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气啊 什么时候出街霸2集气/拳师

文:丹尼二狗编辑:十三图:PentaQ、网络通常意义上,我们叫一个人拳师,说明此人会拳。会打拳、会教拳、会表演拳都行,总之靠一手拳法吃饭。同时,这拳后面又跟着个“师”字,说明此人绝不是个草莽大汉,多少得有些修为,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人师表。文明社会不提倡暴力,打人又是赤裸裸的犯法行为,导致拳师这个职业如今几乎绝种。混的好的流入各大体育中心和拳馆,教一帮小屁孩伸拳蹬腿扎马步,至于混的差的……前些天才曝出的新闻,一位自称“唐门”后人的唐先生自幼习武,每天憋尿练功,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不惑之年的当口上收获了一堆大大小小的肾结石。总而言之,这年头的拳师,并不好当。然而就有这么一个人喜欢在自己名字前加上“拳师”二字,虽然他并不会拳。不过不打紧,此人多少有些浪人的气息,多少读过些古籍经典,也多少占着些拳师该有的清高与世俗。这就是七号,知名游戏视频制作者、主播,本名汤果果,湖南长沙人士。“我年轻的时候,单手俯卧撑,引体向上随便来,我老婆就是看中我的八块腹肌才和我在一起的。”你看,这可是他自己说的话。七号七号不是电竞圈的新人,奔三对他来说已经是个过去时。时光荏苒,他在电竞圈摸爬滚打的经历早已成了许多电竞爱好者们年龄的游标卡尺:如果你知道的是主播七号,也看过《抗韩中年人》,那么你有可能是刚接触电竞一年多的新人;如果你怀念《7M教学大全》,还知道七号和Miss的“一段往事”,那么你一定是个电竞老司机;但如果你连GTV上的七号也看过,甚至知道《DOTA周报》……也许这篇文章应该让你来写。于是,抱着采访一位骨灰级电竞人的想法,PentaQ记者来到了七号位于上海的直播工作室中。是日天气晴朗,午后无风,七号独自坐在电脑前,午后的阳光穿过高层的窗玻璃洒在他的肩上,像是负了荆的廉颇。他就摆出这么一副架势,搂着便携式街机摇杆在“街头霸王”的世界里与对手酣战着。环绕在七号身边的是齐全的直播设备:电脑、话筒、摄像头、灯棚、遮光伞。在他身后是一块巨大的白板,上以毛笔从右向左书写了繁体的“正義”(正义)二字,反过来看的话,有点像“王羲之”的“羲之”。半晌之后,战斗结束,七号把摇杆放置妥当,接着招呼记者坐下。这时才看清了他的正脸,和此前在直播中见到的并无二致:普通的刘海,随意的穿着,半框镜片下是一双拥有锐利眼神的眼睛,胡渣有些唏嘘,这毕竟不是上节目。总的来说,七号所展现出的,是一名富有活力的三十岁宅男形象。采访过程轻松愉快,像侃大山。曾在GTV担任过节目主持人、制作过多年教学视频的七号驾轻就熟地拆解每一个抛过来的问题,接着给出有趣的答案,并且在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到玩世不恭。电竞是年轻人的娱乐活动,不论是主播还是主持人,每一个出现在荧幕对面的电竞人都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年轻人的态度和观感,这也是七号一直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然而他自己却不再年轻,这一点从他故事的长度上就能看出。这故事横跨了他的孩童、学生和工作时代,从长沙堕落街的格斗霸主,到七煌的节目总监。在长达三十多年的人生里,七号并非一无所获,他始终保持着一位放浪不羁的“拳师”形象。堕落街的街机风云咏春拳宗师叶问生于广东佛山,是当地的大少爷,所以《一代宗师》里的梁朝伟说:“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话,我四十岁之前都是春天。”在湖南长沙,七号也出生于富贵之家,用他的话说:“不能说是当地的首富,起码也是一届豪绅”。作为一届豪绅的儿子,七号很早就开始接触游戏:93、94年的时候,还在上幼儿园的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红白机。1993年,一个湖南人一年平均能赚3142元,一台红白机的价格是500元左右。七号在这台游戏机上漫无目的地玩耍,自己的游戏生涯也由此展开。小学三年级时——一款名为《街头霸王II》(即经典的“12人街霸”)的格斗游戏闯入他的世界,8岁的七号正式踏上“格斗”之路。作为格斗游戏的载体,街机和街机厅文化是许多格斗玩家率先接触到的东西。早期的街机游戏大多通过难度极高的关卡来促使玩家不断地投币游玩,但玩家的敌人始终是固定不变的电脑程序。直到上世纪90年代格斗游戏的推出,让“人斗机器”变成了“人斗人”,游戏的上限开始越发难以估量。格斗游戏不一定电竞最原始的表现形式,但街机厅却是彼时年轻人们感受“电竞氛围”的最直接方式。“12人街霸”,许多中国玩家的格斗启蒙在某个时间段之前,也许是2000年国家颁布“游戏机禁令”,也许是“电子海洛因”的观点被主流媒体大肆提出,总之,中国的街机厅像是如今的网吧一样,也有过一段红火的时光。年幼的七号就在这里磨炼自己的格斗技术,从街霸到拳皇,再到《罪恶装备》——很长时间以后,他在这款游戏上达到了自己的巅峰。街机厅的衰败并非没有原因,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街机厅简直是社会闲杂人等的犯罪天堂。在七号的记忆中,街机厅里总有向小孩“绵钱”的流氓混混——长沙话里敲诈勒索的意思。父母不希望小孩在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被一些所谓的“坏”孩子带坏。但在七号眼中,这里有他想要的挑战。“那个时候你要在人群里头玩的比较棒,成为孩子王的话,第一个你要学习成绩还可以,其次你人缘还可以,剩下的只有游戏打得好。所以当时去游戏厅里完全没有其他的成分,我只想要做一个更好的自己。”除了游戏以外的危险,街机厅本身的“竞技环境”也严苛且残酷。在描写街机文化的漫画《Fighting Gamers》中,街机厅被比作“热带大草原”,而七号用“孤岛”加以形容。如果把格斗游戏比作真人搏击,那么街机厅就是个没有分级制度,不保护新手的地下擂台,游戏币是玩家的生命,能撑多久全凭实力。于是,顶着小学生身份闯入机厅的七号常常在玩的好好的情况下被随便乱入的高手一个币踢走,不讲情面。漫画《Fighting Gamers》中的日本街机厅环境“失败了之后,你必须要在下一秒……对,连一秒钟也不要经过,马上就踏上变强的路。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从我开始尝试做一个强者到现在,不过区区十几年而已,你需要在这些时间中,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磨练你的技艺中。”从方圆五公里到方圆十公里,从中学生聚集地来到大学生聚集地,每变强一点,“制霸”的区域也就扩大一些。长沙有条著名的“堕落街”,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机厅和强敌,刚来的到这里的七号被瞬间摧毁了自信心。然而当他终于称霸堕落街,走向一家名为“百胜”、会定期举办“拳皇”比赛的游戏厅时,自信心再一次荡然无存。在一次又一次倒下和爬起的过程中,七号的格斗技艺也在日渐精进,到了大学时代,他已经成为了他自己口中的“赏金猎人”,赶往全国各地参加格斗游戏比赛并赚取奖金——一种最原始、最初级的电竞模式。提到格斗游戏,大多数人往往想到的是“拳皇”和“街霸”系列。七号擅长的则是哪怕现在都显得十分小众的游戏项目《罪恶装备》。这是一款动漫、重金属风格,极度强调难度的格斗游戏,经过思考之后,七号理性地选择了它作为自己的主攻项目:一是因为难度高,可提升的空间也高;二是相比于“拳皇”和“街霸”,七号已经是入行较晚的一批人,为了确保自己能够打出成绩,最终选择了这样一款“大家起点相似、又具有一定深度”的作品。“长沙堕落街”,这里是通向湘江的一条小路,也是周边大学生吃喝玩乐的好去处。2008年,“堕落街”被完全拆除方向正确再加上疯狂训练,七号很早就感受到电竞的魅力——连续蝉联了三届全国冠军。年纪轻轻就拿到全国冠军,对于彼时的七号来说如同“吸血鬼品尝鲜血”一般的美味。在这一段全国各地奔波比赛的日子里,赚来的奖金大多被他用来垫了车费,或是请父母去当地玩乐一下。“比如说我们在武汉打比赛,我就会请爸爸妈妈去武汉游一下,然后请他们吃一顿饭,其实是用这种钱去买长辈对你当前兴趣的一种认可。”对于七号来说,不论是拿冠军,还是请父母吃饭,他总要证明些什么,证明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这样才有继续下去的动力。唯一比较可惜的是,在国内称霸的七号错失了走上世界舞台的机会。像韩国统治《星际争霸》一样,街机文化高度发达的日本也统治着格斗游戏。在2012年之前,由日本游戏杂志《月刊ARCADIA》所举办的“斗剧”可以被认为是全世界范围内最知名的格斗游戏电子竞技赛事之一。该比赛自2002年开始举办,2004年开始有中国选手参加,2007年,著名格斗选手小孩在该比赛上拿到了“拳皇98”项目的世界冠军,进一步增加了“斗剧”在国内的影响力。2006年时,七号在斗剧《罪恶装备》预选赛中屈居亚军,失去了赴日本比赛的资格,2008年卷土重来时,意气风发的七号给自己的队伍取了个名字叫“将进酒”,想让日本人感受一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滋味。结果对阵表一出,“将进酒”遇上了2007年的冠军队伍,由日本玩家Ogawa(小川)领衔的“おにがにー”。《Guilty Gear》(罪恶装备),一款融合了重金属Rock、漫画风格、优秀人设、超高难度的格斗游戏如果做个类比的话,Ogawa对于《罪恶装备》的意义,就如同梅原大吾对于《街头霸王》,Boxer对于《星际争霸》,或是Faker对于《英雄联盟》——从一款游戏的超级高手,变成那个“只要一提到游戏,马上就会想到的那个人”。遭遇如此宗师级水准的对手,准备赴日比赛的“将进酒”几乎毫无胜算。这次七号将他的性格中中二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果断地调整了作战目标:从拿到名次变成击败小川。彼时“斗剧”的比赛大多采用组队的KOF赛制:三人一队,按照排好的顺序进行比赛,输的人下场换下一个。七号找到了队伍中和小川使用同角色的队友,日夜苦练对策,想着如果成功击败小川的话,后面的比赛直接弃权。“记得周星驰有一个电影,讲的是打桌球,周星驰打了一球之后就直接欢呼准备拿冠军了,我们当时也准备这样无厘头一把,赢了小川之后就直接去拍主持人的肩膀,说点什么We are the winner之类的话。”然而,最终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七号一行人连去日本的飞机都没上。2008年奥运会北京封城,文件签署和物流效率严重下降,身在湖南的七号在比赛前三天拿到从北京寄出的签证,但却收到了上海斗剧承办方“参赛团队提前4天已经去往日本”的答复。日本之行告吹,他在《罪恶装备》中达到的最高点定格在了三届全国冠军上。2013年,“斗剧”宣布停办, 持续十年的世界级格斗赛事终于落下帷幕谈起自己从街机厅到全国冠军的经历,在感到幸运的同时,七号不免有些遗憾。幸运的是他很早就成为了“全国第一”,而这样的成功经历让他有了一种“迷之担当”,并在之后的生活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而遗憾的是,虽然现在的七号已经成功立足电竞圈,但他却不得不放弃自己热爱的格斗游戏,把它从事业降格为单纯的爱好。“有时候我去看成功学的一些书籍,里面说,选择自己本命的职业需要满足三点:第一点是你要非常擅长,这个一定是你的本命职业,你生下来就是做这个的。第二个就是你恰好非常感兴趣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不会排斥他,不会偷懒。第三个就是市场所认可。格斗游戏我很喜欢,可惜市场实在太小了。”如今的七号会在直播的间隙搓上两把“拳皇”,噼里啪啦的摇杆响声中,多少还藏着些过去的影子。在《罪恶装备》中,七号使用的角色是十分灵活,操作性强的忍者Chipp,又因为自己喜欢猫咪,所以比赛中的ID叫做“猫忍”。现在知道这个ID的人已经不多,但不管如何,它永远存在在七号的青春中,并成为那段“年轻意气风”的岁月的最好象征。图片来源:《电竞友人说》做人做事生而为人却不会做人,是件很让人苦恼的事情。但是太会做人,又难免显得圆滑世故。关键是要学会把握其中的平衡,这很难。七号不大管这些。相比于做人,现在的他更希望“把事情做好”。在告别了大学生涯,开始步入社会之后,“做人”还是“做事”的矛盾就一直在七号脑中徘徊、纠缠,逼迫他做出选择。其实大学时的七号很会做人。他说,自己的母校——伟大的湖南农业大学“很自由”,“很人治”,“为学生提供了当代社会可供参考的一套完整的行事方式”,“对自己之后的工作和生活起了很大帮助”。湖南农业大学位于长沙东南,七号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大学时光原因很简单。大学时的七号忙于各地奔波打比赛,旷课自然少不了。旷课被记得多了,到了期末考试就遭报应——老师专盯着那些旷课多的,一作弊就抓,七号说这叫做“召唤师分析系统”。于是,如何在疯狂旷课的情况下还能够通过考试成为了他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有的人明知进了老师的黑名单,还依旧带着小抄顶风作案,这种人一死死一片。七号就不一样,他的选择是在考前与老师进行一次促膝长谈,恭恭敬敬地说上两句好听的,再强调一下“自己不听课绝对不是不尊重您”。有经济条件的话,最好再捎上两瓶酒,一条烟,在饭桌上办事。临了还要扮出一副孝子状:“老师啊,抽烟对身体不好,知道您日理万机,晚上还要备课,有的时候解解压很正常,但还是要注意身体。”总之要胆大、心细、脸皮厚,还要将身份感和尊重感拿捏得当。不过这毕竟是在学校,况且出发点不坏,算是为了个人的远大志向而牺牲的一小部分气节。大学毕业之后,他被家人安排在当地唯一一家上市的环保设备公司上班。据七号透露,当时自己长得“贼眉鼠眼”,项目部老大一看就断言此人是个做项目的好材料,“说难听一点是吃喝嫖赌啥都能来的那种”。于是七号就成为了一名“迷之项目经理”,天天与外聘的施工队打交道,待遇不低,而且上升空间十足。结果这个时候,他自己受不了了,受不了这种“只要会打关系,其他一切都没问题”的工作和生活。一个正值巅峰期的热血格斗家哪能容忍得了这些?说走就走,七号“像是一股清流”一样离开了他毕业之后的第一家公司。远离了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虚伪的假笑,七号决定静下心来做点实事。已经打定了主要向电竞行业发展他在冷静地思考之后,选择放弃格斗游戏,向当时红遍所有大学的游戏《DOTA》转型,于是系列视频——《DOTA周报》诞生。这是七号第一部开始拥有人气的视频作品,在不久之后,这部作品让他拿到了远赴北京,去到GTV继续追寻梦想的机会。新闻播报类节目的《DOTA周报》,七号请来了主持人“YY”,而自己挑起制作和一些配音工作现在看来,《DOTA周报》的内容制作不算精细,板块与板块之间切换生硬,风格上有些不伦不类。但在当时能观看到的关于《DOTA》的视频节目里,除了第一人称视角和比赛解说之外,严肃的新闻播报类节目确实只有《DOTA周报》独一份:介绍近期各大比赛状况和人员转会,提供未来赛事的相关新闻,再在结尾加上一段“精彩操作TOP5”。在早几期的《DOTA周报》中,七号不忘融入自己的风格,比如加入大量“街霸”“罪恶装备”等格斗游戏配乐作为视频的背景音。《DOTA周报》一做就是一整年,并没有什么收入,纯粹是一种尝试,而事实证明观众对这种非但不搞笑,反而还正经八百的节目接受度并不低。彼时优酷刚刚成立三年,观众浏览游戏视频的习惯开始逐步养成,七号的视频也统统投放到了该平台上。一个优酷游戏频道的编辑很看中七号,于是透露给他一个消息:北京的GTV正缺一个做DOTA的人。七号看到了机会,一个从家乡拔出腿来,一脚踏入大城市的机会。“人家第一天问我去不去,第二天我就说去,第三天我就出发了。当时连薪酬什么的都没谈,现在想想很扯淡的……你什么都没谈就直接去了,等你到了那边之后人家还不是和你随便谈。”长沙和北京相隔1400公里,自然环境、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完全不同,但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又是在中国顶级城市,七号如逢甘露。进入GTV,七号成为了电竞组的责编,主司《星际争霸II》和《DOTA》两个项目。时隔多年,七号说:“在大城市奋斗的感觉,还挺爽的。”提到北京,就不得不提到七号的一段往事,发生在他那段热血的、自诩为“赏金猎人”的岁月。格斗游戏圈子很小,所以各地的格斗游戏玩家往往抱团取暖,自诩为“XX众”,比如上海众、北京众、长沙众等等。每一个这样的组织都拥有固定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又难免有些排外。2004年的AconX大赛,20岁的七号和长沙众一并远征北京,最后直接包揽了比赛的冠亚军。赛后作为东道主的北京众自然略显尴尬,谦虚之余不免找些输的借口,比如“你用的这个角色我们不熟悉”。这种情况下,任谁都会顺水推舟地夸上对手两句,一来给足了对方面子,二来自己也落个“有武德”的美名。没想到,年轻气盛的七号一句“你们的基本功太差”呛过去,这下彻底撕破脸皮,梁子就此结下。“这件事情之后,基本上我之后就被‘中国格斗协会’……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这个组织,划到黑暗料理界的区域了。总之就是不太会做人,现在想来挺有趣。”2010年,刚刚进入GTV的七号顶着“猫忍”的ID去格斗游戏论坛发帖,希望帮自家的节目招募一些北京地区的格斗游戏大神来做采访和专题,结果,一提到“猫忍”,大家想到的还是那个多年前大闹京城的“愣头小青年”。哪怕是到了2010年,依然有网友对“猫忍”在六年前的“不当言论”耿耿于怀也有当事人现身说法,表示当年的“矛盾和争执都是小事”去到北京和GTV之后,七号像一个新建的虚拟游戏人物一样,开始慢慢积攒自己的装备和经验。《D.7.DOTA》是他在GTV的第一次上镜,那是日。为了这次上镜,节目设置了一个特别的开场:当女主持隆重介绍新解说“七号”时,镜头给到一张只放了一只水杯的椅子上,此时,另一名解说DC适时地抖出包袱:“第一次上镜就迟到,真是个悲剧啊。”这是他和七号的第一次合作。之后,两人共同主持的《电竞世界》节目成为许多电竞玩家的美好回忆。和BBC、老杨组成的经典“BM组合”不同,“七号+DC”组合的风格并非一人负责调节气氛,另一人负责分析战术,此两人的特色是时不时脱口而出的古诗文、段子,以及两人搭对时产生的奇妙的化学反应:一唱一和,相互调笑挖苦之间,观众如同听一场相声那样有趣、过瘾。最左边留着日式烫发造型的人便是七号的青春在北京,在GTV,七号花去了人生中宝贵的三年时光。在这三年中,他没有去过长城,甚至连离公司稍远一些的地方都没有去过,他唯一的印象只有公司年会去了一趟九华山庄的温泉。他说,后来因为工作或者合作的原因去到北京,经过南锣鼓巷或者其他景点的时候,他感到很陌生,似乎完全找不到在这里城市生活过三年的痕迹。北京终究不是他的归属。也许是因为彼时刚刚入行的七号把所有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工作中,也许是因为曾经和北京格斗游戏玩家产生的一些芥蒂,也许是因为他仍然认为在这座城市或者太需要做人,太看重做人……也许根本没有原因。身为中国首都,闪烁着无以名状光芒的北京到底有多少种模样呢?也许有一百种,也许有一万种,也许有两千万种——这座城市的流动人口早就超过了这个数字。在北京,当实现梦想的人抬起头感受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时,仍在路上的人正顶住北方城市独有的冷冽缓慢前行。离开北京后,七号来到上海,自己开工作室,做视频创业;后来,他加入了七煌,担任内容总监;再后来,他悄悄地开启了直播,成为了一名主播。当然,七号没有放弃继续制作视频,毕竟这是他最擅长也最拿手的东西。“7M”和“抗韩中年人”七号说,和《7M教学大全》相比,自己之前做的所有东西都是热身——这句话足以概括《7M教学大全》的成功。日第一季第一期《7M教学大全》收获了50万的播放量,随后逐渐上升并稳定在百万播放,到了日第一季最后一期更是达到了了400万的超高播放量。其实,这样的数据和当时国内三大视频作者小智、小漠以及JY的播放量还有这一定的差距。但不同之处在于,七号想做的并不是以个人风格为品牌的第一人称视角,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视频。“那个时候,每天都站在观众的角度想:大家现在都做这种题材,要么就是解说高玩的比赛,要么就是出第一人称视角,但是什么样的节目才是观众特别需求的。”最终,七号决定先从视频数量上做起。“这个游戏有很多个不同英雄,你每周出一期,人家一周只能学一个。当时我们的点击量最多能突破到两百万,两百万个观众只学你一个英雄,够么?只学你一个位置,够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7M教学大全一周五期的原因,五个位置,都有。”实际情况比这个更加夸张,在《7M教学大全》推出伊始,更新频率甚至达到了每周七期。这意味着观众每天都有新的视频可以看,也意味着七号和其他制作人员每天都忙的连轴转,从素材到配音、剪辑,最后渲染成片。可以说,《7M教学大全》最初的观众,完全是被海量的视频强行拉进来观看的。“当时还出了一个状况。我们从S2开始制作7M教学大全,当时S2是末期,我们其实已经提前准备了很多英雄、素材包括搭好的视频,已经存了差不多几十期了。结果S3突然来了,那些录好的素材全部作废没用了。当时我们连沮丧的时间都没有,只能大家一起再去重新打素材。”最终,第一季《7M教学大全》在半年时间里完成了全116期的视频更新,平均下来,这个节目的更新率是“每两天一更”。从始至终,七号对《7M教学大全》的定位都是“简单易懂”。他认为观众需要的不是花哨的操作和如何去秀,观众需要的是最快速的了解一个英雄的类别和基础玩法,技能释放顺序以及天赋符文的搭配,“你看完之后只要照我这么打就完事了”。S2-S3时期,《英雄联盟》正处于起步时期,玩家对游戏的熟悉程度并不高,同时新英雄的更新频率又过快,《7M教学大全》对于那个时代的观众来说十分受用。数量保证了之后,质量也不能拉下。《7M教学大全》多多少少融合了《DOTA周报》里正经,以及《电竞世界》里的幽默俏皮。除了片头片尾之外,“7M”在视频中加入了由官方视频配音“成吨叔”所配音并制作的英雄分析环节,包括天赋符文的搭配,团战和线上的思路,以及克制和被克制的英雄等等。而在正片环节里,七号完美地发挥了自己在《电竞世界》中培养出的解说风格,只不过搭档从DC换成了Miss。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融合了多种风格,质量、数量上均属上乘的《7M教学大全》既叫好,又叫座。多年之后的7M再聚首《7M教学大全》是七号在GTV时期的作品,第一季结束之后,七号离开北京,来到上海继续和Miss合作视频。“7M”第二季更名为《M7双排记》,除了把Miss放到了前面之外,视频的主题也由“教学”变为更加轻松的“双排”。“在第一季结束之后,我们在第二季开始尝试套路。那个时候大家玩这个游戏不仅仅因为这是个游戏,而是因为这是一种社交。基于这一点做出讨论,我们做了双排的组合,就是希望大家从1v5、排位吵架、上分的状态中走出来,回到和小伙伴们一起那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感觉。”在《M7双排记》的第一期中,七号在视频中打出文字广告,顺便也给该系列定下了调性:一对孤男寡女流落到青铜五分段,他们已经抛弃了最后一丝廉耻。《M7双排记》从2013年9月份开更,频率基本上维持一周一期。更新到第十期左右,视频上打上了“七煌”的logo——此时七号已经正式加入七煌。从GTV到七煌的空窗期里,七号在上海和其他的工作人员一同制作视频度日,除了《M7双排记》,他们还制作了《M7全英记》。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加入七煌之后,一个人的出现会给他后续的视频带来全新的创作灵感。这个人对七号来说并不十分陌生。日平安夜,《电竞世界》推出了一档特别节目,邀请到了IG战队的辅助选手孙亚龙。节目一开场,七号为了活跃气氛,让笑笑摆出定妆照上单手托眼镜的动作,笑笑腼腆的说:“算了吧,算了吧。”多年之前,七号和笑笑在《电竞世界》上的邂逅在那一期节目中,七号和笑笑双排了一把,最后在欢声笑语中打出GG。三年之后,七号在七煌再次和笑笑相遇,两位中年人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的韩服双排之路——《抗韩中年人》诞生,并再一次抓住了一批新生代观众的眼球。“和《M7双排记》一样,《抗韩中年人》也有套路。但与其说是套路,不如说是一群中年人在这里耍宝给大家看。英雄联盟从开始到现在,我们还来玩这个游戏,真的不是因为胜负或者说打的非常好,甚至都不需要你打得很好。你的技术和我一样,没关系,这说明我们是同类人。”于是《抗韩中年人》直接将提升技术抛开,完全冲着“新奇、搞笑”而去,什么套路有趣就玩什么。许多观众说这节目“很污”,七号解释,这叫做以正合,以奇胜。“我今天下了班下了课,我自己不打游戏,来看你打是为什么?是因为我需要你来给我压抑的学习,沉闷的生活注入一丝能量。所以说我们有的时候解说有些三俗、有些淫荡,是,我们从打法就贯彻着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但是观众会理解,因为他知道你不是通过这些来搏出位,你是通过这些来让他们看得开心一些。”七号说,《抗韩中年人》中的奇葩套路大部分是由对游戏理解更加深刻的笑笑来制定,而自己也不时想出一些“骚东西”——比如说蛤蟆和各种英雄的配合,结果弄到最后笑笑一听到蛤蟆就直摆手,说太淫荡了,没意思。表面上充斥着插科打诨的《抗韩中年人》,制作起来其实也并不省事。对七号来说,视频制作是种类似于“雕塑”的过程:没有直播的及时互动性,但多了值得设计和琢磨的地方。通常来说,一期《抗韩中年人》需要花去七号和笑笑四天左右的时间,录制好素材之后,七号会和笑笑讨论整场的录音细节,包括什么时间段抛出什么样的包袱,在包袱前面应该用什么样的表情,用什么样的神态、语境去引导观众的情绪,最后再怎么样去完成一个大的翻转……这个过程有时会持续4-5个小时。而在录制素材的环节中,有时候七号和笑笑需要连续游戏几十场,最后选择其中一场作为素材。《抗韩中年人》的封面很好地体现了七号对这档“耍宝”性质节目的定位随着在视频上的合作,七号和笑笑也变成生活中的好朋友。在对方身上,七号很难得地找到了一种共性,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气味相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做视频的时候我们也会涉及到一个分账,在分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彼此的观念贼契合。基础的世界观差的不是很多,能彼此认同。”电竞行业塑造了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对于金钱,七号和笑笑的看法大抵相同。“我们都认为,钱嘛,赚不完,但你不能彻底不赚。钱得赚,但不是那种自己忍不了的那种方式,有些人赖在地上去骗钱,这样的方式是我们所不能忍的。”“对于笑笑来说,可能他也会认为自己做不到第一,名气啊,收入啊什么的。但我们都把观众当自己人。这就是取舍,我们认,踏踏实实地认。”痛苦和担当男人越长大越固执,越不容易接受和承受改变;而偏偏这时候,人生的变数只会越来越多。每一次改变之后,身份转换,世界观也随之完全更新,七号不得不将原来那些美好的、坚信的东西一一卸掉,强迫自己变成一个不太喜欢的状态。比如说,刚刚从北京来到上海的时候。这是他自认最为辛苦的一段时间。工作依然是出视频,但身份上,七号从一名员工变成了工作室老板。“你从一个一往无前的作者,战士,变成了一半的身份是老板。你得发编导的工资,你得发同伴的工资。以前感觉自己还是挺纯粹的,现在只能这样说说而已……你得考虑营收,考虑自己每年挣多少钱,考虑自己离行业最高的那个标准差多少,如何才能尽可能的追的上,混在一线的末尾,二线的前面。”七号开始学会和自己的员工算起了绩效,开始学会处理房租、物业这样的鸡毛蒜皮,这些东西既世俗又不潇洒,但他自己也没办法。直播间兼工作室一景再比如,日愚人节时,七号在全民TV开启了直播。他的身份从一名视频制作者变成了一名主播。年龄摆在这里,面对巨量的直播时长,七号的身体开始报警,更何况,他还得把视频制作坚持下去。“我一直不是特别适应。但直播既然是市场高度认可的一个东西,那么作为一种职业,你不应该以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你应该努力地去认可。”七号曾经试图在直播中加入自己视频的特色,比如双排或者三排玩套路,“瑞兹+塞恩+大发明家”什么的,效果很不错,他自己也很满意。为了更好地直播和制作视频,在一年前,他把健身提上了的日程。2016年8月份,七号父亲因病住院,他不得不放下手中刚刚录完的新一期《抗韩中年人》,赶回老家照顾和看望父亲。七号少时家境富裕,长大之后中道衰落,这和父亲好赌的恶习有一定关系——但老子生病,儿子不能不回去。在这个时间点上,七号突然感到,在自己一半的身份成为老板之后,剩下的另一半也已然被剥夺,他成为了整个家庭的支柱。“人就是在挫折当中前行的,形容人生不就是含泪的微笑么。”在每一次身份的转变过程中,七号都感到痛苦。他开始做一些从前的自己也许会嗤之以鼻的事情,并且开始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做“劣币驱逐良币”。“很多东西不是因为你把事情做好之后你就会成为世界第一,绝对不是这样。劣币会驱逐良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良币不做出改变,那么很快就被淘汰了。所以我还能屹立在中间的位置,就说明了我已经接受了很多事情。比如说,我必须得拍淘宝广告,不然我的家人吃什么,我明天吃什么。我知道观众不爱看淘宝广告,那我就得额外发挥我的能量和才华,去让这些原本不太美好的东西变成观众和自己都能忍受的东西。越来越多的被世界的现实改变,我心里也接受了这一点,但仍不乐意失了心底最后那一丝浪漫。所以拼了命也想做更好的自己。”那是七号的某一期视频广告。在歌曲《无敌》的配乐声中,七号拿起发出五颜六色背光的键盘和鼠标纵身跃上餐桌,在黑暗里手舞足蹈地假装自己是一名狂热的摇滚乐手。尾声采访接近尾声,记者问七号,如果以后不做电竞了,会去做点什么?七号说,自己从没想过退出这个行业。他希望在中国那些受教育模式,受社会关系,受家庭管制的少年身边,能有这么一个人能与之并肩作战,这是他做电竞最核心的理由。“臭不要脸地说,如果还能引导他们一下,那最好。觉得‘电竞艄公’怎么样?靠,这个名号有点响啊。”七号半开玩笑地说道。如今,七号将直播平台从全民换到了斗鱼,《抗韩中年人》也更新了超过100期。七号依然是个拳师,拳师的路也依然会继续走下去。一拳击入水中,扯出涟漪,撕裂声响。拳收,手臂上沾满淤泥与浮萍。1.4K2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战至天地分、河海枯、金石烂
嗷,这里是刺猬团所制作的关于LOL/电竞相关的专栏内容。我们有个公众号 LOLPentaQ,你可以关注。在这里给点建议意见啥的,或者一起来写,都可以啊~
“我们是玩着做的,但不是做着玩的~”
要转载或者合作,最好能私信我们先,不然翻脸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街霸6什么时候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