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将减税降费政策逾1万亿元吗?

今年减税降费规模将逾1.1万亿元发布时间: 10:04:40 星期三&&&
财政部昨日公布的《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1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按照三档并两档的方向,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优化纳税服务。预计全年再减税8000多亿元。加上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各种收费,将减轻税费负担1万亿元以上。
“今年减税降费力度目标超出预期。”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减税降费是一项艰巨而且持续性的工作,我国的减税降费空间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我国将继续减税降费,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减负力度超过去年。
国务院2月1日公布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表中,36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其中减税降费超出预期。2017年全年为企业减负10234亿元,超过此前国务院预估的10010亿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 |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减税降费 今年将超一万亿
人大举行记者会,财政部负责人回应财税改革等热点
减税降费 今年将超一万亿
●预计今年减税超8000亿元,降费3000多亿元
●个税改革前所未有地增加专项扣除
●正在抓紧起草和完善房地产税法律草案
●对违法违规举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个人所得税怎么改?房地产税如何征?如何把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肖捷,副部长史耀斌、胡静林就财税工作和财政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在回答本报记者“大力减税降费背景下,财政收入依然实现较快增长”的问题时,肖捷介绍,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迈上了80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台阶,同比增长了6.9%;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了7.4%,比2016年高出2.9个百分点——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企业效益也不断改善,成为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条件。特别是近几年连续实施“放水养鱼”的减税降费政策,不断培植和发展新的税源,也为财政增收提供了源头活水。
“这恰恰印证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不仅出现了总量的扩大,也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肖捷表示,今年还将继续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度,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年减税预计将超过8000亿元,同时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等,预计全年减负3000多亿元。
“我们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启动税收改革方案,同时启动个人所得税的修法。”针对社会关心的提高个税起征点问题,史耀斌介绍,提高个税起征点,会根据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确定,提出政策性建议;此外,这次个税改革前所未有地增加了专项扣除,首选重点是老百姓最急需最关切的子女教育、大病医疗,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专项扣除项目的规模和数目。
就社会关注的房地产税问题,史耀斌回应说,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财政部以及其他有关方面正在抓紧起草和完善房地产税法律草案。房地产税事关千家万户,总体思路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会参考国际上共性的制度性安排,从国情出发来合理设计房地产税制度,如合并整合相关的一些税种、合理降低房地产在建设交易环节的一些税费负担等。
对于政府债务问题,肖捷强调,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负债水平,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政府的债务风险指标水平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肖捷还指出,对于各类违法违规举债问题,将继续采取“开前门”和“堵后门”并举的措施,坚持谁举债、谁负责,“谁家的孩子谁抱”,严格落实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债务人和债权人依法合理分担风险,同时将加大督查问责的力度。
针对在扶贫资金发放过程中,一些基层和局部地区存在挪用挤占、虚报冒领等现象,胡静林表示,要进一步堵住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加大查处力度,对违纪违规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曝光一起。财政支农资金要加强日常监管,全面实施支农资金绩效管理,坚决防范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苍蝇式”腐败。让人民群众对资金如何使用、使用的效果心中有数,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记者 谷业凯)
责任编辑:石璐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请您对本文评价 不满意 一般 满意非常满意
请输入您的评价:&&&匿名本网的用户名
文章的历次点评如下:
相关信息:&今年我国减税降费将超1.1万亿元 “红包”都发向了哪?
  大力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简政放权的关键内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减税降费提出的具体减税目标是: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全年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
  目标已经明确,只待政策落地。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社部、住建部等正抓紧制发减税降费操作文件,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018年我国减税降费规模将超1.1万亿元
  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两项加起来,2018年减税降费额度将达到1.1万亿元。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这样说吧,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172567亿元,1.1万亿元相当于这个总量的6.4%。
  如此大体量的税费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描绘出了一份清晰的减税降费清单:
  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大幅提高企业新购入仪器设备税前扣除上限。实施企业境外所得综合抵免政策。扩大物流企业仓储用地税收优惠范围。继续实施企业重组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到期优惠政策。
  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继续阶段性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降低过路过桥费用。加大中介服务收费清理整顿力度。
  根据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4月9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今年已出台超过7000亿元的减税降费措施。
  其实,不仅今年的减税降费金额达到了万亿体量级,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前年、去年都是1万亿元的降税减费规模。如果加上今年,已经连续3年达到万亿元级的减税降费,规模力度没减。这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我国财政收支矛盾凸显,但依然率先大幅减税降费,着眼‘放水养鱼’、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打好减税降费“组合拳”
  深化减税降费,在今年全国两会后动作足够快,称得上雷厉风行。
  今年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紧接着,4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收费的政策措施,持续打好减税降费“组合拳”,决定进一步减少涉企收费,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王满传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实施较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以涉企收费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组合拳”不仅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还涉及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等方面。比如,在降低用工成本方面,延长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期限,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在降低用能成本方面,降低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为相关部门降低一般工商业企业电价腾出空间。
  而在增值税税率减并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4月4日发布《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调整增值税税率,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公文规定,自5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等等。
  税率看似仅降低了1个百分点,但是对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
  王强,在京运营北京天远方信科技有限公司已经两年多,他在全国两会后接到了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属于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去年的收入约4500万元,进项成本在2000万元左右,最后缴了363万元的税。那么收入和成本同样的情况下,增值税税率从17%调整到16%以后,别看只降低了1个百分点,公司每年可以减少约18万元的税负。这对我们公司,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王强说。
  全面营改增试点20个月累计减税约1.4万亿元
  鉴于此,这里就不能不提及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带来的减税效应,这也是2017年减税降费的重头戏之一。
  2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数据显示,在营改增方面,税务部门重点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2017年共减税9186亿元,比2016年增加3450亿元。
  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始自日,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据统计,2016年5月份至12月份减税4889亿元,2017年共减税9186亿元,如此,全面营改增试点20个月,累计减税14075亿元。
  营改增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减税效应,是因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缴纳增值税时,销售收入要换算成不含税价进行计税,所以实际税负要低于营业税。
  我国分步骤全面推开的营改增成效,让王满传也为之点赞,“几年营改增下来,减税效益从财税部门公布的数据已经反映得比较清楚。国家在营改增方面的政策取向是很清晰的,李克强总理讲过,要让每一个行业的税负做到只减不增。应该说在营改增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和行业都是从中受益的。”
  那么,同样是减税降费,今年和去年有何不同?
  冯俏彬表示,去年降费减税的重点主要是在降费方面着力,税主要放在了营改增;今年稍微有一点变化,就是把税收作为重点,减税的力度明显在加大,比如出台了增值税税率减并等措施。尤其在整理税制、规范税收管理、营造和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力度明显加大。
  “今年应该是营改增的进一步深化,接下来的重点应该是规范增值税、对增值税进行立法,在立法过程中,涉及到税率整理、制度的重新设计,还包括之前在改革过程中反映出的一些难点问题,也要找出解决办法。”冯俏彬说。
  未来减税降费的重点在深化改革
  减税降费需要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过去5年,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财政收入从11.7万亿元增加到17.3万亿元。过去5年,我国分步骤全面推开营改增,加上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这一增一减的背后,折射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力度。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减税政策的精准落地十分关键。财政收入从11.7万亿元提高到17.3万亿元,这是国家整体财力提升。只有国家财力提升了,政府更有能力,也更有底气去实施减税降费;而实施减税降费,反过来也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创业创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王满传说。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力度空前。据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介绍,2013年以来,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85项减少至49项,初步统计,共减少136项,减少幅度超过73%,其中涉企收费由106项减少至31项,共减少75项,减少幅度超过70%;政府性基金由30项减少至21项,减少幅度为30%。
  目前,保留的收费项目,主要涉及生态补偿、耕地保护、资源类收费、政府还贷公路收费、考试收费和教育收费等。据不完全统计,各省(区、市)自主清理本地区行政事业性收费超过770项,其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平均减少至12项左右,其中涉企收费平均减少至3项左右。
  经过前两年大刀阔斧的降税减费改革之后,大量的涉企收费已经取消了,现在剩下来的这49项今后会不会取消?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冯俏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我们要清理的费,主要是各类不适当的行政性收费。现在剩下的这49项大多是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取的价格,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性收费”。对于这些项目,不仅不应该取消,而且应该在市场竞争机制中发现价格,有一些价格太低的资源还要适当提高。这其中有个结构性问题,不能“取消了事”,但这涉及到公共资源、公用事业的政府定价机制问题,是另一个需要深化改革的复杂领域。
  冯俏彬还表示,经过几年的减税降费,现在不应,也没有多少空间再把重点放到减了多少钱、减了多少项目上面,而是要引出相关领域的深化改革问题。“当前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已经取消的收费项目,不能再反弹;第二,要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使这些必须要留下来的收费项目,能够收之有据、用之有度、管之有法。”
( 09:45:06) ( 10:45:13) ( 09:52:28) ( 08:00:27)积极财政政策聚力增效 今年减税降费将逾1.1万亿
积极财政政策聚力增效 今年减税降费规模将逾1.1万亿元财政部昨日公布的《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1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按照三档并两档的方向,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优化纳税服务。预计全年再减税8000多亿元。加上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各种收费,将减轻税费负担1万亿元以上。“今年减税降费力度目标超出预期。”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减税降费是一项艰巨而且持续性的工作,我国的减税降费空间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我国将继续减税降费,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减负力度超过去年。国务院2月1日公布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表中,36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其中减税降费超出预期。2017年全年为企业减负10234亿元,超过此前国务院预估的10010亿元。张依群表示,减税降费有利于减轻企业成本和个人负担,提高企业效益和居民购买能力,同时,鼓励企业加快转型步伐,更好促进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实现转型升级。另外,美国税改以后对世界经济影响很大,对我国减税降费也带来一定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自日起,我国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当前,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7%、11%、6%三档。“按照简化增值税率和方便征税原则,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是必要的。”张依群说,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产业发展需要来看,可以考虑将现有增值税税率适当下调2个百分点,这样对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会产生更好效果。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减并增值税税率有利于简化税制、提高征收效率、降低税负。长平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王长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增值税过高,阻碍了人力资本密集的创新经济发展,激励地方保护,刺激长期产能过剩,这也是僵尸企业存在的经济原因,建议以减税为目标,合并增值税税率档次,可以将17%增值税税率降为15%,取消11%,保留6%。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