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单身狗经济的人在伤害经济

据说单身损害经济,2亿人不答应!
七夕来了,单身汪们又被媒体扎心了
有分析师说:
单身可能对经济造成损害!
他们没有家庭责任致工作缺乏动力、消费也不给力
不过,2亿单身汪们可不答应
他们纷纷表示,钱包已备好
就看有没有本事赚我们的钱
现在,“双11”已是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
越来越多的品牌针对单身的个性需求设计产品和服务
单身公寓、陪吃公仔、迷你KTV,一个人的婚纱照
网红的单身经济,2亿人群的市场,值得思量
o人口基数大、收入高、注重消费品质,国内“单身经济”成爆款
一个人吃饭不孤单,吃的不好才孤单
“吃”,在日常消费中受单身经济影响最大
国际上单身家庭的增多对餐饮业的影响已有先例
如美国,“一人食”消费逐年提升、零食迅速增长
在日本,每3个家庭就有一个单身家庭,进而推动了
外卖、冷冻食品,加工食品行业蓬勃发展
单身吃货们最显著的特征是“懒”,便利至上
美团数据显示,65%的外卖订单来自单身消费者
即便做饭,也期待让净菜公司解决洗切菜的繁琐细碎
对于“吃”更深层次的需求,则来此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少而精很重要,类似水果切盒等小包装食品的流行
表面看是注重新鲜和多样,其实是对精致的需求
即享受外卖带来的便利,单身汪们也乐意
为品质餐饮和健康饮食买单
o商家get到“一人食”单身汪的真实心理需求很重要
而餐厅在关爱单身汪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据说如果你在海底捞一个人吃火锅
服务员会贴心在你的对面放一个毛绒玩具,陪吃
还据说,许多单身汪们吃着吃着就哭了
有一种体验叫“越小越好”
对居住品质有要求的单身汪们,让租房企业
看到了机会,主打“单身”的公寓不断涌现
相对应地,家居市场也刮起“单身风”
从以往售卖容量大、实用型家居用品,转为
精细的小家居来满足单身汪的自我幸福感提升
譬如无印良品推出的针对独身的“小号”厨房用品
天猫数据显示,一斤装关键词
在2016年的搜索次数同比增长了154%
单人火锅电磁炉购买人数增长240%
迷你榨汁机成交增速达160%
从住宿到家居,“一人家庭”的增加
让消费行为结构倾向于“越小越好”
o越来越多的独身生活家庭让消费行为结构发生改变
没有蓝/吕朋友,有只猫也不错
解决了吃与住的“生存问题”,“精神需求”又来了
需要情感陪伴的单身汪们,于是想到了买只
“喵星人”伺候一下,“铲屎官”经济就此诞生
据报道,80、90、00后已成为养宠主力
很多人花在宠物的钱财,远比花在自己身上的多
o需要情感陪伴的单身男女也刺激了宠物市场的发展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6年
中国宠物行业的年复合增速为49.1%
2016年行业市场总体消费规模达到了1220亿元
从狗粮、到繁育、玩具、疫苗、医疗、殡葬等
宠物经济已经形成了一条拥有生养死葬一整条产业链
据说一场小型犬火化业务价格约在700至800元
不难发现,单身经济的变相收益实在很可观
虽然中产阶级、儿童亲子是时下消费主流
但也不得不承认,单身“贵族”的
衣、食、住、行、娱乐、社交等各方面的消费
已经开始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力量
小牛“七夕表白有礼”活动
本周三,小牛发起了
“七夕表白有礼”活动
牛比利已被你们的表白“套路”甜炸
10位幸运的小牛粉也诞生啦!
名单如下:
恭喜以上获奖的小牛粉们!
你们将获得
flower plus鲜花1束+牛比利公仔1对
注:兑奖信息已发送短信,如未收到信息,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想要一起感受他们的“甜蜜”吗?
小牛资本官微,情话说给你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为什么说单身的人在伤害经济
  腾讯财经讯 据《卫报》报道,单身人士好像需要在他们的爱情生活中承受更多的外部压力,现在又多了一点压力:未婚人士可能会拖累整个经济。
  全球著名的商业市场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盖洛普的弗兰克·纽波特(Frank Newport)和乔伊·威尔克斯(Joy Wilkes)发现,结婚率上升会让经济受益。他们对超过13万名受调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已婚人士支出更多。
  调查报告显示,已婚美国人每日平均支出为102美元,紧随其后的是同居有伴侣者(每日平均支出为98美元),离婚者每日平均支出为74美元,从未结婚的单身者每日平均支出为67美元,丧偶者最低,每日平均支出仅为62美元。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在哪个年龄段,已婚人士的支出都比其他关系的人士多。
  报告指出,“已婚美国人比全国平均支出高,部分归因于他们的收入比平均水平高。单身美国人支出少,部分归因于他们的收入比平均水平低。”
  鉴于“消费”被认为经济增长的一部分,这意味经济低迷似乎可部分归咎于那些保持单身的人。不过,实际上并不是结婚让你增加支出,而是有能力结婚的人通常也具备消费能力。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社会学家詹妮弗·席尔瓦说:“婚姻是奢侈品,必须在别人身上进行一大笔投资。”
  抛开平均2.7万美元的婚礼花费不说,结婚意味着你已经在财务上做好了照顾另外一个人的准备——对于夫妇来说,提供者所承受的负担并不是一人一半。
  席尔瓦和维吉尼亚大学社会学家莎拉·柯尔丝联手进行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踏入婚姻的先决条件是财务稳定、完成学业且找到固定工作。共有300名美国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男性和女性接受了这项调查。席尔瓦说,受调者不想当临时工,“他们想要一份提供福利和退休计划的长久工作,想要有自己的事业。”
  他们还想摆脱在经济中流动的1万亿美元的学生贷款。“贷款让他们感到沮丧,让他们很难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席尔瓦说。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对于很多人来说像摆脱学生贷款的束缚,是不可能的事情。
  伴随着许多年轻人回家和父母同住,背负着巨额学生贷款,并想尽办法寻找稳定的工作,他们没有结婚的打算,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美联储指出,经济衰退开始的五年后,美国新家庭的数量“比之前七年减少了80万户/年”。
  结婚率下滑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自1970年以来,这种趋势越来越强烈。在过去四十多年里,美国结婚率从每1000名女性有76.5名结婚减少至每1000名女性有31名结婚。跌幅高达60%。
  受影响最大的是少数民族和受教育程度最低的人。美国国家家庭和婚姻研究中心的分析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班牙裔美国女性的结婚率下滑了33%,非裔美国女性的结婚率下滑了60%。此外,未读完高中的女性,结婚率最低,仅为28%。
  虽然与另外一个人组建家庭可以带来很多财富好处,比如说两份薪水,以及生活成本共同分担,但结婚并不是唯一选项。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同居。1995年女子和非配偶男性的同居比例为34%。2010年,这项比例增到48%。
  2010年的现住有人口调查显示,与未婚同居者从2009年的670万增至2010年的750万。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部分原因是“钱”。
  在报告中,席尔瓦和柯尔丝写道:“没有大学学历的受访者,对婚姻表现出不信任,甚至是恐惧。他们很难想象自己能养活其他人。”
  席尔瓦还指出,社会准则的改变也是导致结婚率下滑的原因之一。在考虑和别人生活在一起时,结婚已经不再是唯一选择,同时离婚也越来越能被社会接受。
  “我们比五十年前自由多了。如果不开心的话,你就没必要继续一段婚姻,”席尔瓦说,“现在,婚姻比以前脆弱得多。”
  根据国家婚姻研究项目,三分之二的婚礼是由女方提出的。此外,在决定结婚时,女性对于财务问题也更加现实。根据美国婚姻律师学会对1600名会员的调查,对婚前协议的需求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女性提出了这项要求。(米娜)
(责任编辑: 岳权利)
分享文章到
聚焦财经热点 直击全球行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独立的 单身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