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丝接在什么线上火热,线上购买有保障吗

宜信博诚获8000万元融资 互联网保险依旧火热
  前瞻产业研究院
2月22日,宜信博诚保险宣布已完成8000万元融资,投资方为IDG资本、宜信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本轮融资后,宜信博诚估值达到14.65亿元。
宜信博诚筹建于2011年8月,是一家互联网保险销售服务公司。受益于互联网保险的火爆,宜信博诚发展十分迅猛,2015年营收达9155.59万元,同比增长超两倍,并于2016年12月成功挂牌新三板。
宜信博诚获得资本认可并挂牌新三板,只是互联网保险火热的一个缩影。年间,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天使轮融资达15家,A轮融资达18家,B轮融资为3家,规模都在千万级或亿级人民币。同样,截至目前,有超过20多家互联网保险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
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保险是正处于爆发的万亿级市场。随着国内居民保险需求觉醒,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互联网保费规模已由2011年的32亿元增至2015年的2234亿元,渗透率达9.2%。截至2016年一季度,互联网保民规模超过3.3亿,增长同样强劲。
互联网保险迎来保险,其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保险行业传统代理人渠道增长放缓,拓展空间有限;二是居民消费习惯改变,线上消费大行其道,险企不得不改变自身销售策略。
除此外,互联网保险本身的优势,如低成本运营、覆盖面广、营销阻力小、实质降低保费等,也是大幅增长、广受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互联网保险的广阔前景,吸引了大量险企布局。截至2015年底,148家险企中,有110家涉足互联网保险业务,同比增长29.41%。
未来,随着互联网保险进一步升温,行业内会越来越热闹,市场规模再次壮大。互联网与保险的深度结合,也将促使传统险企从驱动式服务向体验式服务转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保险的崛起,给保险中介造成很大冲击。
此前,保险中介一直是保险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撑起保费规模的主力军。但互联网保险最大的特点便是去中介化,给保险中介打了个措手不及。未来,保险中介必须转型升级,如打通线下线上平台、加快互联网渗透等,才能不被互联保险击溃。
相关阅读:旅行险借互联网“狂奔” 线上渠道保费同比增长达140%(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  6月22日,蚂蚁金服最新发布的互联网保险消费行为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旅行保险保费规模同比增长为140%,明显高于保险行业总体20%的保费增长速度。  本报记者 李致鸿 北京报道  旅行保险似乎正成为互联网的“宠儿”。  6月22日,蚂蚁金服最新发布的互联网保险消费行为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旅行保险保费规模同比增长为140%,明显高于保险行业总体20%的保费增长速度。  对于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在线旅游市场以及其在整个旅游业的渗透率正在快速增长,二是互联网渠道大幅降低了用户接触旅行保险的门槛。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旅行保险的发展为其细分化、定制化提供了可能性,推动了其自身的创新发展。  在线旅游市场渗透率超过10%  互联网旅行保险的火热,折射出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  以蚂蚁金服发布的最新数据为例,在支付宝的保险平台上,6月3日和6月8日,投保旅行保险的用户数是当月其他日期的两倍,说明用户主动购买保险的意识增强。  对此,蚂蚁金服保险平台产品总监林顾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不少用户选择在端午当天出游,或者是连上之前的周末拼成八天长假,而6月3日和6月8日分别是八天和三天长假的前一天。这和购买机票时顺带一份航空意外保险不同,说明用户确实具备了通过互联网渠道主动购买保险的意识。”  同时,安联财险个人险事业部总经理吴臻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安联的旅行保险销售中,今年线上渠道占比首次反超线下,达到58%,而这一数字在2014年仅有41%。”  互联网旅行保险为什么如此之火?  “互联网旅行保险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带动,一方面,因为在线旅游市场过去两年的增速都在40%以上,其在整个旅游业的渗透率已经超过10%,达到2011年的两倍,这自然会带动旅行险的线上化;另一方面,互联网渠道大幅降低了用户接触旅行保险的门槛,大量自由行消费者,成为了旅行保险的新用户。”林顾强给出了上述答案。  互联网为定制化提供可能  在吴臻眼中,“互联网渠道意味着大量的新市场、以及各种细分化、定制化的可能性”。  事实上,互联网对于旅行保险而言,不仅意味着销售渠道,还在反向推动保险产品的创新。“以往,旅行保险比较倾向于综合型,也就是说一个产品包含了对旅途中多种意外状况的保障,包括人身意外、被困、医疗、财产损失、行李丢失、行程延误等。目前,这类产品依旧非常畅销,因为其覆盖面广、相对省心。不过,由于互联网的长尾能力,另一类针对细分需求的旅行保险产品也在涌现,比如保障全年的飞机意外风险、户外运动风险、航班取消风险等。”  林顾强举例说道,“此前,蚂蚁金服联合保险公司推出过一款机票退票险,上线后赔付率达到190%,但随后却成功将赔付率降低至合理水平,方法正是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将购票者的年龄、消费习惯、历史退票记录、买机票的时间、起降地的天气、不同机场的管理水平等因子置入模型中,计算每一张机票的退票概率,并据此给这款机票退票险做了一套"千人千面 " 的定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旅行保险规模的高速增长还只是一个开端,互联网和旅行保险深入的化学反应更值得期待。  吴臻分析称,“服务性的提高,正是保险公司希望尝试的方向,比如能否动态地与用户互动,能否帮助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当地注意事项。我们希望更好地将理赔与服务线上化,并与落地服务网络相结合,甚至结合相关信用数据来进行差异化。”  对此,林顾强表示认同。“在互联网与旅行保险结合所带来的价值中,投保渠道是一方面,投保后的服务创新具备巨大空间,比如对用户的旅程进行全流程关怀、提供便捷的在线理赔等。保险产品和用户,借助移动互联网,未来是可以更高频地互动起来的。”  作者:李致鸿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金融之家4月14日讯,此榜单是英国保险创业公司Bought by Many的首席营销官Sam Gilbert统计的。他曾统计过2016年10月和11月的全球互联网保险公司流量排名,本次排名是2017年3月的流量排名。该排名仅供参考,因为排名只统计了网站流量,没有统计app端的流量,所以排名和数据可能会与客观情况有所偏差。下为全文:
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3月份全世界流量最高的互联网保险公司。
这次我将名单扩大到了25家公司,之前只统计了20家。本次排名有四家新公司入围榜单,分别是比价网站Everquote、健康险平台Health Sherpa、专注小微企业保险的Insureon以及按需车险创业公司Cuvva,前三家都来自美国,Cuvva来自英国。
我对于&互联网保险&或&保险科技&的概念思考了很久,哪些公司可以归到这个类别,哪些又不行呢?最终我决定将像Namely和Justworks这样的公司排除在外,因为他们自称是人力资源辅助软件,而保险经纪人功能只是其商业模式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最后,我多加了&趋势&一栏,用以显示与2016年11月相比,各个公司排名的变化情况。3月份,众安和Insure The Box的趋势表现非常不错。
& 数据来源:Alexa.com, Google, C
& 数据取自日至3月30日;
& 排名依据独立访客人次(UV),如果没有UV数据,则根据Alexa全球流量排名进行排序;
& 上述部分公司有开展海外业务,本次排名只选择了其流量最高的一个地区进行统计。
以下为25家公司的简介:
Everquote:专注于车险,通过搭建一个推荐匹配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用户从种类繁多的产品中,挑选出最适合他们实际需求的保险产品,以节约保险费。
Coverfox:是一家网上保险比价销售平台,因提供的保险领域的专业知识,售后支持和完善的索赔服务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众安:相信应该不用小观多做介绍了。
The Zebra:The Zebra是美国最大的报价比较平台,专注于汽车保险。车主可以匿名实时比较几十家保险公司并用至少两条信息看到估计报价。
Bought By Many:一家互联网保险经纪公司,主要是通过社交模式来购买保险产品,汇集大量具有相同保险需要的客户,代表用户与保险公司协商团体折扣。
Oscar:医疗健康保险初创公司,在国内知名度相对较高。延伸阅读:Oscar Health系列研究:产品分析篇
Metromile:UBI车险的美国样本,中国太平洋产险曾对其投资5000万美元。延伸阅读:从代理公司到保险公司,Metromile的下一步是?
慧择网:和众安一样,应该也不用小观介绍了。
Insureon:是一个保险经纪平台,专注于申请流程简化。用户根据具体业务类型选择产品,完成申请流程,有效减少了填写表格的时间。
PolicyGenius:该公司致力于人寿保险,长期意外伤害险,宠物保险以及承租人保险,作为一家注册经纪公司PolicyGenius能够从每一种售出政策中抽取到应得的佣金。
Compara Online:智利比价服务平台,为用户在诸多需要花费的业务上提供比价服务。
Lemonade:直接To C的保险公司,通过AI提供从购买到理赔的一条龙服务,已经不喊P2P的概念了。
Simplesurance:面向C端的网络销售平台,为用户提供一键式购买体验。
Friendsurance:首家提出P2P保险概念的公司,在国内被分析的较多。延伸阅读:
Friendsurance:首家提出P2P保险概念的公司
Insure The Box:英国首家专注销售UBI产品的公司,能帮助定位丢失车辆。
Coverhound:提供一个在线平台,人们只要在平台上输入一些家庭细节,平台便会提供几家比较适合用户的汽车保险和财产险供用户选择和购买。
League:医疗健康保险平台,目前正在出售帮助雇主管理员工的医疗保健和生活福利的软件,同时为小企业提供保险。
Inshared:网络销售平台,提倡自助服务理念,第一家保证向客户退还剩余利润的保险公司。
Sonnet:在线家庭和汽车保险供应商。
Trov:一家数字化保险平台,可随时为个人物品开启或取消保险服务。延伸阅读:美国保险科技创企Trov获4500万美元D轮融资
Isure:是加拿大发展最快的独立在线财产保险零售经纪公司之一,为个人和商业客户提供定制的保险服务和咨询。
Insly:经纪人工具,目标是使保险易于理解,管理和购买。
Cuvva:提供的是一个在智能手机上运行的完全数字化的体验,用户可以按其所需时间购买汽车保险,从单个小时到一整天都行。
Finance Fox:为用户储存所有保险类理财产品的内容,并以文件的形式进行管理,并且提供私人保险顾问服务。
Health Sherpa:可以为用户提供通过邮政编码查看政府的健康保险计划,而且还能为他们计算出其可享用的联邦税收补贴。(文/未央网)
免责声明:[
金融之家-JRZJ.COM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冯青
发表回复 金豆+2
|还可以输入 500 字
金融之家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
金融之家客户端下载
互联网保险旅行险借互联网狂奔 线上渠道保费增长达140%|互联网保险|旅游业|保险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原标题:旅行险借互联网“狂奔” 线上渠道保费同比增长达140%)
  6月22日,蚂蚁金服最新发布的互联网保险消费行为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旅行保险保费规模同比增长为140%,明显高于保险行业总体20%的保费增长速度。
  旅行保险似乎正成为互联网的“宠儿”。
  6月22日,蚂蚁金服最新发布的互联网保险消费行为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旅行保险保费规模同比增长为140%,明显高于保险行业总体20%的保费增长速度。
  对于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在线旅游市场以及其在整个旅游业的渗透率正在快速增长,二是互联网渠道大幅降低了用户接触旅行保险的门槛。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旅行保险的发展为其细分化、定制化提供了可能性,推动了其自身的创新发展。
  在线旅游市场渗透率超过10%
  互联网旅行保险的火热,折射出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
  以蚂蚁金服发布的最新数据为例,在的保险平台上,6月3日和6月8日,投保旅行保险的用户数是当月其他日期的两倍,说明用户主动购买保险的意识增强。
  对此,蚂蚁金服保险平台产品总监林顾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不少用户选择在端午当天出游,或者是连上之前的周末拼成八天长假,而6月3日和6月8日分别是八天和三天长假的前一天。这和购买机票时顺带一份航空意外保险不同,说明用户确实具备了通过互联网渠道主动购买保险的意识。”
  同时,安联财险个人险事业部总经理吴臻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安联的旅行保险销售中,今年线上渠道占比首次反超线下,达到58%,而这一数字在2014年仅有41%。”
  互联网旅行保险为什么如此之火?
  “互联网旅行保险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带动,一方面,因为在线旅游市场过去两年的增速都在40%以上,其在整个旅游业的渗透率已经超过10%,达到2011年的两倍,这自然会带动旅行险的线上化;另一方面,互联网渠道大幅降低了用户接触旅行保险的门槛,大量自由行消费者,成为了旅行保险的新用户。”林顾强给出了上述答案。
  互联网为定制化提供可能
  在吴臻眼中,“互联网渠道意味着大量的新市场、以及各种细分化、定制化的可能性”。
  事实上,互联网对于旅行保险而言,不仅意味着销售渠道,还在反向推动保险产品的创新。“以往,旅行保险比较倾向于综合型,也就是说一个产品包含了对旅途中多种意外状况的保障,包括人身意外、被困、医疗、财产损失、行李丢失、行程延误等。目前,这类产品依旧非常畅销,因为其覆盖面广、相对省心。不过,由于互联网的长尾能力,另一类针对细分需求的旅行保险产品也在涌现,比如保障全年的飞机意外风险、户外运动风险、航班取消风险等。”
  林顾强举例说道,“此前,蚂蚁金服联合保险公司推出过一款机票退票险,上线后赔付率达到190%,但随后却成功将赔付率降低至合理水平,方法正是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将购票者的年龄、消费习惯、历史退票记录、买机票的时间、起降地的天气、不同机场的管理水平等因子置入模型中,计算每一张机票的退票概率,并据此给这款机票退票险做了一套‘千人千面 ’ 的定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旅行保险规模的高速增长还只是一个开端,互联网和旅行保险深入的化学反应更值得期待。
  吴臻分析称,“服务性的提高,正是保险公司希望尝试的方向,比如能否动态地与用户互动,能否帮助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当地注意事项。我们希望更好地将理赔与服务线上化,并与落地服务网络相结合,甚至结合相关信用数据来进行差异化。”
  对此,林顾强表示认同。“在互联网与旅行保险结合所带来的价值中,投保渠道是一方面,投保后的服务创新具备巨大空间,比如对用户的旅程进行全流程关怀、提供便捷的在线理赔等。保险产品和用户,借助移动互联网,未来是可以更高频地互动起来的。”
责任编辑:孔瑞敏 SF16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如果服务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甚至是巨额的逆差,则表明中国相当大的服务,包括连带的购物等,没有在中国内部消费,而是在国外得以实现。国内向国外漏出的消费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强的一个下拽力量。
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应该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功课。
站在最高的第五层思维,才能看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矗与它比起来,经济增长减速、债务高企、银行坏账等这些人们日常谈论的风险只是癣疥之疾。
当前市场的矛盾深刻,随时都可能激化。民粹主义的抬头,无论是英国的退欧还是美国的特朗普,都反映的是在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濒临失效、资本回报下降的全球经济里,不同利益群体对资源争夺的表面化,以及底层人民对自身的政治诉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上保险靠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