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仿电商微信小程序源码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汽车类微信小程序来了,汽车之家微信小程序,易车微信小程序以及人人车微信小程序都怎么样呢?在汽车行业微信小程序到手把手教你开发电商类小程序&Vol.1&|&实战教程
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是爱范儿旗下专注于小程序生态的公众号。我们提供最全面、新鲜的小程序资讯(消息、观点、指南、活动)和服务,在这里你能了解到关于小程序的一切。
前段时间,微信正式对外发布了小程序的公测,虽然暂时不支持对外发布,但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开发者可以参与到小程序的开发中来。
作为第一批获得微信小程序内测资格的媒体,爱范儿(微信号 ifanr)的技术团队曾用一个上午时间,完成了旗下电商平台玩物志(微信号 coolbuy)的小程序 Demo ,并第一时间分享了开发经验,引发广泛关注。
今天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就以玩物志的小程序为例,演示如何一步步开发一个完整的电商类小程序,并分享小程序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
玩物志在内测期间开发的小程序 Demo
注:本系列文章的 Demo 采用微信小程序
更新的 0.10.102800 版本,因版本升级出现的差异,请注意甄别。
玩物志小程序跟常见的电商平台类似,主要由首页、分类页、商品列表页、商品详情页、购物车、订单结算页和个人中心等几大模块组成。
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会分几期来对每个模块的关键点作详细说明。
在此过程中,本文也会穿插介绍一些常用简单内置组件的使用,最再后利用小程序的 template 模板,对自定义组件化开发的实现提供三种参考模式。
我们先新建一个文件夹 coolbuy 作为项目目录,里面包含:
common&目录——用来放置项目公用的文件
pages&目录——项目页面开发目录,里面的每个子目录代表一个独立页面,分别包含与目录同名的&.wxml(必须),.wxss,.js(必须)和&.json&文件
templates&目录——用来放置自定义的组件
utils&目录——用来放置工具类 js 文件
app.js——小程序逻辑
app.json——小程序公共设置
app.wxss——小程序公共样式表
轮播 banner 样式定义
接下来,是首页的实现。
pages/index&目录下,包括&
index.wxml,&
index.wxss,&&三个文件。
首页的完整 Demo 图如下:
第一步,实现 banner 轮播图,来看代码:
值得注意的是,
image&组件会有一个默认的样式。
官方文档中说&
image&组件默认宽度 300px、高度 225px,但是,根据开发者工具 v0.10.102800 版中的测试,
image&组件的默认样式为:
这个值可能会在小程序以后的升级中进行修改。
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提醒: 跟&
image&组件类似,大多数小程序内置组件都会有自己的默认样式,初学者可以利用开发都工具中的 Wxml Panel,多了解一下这些组件的默认样式,可以避免很多由组件默认样式引起的问题。
关注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点击菜单栏「干货合辑」-「开发指南」,获取爱范儿发布的文章《微信小程序组件默认样式优先级 bug 解析》。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它重新定义一个宽高值:
在这里使用了小程序特有的 rpx 单位,这个尺寸单位会放到第二期的页面布局中来讲。
另一个注意点是,不要将大图片放到项目目录中,因为小程序代码总大小不能超过 1 MB,而大图片会占用大量的空间,所以要尽量避免在项目目录中放置大图片。
如有需要,建议只在项目目录中放置少量 icon 类的小图片,其他大图片可以上传到自己的服务器或者网盘中,然后在&
src&中设置图片的网络资源地址。
在手机测试或者正式上线之前,要注意是否有引用了本地大图片导致代码超出大小限制的问题。
准备获取 banner 数据,并绑定到视图层
接下来,我们看看数据的绑定:
Page&里的&
data&会以&
JSON&的形式由逻辑层传至视图层,然后在视图层中使用 Mustache 语法(双大括号)接收传入的数据,实现动态数据的数据绑定。
经过绑定后的数据变动可以在视图中实时反应,也可以通过开发者工具中的 AppData Panel 中查看和编辑页面中的所有&
data&数据。
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提醒:
当你不知道&data&数据是否被设置成功的时候,可以到 AppData Panel 来查看一下,免去了手动打&
console.log
&进行调试的麻烦。
实现动态数据绑定的另一个方式是使用&
this.setData()&方法,
this&在这里代表的是&
setData&是在&
PageX.prototype&中的方法,所以&
this.setData()&实际上访问的是&
Page.prototype.setData()。
它可以用来新增和修改&
this.data&里的值,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将数据从逻辑层发送到视图层,从而实时改变页面的状态,保持逻辑层和视图层数据的一致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
this.data.property = value,同样可以设置&
this.data&的值,但是它不会将数据发送到视图层,无法改变页面的状态。
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提醒:一定要避免使用&
this.data.property = value
&的方式设置数据。
从服务器获取 banner 数据
言归正传,现在我们的目的是要得到一个 banners 数组,然后利用&
wx:for&将&
banners&数组中的每一项渲染到 swiper-item 中。
我们可以在页面加载 (onLoad) 时,使用&
wx.request()&发起一个&
ajax&请求,来获取到所需要的 banner 列表数据。
先来看一下 wx.request(object) 的使用方法。首先是 object 可以接受的参数值:
url:发送请求的地址。
method:请求方式,默认为 GET,有效值:OPTIONS, GET, HEAD, POST, PUT, DELETE, TRACE, CONNECT。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提醒,所有值都要使用大写。经过我们测试,若使用小写,在安卓中会导致无法发起请求,而在开发者工具和 iOS 中则正常。
data:设置请求的参数。如果 method 值为 GET,这个函数会将 data 转换成 query 字符串,拼接在 url 后面,若 url 本身带有同名的 query 参数,那么 data 中的参数会覆盖 url 中的 query 参数;
小程序执行&
wx.request(object)&发送请求并收到&
success(成功)的消息后,会自动执行请求成功返回的回调函数。回调函数执行时,会自动收到类似这样的回调参数:
特别注意,在开发者工具和 iOS 中,
res.statusCode&的类据类型是一个数值,
而在安卓中的数据类型是一个字符串,所以在判断&
res.statusCode&时不能直接使用&
===&操作符,而应该用&
==&操作符,或者是先对&
res.statusCode&进行数据类型转换。
现在,就可以在&
onLoad&中调用&
wx.request()&发起请求,访问获取 banner 列表的服务器&
我们将各服务器&
API&的访问地址都保存在&
API_URL&对象,保存在&
utils/config.js&中:
然后需要在&
index.js&中使用&
require&引入&
utils/config.js&文件,引入路径为当前文件的相对路径:
于是,我们就知道了在小程序中 js 模块化的方法,模块通过&
module.exports&对外暴露接口,在需要使用这些模块的文件中,使用&
require(path)&将公共代码引入。
wx.request&请求:
wx.request()&的回调函数中判断&
res.statusCode&是否为&
200,若为&
200&则代表请求成功,接着将数据保存到&
banners&数组中。
success&回调函数中使用&
_this.setData({ banners: res.data.objects });&设置&
banners&的值。
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提醒:这里不能直接使用&
this.setData()&,因为&
success&回调函数是一个闭包,我们要先在闭包外面定义&
var _this =&,再调用&
_this.setData()&,以保证闭包内能到正确的&
现在,在视图中我们就能看到完整的 banner 列表了。
本文介绍了小程序中内置组件、数据绑定和发送请求 API 的用法,提醒了初学者一些不容易注意到的坑,通过上面的介绍和实际代码演示,希望能帮助初学者更容易理解和使用小程序的基他组件和&
下一期,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将会介绍小程序中&
flex&布局结合&
rpx&的应用和&
template&模板以及交互反馈类&
API&的使用。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内容。
关注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回复「解读」,获取小程序官方文档的浓缩版解读文章。
爱范儿「未来小程序 & 黑客马拉松」第三期火热报名中!关注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点击菜单栏中的「活动报名」,即可报名参加。
(微信号 zxcx0101)是爱范儿旗下专注于小程序生态的公众号。我们会提供最全面、新鲜的小程序资讯(消息、观点、指南、活动)和服务,你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关于小程序的一切。
快速关注知晓程序↓↓↓
↓点击「阅读原文」,花更少时间精通小程序设计。
一键分享到:
不懂享受游戏,还怎么称得上数字生活家?
上市首日开盘价为 9.8 美元,较发行价下跌 14.78%。
今日特价应用,一口气为你省下 73 元。
玩物志 AppSo AppSo 玩物志与 AppSo 同为爱范儿旗下品牌,是专注挖掘和提供高品质新生活必需品的个性化电商平台。 男生护肤,有一瓶好的洗面奶就差不多了 大多数皮肤问题都发生于季节更替的时间点, 春天,温度、湿度都不稳定,又在向夏季过渡,皮肤在这...
数字生活家 AppSo AppSo 作者:肖钦鹏 坐拥 10 亿用户的微信,是全球最大的 app 之一。在庞大的微信中,隐藏着不少有意思的小代码,可以实现许多有趣的功能。 今天,A 君就给大家介绍两个好玩的小代码,超实用! 朋友圈最秀的「翻译」 最近,...
近来,看一部剧换一个老公已成为迷妹们共同的节奏优酷打造的 “韩剧大本营” 其中评分A+++的撩妹神剧《奶酪陷
现代简约装修精选(公众号:jia_xdjy)为您每日精选案例推荐、局部设计、装修知识、材料知识、、时尚设计!
来宾这座城市,桂G一直陪你!┊内容来源:网络┊不刻意\/很用心合作\/爆料QQ:367024
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2013年,全国的P2P平台有80
给亲爱的huster,您有一张暑假夏令营邀请函待领取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创客夏令营”营员招募啦!在这里,会
让智能手机更好用的秘密。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微信小程序运营>正文
字号小中大超大
微信的电商选择,为什么不是微店而是小程序?0 
微信电商之心不死,最近借着又加强了对电商社交支持的尝试。日前,蘑菇街上线了【蘑菇街女装特卖】。和以往电商类不同的是,这款是由蘑菇街和团队共同合作研发的。蘑菇街小程序项目的正式启动开发是在6月初,第一版上线时间是6月24日,前后大约半个月时间。从7月中旬到八月初,蘑菇街女装特卖小程序的新购用户已经增长了300%。三大与电商相关的新功能做为蘑菇街和微信团队的合作产物,【蘑菇街女装特卖】小程序优先开放了一些新功能,例如,直播功能,而小程序本身并没有增加直播功能入口。随后,7月27日,【蘑菇街女装特卖】小程序中又出现了社交立减金功能,这也是微信官方发布的现金券之一。在小程序支付成功后,就会自动生成小程序立减金,领取后这笔金额会自动进入微信“我的票券”里,等到下次在小程序进行微信支付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兑换。这个做法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小程序电商利用社交流量来变现和再推广营销,另一方面也看出,张小龙也有意加强小程序的社交功能。蘑菇街女装特卖小程序产品经理表示,通过用户分享社交立减金的行为,可以吸引更多用户来到小程序平台进行消费,此外社交立减金也让小程序–卡包–钱包等使用流程更顺畅,能够更好地刺激微信十亿用户的移动购买能力。一位者透露,许多电商平台之所以对小程序的热情一般,是因为小程序即开即用,用户完成单笔消费之后就会退出程序,不利于用户流量在该电商继续留存。而社交立减金的出现给这些已经进行消费者用户下一次进入程序的可能,能够帮助用户再次回到小程序中进行电商消费。7月31日,小程序还拉上了公众号一起推出了公众号文中CPC广告。微信公众号图文消息中可插入小程序广告,。根据广告的实际点击情况,公众号可获得相应的广告收入,即CPC广告。“蘑菇街女装特卖”小程序的产品经理表示,微信公众号内CPC广告将更有利于小程序电商引入精准流量,而非大规模仅追求曝光量的投放;同时,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创业者,也可以在即将到来的小程序电商爆发中,依靠优质内容获得更多的导购收入。为什么是小程序而不是微店和小程序相比,微店的入口更深,而且对于推广和传播都不如现在的小程序。小程序电商天生具备更大的微信流量优势,除了公众号菜单,朋友圈和微信群以外,小程序还有专门的小程序入口,搜一搜,支持长按二维码识别,支持微信钱包卡券,支持会员卡直接打开小程序等功能,这些都是微店所不能媲美的。小程序里的社交电商玩法也更灵活一些。例如现在的小程序【蘑菇街女装特卖】中的社交立减金以及各种拼团和0.01火拼的社交玩法。以后的其他电商小程序可能都会相应增加社交功能。此外,小程序的分享功能也比以往的H5页面要灵活,不仅仅设置在页面右上角,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放在小程序中的任何地方。这些细节都比普通微店和H5页面的电商要方便。目前看来,微信是在拿小程序试水电商,效果还不明显,但是可以看出的是,微信并不急功近利,这对于以后的小程序在电商之路的发展来说,相对稳妥。
上海(dobunkan.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微信小程序”接入电商 打翻AT的天平?
作者: 新芽NewSeed来源: 微信公众号-三节课 11:37:25
日,极其高调地点起了互联网圈空前的热情,然而这股热情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因为人们发现小程序并非像媒体造势时所称的那样——能取代App。基于张小龙设立的初衷——“用完即走”、“尽可能减少对用户的打扰”,微信团队严格限制了小程序的线上入口,导致其使用者少、热度低,一时间舆论又开始普遍唱衰,在一些媒体2月份发起的“你觉得小程序会火吗?”投票中,近七成网友表示小程序是“鸡肋”。但是微信团队并没有放任小程序独自“清冷”,自去年11月3日开放公测以来,大半年时间里小程序已经经历了23次迭代。这其中22次迭代都在3月27号以后,即平均每5天就迭代一次,这个速度是极其惊人的,可以想象团队是在以怎样的高效运作着。接下来,我会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小程序高速迭代的背后微信与腾讯的考量:一是小程序频繁迭代了哪些功能;二是这些迭代将如何改变小程序乃至微信的战略。一、从极度克制到无所不能小程序的23次迭代包含了几十项功能的增添/改进,笔者认为其主要可以归类为以下四个方面:1、开放线上入口小程序初期被诟病最多的便是线上入口太少、用户难以触达。微信团队的初衷虽然是“减少对用户的打扰”,但头两个月的惨淡让微信意识到在“打扰用户”和“没有用户”之间,显然是“没有用户”应被优先解决。从3月27日的公众号菜单栏可打开小程序开始,小程序不断开放着线上入口。二维码长按识别让朋友圈成为了小程序的入口,再比如公众号文章可添加小程序、移动App可分享小程序页、模板信息可跳转小程序、公众号图片文字可跳转至小程序......目前笔者能想到的微信还没有覆盖的入口或许就差在朋友圈直接打开小程序了。线上入口的开放极大降低了用户接触到小程序的难度,但小程序作为一个轻量应用平台,用户能方便地进入是一件事,留住用户是另一件事。这便需要更多优质的开发者带来更多优质的小程序。这便是小程序迭代的第二个方面:对开发者友好的更新。2、对开发者友好小程序今年的第一次迭代便开放了个人开发者的申请资格,使小程序的开发者队伍加入了大量有热情有能力但没有企业、政府认证资质的生力军。但毕竟小程序与公众号的门槛不同,需要开发者有技术基础,这使得小程序的数量增长注定无法像公众号一样迅猛爆发。小程序发布头几个月的情况与App Store刚发布时类似,媒体热度高,但开发者少,优质应用更是寥寥无几。为了让更多缺乏技术基础的开发者们创建优质的小程序,微信在4月及时推出了小程序可授权第三方平台托管的功能,第三方平台可帮助小程序进行代码开发与账号管理。官方对第三方开发的支持使小程序如雨后春笋般大量诞生。开发门槛的降低让小程序有了量的提升,但为了促进质的提升,微信多次在用户数据分析上为小程序开发者提供便利:4月,小程序新增了数据分析接口;5月初,“小程序数据助手”发布;5月底又新增了“用户画像”功能。这些新功能的加入让小程序平台对开发者愈发友好,是双赢的举措。3、关联微信生态小程序初期的冷清迫使微信去谋划一条导流之路,而微信的选择,是借助微信生态中的龙头大哥——公众号,来帮助小程序导流。很多人都注意到的一点是,在这23次迭代中,过半数都涉及小程序与公众号的关联、互动。但很少被提到的一点是,小程序所有涉及到公众号的功能更新,全部都是单向的,即,增加公众号导向小程序的渠道和应用小程序的形式,但从不放开小程序导向公众号的通路。到今天为止,小程序依旧只有一条导向公众号的渠道,即在“关于”中查看关联的公众号。反观公众号,从菜单栏,到文章中的图和文字,再到模板消息,均可进入小程序。除了丰富的渠道,小程序还为公众号运营者开放了多个“特权”:在公众号关联小程序时能向粉丝发送通知,公众号还能快速注册、认证小程序等等。微信很明确地表达出了要利用公众号的流量优势带动小程序发展的策略。群相关能力的开放也为小程序的流量增长做出了贡献。从的小程序分享页进入的用户将带有一张SharedTicket作为其群身份标识,使得小程序可以获得用户与用户间基于微信群的关系。这促生了一大批极富创意的小程序,如“群里有事”、“包你说”等。而8月3日,微信开始在安卓版小程序中测试新功能“群小程序”,用户可直接查看好友分享到本群的小程序页面。我们知道,微信经过几十个版本的迭代,已经拥有了太多的功能,其中大部分与公众号、群聊是相互独立的,如漂流瓶、摇一摇等。但在小程序这款产品上,微信希望打通其生态内产品间的壁垒,实现生态融合,让小程序、公众号、群聊之间变得互不可缺、互相依赖。4、拓展基本功能为了满足开发者们想实现的更丰富的场景,小程序也在不断拓展着其功能接口。比如与手机通讯录打通、接入微信运动数据、可调节手机屏幕亮度、监测手机截屏事件等等。这些功能的加入拓宽了开发者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至于他们最终能利用这些功能做出怎样富有创造力的产品,笔者相信连微信团队自己也无法想象。这四个方面的迭代让小程序从一个克制、保守的平台转型成为了一个全能王,与最初发布时相比已有天壤之别。小程序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的必然是微信和腾讯对其定位的转变,笔者下面将为大家解读小程序在战略层面的变化。二、小程序的大战略1、小程序的战略是挑战App Store吗?小程序的发布时间是张小龙精心选择的——日。当天张小龙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10年前的这一天,已故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在旧金山发布了苹果的首款iPhone。张小龙选择在这一天发布微信小程序,似乎是在印证着那几个月里充斥媒体的论调:小程序要向苹果App Store发起挑战。但笔者认为,挑战苹果App Store并非小程序初始的战略方向。微信清楚地知道苹果如今面临的“1%困局”:1%的头部App占据着99%的利润,剩下99%的App分食1%的利润。苹果急于去中心化,不希望看到一款超级App独占市场,更不可能允许这款App变身为应用分发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微信如果铁了心要做轻量级应用分发市场,在苹果App Store中开个小App Store的话,吃亏的并不会是苹果——苹果重视规则,且总能果断地执行。苹果或许不会像6月闹的那场“苹果将因热更新下架微信”的乌龙所说一般,直接下架微信,但至少可以像4月的“苹果微信打赏之争”中做的一样,禁止小程序版的微信上架。就像如今的公众号一样,安卓版有打赏,iOS版没打赏,微信也可能变成安卓版有小程序,iOS版禁用小程序。这对于不禁用都难以推广的小程序而言,是致命的打击。所以笔者认为,小程序不想——至少从发布到目前为止,并不想挑战App Store。微信也在极力避免小程序和应用分发市场划上关系:不做排行榜,不做推荐,甚至连“小程序”这个名字都是从“应用号”改名而来,原因也是因为苹果表达了不满。但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微信不给小程序主动触达用户的机会,这是App和小程序一个分水岭般的界限。尽管在小程序的迭代中,7天内可以向用户推送的模板消息从1条加到了3条,但这些均是基于“用户触发提交表单事件”的前提,在定义上是一个用户主动的行为。我们虽然在上文中提到了小程序正在向全能发展,但主动触达用户却仿佛是小程序的一个禁忌,从来不放开。导致开发者们为了给用户推送消息,甚至想出了将页面所有按钮替换为提交表单事件,在后台收集推送码来发模板消息的疯狂办法。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张小龙最初设立的“尽量减少对用户打扰”的原则:虽然在几十次迭代中,小程序已经在群里、公众号文章里、朋友圈图片里、模板消息里到处“打扰”着用户,但“不得主动推送”的这条底线始终没有被打破。而另一部分原因便是,只要微信不放开主动触达用户的能力,小程序就只能是被限制了使用场景的App,开发者们就无法100%将App领域的模式、经验、设计思路照单全搬到小程序平台中来,那么小程序威胁到App Store的时间就得以再晚一些,也就避免了小程序平台在用户增长阶段与苹果的直接冲突,留给微信更充足的时间思考、试错与调整方向。2、小程序发布时的战略方向笔者认为小程序不是App Store的挑战者,而是App Store的补位者。在小程序诞生之前,中国市场有两件事极大地有异于,也可以说是领先于欧美市场——二维码的大量应用,和基于二维码的移动支付的普及。二维码和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线上连接线下商家和用户的重要工具,但一旦涉及到比支付更复杂的业务操作,商家和用户要么是借助专为这个领域打造的App来实现,要么是在线下完成业务。这就需要用户在手机上安装各行各业的App,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便引出了张小龙“即用即走”的初衷,让微信成为一款能覆盖大部分线下行业服务场景的超级App。所以这个战略初衷矛头对准的并非苹果App Store,而是。自2014年微信推出微信支付以来,支付宝总是如影随形,甚至于在节日上二者都要对标——微信今年第三次举办“88无现金日”,阿里就迅速宣布8月第一周为“无现金周”。这场竞争直至今日也未分出胜负高低,而小程序便是微信团队曾经寄予“破局者”希望的产品。小程序对于腾讯的这场支付之战最大的助力在于,它使微信支付从一个单纯的支付平台升级为了“小程序+微信支付”的“业务+支付一体化平台”。微信与腾讯希望通过垄断用户与商家间的连接渠道来垄断移动支付这块巨型蛋糕。令微信遗憾的是,小程序并未如其预想的那样火爆,而选择了大举进军金融服务领域的阿里正利用为支付宝破局。这迫使微信团队在疯狂为小程序导流的同时,思考着小程序的战略调整。3、小程序如今的战略方向笔者认为小程序如今的战略方向,正如其功能迭代一样,也在试图走全能工具的发展路线。换言之,微信正利用小程序布局多个战略方向,不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避免出现刚发布时不愠不火的鸡肋局面。小程序如今的战略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1)助力线下行业这是小程序的设计初衷,虽然发布头几个月的路途较为坎坷,但小程序始终不会放弃这项“主营业务”。微信意识到,阻碍线下商家大量入驻小程序平台的不止是技术壁垒,很多线下行业的从业者们的困局在于:不知道如何让小程序为其发挥价值。他们需要的不止是在迭代中对开发者们门槛的降低和来自第三方的技术帮助,他们更需要的是指导性思想——如何让小程序为我所用、物尽其用?认识到这方面的需求后,微信团队利用微信公开课平台,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多次“传统行业+小程序专场”,这些公开课的内容基本遵循“小程序能力应用指南+行业优秀案例”的组合展示,为各个行业的从业者们提供了方案性指导。笔者认为,微信团队挖掘的“线下即用即走”的需求方向是正确的,但被推广难度、技术门槛、实现方式拖累了脚步。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小程序平台,小程序“最初的梦想”将得以逐步实现。(2)发力线上行业小程序在能力开放后,就不再只是线下线上场景的连接渠道,一众与线下行业毫无关联的小程序开始发展起来,其中有很多颇具野心,比如想做小程序恋爱交友平台的“使劲搭讪”、想做小程序内容阅读新体验的“三言两鱼阅读”等等。而野心最大的,还是腾讯自己的小程序,比如笔者关注了很久的一款音乐播放小程序“音乐站”。这款小程序的所有音乐源均来自QQ音乐,腾讯正试图通过“音乐站”,来打通微信和QQ音乐的联系。尽管QQ音乐此前已经可以分享至微信好友和朋友圈,但只是单纯地分享,始终缺乏有效的用户间互动。此次腾讯开发的音乐站,让用户可以通过分享小程序页面给好友,来请他们为自己推荐对应歌单名称的歌曲。这些歌单将被音乐站收集,根据各个用户所在地天气、时间、场景来适时推荐给用户。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查看好友们在朋友圈分享的歌曲。这并不是小程序已向开发者们开放的接口,而是微信单独开放给这款小程序的,可见腾讯对其战略意义的重视。腾讯希望借助基于微信的小程序平台和QQ音乐庞大的音乐库,获得一款真正的音乐社交应用,而非先前的“音乐+社交”的牵强组合。除音乐站之外,腾讯还开发了游戏直播小程序“企鹅电竞+”、电台小程序“微信读书电台”等。这些小程序不涉及线下门店,也并非“即用即走”,腾讯却依托微信的平台优势将它们做得风生水起。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腾讯对小程序定位的转变:不再局限于连接线下线上场景,而已将触手延伸向一部分线上行业。(3)挑战搜索引擎小程序的大部分功能迭代都会由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发文通告,然而,唯独小程序的搜索功能,一直处在“悄悄升级”的状态,仅在6月3日宣布新增了关键词搜索功能。除此之外,搜索功能的迭代均是用户和媒体发掘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在上文讲解小程序如何靠反复迭代走向无所不能时,并没有提及搜索功能迭代的原因。从刚发布时的只能精确搜索,到支持模糊搜索,到支持关键词搜索,再到搜索结果开始出现广告,这条窄窄的搜索框已经开始在小程序生态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7月10日,“微信公开课”又宣布微信上线了5个查询新体验:包括在搜一搜中查股票行情、实时汇率、航班信息、手机号码和外语单词。笔者观察到,这五项功能均是由已上架的小程序实现的。2010年,QQ还是如日中天之时,张小龙在给马化腾的邮件中写道,移动会有新的IM工具,与其等别人去做,不如腾讯自己做,马化腾很快回复了这封邮件并表示同意,微信就此诞生。如今腾讯又试图利用微信这个的超级入口,来从PC时代的搜索巨头——百度的搜索蛋糕中切下一大块——服务搜索,去证明移动互联网时代同样需要新的搜索工具。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方式便是“搜一搜+微信小程序”的组合。7月10日的搜索更新虽然只覆盖了5个领域,但这只是一个开端。这项功能使用小程序来实现就意味着它可以覆盖到社会生活服务的每一个领域,只要有开发者涉足,它就能提供。比如这五项查询新体验,其中的航班信息查询并非腾讯自己开发的小程序,而是使用了合肥飞友科技的小程序。未来,微信搜索覆盖的领域将远不止这5项,搜索领域或将发展出这样的景象:在PC端用百度搜索内容,在移动端用微信搜索服务、用小程序实现服务。那么微信便能借助“小程序+搜索框”,成为移动互联网中最大的服务搜索提供商。(4)挑战和支付宝京东的电商小程序是最早一批入驻的小程序,但其用户体验和功能完整度相较于网站和App还有一些差距。电商App的模式并不适合直接照搬到小程序,也无法发挥小程序“即用即走”的优势,而小程序又尚未摸索出如何对App产生优势。但现在,微信开始了小程序电商的模式探索:8月1日,微信已向部分流量主发出内测邀请,将广告直接植入文章之中,目前可选的广告以电商单品为主。而用户通过点击外层图片或按钮将跳转至指定小程序落地页,完成购买流程。如果这个模式获得成功,微信和京东将能垄断巨量电商交易,且这些交易的支付手段也将被微信支付所垄断。多样化投资是降低风险的最佳手段,小程序战略的多样化发展也为其获得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进可攻百度搜索与支付宝,退可守线下门店的“即用即走”类小程序。三、总结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程序的战略从发布至今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微信团队并没有因为头几个月的挫折就放任其冷清、没落,而是选择在不断的迭代中,摸索出了一条路来。最近更新的查询新体验、广告植入电商小程序等等,真的是微信一开始就谋划好的吗?笔者不这么认为。小程序的迭代历程不禁让笔者回想起了六年前,微信刚刚诞生的时候,也曾是一个用户增长不理想的产品,但张小龙的团队一年迭代了12次,将微信注册用户数顶到了5000万。六年过去了,微信早已不是当初的孩提,但笔者在张小龙团队身上,依然能看到那份执着的初心,用一次又一次的迭代,为小程序闯出了一条路。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观点。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
跨境电商CRM
下载亿邦App使用独家功能
一线实战高手-解答问题
热门电商峰会-随时报名
电商创投资讯-实时直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小程序电商运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