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是烟草花怎么造句,请问该国造什么工厂合适

列表网公众号列表活动随时有扫我活动不错过
&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揭秘古巴多处雪茄烟草田和工厂,看看雪茄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揭秘古巴多处雪茄烟草田和工厂,看看雪茄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三分钟学经营百家号去年,古巴的雪茄产业成为了该国经济困境中的亮点,收入超过了5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12%,这一变化开始于古巴西部的烟草田。图为:一位古巴烟叶种植者在农场抽着雪茄采摘烟叶,这是古巴最著名的烟草生产地比那尔德里奥省。他采用的是有机种植方式,没有在作物上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图为这位种植者充满皱纹的一双手。这是纯有机种植方式收获的烟草叶在蒙特西诺烟草农场,一名工人在烟叶干燥的架子下面休息。这是在古巴西部比那尔德里奥省的马丁内斯烟草农场,一位叫贝塞拉的烟草采摘者牵着他的牛、拿着收获的一些新鲜烟叶。据他讲,新收集的烟叶子将被带到高处的干燥房屋中,在那里等候着的妇女工作人员会将把它们挂起来进行第一次干燥。图为:75岁的德玛尔,在巴西西部的马丁内斯烟草农场仓库里摆放新鲜烟叶,准备对它们进行第一次烘干。据悉,罗伯托是这家烟草农场的老板,他表示,管理烟草农场是一项非常艰巨和复杂的工作,要将烟草叶变成顶级雪茄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新收获的烟草经过农场的第一道烘干工序处理之后,紧接着会被运送到一家国营仓库进行进一步烘干。在那里,女性工作人员会筛选和清洁烟叶。她们会先从每片干叶中取出中心静脉,然后将它们浸入水中清洗。之后,会将它们带到这个仓库里再次干燥至少两个月。据说,烟叶被干燥的年份越长越有价值。这是烟草农场烘烤烟叶用的谷仓,由干棕榈叶和木头制成。据种植大量烟草的古巴农民说,今年良好的气候有利于提高烟草的产量和质量。图为一位叫维加拉的工人,他在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挂像面前拿着发酵的烟叶,准备把烟叶放到黑暗的房间里,对它们进行进一步干燥,持续时间约45至90天。据悉,在将烟叶送往卷烟厂之前,需要按照颜色和纹理对烟叶进行分级,一般这项工作由女性来完成。图为:在古巴哈瓦那的拉科罗纳雪茄生产工厂里,一位工人在抽刚生产的雪茄。在雪茄生产工厂里,制作顶级质量的雪茄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工人必须进行为期9个月的专业培训才有资格做这项工作。图为:在古巴哈瓦那拉科罗纳的雪茄生产工厂里,质量控制主管Suarez和他儿子塞缪尔拥抱,儿子通常会在放学后到雪茄厂看他的母亲工作。Suarez是一位雪茄评级专家,为拉科罗纳工厂生产的特定雪茄线进行质量把关,确保出产的雪茄拥有最好的颜色和纹理。当这些雪茄从古巴的拉科罗纳工厂离开后,将会被运送到世界各地的商店和俱乐部,并以高达700美元的价格出售。图为:在古巴哈瓦那举办的第20届雪茄节晚宴上,模特们在为客人们提供了老式雪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三分钟学经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三分钟透视朋友圈》作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前位置: >>
中国烟草(博士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目录1.中国烟草业规制的历史与现状 ....................................... 4 1.1 中国烟草业的发展现状 ......................................... 4 1.1.1 中国烟草业的烟叶发展现状 .............................. 5 1.1.2 中国烟草业的工业发展现状 .............................. 6 1.1.3.中国烟草业的商业发展现状 .............................. 7 1.1.4 烟草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8 1.1.5 烟草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 ............................. 10 1.2 中国烟草业规制的历史沿革 .................................... 11 1.2.1 中国烟草业实行规制的原因 ............................. 12 1.2.2 中国烟草业规制制度的演变 ............................. 13 1.3 我国烟草业规制制度的评析 .................................... 18 2.中国烟草业规制的经济学理论渊源 .................................. 22 2.1 产业规制理论 ................................................ 22 2.1.1 马克思的产业规制理论 ................................. 23 2.1.2 西方产业规制理论评述 ................................. 29 2.1.3 中国经济学界对产业规制理论的研究 ..................... 34 2.2 政府规制理论 ................................................ 36 2.2.1 马克思的政府规制理论 ................................. 37 2.2.2 西方政府规制理论 ..................................... 40 2.2.3 中国经济学界对政府规制理论的研究 ..................... 46 3.烟草业规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52 3.1 存在的问题 .................................................. 52 3.1.1 规制目标的偏移 ....................................... 52 3.1.2 烟草行业整体效益不佳 ................................. 54 3.1.3 烟草行业竞争力不强 ................................... 55 3.1.4 利益分配严重失衡 ..................................... 57 3.2 成因分析 .................................................... 59 3.2.1 烟草行业国家垄断范围过广 ............................. 59 3.2.2 烟草行业地区垄断泛滥成灾 ............................. 59 3.2.3 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 60 3.2.4 政企不分 ............................................. 60 4.中国烟草业规制的改革思路 ........................................ 61 4.1 中国烟草业规制的内涵和外延 .................................. 611 博士学位论文4.1.1 规制理论的内涵 ....................................... 61 4.1.2 规制理论的外延 ....................................... 68 4.2 国外烟草产业规制的启示 ...................................... 74 4.2.1 国外烟草产业规制的评述 ............................... 74 4.2.2 国外烟草业规制的比较 ................................. 78 4.2.3 国外烟草产业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79 4.3 中国烟草业规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和总体目标 ...................... 83 4.3.1 中国烟草业规制改革的根本任务 ......................... 83 4.3.2 中国烟草业发展与规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 84 4.4 我国烟草规制改革路径的探讨 .................................. 85 4.5 中国烟草业规制手段体系 ...................................... 87 4.5.1 规制手段之一――价格规制 ............................. 87 4.5.2 规制手段之二――财政规制 ............................. 87 4.5.3 规制手段之三――税收规制 ............................. 88 4.5.4 规制手段之四――生产许可规制 ......................... 89 4.5.5 规制手段之五――专卖制度 ............................. 89 4.5.6 规制手段之六――法律规制 ............................. 90 4.5.7 规制手段之七――行政规制 ............................. 91 4.5.8 各种规制手段成本和收益的评价 ......................... 92 5.中国烟草业的烟叶种植规制的路径选择 .............................. 93 5.1 我国烟叶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规制选择 ............................ 93 5.1.1 我国烟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94 5.1.2 我国烟叶生产规制的路径 ............................... 95 5.2 我国烟叶收购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和规制选择 ...................... 96 5.2.1 我国烟叶收购中存在的问题 ............................. 96 5.2.2 我国烟叶收购行为的规制路径 ........................... 99 5.3 我国烟叶规制的体系设计 ..................................... 102 5.3.1 我国烟叶规制的财政手段 .............................. 102 5.3.2 我国烟叶规制的税收手段 .............................. 103 5.3.3 我国烟叶规制的价格手段 .............................. 103 5.3.4 我国烟叶规制的行政手段 .............................. 104 6.我国烟草工业的规制改革路径选择 ................................. 107 6.1 我国烟草工业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07 6.1.1 我国烟草工业规制的简要回顾 .......................... 107 6.1.2 我国烟草工业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32 博士学位论文6.2 我国烟草工业规制改革路径 ................................... 123 6.2.1 我国烟草工业的进入规制与市场结构规制改革路径 ........ 124 6.2.2 我国烟草工业的价格规制的改革路径 .................... 134 6.2.3 我国烟草工业的数量规制的改革路径 .................... 139 6.2.4 我国烟草工业企业的规制改革 .......................... 143 7.我国烟草商业的规制改革路径选择 ................................. 150 7.1 我国烟草商业规制的简要回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0 7.1.1 我国烟草商业规制的简要回顾 .......................... 150 7.1.2 我国烟草商业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1 7.2 我国烟草商业规制改革路径选择 ............................... 155 7.2.1 我国烟草商业的价格规制 .............................. 157 7.2.2 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的规制改革 .......................... 164 7.2.3 我国烟草广告规制的改革路径 .......................... 168 7.2.4 我国“两烟”销售模式的完善 .......................... 171 7.2.5 我国烟草商业企业制度创新 ............................ 180 8.烟草进出口的规制改革路径选择 ................................... 182 8.1 我国烟草进出口的规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83 8.1.1 我国烟草进口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83 8.1.2 我国烟草出口规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88 8.2 我国烟草进出口规制的改革路径 .............................. 190 8.2.1 烟草进出口规制制度的变迁 ............................ 190 8.2.2 烟草进出口的规制改革 ................................ 191 9.中国烟草业规制改革的保障措施 ................................... 197 9.1 推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我国烟叶生产种植 ................. 197 9.2 组建我国烟草工业集团,推进现代企业建设 ..................... 198 9.3 健全我国卷烟的营销网络 ..................................... 199 9.4 加强我国烟草出口战略 ....................................... 200 9.5 加大立法,为我国烟草业规制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 201 参考文献: ........................................................ 2073 博士学位论文1.中国烟草业规制的历史与现状1.1 中国烟草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烟草行业是改革的产物,也在改革中发展,1982年国家对烟草行业实 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自实行烟草专卖制度以来, 烟草行业在有 计划地组织烟草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 政收入等方面, 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 烟草行业在坚持和完善国家专 卖制度前提下,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特别是自2002年开始酝酿实施 以工商管理体制分开为突破口的改革以来,烟草行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有 力地促进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① 在产业结构上,行业加快了组织结构调整的节奏?2003年“关小”进入高 潮,2004年中型非重点企业的重组被推向高峰?卷烟工业企业的数目由185家锐 减至目前的57家, 基本可以提前实现国家局“用3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把工业企业 调整到30-50家”的目标?到了2005年, “重点企业”也成为了一个阶段性概念?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行业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配置?2004年前10家卷烟工 业企业生产集中度为39.7%,比2003年提高了8.6%;品牌整合取得了突破,前10 个卷烟牌号集中度为19%, 同比提高了8.6%; 国家局确定的百牌号目录生产集中②度为73%,同比提高12%? 在管理体制上,2003年初行业以“工商分离”作为改革突破口,地方封锁 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工业企业竞争压力明显增强,烟草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 使一些重点企业和名优品牌及时扭转了由强趋弱态势?获得了宝贵的再增长和 再发展?截至2004年底,行业已经培育了“白沙”?“红梅”?“红河”三个年产 销量超过百万箱的重点名优品牌和15个年产量超过百万箱的大型工业集团? 调整改革几乎再全方位推进?由于加大了整顿规范的力度和强化卷烟销售 网建设,有效减少了各类非法卷烟对市场的侵蚀,系统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①②侯国昆.中国烟草应对入世挑战的几点思考[J].青海烟草,-2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博士学位论文市场控制力不断提高?再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较大幅度地增加了烟草 系统卷烟产销总量,结构和价格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整体上拉动了行业 经济的稳步增长?① 广义的烟草行业由农?工?商三大产业链节构成,包括烟草种植?烟叶复烤? 烟草品制造?烟草物流?烟草专卖等一系列环节?中国烟草业的烟叶发展现状 1.1.1 中国烟草业的烟叶发展现状烟叶产业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它带动烟区农民脱贫、地方财政增收及 烟草企业的发展,烟叶生产在我国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同时也是整个烟草行 业的基础,也是广大烟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中国烟叶产业化的形成发展近二十 年来,大体经历了两大阶段,即松散型起步阶段和半紧密型发展阶段。特别是 从 1991 年至现在,我国烟叶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不仅在产量上,而且在质量和 效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暴露了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现在我国烟叶产业 化急需向第三阶段―高效型阶段发展推进。②近几年来,我国烟草系统、各级政 府出台了不少政策,对促进烟叶生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上下认识不 一致,有的政策没有很好坚持下来,或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烟叶生产是一项 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烟农、烟厂和烟草公司等方方面面的利益,也需要方 方面面给予支持和扶持,特别是需要各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烟叶生产作为卷烟工业的第一车间,烟草公司的领导会相对重视,并制定许多 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稳定生产起了很大作 用。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烟叶生产重视程度不够,下基层指导工作对烟叶 生产的情况过问很少,因此不少产区对烟叶生产也是号召多,工作成效不大。 同时由于我国烟叶种植技术队伍普遍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培训不及时, 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措施指导不到位,烟叶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到 位,也较大地影响了我国科技兴烟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些已被证实行之有效 的新技术在我国的不少烟叶产区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运用,烟叶生产没有形成 烟农家庭经济的主导产业。① ②李保江.影响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的背景条件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35. 余成好.关于烟叶税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19. 5 博士学位论文1.1.2 中国烟草业的工业发展现状由于行业集中度较低,再加上入世之后国外洋烟的进入对我国烟草业的发 展构成一定威胁,我国烟草业逐渐走向企业兼并之路。兼并是市场集中的重要 途径,是推动行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政府对烟草行业的规制几乎 完全阻断了新投资进入烟草工业的途径,而企业兼并可以从存量上调整行业结 构,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行业集中度,因此,1998 年国家提出对 烟草工业小企业进行“关、停、并、转”的产业政策。然而,这一时期我国烟 草行业所进行的工业企业重组,大多是依靠行政的手段,严格按照计划经济的 思想,以强搭弱,以大搭小,单纯把产量指标的转移作为重组的目的,以此来 完成关闭小烟厂工作。而这并未把提高企业自身发展能力作为根本的选择,相 反,还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这与国际跨国烟草公司以获取 市场资源或扩大规模效益获取边际收益最大化的并购形成了鲜明对比。①其次, 由于烟草业市场分割导致经济运行机制扭曲、市场信号失真,使资源无法得到 优化配置。因此,一方面烟草工业企业不能清楚地判断自身的生存机会和盈利 是因为当地政府的保护还是由于自身的竞争力较强;另一方面,由于价格信号 的失真,烟草工业企业盲目追求多样化经营。此外,烟草业市场分割使得产业 退出壁垒不断增加 (地方政府对企业施加压力) 给烟草行业跨地区资产重组和 , 企业兼并的实施设置阻力。② 总体来看,烟草业市场分割条件下,产业退出机制失灵,由于每个烟草工 业企业只能在本地分割后的市场内销售,进入外地市场需耗费大量资源,销售 成本则居高不下。由于烟草工业企业的规模受到严重压制,规模经济效应难以 得到体现,故使得整个烟草行业效率低下。 综合我国烟草工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来看,我国烟草工业 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诸如加快烟草工业企业 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但由于其具体操作还存在一定问题,改革的效果 还不明显,尚有许多地方值得探讨。① ②余成好.关于烟叶税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19. 李保江.影响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的背景条件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35. 6 博士学位论文1.1.3.中国烟草业的商业发展现状 .1.3.中国烟草业的商业发展现状(一)国内形势 工商分离后,烟草商业企业的两大核心是烟叶经营和卷烟专卖销售及管 理。具体来说:一,烟叶经营方面,烟草商业企业负责烟叶的生产、组织、收 购和经销等各项工作;二,卷烟专卖销售及管理方面,烟草商业企业控制市场 的两大“武器”分别是专卖管理和销售网络。 在烟草专卖管理体制确立以前,烟叶的收购工作一直采用统购包销的方 式,即国家对烟叶实行统一收购和统筹分配,这在当时不仅能促进生产,还能 改善供应和调节消费。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以后,烟叶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发 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即由过去的长期紧缺逐步过渡到地区性、 结构性的差异上, 因此统购包销明显不能适应烟叶销售市场随消费水平变化对烟叶等级提出的新① 要求, 故而合同定购便由此产生。 烟叶产购合同把用户的要求和烟农的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国家的生产收购计划也以合同这种经济契约的形式落实下 来。烟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烟草商业企业订立供需合同,而烟草商业企 业更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合同的形式在烟农身上落实“以销定购、以购定产” 的指导思想。然而,由于国家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烟农烟叶生产的保护,烟草生 产技术水平的更新难以适应快速多变的卷烟消费趋向对烟叶资源的要求,地方 政府为了局部利益保护落后生产,不愿意看到烟农生产出来的烟叶被烟草公司 拒收,烟叶资源的市场供应形势制约了烟叶用户完全按自己的产品计划组织烟 叶调运的主动性与可能性,合同管理的无序化和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客 观上造成合同实施与兑现的困难。② 对于烟草商业企业来说, 烟草价格体系中的卷烟调拨价格、 卷烟批发价格 和卷烟零售价格,以及烟草原材料生产环节的烟叶的收购价格都在其管理范围 之内。目前我国卷烟价格在制定中,一般是先确定零售价格,然后再按规定的 差率倒算出批发价格、 调拨价格和出厂价格。 这显然违背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①王学庆.垄断性行业的政府管制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18.②夏利渊、杜郁.关于我国卷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上)[J].中国烟草学报,-23. 7 博士学位论文①不是成本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引导价格,而是计划指定价格。 再加上烟草行业 税率高这一特点,便使得卷烟零售价格“居高不下” 。然而,卷烟零售价格是一 种很敏感的价格,它关系到商品价值的最终实现,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税 收、烟草工业企业的利润、商业企业的利益和消费者切身利益等。 (二)国际形势 a.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本国烟滥的势头进行了初步的遏制,几大世界 跨国烟草公司对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烟草市场基本瓜分完毕,而把注意力 转移到大有潜力可挖的我国市场, 我国是烟草大国但不是强国?目前, 一方面许 多不法分子内外勾结加大走私烟的输入,另一方面外国烟草公司已在我国开办 了89个办事处?主要目的就是为把外烟引入我国培育市场?这些大公司均属实力 雄厚?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跨国集团,所产的卷烟产品从吸味到安全性均优于 我国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好? b.世贸组织的加入 世贸组织的冲击即将来临不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用来保护国内产 品的高关税和贸易壁垒将被打破?长期处于保守中的我国烟草专卖市场除面对 国内企业间竞争外, 更大的威胁则是国际烟草集团的介入?面对国内许多企业管 理混乱?设备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企业文化滞后的现状,如何参与国外竞争,将 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烟草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4 烟草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每年烟草行业为国家提供的税收居全国 各行业之首, 在国民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烟草生 产和消费有八个“世界第一”:烤烟种植面积第一;烤烟产量世界第一:烤烟增 长速度世界第一;卷烟产销量世界第一;卷烟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吸烟人数世 界第一; 吸烟人数增加数量世界第一; 烟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2002年-2007年,①赖秀兰.维持转售价格的法律规制:以卷烟零售“一价制”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6 ,(11):291. 8 博士学位论文我国烟草行业上缴税利占我国财政收入的8%?在上海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会议 上,世界卫生组织无烟活动协调官伯科?费施伯恩说,中国的个别省份有70% 的税收来自烟草?据统计, 全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由2002年的1450亿元, 增 加到2007年的388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而包括2007年在内,烟草全行业5 年时间实现工商利税1.32万亿元? 1?烟草业的税利 烟草税是构成烟草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卷烟生产税和消费税? 就目前来说对烟草征收重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各国政府之所以对烟草课 以重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各国政府之所以对烟草课以重税, 主要是基于以 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 消除烟草的负外部性.由于烟草制品内涵焦油?盐碱及 其他一些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使得烟草消费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一定 程度的损害.吸烟除了有害吸烟者的身体健康以外, 还不可避免地向周围环境排 放烟雾,这既污染了空气,也危害了周围不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同时没有燃烧 完全的烟支还不时地引发以外火灾.为了矫正烟草消费的这些外部负经济效果, 各国政府按照”使用者支付”的原则,通过烟草制品征收重税的经济手段迫使 烟草消费者补偿对环境和他人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二,增加政府经济收入.任何 一个国家的政府,既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受益最大化 目标要求的独立利益主题.各国政府对烟草制品征收重税, 除了维护消费者身体 健康的社会性目标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达到获取更多财政收入的经 济性目标.我国目前对烟草征税是采取从量与从价相结合的征税方式, 首先从量 按每箱(5万支)卷烟征收150元的定额消费税;然后按卷烟企业的实际调拨价格 (不含增值税)大于等于50元/条的, 按45%征收; 调拨价(不含增值税)小于50元/ 条的按30%征收.征收环节仍在工业生产环节.由税务部门核定卷烟的实际调拨 价作为从价计税的依据.①2006年, 我国卷烟产销稳定协调增长, 全行业实现工 商税利高达2900亿元以上,增长20%.其中,实现工商税金1840亿元,增加250 亿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烟草消费国, 我国烟草业多年来都是国家 税利大户,总体税负约55%,年均上缴税利上千亿元?资料显示,1994年~2001 年,我国烟草业仅累计上缴消费税就达到3566亿元,占同期全国消费税总额的①李天飞.中国烟草控制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10. 9 博士学位论文62%.2007年上半年, 中国烟草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到六月份全 行业累计实现工商税利一千五百二十五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八点五,其中 实现税金九百三十三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五点四?① 2?与中国烟草业有关的就业人数 中国烟草在世界烟草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盐业和卷烟的生产?消费约 占世界总量的1/3,形成了包括烟草种植?烟草工商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在内的 相对庞大的产业规模和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从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来看, 烟草 种植业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烟草种植以烤烟为主, 种植历史悠久, 地 域辽阔,形成了黄淮烟区?东北烟区?西南烟区?华中烟区和华南烟区五大产烟 区,烟叶种植遍布全国各地,目前有22个省(区?市)?580多个县?4400多个乡镇 种植烟草,种植农户570万户,近2200万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烟草种 植业根据市场需要有了较大的发展,烤烟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40万公顷增加到 2001年的95万公顷,烤烟产量从1980年的7.2亿公斤增加到2001年的14.5亿公 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种植国?在3.2亿的农业从业人员中,有近2200万人 从事烟草种植,占全国农业从业总人数的比重为7%左右?②截止到2003年底,全 国烟草行业系统内拥有工商企业2000多个,从业人数50.8万人,国有资产净值 2393亿元, 当年工商企业增加值2097亿元?烟草产业涉及农?工?商?贸多种业态, 内部产业链长?关联度高?专业性强?另外涉及烟用机械材料等相关产业,还有 400余万卷烟零售户, 近500万户烟农?粗略统计, 全国有5000多万人口的就业与 生计与烟草业有关?1.1.5 烟草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烟草业在各个地区的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烟叶和卷烟的 主要产区以及比较贫困的地区,烟草生产经营的收入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支柱 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如地处中原的河南省, 烤烟历史悠久, 产量曾居全国首 位,80年代以来,全省儿乎县县种烤烟,烤烟集散中心的许昌就有“烟都”之①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车科.烟草种植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及农业的贡献[J].烟草科学研究,. 10 博士学位论文称?云南省,这个改革以来中国烟草工业的典型,年创税利2000年达342亿元, 占全国的30?44%?(刘家贵等, 2002)?全国卷烟年产量在100万箱以上的企业只有 4家,云南就占了两家,其中玉溪卷烟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卷烟企业?如今,无 论烟草走到那里,都会给当地的农民带来收益,民间就有“要致富,烟草路” 的说法?在湖北鄂西地区, 当地烟农认为种烟草可以脱贫致富, 每年三月间都要 举办一个“载烟节”例如:云南作为烟叶大省,全省征收烟叶税5.9亿元,数据 显示,月份,云南省内的卷烟企业共实现税利203.11亿元,同比增 长26.9%,其中销量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4.0%,结构调整的贡献率约占72.0%.云 南省烟草制品业1至4月份累计完成增加值203.27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 21.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湖南省目前已入库烟叶税收入1.14亿 元,2006年,全省烟叶特产税税源规模达到3.5亿元,预计今年烟叶税税源规模 将超过去年烟叶特产税的税源规模?由于旱情比较严重, 四川省今年烟叶单产出 现大幅度下降,但烟叶品质相应有所提高,预计四川省今年全年的烟叶税收入 将达到3亿元, 超过去年烟叶特产税2.2亿元的收入水平?福建省部分产烟地区今 年遇到强烈的台风和降雨天气,全省征收烟叶税1.57亿元,与去年同期烟叶特 产税收入相比,减幅为6.2%. 湖北省有5个地市?23个县市征收烟叶税,烟叶收 获旺季为9月下旬至12月, 预计全年全省烟叶税收入将达到2亿元?安徽省烟叶收 获期为7月底至11月,共有5个地市征收烟叶税?截至2006年9月底,安徽省烟叶 税收入入库755万元, 预计全年烟叶税收入将达到3000万元, 较去年烟叶特产税①收入增加200万元?1.2 中国烟草业规制的历史沿革制度变迁是新制度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作为替代过程,制 度变迁是以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制度?制度变迁的主体从事制度创新与 变迁都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无论政府?团体?个人,其制度变迁行为的最 终目的都是如此?当然,不同主体利己行为的程度可能不同?②比如,一个烟草公①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高尚全.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J]. 管理世界,2003 ,(10):10-12. 11 博士学位论文司的一般员工,可能更关注个人福利最大化;而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其目标 不仅仅是一个工资与闲暇的比较,还有可能是最大化自己的理想抱负,比如中 国的烟草行业能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以变迁主体的目标与态度为标准, 可以划 分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一群(个)人在响应制度不 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也就是说,它是由一群人自发倡 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变迁指的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实行的 变迁,该变迁不仅仅以变迁主体自身利益为目标,还以其他目的(比如,社会利 益最大化或强制别人)强制自己发动变迁?有些情况下,制度变迁是变迁主体在 外部环境压力的影响下被其他主体牵动而不得不发动的变迁?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烟草消费国,烟草业在 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这也就为国家对它实施垄断经营找到了 注脚――《中华人民国和国烟草专卖法》规定了烟草行业实行专卖管理体制, 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 对烟草专卖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 业务进行垄断经营?统一管理?国家计划管理色彩浓郁,宏观调控力度显著的总 体特征使之区别于其他行业且独具特色?②作为国家实施的一项经济制度,同时 也是国家的一项法律制度,烟草专卖制度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历史传承性?1.2.1 中国烟草业实行规制的原因烟草及其制品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消费品?其主要特点:一是对人体健康有一 定危害, 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二是作为一种嗜好品, 客观上人们难以短时间戒 除;三是现实国情目前我国烟民数量 3 亿多,必须保证供应,满足消费需求; 四是作为一种商品, 烟草制品用途单一, 制作相对简易?由此决定烟草行业的生 产经营管理特点: 1?要满足供应,通过加强宏观调控,推进技术进步,减少有害成分,同时 又要适当进行控制, 因为不论是烟叶原料, 还是烟草专用机械和辅助材料?以及 最终的卷烟产品,都具有用途单一的特点,少了不行,多了就是浪费?① ②王军、张蕴萍.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变迁的历史和现状研究[J].生产力研究,-29. 陈家乾.烟草专卖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8. 12 博士学位论文2?为控制烟草生产和消费,国家对烟草及其制品实行“寓禁于征”的高税 政策?这在客观上使得烟草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和地方支付的财政支柱, 而这种 高税高收入的特点又极容易刺激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和财①源流失? 3?烟草生产经营各环节内在紧密联系,配套性强,从烟叶种植收购?复烤加 工?调拨储运?烟机制造?辅料生产供应?卷烟生产以及批发零售?对外贸易等等, 环环相扣,特别需要统一协调? 4?烟草行业各环节都由国有工商企业负责经营,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的任务,但其两端又连着两个千家万户,一个是几百万户的烟农,一个是几百 万户的卷烟零售户, 卷烟的生产批发的相对集中与烟叶种植?卷烟零售的分散经 验交织在一起,增大了行业管理的难度,非常容易出现收购秩序和卷烟流通领 域的各种混乱问题?这些特点, 决定了烟草行业特殊的管理意义, 特殊的国家责 任和社会责任,烟草行业必须实行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管理体制和特殊的管 理方法?1.2.2 中国烟草业规制制度的演变建国以来,我国烟草行业发展历经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波折变迁充 分体现烟草经济发展的体制要求? 1949 年到 1952 年,是三年的恢复时期,国家对烟草行业(主要是卷烟工业 的管理从分散逐步走向组织?这段时间, 不同地区实行的政策有所区别, 但共同 的趋势是加强管理,卷烟工业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初 步的基础, 为烟草管理体制的变革积累了较好的经验?这一时期另外特点是行业 由于主管机关多个,因此产供销的矛盾比较难以统筹解决? 1953 年到 1957 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五时期,国家对烟草行业逐步实 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卷烟工业方面, 先是轻工业部成立烟草工业管理局, 对规模 较大的 18 家卷烟企业实行全面管理,1954 年中央又成立地方工业部,加强对①周宏亮.烟草专卖管理存在的三个误区[J].江淮论坛,-23. 13 博士学位论文地方和私营卷烟企业的领导?针对当时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矛盾,1956 年中 央又成立食品工业部, 接管全国卷烟工业企业?卷烟销售方面, 由商业部成立中 国专营公司,统一包销全国卷烟?这一期间,集中统一的宏观管理显示威力,卷 烟工业布局得到较好调整,卷烟工业由 1952 年的 590 家减为 110 家,1957 年 卷烟产量 445 万项,为 1949 年的 2.8 倍?一五期间,卷烟工业企业上交利税 46 亿多元,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 3%? 1958 年到 1962 年,二五期间,烟草行业出现生产倒退,效益下降的被动 局面?当时机构精简,企业下放,食品工业部的烟草工业局被精简为一个处,部 管企业全部下放给省市,省市管企业全部下放给地县,实行分散管理,再加自 然灾害,我国烟叶减产,卷烟产量和质量出现大幅度的下降?1962 年,全国卷 烟产量只有 24 万箱,退到了 1952 年的水平,供应形势严峻?整个二五期间,卷 烟工业税收只有 41.53 亿元,比一五降低了 4.2%? 1963 年到 1966 年,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烟草行业的特点,中 央决定试办烟草托拉斯,成立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对烟草实行产供销合一的管 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 我国烟叶生产得到积极发展, 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都有 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966 年烟叶收购量达到 60 万吨(1200 万担),比 1963 年增 长了 1.7 倍,中上等烟叶的比例也由 23%提高到 30%以上?卷烟工业布局也得到 较好的调整, 全国就卷烟企业由 104 家调整倒 61 家, 并由烟草工业公司直接管 理,改变了多头领导,分散管理的混乱局面?这一期间虽然只有四年,但上缴税 利 56 亿元,大大高于一五和二五的水平? 1967年到1981年,伴随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进行,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秩 序出现严重混乱,试办烟草托拉斯,集中统一管理的烟草体制受到修正主义的 批判,工业公司被撤销,卷烟企业和烟叶收购部门全部下放给地方,烟草行业 出现管理混乱?盲目发展?产销失调?质量下降?效益降低的严重局面?导致70年 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计划外烟厂发展至400多家,造成产大于销?库存积压, 同时由于卷烟生产上的粗制滥造?高料低用和卷烟销售上的多头批发?几家竞销 等严重问题,国家的烟草财源大量流失? 日,国务院颁布《烟草专卖条例》,决定建立国家烟草专卖制14 博士学位论文度, 并通过设立国家烟草专卖局来加强对烟草行业的行政管理?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用法律的形式确立国家 烟草专卖制度?国家专卖的实质就是国家垄断经营的专卖制度, 任何个人与单位 不经批准不得从事生产与经营活动?烟草专卖制度确立后, 烟草行业得到较快的 发展,烟草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①? 1992年,我国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些人认为烟草实行专卖, 搞集中统一管理和专卖经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矛盾的,反市场做法 的专卖也需要取消, 烟草也应该走向市场, 依靠市场去调节?烟草专卖制度在实 际运营中也确实出现出了一些问题, 有人认为只有取消专卖制度才能解决问题? 有人认为烟草专卖只要不取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不完善的?我国的经 济体制变了, 但是烟草的性质并没有随之改变?如果把烟草完全市场化, 其后果 可想而知?世界上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比如,法国?韩国?西班牙等国也对 烟草实行专卖?可见市场经济并不排斥烟草专卖制度?如果取消烟草专卖,就必 须通过法律规定实施严格的监管制度?这种监管对制度环境?监管水平提出了很 高的要求?例如:有的国家虽无专卖制度, 但实行严格管理, 比如, 美国是以 《烟 草检疫法》 的形式规定了烟草市场较严格的贸易秩序?制度安排的效率得以实现 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是与制度安排相配套的实施机制的完善? 现实生活的许多制度安排并未产生应有的绩效,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实 施机制(柳新元, 2002)?实施机制是指有一种社会组织或机构对违反制度的人做 出相应惩罚?对遵守制度的人做出奖励?使人们预期遵守规则比违反规则好,从 而使这些约束或激励得以实施的条件和手段的总称?目前, 我国法律还不是很健 全, 法律运行的环境也无法令人满意?监管方面我们经验不足, 通过监管还不能 有效调节烟草市场, 因此还不能取消烟草专卖制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 断深化,烟草行业在坚持烟草专卖制度的前提下,对卷烟流通体制也进行了相 应的改革?首先将卷烟计划分配调拨方式改为 “计划分配与选择相结合” 的方式, 之后又进一步推行“二级批发全国放开,三级批发全省放开,毗邻地区按传统①江明.经济体制改革与烟草专卖制度[J].求是,-34. 15 博士学位论文习惯进行业务往来”?在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久,国务院以国发 [1993]7号文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专卖管理的通知》,以澄清人们的 认识?当然,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提高烟草产业的效率,烟草行业需要引入竞争 机制?一方面,在专卖管理方式上,应该主要依靠法律而不是行政手段?另一方 面, 烟草系统也要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实现生产要素在行业内的合理流动, 推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1994年, 国家对烟草行业的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 较大的调整,撤消了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外仍保留“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牌 子),其大部分管理职能并入国家烟草专卖局?而在各省?地(市)?县,继续维持 烟草专卖局与烟草公司“一套机构, 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日, 国 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对加强烟草专卖管理进 一步做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后来, 政府进一步明确和肯定了烟草行业的“统 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 管理体制?通过自上而下地引入上述一系列法律措 施和行政规定,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烟草专卖制度?① 我国现行的烟草专卖体制主要包括如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国家对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烟叶?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 烟草专用机械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 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 制度? (二)国家计划部门对烟叶收购及卷烟生产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国 家按行政区划自上而下相应设立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并由其具体负责各自 所属行政区内的专卖管理工作和烟草生产经营业务? 烟草专卖局与烟草公司“两块牌子?一套机构” 工商没有分开以前部分有 , 卷烟厂的地区是“三块牌子?一套机构”?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全国烟草专卖工 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烟草专卖局主管其行政区内的烟草专卖工 作,受上一级烟草专卖局和本级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以上一级烟草专卖局领 导为主?各级烟草公司在 其所属行政区域内,对卷烟及其他烟草专卖品行使垄断经营权?①赵晓、潭国荣.管制者创新:以烟草专卖制度下的工商分离为例[J].财经文摘,-27. 16 博士学位论文(三)国家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烟草专卖管理的行为及其案件有实 施行政处罚的权力? WTO框架下的烟草专卖制度改革及其过渡性虽然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垂直 管理?专卖专营”管理体制,但是没有真正到位,出现了专卖管理地方化和企业 经营行政化, 离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要求差距很大?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烟草专 卖局集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经营管理和所有者等诸多身分于一体,存在政资不 分和政企不分的弊端,并且各烟草专卖机构有着强烈的地方利益倾向,地方政 府基于其财政收入最大化和就业等方面的考虑也愿意与地方烟草主管部门一起 争取地方利益?在这种体制下, 各省甚至各地区烟草专卖局能够垄断本地烟草的 生产和销售,烟草生产企业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销售权;烟草专卖局既负责 本地烟草的销售,也负责本地卷烟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出于保护本地卷烟生 产企业的目的,加之现行财税体制和烟草生产计划管理体制的制约,各地烟草 专卖局利用所控制的本地市场极力维护本地卷烟生产企业的销售,这些都人为 造成了严重的地方封锁?① 地方烟草主管部门违背市场经济原则,搞地方保护主义,滥用专卖手段, 把国家专卖体制变为地方专卖制度,在地方封锁的基础上形成了目前我国烟草 行业“诸侯割据”的局面?这种“地方封锁”,阻碍了烟草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大 企业的发展?为在WTO框架下,提高烟草企业的资本化运营和建立规范的现代大 企业集团,以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必须实行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以打破地 区封锁?②省级烟草专卖局对本地烟草制品销售的垄断权,在卷烟生产供大于求 的基本市场态势下,演变为烟草行业内部工商企业的“苦乐不均”,也就是卷 烟生产企业由于生产能力过剩,与垄断市场的烟草商业企业相比处于实际上不 对等的谈判地位上?烟草商业企业凭借着垄断市场的专卖权力可以在工商利益 分割中毫不费力地占据主动权?这种情况造成了烟草行业内部的 “苦乐不均” 的 现象,卷烟生产企业的利润大量转移到了烟草商业企业,自身利益没有相应的 保证?而烟草商业企业凭借着对市场的垄断权, 尤其是那些人口大省和经济发展 水平较高的卷烟消费大省的商业企业无须多少努力就可以获得巨额利润,这些① ②陈国新.烟草行业应对入世挑战[J].改革与理论,-25. 侯国昆.中国烟草应对入世挑战的几点思考[J].青海烟草,-12. 17 博士学位论文高额利润又不同程度地转化为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高收入?高福利, 使烟草商 业形成了养尊处优的习惯?而且烟草商业企业根本不用花费心思去改进销售网 络,降低销售成本?加入WTO后,由于关税减让?配额和许可证管制等非关税壁垒 的逐步取消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重大调整,对我国烟草产业的影响将是全方位 的, 有的冲击和影响可能是巨大而深远的?与国际烟草业的大公司?大规模生产? 国际性品牌的竞争格局相比,我国烟草企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市场集中度低 的特点十分突出?国际烟草大公司都已形成了全球化的?完整的产销体系,决策 集中?运作高效?反应灵敏?整体竞争力强?虽然我国实行了烟草专卖制度,但由 于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和受到现行财税体制的制约,目前我国烟草行 业2000多家工商企业各自为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没有形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 体, 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运作体系, 决策分散?市场分割?地方封锁?无序竞争, 全国烟草产业结构调整困难,资源难以优化配置?1.3 我国烟草业规制制度的评析制度安排选择集合受到社会科学知识储备的束缚?如果在某个社会范围内 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有很大的片面性,那么制度的安排也就会具有相当的局 限性?烟草的国有国营与解放初期的法律结构以及短缺时代人们的盲目相匹配, 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安排确立下来?人们特别是高层领导社会科学知识贫乏, 确 立了计划的生产方式,并且没有动力去改变?另外,冷战时期,我国的外部环境 也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缓慢程度?因此,国有国营的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但 是,一般来说,烟草集团的效用函数与社会公众的效用函数是有偏差的,偏差 的程度决定了烟草行业关注当前本地利润的程度?随着经济发展, 国家经营的弊 端逐步暴露出来?烟草行业一度出现盲目生产?重复建设?无序竞争?技术落后的 局面,也出现了制度变迁的要求?① 改革开放初期,为克服国有国营暴露出来的缺点,借鉴外国经验开始实行 烟草专卖政策?但是,烟草专卖的新的正式规则受传统国有国营的影响?为了加 强对烟草行业的集中管理,改善市场卷烟供应,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国务院决①江明.经济体制改革与烟草专卖制度[J].求是,-34. 18 博士学位论文定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对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营? 政策措施的出台根本的讲, 取决于特定的国情和历史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 后,党中央科学判断形势,确定我国当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这是对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决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承担着很重的经济社 会发展任务, 由此决定, 政府财政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面临着紧张的局面?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财政紧张对于中央政府来说, 显得更加突出?中央政府不仅承担 着全国性的各项建设事业的费用支出, 承担着国家性质的国防?行政?教育?科研 ?社保等项经费的支出,而且承担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任务?市场经 济有着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经济的问题归根到底主要还要通过经济的手段来 解决?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我国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 政府日益深刻认识,必须拥有相对充足的财政资源,才有可能处理经济社会发 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因为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渐形 成, 很多的问题呈现为全局的性质, 只有中央政府的层面能够妥善地解决?再有 就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于中央政府宏观 经济调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亚洲金融危机是一次鲜明的例证?还是在我国 固定汇率机制的条件下的一次考验?所有这些国内的国际的因素都在充分说明, 中央政府必须拥有相对充足的财政资源?94 年分税制改革,全国财政收入占国 民收入的比例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开始回升,我国中央政府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驾驭能力得以大大提高,但与日益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发 展相比, 始终还是紧张有余, 宽松不足?加强中央政府财政由此还是改革发展的① 迫切需要? 烟草行业作为一个高税行业,使命由此而来?实践证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烟草行业给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里关键的是国 家对烟草行业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只有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和制度, 对于国 家的贡献才能巨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改革与发展的形势需要?政 府职能变迁的内在需求,更加赋予烟草行业体制和制度特殊的含义和要求,那①王学庆.垄断性行业的政府管制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03 ,(8):23-24. 19 博士学位论文就是为了更加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烟草行业应该实行更加集 中的管理体制,实行更加严格的专卖制度?① 以上三方面因素充分表明,国家建立烟草专卖制度,是科学认识烟草及制 品特殊性和烟草行业生产经营特殊性,并在认真总结烟草行业建国以来发展的 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社会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 殊国情,基于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增强财力满足推动社会发展的 需要而进行的制度创设, 是一项改革决策?在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只要 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就应当毫不动 摇地得到坚持和完善,而坚持和完善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矢志不渝地坚持维护国 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这一点, 既是行业产品和生产经营的特殊性要求, 又是国 家制度创设的特殊要求?1991 年七届全国人大以立法的形式通过《中华人们共 和国烟草专卖法》,又以立法的形式给以明确的规定?《烟草专卖法》开篇即是 说明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的宗旨:“为实行烟草专卖管理, 有计划地组织烟草 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 入,制定本法?”② 国家确立烟草专卖制度,烟草行业就拥有了与其他行业完全不同的体制和 机制, 烟草的管理机关和生产经营部门就有了超乎一般行业管理?一般竞争性领 域市场主体的特殊地位, 同时也带来特殊的行业使命和问题?烟草行业实行的是 国家专卖,各级烟草单位和部门都是国家的代理,是代国家进行专卖管理,因 此完全的是职权法定,只能依法行事,不能违背法律,更不能超越法律?烟草行 业实行政企合一的集中管理模式, 烟草各级单位和部门既具有行业管理的职能, 又具有资产经营的职能,自己要监督自己,管理自己,不能有特殊的偏护,更 不能因此形成特殊的利益集团?烟草企业都是国有企业, 是代国家对烟草资产进 行经营管理, 必须对所有者负责, 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烟草行业执行 国家寓禁于征的控烟政策,必须对国家公共管理的使命负责,必须以优质的产 品对消费者负责?① ②江明.经济体制改革与烟草专卖制度[J].求是,1995 ,(7):33-34. 江明.经济体制改革与烟草专卖制度[J].求是,-34. 20 博士学位论文特殊的条件和地位在造就特殊的使命的同时也预示着特殊的隐患,烟草行 业最不容易做到的恰恰是公正执法?自我监督?严格管理?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 消费者利益?由此行业广大职工尤其要时刻牢记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本意要求, 时刻牢记《烟草专卖法》的立法宗旨,时刻牢记新时期国家局党组提出全行业 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之上价值观,坚定国家利益至上,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 费者利益? 建国以来 30 多年烟草行业的发展曲折历程, 从正反两方面为改革开放以后 烟草体制变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凡是对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集中管 理,烟草行业就能够得到较好发展,就能够为国家和消费者多做贡献;凡是破 坏了这种集中统一管理, 烟草行业就必然出现混乱?倒退, 难以对国家和消费者 做出应有贡献?统一集中的管理体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特殊要求?正是基于这种 历史经验的认识, 改革开放之后, 党和国家决定对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 管理?垄断经营的国家专卖体制, 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通过法律法规的形 式确定和强化这种体制?① 中国烟草企业在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 力等方面与国际烟草大公司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国际烟草大公司都拥有实力 雄厚的产品研究开发机构,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建立了一套能适应市 场要求的产品开发创新体系;而我国烟草行业门机构人才缺乏,手段落后,技 术创新能力差?为打破地方封锁, 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烟草生产经营企业以应对加入WTO后国际烟草大企业的竞争, 我国在烟草系统进 行了“工商分离”改革?但是 “, 工商分离”的改革是在财政管理体制和计划管 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内部调整,这种调整并没有从 根本上解决“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产生的烟草“地方封锁”的基本动因,也 没有触动地方烟草销售的垄断权,仅仅着眼于用行政手进行卷烟生产格局的调 整, 这种调整有利于卷烟生产销售分散的省份实现计划指标和资源的省内集中, 尽管跨省的兼并重组已经出现,但生产的集中必须依靠销售的集中来维持,如 果地方烟草销售垄断权和相应的地方财政利益的问题不解决,即使成立了跨省①张正蝉.论烟草专卖体制的专卖专营[J].江西社会科学,-24. 21 博士学位论文的卷烟生产集团, 在生产布局和销售方面很可能维持各自为政的局面?在政府主 管部门集多重身分于一体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这种管理体制使烟草企业成为各个 行业中保留计划经济色彩最浓的行业,与中国社会的市场经济进程和与国际接 轨的大趋势背道而驰?这不仅制约了烟草行业的发展, 也不利于烟草企业内部改 进管理模式,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由于各级烟草公司均是独立法人,国家 烟草专卖局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这就要求首先理顺产权关系,逐步实现全国 范围内的资产重组和流动, 打破产生地方封锁的体制根源?现有的工商分离改革 只是走出了第一步,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将烟草的生产 与销售分开,国家只专注于垄断商业流通渠道,而在烟草生产环节引入竞争机 制?可以说目前的改革是着眼于政府主管部门的改革, 使专卖局从原来生产经营 与销售的垄断者一分为二, 通过机构改革初步实现了职能的转换?但是, 仅仅依 靠“工商分离”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生“地方封锁”的动因,因为烟草专卖 权和销售渠道仍然垄断在具有强烈地方利益倾向的各商业公司手中,因此“, 工商分离”改革只能是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以“工商分离”改革为契机,中 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①2.中国烟草业规制的经济学理论渊源2.1 产业规制理论产业是指不同层次的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产业规 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作出的各 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规范和限制以及相应的规 范和限制活动。产业规制既是一系列制度机制的总和、也是一系列规制活动的 集合,是社会政治与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或 缺的制度安排。它是对市场失败的治理,目的在于维持正当的市场经济秩序, 限制市场势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护大多数社会公众的利益,使之不受少 数人的侵犯。①韦绍华、刘琦.在世贸组织背景下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政策取向[J].国际贸易问题,-22. 22 博士学位论文按照政策目的和手段的不同,规制一般又可以分做直接规制(direct regulation)和间接规制(indirect regulation)两个部分。直接规制是以防止 发生和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不经济及非价值物品有关的、在社会经济 中不期望出现的市场结果为目的,并且其具有依据政府认可和许可的法律手段 直接介入经济主体决策的根本特点。间接规制是指以形成并维持市场竞争秩序 的基础,不直接介入经济主体的决策而仅制约那些阻碍市场机制发挥职能的行 为之政策。间接规制由司法部门通过司法程序来实施,其法律基础通常包括反 垄断法、商法和民法等。 按照主流经济规制理论的分类,直接规制又可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 制两部分。经济性规制“是在存在着垄断和信息偏在(不对称)问题的部门, 以防止无效率的资源配置的发生和确保需要者的公平利用为主要目的,通过被 认可和许可的各种手段,对企业的进入、退出、价格、服务的质量以及投资、 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活动所进行的规制” (植草益,1992) 。经济性规制主要针 对自然垄断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对象包括电力、城市燃气、自来水、交通运 输和金融等产业。社会性规制处理的主要是外部不经济、信息不对称和非价值 物(即按照到的伦理规范而应在一定程度上或者是全面限制和禁止其生产销售 的物品,如毒品、黄色书刊等)问题, “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 卫生以及保护环境和防止灾害为目的,对物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伴随着提供它 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指定一定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规制” (植草益,① 1992) 其中,经济性规制是学术界所主要关注的政府规制措施。 。2.1.1 马克思的产业规制理论产业规制经济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小分支,它受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定 位和研究对象的制约。哲学社会科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二是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问题;三是社会发展规律和社 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问题。产业经济学是从属于第三个问题,是揭示和运 用产业发展规律的学科。②① ②夏大慰,史东辉,政府规制理论、经验与中国的改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6. 李悦.产业经济学学科定位与理论框架[D].人民日报,2007. 23 博士学位论文马克思从社会经济调节理论、社会化大生产理论等方面阐述了产业规制的 重要性,强调了政府规制在合理配置资源当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经济调节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概 括,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运用什么方式或采取什么手段以调节社 会经济正常运行的理论,即社会调节经济运行的理论。自发调节是由市场机制 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而自觉调节就是由社会从宏观上调控社会经济的运行, 即社会或国家运用计划手段、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其他政策手段来自觉地调节社 会经济资源的配置。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社会总要以某种方式来调节生产, 从而提出社会调节生产的方式的问题,并对此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马克思正 确地揭示了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中,社会总 产品实现的条件和规律,以及这一规律的实现形式和调节方式,以及由于这一 机制的缺陷,必然要通过社会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和危机的形式而强制实现。 马克思指出,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是通过 市场上的竞争机制、价值规律亦即价格变动而实现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 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矛盾的,这是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按照马克思的意见,这时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实现形式或调节 方式是竞争机制和价值规律。马克思说: “竞争不断地调节这种分配,正像它不 断地打乱这种分配一样。 ①竞争只不过是经济规律借以实现的一种机制,那么 ” 这个规律是什么呢?马克思认为是价值规律。他说,如果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是 按比例进行的,则不同类商品就按照它们的价值或价格出售。因此, “事实上价 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 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 。 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 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 另一种意义” ② 。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由竞争机制和价值 规律(价格变动)调节也就是市场调节。但是,马克思也指出,在私有制商品 经济中,由于存在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存在社会经济过①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26 卷Ⅰ.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25 卷Ⅰ.北京:人民出版社,. 24 博士学位论文程既是个人过程,同时又是社会过程的矛盾,价值规律是在商品生产者背后在 市场上自发地起作用的,因而必然存在盲目性和破坏性。价值规律在自发调节 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领域的分配的同时,也会造成社会资源和生产力的浪费,造 成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 律具体地表现为社会总产品价值上和物质上实现的规律,这一规律是通过社会 经济发展的周期变动和危机的形式实现的。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和危机也是调 节社会总劳动分配的形式。马克思说: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理智总是事后 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发生巨大的紊乱” ①以及“不可避免的经 , 常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的痉挛现象” 。 马克思从社会总资本角度分析了各企业之间纵横交错的运营关系,创立了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提出了生产的两大部类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首先提出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理论。他指出,社会总资本是相对于个 别资本而言的,是指社会中互相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而相 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考察社会资 本的再生产就是考察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在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中,考察社会 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年内所生产的 全部物质资料总和,在物质形式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价值形式上 表现为不变资本价值(c) 、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 。考察社会资本 再生产问题就是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 值、剩余价值)如何在价值上和物质上都得到补偿的问题。与社会总产品的物 质形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 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即Ⅰ;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即Ⅱ。 在规定了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社会资 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分析,说明了置身于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各企业之间所 应保持的比例关系是使社会资本再生产顺利运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 思认为,社会资本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 产条件下,由于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再生产规模不变,因而社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24 卷Ⅰ.北京:人民出版社, 博士学位论文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表现为三个方面的交换关系:其一,第一部类所 需要的生产资料部分可以在本部类内部实现;其二,第二部类所需要的个人消 费资料部分可以在本部类内部实现;其三,第一部类所需要的个人消费资料部 分必须和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部分相交换。因此,在这三个方面的交换 关系中,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最基本的交换关系。只有遵循两大部类之间的 比例关系, 以及两个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运行、 协调发展。马克思以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分析为基础,进一步分 析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揭示了三个基本规律:一是第一部类生 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 产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二是生产资 料的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三是消 费资料的生产与两大部类对消费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① 可见,马克思认为各个企业的生产只有遵循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兼 顾各个生产部类的利益,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整个社会的再生产才 能正常运行、协调发展。 马克思还阐述市场结构在生产者逐利行为的互动中演化,随着产业组织形 态的进化,市场结构由自由竞争向寡头垄断竞争演化。在马克思看来,市场结 构(即市场中企业间的垄断与竞争关系)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关系 的范畴,是随着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企业不是被动的适应市场,而 是根据竞争对手可能做出的反映, 积极地寻求改变生产和市场活动。 价格和数 量不再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外生变量,而是企业随市场供求的相互力量作用的变 化进行调整。在工场手工业阶段,竞争的方式比较接近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自 由竞争方式。而当工厂制度普及之后,单个企业生产能力的快速扩大受到市场 容量的限制使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和争夺的结果是产业的资本集中成为普遍 现象,市场集中度和进入障碍都提高,竞争也向垄断竞争方式转化。随着这种 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加速的累积,产业越来越为少数大企业所控制,出现了卡特 尔、辛迪加、康采恩和托拉斯等形式的垄断组织,竞争演化成为寡头垄断竞争 方式。垄断程度不断提高成为市场结构演化的总趋势,与此同时,为了获得更①马克思.资本论[M].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6 博士学位论文高的垄断利润、更大的稳定性,垄断组织的形式也在演化。市场结构的进化是 自然发生的,是由于各个企业的企业能力不断累积的变化,从而引起的企业间 相互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再加上技术及市场需求与供给条件的变化综合作用的 结果。产业组织结构是从较高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向较高垄断程度的市场结构自 发演化的, 而且这种演化有利于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有利于提高产业组织效率。①由此也可看出,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垄断理论是两种不同的 垄断理论,在研究目的、垄断内涵、垄断的形成、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的 社会经济效应等方面都与西方经济学垄断理论存在着本质差异。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强调垄断的社会属性,揭示了垄断产生的客观过程。而西方产业组织理论 是从企业客观现实情况出发,分析的是垄断的自然属性,侧重强调垄断的生产 力或者说是技术经济方面的因素。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不存在必然的单向因果 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竞争与垄断的关系也从零和博弈向基于合 作基础之上的正和博弈转变。动态竞争取代静态竞争。竞争的最高阶段表现为 对技术标准和技术范式的争夺。经济全球化时代技术创新是呈发散状的,企业 很难长期维持垄断地位。 社会经济调节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概 括,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运用什么方式或采取什么手段以调节社 会经济正常运行的理论,即社会调节经济运行的理论。自发调节是由市场机制 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而自觉调节就是由社会从宏观上调控社会经济的运行, 即社会或国家运用计划手段、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其他政策手段来自觉地调节社 会经济资源的配置。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社会总要以某种方式来调节生产, 从而提出社会调节生产的方式的问题,并对此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马克思正 确地揭示了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中,社会总 产品实现的条件和规律,以及这一规律的实现形式和调节方式,以及由于这一 机制的缺陷,必然要通过社会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和危机的形式而强制实现。 马克思指出,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是通过 市场上的竞争机制、价值规律亦即价格变动而实现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①张燕.试论马克思的产业组织理论[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 27 博士学位论文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矛盾的,这是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按照马克思的意见,这时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实现形式或调节 方式是竞争机制和价值规律。马克思说: “竞争不断地调节这种分配,正像它不①断地打乱这种分配一样。 竞争只不过是经济规律借以实现的一种机制,那么 ” 这个规律是什么呢?马克思认为是价值规律。他说,如果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是 按比例进行的,则不同类商品就按照它们的价值或价格出售。因此, “事实上价 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 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 。 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 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 另一种意义” ② 。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由竞争机制和价值 规律(价格变动)调节也就是市场调节。但是,马克思也指出,在私有制商品 经济中,由于存在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存在社会经济过 程既是个人过程,同时又是社会过程的矛盾,价值规律是在商品生产者背后在 市场上自发地起作用的,因而必然存在盲目性和破坏性。价值规律在自发调节 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领域的分配的同时,也会造成社会资源和生产力的浪费,造 成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马克思从社会经济调节理论、社会化大生产理论等方面阐述了产业规制的 重要性,强调了政府规制在合理配置资源当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在社会经济 调节理论中阐述了自发调节 (由市场机制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 和自觉调节 (由 社会从宏观上调控社会经济的运行)的经济调节手段,指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 件下,社会总要运用什么方式或采取什么手段以调节社会经济正常运行。 在规定了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社会资 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分析,说明了置身于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各企业之间所 应保持的比例关系是使社会资本再生产顺利运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 遵循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两个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 再生产才能顺利运行、协调发展。①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26 卷Ⅰ.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25 卷Ⅰ.北京:人民出版社, 博士学位论文马克思从社会总资本角度分析了各企业之间纵横交错的运营关系,创立了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提出了生产的两大部类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他还 阐述了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 并强调了政府规制对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性。 他对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规制进行了阐述,同时假设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政府 规制。可见,马克思认为各个企业的生产只有遵循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 兼顾各个生产部类的利益,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整个社会的再生产 才能正常运行、协调发展。 正因为如此,为了实现我国烟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社会或国家运用 计划手段、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其他政策手段来自觉地调节烟草资源的配置,积 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整合,使烟草资源能够集中优化配置,合理布 局和使用全行业资源,克服体制缺陷所造成的障碍,以获取烟草产业的规模经 济,又不至于引发严重的垄断弊端,真正构筑起中国烟草业的核心竞争力,并 逐步融入世界烟草经济体系,尽可能作出应有的贡献。2.1.2 西方产业规制理论评述在西方产业规制经济学中,产业一词一般指生产同一种商品(包括物品和 劳务)的企业的集合。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一个企业生产多种商品,这个企 业生产的商品和另一个企业生产的商品,须具有比较强的替代性,这两个企业 才能被认为属于同一产业。 关于产业的分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较多采用三次产业分 类方法,把生产活动分为三类:第一类生产,也称为初级生产,包括农、林、 渔、猎等业;第二类生产,也称为次级生产,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 公用事业(电力、煤气、供水)等;第三类生产,称为第三级生产,包括商业、 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保险业、教育、卫生以及政府行政管理等。 产业规制经济学的源头可以追索到马歇尔的经济学说,乃至亚当?斯密的 有关劳动分工理论和市场机制的论述(洪银兴,1998) 。但是,一般认为,马歇 尔开始的新古典经济学说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源头。20 年代斯拉法 (P.Sraffa) 、张伯伦(Chamberlin)、琼?罗宾逊(J.Robinson)等提出的“垄 断竞争理论(或不完全竞争理论)”,为以后产业经济学家的研究提供了分析29 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并为产业组织理论向市场结构方向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他们被 推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者。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流地位。 他的基本思想是,资本主义世界仍然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垄断只是例外现象。 他的《经济学原理》虽有专谈《垄断理论》的一章,承认垄断组织在于获得“垄 断收益”或“最大可能的净收益” ,可是,却否定垄断价格的存在。 1926 年,斯拉法著名的《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一文(载英国《经济学 杂志》 发表, ) 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完全竞争理论提出了两点尖锐的批评: 第一, 完全竞争与规模经营是不兼容的。 如果规模经营可以提高规模效益并降低成本, 那么为了福利最大化目标就要求建立大企业,这与完全竞争所要求的条件是不 符合的。由于大企业不会像众多小企业那样置于竞争之中,所以就会形成一种 危险:它们本身可能具有的成本优势或者不去实现,或者实现了而不使消费者 获益。其结果是,或者福利最大化目标无法达到,或者由于大企业获得过高利 润而使完全竞争下的公平分配目标无法达到,同时由于企业数量减少,形成了 进入市场限制,使竞争机会均等和市场进人自由原则无法实现。第二,总体的 市场实际上是由若干局部的小市场组成的,在这样的局部市场上,少数企业会 形成一种垄断,而完全竞争理论对这种现象没有给予说明。斯拉法指出了在完 全竞争与垄断之间存在着的某种中间状态。 他提醒人们: “如果我们想用有关垄 断与竞争这两个极端状态的理论武装自己并且想用它作为分析工具去研究各个 不同经济部门的实际状况,我们当然要小心谨慎,因为一般来说这种实际状况①与这个或另一个范畴并不是完全相符的,而是广泛分布在中间区域。 ” 1933 年,罗宾逊和张伯伦分别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和《垄断竞争 理论》 把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两极的中间状态, , 用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的范 畴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与分析。罗宾逊从消费者偏好和产品之间可替代出发, 得出了不完全竞争的结论。罗宾逊认为,所有消费品都处于消费者的购买力之 内,就此而言,产品之间构成了一个替代链条,在下述条件下,即一组产品之 内替代的可能性大于两组产品之间替代的可能性,替代链条就会由于存在的替 代缺口而中断。所以,由于存在消费者偏好,从而导致市场的不完善性,使每①斯拉法.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M].北京:经济学杂志,. 30 博士学位论文一个厂商对自己生产的产品量都是垄断的。如果大量厂商都能在一个完善的市 场(不存在消费者偏好)上卖掉自己的产品,这种状态就是完全竞争(或纯粹竞 争)。但是,由于存在大量的市场不完善因素,所以这种完全竞争状态是达不到 的,而不完全竞争(或不纯粹竞争)才是一种常态。 张伯伦则主要从产品差异出发,得出了垄断竞争的结论。他认为,在现实 市场中大部分产品都是由大量厂商生产出来的, 因而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但是, 由于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异,每个厂商在自己的局部市场内,又成为垄断者,产 品差异越大,则垄断程度越高。这种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的状态,被 称为垄断竞争。在张伯伦看来,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都是极端状态,而介于二 者之间的这种垄断竞争才是存在于绝大部分市场上的一种常态。在这种垄断竞 争的市场中,厂商不仅进行价格竞争,而且也进行产品质量、广告等非价格竞 争,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竞争更接近于现实市场竞争过程。但是张伯伦仍认 为,垄断竞争市场不如完全竞争市场有效,因为垄断竞争下的均衡点高于完全 竞争的均衡点,其价格较高而产量较低。① 此后,克拉克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提出的“有效竞争理论” ,是在熊彼特 创新与动态理论的影响下,提出和最终形成了的现代竞争理论的一个完整理论 体系。所谓有效竞争就是由“突进行动”和“追踪反应”这两个阶段构成的一 个无止境的动态过程的竞争。其前提是竞争因素的不完全性,结果是实现了技 术进步与创新。克拉克认为竞争过程中,在一段可以自由反应时期内存在垄断 的市场地位是必要的、 合理的。 它不同于企业间相互勾结串通来协调市场行为, 或者依靠独占及非经济因素形成市场权力的垄断。 因为随着模仿过程的普遍化, 原有的创新企业垄断地位会随之消失,不可能是长期不变的。所以竞争政策的 目标, 不应针对消除竞争不完善或垄断因素, 而是要保证竞争过程的动态性质, 把实现经济技术进步放在优先位置。 “有效竞争理论” 对产业经济学的产生起了 较大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当时产业经济学还处于萌芽状态,真正意义上的 产业经济学并未产生。②① ②汪涛.竞争的演进――从对抗的竞争到合作的竞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吴小丁.现代竞争理论的发展与流派[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7. 31 博士学位论文根据一般公认的观点,产业经济学源于美国,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产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至今只有 70 多年的历史。以 1970 年为界,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 展历程可大致划分为两大阶段,或者说出现了两次高潮。 第一阶段( 年) :以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梅森(E.Mason)和 贝恩(J.Bain)为主要代表,形成了著名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 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范式,简称 SCP 范式。SCP 范式是 哈佛学派的主要贡献。SCP 范式源于梅森和 30 年代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 是大量吸纳了张伯伦的学术观点。但是明确形成 SCP 范式体系的却要归功于梅 森的学生贝恩在理论方面的创造性工作。30 年代,张伯伦和梅森首先在哈佛大 学开设了产业组织课程。30 年代后期,哈佛大学形成了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并 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考察了美国主要行业的市场结构情况, 并于 1939 年出版了 美国主要产业在 1935 年的市场集中度资料。40~60 年代,哈佛大学成为产业 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其中,贝恩成为这方面的学术权威。①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 1959 年贝恩出版的 《产业组织论》它首先提出了“结 , 构――绩效”的范式,是第一本系统论述产业经济学的著作,标志着产业经济 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在随后的 20 多年间一直被国外大学作为产业经济学的 教科书。谢勒(Schever)在 1970 年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一书, 提出了完整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这也是 SCP 范式发展的第二阶 段。总之,这一时期研究的基本脉络是运用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来建立和验证 SCP 范式即“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一阶段产业经 济学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 1958 年由海弗里鲍尔(R.Heflebower)和斯托金 (G.Stocking)主编的《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论文选》中。 但哈佛学派的组织理论具有经验主义的性质,强调经验性的产业研究,缺乏坚 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观点对战后以美国为首 的西方发达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与强化都曾发生过重大影响,日本著名的产 业组织理论权威马场正雄就将自己的主要理论称为“反垄断的经济学”。② 这一时期,在哈佛学派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孕育和存在着其他的产业 经济学流派,但是影响有限。例如,同在美国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勒 1964 年所著① ②马广奇.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21. 卫志民.产业组织理论七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 32 博士学位论文的《寡头垄断理论》就是从理论到实际与 SCP 范式不同的另一种研究范式的典 范;而且在英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很有特色的产业经济学流派也很活跃(卡布 尔,1994) 。 第二阶段(1970 年至今) :虽然哈佛学派的主流产业经济学理论创立以来, 不断获得发展和完善,但自 60 年代以来,SCP 分析范式成为理论界和经济界批 评讨论的热点,这些批评主要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包括施蒂格勒 (J. Stigler) 、德姆塞兹(H.Demsetz) 、波斯纳(R. Posner)等人,正是在 这批判的过程中,芝加哥学派崛起了,并逐渐取得了主流派地位,其代表人物 是施蒂格勒, 由于他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而被授予 1982 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 这样,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就分化成了两条主线:一条是代表主流学派、 沿着 SCP 范式继续前进的“新产业组织学”;一条是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其他 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崛起。前者的代表人物有考林(Cowling) 、沃特森 (Waterson) 、鲍莫尔(Baumol)等人;后者以斯蒂格勒、德姆塞茨(Demsetz)、 布罗兹恩(Y。Brozen)组成的芝加哥学派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重要的“后 SCP”流派,引人注目的是以科斯(Coase)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由威廉姆 森(Williamson)等人发展起来的“新制度经济学”。 芝加哥学派继承了奈特 (F. Knight) 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 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 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 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 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 拉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 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 政府不需干预, 1966 年施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 一书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上的 成熟。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而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 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 在芝加哥学派形成的过程中,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波斯纳为代表的学者们 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法学家与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的经济学家们共同合作,应用 价格理论对反托拉斯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重 大转变,而且推动了新兴边缘学科――法学经济学的诞生。芝加哥学派对产业 组织理论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施蒂格勒、 德姆塞兹和佩尔兹曼 (S.Peltzman) 等人对政府产业规制的分析, 开创了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 作为对传统的 SCP 范式的批判,鲍莫尔(W.J. Baumol) 、帕恩查33 博士学位论文(J.C. Panzar)和韦利格(R.D.Willig)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 础上于 1982 年合作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机构理论》一书,系统阐述了所 谓的“可竞争市场理论” (Theory of Contestable Markets) 。该理论以完全可 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sunk cost)等概念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 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对贝恩的进入壁垒理论提出了强烈 批评,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而在于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 这一理论对 80 年代鲍莫尔(1982)提出的“进退无障碍理论” (Contestability Theory ,又译“可竞争性理论” )有很大影响。在政策上该 学派主张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更应该重视是否存在充 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 本。 与哈佛学派相同,芝加哥学派对美国反托拉斯活动和政府管制政策也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① 总体而言,西方产业规制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某种组织机制,使各种 生产活动与社会对各种商品(包括物品和劳务)的需求相协调。西方产业经济 学研究如何通过市场机制,使各种生产活动与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求相协调。 西方产业经济学特别重视市场结构,并以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成果作为 产业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研究 对象明确、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应用性强的相对独立的微观经济学科。2.1.3 中国经济学界对产业规制理论的研究我国理论界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概念范畴、研究方法到理论体系都与西方有较大的差异。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开始传入中国,纯正的产业经济学开始在中国出现并逐 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将体制因素包括在产业组织的研究框架内,试图建立一个包含体制因素在 内的新分析范式是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一大特色与创新,金碚在这方面的 研究比较系统,在其编著的《产业组织学》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中,全面①卫志民.产业组织理论七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 博士学位论文考察了我国的产权制度、产业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流通体制、金融体制、 外贸体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使产业组织学的分析范式更加完善。总之,这一 时期的研究趋于多样化:在研究的理论框架上,既有在西方正统的产业组织理 论的 SCP 分析框架内展开的分析论著,也有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 框架内进行分析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规范性的分析在减少,实证和案例分 析的论著增多;在分析的广度上,既有综合性分析,又有行业分析和专题性研 究, 可以看出我国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引进、 发展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造烟草专卖工作亮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