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安装光伏发电安装教程的第一人,现在怎么样了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杭州光伏发电第一人:“白用”9个月电还赚了958元
浙江在线02月27日讯
几天前,童关平的银行卡里收到了一笔钱,958.05元。童关平在手机上记下了这笔账,备注是&电费&。
  只不过,这笔电费,童关平是收款方。付款方,则是市民们印象中专收电费的电力部门。
  家住萧山区新塘街道下燎社区的童关平,是杭州尝试个人光伏发电的第一人。
  童关平的家是座三层楼高的农民房。顶楼是一个阁楼,空出一大片露台。去年5月,童关平在阳台上搭了一个阳光棚,阳光棚的钢化玻璃上装上了30块总面积约50平方米的非晶硅光伏电板。
  这50平方米的蓝色光伏电板,让童关平一家9个月来不但没付过一分钱的电费,还为他带来了958.05元电费收入。
  个人光伏发电项目
  应付日常生活绰绰有余
  童关平的用电记录中有这么一笔账:日与国家电网并网;到12月底共发电1931度;除去自家用的1207度,其余724度全部卖给国家电网。
  &其实现在装收益更大些。&童关平说,自己的个人光伏发电项目开始使用时,&个人卖电&的政策尚不明晰。按物价部门核准的价格,到去年9月25日之前,卖出的上网电价都是以0.412元/度计算的。
  而在去年9月25日之后,新政策为卖出的上网电价,为0.391元/度。此外,每发电一度,补贴0.359元&&就是说,就算发的电都是自己用,还是能获得不少的收益补贴。
  &要说能靠这个赚多少钱,特别是很快就有大收益,那不太现实。但起码,自己家的电就算是&白用&了。&童关平坦言,自己当时&捣腾&光伏电站时,更多是出于自己&科技宅&的本身兴趣,而非冲着收益去的。
  童关平的这座光伏电站,一共铺设了30块非晶硅光伏电板。30根多层防护的电线将转化的电能汇总到阳台上的汇流箱中。在汇流箱边的逆变器则将直流电转为日常所用的220伏交流电,再从逆变器连接到整个房子的电网上。
  非晶硅光伏电板大约100元一块。算上施工和阳光棚的费用,总共差不多3万元出头。
  &花费并不多,只是真要想着回收成本,估计时间就要长了。&童关平算了算,从去年5月10日开始,自家用掉的1207度电,如果以第一档电价0.538元/度计算,大约要649元电费&&这是省下的。加上卖电与补贴的收益,9个月的实际收益约为1607元。童广平直言,就算一年实际收益2000好了,3万元的投入,那也得15年才回本。
  家里的长辈
  不用心疼开空调了
  这看起来并不太划算,但童关平对自己这座光伏电站却分外满意。
  &起码不用担心电费了。&童关平笑说,特别是夏天热冬天冷的时候,以前家里长辈舍不得开空调,现在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让他们&放心大胆随便用&。
  由于光伏电站夜间并不发电,所以一楼的总闸边有一个双向电表。通过这个双向电表,光伏电站发的电,用不完时通过电网给别人用;到晚上不发电时,就从国家电网输电进来用。
  让童关平更满意的是,听起来很高科技的光伏电板其实一点也不精贵。光伏板的使用年限长达20年;铺设2天就搞定了;用到现在什么故障都没出过,平时也不用怎么维护,只需要扫扫灰尘保持玻璃的透光度就可以。童关平打算过段时间再扩容20平方米。
  自从这光伏电站建成后,左邻右舍,甚至杭州主城区都有人特意跑来咨询。但是问的多,真正建造的少。
  童关平说:&有些人是打着赚钱的主意,一听之后觉得赚钱慢。绝大多数的人,则是有这份心,却没这个条件。&
  场地限制成最大门槛
  城区住宅不适合搭建
  事实上也的确如童关平所说,目前杭州全市真正建造并投入使用的个人光伏电站数量并不多。
  截止1月底,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杭州目前投入使用的个人光伏电站仅为16个,80%都在富阳,萧山区建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依旧只有童关平一家。这其中,已经和国家电网并网的共有10个,总计发电量为7690度,上网电量,也就是用不完卖出的电量为3116度。
  难道是光伏电站的打造门槛太高?
  &如果有想要咨询的,我们会在25天内给出答复。&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公司已经有了针对光伏电申请的相关工作制度,手续也很简单,个人光伏电站的搭建也不复杂。最大的门槛,在于场地所限。
  为童关平搭建屋顶光伏电站的杭州天裕光能科技工程部总经理李剑锋解释道,以老小区常见的一层两户、六层十二户的建筑来说,若以一户人家月均使用200度电来计算,要供应整栋楼的住户日常用电,就需要至少400平方米的非晶硅光伏电板,占用面积太大。
  因此,对于以非独户楼栋为主的城区住宅,李剑锋也不建议城区居民使用和童关平一样的非晶硅光伏电板。如果是像童关平这样拥有足够场地的居民,倒是可以尝试搭建一个。毕竟,投入并不是太大,搭建也很快捷。
  东站12万平米光伏项目
  能满足3800户居民用电需求
  相比数量不多的个人光伏电站,光伏生产企业申请光伏并网的量却不小。仅今年1、2月份,杭州供电公司就收到浙江正泰、舒奇蒙等企业申请的商业光伏发电项目18个。
  如果你住在杭州东港嘉苑一带,从窗户里望出去,火车东站屋顶上那一大片蓝色玻璃一定会吸引你的目光,那就是建设面积为12万平方米的火车东站光伏发电项目。
  在火车东站屋顶上,一块蓝色的光伏电板的大小为2平方米左右,整个屋顶上,密密铺设了接近6万块。只是,这些光伏电板,看上和普通玻璃的差别只是厚度与颜色不同,为什么就凭这些玻璃,就能发电?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大客户部主任周洪磊解释道,其实钢化玻璃,是光伏电板的保护外层。在玻璃之下的,是光伏电板赖以发电的核心,以硅为基底制成的光伏电池。
  &光照可以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作&光伏效应&。&周洪磊说,简单来讲,就是利用&光伏效应&,让单晶硅、多晶硅这样的半导体,在太阳光照下产生电动势和电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能发电,原理并不复杂。&
  不过,简单的原理,所带来的发电量却不小。从去年7月份开始,火车东站屋顶的这6万块光伏电板,便在每一个晴天为市民们提供源源不绝的电能。
  截至目前,运行了快7个月的火车东站光伏发电项目,已经从阳光中转换了530万度电。如果是每月用电200度,7个月用电1400度的普通居民,这片光伏屋顶上产生的电量,已经足以供近3800户普通居民使用了。
  &整个项目投资2.3亿,预计每年发电982万度。目前的运行情况和预计差不多。&投资这一项目的正泰太阳能公司经理李小平说,原本的估算是12年左右收回成本,目前看来,这一目标应能比较顺利实现。
  新闻助读
  什么是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与常用的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①无枯竭危险;
  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绝对干净(无公害);
  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
  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
  ⑤能源质量高;
  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
  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缺点:
  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
  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
  ③发电成本高
  ④光伏板制造过程中不环保
蒋慎敏 通讯员 李超 钱英 周喆 富岑滢 制图 林焱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浙江即时报欢迎访问越灿光伏电力官方网站
免费咨询:
400-627-8899
财富热线:
安徽越灿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朗坤集团旗下,座落于国家级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研发,生产,销售,施工,服务全产业链实体高新科技企业、光伏电力运营商,为全球各地的民用,商用,工用以及大规模公共设施提供最佳清洁能源方案,最专业化服务,最高效产品。
2008年建厂以来,便确定了“高效益、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发展战略,始终本着“创新、高效、诚信、双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以电站为终端产品,快速推进太阳能全产业链布局,倾力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及功能完善的综合型光伏产业基地。
十年经营&nbsp&nbsp&nbsp&nbsp国家专利&nbsp&nbsp&nbsp&nbsp千余产品&nbsp&nbsp&nbsp&nbsp万亿大市场
每天不一样,越灿让您时刻了解最新动态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上就是要实现”保供给、增收入、优生态“的三元目标,绿色、高效和节能环保的农业新要求代替了过去单纯对产量的追求。光伏农业将太阳能发电、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高效农业设施三者高效结合,正成为生态农业中的“新星”。
新能源是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支持发展的项目,尤其是在当下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石油、电力、水资源等严重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行业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通过各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和突破,现在光伏发电成为了新能源行业的主力军,绿色环保的太阳能成为了广大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最近几年,国内光伏发电行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性的突破,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光伏发电安装热潮是一浪高过一浪。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10182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黄金产业稳投稳赚&nbsp&nbsp&nbsp&nbsp
多重保障助力运营
大型光伏工程施工资质&nbsp&nbsp认准越灿光伏电力
400-627-8899
朗 &坤 &集 &团运营机构:安徽越灿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国家级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梅山路2号免费咨询:400-627-8899财富热线:9图文传真:8官方网址:www.yuecanguangfu.com&官方微信:yuecanGF7×24小时售后技术服务中心电话:400-876-8201&ICP备案:皖ICP备号-1株洲家庭光伏发电第一人的2014年_株洲民生_新闻频道_株洲新闻网
株洲家庭光伏发电第一人的2014年
这一年,他的家庭电站发电近七千度,上百拨人慕名爬上他家屋顶取经
昨日,李游向记者展示他家屋顶上的光伏发电设备(记者 张媛 实习生 夏湘鹏 摄)
2014年清单
2014年对我来说是充实的一年。一方面,怀胎十月的老婆给我生了个儿子,让我的家庭更加圆满了。另一方面,我在法国留学期间就一直关注着迷的光伏发电设备终于在自家运行了,此外,今年我还帮助几户居民建成了家庭小电站。光伏发电将是我以后的事业主攻方向。
2015年期待
去年10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相关文件,决定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我有这样一个想法,一套光伏发电设备使用年限有20年,装好后基本无需再投入,如果贫困农户能装上设备,几年后一回本,那么他们就能长期获得来自国家电网的稳定收入。
在初期投入中,如果银行能给贫困户贷款,政府给予一定补助或者贴息,就能减少贫困户装设备的压力。我认为,这种扶贫方式是&授之以渔&,而且是稳定的、可持续的,还不需要占用公共资源来长期监管。
株洲晚报1月9日讯(记者 刘娟)2014年,是株洲分布式光伏发展元年。光伏发电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不仅可作为家庭电厂供电,余电上网还能卖钱。
家住株洲县渌口镇的李游,去年投入10万元在自家屋顶上装了套容量为10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并在当年5月2日实现并网,成为我市家庭光伏发电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4年,他自家的光伏小电站发电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收益,他还成功地为其他用户推广安装了总容量为100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
家庭电厂发电7000多度&已赚近五千元
昨日,天气多云。在李游家的南面屋顶上,40块光伏组件正在工作。&这种天气,日发电量大约是10多度,天气好的话,日发电量可以达到60度。&李游说。
自从本报报道了李游在自家屋顶建设光伏发电站的故事后,吸引了不少人关注。&已经有10多家媒体前来采访,还有好奇的市民前来参观,总共加起来差不多有上百拨人爬上我家屋顶看设备了,最多的一次屋顶上同时站了10多个人。&李游说。
&从去年5月到现在,我的设备共发电6894度,自家用了903度,没用掉的5991度全部送到了国家电网。&昨日中午11点半,李游指着装在一楼的电表告诉记者。
去年7月,李游收到了第一笔来自国家电网株洲县供电公司的1115元汇款,这是他的光伏发电站发电2个月拿到的度电补贴和余电上网卖的钱。到去年11月底,国家电网已经连续7次给他汇款,总计有4604元。
据李游简单统计,他家的10千瓦光伏发电设备,按照总量平均算下来每月约发1000度电左右。&一年大约能取得利润1万多元,后期基本不需再投入。最关键的是,这些是清洁能源。&
成立公司,帮6户人家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
昨日上午,李游按计划到天元区一小区的电梯房顶楼,检查了才帮客户装好不久的光伏发电设备,这些设备像遮雨棚一样斜铺在28楼楼顶的天台上。李游说,这套设备再过几天也能并网了。到目前为止,李游成立的鑫琪新能源公司,已经给包括两户长沙居民在内的6户居民装上了光伏发电设备,其中5户已经并网发电。
在云龙示范区龙头铺镇蛟龙村的&盘龙高科&食用菌生产基地,李游还将近百块太阳能光伏组件&搬&上了400多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建成我市首个光伏大棚,此举可谓双赢。
食用菌生产基地负责人周顶介绍,大棚需要维持较低的温度和较大的湿度,才能保证杏鲍菇四季都出菇,而这些需要棚内设备全天运作才能完成,这意味着高昂的电力成本。光伏组件上棚并网后,不仅能够吸收掉大量光能,使得棚内温度下降3度,所发的电,还可以供给棚内使用。棚上发电、棚下种菇,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了相辅相成的效果。
李游的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收取并网电费,食用菌生产基地则免费使用设备所发的电,这种模式被称为合同能源管理。记者了解到,以这种模式运作的光伏大棚,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出现。
啥是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被认为是最优质的绿色能源之一,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研究结果测算,在我国平均日照条件下,安装1千瓦光伏发电系统,1年可发出1200度电,可减少煤使用量约1吨。分布式光伏发电,指的是在用户场地如家庭建筑屋顶上建设的发电设备。
2014年,被称为是中国分布式光伏大发展元年,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也出台了大量政策,促进分布式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有啥优惠政策?
对于设备总发电量,国家给予0.42元的度电补贴,对于余电上网电量国家电网给予0.48元每度回购。在税收方面,纳税人销售光伏发电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而在株洲,经营光伏发电项目,还有望获得来自省级的补贴。
【株洲光伏发电这一年】
数据:去年开始,我市逐渐涌现光伏发电并网项目。截止到去年底,我市共有18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其中有12个是企业项目,多数建在工业园的企业厂房顶上,另外6个为居民个人光伏发电项目。据统计,这些光伏设备总容量为40多兆瓦,到目前为止,总发电量为30多万度。
举措:今年5月开始,国家电网株洲分公司设置了专人负责光伏发电并网,并且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流程,通过并行业务环节、精简并网手续来加快并网速度。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完成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只需要两个礼拜的时间,而以前需要40天。
责任编辑:帅焯
主管:中共株洲市委宣传部 株洲日报社 | 株洲新闻网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新闻路18号&在线咨询Q Q:
株洲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湖南德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律师 石爱莲 电话:8, DISTRIBUTED-SOLAR-PRACTITIONERS
【专访】北京光伏第一人的喜与忧
2012年起,各地陆续出现“光伏发电第一人”。如今这些人的境况如何?能豆君从今天开始为大家带来各地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第一人的系列访谈。北京光伏发电第一人如海(原名任凯)已经从光伏草根转型为光伏方案解决商,开始了个人创业。8月13日,能豆君前往任凯位于北京顺义的家中对他进行专访
【无所不能|笑阳】能源局长吴新雄关于推广“嘉兴模式”的激情发言让市场对于分布式光伏的未来增加了信心。相对于统一的园区开发和配套政策,那些个人光伏发电者可能是真正推动市场的力量。2012年起,各地陆续出现“光伏发电第一人”,如今这些人的境况如何,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对于分布式光伏市场怎么看?能豆君从今天开始为大家带来各地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第一人的系列访谈,敬请关注。
今天跟大家分享经验的,是北京光伏发电第一人如海(原名任凯)。自从成为第一人,在媒体的大量曝光下,如海已经从光伏草根转型为光伏方案解决商,开始了个人创业。他也通过微博和博客,不断发表自己对北京和各地光伏政策和市场的意见。
8月13日,能豆君前往任凯位于北京顺义的家中,进行了如下对话:
访谈人物:任凯
地点:北京
家用光伏设备系统功率:3KW
日均发电:10.2度
光伏组件:英利多晶硅组件+非晶硅薄膜(廊坊生产)
提交申请时间:日
并网发电时间:日
补贴落实时间:2014年4月
每年补贴1564元
能豆君:从2013年1月正式并网成功到现在,您家的光伏设备使用情况如何?
任凯:总的情况还是不错的。我计算过,这套设备的日平均发电量约为10.2度,最好的时候能达到一天发电16度。但是如果是雾霾天的话发电量会很受影响,每天1度左右,更不要说阴雨天了。但是总体设备的运行状况还算良好。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在设备一年内产生的3700度左右的电量中,80%被自家使用,其余20%上传电网,卖给电网公司。
能豆君:投资回报率如何?
任凯:目前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的光伏发电度电补贴0.42元来计算,我每年可以获取大约1564元的补贴。除了这部分款项,每年还能节约2300块钱左右的电费,上网电费的收益在300元左右。计算下来,这套设备每年可以为我带来4200块上下的收入。基于整个项目的前期投入不到4万元,我估计6到8年可以收回成本。
并网难,审批难,结算难
能豆君:您当初为什么要开始做家庭分布式光伏这件事?
任凯:这和我2008年进入美国光伏设备生产公司有关。到了新公司之后,我了解到原来我们国家有这么好光伏组件产品,为什么可以大量的出口这些设备,但国内的老百姓却因为各种限制享受不到?于是我就想开始这方面的尝试。
能豆君:您所谓的“限制”是指什么?
任凯:主要还是政策支持方面:从设备安装,并网,到补贴,再到结算机制都不够完善。因此,大众没有享受到这些产品,市场也无法启动。
能豆君:您认为国内家用光伏市场发展最大的政策障碍是什么?
任凯:我认为有三大障碍:并网难,审批难,结算难。
首先,并网难难在电网的并网管理文件缺乏操作细则,各地电网在执行中对并网尺度掌握不一致。比如,在有私人屋顶的情况下建设光伏电站为什么需要物业的施工同意函?小产权房是不是能够并网?对施工单位要求具备“电力设施许可证”,“建筑企业资格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三项资质的门槛是不是设的太高?如此一来,作为普通用户很难找到符合资质的机构。
第二,在审批阶段。能源局下放审批权后,原先的“核准制”改为了“备案制”,但是地方层面各部门之间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备案管理却各自为政,相互制约,大多数省市目前还没有发布备案办法。
第三,结算难,这也是我实际遇到的情况。在上网电费结算的扣税问题上,财政部和国税文件在是否缴纳增值税方面相互矛盾。能源局、税务局、电网、工商局之间的沟通不畅让用户很难拿到上网电费这部收入。(如下图)
图片来源:任凯提供
能豆君:有一个说法是国内的家用光伏产业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国内的民用电价太便宜,您怎么看?
任凯:说实话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据我了解,在欧美地区,民用电价是比工业用电贵的。而国内却是“倒挂”,这就很奇怪。个人用户用电对电力公司来说是“零售”,而工业企业用电则是“批发”,零售为什么会比批发还便宜呢?这样的定价不但不会增加大家的节能环保的意识,而且实际上也并不会给用户带来真正的实惠:工商业企业的高电费都算在了产品成本中,最后还是要用户来埋单。但是政府对于民用电价的调整需要很多道流程,政策制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转型为光伏方案解决商,赚到钱了吗?
能豆君:您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自建光伏屋顶的用户,而是一位建立公司的分布式光伏创业者。您的慧能阳光电力科技公司从去年4月到现在的运营情况如何?
任凯:目前公司全职的员工包括我只有三个人。我们会和大型电站的设计建造公司合作,但是他们其实也没有小型光伏电站的经验。公司目前也还没有国家严格要求的建造资质,但是因为主要负责小型家用光伏设备的建设,所以要求并没有十分严格,只要能满足并网的要求就基本可以了。公司从去年4月到现在一共做了6个项目,其中只有1个是企业的,其它都是家用的。我们的业务来源基本上都是靠口口相传或朋友介绍,目前毛利润在30%左右。
能豆君:向您咨询或实施建造的客户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有出于环保目的的么?
任凯:没有,基本都是以投资为目的的。看到媒体报道后来我们家咨询的人特别多。但是真正计算过投资回报周期后有很多人都放弃了。现在其实业务量并不是很好,但公司既然已经建立了,所以只能往前走。我觉得这个市场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化石能源肯定越来越少,新能源是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这个阶段,因为各种局限,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而且政策什么时候能够真的完善还不确定,所有的事情都不确定。所以现在只能是维持着,维持着不让自己“死掉”,要坚持到真正市场起来,但我肯定今年还有新的项目。
能豆君:现在国内向您这样提供家庭光伏设备设计建设的公司多么?
任凯:据我了解不是很多,我也和一些同行交流过。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像上海现在出台了4毛每度的地方补贴政策,那里企业的业务量就有了明显的上升。毕竟中国人都很讲究实惠,图的是投资回报,真正从环保考虑的没有几个。
能豆君:您认为北京的家庭自建光伏电站发展的障碍在哪里?
任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北京的地方补贴政策迟迟没有下来。北京投资了7000个亿用来治理雾霾,但凡从中拿出来一点点资金来作为光伏补贴就足够了。这7000个亿主要都用来治理企业节能减排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但其实发展新能源也可以达到治理雾霾的效果。我的分析是这样的:北京没有大型的光伏设备生产企业,如果政府补贴的话就补贴到别的地方的光伏生产企业头上了。现在有补贴的省市一般都是当地有大型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
其次,不光是北京,中国大部分用户的消费观念也是一个问题。我有一个客户舍得花2万多安装一个壁炉却舍不得装一套光伏设备,他认为投资周期太长。但壁炉又有什么投资回报率呢?所以,大多数消费者把光伏电站当做了投资工具,而不是家庭设备。
能豆君:投资回报周期长这个问题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么?
任凯:我认为不容易。解决一方面靠补贴,补贴政策从制定到执行都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靠技术改进,通过提高光伏组件的效率来降低设备成本,这个就更难了,技术突破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实现的。
能豆君:在这两年多里,安装光伏设备后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您有后悔过么?
任凯: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觉得就是在这个方面有了一定的名气。我的博客有不到一万的粉丝,质量都很高,基本上都是关心这个行业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我没有怎么后悔过,我从一个打工者成为创业者,通过这段时间体会一下当老板的感觉。当然,当老板的压力也很大,而且因为在创业初期,什么都要亲力亲为。
能豆君:这么多记者来采访您关注您,您感到困扰么?
任凯:不会。因为光伏行业的发展需要媒体的宣传,否则很多事情我们都没法推动。有了媒体的宣传,解决会更快一些。如果不是因为包括你们在内的媒体的宣传,我的补贴不会在今年4月顺利到账,可能到现在都解决不了。包括开具售点发票这件事,如果没有当时媒体报道,税务局这边的政策也不会出来,决定由国网代开发票。这些都和媒体的宣传有关。
能豆君:您的经验有复制性么?
任凯:有的。整个过程中我走的都是正规的流程,今后大家按照我走的这个流程走都是可以实现光伏板的使用和安装。这也是我不后悔的原因之一。
明天能豆君还将为大家带来“上海光伏发电第一人”党记虎和“青岛光伏发电第一人”徐鹏飞的访谈,敬请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希望从这些“光伏先驱”那里了解的,也欢迎各位在“无所不能”微信后台(caixinenergy)留言,能豆君会不遗余力的为大家传达!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1)
王志贵:我有意自己家 装一个 很难吧 审批
作者其他文章:
微信公众号
caixinenergy
关于我们:
无所不能,财新传媒旗下新媒体实验群的服务性资讯项目。探寻科技、互联网如何改变能源行业和人们的生活,以及催生怎样的全新商业模式。我们的形象代言人是“能豆君”。我们提供最有趣的能源内参。
版权声明:
本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公网安备47全国各地安装光伏发电的第一人,现在怎么样了
你是否还在申请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路上?
你是否还在投资与回报的漩涡里盘旋?
你是否还在默默地注视和羡慕着那些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光伏卖电第一人”?
你是否还在为分布式光伏的不明“钱景”担忧?
下面,光伏君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的这些“第一人”如今都怎么样了?
姓名:杨先生
地址:福建
第一期发电功率:2.5千瓦
第一期总投资:3-4万
福建首个家庭光伏电站业主喜获首笔售电收入。
2014年1月份,福建首个家庭光伏电站的业主杨先生收到国家电网厦门供电公司通过银行转帐的185元发电收入。
自日并入电网以后的9个月期间,这个2.5KW家庭电站的总发电量超过1200度,其中,上网502度电。按照福建省的脱硫燃煤标杆电价0.3679元/千瓦时计算,杨先生获得的发电收入为185元。
杨先生就职于厦门一家光伏企业,他也是福建省分布式光伏系统应用第一人。杨先生告诉我们,整个光伏系统设计为10kW,第一期阶段系统规模为2.5kW,后期将继续完成剩余的7.5kW项目。这座屋顶光伏系统位于一栋四层楼高的别墅屋顶,屋顶面积约为120平方,预计第一期2.5KW系统的总投资在3至4万元左右。
“去年夏天几场台风过后,组件丝毫无损。”杨先生评价该系统“相当稳定”。
姓名:赵春江
地址:上海
发电功率:3千瓦
总投资:26.2万
全国第一人,发电无偿输入电网
赵春江是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2006年,他在自家屋顶架起22块太阳能电池板,建起了全中国第一个个人家庭发电站。当年12月10日,赵春江自己开始动手安装,三天之后,中国第一个“家庭电厂”建成。12月15日凌晨零时正式开始运行,并且送入电网。
在2013年1月以前,赵春江家所发出的电全部都是无偿输入国家电网。之后才按照电价回购,后来又有了补贴,一年下来卖电加补贴大概一共拿了2000多元。
如今个人屋顶光伏发电的总价一般也就在6万左右,而当初设备和造价那么高,赵春江毅然投入,这样的魄力让光伏君实在佩服。
根据日印发的《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分布式光伏的“度电补贴”金额为工商业用户0.25元/千瓦时,学校用户为0.55元/千瓦时,个人、养老院用户0.4元/千瓦时,期限为5年。个人光伏发电的“赚钱能力”终于得到大幅提升。
姓名:任凯
地址:北京
发电功率:3千瓦
总投资:4万元
我的一小步,分布式光伏一大步。
通过微博发表对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看法,“晒”一“晒”自家光伏设备的发电情况,已成为北京光伏发电“第一人”任凯的日常习惯。今年3月中旬,他与国网、地方国税局多番协商,终于拿到北京市顺义区国税局代开卖电发票,写下“我的一小步,分布式光伏一大步”。
2008年从某手机品牌跳槽到光伏应用材料公司后,任凯的生活就跟新能源产生了关系。2011年,一个光伏屋顶就在他家建成了。
2012年9月,《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使得任凯发现,除了发电自用,还可以卖电给国家,但当时只能按照北京地区脱硫煤电价的4毛钱一度卖给国家电网。而后又遇到无法开具发票等一系列难题。
任凯曾说:“个人补贴政策的出台不可避免。以前,我国90%的光伏产品靠出口,自己却没有享受到光伏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家迫切需要打开这个市场。由于自然人不在审批范围之内,而1元/度的上网补贴电价只针对大型地面电站,所以我只能等政策。”
日,任凯在其博客中说道,他家的3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自2013年1月并网发电以来累计发电2705度,按照国家光伏度电补贴标准(每度电0.42元,扣17%增值税后,每度电0.359元),应得补贴971元,且光伏上网电费和补贴均已拿到。上网电费由国税代开发票,未扣税(因单次金额不超过500元)。补贴无需发票,扣17%增值税。事情终于告一段落。“居民光伏系统的上网电费和补贴领取手续整个打通。我所争取的不是个人的利益,而是身后千万个潜在居民光伏消费者的利益。”
正如任凯说的“我的一小步,分布式光伏一大步”,他的实践和呼吁真的带来了光伏业的一大胜利。
姓名:孔庆斌
地址:合肥
发电功率:1.75千瓦
收益率约15%,想扩大发电规模。
日,合肥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金域蓝湾小区,为安徽首个申请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的客户孔庆斌安装电表,正式启动并网流程。
孔庆斌家的屋顶电站一年总的发电量为1820度。“这是一个参考值,光伏发电主要看阳光。”孔庆斌说,天气晴朗时,曾出现过一天发电9.8度的峰值,可碰上了雾霾和阴雨天气,有时一天也只能发一两度电。
根据孔庆斌的统计,1820度电中4成(728度)用于家用,剩余6成(1092度)卖给了国家,具体收益主要分成三块,包括自家用电后节省的电费、国家补贴、卖电收益。“国家每度补贴0.42元,卖出去是0.436元一度,也就是说卖给国家的电每度按0.856元算,一年收入934.8元。”孔庆斌说,自家节省的电,按市场价每度0.556元,加上国家补贴的每度0.42元,一共节省710.5元,两项一加总收益在1645元。
“其实一直想扩容,但没有个常态化的数据,之前也没人干过,不敢贸然行动。”孔庆斌打算一步步来,在对日到日之间的发电情况进行了仔细观测后,他最终得出了家庭光伏发电的收益率在15%左右。
姓名:董强
地址:天津新区
发电功率:3千瓦
总投资:4万多
个人卖电,一年综合收益为3200元左右。
2013年6月,董强完成了光伏发电设备安装,成为天津市首个申请“分布式电源并网业务”的居民,2014年6月已经开始实现并网发电。到现在,董强“个人发电”已经整整一年了。
这一年董强家发电总量为3230度。“这组太阳能光伏板的设计发电量为3千瓦时,现在来看已经超过了设计标准,设备运行良好。”目前董强家分布式电源并网业务采取的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每天太阳能发电直接用于自家使用,多余部分则上网卖电。
“我们家生活电器比较多,平均每月用电量得500多度,按照阶梯电价我们家是按0.79元每度交费。而现在太阳能发电平均每月发电量为300度左右,除了国家补贴之外,还额外减轻了我们的电价负担。”
根据分布式电源并网业务所签合同,董强卖电价格执行天津地区燃煤机组脱硫标杆上网电价,大约为0.41元/千瓦时。也就是说,如果卖1000度电,就可以获得410元收入。此外,国家对使用清洁能源的补贴为0.42元/千瓦时。根据核算,董强申请分布式电源并网业务以来,其一年的综合收益为3200元左右。
姓名:姜先生
地址:南京
并网一周年,获利五千。
日,是“南京卖电第一人”姜先生个人光伏发电并网一周年,迄今为止,姜先生自建的屋顶光伏电站累计发电7750千瓦时,除了满足自己的用电需求以外,另外获利5242.5元(含税)。
日,家住南京西堤国际小区的姜先生在自家屋顶上建造了6兆瓦屋顶光伏电站,成为南京个人光伏发电的第一人。
一年时间,姜先生家的光伏发电设备累计发电7750千瓦时,其中4622千瓦时“卖给”电力公司,剩余3128千瓦时全部用来满足自家需要。
姓名:高松
地址:湖北
发电功率:4.5千瓦
总投资:4万余元
站在屋顶找市场。
2013年,高松投入4万多元自建的太阳能发电站,装机容量为4.5千瓦,安装有16块太阳能电池板。截至2014年5月,高松家的发电站共计发电4743度,平均每月发电近400度。高松介绍,自发电收益包括三个部分:自用电量少缴电费(0.87元/度),上网卖电收入(0.478元/度),国家能源局补贴(0.42元/度)。这样算下来,发电站每月收益约450至500元。
高松说,像他家这样4.5到5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属中等规模,占到公司70%的用户群,成本投入在5到6万元。高松所说的公司是他自己建屋顶电站后注册成立的,到2014年5月,公司已签下100多家光伏发电安装业务订单,合同金额达900多万元。
高松站在他自家的屋顶上,找到了他的事业。
姓名:张江伟
地址:河南许昌
发电功率:5千瓦
以后用电不用愁,可得劲了。
2014年5月,随着禹州市电力公司技术人员完成并网调试合闸,居住在禹州市张得乡王集村居民张江伟的家庭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入电网,他也成为许昌市居民用户分布式光伏发电第一人。
“以后我家用电不用愁,一般情况下,它可以供给家里两部空调,可得劲了。”看着自己的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张江伟开心地说,“使用光伏发电与电网供电没啥区别,不仅能享受政府补贴,富余电量还能上网销售,真是一举两得,真实惠!”
按照许昌地区平均日照时间统计,张江伟家的屋顶电站年累计发电量可达1.825万千瓦时,其中自用约800千瓦时,富余电量上网销售。此套发电设备寿命在20年以上,无需太多维护。按国家现行的补贴政策,预计3至5年就能收回成本。该光伏发电项目运行一年,可累计减少标准煤2.1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吨。
近两年来各地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新闻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家”开始投入个人电站。目前光伏设备成本已然下降和稳定,各项利好政策也逐步出台,不能不说,和这些愿意吃螃蟹的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勇敢和尝试,才使个人分布式光伏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家庭的视野,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试水和各种呼吁,才使个人分布式光伏的各种问题得以呈现和解决。
看到这,是不是还有人不太相信这小小的光伏蓝板板能扛得住25年风吹雨打?
光伏君带你去看看中国最老光伏电站,看看这34年前的光伏电站,你还怕拿不到25年的收益吗?
中国光伏电站最早出现于1983年,规模为10kW,位于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太阳能基地。
目前这批老电池板已历经34年风雨,仍然在发电第一线正常工作、运转、并网,甚至还有7kW的功率!
这30年以前的光伏电板实例,充分印证了质量过硬的光伏组件完全可以使用25年以上,享受25年的稳定收益妥妥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淘光伏学院专注光伏培训实战课程 10年历史
美斯乐光伏支架厂 专注彩钢瓦铝合金光伏支架,光伏车棚,防水光伏支架等屋面支架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伏发电安装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