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的老公手机号码副号不能为空,他能在他手机里可以看到我的一切吗

【提醒】手机号13、17、15、18...开头的人当心!摊上这事,今年一年白干了→
年关将至,骗子也上线了。现在骗子编写短信迷惑性非常大,一旦点入链接,可能让你倾家荡产!提醒:收到这样的短信,千万别点开,直接删除!
手机被锁定 5万多元被盗
一觉醒来,深圳的何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被锁定,同时,某购物平台账户遭陌生人盗刷,犯罪分子使用白条消费和申请贷款,一夜间洗劫了5万多元。
随后何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曾经被一个陌生号码接管。来自运营商的短信显示,这是一项办理添加副号的业务,何先生的手机号码被犯罪分子添加为副号。当副号手机关机,所有短信都会被主号接收,犯罪分子在此期间接收何先生的短信验证码,进而作案。
“副号”≠“亲情号”
不用身份证、不用银行卡、甚至连真实姓名都不用知道,钱就这样不翼而飞。副号究竟是什么东西?
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亲情号”,但“副号”和“亲情号”并不是一回事。
亲情号通常指不同机主、不同号码,为了彼此之间通话更便宜而开通的话费套餐,副号则是由运营商提供的“一卡多号”业务,在不换手机、不换SIM卡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增加最多3个真实手机作为副号。主副两个号码可同时待机,并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其中任一号码拨打、接听电话、收发短信。
回复短信不可过于随意
那么,何先生的手机号是怎么成为犯罪分子的“副号”的呢?
犯罪手法还原
第一步:买料。犯罪分子在网上购买泄露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和预留手机号,俗称为“四大件”。
第二步:钓鱼。犯罪分子向已经掌握了银行卡信息的用户,发起绑定副号的业务申请,以广撒网的方式寻找作案对象。一旦你误回复了,就上钩了。
第三步:强迫关机。由于主号只有在副号关机的情况下才能接管短信,犯罪分子这时一般会采用两种手段,一是利用短信轰炸强迫目标把手机关机,二是利用手机云服务,对手机进行远程操作。
第四步:空手套白狼。利用主号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犯罪分子对手机号码绑定的网购账户进行洗劫。
花样叠出,防不胜防!对于这类诈骗来说,在接到各类短信通知后,一定要看清短信内容,不可随意回复。
“短信保管”业务也不太安全
短信保管业务开通后,便可以在运营商的服务器上保存你的手机短信,现在,不少手机厂商的云服务也在做同样的事情。然而,这却是个暗藏危险的功能。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犯罪手法还原
第一步:撞库,获取各类账户信息。所谓“撞库”,就是利用软件对高概率数字序列进行尝试,利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用户的网络身份、网银账号、手机营业厅等账户便一览无遗。业内人士称:“撞库的速度很快,每分钟至少上千个,如果用一些好的设备,效率更高,成功率在50%以上。”
第二步:开通短信保管和短信拦截业务,获取验证码。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开通这一业务后,保证登陆安全的动态验证码就顺利成了犯罪分子的囊中之物。
第三步:开通实体SIM卡。此时,犯罪分子就可以伪装是受害人,在网上营业厅申请4G换卡业务。为了便民,有些运营商会直接就可以把卡快递到指定地址。
既拦截了短信,又复制了SIM卡,诈骗分子就能“为所欲为”了。
大家知道,许多重要服务都依赖手机验证,如果你将手机短信同步备份到服务器上,就增加了暴露机会,一旦网上营业厅服务密码被盗,或云服务登录权限被盗,就等于在“裸泳”。
冷门业务的漏洞被盯上
反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发布的《2016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提出,2016年以来,网络诈骗主要呈现几个明显的特点:
网络诈骗主要呈现几个明显的特点:
手机卡成为新的盗窃目标;
利用短网址、微云分享链接跳转到钓鱼网站;
知名招聘网站、语音平台进行公开招聘;
真假难分的钓鱼网站;
精准诈骗的实施;
诈骗专业度越来越高;
利用新业务和冷门业务漏洞实施诈骗;
利用云盘、同步软件进行信息窃取。
转发提醒身边的朋友~
来源丨中原网、工人日报、央视新闻
12月13日中奖名单
恭喜网友“周女士”(150****7300)为我们栏目提供新闻线索并被采用,获得由大观国贸皮草城提供的价值399元拉杆箱一个。
领奖地址:郑州市商务内环东二街郑州电视台(热线01178)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能副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