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组一个三联屏壁纸来玩吃鸡,请问华硕非公GTX1070Ti能否带动,接口是否支持?

横向评测 | 为了检验出哪家GTX 1070Ti最好 我们吃鸡都吃腻了横向评测 | 为了检验出哪家GTX 1070Ti最好 我们吃鸡都吃腻了爱活网百家号GP104是Pascal架构首发产品,GTX1080/GTX1070发布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后来又发布了大核心的GP102,也就是GTX1080TI和Titan X。GP104是中等规模核心,而GP102比GP104大上一半。GTX1080是完整的GP104核心,有2560个CUDA Cores,而GTX1070则是1920 CUDA Cores,规模比GTX1080小了25%。此外1080配备了更为高速的GDDR5X显存,频率从提升了10000MHz,同样也是25%的差距。1070的实际均价在3200左右,而1080实际均价大概在4500,这样的价格差距远大于之间的性能差距。从市场反馈上看,大多发烧级玩家都一步到位选择了1080TI,而注重性价比的玩家更多选择1070。性价比不高的GTX1080就略显尴尬。AMD再稍早推出了VEGA 64和56,虽然我们认为这2个产品实际上并不能对现在的GTX1070和GTX1080产生什么实际威胁,但NVIDIA还是认真的对此做出了应对,这就是本文的猪脚GTX1070TI。GTX1070TI的流处理器规模为2432个,共有19组SM,仅比GTX1080的20组少一组,128个SP,规模为GTX1080的95%,这样核心规模就十分的接近。但在显存方面,GTX1070TI还是继续延续1070的规格,继续是8GHz 256bit的GDDR5。因此从核心规模上来说GTX1070TI十分厚道,但这样的厚道 ,使得NVIDIA又有了新的忧虑,如果下游AIC推出各种变态的非公OC版,必然会威胁到GTX1080的地位,虽然GTX1080 NV并没做太大指望,不过其利润率更为丰厚,因此依然需要确保。NVIDIA对于GTX1070TI的非公频率做了严格限制,规定最高的Base Clock仅为1607MHz(Boost Clock 1683MHz),使得其无法觊觎GTX1080的地位。老黄总被人说刀法精湛,而这次对于GTX1070TI的裁剪可以说是匠心独运,刀法几乎可以给蚊子修眉毛了。这样产品说是应对VEGA我们认为只是借口,真正背后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1.GP104的良品率大幅提升,需要屏蔽的SP更少,可以挑出更多更佳品质的核心;2.GTX1070TI依然是GP104,和GTX1070相同的PCB Layout,其实在生产成本上对于NVIDIA来说并没有多大差别,而产品可以拉高售价,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NVIDIA的客单价和利润率;3.GDDR5X由于产能问题,供应和成本出现问题,需要优先保证更高价位的产品,GTX1070TI不能威胁到GTX1080。GTX1070TI产品巡礼Geforce GTX1070TI Founder Edition首先介绍的是GTX1070TI Founder Edition,整体散热器和PCB都沿用之前GTX1070 Founder Edition的设计,并无变化。泰坦皮散热器的质感和线条流畅度无可挑剔,这个就是信仰之来源。菱形流畅的多边形切割加上铝制材质可谓艺术品一般。分段式的背板设计,后面会介绍这样的设计有什么问题但泰坦皮可以赞美的仅仅只有颜值和颜值带来的信仰,从效能和体验上却不仅人意。散热器的规模偏小,虽然规格从GTX1070的双热管升级成GTX1080的均热板,但小尺寸的涡轮风扇风力不足且噪音巨大,并不能很好压制住GP104的功耗。5+1的供电规模也不能很好满足高频Boost和超频使用的需求。看完公版,再来看看各家的非公,由于GTX1070TI和GTX1070是完全pin对pin的共板方案,因此各家AIC的非公基本都是继续沿用了之前GTX1070非公的设计。微星GTX1070TI暗黑龙爵微星的GTX1070TI暗黑龙爵虽然有着一个很中二的名字,但确实是一个很低调的产品,其继续延续之前GTX1070暗黑龙爵的设计,并无任何差别。暗黑龙爵在PCB上和微星看家的GAMING X/Z是相同设计,但出于对中国消费者三风扇的特别偏爱,而衍生出的旁系产品。只不过将GAMING X/Z两个10CM风扇变成了3个8CM,整体性能和散热效能都十分接近。输出接口为标准的3DP+1HDMI+1DVI。顶部的DUKE为RGB LED,可以使用微星的Mystic Light软件进行控制,并和主板同步。不过这点RGB的氛围照明区域过小,对于视觉上并无 太大冲击。供电接口为8+6规格,和GAMING X是相同规格。三风扇还是是的散热器相比PCB要长上一截,规模相比Gaming X更大,但热管只有3根,相比Gaming X的4热管要稍差。微星的GTX1070TI暗黑龙爵为越肩高度PCB,供电输入为8+6pin,核心供电为8相,控制芯片为uP9511P,显存供电为2相,控制芯片为uP1641。这个PCB入如此之高,甚至显得有些空空荡荡,是因为暗黑龙爵和GAMING X/Z公用PCB,而GAMING X/Z是10cm大尺寸的双风扇需要更高的PCB,而暗黑龙爵只能沿用。影驰GTX1070TI大将影驰GTX1070TI大将是影驰最低规格的非公1070TI,相比更高规格的骨灰/HOF,仅仅采用双风扇的散热设计,风扇尺寸为9cm。不过为了显得更为豪华,显卡外部的塑料覆盖件比PCB和散热片稍长。依然配备金属背板,可以更好的保护PCB和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影驰GTX1070TI大将虽然没有采用夸张的越肩式PCB,但其尺寸还是要大于公版。供电输入为8+6pin,采用7+1向供电。散热器采用的是2根8mm的加粗热管,以S型穿过散热器,VRM供电的MOS管有单独的散热片,不过并没有和主散热片成为一个整体。散热片的覆盖面积比PCB和外面塑料件小,整体散热规模还差于前面的暗黑龙爵。玩家国度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就是这样的典型,外观继续沿用STRIX GTX80TI的经典设计,并无不同。正面风扇边缘有LED装饰灯。背板的设计出了败家之眼,还有一些线条勾勒使得其并不单调。华硕和ubisoft在GTX1080TI上海推出了背板带有埃及文字的刺客信条定制版,是很成功的跨界合作。亮起的ROG的败家之眼信仰LOGO,其背面比正面的RGB更为炫酷抢眼。在大多数正常布局的ATX机箱,显卡是正面向下,而背板更为容易被人差距,因此装饰重点在背板是十分聪明的抉择。STRIX的灯并不是强在本身,而是强在华硕整体的AURA生态。通过AURA软件,可以 统一控制主板、显卡、内存,水冷,灯带、外设甚至显示器的氛围照明,而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而非其他家的RGB方案单打独奏,混乱不堪,而充斥着不和谐的杀马特之风。(上面视频显卡是STRIX GTX1080TI GAMING O11G,但外观除了多个6pin就没什么差别)。不过STRIX GTX1070TI GAMING的AURA也有需要被黑的地方,GTX1070TI/1080TI灯光系统还是沿用之前GTX的设计,所有LED灯珠仅能整体颜色变换,而Z270以后的主板LED都可以单独控制,可以同时显示不同颜色以实现流光溢彩的效果,这不能不说STRIX显卡的AURA相比自家主板还是落后一代,全新设计的AURA 2估计要等Volta了,这代卡并无指望。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和GTX1070一样 ,仅仅是单8pin供电,我们我们建议大家先不要小看这个单8pin。左边的6个触点是电压测量点,高级玩家专用,他们更详细自己的万用表,而非软件的传感器读数。PCB前端还有2个风扇4pin接口,可以用来接驳机箱风扇。传统的主板PWM风扇,是依据CPU的温度进行调整,但有时候游戏GPU处于高负载,而CPU相对负载较轻,链接主板的PWM风扇并没有提高转速,使得显卡附近空间热量淤积。而这两个接口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将机箱前部系统风扇接驳在STRIX上,当显卡高负载温度上升的时候,风扇会提升转速,将机箱的热空气挤出机箱外部。接口方面。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并没有采用公版和大多非公版采用的3DP+1HDMI+1DVI的标准布局,而是将一组DisplayPort更换为HDMI,这样主要是为VR用户考虑,在用户有一组HDMI接驳电视机或者显示器的时候,仍然有一组HDMI可以连接类似VIVE这样的VR头盔显示器。这样的设计对于VR用户更为友好,如微星新进推出的GTX1080TI LIGHTNING也是跟进采用这样的设计。拆开散热器之后,我们可以看见第二层金属板,这个 金属板连接到后挡板,给显存散热。PCB沿用之前的STRIX 1070的方案,供电规模为6+2相,其中核心6相,显存2相。GTX1070TI的GP104-300-A1核心,GTX-A1,GTX-A1,三者核心面积都是214mm2,晶体管数量也都是7200M,只是屏蔽的核心数量存在差别。显存是镁光的D9TQB 8GHz GDDR5,一共八颗组成256bit,核心和VRAM是由NVIDIA打包提供并无不同。GTX1070首发是采用三星的GDDR5,超频体质相比当时镁光要好,不过随着工艺的改进成熟,现在的镁光GDDR5也一般可以上到9GHz的高频。核心的6向电压控制器是采用的UPI uP9511P。而显存的2相供电是由UPI uP1666Q控制,ITE 8915FN是电流监控和管理芯片。背板后面的白色部分是RGB的均光板,给信仰的败家之眼提供动力。之前首发的STRIX GTX GAMING是采用了DirectCU III热管直触,这样的技术理论上可以将核心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热管更快更高效的传导出来,但由于GP104仅仅是一个中等规模核心,5根热管和核心直接接触的只有两根半(看上图残留硅脂就可以知道同核心的接触面积),而其他热管传到则需要间接传导,这样使得散热效能打了些折扣。而在后面的GTX1080TI和现在的GTX1070 TI,虽然还是延续了原有的ID设计,但散热底座还是改成了传统设计,而没有采用热管直触,五根热管直接连入底座,这样散热效能也有一定的改进。Timespy性能测试我们的具体测试平台如下:由于是横评,并非是架构级新品,我们测试主要使用3Dmark进行,而不进行具体的游戏测试,同核心的显卡,即使频率有所差别,游戏性能上也不会有太大差别,仅仅是1-2FPS的毫厘之间,也许同一张卡连续跑两次的差距都会更大。因此我们仅仅采用3Dmark Timespy进行性能测试,这样能够更为细致而稳定的表现出不同GTX1070TI是性能差别。‘3Dmark虽然在11时代场景设计有问题,过于看重贴图,别人戏称为贴图Mark,但后续的Firestrike和Timespy设计都趋向合理,能够真实反映不同显卡的真实相对性能。我们横向测试使用Timespy进行,具体考察是图像分,而不是总分和物理分,这两部分会受到处理器性能的影响。除了各个GTX1070TI作为主角,我们还将GTX1070 Founder Edition和GTX1080 A8G作为参照物进行测试。由于NVIDIA规定死了频率,因此这次横评的默认设置差距极小,最快的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相对最慢的GTX1070TI Founder Edition快上不到3%,完全在意料之中。相对GTX1070 Founder Edition,GTX1070TI的性能是其性能的119%,而GTX1080是其性能的30%。这样的性能比例同其流处理器和频率的差距相符。GTX1070TI流处理器规模是GTX1080的95%,ROP数量一样,频率略低,硬件上最大的差别在于GDDR5和GDDR5X,8000MHz和10000MHz的频率使得其显存宽带有25%的差距。在核心/显存同默频的情况下,GTX1070TI性能是GTX%,性能有8.5%的差距;在核心Base clock同频(无论是1607还是1671MHz),显示内存默认的的情况下,GTX1070TI的性能追赶到GTX%,性能有5.5%的差距。而我们选择一个9GHz频率为显存平衡点,将两者的显存频率都改为9GHz。单纯将GTX1070TI显存频率从8GHz提升到9GHz性能有2.3%的提升,而单纯将GTX1080TI的显存频率从10GHz降低到9GHz ,性能有4.1%的损失。如果将GTX1070TI和GTX1080都设定为相同的BaseClock 1671MHz和显存频率9GHz,GTX1070TI的性能是GTX1080的99%,在显存同频的情况下,两者的性能差距微乎其微,远小于5%流处理器规模的差距。这说明GTX1070TI和GTX1080的差距更多还是由GDDR5X的显存带宽拉开,显存频率和带宽对于GP104而言还是很明显的瓶颈,其影响明显大于5%的流处理器规模差距,而128SP流处理器对于整体性能影响不大。之前还有GTX1070TI是9Gbps显存,如果真是这样,那GTX1080就更是危险,明显不符合老黄的精准春秋刀法。频率稳定性测试虽然所有本次评测的1070TI都是1607MHz的Base,1683MHz的Boost,但实际性能还是存在差别。之所以存在差别的原因在于核心频率的稳定性不一样。而影响频率稳定性的有三堵墙:第一堵墙是温度,第二赌墙是TDP限制。散热不好的显卡,如所谓的坑爹Founder Edition,首先会碰见第一堵墙,由于温度过高,GPU频率就会降频,甚至降到Base clock之下,从而影响性能。而第二堵墙的TDP限制,GPU功耗就会达到TDP限制同样会引发降频。特别是超频之后,TDP对于Boost频率的禁锢将会更为明显;第三堵墙则是基础频率限制,即使GPU温度和功耗都未触墙的情况下,还是受到过低基础频率的限制,并不能BOOST太高。首先是默认设置频率稳定性测试。具体测试方法是运行3Dmark的timespy Stress Test压力测试,循环运行10次,使用GPU-Z记录整个过程的GPU温度、频率、功率信息进行分析。这样测试方法Timespy的压力测试,充分利用DX12技术,可以给GPU较为接近实际游戏的负载,同时测试条件稳定且可以重复。在默认的100% TDP 83度温度设置下,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的频率稳定性更好,可以稳定在1873MHz,影驰大将先期是1847MHz,但在后期降低了一个STEP,到1835MHz。而微星暗黑龙爵频率波动较大,在1835MHz到1860MHz 3个STEP范围内波动。当然,这个频率相比STRIX GTX1080 GAMING A8G的频率还是有明显的差距,GTX1080 A8G的频率基本在1936MHz左右的范围,相比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的稳定频率高3%以上。GTX1070TI Founder Edition的频率稳定性最差,虽然我们的测试环境温度仅为20度,但FE的温度依然可以接近83摄氏度的温度墙,频率有很大的波动。前面3Dmark性能测试FE分数只是稍低,但在长时间的高负载游戏之后,Founder Edition由于频率稳定性差,其和其他非公的性能差距还会进一步的拉大。我们还尝试单纯提升各个显卡的TDP限制和温度限制,但GPU的功耗突破100%也并不多,很少时候出头,实际频率也并没太大变化,仅仅是之前频率波动大的STRIX GTX1080 GAMING A8G和微星GTX1070TI DUKE的频率稳定性更好,趋于是一条直线。GTX1070TI具体运行频率还是被过低的默认频率所限制。如果玩家想要进一步提升频率和性能,还是需要手动拉高基础频率。而Founder Edition的墙根本不是TDP,在碰到TDP墙之前,温度就大幅升高,虽然没有碰到92摄氏度的新温度墙,但频率随着温度的升高,稳定性还是会降低。可能有部分用户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NVIDIA限制了超频。其实不然,NVIDIA限制的仅仅是默认频率,而并没限制超频频率。以ROG 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为例,在超频到2050MHz核心频率/9000MHz显存频率以后,3Dmark Timespy图像分可以在7600分以上,超越非公高频STRIX GTX1080 GAMING A8G 7500分的默认性能。这说明GTX1070TI在超频后就完全可以达到GTX1080的性能水平。当然GTX1070TI和GTX1080如果都超频,其依然还是有差距,但两者的核心频率极限水平都差不多,两者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并不会太大。再来说说风冷极限频率的问题,Pascal这代GP104和GP102的风冷核心极限一般在2050MHz左右(液氮下极限一般在2060MHz,虽然频率可以再高,但效能不会同步提升),依据用户的人品不同可能高或者低1个SETP(一个SETP为17MHz),除非像以前STRIX GTXTI O8G/HOF限量版那样特挑,超频体质完全是个REN体PING问题,因此横评做极限超频对比意义不大。即使如此,可能是我人品爆发,我手头的ROG 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核心可以稳定2070MHz,我甚感欣慰,这也说明在一般风冷情况下,单8pin的显卡供电也完全没有限制频率的提升和性能的发挥。温度功耗测试我们还是使用上面的Timespy压力测试记录各个显卡的待机和满载功耗/温度和风扇转速。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测试的环境温度为20度,这些显卡如果在夏天测试温度会更高。在待机情况,影驰GTX1070TI大将温度最低,仅为33度,这是因为其他非公都支持停转技术,而大将在待机情况并不支持风扇停转,因此温度最低,仅有33摄氏度。影驰GTX1070TI大将虽然并不支持风扇停转,但1000RPM转速依然很安静,完全不用担心噪音问题。但在满载情况下,影驰GTX1070TI大将还是收到热管和散热器规模的限制,表现相对较差。相比高规格的华硕和微星要高上7-10度,即使如此这个温度距离83度的温度墙依然遥远。风扇转速也在1800RPM以上,在安静环境还是可以感觉到噪音,不过一般显卡高负载时候,一般都是游戏,不用耳机也用音箱,这点噪音很容易被掩盖。大将的核心背后背板并未覆盖,显示稳定比较高,但整体背板温度均衡,散热效果较好。1070TI Founder Edition在待机温度比较低,同样也是得益于不支持停转,但在负载测试,FE过小的涡轮风扇尺寸,散热器规模的缺点就很明显了。即使是在深秋初冬的11月底,温度已经接近温度墙,从而影响频率稳定性和性能。同时风扇转速也高达2200RPM,噪音即使是在游戏开启音乐情况下也是可以被察觉的。在热成像下,由于其背板是分成2块设计,覆盖核心的一块明显温度更高,而另外一块对散热就没发挥太大作用……ROG 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是本次横评中散热噪音表现最为出色的产品。待机温度仅为40度,温度虽然高于不停转的影驰大将,但在被动散热显卡中最为出色。而在满负载测试, ROG 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温度最低,仅为63度,并且实现63度仅仅是1250RPM的风扇转速,即使是在高负载情况下也是十分的安静。一方面得益于STRIX巨大的散热器规模和五热管,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改掉之前STRIX GTX1070热管直触的设计,使得散热效能又有一定的提升。在热成像下,其背板温度较低,而顶部的温度较高,因为其顶部没有塑料件覆盖,能够将热量更好的散发出来。微星的暗黑龙爵的散热片规模和ROG 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类似,但只有三热管,在效能上相比STRIX稍差,待机和满载大概有3-4度的差距。GTX1070 VS GTX 1070 TI吃鸡对比GTX1070和GTX1070TI的3Dmark性能相差大概12%,那具体实际游戏性能差距呢?|我也不一一测试,而直接选择使用现在最热门人气的吃鸡来测试说明。(测试我们使用1080P Ultra画质,关闭强制垂直同步刷新,开启ShadowPlay Highlight)。吃鸡并没自带benchmark,也没可以精确重复的单机场景。▲ 上GTX1070 51 FPS VS 下 GTX1070TI 63 FPS我们使用的测试方法是使用两台一样的平台分别安装GTX1070和GTX1070TI,然后2人分别登陆游戏组成DUO的双人队,进入游戏,一人自杀用观察模式观看另外一名玩家,这样视角画面就可以保持一致。我们使用FRAPS记录15分钟的游戏过程。这个测试过程可能出现意外,因此我们测试了很多次,才有靠谱的结果,为了这个吃鸡测试,我们吃鸡都吃腻了。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虽然两个平台的画面基本可以保持一致,但使用GTX1070TI的主机使用I观看物品栏时候FPS还是会极具降低。但即使如此,GTX1070的平均FPS为62.2,而GTX1070TI的平均FPS为78.7。GTX1070TI的FPS要高16.5FPS,领先26%,这个差距要大于3Dmark理论性能的差距。有人说GTX1070的平均FPS也高于60FPS,可以流畅玩啊。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虽然GTX1070平均FPS有60,但实际游戏时候任然有很多时间会在60FPS的红线之下,在这种情况,玩家的体验是很差的,而GTX1070TI可以在绝大部分时间保持60FPS以上的流畅速度。这性能的差距虽然不算太大,但也就是这点差距的积累由量变变成质变,一个是全特效可以流畅的吃鸡,而另一个不能,差距还是明显的。而再提升到GTX1080,就不足以产生质变,仅仅是量变,如果想要搞定2K 60Hz或者Hz形成质变,至少需要GTX1080TI。GTX1070TI WIN-WIN的甜点卡以3DMark Timespy为性能衡量标准,以GTX1070为性能和价格为参照物,GTX1070TI基本用GTX%的价格实现了120%的性能,而GTX1080价格相比GTX1070高了40%以上,但性能提升还不到30%。GTX1070TI相比GTX1070性能有明显提升,而和GTX1080性能在同一级别,可以在1080P分辨率搞定绝大多数游戏的全特效(看门狗2这种效率特差的游戏除外),毫无疑问,GTX1070TI是一块十分甜点(SWEET SPOT)的卡。虽然GTX1070TI仅仅是在GP104基础上,老黄用其鬼斧神刀的重新切割,并且比GTX首发晚上一年以上,但其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用比GTX1070稍多的金钱获得接近于GTX1080的性能,因此其性价比相比GTX1070和GTX1080都更高,在全新架构的Volta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GTX1070TI对于NVIDIA而言,可以用接近GTX1070的成本而获得更高客单价和利润。因此GTX1070TI的推出对于消费者和NVIDIA这无疑都是双赢的结局。ROG 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是本次横测性能最好,散热最好,最安静,颜值最高,功能最丰富的产品,虽然其实际成交价稍高,但我们觉得这溢价是物有所值,合适那些对于预算并不算太敏感,追求品质的用户。特别是那些购买一套ROG组成信仰主机的玩家,通过整套ROG的搭配,从而实现AURA全套灯光控制,无疑是实现高颜值的最高方法。微星的暗黑龙爵虽然在性能,散热和颜值方面相比上面的ROG STRIX GTX1070TI GAMING A8G有差距,但也都有尚佳表现,整体表现十分的均衡,合适那些注重体验并又低调的用户。影驰GTX1070TI大将虽然在散热规格方面较低,但在PCB、供电方面也一点不含糊,依然还是提供了较高的规格,玩家可以用更少的金钱实现高规格GTX1070TI 99%的性能。影驰GTX1070TI大将是仅仅追求性能,但预算较为敏感的实用化玩家的最佳选择。NVIDIA原厂的GTX1070TI Founder Edition我们对其的评价是空有信仰,其在供电,散热方面的规格过低,导致其温度高,噪音大,并且频率稳定性差,实际使用体验并不好。除非你是NVIDIA公版泰坦皮的死忠FAN,我们一般并不于推荐。不过实际各个厂商基本都只销售了非公的方案,公版你基本只能在媒体评测中见到。目前我手头有这些公版或者非公卡,虽然有一定代表性但不能代表全部,类似索泰PGF之类妖卡,或者技嘉G1这样的高人气显卡在本次横测中都有缺陷,如果后面有机会我会继续补充完善这篇横测。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爱活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科技进化生活,让生活变得更轻松诗意~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华硕GTX650TI-2GD5显卡到底能不能实现3联屏,它一个HDMI借口,两个DVI-D接口,一个VGA接口。_百度知道
华硕GTX650TI-2GD5显卡到底能不能实现3联屏,它一个HDMI借口,两个DVI-D接口,一个VGA接口。
京东就说能3联屏,京东找华硕来说可以买上万显示器可以实现。万一买了还不成,不就更白瞎了网购只能买低端产品,稍微有技术含量,很难跟商家的素质不齐的售后专员沟通解决,冷冰冰的朗读他们的千篇一律的解释词。我最近在京东买了个华硕GTX650TI-2GD5显卡,当天就找华硕,华硕两个售后代表明确表示不能实现3联屏,至少要有一个DVI-I的接头(接3个屏幕设备不等于3联屏),还说就是买了DVI-D数字显示器也不能3联屏,产品介绍能3联屏,我拿到货就难倒了。我要找京东退货
我有更好的答案
baidu。毕竟我没用过华硕的650ti,不敢百分百肯定,不过就算万一不行://a、DVI,最多“支持单卡4屏显示”,这是官方介绍.baidu.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cdbf6cc84bab332fa828ba71e4684、VGA实现三屏。
采纳率:54%
来自团队:
可以,三联屏又不是什么难事,现在低端显卡都有3~4个接口。接上显示器后显卡控制中心设置下就行了。
华硕说,就是买了DVI-D数字显示器也不能3联屏可是我要退货,他们说能给了我一大片文字说明,我还是不能实现
P比HDMI的分辨率更高,但是在电脑显示器上看不出HDMI与DP的差别,估计这个接口只有在超过64寸以上显示设备上才能肉眼看出与HDMI的效果差别。
HDMI不仅可以满足1080P的分辨率,还能支持DVD Audio等数字音频格式,支持八声道96kHz或立体声192kHz数码音频传送。DVI接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DVI接口考虑的对象是PC,对于平板电视的兼容能力一般。  * DVI接口对影像版权保护缺乏支持。  * DVI接口只支持计算机领域的RGB数字信号,而对数字化的色差信号无法支持。  * DVI接口只支持8bit的RGB信号传输,不能让广色域的显示终端发挥最佳性能。  * DVI接口出于兼容性考虑,预留了不少引脚以支持模拟设备,造成接口体积较大,效率很低。  * DVI接口只能传输图像信号,对于数字音频信号的支持完全没有考虑。
数字信号不能转VGA, 市场上卖的转接头不能用。我的HDMI不亮DVI-I 可以DVI-D不可以DVI-I 就像指挥一样,任何显卡都要有一个DVI-I来实现3联屏我知识浅薄,希望有实际经验的大虾帮忙DP就是DVI-I我是要人证明 DVI-D接口不能3联屏
一般三联屏是要一个display接口的,
你说的对,我是要人证明 DVI-D接口不能3联屏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2K分辨率流畅吃鸡
华硕GTX 1070Ti体验《绝地求生》
日 07:53&&&出处:&& 作者:孙斌&&
  《绝地求生:大逃杀》可以说是近年来罕见的现象级游戏作品,甚至已经影响到很多玩家的装机取向。GTX 1070Ti是NIVIDIA前不久推出的全新中高端显卡,那么这样一款显卡用来“吃鸡&的体验又如何呢?我们今天就用目前GTX 1070Ti中最酷炫的信仰产品——华硕ROG STRIX GTX 1070Ti来实际体验一下 《绝地求生》。本期主角:华硕 ROG STRIX GTX 1070Ti A8G GAMING  华硕ROG这款GTX 1070Ti采用了与GTX 1080Ti几乎相同的超高规格散热器设计,采用专利扇叶形状的三枚静音风扇,在有效增大风量的同时还可以达到IP57级别的防尘。与此同时散热器的热管数量达到了6根,底座部分也从之前的热管直触改为了镜面镀铬工艺。整体散热效能足以傲视群雄。  B做工上是绝对的ROG信仰所在,赏心悦目的B外观源自于强大的自动化生产线,稳定性和良品率远高于传统生产线的产品,装配精度和做工都达到了目前的最高的水准。6+1相超合金数字供电保证了这样一款强大显卡的稳定工作。  具体到GPU,GTX 1070Ti所使用的GP104-300-A1显示核心拥有高达2432个CUDA核心,仅比GTX 个,也就是一组SM。默认频率达到1607MHz,Boost频率达到1683MHz。显存方面使用8GB的 GDDR5显存,位宽达到256bit。显卡性能达到了GTX 1080的90%以上,相比GTX 1070有着高达15%的性能优势。游戏体验平台配置  为了更好展现华硕ROG GTX 1070Ti的实际性能,我们选择了目前最主流的游戏配置来进行体验。包括酷睿-7700K、双通道16GB内存,2K分辨率显示器等等。实战2K分辨率吃鸡  游戏体验部分,为了保持游戏测试结果的一致性,我们选择图中红圈内的位置跳伞进行游戏帧率的实际测试。   & &我们使用分辨率的华硕25AQ显示器进行体验,更高的分辨率可以为玩家提供更多的画面信息,简单的说就是可以看到更远处隐藏得更好的敌人。  首先肯定是画质全开,选择所有选项为极致画质,关闭垂直同步。此时游戏的表现如何呢?  在2K分辨率极致画质下,游戏运行的平均帧率达到了62.3FPS,游戏运行非常流畅,由于此处位于较为平坦的地形,渲染距离较远,获得这样的帧率表现已经非常不错,可以说在2K分辨率下整体游戏的运行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们并没有满足于此。  为了更好的展现我们实际游戏运行时的表现,我们将画质设置到了很多主播和玩家都比较推荐的水平。即全局设置为低画质,抗锯齿开启最高,阴影设置为最低。  可以看到这样的画质下,由于可视距离的缩小远处的地表植被将不被渲染,也就更容易发现远处的敌人,阴影效果的降低减少了植被的隐蔽效果,尤其对“伏地魔”特别有效,这也是大部分高分玩家惯用的设置。那么在这个画质设置下帧率表现又如何呢?  可以看到在这样的设置下,平均帧率达到了81.5FPS,帧率提升非常明显。整体的流畅度有着相当大的提高。游戏体验相当良好。总结  华硕这款GTX 1070Ti做工用料保持了ROG系列的一贯高水准,同时外观上也足够酷炫。落实到性能上的话,即使在2K分辨率下运行《绝地求生》这样的硬件杀手作品也毫无压力,全高画质平均帧率超越了60FPS的绝对流畅线,而在玩家普遍使用的个性化画质设置下,这样的帧率更是高达80FPS以上。可以说华硕这款GTX 1070Ti在2K分辨率下完全征服了《绝地求生》这款游戏。本文编辑:孙斌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
核心型号:GTX1070Ti 显存容量:8G 显存位宽:256bitbit 显存类型:GDDR5 显存频率:8008 HzMHz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联屏需要什么显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