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重庆房地产税征收标准持有税,有这个可能吗

王庆:应征收房产持有税_会议讲座_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一届年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王庆:应征收房产持有税
  “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一届年会”于日-1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著名经济学家王庆。(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一届年会”于日-1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著名经济学家王庆。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庆: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参加讨论,能和贾康所长和郑所长谈一谈财税问题,我自己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因为我们刚听郑司长对财税政策做了一些解读和背后更深层次的考量,待会儿我相信还会听到贾康更权威的财税政策及其它宏观政策高屋建瓴的看法。所以,我这里更多是提一些零碎的观察和想法,更多的是从市场参与者角度提一些思路,算是抛砖引玉吧。
  说到财政政策,包括财税政策,应该说自从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财税政策在全球扮演了非常有影响力的角色,从宏观政策的定位上来讲,财税政策这几年实际上都叫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实际上,中国的经济08年以来波动还是很大的,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实际上相当程度上是受国内外的环境,尤其国际政策环境影响很大。尽管财政政策从定位来讲,一直没有大的变化,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从市场角度讲,财政政策在过去几年里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表现在08年危机之后我们采取了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大幅度增加,同时表现在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以及其它我们称作类财政行为,也就是地方政府所属的一些机构,尤其是表现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上,他们的支出大幅度增加,对刺激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使中国在危机之后,经济增长复苏非常迅速。
  但是,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在10年及11年上半年经历了明显的放缓,货币环境政策提法发生了变化,实际上真正影响中国经济大幅波动的政策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在10年和11年上半年,是从超级宽松到超级紧缩的过程。具体体现在政府支出,尤其是地方政府支出的投资能力被明显的制约。在这点上,实际大家在考察财政政策的变化上,不能简单的只看中央财政赤字,也要看地方财政,尤其是看在一些跟地方政府有关的类财政行为,他们这些行为实际上体现了财政政策,而他们的行为对政府的支出、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这点我可以给大家提个思路,因为我们说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它最终还体现在政府的财政赤字变化上。赤字增加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赤字减少就是紧缩性的。如果政府有赤字的话,他毕竟要弥补这个赤字,就要通过借款来实现,所以以一个比较准确的方式描述政府的财政政策行为,或者扩张还是紧缩的话,一个比较准确的就是看政府的债务状况,负债状况和借债状况,如果负债率上升、借款增加代表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08、09年,甚至10年的一部分时间,中国整个财政系统,包括地方政府、包括附属地方政府的一些类财政行为的机构,它负债率是大幅度上升的,所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宽松的财政政策,但到10年和11年,实际上我们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等一系列机构,他们的融资行为和融资能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个阶段中国实行了极其紧缩的财政政策,这是中国经济放缓最根本的一个原因。而这个政策只有到了2011年、2012年中才开始有所放松,体现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再次打开,虽然不是通过银行的渠道,更多的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债,这种方式解决,背后是中国经济出现大幅波动更深层次的原因。
  无论怎样,我们中国的财政政策目的达到了,就是尽量实现中国经济在外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实现软着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现在可以算是实现了软着陆,从高速增长的环境向中速增长环境的转换,高速增长我们在08年以前中国经济基本上在10-14%这样一个区间上增长,现在中国经济可以说是稳定在7-9%这样一个增长区间,一个转换过程财政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就体现在中国财政负债率的大幅上升,尤其是体现在地方政府负债率的大幅度上升。
  于是就提出了,如果政府负债率大幅度上升,最终这个负债是要有人来承担的,因为政府本身作为公共部门不是创造价值的,所以就提出了所谓的财税改革这样一个大的宏观背景。这里我想提一个思路,因为现在方方面面提出的大规模减税呼声是比较高的,但是鉴于政府的债务负担已经很高了,政府再进行大范围的减税和大规模的减税是不现实的,因为减税毕竟会带来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但是我们是有调整空间的,当然调整的空间具体设计需要我们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细致的研究。但是在总的原则上,我给大家在这里提供一个思路,也是汲取国际上的经验。我们都说中国地方政府就是土地财政,因为中国地方政府很多支出都是靠卖地来支撑的,这点成为了地方政府方方面面垢病一个很重要的由头。
  实际上,在世界各国地方政府的财政都是土地财政,土地、与房地产有关的税收,是世界各国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在过去几年负债率的上升需要解决,如何解决呢?现在是否还需要地方政府继续卖土地?有些土地已经卖的差不多了,鉴于我们现在房地产调控大的宏观诉求,恐怕放开这方面的市场空间也不大,这就提出个问题,我们如何发挥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功能,同时又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威胁?这里面我认为,所谓的房产税,因为地方政府过去几年大幅度的财政支出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和地方经济直接有关的公共支出。这些支出不创造商业价值,但是它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外部性,它带来的价值体现在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尤其是体现在地方的居民和商业不动产价值的上升。比如说改善城市交通、建高速公路、建地铁,使各方面的生活便利,直接体现了地方的不动产与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的价值上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拥有地产的人是地方财政扩张的最大受益者,他们是最大受益者,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受益而付出。
  所以我们需要提出这样一个想法,长期以来地方的土地财政更多的是靠居民购买房子,付出比较高的房价,因为背后地价比较高,在这些购买的环节向政府,等于是隐性的支付了一笔税收。高地价、高房价,居民买贵的房子,于是向政府交税。但是,中国过去几年房价的大幅上升,很多人在购买环节,有些人交了税,有些人没有交税,而且大幅度财政支出使房子的持有人,无论是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都受益很多。如果坚持这样,谁受益谁负担原则的话,我们应该在房地产,不仅在购买环节,更重要的是在房地产的持有环节征税,这样显得更公平,谁收益谁负担,也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律,更重要的税收制度可以实现有效的引导社会经济资源进入实体经济,真正创造价值,真正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提高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创新能力领域,也有助于引导资源进入这些领域,而不是进入一些虚拟经济或中间环节,这样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从我们过去几年经济的变化,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以及对我们中央和地方财政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最需要寻求解决办法,在税收制度上的改革我们提出这么一个设想,这个设想更多的是作为非财政专家的观察,更多希望使政策的变化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际惯例。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还没买房的人,永远错失“楼市红利”了吗?_南风窗_传送门
还没买房的人,永远错失“楼市红利”了吗?
南风窗记者谭保罗
点击上方南风窗即可订阅当普通人都敢持有数套住房,继续等待涨价,而长期当房东的时候,房价真的就会一直涨。但是,如果房东因为高昂的持有成本,减少手中物业而卖出的时候,房价一定会调整的。即便是一线城市的市中心,依然会调整。好地方的房子必须贵,但“永远涨”的神话,它也必须以持有成本趋近于零为前提。用房子来衡量一个人的财富地位,这是非常残酷,也非常无奈的事情。但是,它的确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的楼市“暴富阶层”其实很多都是普通人,并不是都是腐败分子、或者和腐败分子有利益往来的人。这些获取楼市红利的普通人,和没有获取红利的人之间,很大的区别在于理财意识、进入楼市的时间(这个因素很大程度是运气)等方面。对后者来说,既然错过了,那么怎么办?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同样出身两种命运我知道的两位朋友,A和B,他们都28岁左右。才华相当——考入同一个级别的顶级大学,所处行业类似,在工作中的晋升速度和薪水也差不多。但从资产来讲,他们的差距大到难以弥补,哪怕是用一辈子。 A君,出生于小县城,父亲是县城某局的基层公务员,一辈子都没升官,母亲则在一家民营超市打零工。高考时,A君以全县理科前三名的成绩考上北京某顶级财经名校,成绩不错,直研,25岁研究生毕业。 毕业后,工作单位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到2016年年初,A用3年时间积攒了差不多30万,父母给了20万,准备在某一线城市买房。结果,这座城市房价涨到了均价7万,看得上的片区,二手最低也要4万多,首付都不够。 B君,出身在一线城市,也考上了这所财经名校(当然,分数比A君要低很多),也是研究生毕业,在这座一线城市的一家民营企业做财务工作。 B君的父亲是国企基层职工,母亲下岗,然后做化妆品销售,还做过“直销”。由于父母理财意识较强,只要有钱就买房子,到了2016年,B君家庭拥有了3套都在100平米左右的房子,市价总计近2000万。 目前,A君还是单身。B君也没有结婚,但女友又怀孕了。A君说,因为没有房子,遭受过打击,自己都没有信心出去交女朋友。 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A君和B君其实出身的社会阶层都差不多,一个是县城公务员家庭,一个是一线城市基层职工和劳动者,但他们的财富地位却因房子——更加确切地说是进入楼市的先后时间——而判若云泥。 当然,也可以说是因为父母的理财意识差异或者他们对子女理财意识灌输的差异,导致了子女的财富人生不同。但这不是年轻人能选的,而是“先天”决定的。对吧? 三种可能性那么,像A君一样因为没有买房而错失楼市红利的人,该怎么办?目前来看,办法只有三个,一是把房子买到足够远的地方,甚至是一线城市卫星城,忍受高昂的通勤成本。 在北京、上海,其实这样的人已经很多,廊坊、苏州都不错。实际上,随着城际铁路的发展,通勤成本也在慢慢降低,尽管的确累一点。 二是从白领变成金领,如果年收入翻了10倍,也差不多能解决问题了——但这条显然不如第一条现实,所以在此不做过多讨论。 第三条则是房价是不是会下降?这个应该是多数没有买房的人都关心的,尽管可能自己都认为,这是一种侥幸心理。但我要告诉你,这个问题要分两面看。 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其他地区诸如三线城市就不讨论了,它们的房价下降是大概率事件),房价会不会降? 一线城市永远涨,这个命题的逻辑“看起来”是成立的。因为,钱都往房子跑,而好地方的房子只有那么多,所以不断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必然涨。 但不可否认,在一线城市,很多房子都是被投资使用的。对租房者而言,他们都是漫天要价的房东。他们之所以愿意长期当房东,在于他们的持有成本极低。因为,中国并没有真正地、大面积征收房产税。再强调一遍,是房产持有税,不是房产交易税;此外,目前,持有税已有部分城市试点,但起征点过高,并不属于严格征收。 你想一想,如果一套1000万的房子按照1.5%征税——交易税卖房才交,但持有税每年都交,那意味着房东每年的持有成本是15万。这样的高现金支出,一般的工薪族是不敢长期当房东的,他会选择卖出。 当普通人都敢持有数套住房,继续等待涨价,而长期当房东的时候,房价真的就会一直涨。但是,如果房东因为高昂的持有成本,减少手中物业而卖出的时候,房价一定会调整的。即便是一线城市的市中心,依然会调整。好地方的房子必须贵,但“永远涨”的神话,它也必须以持有成本趋近于零为前提。 财政部长的话征收房地产持有税,有这个可能吗? 你必须注意这个细节:本月23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成都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公开说,所得税制和房地产税制改革至今未推出的一大原因是涉及大量利益调整,下一步将“义无反顾”推进改革。 就房地产税制而言,他说的显然是房地产持有税。此前,他早就多次提到“增加房地产保有环节税负”,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这个税收开征,将可能是新中国最大的税制改革之一,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亚于1990年代中期的分税制改革。 楼部长是中国最有智慧的财经官员之一,作为一国财政部长,他在重要的公开场合说的话显然不是戏言。大面积开征房地产税,短时间内还不会成为现实,因为这涉及利益博弈、以及立法程序的问题,但这开征这个税的确也是中国经济的需要。 这种需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基于物业价值的财富分配的确有点不平衡,而且长此以往,会引发情绪,更扭曲价值;二是,离谱的房价会增加实体经济的成本,房地产的本质是金融,楼市泡沫的本质是金融泡沫;三是,沉积在楼市中的钱是“死的钱”,它拿走了本该属于实体经济的资金。 最后,也必须回到现实。中国楼市这一二十年的上涨,的确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个人财富爆发机会,而且这种爆发并不需要冒着多大的风险。抓住这个机会的朋友也不应该被其他人妒忌,因为除了少数人之外,多数人都算是合法致富。 而没有抓住的,则更应该受到安慰,乃至鼓舞。发财的机会还有很多,下一个机会或许不在楼市,那么它在哪里?多读书,多行路,你肯定会发现的。作者 | 南风窗主笔 谭保罗 编辑 | 蒙洁华 mjh@nfcmag.com排版 | Lauren南风窗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及南风窗网刊登的所有署名为南风窗记者、特约撰稿人的作品为南风窗杂志社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未经南风窗杂志社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违者必追究。点击屏幕右下方写评论,可参与讨论哦!每天分享深度政经报道新媒体业务请联系电话:020-1QQ: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南风窗”长按左边二维码购买最新《南风窗》。 本报刊订阅和投递服务由中国邮政承担,请在中国邮政公众服务号中进行查询。中国邮政报刊微信订阅统一由“中国邮政”微信服务号提供客户服务。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南风窗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南风窗 最新头条文章
南风窗 热门头条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税征收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