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游戏,是一个简约风格,怎么玩大概是一笔连线游戏成线路,好像是什么地铁的,谁知道

各国奇特的地铁艺术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各国奇特的地铁艺术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谁知道大兴地铁新房房价很高吗?1个回答许平晓东亚五环国际总价 440 万元/套
位置:大兴 旧宫旧忠桥的东北角(东南五环内)200米处东侧
公交路线:旧宫新苑: 736路 旧忠路: 兴15路 宏基路口: 兴15路 旧宫新苑小区: 524路
交通方式:沿南五环行驶,由旧忠桥下五环,向北行驶200米,路东侧为项目。
价格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相关问答1个回答许平晓东亚五环国际总价 440 万元/套
位置:大兴 旧宫旧忠桥的东北角(东南五环内)200米处东侧
公交路线:旧宫新苑: 736路 旧忠路: 兴15路 宏基路口: 兴15路...2个回答子乔56HN55旧宫这边地铁旁都是新小区,价位高点,报价在一万八到两万,实际成交价就是一万六到一万七、八这样,而大兴地铁旁位置好,价位都会高一些!一般在三万钱块左右。
3个回答ping880804台数太多的话,采取接入层、汇聚层、交换层三个网络层次的设计。接入层,选择一个合理的接入设备,是最关键的,而且我们要根据接入设备选择合适的带宽
3个回答桅思苹果iPhone 4S(16GB)(Apple苹果iPhone 4S(16GB))
类别:手机  
品牌:Apple(苹果)在手机中排名第3(本周) 参考价格: ¥61...3个回答gwa4668864大概10元左右!
1个回答孤傲落寞zyl像这样的房子实用率才68%,这样的结构太差啦!建议你还是不要买.
1个回答0456ce我推荐益加益的榨油机,它是最具实力的品牌,全国都有得卖,适应一切油料作物,可用于压榨菜籽、大豆、花生、棉籽、葵花子、桐籽等多种油料。橄榄榨油机全自动榨油机一键操作,全自动智能系统控...3个回答曙光春晖?1150.00
柏木居松木家具实木书柜书架家居自由组合三门两门儿童书柜
实木儿童书柜书架自由组合柜子松木带门储物柜置物架创意书橱
?5...3个回答歼盘手_C小区地址:工业路403号 查看周边地图总户数:150户 总建筑面积:15015平方米 开发商:福建中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出租率:约9%物业 公司:福州佳信物业管理 物业类型:普通...3个回答Miazqw你好,天津金库门生产厂家有:海君集团河北鑫润柜业有限公司河北毕信柜业有限公司河北博强柜业有限公司武邑鑫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乱弹琴乱弹琴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邓柯的 Live——流行音乐是怎样产生的&,&author&:&DKinBJ&,&content&:&\u003Cp\u003E我是邓柯,我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是一名乐评人。我曾经担任过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蒙面歌王、超级女声等节目的点评嘉宾,也长期撰写流行音乐方面的评论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很喜欢流行音乐,并且很早就把它当作我的学习、研究和事业发展的方向。希望这次「知乎 Live」能把我的思考和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们能够有所帮助。\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关于流行音乐,你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流行音乐是怎样产生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方人听了几百年的「古典音乐」,为什么突然就出现了「流行音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几百年前「流行」的音乐是不是当时的「流行音乐」?\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再延伸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么是「流行音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么才是好的「流行音乐」?\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或许我们会谈及更为终极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为什么要听流行音乐?\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呃,也可能谈不到。\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会试着回答和这次讨论主题相关的问题,其他和流行音乐相关的我也会尽量回答,但希望不要太纠结于于具体歌手、歌曲的分析。毕竟流行音乐里可聊的内容那么多,以后我还会另开题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时间:6月15日晚7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长度为一个小时,但以我的经验,这么有意思的话题,(很)有可能要延长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NOTE:
Live 会主要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参与者通过文字提问,主讲通过语音或图片回答。活动的持续时间在一小时左右,结束之后也可以回放。查看所有参与过的知乎 Live ,可以在「更多」页面中点击「我的 Liv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本次 Live 的入口:\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lives\u002F648000\&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ive 入口\&\u003ELive 入口\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9:10:1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4,&likeCount&:9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10:1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143fc9a5fd88a3ecaa339258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4,&likesCount&:94},&&:{&title&:&扒谱说明李荣浩的《小眼睛》为什么是抄袭之作&,&author&:&DKinBJ&,&content&:&\u003Cp\u003E之前接到网友投稿,发现由李荣浩作曲、蔡淳佳2015年推出的歌曲《小眼睛》抄袭了日本歌手平井坚2003年发布的作品《Signal》。虽然我发布了简短文章,贴了两曲音频,甚至做了一首比对音频(把两首歌平移到一个调、微调了速度并分列于左右声道),但我感觉还是应该对两首歌进行一个基于谱面的比对,对于抄袭的指控和分析才会显得更为严谨而完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谱子来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便于比对,我已把两首歌的主副歌平移到了 C 调,第一行为《Signal》,第二行为《小眼睛》\u003Cimg src=\&bdb60bac78f2e.jpg\& data-rawwidth=\&2483\& data-rawheight=\&3508\&\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3b6ce095b5e728aac7095a.jpg\& data-rawwidth=\&2483\& data-rawheight=\&3508\&\u003E\u003Cp\u003E以及,我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了高度雷同的部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fb85bb751e7ac571178bdd0aea0d2595.jpg\& data-rawwidth=\&2483\& data-rawheight=\&3508\&\u003E\u003Cimg src=\&eb366a8c32b4f083fc0c0ea182fc5371.jpg\& data-rawwidth=\&2483\& data-rawheight=\&3508\&\u003E\u003Cp\u003E首先,两首歌的和声高度雷同(蓝色框)。不仅切换点重合,而且和声也基本相似。偶尔稍有调整(例如 Bm7b5 与 Fmaj7),两个和弦也有不少重合音( Bm7b5 = 7246,Fmaj7 = 4613,46重合),该和弦在和声连接中所承担的功能也大致相同。\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旋律频繁高度重合。其中,主歌段四句中,前三句都有高度重合(红线),且重合过后,即便旋律走向出现差异,但节奏型仍然一致。副歌段第一句、第二句基本重合,第三句和声相同,旋律形态略有差别,但到段尾又再度重合。这两首歌虽然有一些旋律不重合的部分,但并未影响总体听感的雷同,是因为在重要的节点(大多是每小节第一拍),两首歌的和声和旋律位置常常重合(黄线)。\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两首歌中的一些特征细节重合(绿色框)。比如《Signal》整首歌的旋律,都是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符(有些音符时值跨小节了,所以用连线相连)。但在副歌段中的第一、三句尾却出现了一个音节对应两个音符的特殊情况(「て」音对应着 3 和 2,需要处理成滑音)。相应的,《小眼睛》在且仅在此处出现了一个音节对应着两个音符的特殊情况(「确」字和「神」字对应着 3 和 2,使用滑音连接)。\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这两首歌都采用了惯常的主副歌结构。主副歌段长度均为16小节,《Signal》在部分段落接口处会增加两小节的过门,以丰富变化,而《小眼睛》舍弃了这些小变化,结构相对规整。但整体结构上并没有差异。\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小眼睛》和《Signal》,绝对不是某个片段、某个部分的巧合,而是在和声、旋律、特征细节上,从头到尾都存在着高度雷同。就像一部小说,又撞主题、又撞桥段、又撞人设、又撞俚语,而且它们分别都从头撞到尾——这绝对不是「影子」、「巧合」、「致敬」所能解释的。\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其实分析到这里,文章的说服力已经足够了。但还有一个确凿的证据,能证明李荣浩抄袭了平井坚,关键就在于:Hook 句。容我先补充一下背景知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流行音乐里有一种结构叫「Call & Response」,主要表现为主唱与背景伴唱 or 合唱队之间的呼应。和为主唱演唱背景长音或是旋律上下方的和弦内音那种伴唱方式不同,「Call & Response」结构中,主唱和伴唱演奏着不同的乐句,并且在歌词、旋律及表达主体上存在差异。打个比方,有点像在歌手身边起哄的小伙伴,或者是七嘴八舌帮腔的朋友。欧美流行歌曲中非常喜欢把这种结构应用在主唱于伴唱之间,比如 Bruno Mars 的《Uptown Funk》中:\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I'm too hot (hot dam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Called a police and a firema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I'm too hot (hot damn)\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ake a dragon wanna retire ma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Girls hit your hallelujah (whuoo)\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Girls hit your hallelujah (whuoo)\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括号里的部分就是伴唱演唱的部分。它们和主唱的部分明显不同、相互关联且彼此连接紧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还比如 Adele 的《Rolling in the Deep》,整个副歌段都在 Call & Response,彼此交织难以分开:\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We could have had it all,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Your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Rolling in the deep,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You had my heart inside your hand,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And you played it to the beat.\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这种结构在欧美音乐,尤其是黑人系音乐中被广泛使用(因为 Call & Response 结构在非洲部落音乐中被赋予了丰富的社会学意义),但在东亚音乐,尤其是中国流行歌曲中,极少被使用——中国流行歌曲大多是内心独白,或者泣血控诉,要么就是二人对唱,因为我们缺乏合唱传统(而在欧美因为宗教的缘故,合唱的群众普及率极高)。所以我们不太会在流行歌曲当中,把合唱提升成一个和主唱平级的艺术形象并与之对话。\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举个勉强的例子,比如张惠妹的《Are You Ready》\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Tell me baby are you ready)\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天色已经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ell me baby are you crazy)\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力说声嘿\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勉强之处在于伴唱里混了 AMei 自己的声音。如果不混就很标准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而这也是比起欧美,中文流行歌曲听起来没有那么复杂和丰富的原因之一,扯远了。好了重点马上就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Signal》有个非常特别的细节在于:它的 Hook 句使用了 Call & Response 结构,也就是整首歌最重要的句子「One more time 抱きしめて」 中,「One more time」是由伴唱完成的,然后把后半部分的旋律「抱きしめて」交给了主唱。不是一个常见的用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艺术不是凭空产生的,艺术家的创作和作品都是有线索的。比如平井坚就是个喜欢使用 Call & Response 结构的音乐人。他 2000 年的专辑《The Changing Same》中,第一首歌《Love Love Love》就是首颇有 Gospel 特征的作品,合唱团在原声乐队的伴奏下和主唱频繁互动。而第二首歌《Why》则是首偏 R&B 的歌曲,但同样有在和伴唱频繁地 Call & Response。所以在不断的反复实践当中,平井坚对于「Call & Response」这一创作技法使用得越来越纯熟,于是才有了《Signal》中把 Hook 句一分为二,用伴唱完成前一半后递交给主唱这种特殊的写法。\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眼睛》则完全复制了平井坚在《Signal》中的写法:「小眼睛」是由合音歌手来演唱,然后紧跟着才是蔡淳佳的「我爱的很确定」,并且,用法和出现位置,和《Signal》完全一样。而李荣浩,从来没在此前公开发表的作品中,使用过 Call & Response 结构,一首都没有——但他唯独把 Call & Response 结构用在了《小眼睛》当中,而且是非常关键的 Hook 句当中。这样的创作方法,和自己其他的作品没有关联,没有线索,没有共性。诡异地出现,又突然地消失——这就好比一位长于四川、居于上海,从未常住北方的作家在自己的某一本小说中突然神奇地写出一口京片子一样:他抄袭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洗无可洗啊。\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往后就进入法务和公关领域了,我专业领域内的分析工作已经完成。欢迎专业讨论,不识谱的就别瞎起哄了。\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23:58:0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77,&likeCount&:186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7:58:0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bdaf1cd3ba936cfda571969e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77,&likesCount&:1862},&&:{&title&:&邓柯的 Live —— 怎样成为职业歌手&,&author&:&DKinBJ&,&content&:&\u003Cp\u003E我是邓柯。我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现在是一名录音师、乐评人。我曾经担任过《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蒙面歌王》等节目的评审及嘉宾,现为 2016《超级女声》的常驻评审及节目顾问。\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很多年轻人都想成为歌手。但职业歌手这条路不但竞争者众多,而且方向也很不明朗,总会产生类似以下的疑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靠自学能当上歌手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不识谱能当歌手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考上了音乐学院就可以当歌手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学的美声可以转成流行歌手吗?\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以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唱歌好就能成为职业歌手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相当职业歌手需要会乐器、会创作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用那种方式才能更快地出名?\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归根结底汇总成一个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职业歌手?\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这也是我在微博、微信和知乎上, 收到的最多的提问。\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大致说起来,想成为职业歌手,方法确实就那么几个:参加节目、考取院校、被唱片公司签下——但细想就会发现,每条路上都有无数个交叉路口和无数的坑等着你,而大多数想赌上自己青春梦想的年轻人,甚至什么是路、什么是坑都分不清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显然无法通过一场 Live 就帮助你成为一位职业歌手,但我至少可以告诉你几条具体路径和走法。\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时间:8月8日晚 20:0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时长:100 分钟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报名入口:\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lives\u002F163008?utm_campaign=zhihulive&utm_source=zhihucolumn&utm_medium=Livecolumn\& class=\&\&\u003E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lives\u002F163008?utm_campaign=zhihulive&utm_source=zhihucolumn&utm_medium=Livecolumn\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9:27:3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5,&likeCount&:12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27:3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f1c6ca7ce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5,&likesCount&:124},&&:{&title&:&邓柯的 Live -- 音乐选秀中的「潜规则」&,&author&:&DKinBJ&,&content&:&选秀节目好看之处在于素人选手的一夜成名。而怎样才能在一季节目中,击败众多强手从而脱颖而出呢?光闷头练歌肯定不够,但「以身相许」显然也不靠谱。搞清节目的竞赛机制以及真实需求,既有利于选手制定有针对性的参赛策略,也可以帮助观众从节目中阅读出更多的潜在信息。本次 Live,我会聊一聊关于音乐选秀中那些不太引人关注,但会影响到节目进程乃至比赛结果的「潜规则」。 \u003Cp\u003E希望这场 Live 能让参加真人秀的选手在选择前多一些考量角度,让喜爱音乐选秀的观众可以在节目中阅读出更多的深层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月14日(周三)晚 21:0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Live 入口:\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lives\u002F382656?utm_campaign=zhihulive&utm_source=zhihucolumn&utm_medium=Livecolumn\&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ive\&\u003ELive\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6:15:5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0,&likeCount&:4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0:15:52+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0,&likesCount&:40},&&:{&title&:&《我的滑板鞋》:从神曲到神曲&,&author&:&DKinBJ&,&content&:&\u003Cp\u003E这年头好歌虽然不多但也不能算少,但能从蜜汁尴尬的「神曲」脱胎换骨变成一首真正(堪称)神(来之作的歌)曲的却寥寥无几。一周前,华晨宇在《天籁之战》上把一首杂糅了搞笑、尴尬、迷茫与无厘头的神曲《我的滑板鞋》,重新创作成了「神曲」——这么好的案例怎么能错过?果断分析之。\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决定一首歌的水准的要素有很多,比如歌手的演唱、乐手的演奏、编曲、后期制作,以及,还有很多要素如MV、文案、宣传……等,也会影响到歌曲的口碑。但一首歌最核心的要素,还是它的词与曲——它们塑造了歌曲的灵魂。所以今天我们就从歌曲写作的角度,来看看这首《我的滑板鞋》是怎样从神曲,变成神曲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先来看庞麦郎的原版。上谱:\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bc9fcb9bd3.png\& data-rawwidth=\&972\& data-rawheight=\&1344\&\u003E\u003Cimg src=\&v2-240c1c267a6cd8b84a9c687fc0344347.png\& data-rawwidth=\&982\& data-rawheight=\&1386\&\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大概结构是:4\u002F4 拍,四拍一小节,每小节一句,每六句构成一段\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从谱面上看,庞的版本问题在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乐句形态凌乱,无法提炼出一个比较核心的节奏型,句内的切分点(对应着语气重点)常常游移,或者消失。句长和乐句位置也未统一,例如第一段中,第126句是正拍强起(句首音为本小节第一拍),而第345句则是反拍弱起(句首为前一小节的第四拍半)。但到了第三段,第12346句都是正拍强起,唯独第5句是反拍弱起。毫无规律可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乐句的凌乱导致了乐段内缺乏对仗感:要知道对仗是歌曲最基本的形态。通常而言,四句段不论是文字还是旋律,都需要形成一两对的对仗,常见的有一三句对仗 & 二四句对仗,或者是一二句对仗 & 三四句对仗,也有一二三句对仗(或者视为排比)。而庞版中并未形成足够的乐句对仗,因为句型在不停变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于庞版采用的基本形态是:六句段,这本身就不是常用结构。流行歌曲 99% 都以四句段为基础展开。六句段有时会作为 Pre-Chorus 或者桥段灵活使用,丰富一下歌曲的段落感。而像庞麦郎这样从头到位都是规整的六句段会使得歌曲展开方式很不流畅。而庞之所以使用六句段并不是因为他觉得这个结构有什么特别的效果,只是因为这个编曲所使用的 Loop 是六句段(和声是:I - V - VIm - IIIm - IV - V),而这其实给歌曲带来了很多问题(后面会展开)。\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乐段层面还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这歌没有明显的主副歌段——各个段落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差距,而听起来都感觉差不多则会导致整个歌曲听起来像流水帐一样缺乏变化,仅仅是到了中段点题句「我的滑板鞋 时尚时尚最时尚」才隐约感觉到有了点儿高潮(而且马上就又过去了),到了尾段不停反复的「摩擦」才意识到了歌曲快结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歌词行文上也有很多问题。只提最明显的一个:分段错误。歌曲第四段的六句歌词为:\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我的滑板鞋時尚時尚最時尚\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摩擦 摩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有時很遠有時很近\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其中一到四句明显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正在抒发感情(同时点了题),但第五句突然又开始了另一段不相干的描写。不论是散文、诗歌还是流行歌,描写任何事物,都是为了升华出人的感情 which is 艺术作品的表达核心。所以即便是在歌曲的抒情高潮段后又进入了描写叙述段,那也是在一个「叙事 - 抒情」循环结束后开启的另外一个子段落,绝对不会在情感正热烈时突然切换到毫无关联的细节描写。而回到庞版的《滑板鞋》,第四段段尾的这两句「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时很远有时很近」和第五段段首的「感到一种力量驱使我的脚步 有了滑板鞋天黑都不怕」连结更紧密,这四句天然形成了一个段落,而庞把它们切分到了两个相邻的不同段落。唯一的解释只有削足适履——他把一大段文字不经调整地以六句为单位切分成段,而为什么是六句一段?是因为伴奏 Loop 是六小节一循环。\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以上这些问题,任意一个都会给歌曲表达造成较大障碍。当然不排除某些高手剑走偏锋,在一两个要素上不按套路出牌,但他们会把其他要素完成得无懈可击滴水不漏,不会像庞麦郎这样在歌曲基本结构上就出现这么多伤的。(哎呀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烦躁了因为分析了他那么多无厘头的错误搞得我这一段文字写得也是乱七八糟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而回到华晨宇的版本,结论可以概括得很简单:他把刚才列出来的问题全都解决了。先上谱子:\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a417d814.png\& data-rawwidth=\&966\& data-rawheight=\&1336\&\u003E\u003Cimg src=\&v2-425fdaf0d57d8fbfa73175.png\& data-rawwidth=\&976\& data-rawheight=\&960\&\u003E重要的改动有:\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歌曲的基本结构调整成了四句段。由多个四句段不断叠加扩展形成整个歌曲,非常规整。删减了不必要的句子(如「似爪牙」、「我给自己打着节拍」),使文字更干练。\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乐句的形态进行了大幅调整,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为基本形态,通过夹杂的八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实现变化。统一了段内乐句的起始点,一个乐段内的四句全部调整成正拍或者全部调整为反拍。\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设置了一个旋律演唱段「一步两步 摩擦」,且此段旋律主要由八分音符构成,和说唱段落形成对比。全曲另一个桥段「摩擦摩擦摩擦摩」(第33小节)设置了大切分和整曲中最长的休止(四分之三拍),制造出了另一个高潮点。而这两种段落使得整个歌曲的段落之间的对比显得更为明显,情绪推进力更强。\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那么,我们再来梳理一下华晨宇版《滑板鞋》的结构(标记了小节,建议比对谱子阅读,同时播放着音频效果更好):\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1-4小节\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有些事我都已忘记\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但我现在还记得在一个晚上\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我的母亲问我今天怎么不开心\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我说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双滑板鞋\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与众不同最时尚跳舞肯定棒\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5-8小节\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整个城市找遍所有的街都没有\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她说将来会找到的\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时间会给我答案\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星期天我再次寻找依然没有发现\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一个月后我去了第二个城市\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这里的人们称它为魅力之都\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交代背景:我对滑板鞋的渴求,和不可得」\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9-12小节\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时间过的很快夜幕就要降临\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我想我必须要离开\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当我正要走时\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我看到了一家专卖店\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找到了我的滑板鞋」\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13-16小节\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摩擦 摩擦 摩\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摩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享受着穿着滑板鞋的摩擦感」\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17-24小节\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一步两步摩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一步一步似魔鬼的步伐\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这光滑的地上我摩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一步两步摩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一步一步似魔鬼的步伐\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这光滑的地上我摩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穿着滑板鞋一步一步摩擦,我高兴得唱了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25-28小节\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有时很远有时很近\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感到一种力量驱使我的脚步\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有了滑板鞋天黑都不怕\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有了滑板鞋天黑都不怕\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孤独地在月光下跳舞,但滑板鞋给了我勇气让我不再害怕黑夜」\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29-32小节\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这是我生命中美好的时刻\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我要完成我最喜欢的舞蹈\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这美丽的月光下\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这美丽的街道上\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我告诉自己这是真的这不是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我告诉自己这是真的这不是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尽情享受着此时此刻的美好,但我不知道它是否真实」\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33-36小节\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摩擦 摩擦 摩擦 摩\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摩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摩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尔后就是段落的反复了,略过)\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有没有感觉结构更清晰、更有层次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因为华晨宇把原曲粉碎成了素材,然后重新写了一遍啊。\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写出了布局合理、结构清晰、表达流畅的曲子之后,再按部就班地进行编曲、配器、演唱,最终形成了我们听到的成品。后面那些环节当然也重要,但「化腐朽为神奇」的关键过程,确实是发生在作曲部分呢。\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两版《我的滑板鞋》和它们的创作者呢?\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对于庞麦郎而言,他创作的歌词确实有闪光点,能够击中听众,引发一定的共鸣。但在音乐层面,他是个彻底的乐盲——他毫无节奏感,以至于在《我的滑板鞋》走红后他从未在任何场合像原曲那样完成过此曲的演唱。\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事实上,这首《滑板鞋》的旋律基本是由另一位编曲,用庞麦郎录制的音频小样重新剪辑切片后拼贴出来的(还有他的《摩的大飙客》和《西班牙的牛》都是由音频应用上的网友如此制作而成)。即便不去考证那些网友的言论真实与否,单凭歌曲本身也能发现很多痕迹:比如第13小节「一个月后我去了第二个城市」这句中,「去」字和「了」字是重合的,但在歌手上传的歌词文本里,它们还是单独存在着的;还比如歌曲前段各个音节还能卡准到节拍上,到了歌曲后段错位越来越明显——应该是义务编曲的网友贴累了。从这个角度上看,庞麦郎甚至都不能算作这首歌的作曲,至少不能算作唯一的作曲者。\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好素材能打磨出好作品,但好素材不等于好作品。庞麦郎发现了好素材,但没写出好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而华晨宇,则是那个把一首有闪光点但更有一大堆硬伤的残次品,粉碎回炉,重塑成了一首好作品的人。比写出这首好作品更宝贵的,是他从残次品中发现美感的感知力,以及去粗取精使其脱胎换骨的创造力。而观察创作者面对素材和半成品如何进行创作,则是提升我们感知力和创造力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我的滑板鞋》这个改编案例的价值所在)。\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不想破坏文章的完整性,可是有些话实在想说。前些日子没怎么花时间玩知乎,音乐话题里怎么多了这么一帮自以为是的乐盲?又是批我「不懂如何分析说唱」,又是说我「文章漏洞百出」的,那说唱到底该怎么分析啊?我的文章漏洞在哪儿啊?您倒是指点一二啊?不会又是那套「懂的人自然懂」吧?哈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说了,一首歌你觉得好不好听,和一首歌写得好不好,完全是两回事啊,这种常识还需要再一遍遍地强调吗?我基于两首歌的节奏形态、段落结构写了一大篇对比分析,你自己觉得不好听然后甩下句「软文」就跑了——文不对题凸显了蠢,恶意揣测体现了坏。\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7:00:2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68,&likeCount&:101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00:2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v2-78a3b1a0e0c0ef4bdf52bc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68,&likesCount&:1011},&&:{&title&:&《歌手》S01E01&,&author&:&DKinBJ&,&content&:&\u003Cp\u003E对于音乐节目而言,好的阵容是成功的关键,而这季《歌手》请到的歌手们,无论从年龄、地区、语言以及音乐风格上看,在维持了高水准的同时都更加多元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希望他们能彼此激发出更好的音乐。\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迪玛希《一个忧伤者的求救》\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唱 Daniel Balavoine,原曲 a 小调,音域 A2 - E5,迪玛希版在 b 小调,音域 B2 - E6\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令人窒息的演唱。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男歌手而言,C3 以下,声音的音量和音质就会开始逐渐下降。而想实现稳定而有质量的 A4 B4 高音(通常高音出现在歌曲高潮,会格外受到关注所以必须完成得毫无瑕疵)难度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听到的大多数流行歌曲的音域只在一个半八度(18 key)左右。达到两个八度(24 key)的歌就已经很考验歌手的演唱能力了(比如汪峰的《春天里》,音域为 B2 - B4),而像《洋葱》这种音域达到两个半八度(29 key)的歌已经可以视为歌手演唱能力的试金石了(并且很多人都会完成得有瑕疵,或者低音哑或者高音紧或者兼而有之)。\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迪玛希版《一个忧伤者的求救》的音域宽达三个八度加一个纯四度(41key)。其中,副歌的第一句「J'ai jamais eu les pieds sur terre」的音程已经达到了两个八度(连续两个 b小调主和弦分解上行,从 B2 到 B4),然后第二句「J’aimerais mieux être un oiseau」又上行了一个纯五度达到
#F5。如此剧烈的旋律上行发生在短短的两小节内,需要演唱者具极强的发声位置切换力和控制力,以及足够强大的气息作为支撑,所以原曲的旋律只上行到这里,便可以登上「最难唱的XXX」之类的榜单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迪玛希完全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在此基础上大幅增加了海豚音(哨音)的华彩段落,旋律线上行到了 E6,而且可以演唱 B5 持续高音,并完成强弱变化及装饰音,和那种碰一下高音刷刷账面音域数据的完全不一样。总体看来,迪玛希在演唱上的超强能力主要表现在:1、音域宽(除了高音,B2 低音的质量也非常好)2、控制力强(可以在快速上跳和下跳时维持音准并完成颤音)3、音区切换自如(尤其是可以从 C5 连续上行到 C6 从而保持旋律的连贯,而非大多数人那样在需要炫技时先结句然后稍作调整再大跳到海豚音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节目第二期录制时第一次听他现场演唱,也第一次有了被彻底震撼的体验(相信我我还是见过些世面的)。那些要与迪玛希同场竞技的歌手们,不知道心中是怎样一种感觉——我反正觉得袁娅维和光良整首歌唱得都有点心神不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能力如此超凡的歌手,音乐反而不是目前的讨论重点。精湛的技巧本身就带有巨大的艺术震撼力。\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袁娅维《阿楚姑娘》\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唱梁凡,袁娅维版 E 大调转 F 大调,音域 E3 - D5\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此曲基本继承了 Tia 在《中国之星》上的版本,改动之处主要是引入了箫,增加了一个散板式的引子,并在主歌段作为歌手主旋律的填充和伴随,强化意境。《阿楚姑娘》最早在《中国好歌曲》上出现时,配器是受到了限制的(《好歌曲》为了让听众的关注力更关注在歌曲本身,不让选手用太多乐器,所以最早的版本是没有弦乐组的),但这首歌从词曲形态上是很适合用弦乐烘托气氛的,所以不论是原作者梁凡重新制作录音室版,还是袁娅维在比赛中翻唱,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大段弦乐组铺底+民乐吹管穿插的编曲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演唱上看,Tia 总体上情绪推进得算是到位(这本来就是抒情歌再推就爆炸了),声音细节也呈现得足够。不足之处在于速度处理有些过度自由:抒情歌在演唱时确实需要一些速度变化(比如在某些段落轻微拖拍增加情绪张力),但一般要再下一句句首回到原位(为的是和其他伴奏声部的重排重合)。Tia 的自由度处理得稍微有点失控,在歌曲中段应该开始紧凑起来(这样才和首尾的「散」形成对比)。\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袁娅维成绩不理想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听众们还没从第一首中回过神来(要不停地分心回味刚才的震撼)。\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三、光良《第一次》\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版 C 大调转 D 大调,音域 E3 - B4。现场版降 1key 在 B 大调转 #C 大调,音域 bE3 - bB4\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比起最早的录音室版本,现场版的前奏使用了长笛,并在主歌段和大提琴一起作为点缀。重写了桥段,之后的副歌段也略有调整。歌曲整体还是继承了原版的编曲。\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演唱上,光良的音色保持得不错,有叙事感。但之所以说他有点心神不宁是因为他在主歌部分也出现了拍子微微卡不准的情况(但因为歌曲前半段都使用了钢琴柱式和弦所以重拍稍不重合听起来就很明显)。此外,有几处几乎把词唱串了(咬字过程中挽回了错误),比如间奏前的副歌段中那句「二十四小时没有分开过」,以及桥段前副歌段中的「那是一起相爱的理由」,桥段后的「那是一起厮守」等等。\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四、杜丽莎《Imagin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唱 John Lennon ,杜丽莎版在 F 大调转 G 大调,音域 A3 - D5\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杜丽莎奉献场了自信而沉稳的表演。《Imagine》词曲历久而经典,原版编曲的参考意义已不大。而且这首作品重意境重文本,旋律固然优美但起伏有限,是首需要精心品味的作品,比赛要求的是用一首歌圈到票,所以改编时需要仔细拿捏好分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杜丽莎的版本整体效果不错,把歌曲切分为前后两大段,第一大段中除了氛围音色外只用键盘和吉他穿插,随后引入弦乐组。转调后进入后半段,节奏声部加入。这版编曲的巧妙之处在于:1、前半部分简化织体(甚至比原版里的柱式和弦伴奏还简约)后同时让歌曲进行速度出现微微的变化(但还达不到渐慢或者自由节拍的程度),从而给了歌手以处理空间;2、在编曲经过简化的前半段的烘托下,转调后 full band 给了听众足够的听感对比,传递出了庄重和辉煌感,但又不至于过于繁复背离原曲初衷。\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保障编曲意图顺利实现的,是杜丽莎稳定且具备足够变化的嗓音,以及她与乐队的默契(吉他键盘贝斯鼓全用的是她自己的乐手)——只有杜丽莎是不用 Program 的。\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五、狮子合唱团《Lion》\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版 b 小调,音域
B3 - D5,现场版原调原音域,最后有一个 #F5 高音\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狮子合唱团」是萧敬腾个人投入了大量资源组建的,除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摇滚梦,很重要的原因是萧敬腾想用这种方式引发年轻听众对于乐器的关注——要知道 Skrillex, Zedd, Alan Walker 这些电音制作人干活时已经几乎不需要乐手了,他们自己用笔记本做完声音、录完人声、导出音频后找人缩混一下就可以作为成品直接发行了。电音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主流,而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会引发一连串的后果,比如乐手生存空间减少、乐队解散乐手转行、行业后继无人等情况。这对于乐坛是好是坏我在此不作评论,但萧敬腾为了推广摇滚乐、推广这种传统的电声摇滚乐队,凭一己之力组建狮子合唱团,并承受大量风险投入资源运营,我对此还是怀抱敬意的(不然以他的江湖地位随便上上通告就好了又省事又挣钱干嘛还得像新人那样到处卖力跑宣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狮子合唱团的同名主打歌《Lion》继承了很多七八十年代的流行金属乐的特点,包括主音吉他与节奏吉他的音色、句尾切分、双底鼓双踩、大段离调 solo 等。歌曲音域低点竟然出现在 hook 句( We are the lion)且副歌段旋律音域反而整体低于主歌段(流行歌才不会这么写),有股很正的七八十年代的流行金属范儿(吉他手力Q更是顶着一头典型的 Glam Rock 式长发)。\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表演方面,前奏加了很长一段引子(亮相意味很浓),后面基本继承了原曲的编曲,萧敬腾演唱上面有些小瑕疵(有个 #C5 破了没救回来,最后一句副歌的高音没信心把麦拉远了)。但狮子最吃亏的一点在于音乐风格带来的听觉劣势——摇滚乐是所有流行音乐风格里人声比例偏低的,或者说音乐比例偏高的。换言之,人声在摇滚乐里更有「被浸入」的感觉(这也是摇滚乐的基础审美原则之一)。而大多数电视节目中的摇滚乐,人声的音量都会提升而其他器乐都会衰减。这有时和审美有关(混音时需要保证人声先被听清),有时和回放设备有关(人声所在的中高频段的回放效率通常高于分布着吉他贝斯鼓的中低频段)。狮子在现场的演唱人声与乐队的比例非常恰当(萧敬腾的声音很清楚但失真吉他和鼓又提供了足够的气势与震撼感,以及是的第二期录制时我去了现场,知道了结果但写文章又不能剧透的感觉真是太纠结了),但在电视(或者其他终端)上听,萧敬腾的声音就显得突兀于乐队,单薄而干裂。这影响不到现场的投票结果,但会引发观众们的疑虑和误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六、谭晶《再见青春》\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唱汪峰,原曲 a 小调,音域 E3 - G4。谭晶现场版在 d 小调,音域 A3 - F5\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谭晶老师这首歌选得有点问题。先说原曲,《再见青春》是首兼具压抑和惆怅的作品,压抑感直接表现在旋律上:第一遍的副歌旋律高点仅仅到了 E4(还在中音区呢),而且在反复过程中丝毫没有突破的意思,而在第二大段的副歌中也仅仅到了 G4(勉强算进入高音区了)。旋律在发展或者再现时也显得很小心,没有过多的处理和变化。在演唱完毕后反而进入了近三分钟的尾奏,先是淡下来的钢琴弦乐,然后鼓吉他纷纷加入,音乐仿佛从此才被激活,然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结构上有点像《晚安北京》(但前面的主旋律没有《晚安》那样富于变化),在尾奏中达到了音乐的高点,但结尾连一句点题人声也欠奉。这七分钟的作品完完整整地听下来,「压抑感」是一定会出现的。其实汪峰老师这些年虽然越来越正能量了,但他早年见的那些歇斯底里却一直延续在音乐里,只不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变成了愤怒、躁动、压抑、乃至沧桑和悲悯。这也是他音乐中最为闪光的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谭晶老师没有这种特质——圆融(我难以从他人创作的晚会歌曲里倒推出她的性格但她的声音至少给人圆融感)的谭晶很难让人产生这种压抑感,就像一路顺遂的人谈起青春也大多是幸福的回忆那样。另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是:这歌的音域不够谭晶耍的——第一段副歌直接就翻到了 D5(如果按照汪峰的版本平移到女声的调上,这段应该只唱到 A4),后面已经没什么空间让她再上翻处理了(顶多抡个 F5,再往上翻歌曲结构就失去平衡了)。既不压抑,爆发力也嫌不够,两头都没占上。\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我对谭晶老师之后的表现还是很有信心的,只要选到旋律线条更富张力的作品(比如《海阔天空》、《一样的月光》之类),情绪表达有没有偏差不论,单从声音呈现上也会很有优势的(当然有信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第二期节目里谭老师唱得实在太好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七、林忆莲《不必在乎我是谁》\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版 C 大调,现场版 C 大调转 #C 大调\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圆满的表演。林忆莲不仅用歌名表达了自己态度,而且如今重唱二十多年前的旧作,不仅不用降调,反而在歌曲后半段升了 1key。这版《不必在乎我是谁》也没有动结构,保留了原曲的主副歌段(明白竞演的亮点在哪)但重写了器乐段落(前奏间奏桥段,二十多年过去了总得提升一下技术规格嘛)。Sandy 的演唱从节目音视频中可谓无瑕疵(即便考虑到有修音因素,那瑕疵程度在现场也可以忽略不计)整体流畅而精致,兼具旋律美感和语言韵律,just like befor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几周前的湖南跨年春晚上的表现上看,Sandy 虽然会存在一些气息和细节上的不稳定(毕竟年纪到了),但总体状态保持得还是非常好的,驾驭起抒情歌来,演唱技能完全不是问题,就看之后的选歌和编曲了。\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9:32:4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51,&likeCount&:160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32:4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bfeb232eedb2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51,&likesCount&:1605},&&:{&title&:&《歌手》S01E02&,&author&:&DKinBJ&,&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光良《那一段日子》\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原唱巫启贤,原版 E 大调,音域 #C3 - #G4,光良原调原音域\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本期我在现场。光良的嗓音听起来非常有质感,温暖、柔润,但音色的光泽和清晰的唇齿音又可以保证整体声音的轮廓和锐度。这样的声音拿来唱那种叙事感很强的情歌非常合适(这种相得益彰的搭配感也是光良此前音乐事业得以取得成功的保障之一)。而《歌手》的音频系统其实更好地展示了光良的音色特点,兼顾了光良在中频的丰满和高频的清晰度,在现场听来让人非常享受。\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但是光良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1、难度低(这也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不展开了);2、难度不足的同时,作品形态又太简单(四平八稳的抒情歌,缺乏推进力,编曲上也没玩花样)。音域劣势完全可以用律动用编曲来弥补嘛(想想第二季的张宇);3、最关键的问题:作品力道不够。\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那一段日子》是巫启贤 1988 年发表的作品(编曲是吴庆隆老师呢),作品的情感表达很真挚但总体上看也就算是对青春期的怀念(毕竟发表时巫启贤也才25岁),虽然谈不上「为赋新词强说愁」,但也难以再升华出更深刻的内涵或更厚重的情感(可能恰好深深感动了 18 岁的光良?)。此外还有一个偏差在于:大陆七零八零后的青春期,大多处在物质匮乏和精神苦闷的双重压力中(所以他们会听罗大佑、会听 Beyond、会听崔健),他们对于《那一段日子》中那种失恋时有音乐有啤酒房子门前还有两只狗(冬冬和Rocky)的小康生活完全没有共鸣。很难想象现场平均年龄超过三十岁的大众评审会因为一句「这是我年轻时听的歌」就全身心带入到作品所描绘的场景中。\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音乐性上的不足完全可以用文学来弥补(甚至对于某些艺术家比如 Dylan、Leonard Cohen 而言,音乐更像是文学的支撑)。四十有六的光良老师如果能唱些格局更大的作品,效果会好很多。\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谭晶《九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原唱韩红,原调 b 小调转 #c 小调转 #f 小调,音域 A3 -
#G5,谭晶原调原音域\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九儿》是近年来非常出色的一首带有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作曲者阿鲲是位非常善于用西方音乐技法来创作带有浓郁中国风情作品的作曲家(《舌尖上的中国》的配乐就出自他手)。先简单分析一下作品(韩红老师的原版本)。全曲是由一个乐段不断反复构建而成。乐段看似只有短短四句,但写得非常优美而巧妙:\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身边的那片田野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Bm
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手边的枣花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E
#F\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粱熟来红满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B
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九儿我送你去远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Bm\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在钢琴上演奏时注意和弦要使用开放排列)\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从中国传统音乐的角度分析,此曲应视为雅乐羽调式()。前两句是非常稳定的 b 小调(从主和弦 Bm 发展到了属和弦 #F),深沉厚重,第三句突然转到了明亮 E 大调(而且是建调力非常足的属到主:B - E),随后马上又顺势转回 b 小调。第一句呈现、第二句巩固、第三句发展、第四句收尾点题。篇幅短小但色彩绚丽、变化丰富,非常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结构(同时请把歌词文本带入音乐结构中自行比对)。\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随后阿鲲通过连续的升调来推动音乐进行。在 b 小调呈现后升 2key 到了 #c 小调,完成后稍作调整后直接转到了 #f 小调(陡升 5 key),而同样的乐段在新的高度上也绽放出了新的情感。此处的真声 #G5 是整曲点睛之处,也是演唱难点。韩红的演唱低位细腻委婉而高音饱满澎湃,完整地实现了作曲者的创作意图。\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韩红和阿鲲的原版也有个问题在于,《九儿》作为电视剧主题歌有时长限制,所以原版歌曲总长度才两分半(前奏还有40多秒),所以阿鲲才能摒弃主副歌结构,用这种简约的方式来写歌,而这个长度的歌曲肯定无法满足《歌手》节目的竞演要求(歌至少要在四分钟以上)。在闫天午老师的改编下,歌曲扩展到了将近五分钟,织体的和声色彩在原曲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唢呐的串联堪称点睛之笔。新版不仅继承乃至升华了原曲的意境,而且丝毫没有累赘感,真是见功夫啊。\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对于谭晶本轮的表现,我们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审视更妥当一些,因为民族声乐本来就是谭老师的看家手艺。演唱上音准气息稳定、咬字圆润得体,连续两个 #G5 强音非常显实力。此外相比原曲,谭晶在演唱中增加了很多传统戏曲的声腔处理(比如滑音、上行跳进时的气息爆发等),把歌曲的色彩处理得更饱满而地道,当得起「歌唱家」这个 titl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行文至此,其实我更想借此机会聊聊民族通俗音乐,也就是所谓的「民通」。\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都是作曲家们在收集到的真·传统民歌的基础上改编再创作(经常会运用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而成的,很多学者会把它们归类为「新民歌」。这并不代表民歌就不纯粹了,反而是在某地区口口相传、版本不一的民歌,经过作曲家的收录改编后常常会变得更优美、紧凑,区域(或者民族)特色会提炼得更鲜明,比如《在那遥远的地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民族唱法(各大音乐院校的民歌专业)也一样,都是在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又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特点总结出来的,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同时又能够实现更为饱满圆润的声音(引入混声发声法),从而可以驾驭更丰富更庞大的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尔后我们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放开文化与演出市场,中国也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产业。在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作曲家和歌手也开始尝试把一些通俗音乐元素加入到传统音乐当中来,从而更利于传播和接受,这就是所谓的「民通」。虽然这几十年来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民通作品如《黄土高坡》、《少年壮志不言愁》、《青藏高原》等,但总体上看占据市场主流的还是欧美日韩音乐,以及受其影响的华语流行音乐。民族化的流行音乐作品在市场上还相对边缘化,缺乏相应的资源和人才,自然也就缺好作品(蹩脚之作倒挺多)。导致在大多数普通听众印象中,很多「民通」作品要么太老,要么太土,要么太假。\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但这并不代表民族音乐就应该被边缘化。换个角度看,其实世界上所有的流行音乐风格,除了少数风格如电子乐是因为新技术的发明而出现,其他绝大部分音乐风格都是在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欧美很多发达国家在一百多年前就完成了工业革命、逐渐建立了传媒网络,传统音乐也早早在市场的驱动下不断演进、改编、优化,逐渐发展出了各种形式精巧的音乐风格。比如包括了布鲁斯、福音(Gospel)、蓝草(Bluegrass)的美国根源音乐(Roots Music)其实就是美国的传统音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发展出了爵士、摇滚、R&B 等等一系列的音乐风格。中国传统音乐只是缺乏了这个逐渐消化改进以便对接市场的阶段,在隔绝几十年后重新开始直面已经进化了 N 个世代的欧美流行音乐时,自然会落些下风。\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一个民族(或者区域)的音乐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本地区的语言、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的。例如北方地区干旱多山,方言多棱角,山歌起调高(全曲高音通常出现在第一句,起到打招呼的作用),旋律多跳进;南方多丘陵,方言相对柔和,旋律多级进等(更多信息可参考中央音乐学院钱茸教授关于「民族语言音乐学」的相关研究)。从物质决定意识的角度理解,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继而投射在语言、音乐、戏剧、宗教、饮食服饰、建筑装饰等等领域上,它们相互影响彼此关联,这些事物的总和,构成了文化。\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对于现代人而言,这些复杂而隐秘的关系隐藏在我们日常的都市生活之下,你甚至无从察觉。但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它又会突然闯入你的生活,把你脑中的记忆和体内的序列串联成一个你从未想过而又笃定无疑的线索——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想象一下那些在城市生活多年后返乡省亲的漂泊之人,一边感触于家乡的落后与陌生,一边又忍不住遍访故地以便和少时的记忆碎片一一对应。突然你看到乡间的祖屋,看到了山上隐约的祖坟,看到了祖辈挥洒了汗水的土地,也仿佛看到了劳作的双亲。你看到了离家的自己再也没有回来,乡愁击中了你,你哭了。此时此刻,任何突然响起的流行音乐都会显得轻飘、混乱且不合时宜,不论它是摇滚、嘻哈、电子……它们和你所处的文化没有足够的关联。只有,民族音乐才能呼应、甚至激发你内心的共鸣,它能告诉你关于你的一切。\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当然,前提是得写得好啊。\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想写出好民歌就需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方言特点和生活习惯,然后选择恰当的音乐素材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否则那些文化暗号都对不上。\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最后,《九儿》算带有明显北方汉族特征的新民歌。\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三、袁娅维《Love On Top》\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原唱 Beyonce,原曲 C 大调,尾段连升 4key 至 E 大调,音域 G3 -
B5,袁娅维音域 F3 - B5\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相比原版,Tia 的版本主要改动在于:在歌曲前面加了一 #C 大调(调式游移,姑且视为大调吧) 的《Crazy Race》作为引子,而后进入《Love On Top》,尾段并没有像 Beyonce 那样反复了四遍每遍升 1key,只是提了 2key,但高音也给到了 B5(而且是强长音),音域账面上比原曲还宽(低音下探到了 F3)。\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即便把五季节目放在一起,袁娅维这首歌也是名列前茅地难。音域是其中一个方面,难点还包括律动(N 个切分接口、不同的律动层次)、音准(大量半音变化音装饰音)。原曲实在太难,尤其是在升到 bE 和 E 大调时,副歌的符点旋律已经走到了 E5 高位(还有一个上跳五度的 B5 等着呢),估计 Tia 实在唱不动,所以升到 D 大调后就没有再继续升了(而是在 D 调唱了一个六级的高音 B5,把账面的音域顶了上去),在现场听着真假声切换已经有点没劲儿了(要知道很多时候歌手累的话是假声或者弱唱时先使不上劲儿,然后才会蔓延到强音上)。Tia 真是使用了全力啊。\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一直觉得袁娅维是那种稍微有点悲情色彩的歌手,因为她爱上了 Soul 这种在中国很难火起来的音乐——我听她讲过她自己的故事:当年来到北京上学,在朝阳公园那边的一个酒吧里听到了一种让它突然沦陷的音乐,然后她知道这种她疯狂爱上的音乐叫 Soul,她觉得这是她的本命(确实也是,因为这种风格她唱得最好,而她唱难度明显更低的《阿楚姑娘》效果反而还更差一些),可是 Soul(以及很多黑人系流行音乐)的律动、旋律形态、歌曲结构都和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存在明显差距。分享一个小细节:Tia 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前半部分有少数听众在鼓掌打节奏,打的是反拍(也就是 4\u002F4 拍中的第二拍和第四拍),而这也是很多黑人系风格的基础律动。而在 Tia 示意大家一起鼓掌(而且她明确地示意了打反拍)、绝大多数听众起立一起鼓掌后,鼓掌点就变成了正拍(4\u002F4 拍的第一、三拍),和节奏声部的中排完全错位。注意:能来到《歌手》录制现场的,已经是经过节目组层层筛选过的有一定文化程度和作品阅读量的音乐爱好者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感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袁娅维可能都很难凭借 Soul 获得与她实力相匹配的成功。\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四、迪玛希《Opera 2》\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原唱 Vitas,原调 f 小调转 #f 小调,音域 C3 - #C6,迪玛希在原调的基础上多升了 2key,从 f 小调升到 #g 小调,音域 C3 - #D6\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本期节目在第一期节目播出前的一天进行录制,也就是说,这首歌是我听到的迪玛希唱的第一首歌。唱完之后我心里就只剩下两个字:震撼。\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对于如此一首超高难度的炫技歌曲,不仅在原唱的基础上多升了两 key,还在 D6 高位复制了 Vitas 的炫技处理方式(持续长音切断后重启),低音也完成得清晰到位。我彩排和正式录制时都听得非常仔细,迪玛希也表现得非常稳定自如。据(迪玛希的制作人孔潇一老师)说他的音域上面还有余量,看着他在舞台上抡胳膊甩膀子那劲头,这话我信。\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不过,在我在家里收看这期节目的播出版时,这种震撼感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削弱。一方面是因为我之前已经提前领教过现场版(还看了第一期的《一个忧伤者的求救》),此外,迪玛希最后的高音(大多位于极高的频段)经过电视信号的压缩后,也不像现场那样兼具圆润和力量感。\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对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理解得太片面了。他们甚至会本能地把技术和艺术对立起来(诸如「炫技一定不走心之类」的论调)——要知道,精湛的技术是自带美感的,否则杂技以及很多极限运动项目就没人看了,《泰坦尼克号》十五年后重新制作的3D版应该也没有观众买票了。同时,精湛的技术也是先于审美的,因为创作者和欣赏者,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更新的技术(比如摄影、合成器刚发明的时候,并没有构建其与之配套的创作理论和审美体系)。\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们不能指责迪玛希在「过分炫技」,因为人家选的《Opera 2》就是一首炫技歌嘛。我们也不能指责迪玛希和《歌手》节目组一味推崇高音,向观众传递错误审美观——我倒是觉得让迪玛希炫一炫,有利于让观众们直观感受到顶级歌手的发声技巧能有多强大,以及歌手的发声技巧练到什么程度才有资格炫(也避免被半吊子炫技歌手忽悠)。\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当然,能够充分发挥迪玛希的音域和技术特点(并且观众还容易接受 which 直接关联比赛成绩)的歌也确实并不算多。前两期高调空降(在现场评委基本不认识他的情况下都夺冠了),之后就可以调整一下歌路了(有节目播出打底,之后观众总会投点印象票,压力没有那么大)。\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五、杜丽莎《卡门》\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杜丽莎版 a 小调 \u002F A 大调,音域 A3 - #C5\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此曲出自比才的伟大歌剧《卡门》第一幕中著名的女中音咏叹调《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在一些场合会被简称为《哈巴涅拉》(Habanera),《卡门》则是更省事儿的名字。\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这首歌让杜丽莎老师演绎得有点偏差。歌剧中这首歌是魅力十足的女主角卡门在阐述爱情观时借机撩汉,(以当时的标准)算是大尺度唱段,歌手演唱时(不论是在歌剧中还是在音乐会上)都会辅以相应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但有个问题是杜丽莎老师的外型……我就不多评价了,总之她走妩媚性感路线实在感觉有点错位,像上一场那样往人间大爱那方向捯饬效果就挺好啊。\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此曲的演唱有个问题在于,流行歌手通常会使用相对「白」(真声)的嗓音来演唱这首歌,而开嗓第一声「爱情」作为一个前置了上行大跳滑音的长音,对比起歌剧的版本,就会显得特别干瘪(张惠妹唱起来也是一样的)。杜丽莎老师另外一个没太处理好的问题是,这首歌的自由节奏用得太多了。刚把速度唱起来之后就暂停重启,重启时第一拍总还不容易卡准,杜老师还不喜欢用 program,所以梁翘柏老师还得在台上摸着黑指挥弦乐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对于当年那些难以接触到西方歌剧、音乐素养有限的华人听众而言,用流行的方式给他们唱中文版《卡门》是有意义的。不过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就没必要再唱这种改编了好几手的简化版了吧。以杜丽莎老师的能力,好的粤语英语歌可太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六、狮子合唱团《你是我心爱的姑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原唱汪峰,原版 g 小调,音域 D3 - bB4,狮子原调原音域\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让我听得很舒服的一首歌。\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汪峰的原版旋律有种质朴美感,从音乐形态上更接近民谣,以木吉他打底,铺了大量的弦乐,鼓组用的鼓刷(没有鼓槌打出来得那么硬),完全没有用失真音色。狮子的版本改编得很巧妙,他们发现了原曲基础律动中的三连音结构,而这个结构又是 Blues 的突出特征之一,所以顺势就改成了抒情摇滚了(继承了很多 Blues 元素)。相应的,配器也有所调整,电琴的音色调得很复古,还安排了大段的双吉他 Solo,范儿非常正,可见编曲者,也就是吉他手力Q 对摇滚的理解还是相当到位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乐段上的调整也花了不少小心思。比如前奏部分把《你是我心爱的姑娘》的主歌第一句与吉他大师 Gary Moore 著名的《Parisienne Walkways》的主题前奏融合在了一起、第一遍 Pre-Chorus 段结束进副歌时延长了一个小节(用以增加张力)、取消间奏而把时长留给位于 Bridge 段的双吉他 Solo、最后在尾奏时并未使用大力散镲那种流俗收尾,而是弱收于《天空之城》的主题变奏,等等。这一系列的改编既忠于原曲,但又做了符合自己定位(和音乐形象)的调整,引入的新元素也能和歌曲现有结构互相搭配。每个改编的动作都不大,歌曲也行进得既流畅又丰满,你丝毫感觉不出来它比已经算挺长的原曲还长了一分多钟(全曲超过六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太需要靠歌手提音域或者使用非常规唱法来提升音乐张力了,因为音乐元素已经安排得相对合理而丰富了,而萧敬腾就可以专注到细节的处理上。这种对音乐处理的分寸感或许才是《我是歌手》这个节目最初所追求的吧。\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七、林忆莲《无赖》\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原唱戴佩妮,原曲 bA 大调,音域 bE3 - C5,林忆莲版提 2key 到 bB 大调,音域 F3 - D5\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戴佩妮这首《无赖》是首写得非常纠结拧巴的歌,词中的拧巴不用我解读了吧,拧巴表现在旋律上就是全区旋律充斥者大音程上下跳进,而且都是七度八度的跳进。比如「模糊的对白只剩我在专注 \u002F 我在解读」,「只剩我」上跳六度后马上下跳七度,「在解读」上跳七度(而且是在反拍切分点),这还是主歌。到了副歌跳得更厉害:「一味享受着那遗失的澎湃」,「享受」下跳八度,「那遗失」上跳八度,又八度下跳回来,「的澎湃」有时还会再跳上去。\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用旋律旋律线的剧烈震荡当然和歌词很配,但难就难在了演唱上。虽然整体音域不算高,但密集大幅度的跳进是非常容易让嗓子暂时失去控制力,进而影响到音准,但我在彩排和正式录像时听 Sandy 的音准控制得非常好。此外 Sandy 另外一个技术特点在于,气声比例、颤音幅度、发声力道、爆破音速度等演唱要素的控制力都非常好,而且很多细节处理得像和人说话一样,演唱的同时也有一种语言的美感,这种处理方法会大大提高这种抒情作品的感染力。当然,小瑕疵也有,比如在歌曲第一套主副歌中,有些连续切分的地方有些拖拍,有几个字(比如第一个「我在解读」)咬得不肯定。到了歌曲中段以后就调整回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林忆莲属于相对内敛型的歌手(从技术特点到技术风格上都是),而内敛美的传达需要时间。\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心中三票投给:迪玛希、谭晶、袁娅维(然而并没有票让我投)\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6:38:2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55,&likeCount&:186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0:38:2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65d83a14ff249d17b30e0d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55,&likesCount&:1860},&&:{&title&:&《歌手》S01E03&,&author&:&DKinBJ&,&content&:&\u003Cp\u003E歌手们的表现出现整体下滑的一期。\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主要原因在于连续两天录制节目(1月20、21号两天连续录了第二期、第三期),歌手极其团队都非常疲劳。上台演唱那几分钟歌手还能靠体力和斗志顶上,但选曲、编曲、改编等环节假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斟酌调整的话,就不免出现纰漏。往季这种连录两天的场次里,歌手们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失误,只是本季更明显一些而已。\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林忆莲《Run》\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唱 Snow Patrol,原曲 C 大调,音域 G2 - E4,林忆莲版调至 bA,音域 F3 -
C6\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now Patrol 的原版《Run》是首很英式的歌,旋律简练、编曲规整、技巧运用得相对克制(比如音域和编曲层次对比),强调音乐的整体感,淡淡的颓中有正正的力。Sandy 沿用的是 Leona Lewis 的翻唱版本,此版的核心改动出现在于歌曲的整体展开方式,放弃了 Britpop 贯穿始终的节奏声部(打击乐组和节奏吉他),调整成了很明显的「由弱渐强」的结构:纯钢琴引入 - 加上淡弦乐 - 第一段副歌开始进少量的打击乐(只有镲)- 第二套主歌开始进入鼓组 - 各声部逐渐加力 - 和声加入(同时主唱进入尾段的高音区华彩)- 达到高点后只加了一个小的尾段,全曲就全部结束。编曲很像在搭积木,随着时间轴的推进,音乐的纵向层次逐渐增加且只增不减。\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林忆莲和 Leona Lewis 的版本除了前奏和尾奏段落的安排稍有出入外,歌曲的主体发展线条基本是一致的。但这会给 Sandy 带来一些问题在于,1、主歌部分的音区过低,显得暗哑(F3 - C4);2、主歌段偏低会导致整体音区安排不合理,听众会感觉情绪高点迟迟不来,3、最关键的:情绪的收放循环太少、铺垫的段落太长、高潮又来得太晚(尽管最后给到了 C6 高音)——\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结构从艺术角度考量完全没问题,从比赛角度看一定会吃亏。放张图吧:\u003Cimg src=\&v2-7fc955edab712.jpg\& data-rawwidth=\&962\& data-rawheight=\&1391\&\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简而言之,就是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面对一般观众最有效的收票手段(之一)就是制造情绪对比,从而为观众提供冲kuai击gan。与其把一个长段落(情绪闭环)打磨得缜密精致,不如把它拆成几个小段落分别做成包袱来得效果好。\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谭晶《欲水》\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唱齐豫,原版 a 小调,音域 B3 - F5,谭晶调整为 #f 小调,音域 B3 - B5\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谈及《欲水》就不得不提电影《天浴》。这是一部沉重的作品,用一位青年的挣扎与堕落,来展现一个时代的扭曲与荒谬,主题歌《欲水》也深深诠释了那种在煎熬中走向绝望的哀艳之美。\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原本以为谭晶会在原版的基础上更强化戏剧感、凸显作品的深沉与厚重——毕竟相较大部分流行音乐而言,民歌、美声这些唱法,以及民族传统音乐、管弦乐这些音乐类别,在表达深刻主题时有着天然的优势。但谭晶老师这版《欲水》和我想象得不太一样,她把作品改成了探戈——甚至在间奏处的花腔段落直接引用了 Astor Piazzolla 的《Libertango》。虽然探戈也是自带深深忧伤感的曲风,但探戈的炽热、挑逗和极具肢体感染力的律动,却和原曲(以及原曲所服务的故事情节)存在明显偏差。齐豫空灵虚弱的嗓音像是女主离世往生时的诀别,而谭晶老师在充满了力量感地呐喊(尤其是后半段的副歌)后的倒地,却给人以重生涅磐的感觉——被人欺凌压迫的女知青终于觉醒变身成了女战士,下一集就要和黑恶势力展开殊死斗争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抛开和原曲的关联不谈,谭晶老师这版编曲和演唱本身的结构还是完整的,而且各种技法都围绕着现场冲击力的目的而展开(正所谓「杀人奔喉咙」),夺冠实乃情理之中。\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三、狮子合唱团《百年孤寂》\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唱王菲,原曲 a 小调 \u002F F 大调,音域 A3 - D5,狮子平移到了 f 小调 \u002F #C 大调,音域 F3 - bB4,间奏和尾奏段各给了一个 F5\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首《百年孤寂》的关键在于「末世感」,不管是王菲的唱、林夕的词、C.Y.Kong 和 Adrian Chan 的曲与编,乃至整张专辑的企划概念(以及专辑内其他歌曲),都是以此为核心概念而展开的。彼时刚刚结束的亚洲金融风暴、真假难辨的千年虫危机,包括王菲本人当年的婚变,都成了这种「末世感」在不同角度的注解。\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狮子这版《百年孤寂》增加了摇滚元素的比例,省略了一些过于细腻的段落,比如原曲中一些电子和采样音色,以及桥段和尾奏中颇有神秘感(源自增减音程的使用及调式感的游移)的弦乐主题;强化了失真吉他、节奏声部,演唱上也有所调整(比如增加了句内真假声切换)。「末世感」一定程度上被暴躁和力量取代,整体看来,音乐的力道用得更「实」,算是基本继承了原曲意图之外,又加入了自己的色彩吧。\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要找问题的话,我感觉歌曲后半段在编曲上可以再重一点,比如前奏中就出现了的密集底鼓双踩,应该在高潮段再现啊。前奏已经有些金属的力量感了,到歌曲后段吉他 riff 和鼓组应该再予以强化(现在的版本感觉力度没给够)。\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四、袁娅维《蒙娜丽莎的眼泪》\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唱林志炫,原曲 #c 小调,音域 #C3- #F4,袁娅维版 a 小调转 b 小调,音域 A3 - E5,结尾处有个高音 E6\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些诡异的改编。\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录音室版本的歌曲(尤其是 2000 年以前的华语流行歌,在作曲和编曲上总体克制),拿到音乐综艺比赛上唱,通常的改编思路就是:要么在原曲的基础上增强对比,要么只保留词曲把编曲(曲风、段落)推倒重来。\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 Tia 这版《蒙娜丽莎的眼泪》,前半部分在原版苦情流行歌的基础上,向艺术歌曲方向进行了调整(用了钢琴加小提大提的配器,变速处理多),但行至歌曲的 2\u002F3 处,突然引入了欢快的拉丁律动,此前所营造的情绪完全被推翻。两种毫无关联的情绪被强行连接在一起,难以自洽。除了会让观众感到无厘头以外,也不由得让人怀疑前半段的悲伤是否真实、怀疑后半段的兴奋是否真诚。查了查资料发现袁娅维 2013 年参加《歌声传奇》里就唱过《蒙娜丽莎的眼泪》,那个版本和本期的编曲除了前半部分抒情段的编法,以及后面高潮段落的节奏型略有出入以外,大体结构都一样。诡异感从那个版本就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连线游戏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