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内容匮乏的AR,能靠硬件开发可靠性来拯救吗

优质内容匮乏的AR,能靠硬件来拯救吗?
AR概念的炒作其实远比VR要早,只不过Google Glass的失败以及Oculus所引发的VR热潮使得这项技术现在被迫“退居二线”了。即便如此,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未来是属于AR的”,这也归功于Magic Leap、Hololens还有Meta等牛逼的硬件设备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但相比之下,AR内容的发展步伐好像滞后了许多。
不像VR可以靠庞大的游戏和娱乐应用撑起消费者市场,现阶段AR的应用场景仍然比较模糊。非要说的话,手机上那些伪AR应用也可以勉强算进“生活类AR”的范畴。但要建立有实际意义的AR内容,还是必须要建立在AR眼镜等硬件平台上面。
在增强世界博览会(Augmented World Expo)上,我看到最有消费者市场价值的是爱普生的 增强现实眼镜。这款眼镜中,有一款应用是用于控制无人机的,眼镜里的显示屏能够显示无人机的飞行线路,甚至是跟一些“VR+无人机”的项目一样,直接将无人机摄像头拍摄的内容同步显示在显示屏上。相比戴着一个笨重的VR头显在户外操控无人机,外观就跟普通眼镜没多大区别的 BT-300 更适合这类生活场景。
除此之外,会场上最好的AR体验反而是一款几乎不需要与眼镜显示的内容进行互动的应用。这个应用主要用于远程帮助工人作业。教学人员通过工人的AR眼镜上的摄像头观看作业内容,然后将操作的方法和指令回传到眼镜上,工人就能够在不停手的情况下获得正确的作业指导,效率很高。
尽管AR医疗,特别是“AR+手术”这一块备受瞩目,但实际体验过几个应用后,我发现目前的情况与理想情况差别很大。比如说在需要长时间进行的手术中,AR眼镜可能会因为续航时间不足而中途退场;另外,这些AR应用还存在识别率低的问题,没有办法给医生正确的手术辅助,甚至有可能阻碍医生的判断。而按照现在AR技术的成熟度来看,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还需要数年的时间。因此目前阶段,“AR+手术”仍然是个伪命题。
其实说到AR内容匮乏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因为消费级硬件平台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主流的几家AR眼镜厂商距离他们发布自己的消费级产品还有一段时间,而只有等市面上真正出现一款“爆款”的消费级AR眼镜,才能将内容开发者更好地聚拢起来。有更多的开发者面向这个AR硬件平台进行深度优化和内容定制,才容易产出优质的AR内容。
*本文由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和原文链接。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官方网站或搜索“粹客网”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三摄成未来趋势 全能相机与AR为最大看点
13:18:42来源: 手机中国
& &本质上讲,三摄是受手机更迭换代加速、硬件工艺及数据处理能力进化催生的产物,而这一系列突飞猛进的势头,都源于用户对高质量成像的需求。  手机厂商当然不会把专业相机设为竞品:受制于机身厚度及内部结构设计,想要在这片置锥之地上依靠硬件堆叠与相机做平等对抗,基本没戏。行业内相比较,从微博微信到广告片《三分钟》,手机摄影的使用场景正由社交转向渗透专业领域,对于用户日益所需的专业使用场景需求,各大品牌都在拍照方面寻求突破。就像通信网络之于5G、显示之于全面屏。“三摄成为未来趋势”,已经变成不可忽视的声音。  聊三摄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双摄。  2014年,当人们走出3D拍照概念以后,HTC One M8搭载的双摄横空出世,两颗平行摄像头,奠定了现有双摄方案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模拟人眼测取景深数据,模拟大光圈的背景虚化。而后,陆续有了黑白+彩色、广角+长焦的双摄方案。华为P9后置双摄  黑白+彩色的方案以华为P9为代表,利用黑白摄像头捕捉更多的细节,彩色摄像头用于色彩还原,使得后期合成过的照片画质更好,此方案也让手机在暗光环境下拍摄的能力有了极大地提高。而广角+长焦则是拓展相机使用场景,同过切换至长焦镜头进行所谓的两倍光学变焦。iPhone X后置双摄  总结以上方案,双摄技术在夜拍降噪、快速对焦、光学变焦、景深利用等方面已展现出强劲的实力。但当我们认为双摄已经很成熟的时候,却发现受制于单个镜头的作用以及组合的可能性,总找不到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让一台手机完美适应任何场景,从而做到全能。  虽说这世上根本不存在什么一劳永逸,但仅限于手机摄影,参照现有的方案去做一个两全其美的改进,总不是什么难于登天的要求。同样是希望有更出色的成像,黑白+彩色+长焦组合的三摄、或类似的方案,显然更有竞争力一些。三摄可以同时具备光学变焦及黑白镜头,无损远摄的同时,还能够利用黑白镜头的补光优势保证更出色的成像质量,这就为人像模式等需要模拟大光圈背景虚化的场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弥补面部曝光不足等问题的同时,多一颗摄像头就有可能得到更全面的景深数据,从而让背景虚化更加完美。  写到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三摄这么好,为什么之前从来就没有厂商尝试过。  工艺难度为其一。如双摄的普及,为了封装良品率,最终使用的AA制程大大提高了设备成本及工艺难度,三摄同理。解决了制程问题,就要考虑如何将三摄放入手机中。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讲,多一个摄像头,相机模组必然更大,在不减少电池容量且保证安全的同时,如何将手机内部空间切出来一块,就是一件非常纠结的问题。拿iPhone X举例,在加入更大的摄像头模组和原深感摄像头系统之后,iPhone X的内部空间急剧缩小,为了能放下主板,苹果不得不采用堆砌式的方案,让主板面积相比iPhone 8 Plus足足小了30%。三颗摄像头是否是结构设计的极限,在iPhone X之后,相信已经看到了方向。iPhone 8 Plus主板对比iPhone X主板  而后就是数据处理能力。  双摄的背后,是两个摄像头同时出多张照片进行合成。三摄在镜头协同上,有更大的数据量,自然就需要更强大的图像处理单元甚至是AI来支持。  去年发布的麒麟970芯片,专门为深度学习而定制了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这颗高效的AI计算芯片在图像数据处理能力上尤为突出,间接地为三摄数据处理打下了基础。骁龙845,也主打沉浸式计算,集成在芯片中的Spectra 280图像信号处理器,对手机相机性能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参考这两颗芯片的侧重点,可见三摄的布局,早已经开始。海思麒麟970  相比之下,华为宣布将在3月27日发布搭载三摄像头的P20的消息,就一点都不意外了。参考华为一贯大开大阖极具美感的市场打法,这次抢在行业迭代之前,一定是深思熟虑过。况且华为P系列一直以摄影见长,很期待这次三摄到底有什么革命性变化。  说到三摄的未来,也不得不提及。  2016年曾有基于Tango的AR手机出现,其将两颗摄像头设计为感知景深、追踪动作的传感器。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因Tango对硬件标准苛刻,谷歌也没有能力整合OEM厂商,只得在ARKit发布之后,匆忙放出了ARCore与之抗衡,并最终放弃了Tango。在已知的消息中,华为等国产厂商,都已支持ARCore,在其架构之上,三摄能有什么优势,是否能带来更加惊艳的AR体验,这点值得期待。  最后,是用户可能最在乎的点。三摄,会好看吗?  如果三个摄像头如果能不占用太大背部面积且不凸起严重;弱化第三个摄像头的存在感,并保证背部排版比例协调,就基本不用太担心外观的问题。参考P20曝光渲染图,竖排三摄加Leica logo反而对称,横拿手机的时候也会像一个相机,这也与P系列主打摄影不谋而合。  写在最后。自17年手机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各家厂商、甚至是各个产业链条都在最大化的争取产品迭代速度。参考全面屏一夜之间遍地开花;屏下指纹、甚至半屏指纹开始量产;高端芯片全面拥抱AI;除了5G之外,三摄已经算是手机上更迭较晚的一环了。此次华为首当其冲,正式开启三摄时代,对整个行业可能都是利好消息。毕竟,一面满足用户日益增强的手机摄影需求,一面激活创新活力,可谓双赢,何乐而不为?
编辑:北极风
引用地址: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注eeworld公众号快捷获取更多信息
关注eeworld服务号享受更多官方福利
热门关键词
大学堂最新课程
汇总了TI汽车信息娱乐系统方案、优质音频解决方案、汽车娱乐系统和仪表盘参考设计相关的文档、视频等资源
热门资源推荐
频道白皮书GMIC圆桌论坛丨AR/VR活下去最重要,创业公司要坚持到爆发那一天
William Bao Bean/朱郁丛/白达/张聪/Cyrus Lum
[ 亿欧导读 ]
很多AR/VR领域的技术的综合性很强,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做哪一方面能有突破,避免跟大的企业有直接竞争?在什么行业上最近能够实现AR/VR技术的突破?中美之间AR/VR又有什么差别?
4月28日下午,2017GMIC大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VR、AR行业投资的后风口时代”的圆桌论坛环节讨论十分精彩。
出席圆桌论坛的嘉宾有SOSV合伙人、中国加速常务董事William Bao Bean、英梅吉科技创始人兼CEO朱郁丛、北京歌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白达、深圳市量子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聪、&Clever Robot Labs联合创始人兼CTO&Cyrus Lum,并由微软加速器·北京首席技术官王雷担任主持人。
以下为圆桌论坛主要观点提炼:
1、VR的未来基于移动手机;
2、交互在AR/VR中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
3、交互决定了内容的创作方式,它已经成为内容创作的瓶颈了。
1、AR/VR是非常系统的产品,实际上需要多方面的技术;
2、不单是整机产品,其他的核心部件都有可能成为创业方向;
3、创业团队必须具有全球化的技术的竞争力以及全球化技术整合的能力,能够活下去非常重要。
William Bao Bean
1、目前VR主要的问题是能不能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2、中国互联网方面有两个基本方法可以赚钱:VC投资和娱乐行业;
3、创业团队能够解决客户的痛点和刚需非常重要。
1、AR/VR变得更加移动化了;
2、中国消费者在AR/VR方面接受度很高,但缺少创新;
3、VR最大的痛点是缺乏内容,让技术能够真正通过内容创新的方式来服务于最终的消费者。
1、视频分辨率是VR视频很关键的事情;
2、VR处于非常初级的状态,需要在技术上深挖。
以下为圆桌论坛的速记整理:
白达:北京歌尔投资是这样的平台,第一个,我们会投资歌尔本身相关产业链上的项目。第二个,针对一些公司看好的新的方向,包括管理公司看好的方向,我们会进行投资和布局。
主持人:谢谢。
William Bao Bean:我们是加速器的VC,我们是2010年开中国的第一家的加速器,叫中国加速。你可能没有听过,因为我们帮助国外公司进入中国的市场,帮助中国公司去国外。SOSV是三亿美金的CV,是世界上第二大的CE投的公司,去年我们投资150家公司,今年应该会投资195家公司。我负责互联网,硬件我们是世界上第一大,吴声在科技上是第一大。
主持人:谢谢。我对William Bao Bean他们也做了功课,他们网站的名字很有意思,叫中国加速器。之前他在中国待了17年,我觉得中文讲到这个程度很不错了。第三位是William Bao Bean投资过的一个企业,也是做VR创业的,请自我介绍一下。
Cyrus Lum:大家好。我是Clever Robot Labs的CEO。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组合平台,能够进行一些虚拟现实的方法,让大家能够有新的创意,也就是说,大家可以用你的智能手机,或者掌上手机,用我们的技术来运转整个世界。我们在MIT炫过我们的技术,还有Google,华为,我们都有演示过我们的技术,我们很高兴来到这里。
主持人:谢谢。我大概看了一下的你们的视频,也很时尚。其实在现场照一个照片,就可以把现场实际的情况变成一个3D游戏的或者一个场景。我觉得在软件方面我们看到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VR的应用软件。下面有请朱总介绍一下。
朱郁丛:我是Hand VC的朱郁丛。我们是解决基于智能手机的AR/VR交互。我们认为VR的未来基于移动手机,因为用户数量足够广。我们在7-9月份推出来的产品通过手机上的自带摄像头可以控制,这样的话对整个内容的生态会做到更丰富一些。
主持人:他们是通过手势直接点就可以做到控制,我觉得这也是未来我们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最后的一位嘉宾是张聪。
张聪:大家好,我是量子视觉的张聪。我们做的事情是专业的VR影视拍摄的解决方案。可以看到台上前面这个摄像机就是我们今年3月21号在北京发布会推出的20幕的10K拍3D整个一体化的VR相机,这也是我们主要的产品。另外我们配合这个产品也有专业的监看软件,以及后期素材整理和评判软件。我们切入点更多是为内容制作者和中国的内容创业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能让他们更高效,低成本制作出来最高质量的VR内容。这是我们希望做到的事情。
主持人:张总的硬件就摆在这边,大家看到很酷。它有20个摄像头,可以做到双幕的高分辨率。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微软加速器北京,我是微软加速器北京的CTO。微软加速器一直致力于创业者的支持。今天GMIC创新大赛的前三强全部都是有微软加速器的企业,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加入到微软加速器。
从刚才的嘉宾介绍已经看到了这次组委会对这个论坛的精心的组织,我们其实想跟大家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们去年非常火的VR/AR到底该朝哪个方向走。我们会从三个方面,首先我把整个论坛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会从技术和市场一个方面,另外会从中外的差别,中美之间的差别,到底在哪些方面有一个发展。第三个,我们会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一看,AR/VR应该朝哪些方面的发展。
其实大家看到从2015年的时候,我们说前年最火的时候,2015年AR/VR投资有57起,投资规模达到了24亿。这是在中国的事情。2016年的时候就已经下降到了38起,投资规模也有一些下降,到15.4亿。大家看到今年投资圈有很好的方向,去年是AR/VR,谁不做这个都不好意思说,今年是人工智能,谁不做人工智能也不好意思跟大家讲。我们也探讨一下人工智能AR/VR的应用。所以今天的第一个问题就是AR/VR走到今天,我们觉得哪个应用更加具有场景,技术上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白达:我们歌尔是VR产业链的公司,我们目前是向索尼等等,去年我们在VR上销售收入在20-30亿。我们年开始做VR,所以我们对整个行业的周期起起落落有更深刻的理解。像去年热,去年下半年和今年稍微偏冷一点,实际上我们也不太感到意外。说实话去年热的时候,公司也没有投,不是我不想投,而是我挤不进去。当然话又说回来,我是开个玩笑,实际上去年的价格,各方面我也没有想投的倾向。但是今年不太一样,今年我觉得相对来说比较冷静,反而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
VR/AR我说一下方向问题,我觉得AR/VR是非常系统的产品,实际上需要很多方面的技术,在座的几位创业者,实际是从不同方向技术做的细分产品。实际上哪个产品或者哪个技术需要有突破,这个我觉得很难下定论。像AR里,光学,有显示的、有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有空间感知定位的、还有输入的,还涉及整个软件系统能不能把这个集成起来达到最好体验,当然还涉及到供应链上。所以各个方面都相对需要达到均衡程度,或者像类似苹果这样的厂商,能把各方面资源整合到位的时候,这个才会有所突破。目前整合比较好的就是索尼的,还有国内一两家产品还不错,但是距离消费者的期望仍然还是有一些空间。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很多AR/VR领域的技术的综合性很强,从大的企业来说,因为歌尔是一个非常大的企业,你觉得,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做哪一方面能有突破,避免跟大的企业有直接竞争?
白达:实际上是这样的,我举个例子,AR/VR阶段如果从产业周期上来看,咱们以手机做比较,类似于八九十年代的大哥大,稍微往后一点点,类似于这个时期。实际上我们判断,将来AR/VR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眼镜可能跟我现在戴的差不多,可能稍微比这个再复杂一点,但是在重量、舒适度和轻薄上差不多,只有达到这样相对算是终极的状态。实际上手机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就是从一个非常非常重的,但是那时候用着还可以了,一直到现在非常轻薄的,功能很强大的。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整个产业进化是有周期的。对于初创企业来讲,手机演化过程中,我以歌尔做个比方,歌尔并不是手机终端厂商,也不是手机里面的最核心的集成商。但是歌尔里最核心的,它是做声学器件或者做核心的光学器件,这部分仍然是做的利润很大,我们一年声学产品有百亿级的营收。我说在整个AR/VR产业链净化过程中,除了核心的产品市场之外,另外核心的部件,包括有在做的,像核心视觉的、体感的、还有像算法、芯片,都有可能成为创业的方向,不单是整机产品。
主持人:很好,这给我们创业者指明了一个方向。像William Bao Bean这几年看过多少个AR/VR项目?
William Bao Bean:我们是早期的投资者,对我们来说不止是进入一个热的市场这么简单,我们起初的时候对AR/VR的考量,我们会看到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这个属于2014年,就是三年,当时很热了。问题在于这个行业,大家知道VC往往会搅乱市场,尤其是在中国的话,2004年对VR进行了投资。投资者,大多数VC,包括我们,就好像吃绵羊一样,我们总是冲向最热门的领域,比如说土豆,优酷,还有一些视频网站,但是作为投资公司来说我们要帮它们解决问题。
目前对VR来讲主要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有很好的用户体验。这个非常重,不方便,并且非常贵。要获得非常好的用户体验的话,必须有预扫描。所以我们做的希望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方式就是让手机或者VR也好,能够带来好的体验。Clever Robot Labs是我们合资的,在手机上可以享受到AR/VR,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可以享受AR/VR,这个是很有意思的。
主持人:你认为在什么行业上来可以实现最近能够实现AR/VR技术的突破?
William Bao Bean:我认为在中国互联网方面有两个基本方法可以赚钱,看到VC投资已经挣钱了,还有娱乐行业。比如商业,有很多的重点都是放在娱乐方面,VC投资。我自从1999年开始对游戏进行投资,当然我也损失了很多的钱。因为我们也投资娱乐。大家知道,好莱坞的电影有些是游戏版可以投资的。我们使用虚拟现实作为一个平台来讲述故事,因此,文本很好,图片很好,图像很好,但是VR可以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讲故事的平台,因此大家看到有些公司它们赚钱,它们是用VR来销售它们的体验,来销售他们的旅行体验。
我们事实上用VR来销售,像一些食品的销售,如果在中国的话,我们就会注意到。你花一百多块钱来买曲奇饼干有意义吗?你在意大利的一个小的商店里,你要买这样的饼干有没有什么意义呢,你还可以买一些烤豆或者别的饼干。实际上看到了VR的价值,所以我们加入了VR的企业,加入到中国的超级市场当中,能够促进饼干的销售。
主持人:所以你说的我觉得也对,一个是娱乐业,还有一个是,特别是在游戏方面,其实在VR领域发展的非常的快。另外一个就是电子商务的购物,这也是从我们最近的一些,像阿里上的很多购物,现在也已经开始有VR了。所以从Cyrus Lum角度看来哪个方面或者技术方面能够在AR/VR实现技术突破的?
Cyrus Lum:我觉得技术突破,当我们谈到AR/VR的时候,实际上是更移动化了,现在看到VR,像桌面电脑,台式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它需要很多空间,可能需要一个13平方英尺的空间,需要非常多的设备的成本,才能放一个台式机,你需要买耳机或者其他的东西。所以这些就是问题。
自从我们有了智能手机以后就已经能够享受到娱乐了,他们的娱乐随时都在,AR/VR,并且是移动化了。为了做到这一点,为了让AR/VR能够变得移动,就需要酷的技术。很酷的技术,比如说3D传感器来跟踪用户的场所和所在的位置。比如说,外部的传感跟踪装置,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你变得移动化。比如说我们有一个360度的跟踪技术,还有应用里的头戴耳机。我们这样的创新可以获得非常好的AR/VR。
另外,其他方面的技术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像Facebook推出AR平台的时候,像同步的位置确立,这种形式可以让我们的电脑,让我们的智能手机通过摄像头看到图像,这样的话他们就能进行决策。机顶盒是很有用的,他们希望把这个技术推向研发,使用AR。我们使用这样的技术,不止是来跟踪我们的行动,还能用VR来了解的周围的情况。比如说最近我们做的,我们可以看到房间,然后就可以进行方位的的识别和跟踪,我们说的实际上是更多的地点,我们做的是什么呢?是完全的现实的替代。事实上我们想到这个时候它还有很多的应用。
主持人:Cyrus Lum的软件可以随时扫描不同的场景,然后就可以变成VR的应用。这个也让我们想到了一个,就是什么时候VR能够像您说的眼界这么清,能够随时用到我们的客厅,这个就应该是很普及了。
朱郁丛:现在AR/VR处于很早期的时代,现在需要创业者,像从硬件、软件、算法等方面都需要去努力。因为我们是做交互的,所以我说一下交互。其实我觉得交互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是因为我做这个,而是因为交互决定了内容的创作方式。而内容是真正吸引大量的用户,他能够去用这个东西,粘住这个东西一个很关键的点。
现在可以看见在移动上面我们能够去创作什么内容呢,内容的控制方式就是跑不完的步。就是说交互方式已经成为内容创作的瓶颈了。我们为什么做Hand,也是当初看到这点,所以我们一定要让用户说能不能用手机自有的程序去实现这些交互的功能。比如我正常的点、触、按、拖、拽,不说一定要把手放在里面,那很深度的交互在我们内容创作里不到10%,大量的内容厂家还要高度适配。
从定位上来说,我们虽然是技术公司,但是我觉得更要强调定位的问题。技术尤其需要定位。从重度交互来说,我觉得不管用什么,它解决的重度交互,它解决的是Google的手柄。对手柄来说,几十块钱的东西,它不会存在遮挡的问题,不存在高速运动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定义,在VR的交互,我们觉得最好的交互是什么,语音解决大量文本输入性问题。Google解决大量重度交互问题。
而我们在这个交互当中,我在看片的时候有一个按纽,我想播放下一个,我点一下。我想快进的时候用手拉一下就Ok了。还有AR上面,刚刚白总有一点,我这个观点跟他是高度相同的,就是AR演进跟这个是一样就是做到轻薄。轻薄就带来功耗的问题,体积的问题,重量的问题,用大量的其他的程序是不行的。
主持人:非常好。下面请张总谈谈目前做的突破,包括目前做的20幕摄像头的突破。
张聪:整个VR是一个生态,目前整个生态是慢慢进步和慢慢成熟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面的过程,任何一个点甚至还不足以改变整个VR的生态。但是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是大家在每个点上都做一些突破,一起改变VR的状况。我只能去解释一些我比较熟知和了解领域。我们做的是VR视频的内容,VR视频内容的载体可能并不完全是PSVR等等,更多是移动的VR,像刚刚讲的是移动端的VR。移动端VR硬件的进步和突破,对这个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关键。像4K MOD的应用,包括高通的在手机端的芯片的应用,包括安卓端,包括在整个系统方面的突破,这都有助于视频在移动端上的演变。
我们觉得更关键的是更多优质内容才是用户需要的,而如何生产优质的内容,怎么定义优质的内容,所以我们做的事情是帮忙优质的内容CP,给他们提供一个高效的,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他们高效的制作VR的优质的内容,包括视频内容。视频内容我们定义来讲,我们现在是定义到三点:高清。
我们现在VR内容在4K以内。但是可以想到4K是360度4K,真正反映到眼睛里可能连720P都不到,大家习惯了蓝光视频,所以720P可能不接受。所以视频分辨率是VR视频很关键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做10K画面品质,这样到4K屏幕会有一个很好的体验。第二,3D。我觉得3D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目前来讲我觉得VR的视频可能现在还是停留在全景视频上。包括Clever Robot Labs做的事情,就是在平面上更多的信息交互,更多的各个方面的,包括认知的信息都存在进去。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我打断一下,我替大家问一下,这台机器的售价是多少?竞争品的售价是多少?
张聪:98000。我们对标的是专业级设备,目前大家能买到的就是诺基亚的,它的售价在30万人民币左右,这个价值一直在波动。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助力现在VR的内容制作团队,他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生产出更优质的内容。
主持人:谢谢。我们想问一下嘉宾,就是中美之间AR/VR的差别。
William Bao Bean:我想这样的平台上他们都有很多的工作,有很多的英特网,还有Google都投了很多的钱来投资于平台,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容,我们有一些很好的技术,但是可能没有很多有趣的内容。现在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有传统的一些曲线的发展,大家都非常的兴奋,但是把这个兴奋变成现实的话,恐怕这个现实就没有那么有趣了。所以很难让人做出来这样一个很有趣的VR的内容。很多的内容都很不好,很难看。要是接入大众市场的话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大众市场当然一方面是钱,如果说做的多,挣的钱多就比较容易了。我们想把一切做大做完美,我们也不觉得我们需要有专业级的东西才能进入大众市场,但是必须是让人能够获得的。因此我们会集中于手机的平台,大家都能用。它是完美的?它不是完美的。它有趣吗?有趣,而且是大家都能参与的。对于初级投资者,我们实际上对数字和数据觉得很重要,30天的保留期很重要。在30天之中你们有多少人用过VR呢?看来用的不少。有多少人在7天之内用过VR?大概只有五个人的样子。在昨天有几个人用?我们现在是一个技术的讨论,希望真的有人用过。每天都用VR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大使了。
主持人:Cyrus Lum有没有在中国接触到一些初创的企业?
Cyrus Lum:我觉得中美在AR/VR创业中有什么样的区别?中国的企业我觉得中国总体来讲是很不错的,是能够激励这样一些消费者使用它,比美国快的多,美国要慢的多。比如AR/VR方面他们接受的很快,他们会推动消费者很快接受。但是问题也是有的,之前也讲过的。我也看不到创新,当然我们看到了的确是有创新,创新主要来自于美国的。特别说到VC技术方面,主要是美国创新。现在最高端的AR或者说这样的混合现实的这样的一个技术,叫Holmas,在中国没有和Holmas技术相似的。
因此,美国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强的。中国能赶得上吗?我想是的。现在的问题是现在很多的资源进入了AR/VR的企业。中国什么时候能追上美国呢?我们还要拭目以待。现在我看到的这个区别,其中的一点就是我们现在Clever Robot Labs是一个国际的公司,我们是在中国和美国都有相关的工作,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中国成为这样的一个进程的一部分。中国也会有很多这样的创新。
William Bao Bean:美国有很好的技术,但中国的用户是事实上喜欢新的技术。我认为商业模式可以用VR方式赚钱。
主持人:我们其实除了人多以外,我们的技术现在也在慢慢的领先。中国的双创,我们孵化器全国已经有4000多家,我们作全球应该说是加速器,孵化器是最多的。所以中国这几年的双创发展我觉得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最后一个问题,作为投资者角度有哪些企业是愿意投资的?作为创业的角度,您觉得哪些方面是需要发展的?
白达:我首先说一下整个周期,确实现在看来没那么热,但是我觉得恰恰在我看来反而是一个好的投资时期。这是我切身的感受。
第二个,什么样的企业我会投资?第一个,我觉得创业者的认知,就是最近那个傅盛一直在讲这个。刚才说了AR/VR有很多的技术,他要对各种情况有很高的认知,至少超过我一个层次。创业团队必须具有全球化的技术的竞争力。这还不够,还必须具有全球化技术整合的能力。我说的这个技术,因为现在的技术不是那么成熟,技术的每个点可能散落在全球各地,你有这种的视野跟整合能力,也非常重要。
第三个,目前VR我觉得处于发展非常快,但是可能还需要有一些时间,所以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怎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通过自己的低成本或者融资也好,或者是挖掘细分行业的真正能够赚钱的机会也好,我的意思是说你能够活下去非常重要。所以符合这些基本条件的选手或者团队,我们都会乐意去看,乐意去谈,乐意跟他们交流,甚至乐意帮助他们。
William Bao Bean:我们希望投资于能够解决问题的公司,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期待着有些,比如期待团队,这样的团队是什么呢?比如他能有一些优势在解决问题方面,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如果能解决问题的话客户是愿意买单的。两年半以前我们就投资了一家一个视觉的公司,是VR公司。他们解决一个医疗问题,因此很多人,和他们的眼神交流,这样的话就是在解决眼神交流这方面我们可以使用VR来进行这样的训练,来进行聚光,不断的校正。
这样的话VR就是非常有市场,能够解决实际的医疗问题。有一个木质的头戴的设备耳机,但是这样的VR设计能解决医疗问题,人们是愿意为之买单的,也能带来很多的比如说娱乐的内容。因此,我们是非常开放的,不是说我们只投资于哪一个公司,我们要看的是它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如果你有非常棒的团队,我们就会很看重,我们可以合作共事。
主持人:解决客户的痛点,刚需是他最看重的方面。所以他也很开放,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可以会后跟他接触。
Cyrus Lum:我们在未来将会改进的是什么呢?我们的平台可以改进。我们一开始就谈到了VR平台,我们在下去的时候还会讨论这个话题。我们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积极的努力,确保我们能够来推出更好的技术。我们所改进的是,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痛点,你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现在最大的痛点对VR来说,是不是缺乏内容?如果现在我们看一下报告,说VR表现的怎么样,往往会谈到成本。问题本身你有没有创造内容。
消费者他们是渴望的是内容,我们在做什么呢,我们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我们有打造一个内容的生成创造平台。这样的话使得内容的创造能够不断的升级,一直能够交付给终端用户。因为技术必须进行开发,然后产生这些内容。这样的话让技术真正的能够通过内容创新的方式来服务于最终的消费者。不管是它以什么样具体的实物的形式。所以我要说我们期待着这些技术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够有针对的内容创见,并且这些内容可升级,可扩展,能够服务我们最终的消费者。
朱郁丛:我们节奏其实是有,不叫放慢,我们其实有一个自己的规划的。去年我们更多是在做试水,就是看看市场上对于单像头的手持是怎样的。包括我们还去过歌尔。
主持人:你可以跟白总多沟通一下。
朱郁丛:对,我们的产品出来那边表示会用。就是收到的反馈是很好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把产品迭代。因为出样品跟出商业化中间是天堑,中间有很多很多问题要去解决。我们在去年也可以放SDK,但是我们团队内部也觉得不够一满意,因为搞强光等等复杂背景方面都会有影响。
张聪:在技术上深挖。VR是很初级的状态,如果没有潜心研究技术的状态VR很难突破。第二,执行力,中国团队一定把执行力提上来,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能量来出我们的产品,去迭代我们的产品。第三,对所有的创业者和VR创业者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活下去。目前这个阶段对我们来讲活下去,找到成熟的落地场景,坚持到真正VR爆发的那一天。
主持人:一年销量是多少?
张聪:我们刚刚发布,我们期待着今年的销量。
主持人:谢谢各位分享嘉宾,也感谢组织者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交流机会。
诸多利好不及行业自勉
你知道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017发展热点看热词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拯救疼痛靠自己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