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是选择steamsteam上的虎豹骑骑还是wegame的虎

最近新游酱看到这么一个新闻:

由网龙网络公司倾力打造的国产精品游戏《虎豹骑》宣布将于7月正式登录腾讯TGP平台。此前,《虎豹骑》已经通过Steam平台全球发行,上线当日就荣登“热门新游Top3”和各类榜单,全球好评率达81%,堪比国外知名厂商的一线大作”。()

一、宣传热词是真是假?新游酱带你一辩真伪

对于厂商宣传稿,新游酱表示当然不能全信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得有所信有所不信,有选择的看问题。

1、全球好评率达81%?

这一点是在steam上黑纸白字的数据,不会有错。同时,110万份的销量,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成绩。

育碧的《荣耀战魂》在steam上也只卖出了不到50万份,大约占总销量(含Uplay和主机)的三分之一。所以《虎豹骑》的销量绝对算不上差。

2、堪比国外知名厂商的一线大作?

能不能比的上,主要还是要用在线人数来说话。《虎豹骑》如今当月平均654人在线,相对于公测巅峰的3754人,10个月内跌幅为82%。而在17年2月份推出新资料片罗马军团后,提升了25%的在线人数。

而同期的《荣耀战魂》,最近30天平均1647人在线,相比于开测鼎盛时期的2.8万人,在5个月内跌幅为 94%


荣耀战魂招架偏斜比较考验玩家的反应与网速

如今两款游戏均处于差不多“鬼服”的状态,这和该类游戏的产品生命周期有一定关联。但虎豹骑也确实做到比荣耀战魂更漂亮的走势。

总之,新游酱大体总结一下虎豹骑在海外的表现:

1、《虎豹骑》在海外评价口碑不错,但国人情怀因素较大,也占了骑砍2的真空期优势。


虎豹骑的罗马步兵方阵 对西方玩家很讨喜

2、后期乏力,新资料片无法解决新手难、BUG多的问题,导致核心玩家流失多,新人难以进入。

二、抛开数据看游戏:《虎豹骑》到底是一款什么档次的游戏

不可否认的是,虎豹骑项目组的情怀很大,从游戏立项开始目标就是要超越骑砍,将中国古代的战争艺术彰显出来。

每一款兵器、铠甲,都是经过实地考察,穿着仿造,项目组亲自上阵得出的,这个有视频在网络上可以看的到。

但情怀归情怀,这些砍杀类网游到底玩的是啥?

新游酱这里把砍杀类网游市面上的主流游戏,大致按玩法的核心程度,分为三个档次:

先说腾讯的《刀锋铁骑》,是一种很腾讯的模式:专注服务于热衷砍杀的技术大佬,有钱你绝对是大爷,个人技术好也是大爷。

再说网易的《战意》,用简化的MMO操作,去迎合了新手玩家,放弃了高端玩家要求的核心部分:骑砍动作。转为服务于更低门槛、更大受众范围的国战沙盘玩法。

最近测试里,用沙盘战略玩法,类似《率土之滨》、《信长の野望》,来满足用户盘子更大的国战玩家。

虎豹骑是介于网易的《战意》和腾讯的《刀锋铁骑》的中间形态,刀锋的砍杀操作和战意的带兵布阵,这种中间形态本身就很尴尬。

《虎豹骑》对新手来说既不会容易上手,对老手来说又缺乏个人英雄的足够丰富的养成。

所以在这两大巨头腾讯网易的夹击下,定位不上不下、盈利能力差的虎豹骑,很难有机会抓住合适的高端玩家市场或者低端玩家市场,因为每一类都被人拿走了。

而且WOT的科技树会员收费模式,属于单个用户能带来的利润很低的那种,除非把规模真正做起来。这种良心和赚钱之间的尴尬状态,也让虎豹骑一直处在国内叫好不叫座的状态下。

于是,虎豹骑只能去抓住一个骑砍2出来前的空白期远征海外,这个阴差阳错的机会。顺势而为推出了付费DLC罗马版本,试图讨好欧美玩家。

三、腾讯为啥还要代理:得从腾讯和网易的故事说起

因为时代变了,现在腾讯那边产生新的挑战。

刀锋铁骑数个资料片后,新人福利消失殆尽,老人后续消费能力疲软,整个游戏显得缺乏增长的势头。


精准格挡进攻反击 已经不是未来最具潜力新玩家的需要

骑砍网游的市场已经开始透露出信号:最有潜力的玩家并不在意动作如何精准,而是想要玩出冷兵器战场的感觉。

而网易的战意在媒体和E3上势头颇为强劲,就代表了后者那种截然不同的更加大众平民的核心玩法、和付费模式。


新游酱强调一遍:靠科技树升级的竞技游戏ARPU很低

而且丁磊选择了自设分支机构的方式,避开了网易内部复杂、阻碍重重的立项流程和收入考核。


丁磊个人投资的不鸣工作室在这个地方

这种冲击下,腾讯如果想要在内部再开发一款“能够带兵打仗的类似砍杀玩法的冷兵器游戏”,去跟上网易的战略,在腾讯内部同样困难重重。


刀锋铁骑上一次有新闻曝光还得追溯到2016年底

因为这样开发一款低利润率、新市场目标还不确定、和刀锋铁骑自相竞争的新项目,必然会在内部阻力重重,也难以获得立项开发的资源。


带兵为主的玩法下,为了保证平衡游戏性,必然无法在兵种上强收费

通常来说,在公司内部流程里无法运作的具有破坏性的新业务,要么另立独立项目部门,要么收购新业务,通过代理的方式,保留其运营开发的独立性。

而《虎豹骑》和《战意》的新玩法对《刀锋铁骑》来说,无疑是破坏性的。

前者既然不通,那么就只有后者,而市场上能收购的后者,具有带兵玩法属性的游戏,自然而然就让人想起漂流海外、一心想回家的《虎豹骑》了。

四、网龙为什么想回家?分成便宜了

而作为腾讯老伙伴的网龙,之前自主研发的MOBA页游英魂之刃效果惨淡,后来将运营权交给腾讯,通过腾讯平台小火一阵,甚至走向国际电竞大赛


不夸张的说 英魂之刃可能是国内页游MOBA里的大佬

在《虎豹骑》榨干了欧美市场的玩家潜力后,也借着steam上大卖100万份的美名,借坡下驴,光荣归国,通过交由WEGAME平台的代理再卖一波,给腾讯和自己都是一个各取所需的选择。

同时,又乘着现在行业风气逐渐转变,当年收入的28开分成,变成了如今55开分成,网龙再次选择联手腾讯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

网龙借腾讯平台用户量,再卖一波游戏本体和DLC,腾讯借网龙的游戏抵御战意的冲击。所以新游酱可以大胆预测,登录WEGAME《虎豹骑》的收费模式不会大改,腾讯也不会太插手游戏的内部开发。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原标题:《虎豹骑》收费太良心 玩家为制作组操碎了心

  《虎豹骑》自从8月1日上线腾讯Wegame(原TGP平台)后,一周内可以说是好评如潮。不仅收获88%好评率,新游周人气榜上也一路直追较早测试的大作《极品飞车》。

  谁说腾讯游戏就坑钱? 腾讯:这个锅我不背!

  《虎豹骑》在公布由腾讯发行后,也引起诸多争论。大多数国内玩家看到腾讯两个字总是会想到“有钱你就能更强”这样的P2W(pay to win)模式。但是本质上,Wegame(原TGP平台)仅仅只是一个发行平台,对游戏的改编权依旧属于《虎豹骑》的开发商――网龙网络公司。而这款游戏付费过于良心,以致于玩家都担心制作组破产,更有不少玩家在社区赤裸裸地呼吁游戏多出一些氪金点。

  玩家自制小漫画 嘲讽游戏内时装太丑

  《虎豹骑》的氪金点有几项:

  充值开通VIP权限可以增加每局游戏后的收益获取,VIP按月充的话大约30元一个月;

  解锁特殊兵种,目前游戏设计了3种需要额外付费解锁的兵种,这些兵种在数值上并不比其他兵种更强(甚至某些场合还会被吊打),只是提供了一些新的战术供玩家运用;

  不改变能力只改变外观的时装道具,一件全身的衣服大概40元左右一个月,100元永久。

  而玩家的主要槽点就集中在衣服上。由于《虎豹骑》采用了非常写实的美术风格,为了维持游戏整体的视觉风格,即便是用于销售的时装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忠于历史的。因此游戏中不存在亮瞎狗眼的黄金甲,也不存在冒蓝火的大宝剑,让不少想要氪金装逼的土豪玩家腰包里的RMB无处宣泄。

  玩家在贴吧说制作组圈钱 遭老玩家围攻

  国服刚开的时候游戏里出了一个BUG,愤怒的玩家跑到贴吧里投诉“游戏做成这样就出来圈钱了?”结果之后的留言中,支持《虎豹骑》的老玩家们完全歪楼,撇下游戏BUG不说,大家的目光纷纷集中到了“圈钱”二字上。

  玩家担心制作组经费 主动请愿众筹

  早在Steam版本期间,就有美国一众玩家表示希望给游戏众筹。当然理由倒不是因为游戏氪金不足,而是因为担心制作组没钱,从而导致美服网络环境十分不稳定,因此希望捐钱给制作组用来维持良好的网络环境供美服玩家体验。大部分在Steam上的老玩家基本上DLC全入,这一整套459元,其实已经超过了很多单机游戏的价格。不过老玩家们依旧表示游戏没有氪金点怕制作组破产,也是为制作组操碎了心。

  这种玩家与制作组之间奇特的关系,倒是小编多年来少见的情况。也侧面反映了国内玩家普遍购买力提升,同时这部分玩家也愿意支持非P2W的国产精品网游,鼓舞着更多团队制作优秀的产品。

(责编:杨虞波罗、沈光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team上的虎豹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