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 主要法律问题为什么要禁止

禁P2P债转有依据?揭理财计划、债转模式真相-闽南网
禁P2P债转有依据?揭理财计划、债转模式真相
来源:环球网
&  这是一场监管与市场的猫鼠游戏。&  随着广东(不含深圳)禁止P2P平台一切形式的债权转让,其背后通过“集合理财+智能投标+债权转让”模式渐渐引起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部分P2P网贷平台通过“集合理财+智能投标+债权转让”,这一模式环环相扣,在使得网贷平台迅速做大业务规模的同时,却使资金端、资产端期限错配,这一错配掩盖在了智能投标和债权转让的名义之下,监管机构、投资者也难以穿透看清资金的具体流向。&  概略言之,其操作模式,以集合理财方式获得百万级别、定期或活期的理财资金;通过智能投标将理财资金与资产错配;并将已投资债权在本平台内转让或转让予私募等投资人。&  随着整顿的持续进行,P2P网贷平台定性为信息中介、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期限拆分、不得从事资产管理、不得从事债权或股权转让等禁止性监管规定之外,仍有着网贷平台的各式层出不穷规避红线的招数及监管盲区。是否合规,考验着作为监管主体的地方政府的智慧。&  非常规“集合理财”&  部分P2P网贷平台募集资金的方式“非常规”。&  在P2P网贷领域,“集合理财”的含义与券商集合资管计划等标准化产品涵义不同,业内并无标准定义;一般指的是在资金端,P2P网贷平台从投资人处募集的、提前确定融资金额(几十万元到百万元)和锁定期限(1个月至1年)的一种理财产品或服务。&  通常,网贷平台先有“标的”再寻找投资者,以使得资产端、资金端匹配;此类集合理财则与上述不同,其将投资者资金集纳至一定金额,通常高达百万元,再选取项目或债权转让标的进行“投标”。&  以华南某网贷平台为例,该平台“××宝”共有10款产品,除“新手专享”外,其余9款产品的锁定期在30~360天,融资金额确定为100万元、200万元和30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5%-10%之间。另一自称国资背景的网贷平台,旗下“××计划”共有3款产品,锁定期限分别为1个月、3个月、6个月,对应预期收益率9%、11%、13%。投资者在锁定期内在锁定期内可申请提前退出,但需收取提前退出费用。&  这一模式与其他网贷平台不同。通常而言,网贷平台先发布借款标的,注明借款人的个人或企业信息、资产情况及借款金额、年利率和期限等情况,供投资人投标。网贷借款人借款金额也在监管规定的个人20万元、企业100万元的限额之下。&  目前,对于集合理财这一模式是否违规,作为P2P网贷监管主体的各地政府金融办并无明确规定。根据去年10月公布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网贷平台定性为信息中介,不得设立资金池、发放贷款、期限拆分、发售银行理财和券商资管等产品等。&  有P2P网贷平台高管认为,这一模式有涉嫌变相设立资金池,打“擦边球”的可能性。&  “客户的资金是在客户的银行托管账户上,只是在开始和客户有一个代付代扣的协议,这样去对接资金,某种意义是不能说是资金池,只能叫涉嫌资金池。”广州市普惠金融协会执行秘书长肖清源表示。&  “智能投标”下的期限错配&  通过“集合理财”募集资金后,则需将百万级别的资金对应到数百乃至数千个投资标的上,这些平台所用的工具,是“智能投标”。&  所谓“智能投标”,有的平台也称为“自动化理财”,是参照当前火热的“智能投顾”概念设计的一种投资模式。&  网贷平台对此并不避讳,并将其作为产品创新亮点对外宣传,将其定义为“新型资金管理服务”、“自动化理财系统”等。&  在其产品说明或服务协议中,有网贷平台写明:投资人委托平台运营方的系统智能投标、自动复投、到期退出。平台运营方将投资人资金通过系统自动分散投资到平台上的优质项目中。另一平台将其服务模式定义为“优先自动投标及到期按相关规则自动退出”,称其采用智能分散的投标设计,投资人的资金委托给网贷平台进行一对多的分散性投资。&  但,经此过程,往往会出现期限错配。&  以上述产品一款锁定期360天、融资金额100万元的项目为例:从资产端看,其债权明细多达3000项,每一个债权关系对应由系统分配的几十位借款人与之匹配,每一个投资人也对应数个乃至几十个标的;但总体来看,募集资金承诺期限与借款人期限并不完全一致,募集资金约定360天或12个月,有的借款期限长达21个月或30个月;另一平台则未列明债权明细。&  智能投顾是资管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其按照理财产品监管或按照投资行为监管,目前意见不一,并无定论。&  “问题在于,代行投资决策对网贷平台来说是否合理、合规”,有网贷平台高管表示,投资者在网贷平台投资,一笔钱出去,对应多个债权关系。正常的债券应保持期限匹配,出借人要知道钱借给谁了。&  争议“债权转让”&  在“集合理财+智能投标+债权转让”模式中,债权转让是将已投资的存量资产转让给其他投资人,使其流动起来,也可将被期限错配的资产转让予新进入投资人,拉平被错配的周期。&  实际上,在P2P网贷平台中,债权转让是一种很常见的业务,以陆金所等大型互金平台为代表,网贷平台将长期限的标的转让出去,从而获得流动性,解决资产、资金匹配问题。&  除了期限,“网贷平台如果从金融同业机构拆借到低成本资金,也会将债权标的转让出去,从而获得利差收益。”有网贷平台人士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债权转让有多种形式,一是将债券转让给私募等超级放贷人或称专业放贷人。银行也会收网贷转让出来的资产包,私募等投资人接受债权转让有时会通过平台股东等形式进入;二是在本平台的普通投资人之间转让,投资者将其投资的标的转让给同一平台上的其他投资者。&  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中,有网贷平台注明:在锁定期内本金将自动复投,计划到期后系统将通过债权转让市场自动发起债权转让。&  其结果,有网贷平台高管表示,资金端通过定期或活期理财募集资金,资金端的期限实际上是灵活的,网贷平台利用债权转让这一工具,匹配资金、资产端的期限,容易造成期限错配。&  根据《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P2P网络借贷平台未经批准不得从事资产管理、债权或股权转让等。不过,对于平台内部投资者之间的债权转让未有明确规定。&  近日,广东(非深圳)地区的监管层在P2P平台整改过程中,要求P2P平台禁止一切形式的债权转让活动与服务,其中包括出借人之间的债权转让。有广州市网贷平台已公告,将在7月28日起停止受理新发起的债权转让申请;8月1日起不再支持“债权转让”;已投资的项目继续履行原有电子合同。&  仅以“债权转让”而言,这一规定引发争议。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认为,债权本身如果是平台上产生的,允许在平台上转;如果是其它平台产生的债权,或者是其它性质的债权,转让就类似于资产证券化,需要相关牌照。&  杨东认为,P2P债权转让有一定风险,底层资金频繁转让可能会增加信息的不对称,扩大信用风险,但完全的禁止方式并非解决上述难题的唯一可行方式。&  但从监管角度而言,有地方金融办人士坦言,通过债权转让从事定期、活期的理财产品,最后看不太清资金流向,不知道钱流向何处。
责任编辑:李晓灵
“贴春联、吃饺子、看春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过年的“标配”。央视春晚永远是是除夕夜
48小时点击排行榜您现在的位置:
P2P网贷行业监管细则详解_为何要严禁平台线下业务?
  P2P网贷行业监管细则详解 为何要严禁平台线下业务?
  几经易稿的P2P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在28日终于和大家见面了。经过一番细读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关于严禁P2P平台设线下门店销售金融产品的规定。此举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监管的一大亮点。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中第十六条规定:&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也就是说除了一些借款方面的线下审核服务之外,不得进行线下业务。
  《办法》为什么要严禁线下业务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统一于线上,便于管理。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有效组成部分,本应所有业务都在线上进行,但为了安全起见,将相关的借款人信息审核等风险管理在线下进行。P2P平台将业务统一到线上开展,不仅能大大降低了运营的成本,提高运转效率,而且也便于管理,相关监管部门可利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优势,时时注意平台的一举一动,时时监管平台是否有违规现象,以便于甄别不良平台。而线下理财本是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如果网贷平台也涉足其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双方争夺利益市场而出现恶性竞争,不便于行业管理。
  第二,划清界限,利于行业规范。不允许P2P开展线下业务,实际上是希望将线下财富管理公司与P2P划清界限。目前有很多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资金端或资产端建立了自己的线下团队开展业务,不少线下业务非正规运作,像是前期EZB、DD等线下理财公司涉及非法集资的事件让理财市场乌烟瘴气,使投资人投资信心大减。为了防止行业内此类事件的发生,限制线下业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P2P线上与线下业务划清了,有利于行业规范,恢复投资人信心。
  第三,保障中老年投资人的利益。从以往的经验来看,P2P线下资金端业务主要对象是中老年投资者,一是因为手中有闲钱,二是因为风险防范意识差,且容易受怂恿。一旦发生跑路事件,损失最严重的便是他们,而且他们在蒙受损失时较容易发生极端的行为。线下业务的取消,则利于保护中老年投资者的利益。
  说到中老年投资者,虽然《办法》中未明说不准平台让中老年参与P2P投资,但其中有几条规定仔细分析起来,显然有这方面的意味。《办法》第十六条关于线下业务的规定便有此意,除此之外,第十四条关于投资人条件的规定&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应当拥有非保本类金融产品投资的经历并熟悉互联网&,有过非保本类金融产品投资经历并不难,但在一个全民互联网的时代,不熟悉互联网的恐怕只有那些年纪较大的中老年投资人了。这言语之间显然是在说不希望现在的P2P平台打中老年的主意。另外,关于P2P平台的12条&红线&中&禁止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显然也有这方面的意味。
  虽然监管细则对于线下业务的限制将对很大一部分平台的业务产生一定的冲击,有的甚至会转型、倒闭,造成不少损失,但是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的,将利于行业的规范管理,利于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来源:网贷观察网)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网贷平台排名前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