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支持电信手机1000X系列WH-1000XM2的支持哪些高品质的编码方式?

Apache Tomcat/6.0.20 - Error report HTTP Status 404 - /pl/wywy/510732.shtmltype Status reportmessage /pl/wywy/510732.shtmldescripti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pl/wywy/510732.shtml) is not available.Apache Tomcat/6.0.20作为「两点半」的首席降噪耳机安利官,降噪耳机一直都是我近两年来出行的标配。
最近随着民航局一纸文件下达,中国民航正式开放了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简称PED)使用。虽说这是一件大好事,让人们也能够在飞机上使用飞行模式的智能手机,而且还能连上机上wifi上网,飞行旅途也变得更加有趣。
但不可避免地,机舱也变得更加吵杂,连Jessie J也在自己的社交博客上也宣泄过对机舱乘客用手机外放看视频的不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降噪耳机的选购需求。
索尼在 2017 年带来了第二代降噪家族系列产品:WH\WI\WF - 1000X。之前就分享过「降噪圈」WI-1000X 的体验,是我认为的无线降噪产品当中,最适合我的「索选」。而今天要聊的是无线降噪耳机的「终极形态」产品——WH-1000X M2。
是 MDR-1000X 的优秀继任者
即便 WH-1000X M2 的产品型号有所变化,但我们从外观上就能轻易看出,它是MDR-1000X的升级产品,因为它们实在是太相似了。
WH-1000X M2 继承了 MDR-1000X 的外观设计,提供了两种颜色可选。
标配了一个人造皮革的收纳盒,WH-1000X M2 以折叠的方式放入,中间分隔处也保留了飞机转换头的收纳位,收纳盒的背面还有一个线材收纳位。这些基本都与 MDR-1000X 相似,但相比起 WI-1000X 来说,这个收纳盒可以说非常感动了。(我特意给WI-1000X买了一个第三方收纳盒,有需要的可以留言)
耳梁采用了金属材质,一体化设计,与耳罩连接处做了静音处理,可减少滑动时发出的机械噪音。
耳机左侧腔体表面是 NFC,右侧则支持触控操作。
虽说 WH-1000X M2 与 MDR-1000X 非常相像,但两者不同的小细节还是有一些的,首先就是耳机腔体上的双噪声传感器,M2的金属滤网嵌入到外壳里头,表面更为平整。
另外就是机身按钮了,充电的 micro USB 接口和 3.5mm 音频线接口都没有变化,只是 WH-1000X M2 仅有电源键和降噪两个按钮,得益于索尼 Headphones Connect APP 的支持,环境音的强弱以及人声的关注度,都是在应用程序当中调节,因此按钮从三个缩减至两个,短按降噪按键是切换模式,长按则是智能检测优化降噪。
在佩戴方面, WH-1000X M2 沿用了索尼人体工学耳垫,对戴近视眼镜的我都非常友好,不会压耳,被动降噪的效果也不错。唯一问题就在天气稍热的情况下,耳罩会闷得难受,尤其是南方的户外,会很热。
还好恰逢迎来了广州短暂的冬天,带着出门也不成问题,用了一段时间,接下来就继续说使用体验吧。
教科书级别的降噪耳机
索尼的Digtal NC 数字降噪技术早就应用在音频产品当中,但仅作为主流产品的旁支产品而存在,型号只是在末尾加上“NC”作为降噪的标记。在当时,索尼的降噪表现相对一般,仍难以与旗舰专业级降噪耳机抗衡。但到了 MDR-1000X 的横空出世,索尼终于有了旗舰级的降噪产品,其表现也有目共睹。除了降噪以外,其他的特色功能升级也是索尼降噪耳机的优势所在。
WH-1000X M2 具有三个模式:降噪 / 环境音模式 / 关闭降噪,用户可以通过侧边的NC按钮短按切换。
在上文也提到,此次 WH-1000X 更新支持索尼 Headphones Connect App 的使用,在APP中不但可以查看到耳机的状态(连接方式和电量),还能对包括均衡器、降噪等级、声音质量模式、DSEE HX等功能的调节,也整合了全新针对飞行场景的“气压降噪优化”。
在蓝牙连接方面,WH-1000X 支持蓝牙4.1连接,支持SBC、AAC、LDAC、aptX、aptX HD编解码协议,非常全面的同时,若所连接设备支持 apt X HD 甚至是 LDAC 的话,无线音质将会得到更稳定的传输和高码率的还原表现。
耳罩的右侧外壳也配备了触控面板的功能,通过指尖的四向滑动可以调节歌曲播放以及音量大小,也能唤出 Siri 等手机智能语音助手。
以往带着降噪耳机,在与人作简单短暂交流时,不得不拿下耳机才行,显得十分麻烦。WH-1000X 继承了 MDR-1000X 上广受好评的“快速提醒”功能:只需捂住右耳罩,就可以让你快速清楚地听到周围环境声,同时音乐音量自动降低,非常便捷与实用。
在平常在路上买东西询价、地铁听报站等其他与人简单交流的场景下再也不用脱下耳机了。当然,环境音模式也很适合在通勤时打开,在降低环境噪音的同时,亦能关注人声语音,不错过重要信息。我就不想提我经常因为在地铁上使用降噪模式而过站的事情了,之后我都养成了打开环境音模式坐地铁这个习惯。
总体来说,WH-1000X M2 在功能性上非常全面,面面俱到的它称之为降噪耳机中“教科书级别”的存在也不为过。
降噪耳机就没音质吗?
在硬件上, WH-1000X M2 内置了两个40mm驱动单元,配备镀铝液晶高分子振膜,规格向 MDR-1A 系列耳机看齐。通过了“小金标”Hi-Res认证,配备了全新的全数字放大器“S-Master HX” 以提升音频解析力表现 ,支持索尼数字声音增强引擎 DSEE HX 来弥补有损音频的失真。
WH-1000X M2 的降噪表现与 MDR-1000X 保持在同一水平,在我听来没有特别大的差别,距离绝对的安静还是略逊一筹。
虽然对于降噪耳机的绝大多数受众来说,音质并不是最重要考量的一环,但 WH-1000X M2 几乎是在 MDR-1ABT 的基础上打造的,驱动单元和数字放大器等元器件都远超同类产品,如果说降噪逊色于Bose QC35 1分,那音质表现方面则能够大幅反超。在这两者当中,索尼可以说是凭着自身优势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
在启动降噪后, WH-1000X M2 的声音会相对较“闷”一些,这是因为DNC数字降噪的作用;如果环境并不是特别吵杂的话,可以考虑关闭降噪功能,此时 WH-1000X M2 则能够变成 1ABT ,声音也放开了许多。唯一不足的是我还是能够听到微弱的底噪。
但如果要完整发挥出索尼这个40mm的驱动单元的实力,那就要用上音频线了,有线连接状态的 WH-1000X 与 MDR-1A 相当。说到这里,你大概可以了解到,目前 WH-1000X 在同类降噪耳机当中,音质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对手了。
那跟MDR-1000X没有任何提升吗?虽然降噪强度表现在同一水平,但在音质上还是有较大提升的,通过Galaxy S8 (aptX 连接)的双音频功能,同时连接 MDR-1000X 和 WH-1000X M2 来试听。
对比之后,发现 WH-1000X 的声音表现要更加细腻和清晰,解析力提升明显,音乐的细节处理细腻许多,低频的回弹干练一些。更直观地可以认为,WH-1000X 这次在音质上,为降噪所作出的“牺牲”要更少一些。
索尼降噪的完整姿态
在降噪产品热潮的推动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降噪产品出现,索尼的降噪产品终于形成了“家族式”趋势,以独立产品的形式存在于索尼音频产品线当中,也把握住了市场需求,推出了三款不同形态的降噪产品,同样可以看作是索尼对该市场的一次试探。
若要同门再分高下?简单说一下吧,音质和便携是WI-1000X的强项,音质感觉优于 WH-1000X M2,而降噪表现、连接稳定性、佩戴舒适度和续航都是 WH-1000X M2 更有优势一些。
三款产品当中,WH-1000X M2 是最成熟的一款,超脱于MDR-1000X 并得到新功能的加持,体积优势让它得到了最好的降噪表现,还有长效的续航表现,佩戴舒适度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索尼现有的降噪黑科技都在 WH-1000X M2 上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出来,“1000X”也会是索尼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的产品线。而 WH-1000X M2 也跻身最好的降噪耳机行列当中了,相信将会是越来越多人的首选。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JasonTech其它文章
在90后都不承认自己是妇女的如今,95后的女生其实已经慢慢进入可以享受3.8假期的年龄阶段了,大部分新一批年轻人进入这个阶段后,才真正了解到妇女节的缘由意义和对现代的影响。小时候对妇女节的概念就是“妈妈辛苦了”,其实妇女节的全程是“ 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CiciLab(微信ID:cicilab),转载已获得作者授权。作者:@Cici_Whatever- 知名数码博主MWC2018依然酷炫,vivo全新概念手机APEX迎合了2017年无数人讨论的“全面屏”概念(既屏幕占满整个正面面板),高达98%的屏占比让手持终端距离真正的“全面”
|作为「两点半」的首席降噪耳机安利官,降噪耳机一直都是我近两年来出行的标配。最近随着民航局一纸文件下达,中国民航正式开放了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简称PED)使用。虽说这是一件大好事,让人们也能够在飞机上使用飞行模式的智能手机,而
作为「两点半」的首席降噪耳机安利官,降噪耳机一直都是我近两年来出行的标配。最近随着民航局一纸文件下达,中国民航正式开放了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简称PED)使用。虽说这是一件大好事,让人们也能够在飞机上使用飞行模式的智能手机,而且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以前,我会将寒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年前,过年以及年后。年前,相较于大人们还要上班,没有了学业压力的学生党们肯定先玩为敬。过年,就乖乖地呆在父母身边,去拜年收压岁钱。年后,准备上学,收心养性,赶作业去。学生时代好像就两
今年二月有两大日子,一是春节,二是情人节。按惯例...两点半感觉要出个送礼选品的推送了,这次是针对女生送男生这一方向出的送礼推荐,毕竟...男生送礼给女生的选择实在太多。往期回顾:是时候要解决七夕世纪难题了。而这次十三写的送礼选择分为几个方向:手机、游戏主
转眼间居然已经 2018 年了,转眼间我居然已经离开校园生活出来实习两个月了,转眼间...... 我居然也开始会说「转眼间」这种老掉牙的词语了。当看到学校班群里班委转发的寒假通知,我才从忙碌充实的实习生活中回过神来,霎时间却觉得「寒假」这两个字变得...... 陌生又熟
近年来,索尼在音频产品上持续发力,除了「金砖」WM1Z 和「黑砖」WM1A 两款旗舰级播放器以外,后面也发布了这款被粉丝称之为“MINI 版黑砖”的 ZX300 音乐播放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今天就来说说它的一些体验吧。ZX 系列家族式外观设计在外观上,ZX300A很好地继承了Z
酷狗音乐于今天(1 月 22 日)下午在广州羊城创意园区内举办了「酷狗音乐硬件品鉴会」,除了对酷狗已有的硬件产品进行品鉴与体验以外,还发布了“神秘新品”——「酷狗超级 K 歌机」。在品鉴会的开场,先由酷狗音乐硬件的产品经理向我们介绍了「酷狗 M1 蓝牙耳机」(升级
(戴上耳机有奇效)到了这个时候,终于可以说,荣耀V10是我2017年体验的最后一台手机了。也是接触了多部全面屏手机之后,2017年的最后一台全面屏旗舰,打着AI人工智能旗号的荣耀V10,着实带来不少惊喜。以至于,把它作为主力机来使用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再带来这篇评测文
到了这个时候,终于可以说,荣耀V10是我2017年体验的最后一台手机了。也是接触了多部全面屏手机之后,2017年的最后一台全面屏旗舰,打着AI人工智能旗号的荣耀V10,着实带来不少惊喜。「我爱 AI 的快」这句 slogan 几乎贯穿了整场荣耀 V10 的新品发布会,同时也有很多的新
上海之行应该是2017年,也算是整个「两点半」最开心的一件事情了,毕竟去完旅行回来,大家都不得不开始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四学年即将毕业的现实。然后,半年过去了,外出实习过的他们都好像变得不一样,少说话少出现,但一出现就是集体吐槽和讨论工作日常。也正因为实习,
圣诞节,如果没有满街播着圣诞歌,如果没有满街遍布LED彩灯,即使走在拥挤的街道上也会感到孤独吧。想要被热情包围的人需要一首《Jingle Bells》,而有故事的人总会循例播一首《圣诞结》。这些人,故事都不止一个吧,那么,能唱出内心感受的歌又何止一首《圣诞结》呢。安
随着越来越多「全面屏」机型的推出,在国产手机厂商的推动下,「全面屏」这一词汇也渐渐被消费者们熟知,虽然目前暂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官方定义,但是目前的全面屏机型们都确实在屏幕这一块下了不少功夫,相比起以往“大白ID”和“腰圆键”的同质化普及来说,全面屏的普
原本思绪还停留在前几天,金立在深圳卫视举办的“全面全面屏”超级发布会上,一口气发布了八款全面屏手机的时候,但不知不觉,当中应该是整晚主角的金立S11从发布前到现在已经用了一周多一点的时间了,也是时候趁热来聊聊上手体验了。3D四曲面外观设计外观方面在早前的外
日晚,金立在深圳卫视演播厅举行了“全面全面屏-金立2017冬季产品发布会”。金立旗下坐拥四大全面品牌,在年初的时候,金立就已经判断全面屏将会是下半年乃至未来的潮流,在发布了搭载18:9全面屏幕的金立M7之后,金立在此次“全面全面屏”发布会中将旗下四大
手机全面屏的普及在年初就有势头,到下半年几乎所有的国产厂商都推出了自家的全面屏手机。但是像金立这样 All in 全面屏,一口气推出八款“全面屏”手机,并且涵盖 999 元到 4399 元高中低端的厂商,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了。虽说是发布八款手机,不过 M7 和大金钢 2 是在 9
金立11月15日于印度新德里顾特卜塔附近的Q’La酒店举行品鉴会,正式在印度发布全面屏新机金立M7 Power。本次在印度发布的金立M7 Power配备了6英寸的18:9全面屏,高通骁龙435八核处理器,4GB+64GB运存和存储空间,后置1300万像素相机,光圈F/2.0,前置相机为800万像素,
9月末的时候,金立发布了旗下M系列年度新品金立M7手机,对M系列芯片级的安全保护功能做出了一定的升级,采用了独立的硬件安全芯片,同时增加了金融级的支付安全保护,将手机数据和手机支付分别进行加密保护。金立也跟上了全面屏的潮流,金立M7搭载了一块6.01英寸18:9屏幕
2017年的315晚会上,信息安全被重点提及,晚会现场曾特别针对个人信息泄露展出了一场情景剧,将“黑客”比喻成“黑爪”来鲜明地指出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公众也开始对个人信息安全开始了更多的关注,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则为重中之重。为什么说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尤为重&&&&&WH-1000XM2发布于IFA&2017展会,没错,这就是备受好评的MDR-1000X的二代产品。不过设计基本不变,只是稍加改进,保留了触控控制、主动降噪能力,而且支持LDAC,音质在一众主动降噪耳机中仍然超群。而最重要的改进是电池方面的,索尼1000X系列降噪耳机WH-1000XM2在无线模式下开启主动降噪工作,仍有30小时的续航,而且还新增了“充电10分钟,听歌70分钟”的快充功能。&&&&&其他的改进则更多的都是细节上的改进,索尼这次认真的改进了头梁部分的设计,使其更加坚固可靠,也相比MDR-1000X更加紧了些许,如果脖子粗的用户挂在脖子上会比上一代产品显得夹脖子。头梁的伸缩的阻尼感更为轻盈一些,不容易导致出现“夹头发”的情况。在耳垫的部分虽然减少了褶皱,但是全新的蛋白质耳垫经过改进后的设计在佩戴上更为宽松,同时继承了上一代MDR-1000X不会让用户感觉到闷热的特点,随着改进后的耳垫的使用,似乎这次WH-1000XM2在耳垫部分使用的胶水更为牢固了,整个耳垫的部分不会轻易被用户拉下来。这两代产品都是拥有非常出众的佩戴,长时间戴在头上都不会让用户感觉到一丝疲惫。评论&&&&&索尼1000X系列降噪耳机WH-1000XM2还配备了世界首例的“自适应声音控制”功能,能够支持自动检测外部噪音环境,并自动为其匹配场景化的降噪或环境方案,例如:当用户使用该产品在户外行走时,会自动进入“环境音”模式;而用户在机场使用时,则能自动进入“人声模式”,降低环境噪音同并对人声进行保留,让机场的语音广播更加清晰。自动降噪设定的加入让用户能够在不方便调节音量之时更好的接收外部环境声音等信息,从而使用户完全沉浸在高品质的音频体验中。&&&&&在其主打功能降噪部分,WH-1000XM2导入SENSE&ENGINE技术,可藉由开启NC降噪功能,并搭配Ambient&Sound模式键快速切换降噪模式之余;本次也能藉由专属APP《Sony&|&Headphones&Connect》做更客制化的调整。实际进入APP后,可依据配对的产品不同,显示型号与剩余电量。除去基本的等化器、声音质量、声音位置与DESS&HX等音效技术外,也因应降噪耳机的大客层飞航商务人士,新增大气压力优化功能,能自动侦测气压不同,藉此补正音效听感。评论&&&&&很多人肯定认为这次的索尼1000X系列WH-1000XM2的升级变化无关痛痒,即使作为两款产品的用户的我在刚看到WH-1000XM2的外观后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但是实际上,深度体验下来,二者的区别其实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上面已经叙述过的外观和设计细节改进。第二个方面就是WH-1000XM2内置了气压传感器提升了降噪精度。第三点就是全新设计的HeadPhones手机APP可以更加方便的控制WH-1000XM2,同时延长了产品的续航。除此之外,WH-1000XM2还有一个隐藏的福利,那就是充电10分钟可以坚持70分钟的音乐播放。&&&&&气压传感器内置于WH-1000XM2的耳机腔体之中,主要是为了实现在出差时的飞机上也能提供尽量接近理想状态的降噪性能。因为机舱内发生的气压变化,也就是空气密度的变化,会导致由驱动单元到鼓膜的声音传播方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很难获得理想的降噪性能。而气压传感器会感受周围的气压变化,根据这个变化对降噪处理进行优化。评论&&&&&至于其他的软件设置方面就是EQ,索尼独有的VPT(虚拟耳机技术)模拟不同的环境音效还有索尼五段EQ设置以及Clear&Bass(清晰重低音)设置。除此之外,运算能力出众的DSP也带来了DSEE&HX的支持,DSEE&HX可以将有损压缩的音频文件升频至规格更高的Hi-Res级别音频的听感,在这之前的MDR-1000X是无法对DSEE&HX进行开启/关闭的选择的。WH-1000XM2内置了S-master&HX全数字放大芯片,该芯片是针对蓝牙传输的数字信号进行放大并且由于LDAC的支持,配合S-master&HX全数字放大芯片可以对LDAC蓝牙音频传输的高解析音频进行更好的回放。&&&&&索尼1000X系列耳机WH-1000XM2支持目前几乎所有常见的蓝牙编解码器,SBC、AAC、apt-X全面兼容,而且在高品质编解码器还支持apt-X&HD和自家的LDAC。通过NFC与设备进行快速配对,跟自家的NW-ZX300A可以通过LDAC编解码器连接。WH-1000XM2得益于更新更智能的主动降噪算法这次在声音上相比MDR-1000X的完成度更高一些。优化后的降噪算法以及EQ补偿的算法会直接带来音质听感上提升的红利。本身MDR-1000X的音质在降噪耳机产品中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了,这次WH-1000XM2在开启降噪的模式下提升了整体的解析力,WH-1000XM2声音的细节相比MDR-1000X丰富很多,高频相比较更为明亮,整个高频的瞬态有了较大的提升。中频密度相比较前作也有一定提升,人声的位置相对更加真实一些。低频的量感相比较之前没有变化,MDR-1000X的低频动态不错,量感不错。但是这次WH-1000XM2的低频做到了更为均衡的量感,整个低频的层次感也拉开了差距。可以说WH-1000XM2相比之前的MDR-1000X有了较大的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SONY 索尼 WF-1000X,降噪加持真无线到底值不值得买?
日 16:13&&&投稿:厂商稿&& 作者:鸿雁&&
  出门上班,下班听听歌,想必大家对于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曾经属于发烧友的hifi,杜比等也都进入普通人群,大家对于音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耳机,自己算的上是木耳朵,对于耳机没有太多的感觉。不过最近受朋友的影响,也在开始看各种耳机,而种草的就是降噪耳机。  不过看了很多降噪耳机都是下面这种头戴式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啊。自己只想要一个蓝牙,便携式的。  后来又看啊看,又看到了这几款 apple airPods,gear,索尼wf-100X。最终在朋友的影响下,入了这款wf-1000X。真的是索尼大法好么。  入手的时候用了一张满的券,价格1499。刚刚看了下京东目前没有降价,上淘宝搜索了下,非官方店铺1388可以买到。不过不是官方店铺,真真假假有时候需要自己甄别。下面贴上一个京东的连接,看看双十一会不会降价了。  开箱  从产品名字“降噪豆”就可以了解到WF-1000X的产品特征,主打的是降噪功能。  外包装方面,采用了精致的暗黑色包装,正面是索尼大法及产品型号的标注,以及产品的示意图。从示意图也能大概看出为什么叫“降噪豆”了,外形设计确实很像一颗豆。  外观  打开包装后可以看到摆放整齐的产品阵列,降噪豆分为香槟金色和黑色两个颜色,我买的是黑色的版本,也相信大部分男性用户会选择黑色吧。香槟金太招摇了,戴出来会不会有一种土豪的既视感呢。哈哈哈!  第一眼见到真身的时候,看到中间的是一个长条形的盒子。6个二套及左右的分体式耳机。索尼在工业方面的设计是行业中佼佼者,不然也没所谓的索尼大法好。  WF-1000X采用分离式设计,其中左耳为主动式,并设计了开关键,长按开关机,一直长按到红蓝灯闪动进入蓝牙配对,单按一下进行降噪模式切换。右耳耳塞用于和左耳相连接,右侧耳机同样有一个按钮,长按呼出语音助手,单按暂停播放、双击更换音乐等操作。  WF-1000X算的上是索尼设计及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个新代表啦。单个耳塞仅仅只有一元硬币左右的大小,拿在手中很轻,也比较圆润。另外,值得说的一个就是,在这么小小的身体中塞进去了降噪模块,索尼也是耳机中的头一个。  用过真无线耳机的都应该知道,这类耳机一般都有便携盒,索尼WF-1000X便携盒外壳为金属材质,造型方面和工艺个人比较喜欢,不过也看过有些网友说这个盒子太臃肿,看个人喜欢了。  耳机上面有充电触点,放到盒子中即可充电。另外,在从盒子中取出时耳机会自动开机并连上手机蓝牙,放入盒子中将自动关机,这样的细节便捷设计实在是非常人性化。如果用过的耳机的朋友应该知道三星耳机放入盒子不自动关机的痛点,是多么的感人。  WF-1000X在配件方面,配备了3套不同的舒适耳塞套分别为L,M, S三个型号,四对 SS , S , M , L 尺寸硅胶耳塞套,适配不同的人群。WF-1000X首次在真无线上增加了降噪模块,但其仍保持了较小的体积。在实测降噪豆时佩戴起来还是比较舒适,也比较牢固。亲测下班挤地铁也不会掉。ps:刚刚拿到的时候,带上真担心一不小心就掉了。这样1000多大洋直接就没了。  实际体验  作为业内首个搭载降噪功能的真无线耳机,那么肯定首先要体验一下WF-1000X在降噪功能方面的表现如何。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我感觉降噪豆在主动降噪方面虽然不是顶级的降噪水平,在家用基本听平时一些窸窸窣窣的噪声基本听不到了,在通勤时用也能隔绝掉很大一部分汽车的轰鸣声,但在一些高频的噪声隔绝上还有待进步。当然,当然和索尼家的MDR-1000X和WI-1000X这样的降噪大前辈相比,WF-1000X没有可比性,毕竟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产品,所以建议对降噪效果有高预期的人,还是去选择大耳或者颈挂。  在之前就了解到WF-1000X不支持aptX和LDAC蓝牙编码协议,这一点还是有点小小的纠结。WF-1000X 采用蓝牙4.1版本,并搭载索大标配的NFC技术,支持最多8个设备配对存储,方便在多个播放设备上进行切换。实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当前已连接一台设备的情况下,点击另一部设备蓝牙列表中的 WF-1000X 即可快速连接。  网上看到很多网友分享WF-1000X延迟的问题,我的这款也确实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查了一下资料由于传统蓝牙技术对真无线耳机的限制,真无线耳机的延迟时间可能达到100ms,甚至,基于SBC与感知的压缩技术则使用帧压缩,其整体延迟时间最高甚至可达100ms至500ms,这让WF-1000X在看视频或玩游戏的时候,会出现音画略有延迟。如果你是想用耳机玩游戏或者看,那还是省省吧,音画延迟的情况会让你抓狂。毕竟WF-1000X定位也仅仅是音频方面。  另外,对于这个耳机有关注的朋友应该比较了解,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右耳塞断连和信号延迟的问题了。拿到手第一次测试的时候就遇到了右耳断断续续的情况,不过很快就进行了恢复。经过一段时间测试,发现蓝牙不稳定的情况多数发生在蓝牙设备较多的场景下,比如一次走到一堆共享单车中,打开手机发现几百个蓝牙设备,全是单车设备。这种情况下耳机出现了断断续续情况,其余时候基本没遇到断连的问题。在论坛也看到帖子发现一些用户出现右耳断连的情况,猜想是由于手动关机而不是直接放入盒子或者直接拿出右耳不取出左耳造成的,可以尝试用如下方式试试,基本能解决断连的问题:  1.在headphones APP中设置“连接优先”。  2.同时按住左右耳机上的耳机进行开机连接  3.如果只按了左耳塞的按键开机,那么推荐全部放入盒子重新拿出开机或者长按右耳塞的按键,等候几秒让其同步。  关于降噪细节  目前就降噪来说,大多数主动降噪都是采取消除低频声波为主。对于像行业标杆的BOSE在中高频方面也还无法做到很好的过滤。不够索尼大法,对于WF-1000X这样的产品而言,在小小的sentimental内能筛入如此多的模块就绝对值得一个赞。另外,WF-1000X采用主动Feed-Forward前馈式降噪方案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另一种 FB「Feed-Backward」反馈式降噪方案。当然,如果你用WF-1000X和QC系列的FF+FB复合式降噪方案比较,那绝对是找虐。  这一代的SONY大法无线耳机居然有APP的加持了(Headphones),使用它可以结合手机传感器并通过大法独创的「自动降噪侦测模式」。并且APP可以实现在静止,步行,跑步,交通等不同的模式下自动切换。  续航  续航方面,WF-1000X支持3小时续航,对于长途旅行,长途飞机是个比较尴尬的情况,中途需要进行充电,不过好在WF-1000X支持快充,15分钟后充电大约可以使用70分钟。另外,充电盒可以进行2次充电,除非是特别远的长途或者航班,基本能满足通勤、短途出行等场景的需求。  音质  提到音质,很多人会想到「玄学」这两个字,基本上一万个耳朵有一万种评价,同时在专业玩家中有所谓万元以下听个响,更何况还是蓝牙无线,觉得能发声就不错了。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的蓝牙已经支持SBCAACaptX、LDAC技术协议,对于音质方面能够带来更高质量的音源,不再是以前听个响的时代了,也能让蓝牙耳机能和有线耳机一决雌雄。另外,WF-1000X不支持LDAC,索尼大法这一点上还是感觉又点不厚道啊。音质方面就差距比较大了啊!  虽然说WF-1000X不支持LDAC,不过在同类产品中WF-1000X的音质表现绝对算得上是出类拔萃。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音,WF-1000X在解析力和分析度上整体还是不错,中低频方面表现的都还比较满意,同时由于降噪模块等的引入,WF-1000X在漏音等方面把控的非常不错。另外, Headphones还支持通过均衡器对耳机的调音进行设置,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在一定层度进行修改,索尼大法的黑科技还是再一次展现。  总结  True wireless还是个很新鲜的东西,目前的降噪、延迟也是行业内的普遍的难题,但索尼做为第一个吃降噪全无线螃蟹的人,还是配得上索尼大法好这五个字,这款产品一定不是一个能满足你所有需求的产品。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尝鲜的人,同时对降噪效果和音质没有特别高的追求,那WF-1000X是很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追求极致的降噪和音质,那就选择WI-1000X,WH-1000XM2吧,相信这两款的素质不会让你后悔。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手机不支持电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