最佳契机,西安及周边的关中地区完全具备承接东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且由于西安强大科技资源,西安还可以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同时进行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可以说,西安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极其明显。
《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是在区域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四类主体功能区中,可以将西安及西安周边地区作如下划分:西安都市圈为&优化开发区&,起到带动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发展的龙头作用;关中地区、陕北煤油气盐富集区和陕南汉丹江沿岸地区为&重点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秦巴中高山区&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地、陕北河流上源中低山区为&限制开发区&,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陕西省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及生态极度敏感区为&禁止开发区&,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有效保护,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从西安所处的&优化开发区&的定位来讲,重点在于优化开发和再开发,既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质量,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综合竞争能力,优化和改善空间结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防止经济过度集聚,避免出现&膨胀病&,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中地区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有希望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得到国家的有力支持,这对西安的发展和区域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西安是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又紧邻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陕南绿色产业基地,未来西安应当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重点,进一步搞好园区基础设施和外围配套工程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同时,一方面利用西安的优势,衔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下游开发,特别是高附加值的加工环节;另一方面利用陕南绿色产业基地的原材料,大力发展中医药及其他绿色资源,壮大绿色产业。整体上促进西安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陕西省经济发展对西安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全国范围内来看,陕西是一个欠发达的内陆省份,但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近年来,陕西省宏观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运行。目前,陕西省经济基本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调整阶段,&十五&期间,陕西省经济增长幅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到3.4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共完成生产总值3674.75亿元,其中,三次比例分别为11.4:50.3:38.3。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陕西省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具体到第二产业,工业保持加速增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增强,经济总量逐年提高,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555.01亿元,占GDP比重为42.3%。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省的重点支柱产业,一直对工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2005年,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91.6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20.7%。第三产业方面,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近两年略有下降,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地区中排名也比较靠后,对本省国民经济的贡献度相对偏低。
从工业行业分类看,由于陕西省资源优势突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能源化工行业发展较好、速度较快,2005年,陕西省规模以上能源化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23.6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5.7%。在产业布局方面,目前陕西省已经形成了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陕南绿色产业基地以及渭北果业基地四大产业基地。
分析西安市在陕西省中的地位就可以看出,西安是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而当前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定位也是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地区率先崛起,以关中带动陕南、陕北,进而达到实现全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目前来看,陕西省经济发展及产业发展战略对西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陕西省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西安的带动作用。目前,西安是陕西经济发展的中心所在,2005年,西安市GDP占到陕西省的34.56%,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省的35.91%,进出口总额更是高达85.23%,绝对领先于其他地市。未来陕西省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必然以西安现有优势为依托,赋予西安经济增长引擎的功能,协调区域发展,进而带动全省经济前进。
(2)强化与支撑西安发展装备制造业。由于目前陕西的产业发展思路还是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陕西在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引导生产要素向这些优势领域集中。从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来看,装备制造、高技术、能源化工是陕西省当前及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所在,这与西安的产业基础及优势要素相契合,特别是装备制造和高技术更是西安目前的主导产业,省、市产业发展重心的重叠必然会给西安产业发展带来有力的支撑,同时,西安还可以凭借自身产业基础及科研优势承接陕北能源化工产业的高附加值加工环节,引导陕南绿色产业发展,在省内形成南、中、北产业互动的局面。
(3)西安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全省产业升级。陕西省&十一五&规划中对西安提出了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层次的要求,突出了西安带动全省发展的龙头作用,这是对西安产业发展一个更高的要求和考验。未来西安的产业应当契合陕西省产业发展战略,同时还应当推动关中地区内以及与陕北和陕南的产业合理分工,形成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发挥西安在陕西省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西安市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1.西安市产业发展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对比研究
(1)指标体系
在借鉴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三次产业结构等23个分项指标,构建了城市产业竞争位势分析体系,如表1-1所示:
表1-1& 城市产业竞争位势分析指标体系
(2)西安市产业发展总体表现
根据较为复杂的指标计算,得到西安市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为11.16,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13位(长春市因为部分数据空缺,不参与排名),前三位分别是深圳市(31.88),广州市(26.14)和杭州市(20.97)。从综合指数上看,西安市同沿海城市差距比较明显,但是与东北老工业城市哈尔滨(11.19)和沈阳(12.90)差距不大,与济南(12.05)的差距也比较小,如表1-2
表1-2& 副省级城市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
对西安市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的三个组成部分:基础资源层、核心竞争层和产业表现层分别分析如下:
一是基础资源层。整体上看,西安市基础资源指数为5.11,位列第12位,位于济南(5.26)和哈尔滨(4.93)之间。综合而言,西安市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资金瓶颈导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注重财富积累,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如表1-3。
表1-3& 副省级城市基础资源指数
二是核心竞争层。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西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形成稳定的&三、二、一&格局。2005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6.01亿元,在GDP中所占比例已经降至5.2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4.52亿元,占GDP的比例已经上升为52.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9.61亿元,占GDP的42.48%,其中工业增加值419.99亿元,占GDP的比例为33.07%。同沿海城市相比,西安市的第二产业比例低于宁波(55.3%)和深圳(52.4%),就西安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而言,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所占比重较小,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强劲,说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表1-4& 副省级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单位:%
从创新能力看,西安市资源优势明显,有待向竞争优势转化。2005年,西安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44所,年末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为47.8万人,在副省级城市中均位列第4位;高校规模指数为1.41,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3位,仅次于武汉1.90和广州1.74;200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倪鹏飞等)中西安的科技竞争力指数为0.4,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6位(以北京市科技竞争力指数为基准);2005年,西安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经费支出共计7.62亿元,占GDP的0.6%。同期,武汉市的R&D投入为44.76亿元,占GDP的2.0%,广州市R&D投入为85亿元,占GDP的1.66%。
综合来看,西安市的创新力指数为1.81,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在第4位,进行创新活动的资源优势较为明显,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表1-5& 副省级城市创新力指数
三是产业表现层。
经济总量规模较小,产业外向度不高。2005年,西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0.14亿元,位列第14位;人均GDP达15859元,列第14位(不计长春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20亿元,占GDP的33.1%,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14位(不计长春市);出口总额实现26.34亿美元,位列第10位。从指标及位次上可以看出,西安市的经济总量规模较小,产业外向度不高。
企业整体表现一般,提升空间较大。截至2005年,西安市拥有上市公司18家,中国企业500强企业5家,在副省级城市中的位次均为第10位;截止到2006年9月,西安市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个,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6位。整体上讲,企业表现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中部靠后,提升空间还很大。
相对于丰富的资源,产业综合表现不佳。综合分析西安市的产业表现,其指数为4.23,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14位(长春市因为多个指标数据空缺,暂不进入排名),相对于其丰富的基础资源,产业表现是差强人意的。
表1-6& 副省级城市产业表现指数
(3)西安市产业与全国副省级城市相比的不足
通过对选取的指标的分析处理发现,西安市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科技实力强,经济(产业)弱&。西安市基础资源优势较明显,但是不能很好的将这种优势转化为产业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列第4位,科技竞争力排名为第6位,但是GDP,人均GDP和工业增加值较低,排名比较靠后,几项指标排名均为第14位。
二是大企业集团缺位,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西安市本土缺少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集团。2005年,西安市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5家企业均为中直或省属企业,没有一家是市属企业。企业排名普遍靠后,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百强。企业规模较小,销售收入不高,相对于其他城市的龙头企业而言差距比较明显。排名较为靠前的陕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53位)和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81位)都属于资源型企业,较2004年排名分别上升了69个和6个位次,业绩有所上升;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和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企业则分别较2004年下滑了63,118和43个位次,说明西安市的制造企业竞争力下降,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名牌产品数量和影响力有待提高。目前,西安市共拥有13个中国名牌产品,7枚中国驰名商标和89枚陕西省驰名商标,在产品名牌塑造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需要在打造名牌产品影响力上下功夫。同其他城市相比,青岛市共拥有55个中国名牌产品,16枚中国驰名商标,深圳市共拥有58个中国名牌产品,22枚中国驰名商标。此外,青岛市和深圳市分别拥有2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截至目前,全国共有7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同时,西安缺乏类似青岛海尔、海信、双星和深圳华为、中兴等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在业内用较强的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2.西安市工业化阶段的总体判断
(1) 按照人均GDP判定
人均收入水平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工业化的发展必将直接带动国民收入的提高,而 GDP可以较直接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近年来西安市经济稳步增长,人均GDP从2000年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美元 。根据郭克莎推算方法得2000年与2005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1.5,据此按照2005年人均GDP测算,当前西安市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表1-7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元)
资料来源:西安统计年鉴2005
(2)按照三大产业结构判定
目前,西安市第一、第二产业比例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份额稳步上升,并逐渐取代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其中,第一产业比例又明显的下降趋势,由于比例相对较小,下降幅度不大;第二产业比例在小幅度的波动,但从它的总体来看还是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例则稳步增大。到2005年,第三产业比例超过第二产业比例近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在西安市已经处于主导地位。由此判断西安市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时期。
表1-8& 年西安市产业结构水平
原始数据来源:西安市统计年鉴2005
(3)按照工业内部结构判定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内部结构也将随着变化。轻工业的比例逐渐下降而重工业将起主导作用。当前,西安市大力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近年来,西安市重工业产值在整个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快速增大,从2000年51.2%增大到2005年的68.8%,年平均增加3.52个百分点,从2003年开始轻工业比例加速下降,到2005年的31%,从工业内部结构判定西安市已经达到了较高工业化水平。
表1-9&&& 西安市轻重工业比例
数据来源:西安统计年鉴2005
(4)按照就业结构判定
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的过程,通过对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转移可以反映出工业化阶段。当前,总体来看西安市就业结构正处于优化阶段,但其调整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有碍西安市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逐渐下降,但仍然大于30%,这与第一产业仅占GDP的5%左右不对称,也可以推测出西安市就业不充分;第三产业就业比例逐渐增大,但年增长率仅为1%,按就业结构判定西安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迈向中级阶段时期。
表1-10& 年西安市就业结构水平
数据来源:西安统计年鉴2005
(5)按照城市化水平判定
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化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表明,工业化发展阶段与城市化率之间有着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西安市作为著名古都城市发展历史较长,城市化基础较好。在1957年,城市化率已经达到33.94%,而到2005年也仅为44.91%。从其城市化率来看,符合城市化的中期的特征。但是从近年来的发展速度缓慢,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不到一个百分点。这可以折射出当前西安市工业发展速度放慢。按照城市化判定目前西安处于工业化中期的起步阶段。
表1-11 西安市人口变迁表(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西安统计年鉴2005
(6)西安市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
&&& 按照前面五项指标的判定结果,对西安市工业化阶段进行综合评价,表明西安市工业化发展阶段处于刚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西安市我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在历年国家对副省级城市经济指标排名中,西安市多处于11名以后。本报告采用工业化阶段判断新模型对副省级城市工业化阶段判断可见,西安市经济落后于其他副省级级城市。
表1-12&& 副省级城市工业化阶段
&&& 总体上,西安市工业化发展阶段处于刚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从以上的判断过程可以看出西安市的产业发展存在畸形发展问题。例如按照三大产业结构(2.8)和劳动力就业结构(1.9)判定的结果严重脱钩。从就业结构来看,在第一产业所占GDP比例较低的情况下,却保留着大约33%的劳动力,可见其生产效率低,劳动力没有充分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3. 西安市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三次产业结构特征
从表面看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合理。2005年,西安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70.14亿元,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66.01亿元,539.61亿元,664.52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20%,42.48%和52.32%。其中,工业增加值419.99亿元,占GDP的33.07%。
回顾建国后西安产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西安市产业总体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三次产业结构从&一、二、三&演变为&二、三、一&,再到现阶段的&三、二、一&。
分阶段来看,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由于国家将很多重点项目布局在西安(&一五&和&二五&时期,国家布局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17项在西安,投资26.3亿元,其中工业占70%),初步奠定了西安的工业基础,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也随之有很大的上升,&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又在西安进行了大规模国防和军工布局,先后从东南沿海内迁和新建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机构,进一步加强了西安的工业实力,到1970年时,西安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61.7%。
改革开放后,西安的总体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开始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GDP年均增幅在11%以上。三次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而二、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这一时期,旅游资源、科技教育资源及地理区位等优势资源有力地推动了西安市经济发展,在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的产业发展战略下,西安的第三产业总量不断提升,从1980年到2005年这25年时间里,西安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9.2%,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26%上升导2005年的52.3%。相比之下,西安的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力的支持,从上个世纪六、七年代的绝对优势转变为现阶段的相对弱势。1980年到2005年,西安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14.4%,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也有1980年的59%降到2005年的42.5%。
按三次产业划分的从业人员分布方面,2005年西安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占32.78%,27.46%和39.76%。如图3-9所示,从历史变化趋势来看,一产和二产从业人员比重不断下降,三产从业人员比重逐年上升。
从实质上看存在&三产&虚高的问题。表面上看,目前西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经济发达的特征,但是同时必须注意到的一个事实就是改革开放之前,西安的经济在中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安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位居国内前6位,西安的制造业在全国居于显著优势地位。然而,近年来却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尽管高教科技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实力大大增强,而却把工业企业当作包袱,任其自流,制造业的优势已基本丧失,不少企业已淘汰出局,就连八十年代兴起闻名全国的家电等新兴产业也已销声匿迹。目前,西安市GDP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倒数,仅领先于厦门。在全国500万以上在住人口的大城市中,西安科教实力名列前茅,居于显著的优势地位;而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却居最末几位,处于明显的劣势。在这种全国罕见、反差悬殊现象可以归结为&西安现象&
西安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主要是由于工业化进程缓慢。建筑业、第三产业比重虽然相对较高,但缺乏工业的强力支撑,难以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构成即比例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内在量的联系。在低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中,建筑业、第三产业比重都很高,是结构畸型、比例失调的表现。在低水平下,工业不发展,居民收入不增加,财政收入不增加,建筑业主要依靠来自外部投资或银行贷款,搞旅游文物资源和房地产开发,进行基础设施和城镇等建设难以持久;第三产业发展更缺乏后劲。
基于上面的分析,可见西安目前的三次产业结构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工业化进程缓慢,是所谓的&西安现象&的根源所在。未来西安应当坚定地转移到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提升工业化水平的发展轨道上来。
近年来,西安市围绕全市&稳粮、兴牧、优果、扩菜、扶特&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大力推进都市型农业、城郊型农业、生态型农业建设,为西安市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打牢了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态势平稳,如下表所示。
表1 -13& 年西安市农业发展情况
&&& 2004年以来,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新理念,西安市确定了20个万亩果菜基地、临潼十万头奶牛养殖板块等4个畜牧项目和6个亿元农业产业化加工项目等40个重点农业项目,作为推动全市农业结构大调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西安都市农业、城郊农业的雏形基本形成
&十五&以来西安着力构建特色产业板块,推进农业集约化。紧紧围绕优质粮食、畜牧、蔬菜、果品等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了阎良双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临潼十万头奶牛板块等52个规模化基地。全市集中力量构建周至20万亩猕猴桃、临潼10万头优质奶牛及沿渭苗木花卉产业带、草临路蔬菜产业带、沿秦岭北麓观光旅游农业带等特色产业板块,各区县确定1-2个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切实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十五&末,建成了67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29个万亩种植业基地和40个畜牧标准化养殖小区,优势农产品聚集度进一步增强,带动全市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二是主要农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质量提高
优质粮食、蔬菜、畜牧、果业四大主导产业在发展壮大中得到优化提高。形成四大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区和产业带,640万亩粮食、80多万亩蔬菜、近60万亩果品、18万吨肉品、40万吨原料奶的产业格局已具规模。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十五&末,西安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6户,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其中过千万元企业 40户,过亿元企业 11户。
西安市农业龙头企业以科技领先,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通过科学管理,形成专业化集团运作机制。如西安交大秦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猕猴桃之乡&,年产6000吨浓缩果汁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0%用于出口,形成市场带龙头企业、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运作机制。
西安银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西北地区销量最大的骨干企业,是陕西龙头示范企业,为扩大产业资源,建立万亩人工牧草基地、45个养牛小区、85个现代化机械挤奶站,乳制品产销量、收入、实现利税名列全国第8名,带动周边十多个区县经济,形成生产、科研、奶源基地建设、产业整合以及相关配套行业为一体的发展格局。
随着西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农业发展中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必须突破的瓶颈。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不够。实用生产技术推广滞后,农业粗放经营比较普遍,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优质农产品基地、产业带规模仍然较小,集约化程度不够高;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仍然较少,农产品的加工率仅为30%,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三是农业功能拓展不够。目前西安市农业仍以单一的生产功能为主,生态功能、生活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在生产功能方面,现已形成的一些特色农产品规模过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同时也无法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在生活功能方面,安全、优质、营养的农产品发展不够充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生态功能方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生态效应发挥不够,旅游观光农业刚刚起步,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农业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西安市农业生产设施存量和增量不能满足都市农业发展需要,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设施农业发展程度不高,动植物防疫体系等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
一是从所有制结构看以国有经济为主,民营等经济类型发育滞后。西安乃至关中地区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建国后的几十年来,形成了国有经济占绝大比重的高度计划经济模式的所有制结构。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虽然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但国有及集体经济比重依然过高。根据中国经济统计快报显示,2005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为亿元,其中国有工业经济总产值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4.47%,而同期的西安市工业总产值为1308.56亿元,其中国有经济工业总产值591.6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5.21%。从统计数字看,西安市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跳开工业经济,从总体经济结构来看,2005年西安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537.21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2.4%,而2005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含外资)占GDP中的比重约占65%,东南沿海局部地区甚至达到80~90%。西安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显得更为明显。
纵观西安市历年工业总产值的构成,国有经济偏大,非国有经济比重偏小,经济所有制结构活力不足。这种状况与现阶段西安市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已成为制约西安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分析2005年西安市28家大型工业企业的分布就可以发现,国有及国有控股有25家,占到了89%,基本上影响西安工业经济的大型企业集团都是省部属的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先天性体制缺陷的原因,对地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以及地方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小,相反由于其占有较多的地方资源,反而会影响地方非工业经济的发展。西安市大型工业企业的分布也从另一个侧面放映了当前西安市非公经济还有以中小企业为主多,整体经济实力差等现状。
导致西安市经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并且与全国和东南沿海省市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除历史上的经济布局不合理和&三线&建设的影响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首先西安改革发展起步较晚。我国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无不首先从东南沿海地区试点开始,而在这一方面,西安市首先失掉了试点改革与发展的机遇。等把这些改革推广到内地来,时间上已发生了位移,而且推广到内地的各种政策还因内在条件、外在环境与发达地区不同而没有达到预期作用;其次在改革过程中,由于西安深受传统文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的注重升级过渡,谨小慎微,而未真正实现在经济所有制结构上的升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南沿海和内陆发展较快的省会城市,人们的顾虑较少,思想解放,观念较新,重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其经济势力增强,发展水平提高,因而在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名列前茅。
二是从属地结构看以中省属企业为主,地方性企业规模偏小。如表3-7所示,2005年,西安市共有规模以上企业902家,其中,中央企业67家,省属企业92家,从企业户数看,西安市中省工业企业与地方工业差距较大,地方企业绝对占优,但是从产值角度来看,2005年规模以上中央企业工业完成总产值353.77亿元,省属企业工业完成总产值183.15亿元,共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73%;而中省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还要稍高,为56.28%。可见西安市的工业经济对中省企业依赖程度较大。
表1-14& 2005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属地结构情况
虽然近年来,西安市地方工业在招商引资的拉动下,虽然其规模扩张能力不断加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但地方工业企业总体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而中省企业虽然规模技术、人才优势明显,但与地方关联度低,融合性差,对地方工业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使西安市工业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服务业已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支配力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西安市的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年增幅高于第二产业,服务业规模不断增大。2005年西安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 666.45亿元,占全市GDP的52.5%,整个&十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497.81亿元,年均增长12.3%。2005年,服务业从业人数157.5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38.46%。目前,西安市服务业对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吸纳就业、稳定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表1-15& 年西安市服务业发展情况
二是传统服务业为支柱和现代服务蓬勃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批发零售业是第一大细分行业,且与其他细分行业相比有很大的优势。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在稳步发展;同时,以金融、教育、科技、信息服务以及房地产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也开始逐渐成长。可以说,西安近些年来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表1-16&& 西安市服务业内部结构
但西安市目前服务业发展也存在的许多必须正视并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新兴服务业较为弱小。具体分析服务业内部结构可以发现,传统服务业的优势还比较明显,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及住宿餐饮占到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38%,特别是批发零售业,2005年增加值为148.63亿元,占到服务业比重的22.37%,远高于其他细分行业。现代服务业当中,金融、教育、科技及信息服务业等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还不能成为服务业的支柱行业,此外,其余行业如社区服务、会展、文化、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总量较小。
服务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在西安市统计局针对服务业企业的一项调查中,被调查的174户企业营业收入过百万元的只有68户,而收入过千万元的仅有22户,营业收入低于百万元的法人单位占绝大多数,从业人数不足百人的企业有141户,小规模企业占绝大多数。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普遍不足,缺乏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集团。同时,西安现有服务业横向联系不够,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集聚优势,特别是品牌服务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实力不强,难以有效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聚集、辐射作用和比较优势。
服务业领域产业化、社会化进程慢。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行业是西安市服务业的重要领域,但这些部门基本上处于国家垄断经营状态,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难以调动全社会各种所有制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同时这些部门长期以来处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盈利性机构和非盈利性机构不分的状态,本可以产业化经营、商业化运作的领域,却被当作公益性和社会性的福利事业,导致这些行业过分依赖政府投入,缺乏竞争压力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服务业对工业支持不够。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关于服务业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服务业内部各子产业提供的服务产品所面向的使用对象、服务的层次以及提供服务的主体的不同将服务业分为四个部门:分配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产前服务(如企业研发、工业设计等)、产中服务(包括以供应链管理为实质的物流服务等)和产后服务(如营销服务)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工业增长必要的中间投入,其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方式,直接影响工业化的速度和水平。
对于西安这样一个制造业较强的城市来说,现代制造业的推进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然而目前西安市在消费性和分配性服务业方面表现较好,但生产性服务业实力稍弱,对工业支持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西安服务业链条不长,特别是制造业的服务链条无论是向上延长,如研发、咨询、金融、信息、培训,还是向下延长,如物流、会展、中介、商务服务等,都缺乏有实力的服务环节来支撑,西安强大的科技实力与其相对弱小的工业的矛盾就是西安服务业对工业支持不力的集中表现。相反,东南沿海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如上海、苏州等城市由于很好的把握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在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共同促进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
4.基于BCG模型的西安市工业与服务业发展战略分析
以西安市工业和服务业的规模优势与专业化特征考量其产业规模,以发展阶段特征判断其产业增长速度,结合国际国内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及西安产业发展特征,运用BCG(成长占有率矩阵)模型,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立西安市工业和服务业结构战略如下表和图所示:
表1-17& 西安市工业发展战略矩阵
表1-18& 西安市服务业发展战略矩阵
附表1-19:& BCG产业特征及所处生命周期阶段
5.西安市工业及服务业重点行业分析
西安市工业重点行业分析
&&航空产业
西安市是我国航空生产研发的重要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安市航空产业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研发经验。2004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阎良航空产业基地,是国内惟一的航空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
近年来西安市航空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军转民效益显著。从全国角度来看,航空制造业西安市航空制造总产值在全国航空制造总产值中所占比例逐年升高,从2000年的11.9%,到2004年占到五分之一强。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总收入(含民品收入)作为我国航空产业总收入,2005年西安市航空制造总收入占10.5%,由此可见,西安市航空产业在我国起着重要的作用。
表1-20  西安市航空制造业经济指标(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西安高技术产业研究资料汇编(2006年)
近年来,西安市航空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在2000年航空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1.99亿元,在五年时间实现了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到2004年总产值达90.8亿元。总体来看,西安市航空制造业在工业比例呈上升趋势。2005年,航空制造占工业总产值的8.54%,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8%,已经成为拉动西安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西安市是我国航天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良好的航天制造工业基础,相当数量的国内知名的航天研究院所和著名高校也座落于此,具备雄厚的科研能力和高素质的科研队伍。西安市航天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在全国航天制造业有所下滑的情况下,西安市航天工业总产值仍然保持了稳步增长。同时,西安市加快企业改制步伐,充分引入市场竞争,取得良好的效果,航天产业利润总值持续上升,其中2004年实现利润0.68亿元。为了更好的发展航天产业,西安市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署共同建设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即韦曲航天基地)的协议,充分利用西安市当前的工业基础及人才优势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强大实力共同发展西安航天产业,促进航天产业集聚发展,使航天产业成为西安市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表1-21&& 西安市航天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西安市统计年鉴》
&&汽车制造业
汽车产业是西安市的传统产业,是西安市装备制造业的优势所在,一直占据着工业领域第一产业的地位。西安汽车产业的主要产品有大型载货车、中高档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和中低档轿车等整车产品以及汽车齿轮、变速器、车桥、座椅、安全气囊、传动轴等50多个零部件品种序列。2005年,西安市汽车产量4.2万辆,完成工业总产值85.5亿元,占西安市工业总产值的5.7%,实现利润3.8亿元。&总体上看,西安市的汽车工业呈较快发展趋势。
产业组织方面,目前西安市已经形成了&两大一轿&的格局,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土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三家核心企业的地位初步形成。2005年,三家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5.22亿元,占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的87.97%。产业布局上,汽车企业和汽车新建项目开始向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目前,高新技术开发区已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等近20家汽车企业。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重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10多家汽车企业则聚集西安经济开发区。
表1-22& 2005年西安市汽车产业三大公司主要指标一览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汽车产业在全国的定位方面,从城市规模、支撑吸纳条件和区位优势看,西安是适合发展汽车产业的。西安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随着改革开放向前推进,市场经济发育日趋成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作为时尚消费品,需求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汽车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广阔的西部地区的热点;西安是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交通枢纽,处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对引领西部汽车消费,辐射西部汽车市场具有示范引导作用;西安是我国重要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航空航大、机械电子、输变电设备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基础,这一基础条件对发展汽车产业形成了有力支持;西安科研教育发达,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中心城市第三,强大的科教力量和基础是汽车工业不断创新并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源泉。
然而目前西安汽车产业在全国还处于靠后的位置,根据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30个省区进行的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结果,以西安为主导的陕西省汽车产业在全国排名21位,属于汽车产业低梯度区域,不过在西北地区范围内来看,陕西汽车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一,这说明西安汽车产业具有全国落后性与区域领先性相结合的双重特征。
西安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与国内外汽车产业先进地区相比,西安汽车产业缺乏业内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未来西安应当重点支持本地大企业集团如陕汽、法士特、比亚迪等,鼓励他们参与国内外竞争,拓展市场份额,进而带动本地汽车产业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二,西安汽车产业没有形成有效的集群,突出表现在本地零部件产业的相对弱小。汽车零部件产品品种较少,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陕汽及比亚迪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不足15%,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的互动效应处于较低水平,汽车零部件对汽车整车发展的支撑环境尚有待于改善。另外,汽车目前汽车产业布局还比较分散,高新区和经开区都将汽车产业纳入本区的发展重点,这不利于汽车产业以集群化的模式进一步扩展。
第三,汽车产业创新系统处于空白。汽车企业中除陕汽、比亚迪和法士特等少数企业外,多数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而且比亚迪公司目前还没有在西安设立研发重心,同时西安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众多,其中不乏有在汽车领域综合实力较强、研究较深的长安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汽车工程中心、西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中心等研究机构和院校,但由于缺乏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在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方面的沟通渠道,互动双赢的水平较低,没有形成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创新体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巨大潜能未能发挥出来。在目前汽车产业日益强调自主创新的前提之下,西安应当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构筑汽车产业创新系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本地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水平。
&&电子信息制造业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行业从传统的电子工业转向电子、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电信、信息服务业,企业户数、从业人数都大幅度增加。1998年底,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进行了统计,调查了429个企业(约占电子信息企业的80%)。统计表明,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超过4.2万,其中开发区2.3万人、占55%,区外1.9万人、占45%,技工贸总收入达到84.7亿元,工业总产值54.7亿元,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32%,占同期西安市工业总产值的10.4%。电子信息产业在西安有一段快速发展的辉煌历史,但近几年出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停滞乃至倒退的现象。
表1-23&&& 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指标统计(单位:千元)
资料来源:西安高技术产业研究资料汇编。
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缺乏技术竞争力。2005年全市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252.36亿元,其中,软件业(含系统集成)实现产值126.62亿元,同比增长30%;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125.93亿元,同比增长28%,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6%。但是2005年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9,6%,甚至低于2000年8.7个百分点。从企业个数来看,出现巨大变化的情况,如从2002年41个急剧减为35个,减少个数为前一年总企业数的14.6%,而2004年电子信息高技术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增加了11个,接近前一年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从其工业总产值来看,有明显的起伏波动(见图12)。另外在2005年,出现了全行业可亏损。由此可见,西安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处于低端产品占据主导,高技术处于产业震荡期。由此也可以说,当前西安市电子信息制造处于衰退时期。二是,信息产业规模小,缺乏竞争优势。信息产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有山无峰&。传统企业信息化改造动力不足,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创新能力不足。软件与服务外包规模还不大。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还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安生物医药产业有很强的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能力,目前仅高校和研究所从事生物医药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有1万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000人,具有中级职称5000人,两院院士3人,学部委员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250人;校内及所办的各类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共有25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有22个。据统计,2004年西安生物医药企业从业人员1275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597人,具有中级技术专业职称的有1481人,研发人员1169人,其中博士80人,硕士161人,占研发人员总数的20%以上。西安市政府近三年来对生物医药产业共投入资金1157万元,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2005年仅高新区医药企业就实现工业总产值180亿元。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自2000年以来西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较为稳定,医药制造业平均增速为7.17%;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平均增速达到20.11%,近三年来增长趋势更为明显。
表1-24& 年西安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及平均增速(单位:千元)
数据来源:2005西安高技术产业研究资料汇编。
2005年西安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为万元,总收入为万元,根据下表数据计算,产品销售收入前4名企业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2.42%;工业总产值前4名企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为63.27%,西安市生物医药产业已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医药经济规模占全国的65.8%左右,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医药产业最大的聚集区,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医药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7.3%,有14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企业销售收入前50强,另外全球销售收入前20强医药企业中已有15家在该地区投资建厂或设立中国总部。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经济、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在化学药物制剂、中药、生物制药及医疗仪器设备等领域在全国名列前茅。京津冀鲁辽环渤海地区生物科技力量雄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各省市在医药产业链和价值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发展潜力很大。
西安可以充分利用陕南中草药资源,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生产、销售的市场网络优势,发挥西安交大、西北大学等高校的科研优势,依托西大北美、超英生物等企业开发生物技术,培育创新项目;依托东盛集团、杨森制药等企业重点发展新药研发;依托步长集团、绿谷制药等企业重点发展新型中药;整合信息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资源,依托蓝溪科技、华海医疗等企业重点发展数字化医疗设备和新型医疗器械,以形成中西部最大的现代化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集群为目标。
&&输变电设备制造业
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在西安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西安&十一五&规划特别提出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业属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五个重点细分产业之一。西安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的主导企业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以下简称西电公司)是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169家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高压、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的研制、生产、检测和成套,是国家输变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基地,是我国唯一一家具有输配电设备成套能力的企业集团。
目前,西电公司在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绝对领先地位。以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4年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年度产品销售收入为依据,国内权威行业杂志《电气时代》评选出的第六届中国电气工业100强中,公司排名第一位。分析对比国内其他的主要输变电企业,可以发现西电公司研发力量强大,在高压、超高压输配电行业主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作为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我国唯一一家具有输配电设备成套能力的企业集团,公司能在研发、市场等领域得到有关方面支持。再加上当前我国大规模的电力基本建设投资给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西电公司以及西安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西安输变电设备制造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西安市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对西电公司依赖程度过高,而西电公司又属于大型中央企业,企业发展与西安地方产业之间会有错位;其次,与国内其他主要的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相比,西电公司缺乏上市公司的背景,虽然避开了资本运作的风险,但是这种自我积累方式由于融资渠道不宽势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速度形定的限制。
(2)西安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分析
&&软件产业
伴随着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西安软件产业经历了90年代初期以高校、院所科技人员为代表的自发创业阶段,90年代中后期政府倡导下的以事业单位投资为主体,民营公司为主要形式的成长阶段,以及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带动下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西安软件产业已经步入一个相对良性的稳步发展期。西安现有从事软件产品开发、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的企业600余家,软件从业人员达到5万余人,2005年西安市软件及服务外包收入达到130亿。软件技术产品涉及通讯、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数据应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产品应用于国防、公安、金融、工商、税务、电信等行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软件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和智力基础得天独厚。西安地区计算机及软件产业教育体系已全面形成。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37所高校相继成立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专业院系,并开设了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等专业。西安交通大学等四所大学于2004年前后成立了专门的软件学院,每年可培养14000名软件及与软件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其中包括2300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西安信息产业科研开发实力雄厚。目前拥有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科研院所50余家,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7家。均具有承担国家大型电子信息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培养高级电子信息人才的能力。这些教育和科研优势为西安地区培养了丰富的软件开发人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后备力量。
第二,专业技术孵化基地不断健全,平台集聚效应正在显现。西安相继建立和形成了西安软件孵化基地、西安软件园、西安光电子技术专业孵化器、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孵化器和西安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化的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服务平台。园区通过光纤接入国家宽带骨干网,成为西安宽带网的骨干节点,构成千兆入园区,百兆到桌面的高速网络系统。设立了投融资、人才服务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产权交易、企业孵化、项目咨询、商务中心等专业服务机构。形成了一流的软硬件环境,为企业提供先进的开放式软件综合开发平台。通过物理平台的建设以及网络化和专业化资源共享服务创新环境的建设,西安市软件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产品集成的软件产业优势与影响力正在显现和形成。
第三,软件产品覆盖领域宽广,国民经济信息化行业应用软件独具特色。&&& 由于西安市科技教育人才优势、留学归国人员多以及众多拥有制订和检验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的行业归口科研机构,加上应用软件技术难度小,资金要求相对不大,应用软件领域较易进入等特点,西安市不少人员和企业面对实际应用和消费市场上不断变化的需求,自主开发了一批面向行业领域的应用软件。目前,西安市软件企业开发的产品覆盖了37种大类,近2000项。与其他城市相比,西安市在应用软件领域具有很大优势,是全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较多的地区之一。
第四,嵌入式及光机电一体化工业控制软件成为亮点,技术优势明显。西安市嵌入式软件优势明显,产品应用在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产品、数字音/视频产品、电子仪器仪表类产品、医疗设备以及机械、航空、航天、国防等传统的工业领域控制单元产品等的中间。西安市在嵌入式软件领域中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竞争优势,嵌入式软件占软件产业收入总额的40%,嵌入式软件逐步成为软件产业的主要增长点。
第五,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产业集聚优势正在形成。随着西安市产业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国际、国内知名、著名企业如富士通、英飞凌、力新国际、英特尔、美光、富微、深亚、中芯、翔腾、龙腾、德智、德恒、万思等30多家相继进驻落户西安市产业基地,并设立了研发分支机构和制造生产基地。国际企业的进驻,为西安市信息产业发展、带动专业人才成长、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六,产业外向度初现,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成为新的利润点。NEC、富士通、英飞凌、无敌科技、力新国际等国际大公司的入驻,为西安市软件出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西安市的一批企业已经与日本NEC、NTT、NTS以及台湾、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形成了稳定的业务,并且每年稳步增长。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作为一项新兴业务,优势已经开始显现。2005年西安市软件出口创汇4200万美元。
第七,产业发展回归理性,部分软件企业开始迈向战略性发展阶段。一批企业科学定位,开始第二次创业,步入快速、健康、可持续成长阶段。一些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开始走向战略性发展轨道,诸如交大博通、海天天线、新生代公司等成功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标志着企业经营步入了高端经营管理模式。
近年来,西安会展业发展迅猛。根据相关数据,西安市近年来的会展经济以年24.6%的速度递增。目前西安市拥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展馆2个,总面积8.8万平方米,展览公司120多家,相继举办了不同层次的大型会议,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市共举办会展103个,其中全国性展会3个,区域性展会19个, 地方性展会36个,综合性展会12个,全年展会成交额370亿元,创造综合效益39亿元。
当前我国会展经济的中心聚集趋势是:华东地区向上海聚集,华北地区向北京聚集,东北地区向辽宁聚集,西南地区向四川聚集,而西北地区则向陕西聚集。根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会展经济年度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华东地区上海举办的展会数量占整个地区的45%;华北地区北京办展87%;东北地区辽宁办展72%;西南地区四川办展62%;西北地区中,陕西举办的展会数量占到整个地区的60%。
西安无疑是陕西会展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在西安的会展经济发展规划中,到&十一五&末,全年会议、展览将达200个以上,年均递增10.6%,其中国际会议、展览占20%。会展业收入达到8亿元,年均递增26%,创造社会综合效益72亿元。
然而,比较全国范围内主要城市的会展业就能发现:与全国几大会展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大连等中心城市相比,西安的会展业优势明显不足;即使与沈阳、武汉、成都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全球著名会展公司德国展览集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中部地区四个省会城市中,西安的展会数量名列第三,而展览面积利用率只有11.1%。如果将全国各会展城市大致分为四个层次的话,京、沪、穗、大连为第一层次,天津、成都、深圳、昆明等为第二层次,哈尔滨、长春、南京、武汉等为第三层次,西安与杭州、郑州、南宁等城市只能排到第四层次的新生代。另外,西安目前还缺乏具有品牌效应的展会,相当部分展会规模有限、盈利水平低、内容趋同。未来,西安需要进一步整合会展资源,将区域优势及地方产业特征融入到会展经济当中,只有这样,西安才能实现成为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和中西部会展之都,进而实现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目标。
西安的文化产业在全国发育迟于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国内几个经济强市。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尤其是近两年西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
表1 - 25& 年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从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来看,根据西安市统计局按照国家分类标准进行的统计测算,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 64.62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 5.1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来看,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64.62亿,比上年增加10.92亿元,(现价)增长速度高达20.3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 5.1 %,比上年提高了 0.2 个百分点。
由于缺乏2005年相关对比资料,从2004年资料看,西安与全国及陕西省比较,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9%)高于全国(2.15%)和陕西省(1.44%)的平均水平。而同期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他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是5.83%、和7.61%,相比之下,西安水平较低。
西安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是文化产业化不到位,历史文化挖掘不足,现代文化亟待开发。西安有很深厚的历史、地理旅游资源,影视、文学作品丰富、文化创作人才济济,但文化产业化不到位,历史文化挖掘不足。对传统的历史、人文资源应进行更深层次、立体、全面的整合开发,如创建 &汉唐文化产业园&,使历史文化绽放现代光彩。
二是西安创意文化产业起步晚、跟进慢。上海、深圳、杭州、北京等城市近几年已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上海已建立了一批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而西安在这方面显然起步晚、跟进慢,目前还未形成有自己独到创意的文化产业基地。西安拥有众多知名作家,如贾平凹、陈忠实、张敏等,曾有&作家村&所在,一如北京画家聚的&宋庄&、 &平西府&及闻名海外的&798&,但由于并未有意识地进行&包装打造&,所以并未发展成为创意文化产业。
三是西安文化产业投资规模偏小,经费投入不足。2005年,西安文化产业完成国家资产投资27.05亿元,较2004年下降8.7%。其中,新闻出版业完成2.58亿元,下降27.6%;广播、电视、电影业完成投资2.83亿元,下降16.0%;文化艺术业完成投资1.44亿元,下降46.5%;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完成投资14.63亿元,下降16.2%。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是从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情况来看,西安相关文化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低。2005年,全市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增加值38.23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9.16%;而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文化服务业&增加值26.39亿元,占40.84%。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2%,而相关文化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2.08%,可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前者大于后者。
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地处我国东西两大经济区域接合部,是西北五省通往西南、中原、华北、华东和华中的门户,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作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国内50多个城市通航,并开通了东京、新加坡等多条国际航线;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等级公路干线网已经建成,为西安和周边地区经济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安铁路已经与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及欧亚大陆桥形成了连接网络。航空、公路、铁路的基本建设初步构成了西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立体交通基础。同时,西安又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商贸、信息、人才、科研、教育和旅游中心。这种地域上强聚集和远辐射的核心优势,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未来西北地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农副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更是为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西安物流业的发展步伐也在逐步加快,物流规模不断扩大,货运总量快速增长,一批物流企业应运而出,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2005年,西安市物流业增加值(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批发零售商业)为213.2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6.79%;2005年全市共完成货运量1.57亿吨,货物周转量623.8亿吨公里;截至到2005年底,西安市共有普通载货车辆82463辆。
注:由于统计口径问题,2004年之前物流业增加值数据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批发零售贸易,2004和2005年的数据中增加了邮政业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物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和迫使企业探索降低经营成本、开辟新的利润源的途径。一些传统物流企业和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都对原有的购、销网络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和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特别是新兴商业业态(如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货运代理企业等)发挥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利用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西安石油公司、西安十九粮贸公司、陕西邦家食品营销公司还被列为&全国发展物流配送重点企业&。中储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改造已经开始启动现代物流的营运。现代物流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发展动力已经形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不过,与全国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相比,西安的物流业还较为弱小,下表为2005年全国主要中心城市货运总量的统计数字,从中可以看出,西安市不仅落后于东部主要中心城市,与西部主要中心城市重庆、成都及乌鲁木齐相比,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另外,西安自身也存在一些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西安物流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传统的行业管理模式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规模发展。观念陈旧、自我封闭,造成物流专业化水平较低,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性企业完成,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第三方大型龙头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主体实力无法增强。批发零售业、仓储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物流主体行业的设备老化,管理思想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致使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缓慢。与此同时,西安物流业专业人才匮乏,难以保证现代化物流业高起点和高水平发展。
&&旅游产业
近年来,西安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尤其近两年旅游业总收入增速较快,旅游业已发展成为西安市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提升西安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拉动内需,促进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十五&期间,西安市各项旅游接待指标较&九五&期间有较大增幅,为&十一五&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西安市建设了一批高质量、高档次,对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强烈拉动作用的新项目。完成了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西安城墙连接工程等项目;曲江旅游区的开发全面开始,温泉旅游系列项目开发正在分步、分区实施,顺城巷的综合整治正在分区按计划进行,浐灞城市滨水游憩区的建设也开始启动。
西安市旅游产品开发主要围绕&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两大主题,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文化遗产观光游、自然风光游、民俗风情游、休闲娱乐游、现代都市文化游等五大旅游产品系列,同时,大力开发休闲度假型和特种旅游产品。
在宣传促销战略上,以&华夏源脉、千年古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为西安城市旅游整体形象向国际、国内市场推介,2005年旅游促销经费已增加到400万元。在国际客源市场上,有针对性地对传统客源市场日本、韩国、美国、欧洲诸国进行叠加宣传,保持、巩固其稳定增长;加大对港、澳、台及新、马、泰等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改变我市海外客源构成。在国内客源市场上,注重对周边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宣传促销,使国内旅游快速增长。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西安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的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配套发展,具备了相当规模的综合接待能力。
西安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旅游行业管理和协调机制不完善。在管理机制上,受部门职能、行业利益和上下级体制矛盾的制约,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缺位现象,未形成以旅游为核心的统一协调的长效管理机制。二是西安旅游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2004年,西安仅有3家国际旅行社和1家国内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旅游饭店仅有1家营业额超亿元。三是西安现有旅游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以观光为主的历史文化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使得旅游产品供给单一。
2005年西安旅游外汇收入排在全国28个主要旅游城市的第12位,增长率排在第12位,可见其旅游资源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因此距&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区域性会展和休闲中心、中国宗教旅游胜地、全球华人祭祖首选之地&的定位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二、西安市产业布局现状与特征&
近几年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四区一基地&的开发新区格局,随着2006年7月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落户西安,产业布局由&四区一基地&升级为&四区两基地&。如图2-1所示,&四区两基地&成为西安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据西安市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十五&时期,&四区一基地&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8.15亿元,占全市投资的22.5%。其中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17.2 %提高到2005年的 28.5%。&四区两基地&重点产业的空间镶嵌格局如表2-1所示。
表2-1& &四区两基地&的产业空间镶嵌格局
高新区产业特征
(1)高新区概况
西安市高新区发展态势良好,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据统计,2005年西安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1042.31亿元,实现生产总值270.11亿元,同比增长30%,全年新增生产总值占西安市新增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1/3。就企业规模而言,2005年西安高新区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家,过20亿元的企业有11家,过10亿元的企业20家,过亿元的企业120家,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呈现出良好态势。
近几年来,西安高新区正在形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及汽车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集成电路、通讯、软件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突出,以德国英飞凌、美国爱尔、美光、应用材料、西岳电子等4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05年产值超过35亿元;通讯产业形成了以大唐电信、海天天线、华为、中兴、西电捷通、宇龙等企业为代表,3G技术为支撑的通讯产业集群,2005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软件产业发展强劲,通过CMM2以上认证企业5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9家,全区软件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2万多人,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
西安高新区还是我国制冷产业和电力设备制造的重要基地。随着庆安制冷的技改扩建完成,其产能将扩大到年产压缩机1200万台,产值达45亿元,高新区的制冷产业有望在&十一五&末达到120亿元。
近年来,以比亚迪、法士特集团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异军突起。法士特集团2005年工业总产值超过了20亿元,重型汽车变速器跃居世界单厂产量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2%。比亚迪F3轿车一上市,3个月现车销售和定单就突破了15000辆,目前日产140辆。
(2)西安高新区在全国的位势分析
根据2005年科技部关于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要经济指标,通过数据分析,统计每项指标排名,并观察西安位次可作出如下判断:
第一,高新区内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区内企业数量2005年达3003个,居全国第2位,仅次于北京,明显多于工业总产值排名在其前面的上海、南京、深圳、苏州、无锡和长春。但企业数的位次与其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净利润、总收入等指标在全国位居第6-8位的排名有一定差距,说明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有限、盈利能力不强。2005年区内企业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仅为149个,仅占4.96%,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医药、医疗设备、仪器仪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和航空航天器等)。区内多数企业规模小,但由于有&庞大的&基数,在高新区这一&孵化器&中,将来能够生存下去并成长壮大成为实力雄厚的明星企业的概率也有相应提高的可能。
在全国53家高新区中,西安高新区多项经济指标位列前十名之内,如工业总产值位列第8、总收入位列第7、工业增加值位列第6、净利润位列第7。
工业增加值位列位列第6,高于工业总产值(第8)、总收入(第7)、净利润(第7)的排名,说明区内企业产品科技含量高,对效益的提升作用显著。
总收入排名(第7)略高于工业总产值(第8),排位比较合理,说明企业与其他高新区的相比,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良好。
净利润排名(第7)与总收入(第7)、工业总产值(第8)排名基本相当,说明区内企业产品的投入产出比适中,与多数开发区企业的情况相同,并非暴利产品,也不是低附加值产品。
值得参考的是成都的情况,其净利润排名第4,而其他指标排名均落后于西安,说明其企业的利润率高于全国高新区的平均值。
上缴税额位居第4位,与上面的经济指标位次并不匹配,说明区内企业税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政府税收(地方或中央)贡献较大,反映出企业纳税情况较好。但也可参照苏州和无锡的情况(上缴税额排名严重滞后于总收入及净利润等位次)。
出口创汇位居第18位,说明区内外向型企业少,产品内销为主,或者产品外销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
经开区产业特征
(1)经开区产业现状
经开区明确定位,支柱产业优势凸现。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6月设立国家级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中心区、出口加工区、泾渭工业园、草滩生态产业园等四大功能园区组成,经开区近年来几大支柱产业的优势正在凸现:
一是食品饮料产业。经开区内已经聚集了可口可乐、顶益、顶津、乐百氏、维维、得利斯、荣氏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企业,是食品饮料企业最为集中、实力最强的区域。同时还聚集了食品包装制造等相关产业链配套企业。
二是电力电子产业。经开区内聚集了西门子、日立、三菱、ABB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还有国内知名的西电集团、永济电机等国内外知名的电力电子企业。
三是商用汽车产业。经过3&5年的努力,开发区围绕商用汽车的制造,将达到200亿生产总值,使汽车工业基本成为西安市经济的支柱产业。
四是新材料产业。西部超导已于2004年建成,生产镁合金的世界500强企业&&挪威海德鲁在2005年扩大投资,西部钛业、西部金属已与开发区签订合同,研发、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佳阳新能源也已经投产。
五是出口加工业。出口加工区自2004年4月封关运行以来,在8个月时间内,出口加工区外贸出口就实现突破性进展,完成出口额3500万美元,在全国39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一举蹿升至第15位,在中西部地区出口加工区名列第一。
(2)经开区在全国的位势分析
根据《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5)》统计,2004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15个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情况如下表所示:总指数分值位列第7,综合经济实力位列第4,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位列第2,经营成本位列第9,人力资源及供给情况位列第2,社会及环境指数位列第15,技术创新环境位列第5,体制建设位列第2,发展与效率位列第11。
可见,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体制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比较有优势,因此综合经济实力排名较为靠前,而在经营成本、发展与效率、社会及环境方面尚待提高。
表2-2& 15个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总指数分值及位次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5)。
据国家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2005年西安经开区以1015216万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13个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首,相比2004年同期增加了304803万元,同比增长42.91%;完成了2455183万元的工业总产值,比2004年同期增加了745020万元,同比增长43.56%;工业增加值完成了728001万元,比2004年增加了217314万元,增长了42.55%;以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091万美元领先于其他开发区,同比增长了6382万美元,增幅达59.59%。西安经开区这四项指标在西部重庆、成都等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名第一,其增幅全部超过40%,并远远高于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期水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西安经开区正在成为中西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转移的重点目标区域。
曲江新区特征
曲江着力打造&中国西部第一文化品牌&。西安曲江新区的前身是1993年设立的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 2003年7月更名为&西安曲江新区&,成为西安以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城市发展新区,2005年,被列为陕西省十大文化产业基地之一。
西安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距西安市中心7公里处,以大雁塔和曲江园林遗址为中心,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1996年启动建设,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是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
曲江新区以&倒序发展&的模式来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开发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欢乐世界、海洋馆、大唐不夜城等大型项目,使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的环境建设,进而提升区域经济价值,再反哺文化及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目前曲江新区打造&中国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战略构想已初见成效:大唐芙蓉园已成为陕西旅游的标志景观和西部旅游的新亮点。2005年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过亿元,而曲江海洋馆也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00多万元。曲江新区周边的土地价格从2003年的每亩30万元左右跃升到现在的每亩200万元。
浐灞生态区特征
浐灞突出生态、总部、休闲、循环四大经济。浐灞生态区成立于2005年9月,浐灞生态区的总规划面积为129平方公里,区域定位为&四区&(新型城区、生态区、商务区和景观区)。产业定位方面重点发展物流、金融、旅游、商贸、会展、房地产等,突出四大经济:生态经济、总部经济、休闲经济和循环经济。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集生态、商务、景观、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城区。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国家批准设立的我国惟一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被称作&中国的西雅图&。2005年3月24日,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正式启动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截至2006年三季度已有48家企业在基地注册成立,其中新注册的企业中,投资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1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2个,过5000万元的项目8个,有13家企业购地建厂。
在&十一五&期间,基地产业发展涉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改装维修、机载设备和航空新材料等领域。发展目标是形成若干个体系完整的产业集群,促使航空产业产量大幅提高,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航空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国家航空高技术研究、设计、试验中心,国际性的航空产品加工制造中心,亚洲最大的航空旅游、会展中心和中国的航空高技术产业特区。到2010年,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计划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产业投资10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GDP60亿元。
2006年7月2日,陕西省、西安市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揭牌仪式在曲江宾馆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西部最大的以航天民用产业为主、军民结合的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落户西安,西安城市战略构架从&四区一基地&升级为&四区两基地&,航天、航空两翼齐飞。
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近期规划4.5平方公里,远期规划6平方公里,首期启动1.7平方公里。产业基地在建设中,将优先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战略价值、体现高新技术先导和辐射作用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民用产业。基地将重点通过航天特种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形成对区域经济有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并将产业基地建设成为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十一五&期间,航天集团公司将实现产业基地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
&&四区两基地&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也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
1.国家对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趋紧
2003年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淡出;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也在收紧,开发区发展中的资金压力较大。
西安开发区的开发普遍面临着模式、路径和战略选择方面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如高新区土地空间不足已经严重制约发展,而且今后获取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如何通过管理创新盘活优化空间资源、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是西安高新区实施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2.产业链不够完整,产业集群未有效形成
目前,西安开发区所处的区域普遍存在经济市场平台窄小,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的境况,另一方面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和产业链条还很薄弱,产业集群仅有雏形而不够强大,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多,名牌、龙头、强势企业少。
以制造业为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对西安市产业集群竞争力点评,西安39个制造业中在全国47个主要城市中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只有5个,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
较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只有1个,即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7个,其中相对突出的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及造纸及纸制品业,其他具有一般竞争优势的产业包括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
3.城乡二元结构的瓶颈和资源整合问题突出
地处西安城乡结合带的开发区普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瓶颈,如浐灞生态区地处西安市目前的城乡结合带,农业人口占有压倒多数。
阎良航空基地面临着将原有资源与地方经济、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相结合、有效利用的问题,亟待寻找突破点、结合点。可见由于体制制约等因素,航空资源整合利用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重大航空产业项目的整合、投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而地方财力有限,这对航空项目的组织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4.产业布局缺乏对陕西省优势资源的整合
能源化工业是陕西省的优势支柱产业,2005年,陕西省规模以上能源化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23.6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5.7%。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620.94亿元,煤炭开采业152.62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18.6%和4.6%。这些产业集中分布在陕北,距西安仅有200多公里,但如何与陕北能源化工业在产业布局、产业链分工等方面具体衔接。
三、西安市产业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把西安市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内在的优势和问题归纳为图3-1,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有利因素效用最大化,而将不利因素效用最小化。
1. 综合区位优势。西安市自古以来就具有综合的区位优势,目前无论是作为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教中心,还是作为西北的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枢纽,综合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区位优势不仅有利于西安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旅行社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