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杨修是三国杀杨修第一蠢材

为什么说杨修是三国第一蠢材?为什么说杨修是三国第一蠢材?天涯文摘百家号杨修之死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看过,当我们年少不懂事的时看到这文章,觉得老师和课本上所解释的都很正确。但在成长后回过头去再看这篇文章的解析,却是错的一塌糊涂!当然,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的确有些贬低曹操的感觉,所以大家看起来是会认为曹操心胸狭窄,可如果仔细看的话,便可发现事实——不是曹操嫉妒,而是曹操实在是气这白痴实在是笨啊!文章首先说的是“杨修看出曹操要退兵,于是便收拾行装可不巧被夏侯惇看见,于是便告知夏侯曹操欲退兵,此事被曹操知晓,杨修便以“扰乱军心”之名被杀害。”这里只能证明杨修因为不懂曹操性情,再加上其自命不凡刚愎自用的性格,所以被曹操斩杀。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人一口酥和曹阿瞒梦中杀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在称赞杨修聪明过人。但事实上却是告诉大家,这人只是有着小聪明罢了!各位可以想想,当初曹操在休养声息之时,众谋臣伴随在曹操左右,不说别人,贾诩所言之事从未出现过偏差,是三国中仅有的几个可以与孔明比肩的人物,此人并非属于曹操旧部,以曹操性格此时的贾诩肯定会在场。再者,性格刚烈的程昱此时已被曹操劝告,应该已经退下来静享富贵,此时必定也在当场。因为文章未曾记载两个故事的时间,我们也不好确定荀彧是否还活着,但是荀攸肯定是在的。这三人,无一例外都是名列三国谋臣前十位左右的人物,他们不说,杨修又哪里有说话的份?也许大家可以说他恃才自傲,也可以说他出身于三世公卿的杨家便不将几位谋臣放在眼中。可是,谋士并非是才华横溢,身份显贵的人,真正的谋士最重要的就是大局观!能够看出局势,从而正确分析给曹操,提出一个最符合曹操心意的意见。这才是魏国的谋士!说到曹操杀杨修的真正理由,那就是——干涉立嗣!自古以来,皇家最怕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夺权,二是干涉立嗣。夺权自不必说,那么干涉立嗣呢?很简单,你儿子是我选的,你能确定我不是在控制着你儿子么?不能!所以杨修就这样被曹操记恨到了。看看贾诩是怎么处理的。曹操问他的时候他说一句:“主公啊,这问题等下再问我,因为我当下在想一件事情。”曹操听了就很好奇,问贾诩在想何事。贾诩说“我在想当初的刘表和袁绍啊!”曹操听了后很明确的选择了曹丕。作为对曹丕的支持,只说了一句话,却令曹丕终身感谢贾诩——“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养,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一件如此简单的事情,贾诩对两父子加起来只用了三句话,最后还换了一个功成名就,两子蒙荫,死后被追封为肃侯。而杨修身死不说,曹操连杨彪等人也疏远了,甚至使曹操对曹植的印象也由好变坏。曹操之所以厚葬杨修,不过是因为朝堂之上还要顾忌杨家的颜面而已,由此可知若非其生于三世公卿的杨家,怀疑连尸骨都要葬于荒野!由此可以说,杨修实在是三国第一蠢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天涯文摘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最早、最有深度、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说话办事的门道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俗话说“事在人为”这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而是要看你办什么事。如何办。在日常生活中,会说话将是你升迁的阶梯,成功的平台。正确地运用你的智慧、才能和学识等等,那么,你就不会遇到办不成的事情。
1.会说话,成功的平台
我们与人相处时,说话的内容当然重要,但是,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你给别人的印象是好是坏,还有你在与人接触时的说话和交往手段,都是由你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定的。
我们都知道,对一件事情的叙述,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事物含义中的微妙差异,在说话时应该付出的热诚的程度等,都是值得推敲的。
所以,应该承认,在社交应酬中注意自己的说话方法,并非是浪费时间的事情。
有的时候,交谈的重点会在我们轻松自在的说话中明显地表达出来,还有的时候,我们以平和的心境与人说话,也会留给对方深刻的印象,甚至有时候我们与人说话时心不在焉,却依然能够表达自己要讲的意思。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在不同心态下用不同的说话方法,可以决定我们能否把该强调的重点充分地表达出来。
当然,一个人在与人说话的时候,始终保持一份好的心情,肯定能加深别人对他的好感,反之,说话装模作样、自命不凡、优越感太强的人,朋友也会离他越来越远。
说话应该做到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因为有关你的工作能力、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以及许多方面的情况,都是通过你的言谈表露出来。
一个说话东拉西扯没有层次的人,很难让人明白他究竟想要说什么。所以,一个说话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强调重点,言语没有分寸的人,他的社交应酬肯定是劳而无获,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教育学院的罗伯·格林教授,曾请求参加一次研讨会的75位来宾,分别写下自己焦虑不安的原因,另外再写有关他人令自己最愤怒的事情。
结果,令人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如下所述:
“当我还没有讲完的时候,其他的人已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得话题被这些家伙打断。”
“不听别人讲话,光顾自己一味地说。”
“在讨论会时,别人只想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忽视我的言论。”
“说话时有被人轻视的感觉。”
“话讲一半,忽然被人打断。”
“在社交场合独占风头的人。”
你是否注意到,以上这些例子都和说话有关系呢?
在交际应酬中,你是否也犯过类似上述这些毛病,也许连你自己都不太清楚吧?也许你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并没有想要伤害对方的意思,但有时候却在无意中伤害了对方。为什么呢?
现在,你不妨先回答下面的15个问题:
(1)你认为开始与别人交谈时,会感到很困难吗?
(2)与对方交谈时,还会想其他事情吗?
(3)你和不熟的人说话时,会觉得忐忑不安吗?
(4)你是否时常会有找不到话题的时候呢?
(5)你不喜欢别人为你介绍陌生人吗?
(6)你是否时常会有想不出好措辞的时候?
(7)你是否常常想中断对方的谈话?
(8)即使和亲朋好友谈话,也会有没有话题的时候吗?
(9)当你一讲话时,是否感觉到其他人的坐立不安?
(10)你是否常常想中断对方的谈话?
(11)你与人交谈时,争执的情形是否比较多?
(12)你觉得用家常话会很难和别人交谈吗?
(13)你是否很少使用幽默的话语?
(14)在会谈的时候,你是否会认为提早结束比较好呢?
(15)你是否常常请求对方赶快说明事情呢?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你有5个以上的回答是“是”的话,那么你就有必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了。
掌握正确的说话方法,能使我们判断出自己的想法是否合乎情理,同时也能让别人对我们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时间一长,自然能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只有会说话,你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你也会得到人们的尊重。
2.会说话,开启心扉的钥匙
人与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时候,我们很热情地与人交谈,对方却持一种戒备心理。碰到这种情况时,你只有设法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交谈才能顺利进行。然而,要达到消除对方戒备心理的目的,你的谈话方式就一定要做到使对方容易接受才行。
若想让对方向你说出自己的真心话,首先要诱导他解除心理戒备。解除心理戒备的方式很多,在对方说话时适当加以附和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方式能够顺应对方的语气进行对话,使他不好意思再拒绝你,并且轻松地与你交谈。
有的时候,你急不可待地想探得对方的心声,他反倒采取生硬的态度加以防患。倒不如通过点头、随声附和或微笑倾听等方式,使他觉得你完全接受了他的话,那样一来,他心里又有点不好受了,觉得你不必要完全依附他的意愿,渐渐地,他就完全听从你的劝告了。
不过,有时候这个办法并不能随你所愿,任你如何附和,对方依旧守口如瓶。这时,你只有毫不犹豫地从对方身上打开缺口,才有可能收到意外的效果。如他佩戴的饰物、领带等体现对方个性和喜好的物品,往往是寻找话题的好引子,比较容易引得对方与你交谈。
再者,若想打破沉默,你还可从对方无意中做出的动作为话题,运用得当,往往可以打破僵局。
如果对方是位女性,端杯时翘起小指,你就可以说:“哟,我想你肯定学过艺术,端杯都用兰花指,真好看!”你把她无意识的小动作观察得这么仔细,她就会认为你很关心她,于是,戒备心理也就自然地慢慢消失了。
对于那些硬是不愿开口的顽固派,你自然要主动地想些办法,引起他的好奇心,使他开口说话。
马春晓是一家报社的记者,有一次,他听说一家企业快倒闭了,于是找到该公司的经理进行采访。但是这位经理什么消息也不肯透露,表现出很深的敌意,当时的场面很是尴尬。小马想抽烟,又不知烟放在哪儿了,于是他就搜寻衬衫、裤子口袋,最后没办法,又去摸外套口袋。这位经理觉得很奇怪,便担心地问:“你怎么了?”当他说明情况后,经理拿出自己的烟来给他抽。从这时起,他们开始了交谈,小马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宝贵的资料。
当然,小马能够如此轻易地得到许多宝贵资料纯属巧合,不过,有时故意地做些动作,倒是消除对方心理戒备的一种方法。
促使对方敞开心扉的具体方法是:
(1)倾听对方谈话时,稍微向前移动身躯,以示对他的关心;
(2)对方说话时,不时点头,做出表示赞同的神情;
(3)同时,你要始终保持面带微笑,让他感觉到你的亲切感;
(4)对于沉默不语者,想办法以他的物品或动作为话题,撬开他的嘴巴;
(5)你还可以利用能够引起对方好奇的话题,使他乐意与你交谈。
只有说话时把握分寸,敞开自己的心扉,真诚地交流,对方就会和你一样敞开胸怀,与你相处。
3.会说话,处理尴尬事的秘方
在社交场合,有时会遇到别人有意无意奚落、挖苦讥讽你,你该怎么办?你应该用语言作为“护心符”,筑起防卫的堤防。有随机应变能力的人,就能调动自己的智慧,化被动为主动,使尴尬境遇烟消云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可视不同的来者选择不同的应付办法。
若判明来者不善,是怀有恶意,故意挑衅,你可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有理、有利和有节地回敬对手。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同周总理谈话时,看到周总理的桌上有一支美国派克钢笔,就带着几分讥讽的口气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何还用我们美国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庄重而又风趣地答道:“提起这支钢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的战利品嘛,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这支钢笔。”那个记者听后,一脸窘相,怔得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英国前首相威尔森在竞选时,演说刚讲到一半,突然有个故意捣乱者高声打断他的话:“狗屎!垃圾!”显然,他的意思是叫威尔森“别再胡说八道了”。威尔森却不理会其本意,只是报以容忍的一笑安抚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环境脏乱问题了。”捣蛋者一下子哑口无言。
如果对方来势汹汹,盛气凌人,前来指责辱骂你,而你确信真理在手,则应保持藐视的目光、冷峻的笑容,让他尽情地发泄个够,而不予理会。有时沉默无言的蔑视,能力胜千钧,抵得上万语千言。假如有人冲着你横眉竖眼,恶语中伤地骂道:“你这个人两面三刀,专门告我的阴状,想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没门!”如果你心中无愧,完全不必大发雷霆,倒不妨解嘲地反诘:“哦!是真的吗?我倒要洗耳恭听。”然后诱使谩骂者说下去,直到对方找不到言辞了。你再“鸣金收兵”。在这种情况下,你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方式笑迎攻击者,显然比暴跳如雷、大动肝火要好。
须知,在人数众多的场合中运用针锋相对的手法,还有个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的问题。若你顶得过于刻薄,引起一顿争斗,那就会失去意义。比如,在一次演讲中,台下有人喊道:“你讲的话我听不懂。”演讲者知其来者不善,就马上尖酸地当众顶了回去:“你莫非是头牛!原来我是在对牛弹琴呢!”这样的反唇相讥,讲者虽然痛快,但有可能失去听众。所以,一个人应该要有自我控制能力,要善于约束自己。
假如有人以半真半假的口吻问:“你得了一大笔奖金,该‘发财’了吧?”如你就实避虚地回答:“你也想吗?咱们一块来干”语中带点阳刚锐气,别人再问,也不大好意思了。
你刚被提拔到某领导岗位,有人对此揶揄道:“这下子你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了吧?”你听了不必拘谨,可一笑了之:“是这样吗?你算得这样准?”用这种不卑不亢的应酬方法,立即使对方语塞。相反,你过于计较,说出一大堆道理,倒显得太认真,反而适得其反。
如果有人用过于唐突的言辞使你受到伤害,或叫你难堪,你应该含蓄以对,或装聋作哑、拐弯抹角、闪烁其辞,或顺水推舟、转移“视线”、答非所问,谈一些完全与其问话“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用这种委婉曲折的方法反驳对手,一定会取得奇特的功效。
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棘手犯难的问题,对此,若以幽默谐趣的方式回答,往往会化险为夷,改变窘态。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转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尴尬局面消失在谈笑之中。
4.会说话,处事的亲和力
你从一个环境转调到一个新环境中,面对上司和同事都是陌生的,从事的工作怕也和你以往做过的不大相同,这无形中在你的内心造成一种负担,仿佛人海茫茫,你却在一个孤岛上,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投入人群之中并被大家所接纳。
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对外来及新来的人都多少有些排斥心理,你如果聪明的话,就首先抛开自己对他人的陌生感、畏惧心、戒备心等。一方面多多拜访你的新同事、新上司;另一方面专注地投入你的新工作。这样的话,人们很快会适应你、接受你,因为你的拜访说明你对他们有兴趣,喜欢和他们结交、相识;同时你的专心投入工作,也使他们认为你是个很认真,并喜欢你的新职业的人,表明你在各个方面都力求和他们保持一致,所以他们会很快消除对你的排斥心理,愉快地把你作为他们中的一员的。
有一次,某单位同时调进两个人小李和小马,他们其中小李是个性格开朗、爱说话的人;小马则显得严肃而沉默寡言。
小李虽然看似开朗、爱说话,但似乎目中无人,来到新单位很久了,不但没有拜访过任何人,而且工作当中也从未向别人讨教过,也许他认为有能力干好自己的工作。大家认为:此人能调来本单位,一定是上面有什么人。看他那样子,也不像是个干好工作的料儿。我们干了这么多年这种工作,还免不了要互相请教、学习,可他新来的,不经过学习就能把工作干好?
相反,大家对那个沉默寡言的小马,却大力赞扬,认为他相当不错,有思想、有见解,对于工作方面的许多设想和看法都和自己不谋而合,因此从内心里接受他做朋友。
原来,爱说话的小李自从调来单位,除在办公室见面应酬之外,工余时间他从未和别人交谈过;而小马在办公室却很少寒喧,总是低头工作,而工作之余的时间,却问长问短,逐家拜访、了解,打听新环境、新单位的一些情况,顺便也提出许多工作上的问题讨教,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虽然自古以来“君子之交淡如水”,但“礼尚往来”有礼有节,你有情,我就有意,人与人之间就是通过来来往往、反反复复地交谈、沟通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友谊。
所以一旦当你转入一个新单位、新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同事交流!多向他们学习、讨教,通过你的话语,要让人们知道,你需要他们的帮助,你需要他们的友谊。如果你能做到这些,那么还会有谁能拒绝你伸出的手呢?
“老贺,你好!冒昧打扰,实在不好意思。不麻烦你吧?我也没什么事情,就是来和你随便坐坐,刚来新单位,也没有熟悉的朋友。我们在一起工作,所以就不自觉地走到你这儿来了。
“平时上班时间,忙忙碌碌,也没空儿深谈,你来这个城市多久了?你对此地一定很熟悉吧?”
“小徐,找你真难呀!原想着你是单身,家在外地,我也刚来此地,正好找你多聊聊,没想到,找你几趟都不在,是不是一天到晚忙着给爱人跑调动呢?
“原来,你的业余生活还挺丰富的,桥牌、麻将、钓鱼、下棋样样都会。怎么样?下盘棋比试比试,让我也好向你学一两招。”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只要你诚恳、虚心并主动向他人伸出友谊的手,人们也一定会张开双臂欢迎你的。
5.会说话,彼此认可的调合剂
面对天天见面的同事,在言谈举止中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与同事和谐相处?与同事相处之道和朋友交往一样看重真实与诚信,当对方诚心向你请教问题时你应该诚心回答对方,不要敷衍了事,遇到不知道的问题也要诚实表示并不清楚。
但是在有些竞争激烈的工作场合中,有些人经常以欺压新进人员的态度来对付同事,此时,如果你观察到这样的工作环境,尽量不要加入“战局”,因为卷入越多,有一天可能你就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如果你刚好是被排挤在外的新进人员,千万记得不要与那些人欺压同事的人产生冲突或与他们争辩,你最好转向其他较为中立的人来讨论公事,毕竟在竞争的环境总有一两个人识大体,同时你也不需要太过于软弱,适当的时候秉持自己做事的原则,表达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当别人认为你就是这样的人之后,觉得无趣,就不会来干涉你。
  此外,对于公事都要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假使你发现某件事一个人没办法独立完成,或者根本无法依据时间表上来进行,就不要逞强,要表达自己可能没办法完成,即使是有百分之一怀疑自己会延迟时,就不要胡乱承诺,以“我尽量做到”来回复,否则,同事会在工作上对你产生不信赖感。
许多人刚进公司都不知道如何与人交谈,其实一句“早安!”、“你好!”、“很忙吗?”都是你与对方打招呼联络感情的方式。不要想着在一夕之间就要与人打成一片,在了解公司的气氛与状况之前,太快将自己突出出来,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能对你不利的风言风语马上就会传开来。要变成熟悉的朋友也需要一段缓冲期和观察期,只要你不是整天板着脸孔,拒人于千里之外,保持打招呼的习惯和和蔼可亲的态度,久而久之同事就会来与你交谈了。
欣赏同事的优点最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每个人都希望引人注意,当你的同事表现杰出时你应该给予称赞,不要吹毛求疵。当一个人正兴冲冲告知你他的新作品或新成就时,这时他需要的就是一句简单的赞美,即使你心里不认同也不要泼人家冷水,以一句“不错啊!绝对会受到肯定!”来夸赞不但会赢得对方的好感,对方也会当你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只要有任何事情都会愿意与你分享。多多称赞和欣赏对方的优点,是一种美德?而你做得怎样呢?提高自己地位的方式只有虚怀若谷,即使你有天大的才能,也不需要咄咄表现,应培养平易近人的态度,因为你的优点是要大家的认同;而并非自我吹嘘而来。
永远记住办公室是办公的地方,在处理公事上难免有意见不合时,所以与同事最好公私分明,上班时间最好公事公办,不要因为私人感情的介入而影响到你的工作范围,甚至左右你对公事的思考。你应该在意见不合时平心静气地就具体的问题商量讨论,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着想,让对方想要与你合作,客观说明利害关系,凡事以公司的利益为利益,这样一来,别人自然会认为你忠诚可靠,毫无顾虑地与你合作。假使你做事情扭扭捏捏,说话颠三倒四,公私不明,常常以情绪化的态度与同事争辩,只为了要占上风,那么你的工作能力将会受到怀疑,同事也会不愿意与你合作。
在公事上被同事指责时,要虚心受教,并请对方说明原因,改正不对的地方。如果感受到对方是因为私人的好恶,而妄加批评,也不需要去解释,一笑置之是最好的办法,千万不能“闻鸡起舞”,久而久之别人自然会觉得无趣而放弃对你的攻击。
因此,在办公室与同事相处的智慧是首先要诚实可靠,其次是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而在公事上就事论事,公私分明。把握这三点原则,你在办公室的生活会自然而轻松了许多。
6.会说话,理解的良药
和一位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谈话,直觉上似乎比和一位地位优于自己的人谈话轻松,然而要谈好,就不见得容易了。你和他谈话时可能会谈得太多且组织欠佳,因为你觉得和他谈话简单,又觉得说错话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于是你对他的事情或想法也就不太关心了。可是谁是你的下属呢?他们只是处于你下属的地位罢了,他们并不见得能力过于低弱。
在与一个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谈话时,要使他心境平和,你应该使他觉得你正对他所说的话感兴趣,而且你必须请他发表意见。常常见到一些家庭,他们对所请的佣人似乎总是不满意,似乎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他们中意的佣人。今天雇用张三,明天又把他轰走;上星期雇了李四,这星期又叫他另寻工作。一个月要换好几个佣人,一年之中能换上三五十个,换来换去,不是主人不满足,就是佣人自己要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两个不能合作,尚有情可原,换了几十个仍不满意就有问题了,难道几十个人的脑袋都长得如此令人讨厌吗?
大多数找不到满意佣人的情形,其关键问题可能还是在主人这一边,也就是在对佣人说话的态度上。
“你这蠢材!”、“你这没用的东西!”、“你的眼睛瞎了吗?”、“你疯了!、“快点,你耳朵聋了吗?”上面这些粗话看起来有些吓人,其实每天以此骂佣人的人还真不少。常常对佣人开口就骂,即使主人不怕麻烦,做佣人的也是无法忍受的。职场上也更是如此,越是对比自己职位低的人,越应该用温和的语调去和他谈话。我们不相信只有怒骂才能维持一个人的尊严,更不相信怒骂可以使别人对自己增加尊敬。
对佣人或下属,温和的话只会使他们更加心悦诚服。你是他们的上级或主人,你固然可以盛气凌人、颐使气指,可你为什么不同时想到你也要靠他们合作,事情才能顺利进行呢?假如找不到一个愿意和你工作的同仁或下属,那就应该自己好好反省一下了。
作为一名上司,你的地位早已确定了,完全没必要以怒骂来渲染。假如你对你的下属说:“你这个人真糊涂,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那么,你只会在他心里引起反感,他也许会在另外一些机会中给你开个玩笑,使你受到莫大的损失。假如你换一种语气说:“这样做事不对了,你应该如此如此。”你不责备他,他自然乐意接受你的批评和指正。你若想找一个能诚心对你的人,就应该知道,注意自己的说话态度和注意别人一样重要。
切记不要在第三者面前去责骂一个人,无论他是你的下属或同事,人人都有自尊心。一个人做错了事并不奇怪,你自己不是也常常做错事吗?为什么你对你的下属或同事却如此特别苛求,犯了一点错就大发雷霆呢?如果他是可造就的,可合作的,你不必用怒骂来驾驭他;如果他是不堪驱使的,那么你骂他也没有用,不如打发他走好了,何必要怒骂呢?
常常以关怀的口吻和下属说话,是一切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你该早一点儿休息了!”,这虽然是一句极平常的话,却往往会使下属听了对你更加热爱。人是有感情的,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这是一个多么平凡的道理。
许多工作本来都可以做得更好,但因为上司说话时太不温和,做下属的心里着慌,因此把事情做得更糟了。结果是上司的脾气发得越厉害,下属的工作就错得越多,最后损失的还是上司自己。究其原因,仅仅是因为说话不当而已。
温和的语言说起来,并不费力,收效却很大。奇怪的是,人们为什么不好好地运用这种良好的语言,而偏偏要费力伤神地去怒骂。
使大地万物茁壮成长的是那些温柔的风、绵绵的雨,暴风雨只会摧残一切而已。
只有会说话,才能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理解是福,而让人理解的良方就是会说话。
7.会说话,化矛盾为共识
金焱在职场上已经“浮沉”了好些年了,也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本来应该也算是一个“交际能手”,但不知为什么,她总是很容易得罪人。她心里总搁不住事儿,有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会隐瞒自己的观点。
有的同事把茶水倒在纸篓里,弄得一地是水,她会叫他不要这样做,有的人在办公室里抽烟,她会请他出去抽,有的人爱没完没了地打电话,她就告诉她不要随便浪费公司的资源……她这样做是好心,因为如果让经理看见了,不是一顿责骂,就是被扣奖金。
可是,好心没好报,她这样做的后果是把同事们都给得罪了。每个人都对她有一大堆的意见,甚至大伙一起去郊游也故意不叫上她。有一次她实在气不过,就向经理反映,没想到经理也不怎么支持她,并没有批评有错误的人,反倒弄得她在公司里更加被动。她非常想不通,明明我是实话实说,为什么结局是这样的?难道做人就一定要虚伪做作吗?
金焱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很普遍,也没能让人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与人打交道,如果与自己的同事关系处不好,又要天天见面,的确叫人难受。
从上述事例来看,实话实说本身并没有错,心胸坦荡、为人正直这是许多人都赞赏的美德。但问题在于,实话实说也要考虑时间、地点、对象以及他人的接受能力。
如果说话过于直率,言辞过于生硬或激烈,则只会产生不良效果,不但达不到善意的初衷,而且有时会走向极端,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在指出对方错误的同时,也可以反省自己是否说话不得体,如果是因为没有讲究方式方法,而造成同事关系的紧张,就要考虑自我调整,克服过于直率的毛病了。有话当面说,不在背后说长道短,这无疑是对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性:只求敢说,不讲效果,这根本就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人们一般都很爱面子,爱听赞扬的话,不妨为对方想想,不要只管自己说得痛快,尽管你是善意的,也会伤害对方,有可能造成对方的误解和怨恨。如果找一个恰当的机会,比如大家一起吃饭或聊天的时候,婉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当事人个别交换意见,也许更会得到对方的理解;或者用一个幽默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肯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金焱处事的这样一个结局,值得我们深思。
8.会说话,敲开对方的门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杨修自以为学富五车、才智出众,因而恃才傲物。生活在曹操的帐营里,却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常常口出狂言,做事也是自作主张,曹操大为恼火,最后终于找了个借口把杨修杀掉了。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将不如卒、君不如臣的情况屡见不鲜,而明卒被昏将压抑、扼杀的情况同样层出不穷。如果你是一位聪明的小卒却遇到了一位无能的将领,这时你该怎么办,才能不至于使自己落入被压抑的境地,让上司愉快地接受你的建议呢?
上司需要建议,每一位上司都不是万能的神,有些问题连他们都解决不好,所以上司需要下属经常提出一些的好建议。
对于那些强力相谏的人,上司头疼的不是他提的意见,而是意见的提出方式。
“经理,您刚才说的观点完全错了,我觉得事情应该这样处理……”或者“经理,您的办法我不敢苟同,我以为……”这些方式首先否定了经理意见的全部,自然,后面的观点让上司觉得脸上挂不住,故一开始就产生了对下属好的意见的抵制思想。
如果你能抓住上司意见中的某一处被你所认同的地方,来加以肯定,尔后提出相反的意见则易被接纳。因为你一开始肯定上司意见的某一处价值,就已打开了进入上司脑中意见库的大门,例如:“经理说得对,在产品,质量方面,我们的确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之一,我认为,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后面提出观点,尔后重点在于论证过程,通过说理和举例指出不这样做的后果,让上司意识到你的观点从实践上更加可行。
结束发言之时,别忘了强调你提出相反意见的出发点。
“我想,如果真能这么做的话,排除这个问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公司也能以更高的速度发展。”
听了这话后,上司会意识到你的一切意见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公司的前途,也就是大家的前途。
千万不要看到上司脸色不好就忙不迭地改变观点,坚持自我,但不坚持高姿态的发言方式,上司会明白你的苦心的。
在上司面前,你最好不要表露“我比你聪明”的意向,在谦虚的请教之中表达你的意见是你最好的选择。职代会上,公司讨论一个方案,一代表发言:“我认为,还应该加入一点……”另一代表发言:“我经过对这个方案的多方考虑,认为有点不太理想的地方,我提出来,请您指正一下…”对于前者上司只是神情冷漠地听了一遍,无所表示。对于后者,上司却着着实实地考虑了一番,从此以后,公司里的事,还常常征求他的意见。原因就在于后者能掌握上司的心理,知道如何去维护上司的尊严。
把握上司的自负心理,谦虚地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一定会使你的事业飞黄腾达。
9.会说话,有效的阶梯
对于上司来说,判断其下属是否尊重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下属是否经常向他请示汇报工作。心胸宽广的上司对于下属懒于、或者忽视而很少向其汇报工作也许不太计较,会好心地认为也许是下属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汇报;也许是认为本来就是他们职责内的事,没必要汇报;或者是这段时间心情不好,他们怕来汇报等等。但对于怀疑型的上司来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他就会做出各种猜测,对于这种上司,下属应该勤于汇报工作,如果不经常请示汇报工作,还会埋没你的成绩。经常请示汇报工作,让上司知道你干了什么,效果如何,如果遇到困难和麻烦,上司还可在人力物力上支持你,比你闷着头干要强上千百倍。
你在向上司汇报工作时要表现出一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样子,在语气上,要用平缓的语气,应避免慷慨激昂。汇报之前,你应先动手拟好汇报的主要内容,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啰嗦,关键的话题要说到点子上。没有哪一个上司会喜欢咿里哕嗦而又政绩平平的汇报者,汇报有时采用书面汇报,有时采取口头汇报。任何一个上司,都不可能只听你汇报而一言不发。有的上司在你汇报工作时,喜欢向你提问,从而打断你的汇报。这时你应停下来,耐心地回答上司的提问,不要认为工作没汇报完,失去表现的机会。上司插问,也是对你重视的一种表现。须知,你面对的是上司,而不是你的下属。你耐心地回答了上司的提问,然后再巧妙地接上你未汇报完的部分。
市建材公司的李江从一个用户那里考察回来后,敲开了经理办公室的门。
“情况怎样?”经理劈头就朝李江问道。
李江坐定后,并不急于回答经理的问话,显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聪明的李江知道,他要汇报的情况,经理一定是不高兴的。经理从李江的表情已猜出了情况对该公司不利,于是改用了另一种方式问道:“真没有挽救的可能?”
“有!”李江这次倒是回答得很干脆。
“谈谈你的看法!”
李江开始把他考察到的情况娓娓道来:“我了解到,该用户之所以不用我们厂的产品,主要问题已答应进另一乡镇建材厂的产品。”
“竟有这回事?”
“嗯。不过,我们的产品应该比乡镇企业的产品有优势,价格公道,质量好,在外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对,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是无法和我们相比的。”经理打断了李江的汇报。
“所以说,我们肯定能变不利为有利,最重要的是,当地的建筑公司,多年来只认我们公司生产的建材,我们可以直接到每个乡镇去走访,在每一个乡镇找个代理商即可。”
“小李你想得真周到,不但找到了症结,还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是厂里的职工都像你这样认真负责就好了。”
“经理太过奖了,能为公司分忧,是我们应尽的职责。经理你工作忙,我就不多打搅了,再见!”
不久,李江就被调到了销售科,专搞产品推销。该公司的建材销量,比历年来都高。李江也越来越被重视了。
所以,在向上司汇报时,你的说话水平已经决定了你的业绩。会说话,将会提升你的业绩,上司将会重用你,欣赏你,你的升职机会随之而来。
  有许多事情,特别是一些人为的事情,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很轻松的应对。但有些特殊的事情,是我们始不料及的,其结果往往是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事采用不同的说法去面对它,相信结果也各有不同。
1.求人办事,投石问路
说话办事难免要求人,可被求者有时不一定都是自己最可靠和常接近的人,因碍于某种原因不能直接出口表露心迹,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投石问路,俗话说扔块石头试水深。
比如,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诚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身家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在对方未亮明态度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开口。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双方都是欲说还休。
杨虎诚手下有个共产党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杨虎诚便以他投石问路,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及时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当时,张学良的实力比杨虎诚大得多,且又是蒋的拜把子兄弟。杨虎诚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观点摆在张的面前,若张一但不赞同,后果实在堪忧。于是便借了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传出心声,这样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谋他策。
这件事例告诉我们,当自己拿不准对方态度的时候,最好不要直言相求或者否定对方,最好使用投石问路法,先摸情况,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不直接询问对方对某一具体做法的态度,而是先引用俗语或故事,试探其对某一类行为的总的看法,从中得悉对方对某一具体问题可能采取的态度和行动。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刘黄刚刚死去丈夫,情绪低落,十分忧伤。刘秀担心姐姐忧坏了身体,有意在大臣中选一位如意郎君,为姐姐牵线搭桥。
刘秀的姐姐看中了一名叫宋弘的大臣。一天,刘秀召见宋弘。他弯着腰对宋弘说:“俗话说:‘富易交,贵易妻。’人富了要换一批新朋友;地位显赫了就另娶门第高贵或年轻美丽的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嘛!
宋弘正色说道:“我听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就是说贫贱时的朋友永远不能忘记,贫贱中共患难的妻子永远不能分离。”
刘秀听后,称赞了宋弘一番,十分后悔,再也不想在他身上打主意了。
皇帝的姐姐相中了有家室的大臣,这自然令皇帝颇感为难。如果直接询问,倘若对方予以拒绝,自己的面子也过不去。于是,刘秀采用了先引俗语试探,得悉了宋弘在婚姻问题上的看法,从中推知他肯定不会同意姐姐的要求,于是也就不再追问了。
这种技巧使用得最高明的还有***。
1959年8月,***在武昌东湖会见美国杜波依斯夫妇。***说:“我也觉得上年岁了,但我还有精力,我每年还能畅游长江,也在中国其他河流畅游过。如果你们不反对的话,我想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但我估计杜勒斯、尼克森、艾森豪威尔诸先生可能要反对。”
杜波依斯回答说:“正相反,这三位很可能想见到你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尤其在河口附近游。”
***轻松地说:“真的吗?如果这样的话,我便近日内动身出发。就算是位旅游者好了,不谈任何政治问题,只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如果艾森豪威尔允许的话,我倒想看看他打高尔夫球呢,或许我再去探望一下在医院里的杜勒斯先生。”
***这段话成为1927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早征兆。
20世纪50年代,正是中美关系敌对时期,没疑问,恢复两国正常关系的打算是非常敏感的话题,这涉及中美双方的态度,***以游泳作借口委婉地向美方放出了试探气球,而杜波斯已心领神会地把对方的态度也以同样的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为双方以后的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有些时候,这需要双方都具有一定的说话技巧,才能更完美、更艺术地把各自的意思表达出来。如1949年的北平谈判,因为当时正处在全国解放前期,国民党方面谈判代表在谈判失败后,面对蒋介石的穷途末路,已不愿在为其陪葬,很想弃暗投明,但因为不知我方的真实意图能否接收,于是乘一次打牌的机会,巧妙地向***同志提出了一个问题说:“毛先生,是平和哇还是青一色。”***同志微微一笑,当即回答,当然是平和好,平和好。从而给对方代表吃了颗定心丸。结果不久,在***同志的安排下,一个个都脱离了国民党的控制来到了北京。
此例很有特色,一色的双关语。一是问者高明,虽说他们对原政府失去了信任,却又不知***能不能容忍他们这些异党分子,就想探个究竟,也好为自己求得一条退路。可如果直接相问,就明显有乞降之嫌,大家都抹不开面子。
但回答也是不凡。如果***把暗话挑明,拍胸脯担保众人无事,一则显得深度不够,二则也似当面在说:“我饶你不死。”对方之尴尬仍在所难免。
2.代人办事,拐弯抹角
人都有个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所以,说话办事决不能千篇一律地惯用一种方法。比如对比较任性或者生性多疑者用顺毛摩挲的办法就比用其他办法有效得多。
1964年4月,时任中国外长的陈毅元帅率团赴印尼首都雅加达,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会。他和印尼总统苏加诺一见面,就发现双方意见不一致。按苏加诺之意,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地点仍在印尼的万隆,时间就定在当年。陈毅则说了自己的想法:第一次亚非会议已在万隆开过了,第二次亚非会议应选在非洲国家开。
苏加诺认为真正的力量在亚洲,所以会议不但要在亚洲开,而且要在印度尼西亚开。眼看说不下去了,空气好像凝结了,陈毅和颜悦色,一字一句地对苏加诺说了一段极为精彩的话:“阁下是总统,总统就是统帅,而我只不过是个元帅;元帅当然要听总统的话啦,您统帅下命令,我元帅当然就要执行。但是呢,元帅嘛也有义务给统帅提意见、提建议;如果统帅老是不接受元帅的建议呢,元帅我就只好辞职不干了。”这段不紧不慢,不愠不火的婉转的外交辞令,绵里藏针,深入浅出,充分显示出陈毅充满睿智的语言艺术和高超的外交才能。苏加诺是明白人,待冀朝铸有声有色地把话译出来后,苏加诺慌了神,忽地一下子站了起来,脱掉帽子,在座位附近转了两三圈,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元帅阁下,你真厉害!”顿了一下,他无可奈何地说:“我接受你的意见,就在非洲开吧!”一场外交风波就这样烟消云散,陈毅的一席话使中国又获得一次外交胜利。
在这个例子里,面对固执己见的苏加诺,陈毅故意把自己降到弱者位置,指出自己作为“元帅”只有给统帅提意见的权力,而真正的决定权是在苏加诺手中,让苏加诺得到了面子上的满足,这自然令苏加诺感到受宠若惊。但接着,陈毅又指出,如果苏加诺这位“统帅”老不接受“元帅”的意见,那么,“元帅”也就只好辞职不干了,言外之意是中方将不得不采取一些不利于两国关系的消极措施。这一下,苏加诺不得不清醒下来,冷静地权衡利弊了。
日常生活中也有这种情况,比如想要找人办事,又怕人家拒绝,因为一旦拒绝就不好再找别人出面了,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好时机,尽量在对方心情好的时候去找他。然而对于地位不同的人来说有时又很难找到这种机会。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人为的制造一种机会让对方顺气,然后借着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对方在高兴的时候爽快地答应你的要求。
东北军阀张作霖喜欢搓麻将,在玩牌中,发生过一件趣事。
那是张作霖在北洋政府当政的时候,有一个政客,想在东北谋一个美差,曾经请了个有势力的大老板,把他推荐给张作霖,张也表示同意委以重任。可一等再等,委任状迟迟不下来,急得那个政客像热锅上的蚂蚁。
说来也巧,他有一次遇到了一位旧友,此人正好是张作霖的顾问。这位政客把自己的处境告诉了他,请求他催催张作霖。
哪知那顾问一个劲摇头。“不好办啊。你既有人推荐了,我再为你去说情,好像是追问他一般。他是一个多疑的人,便会想到你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在他那里谋事。本来也许会给你个差事,这样一来,非但不给,搞不好还会招来祸殃呢!”
不过,顾问到底是顾问,他见政客一脸的失望,竟也为朋友想出条主意。
“我想到一计,老头子近来很高兴打牌,我就借某总长家里,请人来吃饭打牌。打牌时你也来,你是打麻将的老手,每次是包赢不输。这回你只许输,不许赢。不妨连自己的底也输光,一定要让老头子赢得满意。到那时候,我自有妙计。”
到了约定的那天,在某总长家里,由那位顾问出面请张作霖吃饭。酒饭之后,拉出桌子来作方阵之战。
一切照顾问的计划进行,这天,张作霖的牌风可顺呢,要什么牌就来什么牌,要吃有吃,要碰就碰,做庄就连庄。他高兴地一个劲儿地乐!
那政客真不愧是打麻将的能手,张作霖手中的十三张牌,他摸得透透的。知道张在等和了,就拆了搭子给他和满贯。十二圈牌打下来,一结算,那政客输了2000元,张作霖赢了1800元。
1800元在张作霖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可他这次却玩得十分开心得意,自然以为牌打得好,运气也好!那政客开了支票,付了赔款,匆匆去了。
打过牌后,张作霖要吃筒烟提提神,那顾问就附在烟榻旁烧烟。两人边吃边聊,顾问捧他:“大帅,您这牌可打得太棒了!”
张作霖吸了口烟,笑道:“哪里,碰运气罢了!”
那顾问话锋一转:“今天那一位可输苦了!他也不是个富有的人,这次到北京来,是想谋一个差事的。”
张作霖听了把烟枪一搁道:“他是你的朋友,那就把支票还给他得了,一千两千的咱们也不在乎!”说着就去口袋里掏支票,那顾问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他也是个要面子的人,输了的钱,他决不会收回的。他在前清也是个京官,还有些才干呢!大帅要可怜他,就周全周全他,给他个什么职司,他就感激不尽啦!”
张作霖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拍拍脑袋道:“噢,想起来了,某老也曾经推荐过他的,那我就成全了他吧!”
那顾问忙道:“那我先替他向大帅谢恩啦!”
不出一个星期,那个政客就到东北去做官了。
这位政客的作法如今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早已屡见不鲜。也许你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引以为耻,但他拐弯抹角求人求官的良苦用心却能给人以启发,也就是说,做人做事,有时不可直来直去,那样多半会碰钉子。
3.喜爱的事,求师得道
古人说天地君亲师乃人生之五伦,而民间更有师徒如父子之说,可见为师之尊。不过从古到今不是说任何人拜师都会被收留的;被拒之于门外也是很正常的。
金元时代,对中国医学发展贡献最大,影响深远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朱震亨当年投师时曾在老师的门前站了仨月。
朱震亨,浙江义乌人,在朱震亨家乡东岸村旁有一条溪水,名曰“丹溪”,故后人尊他为丹溪翁。
朱丹溪大器晚成。在30岁时候,母亲患上了严重的胃病,请了许多医生调治,效果都不好。朱丹溪立志从医,开始阅读医学书籍,经过三年自学,便开始给母亲处方用药,治疗了两年,母亲的病被治愈。可他追念起伯父、叔父、弟弟、儿子等,都因庸医误治而死亡,朱丹溪“心胆摧裂,痛不可追”。这时,他的医术未精,故不敢开业为医。朱丹溪36岁时,投师于朱熹的第四代传人许文懿学习医理学。在八华山的几年学习中,学业大进,成为许氏的得意弟子。他40岁那年,许文懿患病久治不愈,已无力主持讲坛。一天,他对朱丹溪说:“我病了这么久,非要有特别精于医术的人为我治疗,才有可能治好,你是个聪明异常的人,又精通医理,肯改行学医吗?”受到老师的鼓励,朱丹溪毅然“悉焚弃向所习举之业,一心于医致力焉”。
当时社会上流行着陈师文、裴中国所定的《大观二百九十七方》,朱丹溪朝夕钻研,经过多次临床实践,他发现若照搬这些处方,只能庸医害人。因此,他决定出访名师,朱丹溪到了武林,听说此地有位罗知梯医生,医术精深,颇有名望,于是前往谒见。罗知梯才高倨傲,恃能性偏,朱丹溪来到他的医寓,说明拜师之意。罗知梯听罢,面色一变,将朱丹溪叱骂出门,此后朱丹溪又十多次往拜,罗干脆闭门不见。放在一般人身上,决然忍受不了这样的侮辱。但朱丹溪“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这样,连续站立了三个月,罗知梯见其意坚志诚,又听说他是许文懿门下高徒,这才让朱丹溪进门。经过长谈,罗知梯发现朱丹溪学问渊博,又有志于学医,才答应收朱丹溪为他惟一的弟子,此时朱丹溪已经44岁了。
两年里,罗知梯将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诸医学家的学术思想及自己的临床经验,都详细地讲给了朱丹溪,并辅以临床实践,两年以后,朱丹溪“悉受其学以归”。
朱丹溪学业既成,马上返回八华山为老师许文懿治病。许患风湿痹症十余年,久治不愈。群医束手,朱丹溪提出新的医疗方案,没过多少天,许文懿的病被治好了,群医心服口服,朱丹溪名声大振,成为一代名医。
盛名之下,朱丹溪并不满足。他对刘、张、李的“三家之说推而广之”,并“去其短而用之长”,熔各家学说于一炉,独树一帜,提出新的“阳有余而阴不足”和“相火论”两大学术观点,他所倡导的“阳有余而阴不足”论,主张避免“相火”妄动,节制饮食,戒色欲,以使真阴得到保养。在治疗上,朱丹溪善于运用滋阴降火治疗方法,开后世滋阴一振之先河,故被誉为“养阴派”的鼻祖。他创制的“大补阴丸”、“越菊丸”等方,至今仍是颇有疗效的常用药方。朱丹溪着作颇丰,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十余部。他的着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朱丹溪,大器晚成,年过三十方学医,为学到真本事,他不耻于站立名师之门外三月有余,终于感动了老师,老师见他诚心有余,热心向他传授,使他学到了真本事,朱丹溪又用他的高超的医术把他老师的病治好了。朱丹溪名成于师,又不忘师恩,为师治病体现了学生不忘恩师情。可谓是投桃报李之典型。也说得上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枉在老师门前站仨月。
但是,这还是幸运的。有些时候要想求师学艺,莫说你站仨月,纵然你有通天的本领,人家根本就不把你放在眼里,任你千敬万叩,对方也不收你为徒,这时候你就应该从另一方面去考虑问题了。
有统计资料表明,现在日本有1.35万间麦当劳店,一年的营业总额突破40亿美元大关。拥有这两个数据的主人是一个叫藤田田的日本老人;日本麦当劳社名誉社长。藤田田1965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毕业之后随即在一家大电器公司打工。1971年,他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经营麦当劳生意。麦当劳是闻名全球的连锁速食公司,采用的是特许连锁经营机制,而要取得特许经营资格是需要具备相当财力和特殊资格的。
  而藤田田当时只是一个才出校门几年、毫无家族资本支持的打工一族,根本就无法具备麦当劳总部所要求的75万美元现款和一家中等规模以上银行信用支持的苛刻条件。只有不到5万美元存款的藤田田,看准了美国连锁速食文化在日本的巨大发展潜力,决意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日本创立麦当劳事业,于是绞尽脑汁东挪西借起来。事与愿违,5个月下来,只借到4万美元。面对巨大的资金落差,要是一般人,也许早就心灰意懒,尽弃前功了。然而,藤田田却偏有对困难说不的勇气和锐气,偏要迎难而上,遂其所愿。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的早晨,他西装革履满怀信心地跨进住友银行总裁办公室的大门。藤田田以极其诚恳的态度,向对方表明了他的创业计划和求助心愿。在耐心细致地听完他的表述之后,银行总裁作出了“你先回去吧,让我再考虑考虑”的决定。
藤田田听后,心里即刻掠过一丝失望,但马上镇定下来,恳切地对总裁说了一句:“先生可否让我告诉你我那5万美元存款的来历呢?”回答是“可以”。
“那是我6年来按月存款的收获,”藤田田说道:“6年里,我每月坚持存下1/3的工资奖金,雷打不动,从未间断。6年里,无数次面对过度紧张或手痒难耐的尴尬局面,我都咬紧牙关,克制欲望,硬挺了过来。有时候,碰到彦外事故需要额外用钱,我也照存不误,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四处告贷,以增加存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在跨出大学门槛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愿,要以10年为期,存够10万美元,然后自创事业,出人头地。现在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提早开创事业……”
藤田田一气儿讲了10分钟,总裁越听神情越严肃,并向藤田田问明了他存钱的那家银行的地址,然后对藤田田说:“好吧,年轻人,我下午就会给你答复。”
送走藤田田后,总裁立即驱车前往那家银行,亲自了解藤田田存钱的情况。柜台小姐了解总裁来意后,说了这样几句话:“哦,是问藤田田先生哪。他可是我接触过的最有毅力、最有礼貌的一个年轻人。6年来,他真正做到了风雨无阻地准时来我这里存钱。老实说,这么严谨的人,我真是要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听完小姐介绍后,总裁大为动容,立即打通了藤田田家里的电话,告诉他住友银行可以毫无条件地支持他创建麦当劳事业。藤田田追问了一句:“请问,您为什么要决定支持我呢?”
总裁在电话那头感慨万端地说道:“我今年已经58岁了,再有两年就要退休,论年龄,我是你的2倍,论收入,我是你的30倍,可是,直到今天,我的存款却还没有你多……我可是大手大脚惯了。光说这一句,我就自愧不如,敬佩有加了。我敢保证,你会很有出息的。年轻人,好好干吧!”
4.讨债的事,先发制人
当今社会流传这样一句民谣:“欠账的是爷爷,要账的是孙子。”这话似乎颇有意味。因为有些人自以为欠了人家的钱就占了优势,全不把中国人“欠债还钱”的传统道德放在眼里,致使要账者不得不忍气吞声,低三下四。实际上这完全是无赖作风。
俗话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山林子大了什么鸟兽都有,一旦遇上这样的人,你也无可奈何。但山不转水转,一旦有了翻手的机会,你也可以让对方尝尝被人赖账的味道。
有一次美国洛杉机的华裔商人陈平在香港繁荣集团购买了一批景泰蓝,言明一半付现金,一半付一个月期票。交易那天,陈平没出面,派来了儿子陈小东,一个月后,期票到期了,银行退了票,几次联系,陈平一推再推,后来索性不接电话了。繁荣集团这才知道上了圈套。集团老板陈玉书说:“除非他永远待在美国,不在香港做生意,只要他来香港,我一定逼他把钱交出来。”陈玉书广布眼线,终于有一天,陈平来到了香港。陈玉书马上派人同他联系,并以鸟兽景泰蓝优惠售价相诱,将陈平请到公司。陈玉书大脚一踹,房门大开,大喝一声:“陈平,你上当了!”陈平这时脸色大变,仿佛吴牛喘月,站立在对面。
“你既然来了,就让我处置你吧。”陈玉书伸出手掌问他:“我的钱呢?”“我没欠你的钱,是我儿子欠的。”“不是你在电话里答应,我怎么会让你儿子取货?”“儿子欠债,要老子还钱,这不符合美国法律!”“这里是香港!你今天要能走出这个门,我就不姓陈!”
“我们这些人是讲道理的,对不讲理的人我们总有办法处理。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不等对方回答,陈玉书大声说:“我从小在印尼就是流氓!”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时,陈平冷汗直流,用手摸摸胸口,又忙掏药,看样子心脏有点不妥。陈玉书对陈平说:“我们是讲人道主义的,我今天要的是你还钱,否则你别想走出这个门。”陈平知道抵赖是无用的,诡计也施不上了,只得乖乖地打电话给一个珠宝商人,叫他开支票,估计他在那儿存了钱。
陈玉书在恐吓时先发制人,占据了心理优势,在对垒中取得先机,因此顺利获胜。
很多人一听说要与强敌对阵,内心大都会立生恐慌,或者一见面就想临阵脱逃,其实,这种做法等于是自甘失败。如果你能先发制人,就可减轻这种心理压迫。
常言说一个走着百个瞧,作为大商人怎么能为一时之利而背信弃义,最终损害自己的形象呢?陈平的结果是咎由自取,他违背了做人的准则,不然,陈玉书是不会使用这种非常手段的,这就叫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5.尴尬的事,眼光放远
很多人说话办事性格急躁,急功近利。这不行,这样往往是欲速则不达,俗话说放长线钓大鱼,性急喝不了热黏粥。
《敏拉波泥》出版人琼斯就是用放长线钓大鱼的办法使自己从一个普通职员的身份变为一家报社的主人的。
琼斯在开始他的策划计划时,首先向一家银行借了50元他并不急需要用的钱。他说:“我之所以借钱,是为了树立我的声誉。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动过这笔借款,当借期一到,我便立即将这50元钱还给了银行。几次以后,我便得到了这家银行的信任,借给我的数目也渐渐大了起来。最后一次借款的数值是2000美元,这次我用它去发展我的业务。”
琼斯还说:“后来,我计划出版一份商业方面的报纸,但办报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我估计了一下,起码需要1.5万美元,而我手头上总共才不过5千美元。于是,我再次到那家银行,也再次去找每次借我钱的那个职员,当我将计划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以后,他愿意借给我l万美元。不过,他要我与银行的经理洽谈一下。最后,这位经理同意如数借给我1万美元,还说:‘我虽然对琼斯先生不太熟悉,不过我注意到多少年以来琼斯先生一直向我们借款,并且每次都按时还清。”’琼斯是使用放长线钩大鱼的心计来获得成功的。
获得众人的信任,铸就自己的信誉,不论你采取何种方法,但笃诚、守信及勤劳是最根本的要诀。
如果说实现对自己许下的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的话,那么同样地,别人遵守诺言也是诚实、负责的表现。承诺的力量是强大的。遵守并实现你的承诺会使你在困难的时候得到真正的帮助,会使你在孤独的时候得到友情的温暖,因为你信守诺言,你的诚实可靠的形象推销了你自己,你便会在生意上、婚姻上、家庭上获得成功。
然而也有相反的事情。据说有位漂亮的姑娘,人见人爱,美丽无比,因此有多少野蝶狂蜂争相追逐,结果都被姑娘一一拒绝了。
此时有位无赖也闻风而上,但是他采取的却是与众不同的策略,因为他知道就条件而言,姑娘是决不会看上他的。因此,他并不急于和姑娘见面,亦不急于和姑娘套近乎。相反,他采用的是跟踪的办法,无论姑娘干什么,他都悄悄地尾随其后,并一日不落地记上日记。尤其是姑娘买东西,诸如服装、首饰一些穿戴等,无一不被他搞得清清楚楚,就连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花多少钱等都记录下来。这样他一直跟踪姑娘三年时间。三年以后,她找到了姑娘,口称是姑娘的未婚夫,要与姑娘结婚。
突如其来,姑娘大吃一惊,于是气急败坏地把他骂了起来。可是无赖却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并守着围观的人群一桩桩一件件地把他的所谓事实摆了出来。某月某日,在某商场为姑娘花多少钱买什么东西;某月某日在某地点与姑娘有什么话说,又送给姑娘什么什么东西,直说的活灵活现,并且一边说一边问姑娘:“这些东西有没有?”姑娘当然说有,可那是自己买的。但无赖却以此反诬姑娘昧了良心,那从容不迫的态度,那懦如人欺的气色,直说得围观者摇头摆首慨叹连声,当然一束束鄙视的目光便也同时投向了姑娘。
好人死在证人手,姑娘纵有十张嘴,亦是有理难辨,无奈只得躲开无赖。谁知无赖早已下定决心,姑娘走了,他又跟着姑娘闹到姑娘家里,并且像开始一样,用的还是同样的手法,直闹得姑娘的父母也辨不得真假,于是只好骂姑娘丢人现眼,姑娘说又说不清,打又打不过。哭吗,越哭越被认为是心虚,于是在邻里街坊以及公司同事中引起一片唏嘘声。当然,先前那些争相追逐的男人们一个个也都退避三舍了,这就更给无赖带来了方便。
姑娘实在无路可走了,她躲到哪里,无赖跟到哪里,并且走到哪里都以一付受害者的身份出现,直逼得姑娘狼狈不堪,亲友躲着她,邻里鄙视她,连父母都对他嗤之以鼻。然而这时的无赖并不着急,反而说:“赖婚也行,但要退给他所花款项3万元,另加青春损失费20万,否则就要同她上法庭。”
这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俗话说人言可谓,在双重的压力下,姑娘不得不束手就擒,在无可奈何中同无赖结了婚。
这不是虚拟,而实有其事。虽然从性质上看属歪门邪道,但世俗沧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更何况兵法云兵不厌诈,人们在说话办事中如效其法而不取其恶行,亦不能不说是很有价值的。
还有位阿拉伯人,本来穷困潦倒,身无分文,他使用了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段,广求天下,不但求来许多名人作朋友,还为自己求来了百万家财。
这个阿拉伯人名叫艾布杜,原先只不过是个连温饱都成问题的零工,如今他拥有银行存款400万美元。这位生活奢侈,出手阔绰的大亨,他的财富并不是靠经商得来的,而是靠几本签名簿摇身一变而成为大财主的。
其实,他致富的法宝说来简单有趣。他的签名簿里贴有许多世界名人的照片,再模仿名人的亲笔字,签写在照片底下,艾布杜便带着这几本签名簿浪迹环宇,登门造访工商巨子和着名的富翁。
“我是因仰慕您而千里迢迢从沙特阿拉伯前来拜访您的,请您贴一张玉照在这本《世界名人录》上,再请您签上大名,我们会加上简介,等它出版后,我会立即寄赠一册……”.
被他拜访的富豪,一看到其中的照片和签名都是当代世界的名人时,会有什么反应呢?人都是好名的,尤其是有钱人更爱虚名,因此,多数的人都心甘情愿地签下大名,并提供照片。又由于这些人有的是钱,又喜欢摆阔,一想到能跟世界名人排名在一起,便感到无限风光。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毫不吝惜付给艾布杜一笔为数可观的金钱。
每本签名簿的出版成本不过是1~2美元。而富人所给的报酬,却往往超过上千美金。艾布杜整整花了6年的时间,旅行96个国家,提供给他照片与签名的共有2万多人。给他的酬劳最多的2万美元,最少的也有50美元,总计收人大约500万美元。
如果你觉得这位阿拉伯人的做法有些厚颜无耻,近似招摇撞骗的话,那么您是否想一想您自命清高的君子相又给您带来了什么?古话说得好,现实生活中人都是以成败论英雄,远的不说,您身边那些正直的寒酸朋友,又为世界、为他人为自己带来了什么?然而只有有远大报复的人才能放长线,对于目光短浅的人来说,他们无论如何也是不肯下这种赌注的。当然,他们只能是钓点小鱼而已。
6.棘手的事,逆向思维
有一条谜语叫“越捣吃越粗。”确实难倒了很多人。其实,迷底也并不怎么深奥,只不过是出谜者利用人们习惯于正常思维的毛病,搞了个小动作,其实只是类似于急转弯的小把戏罢了。原来其谜底是“地窖”。
  说话办事也一样,不要总是按照一个方向跑下去,有些时候这个人办不了的,那个人就能办;这种办法不行,也许另一种办法就可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办事过程中,要多开动脑筋,尤其在正常情况下办不成的时候,最好采用逆向思维。
清代有位大富豪很羡慕郑板桥的书画。怎奈郑板桥恃才傲物,鄙视权贵,越是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他越是不买这个帐。因此,当这位富豪登门求购时,被郑板桥想方设法地拒之门外了。弄得这位大富豪很是懊恼、火气。于是这位大富豪便越想着用什么办法非弄到手不可。可巧这一天来了位当官的朋友,酒足饭饱后与大富豪谈起了此事,当官的朋友说:“可惜你,怎么不知道郑板桥的为人呢?”
大富豪一惊,问:“他为人怎么样?”
这位官朋友说:“别说你呀,连我想要他的画,要了好几年了,都没弄到手。”
“为什么?”
“他就是这么个人,要么怎么叫扬州八怪呢,软硬不吃。”
大富豪听更加生气,说:“我就不信,瞧我的,用不了几天,我非让他亲自给我弄几幅拿来不可,上面还得让他写上我的名字。
当官的不信,于是大富豪派手下人四处打听郑板桥的生活习惯和各种爱好。
这一天,郑板桥出来散步,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曲子甚雅,不觉感到好奇。因为他知道这附近没有什么人会奏琴。于是循着琴声而去,发现这琴声是出自一座优雅的宅院内。院门虚掩,郑板桥推门而入,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院内修竹叠翠,奇石林立,竹林内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银须飘逸,正在拂琴而鸣。此情此景不亚于一幅天然的图画。
老者看见他,立即嘎然而止,郑板桥见自己坏了人家兴致,有点不好意思,老者却毫不在意,热情让他入座,两人谈诗论琴,颇为投机。
谈兴正浓,突然,传来一股浓烈的狗肉香,郑板桥感到很诧异,但口水已经忍不住要流下来。
一会儿,只见一个仆人捧着一壶酒,还有一大盆烂熟的狗肉,送到他们面前。一见狗肉,郑板桥的眼睛就粘在上面,老者刚说个“请”字,他连故作推辞的客套话都忘掉了,迫不及待地狂喝酒,猛吃肉。
风扫残云般地吃完狗肉,郑板桥这才意识到,连人家尊姓大名还不晓得,就糊里糊涂在人家这里大吃一通。现在酒足饭饱,总不能就这么一甩袖子,说声“拜拜”就走吧!
然而,又该怎么答谢人家呢?留点银子吧,不仅太俗,而且自己出来散步没带钱呀。于是,他对老者说:
“今天能与您老邂逅,实在是幸会,感谢热情款待,我无以回报,请您找些纸笔,我画几笔,也算留个纪念吧。”
老者似乎还有点不好意思,连声说:“吃顿饭不过是小意思,何必在意!”郑板桥以为他不稀罕书画,便自夸说:“我的字画虽算不上极佳,但还是可以换银子的。”
老者这才找来纸笔,郑板桥画完,又问老者的名,老者报了一个,郑板桥觉得耳熟,但又想不起来是怎么回事,还在落款处题上“敬赠某某某”。看看老者满意地笑啦,这才告辞离去。
第二天,这几幅字画就挂在大富豪别墅的客厅里,大富豪还请来宾客,共同欣赏。宾客们原以为他是从别处高价购买来的,但一看到画上有他的大名,这才相信是郑板桥特意为他画的。
消息传开后,郑板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又沿着那天散步的路径找去,却发现那座住宅院里原来是座空宅,那富豪只不过利用宅院骗他落入圈套而已。
现今有很多事情也如此,因为事情不好办或者不重要,求人办事时免不了要被人拒绝,这时候,你就应该像那位富豪一样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
一位女公关人员负责陪同一位澳门某公司女经理在上海参观游览,上司关照这位女公关人员,要想法款待款待女经理。结果,在参观游览城隍庙时,经过两家饭店,这位公关小姐向女经理询问两次:
“夫人,肚子饿吗?”
女经理客气地摇摇头,两次询问都未成功。后来,出了城隍庙,经过“老饭店”,公关小姐眼看女经理就要登车回宾馆就餐了,于是她换了一种说法:
“夫人,早上出来,怕您等我,我未及吃早饭,只吃了两三块饼干,就来接您了,现在我倒饿了,请您陪我吃点好吗?”
女经理听了,欣然点头。两人步入“老饭店”……
这位女公关就很有办法,求你不行,让你陪我总该给个面子吧!我们平常说话办事时也不少了会遇到这种场合,好容易办了一桌酒席,可惜请人不到。俗话说,请客不到两家害臊,少不了既丢面子又丢钱。如果像这位女公关员一样,从另一个角度发出邀请,死不给面子的人可能不会有吧,若真有的话就可以肯定,你在他那里恐怕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
再如当年,卡耐基的中央交通公司正跟普尔门的公司争夺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卧车生意。双方互不相让,大杀其价,使得卧车生意毫无利润可言。后来,卡耐基和普尔门都到纽约去拜访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董事会。有一天晚上,他们在一家饭店碰头了。卡耐基说:“晚安,普尔门先生,我们别争了,再争下去岂不是出自己的洋相吗?”
“这话怎么讲?”普尔门问。
于是卡耐基把自己早已考虑好的决定告诉他——把他们两家公司合并起来。他把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普尔门注意地倾听着,但是他没有完全接受。最后他问:“这个新公司叫什么呢?”
卡耐基毫不犹豫地说:“当然叫普尔门皇宫卧车公司。”
普尔门的面孔一亮,马上说:“请到我的房间来,我们来讨论一下。”
这次讨论翻开了一页新的工业史。
有句古语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逆向型思维就是利用人们偏执型心理反其道而行之的最好办法。他能使你在说话办事过程中一改认死理的习惯,灵活掌握随机应变,这头不通走那头,从而开启新的成功之门。
7.为难的事,以强凌人
常言道,有一利必有一弊,说的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它薄弱可击的地方,如果我们在说话办事中能及时而准确地抓住或找出对方的薄弱点,就会很快地制服对方,从而达到办事目的。这就像两个小孩子玩耍戏闹一样,哪块怕痒搔哪块。
汉代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出川漫游,一篇《子虚上林赋》海内闻名。儒雅之士无不以结识司马相如为荣。但司马相如放任不羁,又不治产业,一派浪荡公子相。
这一年,司马相如外游归川,回来的路上,路过临邛。临邛县令久仰司马相如之名,恭请至县衙,连日宴饮,写赋作文,好不热闹。
此事惊动了当地富豪卓王孙。卓王孙原是赵人,秦人移民时迁来临邛,以冶铁致富,家有万金,奴仆千人。听说来了个才子司马相如,也想结识一下,以附庸风雅。但他仍摆脱不了商人的庸俗,故而实为请司马相如,但名义上却是请县令王吉,让司马相如作陪,司马相如本看不起这班无才暴富之人,所以压根没准备去“陪宴”。
到了约定日期,卓王孙尽其所能,大摆宴席。县令王吉因平日依仗卓王孙钱财之事甚多,所以早早就到了,但时辰早过,司马相如却没有来,卓王孙如热锅蚂蚁,王吉只好亲自去请。
司马相如正在高卧独饮,驳不过王吉面子,来到卓府,卓王孙一见穿戴,心中早已怀瞧不起之意,心想自己是要脸面之人,请来的却是这样一个放荡无礼之辈。
司马相如全然不顾这些,大吃大嚼,只顾与王吉谈笑,早把卓王孙冷在一边。
忽然,司马相如听到内室传来凄婉的琴声,那琴声不俗,司马相如一下子停止了说笑,侧耳细听起来。
卓王孙原被冷在一边,讪讪地毫无意思,今见琴声吸引住了这位狂士,于是卖弄地说这是寡女卓文君所奏。司马相如早已痴迷在那里,听说后,忙请求让卓文君出来相见。卓王孙经不住王吉撺掇,派人唤出卓文君。
司马相如一见卓文君,两眼直勾勾愣在那里,他万万没想到这俗不可耐的卓王孙竟有这般美丽高雅的女儿。于是要过琴来,弹了一曲《风求凰》向卓文君表达爱意。卓文君心里明白,爱慕司马相如的相貌和才华,当夜私奔到司马相如处,以身相许。经过商量,两人一起逃回CD。
卓王孙知道后,气得暴跳如雷,又是骂女儿不守礼教,又是骂司马相如衣冠禽兽,发誓不准她们返回家门。
卓文君随司马相如回到CD后才知道,她的夫君虽然名声在外,但家中却很贫寒。万般无奈,他们只好返回临邛,硬着头皮托人向卓王孙请求一些资助,不料,卓王孙破口大骂:“我不治死这个没出息的丫头就算便宜她了,还想要我接济,一个子儿也不给!”
夫妇俩听说父亲的态度如此坚决,心都凉了半截儿,可是眼下身无分文,日子可怎么过呢?到底她们俩都有“才”,很快想出了一个“绝招”。
第二天,司马相如把自己仅有的车、马、琴、剑及卓文君的首饰卖了一笔钱,在距卓府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屋子,开了一个小酒铺。
司马相如穿上伙计的衣服,卷起袖子和裤腿,像酒保一样,又是擦桌椅,又是搬物件;卓文君穿着粗布衣裙,忙里忙外,招待来客。
酒店刚开张,就吸引了许多人来。这倒不是因为她们卖的酒菜价廉物美,而是前来目睹这两位远近闻名的落难夫妇。司马相如夫妇一点也不感难堪,内心倒很高兴,因为这正好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给顽固不化的老爷子现现眼。
很快,临邛城里人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有的对这一对夫妇表示同情,有的责备卓王孙刻薄。卓王孙毕竟是一位有身份、有脸面的人物,十分顾忌流行一时的风言风语,居然一连几天都没有出门。
有几个朋友劝卓王孙说:“令爱既然愿意嫁给他,就随她去吧。再说司马相如毕竟当过官,还是县令的朋友。尽管现在贫寒,但凭他的才华,将来一定会有出头的日子,应该接济他们一些钱财,何必与他们为难呢?”
这样一来,卓王孙气歪了胡子。万般无奈,分给卓文君夫妇仆人百名,钱财百万,司马相如夫妇大喜,带上仆人和钱财,回CD生活去了。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求人战术,颇有几分泼皮无赖精神。套用一句老百姓的俗话,这叫做“死猪不怕开水烫”,即我已经走投无路,到了这步田地,还要那面皮做甚?要丢人现眼,索性一块儿丢了吧。
其实,使用这种战术的人还不止于司马相如。
战国时的张仪是着名的“纵横家”,他早年在楚国游说时非常清苦,有些与他一样的谋士因不堪忍受艰苦,纷纷要离开楚国。
张仪见状,心里也不好受,便挽留说:“你们还是再等一段日子,我去见一见楚怀王。”
楚怀王就是那个逼死屈原的昏君,他十分迷恋女色,身边的两个大美人南后、郑袖,颇得他的宠爱。
张仪见到楚怀王后,开门见山地说:“我在楚国什么也没有做成,我想去晋国试试,大王同意吗?”
“那你走吧!”楚怀王毫不在意。
张仪接着问:“大王,您想要晋国的什么东西?”
楚怀王想了想,说:“我国什么都有,我没有什么想要的!”
张仪看着得意洋洋的楚怀王,轻声说:“那美女呢?”
楚怀王没料到张仪这一着,一时竞不知如何回答。
张仪见其心动,接着说:“大王您也知道,郑、周等地的美女,就像下凡的仙女一样啊!”
楚怀王本是一个好色之徒,这下子被击中要害,立刻精神一振,忙说:“楚国这么偏僻,美女当然无法和中原的美女相比,你所说的美女,我当然是喜欢的。”
于是,楚怀王给了张仪许多珠宝钱财做为路费,张仪又将这些临时分发给想离开楚国的谋士们。
张仪要从中原带回美女的消息不胫而走,终于传到南后、郑袖的耳里。
几天后,南后专门派人给张仪送行,这人带着重礼对张仪说:“听说将军要去晋国,这是黄金一千两,南后请你一定收下,权且作路上盘缠。”
郑袖也送了500两银子。
张仪心里清楚,南后和郑袖之所以给他送重礼,其实就是希望他不要把中原的美女带回楚国。
张仪正是抓住了楚怀王的好色,又抓住了女人的爱吃醋的毛病,真正做到了一箭双雕,成功地击中了对手的弱点,获得了大量的财宝。
说话办事,这样的事情不少,就像俗话说的那样,牵着不走,打着倒退,遇到这种情况采用上述手段,即哪块怕痒搔哪块,就能很快地使对方自己送上门来。这里的痒,实际上就是短处。例如有些人因为在某些方面存在短处,最终是免不了要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在说话办事中,你应千万记住,假如你有同样的弱点或短处,千万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因为,越是这样,越是摆脱不了困境。生活中,有些女人被恶棍霸占,或者有些人被敌人俘虏当了间谍,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有短处而被人搔到了痒处而上钩的。切记,这种方法能作为进攻别人的手段,而决不能让别人用来控制自己。
  不同的对象,正如不同的事情一样,对办事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讲法,将会让你在事业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适当地运用自己的口语,让你在生活中把事情顺利办成。
1.周围的人,因人而异
说话办事,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性子急的、性子慢的;有的吃软、有的怕硬;有喜欢甜的、有得意酸的,等等。怎样对待这些人,怎样才能使他们都能与你携手合作,或者为你服务效力,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因人施术,说得通俗一点叫做,得意哪口,喂哪口。
明崇贞7年,蓟辽总都洪承畴在松山战败被俘,为了笼络人心,清帝皇太极派人劝降,但洪自视为大明忠臣,宁死不降,数日不食,使皇太极大伤脑筋。
一天皇太极因无计可施,无精打采地回宫休息,庄妃博尔济吉特氏问:“国主大败明军,震惊天下,为什么长吁短叹起来?”
皇太极将劝降洪承畴的事说了一遍,然后叹道:“我想征服中原,还想招降明朝将领,无奈这洪蛮子软硬不吃。”
“他爱吃哪口,给哪口,还会有不降的傻瓜。”庄妃说。
皇太极频频摇头道:“难、难、难!什么都用过了,他越来越硬。”
“死也不怕?”庄妃似乎不信了。
“这倒不见得。”皇太极说:“我派范先生去劝他说尽厉害他都不为所动。不过范先生说,在他与洪承畴谈话时,洪几次拂去落在衣袖上的灰来看,他并非不贪生,只是一时我们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听了皇太极一席话,庄妃开始建议怎样降洪之策,并开始询问洪的身世、脾气和爱好,当听说洪最爱美色后,微微一笑,请求说自己要去试一试,皇太极答应了。
皇太极对洪承畴是很礼遇的,虽是俘虏,却待为上宾,因为他要收服洪承畴.而洪承畴则表示誓死不肯降清。连日来轮番劝降,已让洪承畴感到异常疲惫和恼火,他压抑住内心的不快,盘坐在床上,设想自己的结局。而这个时候,庄妃来到了他的而前。
庄妃携了一个壶子,独个儿走到禁闭厅,见洪承畴已闭目养神,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乃细声问:“此位是洪将军吗?”娇滴滴的声音犹如山谷的黄莺。
洪承畴是个英雄,什么威逼和引诱,毫不动心,惟独对于声音婉转,嗳气如兰的女人特别敏感,不知不觉地把眼张开,咦!怎么有这样一个美人儿来了?
庄妃本来就是个美女,此来又着意地打扮了一番,就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洪承畴乃正色问:“你是什么人?谁叫你来的?有什么事?”
庄妃深施一礼说:“洪将军,我知道你是忠心耿耿的大忠臣,佩服你,可是你死都不惧,还怕我一女子吗?”说时嫣然一笑。
聪明的皇妃看了看洪承畴,接着说:“你且不要问,我此来是一片好心,想拯救你脱离苦海的!”她既庄重,又妩媚地说。
“什么?你拯救我?想劝我投降?我心如铁石,请闭嘴!”洪承畴又装起威武来了,但她毫不介意,继续说:“将军!你不要轻视我,我虽是女子但却颇识大义,对将军这种英勇行为、殉节精神,衷心钦佩,岂忍夺将军之志?”
“那你来这里做什么呢?”
“唉,将军!我不是说过吗,是来救将军的。”她的话充满同情,又惹人怜爱。“将军是绝食等死吗?但绝食起码要经七八日才会气绝的。我煎好一煲毒药来敬将军。将军现所求者不外一死,那绝食和服毒死,究竟有什么不同?将军如怕死则已,若不怕死,请饮了这煲药。不就减轻死前痛苦了吗?”说完捧壶送过去。
洪承畴经她这般一捧一跌、一怜一媚的摇荡,已身不由主,连呼“好好!我饮,死且不怕,何怕毒药!”立即接过壶来,张口狂饮。不料流急气促,咳了起来,弄得药沫飞溅,喷得美人衣襟尽湿。
洪承畴自惭失礼,连忙向她道歉。她若无其事,谈笑自若,拿出香帕来慢慢拂拭,媚眼向洪承畴一翻说:“看样子将军的阳寿还未尽哩!”
“我立志一死,不死不休!”
“将军可谓英勇之至,竟能视死如归,英雄英雄!钦佩!钦佩!”她说:“不过,我还有一句话告诉将军。你现在既已为国殉了节,但身丧异域,去家万里,丢下家人,哭望天涯。深闺少妇,对着浮云发呆,春风秋月,苦想为劳,枕边弹泪,情何以堪?多情如将军,岂能闭眼不顾,不念旧情吗?”
洪承畴被勾起了心事,酸楚万分,想到毒药已下了肚,死期定不远,不禁泪如泉涌,长叹一声说:“事到临头,还有什么可说,什么可顾?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只这一叹,就暴露了洪承畴内心世界是已有所动。他那视死如归的决心开始动摇了。经过那么多的审讯、威逼、说服、利诱都没有动过一丝决心的洪承畴,只和这么一个弱女子几番问答,就开始犹豫了。此时聪明的皇后看出他已动摇了,又用话挑他:“决志殉国,将军可谓忠贞不二,无愧臣节啦。但在我看来,确是笨得可以。”
“什么,照你所说,难道失节投降,反是英雄好汉?”
“将军!不是我说你,你身为国家栋梁,明朝对你寄于了莫大的希望,这样轻轻一死,得了一个虚誉,究竟对国家有何补益呢?如果是我的话,会忍辱一时,渐图恢复,所谓忍辱负重,伺机报君,方不负明帝重托,百姓仰望。断不会这般轻生,效匹夫匹妇所为!不过壮士各有志,勉强不得。”
洪承畴虽然等死,但血脉格外畅通,此时见庄妃如此,既醉其美貌,又服其见识,因此心中忐忑,莫知所之,牙齿开始发酸,欲火已冒上了眉尖。
这时庄妃又说:“将军死后,有什么话要转告家人否?我两人既然相遇,也是一段缘分,我无论如何有此传递的责任!”
洪承畴听说,眼泪又流出来了,她再掏出香帕来,迎身靠过去替他拭泪:“将军,不要伤心,看把衣服弄湿了。唉!我也舍不得你这样离去的!”
一阵脂香粉气,美色娇态,袭击而来。洪承畴这时已欲火旺炽,把死置诸脑后,一把将她搂住,说“只要毒药迟延一刻,就是死在牡丹花下,做鬼也风流!”
于是一个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英雄豪杰,不裹尸于战场之上,殉节于刀锯之下,竟然拴缚于裙带之中。
到天明,这位曾经为万民景仰,飨过大明国祭的经略大臣,将军洪承畴已入朝参见清太宗了。
在说话办事时,对方究竟得意哪口,喜欢什么东西,一定细加揣摸,但世上的好东西,大多数人还是禁不住诱惑的。有一则故事说有位马屁专家,因为拍马屁拍出了名,连阴曹地府里的阎王都知他的大名。死后见阎王,阎王拍案大怒:“你为什么专门拍马屁?我是最恨这种人的!”马屁鬼叩头回道:“因为世人都爱听恭维话,喜欢被人吹捧,不像大王您这样公正廉明,明察秋毫,人世官僚若都像你这样好,谁还敢说半句恭维的话呢?”阎王听后,连说:“是啊是啊,谅你也不敢!”实则阎王也喜欢听恭维话,这个故事,更说明了爱听恭维话乃人之常情。乍一看,阎王好像是最不爱恭维之人,但没想到,在他自以为是的同时,不知不觉已被马屁精恭维的上了套了,而阎王自己还蒙在鼓里。在这方面蒋介石可以说更是高人一筹。
蒋介石给部属写信,除了一律称兄道弟外,还用字号,以示亲上加亲。他很懂人情世故。
蒋介石不仅熟记部属名号、生辰、籍贯,而且对其父母的生日也记得很准,往往在他提起某将父母的生日时,使该将受宠若惊,十分激动。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雷万霆调任他职时,蒋介石召见了他,蒋介石说:“令堂大人比我小两岁,快过甲子华诞了吧!”雷万霆一听,眼泪都快流出来了,颤抖着说:“总统日理万机,还记得家母生日!”
蒋介石说:“你放心吧!到时我会去看望她老人家,为她老人家添福增寿。”
雷万霆自然死心塌地的就成了蒋的心腹。
当杜聿明在徐州为蒋介石打仗卖命时,蒋介石从小本子上查到了杜母生日,他立即命令刘峙在徐州举行仪式,同时又令蒋经国亲赴上海,送去了10万金圆券的寿礼,并且在上海举行隆重的仪式。这个消息传到徐州,杜聿明十分吃惊,因为陈诚因病去台湾疗养,蒋介石才批5万!
蒋介石如此厚待杜聿明无非是让杜为他拼命死战。蒋介石为部属真可谓“得意哪口喂哪口”,爱官的给官,爱钱的给钱,爱地盘的给地盘。像陈布雷这样不爱官、不爱钱的旧知识分子,他就区别对待,在陈布雷50岁生日时,为陈书写“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八个大字,并附书:“战时无以祝寿,特书联语以赠,略表敬慕之意也。”
蒋介石这一招起到很好的效果。“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八字出自诸葛孔明的名言,陈布雷接到蒋介石亲书的这八个字,感慨万千。他常说:“蒋先生给我这八个字,使我特别感奋!淡泊为立身之本,宁静为处世要着,淡泊则与世无争,宁静则坚忍不拔,和我平日自勉正直平凡相表里。能守正则不致为环境所左右,他物所引诱,自然宁静;甘平凡,则透彻了解本身之能力志趣,以谋对国家社会作适当的贡献。”
平平淡淡的八个字,使陈布雷认为蒋介石对他:“知其最深。”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信条。陈布雷正是奉行这一信条,兢兢业业为蒋效力,在蒋家王朝日落西山时,陈布雷以自杀表示他对蒋的忠诚。
即使在遗书中陈布雷还说:“布雷追随二十年,受知深切,任何痛苦均应承担,以期无负教诲。……我心纯洁质直,除忠于我公之外毫无其他私心。”
说话办事因人施术的方法在五代就为世人所熟用。
刘邦为夺关中,9月领兵抵达岈关(陕西兰阳东南)。岈关为兰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为抢夺咸阳东南大门,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秦军派有十分精锐的兵力把守。而刘邦当时手下只有2万人马,如不顺利地拿下此关,项羽就有抢先夺去关中的可能。刘邦心急如焚,想强行攻取。张良经过调查,认为秦兵势强,如果妄动,不仅会消耗自己的实力,而且还会拖延入关时间。于是向刘邦提出智取之策:一方面虚张声势,在岈关四周山上多张旗号,一边蛊惑守关秦军,扰乱敌心;另一方面针对守关秦将喜好小利的特点,派郦食其携重金贿赂守关将领。果然,岈关守将见刘邦军兵声势浩大,甚是隍惧;同时又贪恋钱财,终于倒戈。刘邦引兵过关,向西挺进,兵叩咸阳。
因人施术的方法很多,诸如对贪杯的请酒、对贪财的送钱,但凡事要有个度,超出适当的度后,便不是君子所为,古往今来,好多贪官污吏或腐败分子无一不是以此因人施术而成功的,但又无一不是因对方请君入瓮而失败的。所以,只有适当地运用此技巧才能使你走向成功。
2.对小人物,因材施教
人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人之常情。世上千人千面,除去民族和地域的差异外,又有七十二行,三六九等,如果不分李四、张三,见人说话一律点头哈腰或一律傲气十足,可能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比如有一则笑话说有一位山民向一位穷酸秀才请教什么叫令尊?这位穷酸秀才瞧不起山民,就欺骗说:“令尊就是儿子的意思。”山民知道后,马上问秀才有几位令尊?秀才脸一红,没能回答上来,一急之下竟说没有。于是这位山民很惋惜地对秀才说:“哎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像你这样有才学的人,怎么能没有令尊呢?这样吧,如果你不嫌弃,可将我的儿子领去给你做令尊吧。”秀才听了后,如同哑巴吃黄连一样哭笑不得,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这则笑话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从实际出发,要看一看对方的身份、文化、性格等等。
比如,“浪”一词在有些地方是“美”的意思,所以有的地方称漂亮为浪。但在辽西“浪”字有不正经、轻浮、多淫之意。所以,那里的人忌讳说浪。如你对一个姑娘说:“你真浪啊!”她会骂你流氓、指责你污辱人格,甚至诉诸法律,要求你公开赔礼道歉,挽回对姑娘名誉的影响。
所谓看人下菜碟不是指对待人的待遇有高低之分,而是根据不同人的性格、职业、身份、文化等不同特点用不同的形式交往与交流。说话办事不能太直肠子和一根筋。
解放前,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曾在县城发表演讲,抨击封建买卖婚姻,提倡自由恋爱。当他演讲完毕下台时,被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乡间老太婆挡住了去路。乡下老太婆气呼呼地问于先生:“我请教你一件事,你敢不敢当众答应?”于先生莫名其妙,只得微笑着说:“这要看是啥事,只要我能办到的,我就敢答应。”“你不是在台上说,让女人自己瞅男人么?那我今天就瞅上你了,看你敢答应不?”于先生没料到老太婆会说出这话,见她气呼呼的样子,忍不住乐呵呵地说道:“老嫂子,你恐怕是说的气话吧!刚才我在台上说的话你可能没听清楚,我跟你再说一遍。”于先生接着开导说:“我说的自由恋爱,得男女双方都互有感情,自己愿意才行。如今你说是瞅上了我,那还不行。一是咱俩互不了解,二是我家里有个老伴,我舍不得离婚。剃头担子一头热,中间就有麻烦了。所以你这话我不能答应。”当于先生了解到这位老太婆的女儿因听了于先生的演讲回家与老太婆闹“自由”后,便作了一番耐心的开导,最后终于说服了老太婆。
对于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并从未开化的旧社会乡下老太太来说,提倡自由恋爱确实是让人难以弄懂的事情,老太太依据自己的表面理解理直气壮地向于右任发出责难,于右任针对她的要求就近取譬,联系实际情况给予了明确回答,并借自己的这个例子再次向她阐明道理,语言通俗活泼,终于令老太太“开了窍”。这就是看人下菜碟,即因人而异的说话办事技巧。这方面,三国时的诸葛亮就运用得灵活巧妙,他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令关云长来,方可操百万大军,难道害怕马超这个匹夫?”
然而诸葛亮还是不让其出战,并说:“当阳之战是因为当时曹操不知你的虚实。若知虚实你怎能安然无事?今马超英勇无比,天下人无人不知,渭桥六战,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差一点丢命,绝非是等闲之辈,就是云长来也未必战胜他。”
张飞大怒:“我今天就去,如战胜不了马超,甘当军令!”
其实,这只是孔明的激将法而已,而决非说张飞战胜不了马超。果然,张飞出战后同马超战了二百多回合,虽未分胜败,但已为诸葛亮降马超立了头功。
诸葛亮之所以要激张飞,就是因张飞性格鲁莽、脾气暴躁的原因,容易吃酒误事,所以用立写军令状的办法激发他的斗志扫除轻敌思想。
与此相反,同是一个人,诸葛亮对待关羽则不然,当马超归降之后,关羽因心高气傲,提出非要与马超比试一番不可。但同是自家人,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为了不使伤了和气,诸葛亮专门给关羽写了一封信,说:“我听说二将军想与马超比武,依我看来大可不必,马超虽英勇过人,但只能与翼德将军并驱齐名,怎么能与你“美髯公”相提并论呢?再说将军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杨修之死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