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看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的哪些能力(企业分类)

企业管理经典案例(2)
耐克——行销传播的启示
  Nike正式命名于1978年。它超过了领导品牌阿迪达斯、飙马、锐步,被誉为是“近20年世界新创建的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Nike公司的利润从1985年的1300万美元上升到1994年的约4亿美元,Nike1994年全球营业额达到近48亿美元。在美国,有高达七成的青少年的梦想是有一双耐克鞋。
  “耐克”品牌有许多值得挖掘的行销启示。“耐克”的行销奥秘中一个很出色的方面是它的行销沟通 (Nike’s Marketing
Communication)。1994年,“耐克”的广告费投入为2.8亿美元,是宝洁公司广告费的
l/9左右,但富有创意极具魅力的耐克行销传播,为“耐克”赢得了消费者,使“耐克”成为市场的胜利女神(Nike原意即为“古希腊的胜利女神”)。结合英文的一手资料,以下具体分析了耐克行销沟通的成功之处:
如何从运动员专用鞋市场拓展出普通消费者的大众市场; 如何采用“离经叛道”的广告强化沟通; 如何借用偶像崇拜建立品牌忠诚;
如何运用动画、电脑游戏贴近青年儿童消费者;如何深入自我心理意识和价值争取到女性消费群。
  耐克公司的“消费神话”——全球各地的众多消费者们都因穿戴耐克而感到无比荣耀。香港《信报财经月刊》1991年4月期曾报道:美国纽约市一些鞋店店主纷纷向当局提出申请,请求批准使用枪支自卫以保护人身、财产的安全。文章评论说,近年来,因倾慕耐克鞍,许多十几岁的青少年,不借铤而走险去盗窃甚至杀人,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万般无奈中,店主只好寻求如此“自我保护”……
  耐克公司还有一个“成长神话”:在六十年代,公司创建之初,规模很小,随时都有可能倒闭。司的两个创始人布沃曼和耐特都要身兼数职,公司没有自己的办公楼和完整的经营机构。1985年耐克公司的全球利润为1300万美元,1994年公司的全球营业额达48亿美元之多;其市场占有率独占鳌头,是位居第三的阿迪达斯公司的两倍多,为24%。耐克公司的成长步伐并未减慢。95年与94年相比,全球销售额上升38%,税前利润增长55%,耐克公司股价飞快上涨,两年前每股43美元,猛涨到95年每股103美元。华尔街投资商和分析家中的许多人在80年代以前一直不看好耐克公司:“耐克没有多少发展的基础和前景。”如今解嘲道:“上帝喜欢创造神话,所以他选择了我们意想不到的耐克。”
  耐克神话是因为“上帝所赐”吗?耐克公司的总裁耐特回答说:“是的,是‘消费者上帝’。我们拥有与‘上帝’对话的神奇工具——耐克广告……”
  广告变法重在沟通耐克公司总裁的评论道:耐克公司注重沟通效果的广告,使耐克品牌深受众爱,迅速成长。耐克公司的早期广告作品主要侧重宣传产品的技术优势,因为当时品牌定位在正式竞技体育选手市场上。当然一些休闲跑步者及体育锻炼的人也购买耐克鞋,一为穿着舒适,也是因为耐克宣传:谁拥有耐克,谁就懂得体育!这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影响。但这段时期的耐克广告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耐克的沟通广告是在其“广告变法”中产生出来的。
  80年代,耐克产品开始从田径场和体育馆进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十几岁的少年)。耐克公司必须在不失去正规体育传统市场情况下,尽力扩大耐克广告的吸引力,为此耐克必须像Levi品牌(牛仔服的领导品牌)一样,成为青年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身份象征。耐克公司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作战,它面临的难题是在适应流行意识和宣传体育成就上如何获得平衡与一致,耐克公司开始重新思考其广告策略了。
  1986年的一则宣传耐克充气鞋垫的广告是真正的突破,在广告片中耐克公司采用一个崭新的创意,不是采用一味宣传产品技术性能和优势的惯常手法,而是由代表和象征嬉皮士的著名甲壳虫乐队演奏的著名歌曲《革命》,在反叛图新的节奏、旋律中,一群穿戴耐克产品的美国人正如痴如醉地进行健身锻炼,……这则广告准确地迎合了刚刚出现的健身运动的变革之风和时代新潮,让感觉耳目一新。耐克公司原先一直采用杂志作为主要广告媒体,向竞技选手们传递产品的信息,但自此以后,电视广告成为耐克的主要“发言人”,这一举措使得耐克广告更能适应其产品市场的新发展。
  耐克公司的广告变法非常成功,首先体现在公司市场份额的迅速增长:超过锐步公司成为美国运动鞋市场的新霸主。耐克的长期竞争对手锐步公司也不得不像耐克一样强调沟通风格而不仅仅是产品功能,同时锐步公司改用
Day公司作为广告代理商,后者曾在80年代中期当过一阵耐克的代理商,以图重振昔日雄风。然而耐克公司产品的风格和优点已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广告变法为其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但更重要的是耐克公司在变革中,逐渐掌握了广告沟通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广告思想和策略——须致力于沟通,而不是销售诉求。这一策略与大多数美国公司的广告策略是根本不同的,但正是这一独特的策略和作法,使得耐克公司在市场招展中不断成功,迅速成长。
  耐克公司拓展市场的首要突破口是青少年市场,这一市场上的消费者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热爱运动、崇敬英雄人物,追星意识强烈,希望受人重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充满梦想。针对青少年消费者的这一特征,耐克相继与一些大名鼎鼎、受人喜爱的体育明星签约,如乔丹、巴克利、阿加西、坎通纳等等,他们成为耐克广告片中光彩照人的沟通“主角”。在广告片“谁杀了兔子乔丹”中,迈克尔。乔丹(飞人乔丹)和另一个受人喜爱的卡通片角色巴格斯·本尼(兔子乔丹)先后出现在片中。广告开始的镜头是本尼正在地洞中呼呼大睡,突然地面上传来强烈的振动,把本尼弄醒了,他爬出洞一看,原来是四个家伙在玩篮球,本尼报怨了几旬,但却受到那些人的攻击,他们把本尼像球一样在空中抛来抛去,本尼大叫:“这是与我为敌!”这时,飞人乔丹出现了,前来帮助他的卡通朋友兔子乔丹一场篮球大战随即开始……在这个电视广告片的画面上,几乎没有出现耐克产品的“身影”,没有像其他广告那样宣扬产品、陈述“卖点”,只是用受人注目的飞人乔丹和兔子本届演绎了一场游戏或者说是一段故事。此外,90年代耐克公司还专门设计推广了一种电脑游戏,让参与者可在游戏中与球王乔丹一起打篮球。耐克掌握了十几岁少年厌恶说教、独立意识增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和迎合他们的想象力与自我意识,从“乔丹”意识到“热爱运动的我”,从“穿着耐克鞋的乔丹”联想到“穿着耐克鞋的我”……在一连串的消费者自我想像、对比中,耐克公司与其目标市场的沟通,就自然而然地形成,耐克品脾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深植在顾客的心里。
  耐克广告代理商W&K公司的计划总监Chris
Riley对比耐克公司与锐步公司的广告之后评论说:“你把耐克和锐步的广告拿给14-15岁的小孩们看,他们肯定会说:‘锐步又在打我的主意,他们用体育运动和健康来卖广告。’;但他们谈论耐克广告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你瞧,耐克那帮家伙又在挥霍钱财啦!真弄不明白他们是怎样管理自己的广告经费的。’这意味着他们理解我们,知道耐克本可以采用传统营销导向的广告方式。毫无疑问,耐克公司针对青少年市场的一系列广告达到了目的,受到育少年顾客的认同,而正是他们是这一市场争夺战最具权威的裁判员。
  许多人认为耐克广告沟通术就是“明星攻势”加上与众不同的广告画面、情节。但事实并非如此,起到根本性作用的不是沟通的形式而是内容,是在广告中与消费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耐克广告的沟通也因此获得能让消费者产生强烈共鸣的优良效果。耐克公司在针对体育爱好者消费群体时,其沟通内容着意于向视听大众传递这样的信息:耐克和你一样是体育世界的“行家”,我们都知道体育界所发生的一切。所以耐克公司广告片中展示的是一个真实客观的体育世界。在以棒球明星宝·乔丹为广告主角的系列幽默广告“宝知道”中,滑稽可笑、逗人发笑的宝·乔丹,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视听者的注意,后来宝·乔丹臀部受伤,不能上场竞技而不得不告别体坛,宝乔丹失去了广告价值,一般情况下,解除合约、是美国商业社会天经地义的作法。耐克公司没有这样,而继续与他合作拍广告,这一举措与青少年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耐克与我们一样不会抛弃一个不幸的昔日英雄。
  又如,耐克公司雇佣“臭名远扬”的巴克利拍广告,巴克利在篮球界有“拳师”的绰号,逞凶斗狠,脾气火爆,常有出格之举。耐克公司没有隐瞒遮掩这些,它创作了一个电视广告片,主角就是孔武凶狠的巴克利,在球赛中击败对手,拉烂篮板……看到此片的体育迷们都会产生同感:是巴克利他就是这样。于是耐克与消费者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这种沟通一次又一次地加强不断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以致最终耐克公司和其品牌成为顾客们忠实的“伙伴”和“知己”,甚至是相互一体、不分彼此了,而耐克品牌迅速崛起,独领风骚,自然是情理之中。
  耐克公司在女性市场上的广告更是匠心独运、魅力无穷。耐克公司比锐步公司较晚进入女性市场,部分原因是耐克认为其气垫技术革命的广告主题是针对男士们的,如果当时反过来吸引女性,那么势必损及男鞋市场的增长势头。当时耐克管理曾及时纠正了在加利弗尼亚进行的一些促销活动,公司认为活动超出了公司的原意。公司管理者不想损害自己作为一家技术先进、勇于创先的体育用品公司的良好声誉,沦为一个女性味十足的流行用品公司。
  当耐克公司在青少年市场和男性市场上牢牢站稳脚跟后,转而集中火力进攻女性市场。广告创意方案的策划者Janet和
Charlotte两女士采用自我审势的方法来了解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女人与女人的“对话”作为主要沟通手段。广告作品采用对比强烈的黑白画面,背景之上凸现的是一个个交织在一起的“不”字,广告文字富有情意,意味深长,语气柔和但充满一种令人感动的关怀与希望:
  在你一生中,有人总认为你不能干这不能干那。在你的一生中,有人总说你不够优秀不够强健不够天赋,他们还说你身高不行体重不行体质不行,不会有所作为。他们总说你不行,你一生中,他们会成千上万次迅速、坚定地说你不行,除非你自己证明你行。
  广告是登载在妇女喜爱的生活时尚杂志上。广告文字不像是一个体育用品商的销售诉求,更像一则女性内心告白,广告体现出耐克广告的真实特征:沟通,而非刺激。这则广告获得巨大成功,广告刊发后,公司总机室的电话铃声不断,许多女性顾客打电话来倾诉说:“耐克广告改变了我的一生……”、“我从今以后只买耐克,因你们理解我。”这些结果也反映在销售业绩上,耐克女性市场的销售增长率快放其男性市场。80年代后期女性市场上耐克远逊锐步的状况、发生根本改变。研究表明,在这市场上耐克品牌的提及率及美誉度已超过锐步。
  耐克公司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由一家简陋的小鞋业公司成长为行业霸主,由鲜为人知到今天名满天下(在美国知名度几乎为100%),耐克行销传播居功甚伟。
宏基——主流家用品牌
  台湾宏基于1976年由五人创业小组成立,资本额仅10O万新台币,从事徽处理器相关业务工业设计、贸易。目前宏基已成为一个国际化高科技集团,被誉为台湾的IBM,从事个人电脑及硬件周边设备生产,并积极向半导体工业、电讯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宏基1994已成为全球第七大PC制造商;在中南美洲、拉丁美洲、东南亚地区市场占有率为第一;1995年,总营业额已突破1500亿新台币,60%以上销往海外据美商泛美公司评鉴,1994年AceR品牌价值1.8亿美元,为台湾价值最高的品脾;《Wall
Street Journa1》称其为“领导世界进入1999年代的企业新星之一”
;“全球品牌、结合地缘”的策略被《世界经理人文摘》称为“第4种国际化模式”;《TIME》、《 Business
Week》称宏基为“台湾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企业”,“最受赞誉的亚洲高科技公司”;经《Far Eastern Economie
Re—view》评估取代台塑成为台湾领导企业;入选“1996亚洲十大最受推崇之企业” 、“21世纪25个主流家用品牌”。
  20年的间苦创业,宏基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尤其在国际化初期,“MIT=30%
off”是台湾产品在国际间的形象。而宏基资金有限,缺乏拓展海外市场的经验。宏基常自诩为“穷小于创业”,资源有限,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1995年以前),实行
Marketing。该行销法的要旨在于:尽量不打洗脑式的广告;奉行“长期经营”概念,首重长期塑造定位,其次才是追求知名度;用不断翻新的新闻事件传播一致的精神;利用高的新闻媒体曝光率来获取广告效益。1.以创新为形象定位。宏基认为,领先的产品、技术与创新的管理模式推出之际是企业形象提升的最重要的契机。因此,宏基建立形象的诉求重点是创新,持之以恒地透过各种有吸引力、有新闻价值的讯息传达同样的精神,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建立一致的形象,“宏基——新鲜的科技,新鲜的产品”。l)光靠高喊创新无法赢得创新的形象,因此,宏基每年以营业额的5%(早期)投入
R&D,不断以创新产品去塑造创新的形象:
1982年推出“小教授2号”家用电脑,为台湾第一项8位元电脑产品,颇受媒体关注;1986年领先 IBM推出386电脑,突破以往追随
IBM的形象;1992年,宏基推出整合电脑与消费性电子技术,兼具通讯、教育、娱乐、视听的多媒体个人电脑 Acer
PAC,美国的8Fortune》称之为焦点产品;1993年《天下》杂志与
Intel举办的“PC十年回顾展”活动中,宏基的8位元、16位元、32位元、64位元个人电脑均获“个人电脑新里程碑奖”;工作站功能,
PC价格的 Acer For—mula翻新64位元个人电脑架构,《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与《Business
Week》分别以“亚洲的王牌”与“领先群伦,超越追随”介绍其成就;1995年9月,宏基推出Aspire多媒体家用电脑更是其形象大幅度提升的契机。墨绿色及深灰色流线型电脑,外型大胆突破,功能领先同级产品,很快吸引国际媒体的注意:美
CNN、Cable、News誉为“为家用电脑重新下定义”,美联社、路透社、《Wall Street
Journal》都撰文介绍。2)1992年始,宏基开始渐进式的改造工程,提出三大国际化策略:“速食店模式”、“主从架构”分散式管理、“国际品牌、结合地缘”这一创新的管理模式,从另一方面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World Executive’s Digests》称之为第4种国际化模式:
哈佛把宏基列为“企业国际化杰出个案”.《日本电脑》称“将改写明日电脑产业的教《Fortune》称其为“宏基向21世纪的独特国际化策略”。
  宏基美国市场受限于知名度,要突破电脑巨人的强势广告,不得不采取大量的广告做法,但在日本及第三世界国家,由于不断翻新的新闻事件使其在新闻媒体的曝光率极高,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大过广告效益太多。
  2.长期耕耘,塑造企业形象惠而不费。1)出版发行《园丁的话》、《0与1科技》、《新电子科技》、《第三波杂志》致力于电脑知识与观念的推广,从接近顾客,教育顾客,培养顾客人手,以扩大市场,经济实惠对宏基其早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具有相当的正面效应:2)1982年,在全台21县市举办“小教授2号”巡回展,所到之处,都造成居民赶看最新科技的热潮;3)1986年,举行第一届龙腾科技论文奖。4)1987年,在高雄首创“干台电脑教室”活动,吸引10万人次前往操作;5)举办国际电脑围棋赛、学生电脑夏令营、关系企业经营策略研讨会。
  首先产品要不断创新,不能几十年一贯制;提高知名度不一定要靠洗脑式的广告。这两点很值得目前许多面临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中国企业借鉴。
  二、宏基新形象
  1986年宏基提出第二次创业,目标为“建立国际化与自由品牌的实力”,宏基步人又一个发展期。1987年9月宏基果断地将品牌价值已达2千万的“Multi—tech”换成“Acer”放弃行之多年的品牌,并建立新的
CIS,只因未来比现在更重要。全世界以“一tech”为名的资讯公司不胜枚举。“Multi—tech”在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已被其他外商抢先登记,致使宏基的品牌无法注册,无法推广,更无法变成国际知名品牌。此外,还因名太长太普通,容易混淆,从而损失商机。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小插曲:1981年,宏基推出“小教授1号”,在世界各地颇获好评,西德的6Chip》电脑杂志特别报道,却把英文名字错写成“Microtec”,正好为扫描器的全友电脑的英文名字,结果是大批订单跑到全友。所以,宏基在加快国际化脚步时,就不得不考虑更换品脾。而在美登记在案的
Multi—tech公司要求宏基放弃这一品牌,愿意给予三、四千万新台币的补偿费,最终促成了这一更换。Acer从几万个名字中脱颖而出。Acer是拉丁字,意为“主动、敏锐、能干、犀利、强劲、灵巧”,简短响亮,没有负面联想的谐音,符合宏基的企业文化,表明在日新月异的电脑业中宏基正是“敏锐、犀利”地把握市场潮流,“积极主动”地向消费者提供最新鲜的产品。此外,Acer还隐含“ACE(王者)”之意,传达了宏基追求世界级品质、信誉的信念。另一方面
Acer雷同性低,便于品牌推广;易记,可以在广告的瞬间就抓住观众,更利于沟通。而且在各种展览、资料及索引中,只要厂商按字母排序,Acer经常名列首位,具有惊鸿一瞥之效。原有的CIS过于复杂,不易识别,因此在更换品牌的同时,宏基建立了新的CIS。一个被切开的钻石图形。钻石隐含有“长久、高贵、优质”,弓型箭头与菱形钻石,代表了步人第二次创业的宏基的新形象——创新与高科技,更与其最初强调的价值感不谋而合。这一CIS的设计理念,来自于中国古代礼器中六器之一“琼”的造型,在 PC平整的立体面上雕刻出几何面与线,使产品表现出宁静内敛、简洁统一的精神,并在产品颜色上以低明度、高明度的科技自来表现科学的意念,传达宏基的特色。
  新的品牌、新的CIS,简洁统一,具有中国特色,合法、易记,与宏基的产品形象一致,具有很强的沟通效果。到1994年
,Acer的品牌价值已达1.8亿美元,成为台湾价值最高的品牌。
  三、速度+弹性:第四种国际化模式
  80年代末,电脑产业革命来临:电脑业主流由大电脑、迷你电脑转向个人电脑,电脑产业生产由统合模式(Integration
Model)趋向分工整合模式(Disintegration
Model),电脑业的游戏规则变为“利润低,淘汰快”。一方面没有未雨绸缎,另一方面面临成长的瓶颈,1990年前后,宏基在国际化过程中发生严重亏损,尤其是以9400万美元巨资购井美高图斯公司投资失误,使公司陷入困境。从1992年,宏基开始再造工程,浴火中重生,有了独特的“宏基迈向21世纪的国际化策略”:“速食店模式”;“主从架构”分散式管理;“全球品牌、结合地缘”。从经营模式,组织结构,经营理念方面进行了改造,被称为“欧、美、日模式以外的第四种国际化模式”。
  1.食店模式
  “Just in time” and
“freshness”为市场提供新鲜的刚出炉的电脑(消费者最需要的电脑)。在传统的产销模式下,电脑制造商生产系统并船运到海外经销点,这种模式有以下缺陷:(l)在台湾装好电脑并船运到美国,一般需4—5周,再加上台湾、美国两地的库存期,宏基的产品从买进零组件到出货给下游经销商,要花上三个月,积压的资金利息不算,微处理机、硬盘等跌价风险难以估计;(2)
PC已逐渐成为一种日用品,不再主要通过电脑专卖店销售,海外零售商要求产品具有差异性以适合当地的口味,远在千里之外的生产难以及时做出调整
。(3)经销商不能完全预测顾客的口味(如:微处理器、
I/O能力,硬盘容量等),因此不得不以高额库存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造成资材管理失控、营销费用居高不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经过分析,宏基认为,进入90年代,
PC产业的组装环节已成为附加值最低、速度成本最高的环节,而速度又是国际市场尤其是电脑业制胜的关键,因此,宏基参照麦当劳的做法,采用了速食店的模式:把原来台湾生产系统改为台湾生产关键主件,卖给海外事业单位,在市场当地组装,以确保“just
in time” and“freshness”。
  从1992年始,宏基决定将主板单独对外拓销。从此,台湾成为中央厨房,各地区事业单位变成组装新鲜电脑的速食店。跌价风险较低的组件(机箱,显示器,电源,散热器,键盘)在台湾、马来西亚制造,集装箱海运到各组装点;跌价风险高、价值时间弹性大的组件如主板,必要时空运到组装点,以确保“just
time”and“freshness”;同时部分组件当地采购,以综合利用各电脑厂商之长。从系统模式到零组件模式,有效地规避了零组件跌价的风险,并灵活及时地满足各区域市场的实际需求,做到消费者导向。这种模式(速食店模式)使得宏基在掌握关键技术的同时,加快了新产品推出与库存周转速度,存货周转天数由90天下降到45天,大大地提高了竞争力。
  此外,宏基的主板、显示器、光碟机等都是技术领先者,但在改变模式之前,主要是满足内部所需,在新模式下,每一个单项产品都成为和外界竞争的实体,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到1995年,宏基已在全球设置35个组装点,给予线上员工相同的测试程序手册,以确保各地产品品质基本相同。
  2“主从架构”,分散式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基于“松绑而获利”的哲学,1992年宏基开始实施“全球品牌,结合地缘”策略之后,每个子公司都成为当地独立运作的个体,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个松散式组合的集团,宏基将90年代新兴电脑架构运用于管理模型的创新,首先实施“主从架构,分散式管理”。与传统的金宇塔式组织机构不同,“主从架构”下的宏基成为一个扁平的网状组织。在这个网络中,各事业单位都是独立决策的“主”,同时又相互支持,是其他事业单位的“从”,例如:明薯电脑独立发展于制造显示器,是“主”的角色,其产品供应全球各地区事业部,又是最专业、最有效率的“从”。各事业部密切而弹性地结合在一起,成本低,效率高,弹性大。具体地讲,这种架构有如下优点: (l)打破了组织层级。在金字塔式的组织机构中,子公司仅仅是听命行事的角色,任何决策都要从子公司反映到总部,再从总部下指令到于公司执行,层层命令传达之时,商机已逝
。子公司之间的互动,必须透过母公司,如果还有第3、4层的转投资事业,彼此的阶层关系是固定不变的。而在主从架构中,每个“主”都是独立决策的个体,第一层“主”所投资的第二、第三层“主”,无须透过上一层“主”,便可直接和其他任何“主”进行互动,而且第二、三层的“主”有机会升级成第一层的“主”,整个组织更富有效率。(2)由最接近顾客的人决策,可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在“主从架构”下,各地区事业单位在价格、产品、定位、促销方面可自主决策,可以更好地实现市场当地化。(3)分散风险,从而降低风险。阶层组织下,资源放在总部,决策由总部做出,因此风险由总部承担。而主从架构下,风险由做出决策的单位承担,不会对整个组织造成大的损伤。全球品牌,结合地缘。这一经营理念是三大策略中最为核心的关键。主要含义有:“当地股权过半”,“21
21(21世纪有21家联属企业在全球上市)”。注重与经销商的沟通,结合地缘,提升品牌形象,一直是宏基的国际行销特色之一。随着海外据点规模的扩大,经销商对风险的考虑也愈来愈多,“结合地缘”双方形成伙伴关系,同担风险,共享利润,可以争取经销商的信任感,同时经销商更了解当地市场,更熟悉门路,因而更能掌握节约成本的方法。“当地股权过半”,让合作者拥有过半的股权,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经销商才有时时压低风险、积极掌握机会的意愿。此外,让合作者持有过半的股权,可以形成地头蛇的优势,挑战强龙;而且,在发展中国家可避免经济侵略的形象,在先进国家则可强化企业文化的说服力较弱,当地化之后,容易招袜杰出人才,为宏基服务。“21
21”向全球同仁传达一个讯息:“这个公司迟早是你的”,有了这一概念,速食店模式与主从架构的功能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现在,宏基的销售据点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全球品牌,结合地缘”。
  3.三管齐下,宏基集团更兼速度和弹性 。
  Aspire这个从外型到使用上都替个人电脑重新下定义的惊世之作仅仅九个月便推出上市,使宏基收益非浅。宏基电脑行销副总经理林绍摸表示:“日本要花一年设计的产品,宏基只要三个月。”
  大陆企业正处在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在此过程,最难的是跨国市场营销的组织和管理。宏基也曾有着相似的国际化起点:产业整体形象在国际市场欠佳、资金有限、缺乏海外市场拓展的人才和经验。分析宏基成长之路,尤其是在困境中独辟蹬径、化险为夷的过程,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将不无稗益。
  四.“更像一个朋友”
  ——Aspire行销专案
  1995年9月Aspire多媒体家用电脑在美国诞生,全球首部家电造型,是宏基产品发展史中极为重要的里程碑。Aspire热很快席卷美国。上市之初销量达到6万台,十月份达到8万台,十一月份突破10万台,粉碎了美国大电脑公司在1994年圣诞节夸下的海口:“明年圣诞节要将宏基赶出美国市场”。Aspire带来了滚滚利润,也使宏基再次成为媒体的宠儿,形象大幅提升。宏基
Aspire的成功来自于领先同级产品的功能、贴心的设计、有力的营销沟通。在设计理念上与消费者沟通。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消费者的角度设计电脑,使得
Aspire更像一个朋友,而并非仅仅是台办公机器。(I)创新的家电造型独树一帜,墨绿色园弧造型,Aspire更像传统灰白色外观设计里跳出的一个可爱的精灵,保护你的视觉,使办公环境更生动舒适;与家居摆设无分轩轻,使电脑不再像办公室用品般的严肃惨白,而是有“家”的味道;(2)键盘手腕放置板的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公务繁忙的你不易疲劳。(3)不规则的散热孔,散热效果更佳。(4)内建麦克风立体音效喇叭。(5)OOBE颜色识别安装系统,一对一颜色标示接头设计,使安装如同“搭积木一般”简便快捷,只需五分钟每个人都能变成安装的专家。(6)
ASpire还是会听话的电脑,操作时只需轻轻一说,也可使用简单清楚的图形指示,还可使用遥控器操作电脑。
  Aspire能成为消费者的宠儿,除了过硬的品质以外,还得益于有力的营销沟通。为了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自己,也为了达成“全球品牌”的意愿,宏基一改以往的做法,加大宣传力度。Aspire上市即配合以强势广告,向来都是使用平面媒体的宏基,开始尝试电视媒体的广告宣传,并配合以在《TIME》、《News
Week》、《Forbe》等国际性广告杂志上刊登的平面广告。1995年第4季度,仅电视广告就投入700万美元。
  Aspire原意为“渴望,抱负,立志”,向消费者诉求“实用、好用的电脑成为你家庭的一部分,是你的渴望,也是宏基的渴望。”“功能领先同级产品的
Aspire,可以助你实现抱负。” Aspire的系列广告策划创造性地表现上述诉求重点,形成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如:
(l)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诉求重点为“It’ s Acer. It’s
easy”。画面为一稚龄男孩急不可待地把父亲新买回的Aspire搬人房内,几分钟后,父亲惊讶地发现,男孩已在熟练地操作,男孩回答:“It’
s Acer. It’s
easy”。这幅广告传播的信息是“Asp;re安装快捷,使用方便,不识电脑也能共享乐趣,抓住了消费者渴望使用电脑而又畏难的心理,告诉大家“Aspire(渴望、抱负)可以满足你的心愿”。
  (2)刊登在《TIME》(日)的平面广告,以父母为诉求对象,抓住其望子成龙的心理,诉求重点为“Aspire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抱负”。画面为一挺胸凸肚的小男孩,满怀渴望高喊:“总有一天,我会有自己的私人飞机,文案为“是白日做梦吗?不,发挥潜能,他将无所不能。Aspire给你更多”。这幅广告传播的信息是“Aspre——宏基最新多媒体个人电脑,可以带给孩子一个充满信息、寓教于乐的世界。有了Aspire,他将美梦成真”。
  (3)刊登在《TIME》(日)的平面广告,以职业女性为诉求对象,抓住其希望事业、家庭兼顾的心理,诉求重点为“Aspire办公家用两相宜”。画面为一位白领丽人,左手抱婴儿,右手拎公文包,满面笑容地说:“为什么还要在事业与家庭之间选择,何不全部拥有?”文案为“你想同时拥有事业和家庭,而人们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哦,用、不着,有了
Aspire,你将如愿以偿。”这幅广告传播的信息是“Aspire的配置有更大的扩展性,软件题材丰富,更适合你的办公和生活”。 品脾形象的提升永无止境,今日的成功是带领企业进入另一个风险的开端,只有不断创业,企业才能生生不息。1995年,宏基提出“第三次创业论”。目标为“让宏基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4dFresh technologiey
enjoyed by every—one’everywhere”(即:提供新鲜科技,让每个人、每个角落都能享用)。这些宣示表明宏基将进人家用市场,致力于电脑家电化,让实用好用的电脑成为你家庭的一部分。
  第三次创业论中,包含有几个重要的概念:
  (1)“新鲜(Fresh)”比“新”好,不但是对消费者的诉求,也提醒同仁:“宏基所生产的是最重要的最实用的产品”。
  (2)“新鲜(Fresh)”和“享受(Enjoy)”相结合,是向消费者承诺:“宏基产品不但实用、便宜,而且人人都会使用,发明的使命是让每个人享受到”。
  (3)“每个人(Everyone)”,“每个角落(Everywhere)”,表明宏基的目标是全球品牌,另一方面也是在向非先进国家诉求:“宏基在当年曾深受美、日企业不转移先进技术而且将次品销售给我们的气,因此,我们要告诉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大众,宏基是大家的朋友,不会把大家当成次等公民”。
沃尔玛——零售业的一个奇迹
  沃尔玛(Wal-Mad)是全球最大零售企业。1991年其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1993年达673.4亿美元,1995年更创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之和。今天的沃尔玛拥有2133家沃尔玛商店,469家山姆会员商店和248家沃尔玛购物广场,遍布美国、加拿大、巴西、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据1994年5月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95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事实上,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至今,沃尔玛己拥有2133家沃尔玛商店,469家山姆会员商店和248家沃尔玛购物广场,遍布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中国、印尼等处。它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一个奇迹。
  沃尔玛提出“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宗旨,实现了价格最便宜的承诺。沃尔玛还向顾客提供超一流服务的新享受。公司一贯坚持“服务胜人一筹、员工与众不同”的原则。走进沃尔玛,顾客便可以亲身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周到服务。再次,沃尔玛推行“一站式”购物新概念。顾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购齐所有需要的商品,正是这种快捷便利的购物方式吸引了现代消费者。
  此外,虽然沃尔玛为了降低成本,一再缩减广告方面的开支,但对各项公益事业的捐赠上,却不吝金钱、广为人善。有付出便有收获,沃尔玛在公益活动上大量的长期投入以及活动本身所具的独到创意,大大提高了品晶牌知名度,成功塑造了品牌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卓越形象。最后,也是沃尔玛能超越西尔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沃尔玛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者,采取不同的零售经营形式,分别占领高、低档市场。例如:针对中层及中下层消费者的沃尔玛平价购物广场;只针对会员提供各项优惠及服务的山姆会员商店;以及深受上层消费者欢迎的沃尔玛综合性百货商店等。
  以上五点原因,使沃尔玛得以从零售业中脱颖而出,建立起了当代独特的零售王国。以下从这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其成功之道。
  1.价格最便宜的承诺:沃尔市场比一般的超级市场面积略大一些,每家平均约占
地45000平方尺,经营的商品品种齐全,举凡一个家庭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都能买到,又称"家庭一次购物"。从服饰、布匹、药品、玩具、各种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珠宝化妆品,到汽车配件、小型游艇等等,一应俱全。商品陈列干净利落。初到美国的人逛超级市场往往摸不清所需要的东西究竟放在哪里。沃尔市场的标志却很清楚,使你在这样庞大的平面空间里不会迷路。每一家沃尔市场都贴有"天天廉价"的大标语。仔细比较一下,同样牌子的商品,在这家店就是便宜。买两支"目标"牌牙膏,在别的超级市场价格是每支1.99美元,而这里只要1.36美元。商品的质量是无可非议的,其他廉价商店,台湾货大量充斥,顾客大多是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而在沃尔市场,大多数是美国制产品。顾客一进门就面对一个"买美国货"的横幅。这既能激发爱国主义,又是高质量的象征。沃尔市场的顾客包括占美国人口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和低收入阶层,顾客对在沃尔市场所购的任何物品觉得不满意,可在1个月内拿回商店退还全部货款。
  所有的大型连锁超市都采取低价经营策略,沃尔玛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想尽一切办法从进货渠道、分销方式以及营销费用、行政开支等各方面节省资金,提出了“天天平价、始终如一”的口号,并努力实现价格比其它商号更便宜的承诺。严谨的采购态度,完善的发货系统和先进的存货管理是促成沃尔玛做到成本最低、价格最便宜的关键因素。其创始人沃尔顿曾说过,“我们重视每一分钱的价值,因为我们服务的宗旨之一就是帮每一名进店购物的顾客省钱。每当我们省下一块钱,就赢得了顾客的一份信任。”为此,他要求每位采购人员在采购货品时态度要坚决。他告诫说:“你们不是在为商店讨价还价,而是在为顾客讨价还价,我们应该为顾客争取到最好的价钱。”
  2.传达以及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总部的高速电脑与16个发货中心以及1000多家的商店连接。通过商店付款台激光扫描器售出的每一件货物,都会自动记人电脑。当某一货品库存减少到一定数量时,电脑就会发出信号,提醒商店及时向总部要求进货。总部安排货源后送往离商店最近的一个发货中心,再由发货中心的电脑安排发送时间和路线。在商店发出订单后36小时内所需货品就会出现在仓库的货架上。这种高效率的存货管理,使公司能迅速掌握销售情况和市场需求趋势,及时补充库存不足。这样可以减少存货风险、降低资金积压的额度,加速资金运转速度。
  沃尔玛也采用了仓储式经营,因而在商品销售成本上更充分体现出规模效益。例如:山姆会员店内装修简洁,尽量利用所有的货架空间储存、陈设商品。价格不是标在每件商品上,而是统一标于货架,只要通过扫描商品的条形码,收银机便会准确地收取价款。商品多以大包装出售,以减低单独包装的成本。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增强,许多城市已具备推行这一模式的条件。商家渐渐认识到仓储式经营模式的优点,并开始了一些尝试,类似广客隆的平价仓储商店纷纷开业。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吸取国外成功企业(如:沃尔玛)的经验,更全面、更彻底地做到成本最低,实现规模效益。
  在零售业中,舒适的购物环境、优质周到的服务必然与较高的价格相联系;而在商品价格低廉的连锁超市中,顾客往往只能得到购物价格上的优惠,而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凯马特(K—Mart)是美国一间著名的大型折扣连锁店,它的卖场广大,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店员却很少。虽然店里陈列着品种繁多、价格便宜的商品,但顾客如想找一、两位店员询问有关问题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这里,顾客虽然满足了购买便宜商品的欲望,但是没有感觉到店员对他们付出了一点点关心,于是在顾客心中就产生了美中不足的遗憾。
  零售企业要在顾客心目中树立品牌形象,仅靠质优价廉的商品是不够的,顾客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享受到细致盛情的服务。沃尔玛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以其超一流的服务吸引着大批顾客。走进任何一间沃尔玛店,店员立刻就会出现在你面前,笑脸相迎。店内贴有这样的标语“我们争取做到,每件商品都保证让您满意!”顾客在这里购买的任何商品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在一个月内退还商店,并获得全部货款。沃尔顿曾说,“我们都是为顾客工作,你也许会觉得是在为上司工作,但事实上他也和你一样。在我们的组织之外有一个大老板,那就是顾客。”沃尔玛把超一流的服务看成是自己至高无上的职责。在很多沃尔玛店内都悬挂着这样的标语:
  1.顾客永远是对的;
  2.顾客如有错误,请参看第一条。
  这是沃尔玛顾客至上原则的一个生动写照。有一些员工感慨地说,“是沃尔玛第一次让我们认识到顾客永远是对的。
  沃尔玛经营秘诀在于不断地了解顾客的需要,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最大程度地为顾客提供方便。有一次,一位顾客到沃尔玛店寻找一种特殊的油漆,而店中正好缺货,于是油漆部门的经理便亲自带这位顾客到对面的油漆店购买。该顾客和油漆行的老板都感激不已。沃尔顿常对员工说,“让我们以友善、热情对待顾客,就像在家里招待客人一样,让他们感觉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他们的需要。”
  3.“一站式”购物新概念
  顾客是否能在店中一次购齐所有需要货品,是否可以得到及时的新产品销售信息,是否可以享有送货上门、免费停车等附加服务,是否可以在任何有空闲的时间入店购物……这些问题也是评价一间商店好坏的重要标志。
  在沃尔玛,消费者可以体验“一站式”购物(One—Stop
Shopping)的新概念。在商品结构上,它力求富有变化和特色,以满足顾客的各种喜好。其经营项目繁多,包括食品、玩具、新款服装、化妆用品、家用电器、日用百货、肉类果菜等等。
  另外,沃尔玛为方便顾客还设置了多项特殊的服务类型:
  免费停车:例如深圳的山姆店营业面积12000多平方米,有近400个免费停车位,而另一家营业面积达17800多平方米的沃尔玛购物广场也设有约150个停车位。
  沃尔玛将糕点房搬进了商场,更设有“山姆休闲廊”,所有的风味美食、新鲜糕点都给顾客在购物劳顿之余以休闲的享受。
  店内聘有专业人士为顾客免费咨询电脑、照相机、录像机及其相关用品的有关情况,有助于减少盲目购买带来的风险。
  店内设有阑克施乐文件处理商务中心,可为顾客提供包括彩色文件制作、复印,工程图纸放大缩小,高速文印在内的多项服务。
  一次购物满2000元或以上,沃尔玛皆可提供送货服务,在指定范围内每次49元(因为商品价格中不含送货成本)。
  另外,深圳山姆店办理一切移动电脑售机业务,移动局销售的所有机型。价格均比其他代办网点便宜100元;它还代理销售润讯的通讯产品,代收各类机型的台费,各种中文机、数字机均比市面其他润讯网点便宜50元。
  在店址选择上,沃尔玛也以方便顾客购物为首要考虑因素。在美国,它的触角伸向西尔斯、凯马特所不屑一顾的偏远小乡镇。从明尼苏达到密西西比,从南加州到奥克拉荷马,沃尔玛无所不在。只要哪座乡镇缺乏廉价商店,沃尔玛就在哪里开业。
  4.捐赠公益建立形象
  沃尔玛为了向顾客提供更多的实惠,而尽量缩减广告费用,为此它在促销创意上颇费心思,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效果。凡是沃尔玛所促销的商品总是能被一抢而空。在促销方式中,沃尔玛特别重视发挥活动行销(EventMarketin8)的作用。例如,在纳布拉斯加州费尔佰利的分店成立了一支“精确购物花车训练队”,并组织参加了当地举行的花车游行活动。所有的队员都穿着沃尔玛的制服,推着花车变换队形,在游行队伍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为了给社区乏味枯燥的生活增添些情趣,制造欢乐气氛,沃尔玛会经常性开展一系列户外大拍卖、乐队和马戏团表演,以吸引顾客前来购物。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沃尔玛都会在奥尼安塔分店的停车场举行“吃圆月饼”的竞赛活动。这一活动吸引了许多来自其它州的顾客前来参加、观看。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更提高了该项竞赛以及沃尔玛的知名度。另外,在沃尔玛公司股票上市时,曾邀请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和股东们泛舟溪流、露营湖畔。
  尽管沃尔玛一再缩减其广告开支,但另一方面在对非盈利组织和公益事业(如学校、图书馆、经济发展团体、医院、医学研究计划和环保方案等)进行捐赠时,却不吝金钱,十分慷慨。
  1983年以来,沃尔玛为美国各州“联合之路”慈善机构捐赠了5200万美元。
  乔治亚香山城的分店举办了亲猪大赛为慈善机构募捐。
  1988年以来,为协助各儿童医院开设的“儿童的奇迹”电视栏目,沃尔玛筹集了5700万美元,是其中最大的赞助商。
  沃尔顿还积极资助公、私立学校,成立特殊奖学金,协助拉丁美洲的学生到阿肯色州念大学。他还将自刨品牌“山姆美国精选”商品营业额的一定比例捐作奖学金,提供给研究数学、科学与计算机的学生。
  5.细分市场全面覆盖
  西尔斯公司是全球大宗邮购与零售业的始祖,创立于1886年。在1992年以前,它一直保持着零售业之冠的地位。它在美国的普及度令人吃惊——美国平均每10人中就有8人一年至少去西尔斯购物一次。西尔斯所走的商品路线,一向是以中下阶层为消费诉求对象。它的一个主要卖点与沃尔玛一样,就是商品价格低廉。但进入90年代以后,西尔斯的零售业危机四伏,到1992年就已经为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沃尔玛所赶超,为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西尔斯不得不改变经营策略,把注意力转移到保险业、不动产业、金融业和信用卡业,进行多角化经营。那么为什么在零售业的战场上沃尔玛得以战胜稳居霸主地位多年的西尔斯?
  沃尔玛在品牌经营策略上,选择了多种零售形式以针对不同档次的目标消费者。正是由于沃尔玛全方位出击、抢占了高、低档市场,所以沃尔玛取代了曾经风靡整个美国的西尔斯,成为零售业第一品牌。
  二战后,消费者的结构层次就开始了不断的变化。原来的中下阶层已逐渐分化为“中上”和“下”两个阶层。沃尔玛针对这一变化,果断采取了不同经营形式的品牌策略。其中1983年创立的山姆会员店和1988年创立的沃尔玛购物广场是针对“下”层消费者,更彻底地做到减少开支的理想境地,争取到原来属于西尔斯的大部分顾客。另一种1987年创立的经营形式沃尔玛综合性百货商店装修气派,规模庞大,服务超级,出售的产品变化多样、独具特色,比较起来西尔斯出售的商品多是一些朴实的样式,欠缺独特之处,因此“中上”阶层的顾客当然也就不再眷恋西尔斯公司。由于沃尔玛从这两方面同时向西尔斯提出挑战,发起进攻,所以西尔斯无力与之抗衡,终于让出了盟主的位置,转到零售业以外的行业去了。
  会员制是一种新兴的零售形式。山姆会员商店是沃尔玛经营的一大特色,是它夺取市场战胜西尔斯的一大法宝。
  实行会员制给沃尔玛带来了许多利益:
  1.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消费市场。通过会员制,沃尔玛以组织约束的形式,把大批不稳定的消费者变成稳定的容户,从而大大提高了沃尔玛的营业额和市场占有率。
  2.培养了大批品牌忠诚者。通过会员制,成为会员的消费者会长期在山姆会员店购物,这样很容易产生购买习惯,从而培养起消费者对沃尔玛这一零售商品牌的忠诚感。
  3.会费收入相当可观。会费虽相对个人是一笔小数目,但对于会员众多的山姆店来说,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它往往比销售的纯利润还多。
  另一方面,实行会员制是类似于减价优惠的一种促销形式,消费者也可以从中获取许多利益,例如:
  1.享受超低价优惠或特殊服务。对于消费者来说,加入山姆店可以享受价格更低的优惠,一次性支出的会费远小于以后每次购物所享受到的超低价优惠,所以往往愿意加入会员店。
  2.方便购物。消费者一旦成为会员之后,可以享受各式各样的特殊服务;例如可以定期收到有关新到货品的样式、性能、价格等资料,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等。
  3.可利用会员卡馈赠亲友。会员卡的形式很多,其附属卡便可以礼品的形式转赠他人。
  山姆会员商店的会籍分为商业会籍和个人会籍两类。商业会籍申请人须出示一份有效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可提名8个附属会员;个人会籍申请人只须出示其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并可提名2个附属会员。两类会籍收费统一,主卡年费均为150元,附属卡年费每张50元(以深圳山姆店为例)。简便的入会手续,保证了每一位消费者都有成为会员,享受优惠的可能性。
  如今,沃尔玛公司正在大举进攻欧洲、亚洲,以及非洲的许多国家。在欧洲,这家超级零售商已经兼并了德国近百家商店;在东南亚地区,沃尔玛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了数百家沃尔玛旗下的大型超市和连锁店,它试图以此举在欧洲和亚洲地区站稳脚跟。德国,是沃尔玛的重点目标;中国,则是沃尔玛在亚洲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
  位于德国法兰克福郊外的巨大的韦特考夫商店,出售的商品从香肠到沙发无所不包,如今,这里却发生了许多惊人的变化,商品的价格似乎降低了不少,货架更加琳琅满目。一位老者说:“这里的员工也发生了变化,雇员们显得比以前礼貌多了。”这正是被人们称为“沃尔玛”效应的体现。1998年5月,沃尔玛公司斥资9亿美元收购了拥有20多家商店的韦特考夫连锁店,然后开始用它自己的低售价,以及为顾客着想的商业形象改造它们。1999年初,沃尔玛公司又从施帕尔公司手中收购了另外80家德国商店。至此,欧洲零售业千篇一律的形象被彻底打破了。
  与可口可乐或麦当劳等一些著名的美国大公司相比,沃尔玛全球化的步伐一直较慢。尽管沃尔玛是世界最大的零售商,但直到1991年它才在墨西哥开设第一家海外商店,而该公司90%以上的销售额和利润现在仍来自美国国内。在过去两年中,沃尔玛的股价增长了200%。但随着美国零售市场的日趋饱和,该公司股票的升势已经趋缓,这也正是其首席执行官戴维·格拉斯要依靠拓展国际市场来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原因。该公司计划在3~5年内使其海外的利润增长额占公司总利润的35%。沃尔玛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博比·马丁说,该公司已经占领了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市场。如今,这位总裁又把目光对准了另外一些目标,其中包括亚洲国家、拉美和最值得注意的欧盟国家。
  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原因,试图进入欧洲市场的美国公司一般会先在英国开店,但沃尔玛却不这样做,它直接进入了德国市场。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困难重重的零售市场。德国的劳动力成本较高,它的商业区划分、商品定价和商店的营业时间都受到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其他一些大型的美国零售公司,包括如意玩具公司和斯特普尔公司等,已经在那里陷入了困境;欧洲的一些零售业巨头,如法国的家乐福和英国的马莎公司,在德国的经营也都不景气。整个欧洲市场零售业已持续6年处于低迷状态。沃尔玛还遇到了其他一些难题。在德国,由于沃尔玛未能获得新的食品销售许可证,不能建新商店,所以它无法应用曾使其在美国取得成功的小城镇增长战略,而必须通过兼并来进行扩展。但是精明的德国零售商已将其公司售价提高了许多,沃尔玛并不想多付出数十亿美元来实现它的欧洲计划。
  因此,沃尔玛公司决定在全球范围寻找适宜的“合作者”,即从一些相当于“残次品专柜”的小公司那里收购小型连锁店。它的第一个兼并对象是韦特考夫公司,随后又从施帕尔贸易公司收购了78家大型超市,这使其得以大举进军德国市场。但施帕尔公司发言人席林格却坦言:“这些商店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其经营状况却不乐观,沃尔玛公司必须花大力气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否则,它将难以占领德国市场。”
  沃尔玛为什么要选择德国呢?该公司负责德国业务的经理蒂亚克斯说:“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德国为沃尔玛公司提供了一个中央基地,它可以从这里向整个欧洲扩展。由于欧元已承诺要使国家间贸易更加简捷,沃尔玛显然想成为一个占领欧洲市场的超级零售商。而且德国零售业的现状正好适合沃尔玛发挥其实力。该公司“天天低价”的经营哲学迎合了德国人节俭省钱的天性,而大多数德国商家是依靠季节性减价和特殊平卖来吸引顾客的。在服务亟须改善的国家,沃尔玛以顾客为本的商业文化也给严谨的德国人带来一些宽慰。
  研究零售市场的欧洲商业研究所所长哈利尔博士说:“真正令德国市场惧怕的并不是价格压力太大,而是沃尔玛的商业观念。顾客对德国零售商的评价不高,它们基本上就没有服务。”沃尔玛准备投资1.6亿美元,对已收购的施帕尔连锁店进行全面装修改造,同时也在把美国许多最佳的商业做法和管理人才引入德国,以使它在德国的全部业务达到公司标准。
  在一个顾客适应了经常恶声恶气的商业服务的国家里,沃尔玛是怎样管理雇员的呢?蒂亚克斯说:“我们试图让他们注意体会工作中的乐趣。”沃尔玛同时也在按照它的美国方式促使工作环境民主化,它取消了等级制度,给雇员们决策的信息和权力,但公司不会给他们购股权。尽管沃尔玛德国公司许多革新举措来自美国,但这些并不是在竭力使它在德国的商店效仿美国的模式,沃尔玛已经为适应当地的文化做了一些调整。例如,德国沃尔玛商店没有“10英尺规则”。在美国,这项规则要求沃尔玛的雇员必须与距离他10英尺以内的任何顾客讲话;而在德国,沃尔玛只是鼓励员工们友善待客。蒂亚克斯说:“你不能把这些东西强加给你的员工。他们必须真心诚意,否则顾客一眼就能看穿他们。”
  德国和来自其他欧洲国家的顾客们已经看到沃尔玛商店内巨大的改进。各种商品的陈列柜已经按照美国沃尔玛商店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一些写有“天天低价”和“马克坚挺!”字样的彩旗从天花板上直垂下来,而琳琅满目的货架上竖立的小红旗则标志着这些商店正在向“天天低价”的过程转变,许多商品已经永久性地调低了价格。迄今为止,韦特考夫商店的4万多种商品中已有1万多种商品的价格打折出售。1999年,这家商店的营业额增加了25%,达到38亿美元。然而,沃尔玛的竞争对手则纷纷指责沃尔玛挑起了价格战。于是,零售商们起而应战,也都调低了自己的商品价格。德国最大的零售商梅特罗公司调低了其3000多种核心商品的价格,其他几家大型连锁店甚至模仿沃尔玛打出了“天天低价”的广告标语。
  沃尔玛带来的影响还体现在其他一些方面。在这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概念由来已久的国家里,顾客们现在可以用信用卡付费。一些商店现在甚至考虑采用为顾客装包的激进做法,这在德国是前所未闻的。沃尔玛德国公司总裁蒂亚克斯说:“考虑到德国的劳动力成本,甚至连我们自己的人起初都对延长营业时间的做法表示怀疑,但顾客们的反应非常好。”沃尔玛的竞争对手们只好再一次极不情愿地学它的做法。
  此外,沃尔玛自己的信息系统能把扫描数据直接通过卫星传向公司总部,使公司可以快捷地管理自己的供货链,在库存减少时自动订货,还可以使沃尔玛发现新的营销机会。这对沃尔玛在全球取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德国GFK集团高级顾问特瓦尔博士认为,一个零售商要想从德国供货商那里得到最优惠的价格,它至少需要有12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沃尔玛现在德国只有118家商店和62亿美元的营业额,它或许难以得到最优惠的条件,但蒂亚克斯总裁认为,沃尔玛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保持低价格。此外,考虑到公司的规模和业绩,欧洲有哪个供货商 能断定沃尔玛将会失败呢?
  沃尔玛的科学管理是其成功的关键。为适应如此巨大的零售商业的需求,沃尔玛拥有一个规模空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微机工作站有5500多个,总站和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工作站保持看热线联系。1987年,公司建立起全美最大的私人卫星通信系统,以便节省总部和分支机构的沟通费用,加快决策传达以及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沃尔玛与INFORMIX合作建立。IN—FORMIX数据库系统,系统信息总量达到4000千兆的海量,每天仅条码阅读机读写的信息就有2500万字节之多,总部每天和各地分支机构交换的数据达1.5亿个字节,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数据库。依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任何一件商品的销售都会核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当库存减少到一定量的时候,电脑会发出信号,提醒商店及时向总部要求进货,总部安排货源后送往离商店最近的一个发货中心,再由发货中心的电脑安排发送时间和路线,在商店发出订单后36小时内所需货品就会出现在货架上。作为沃尔玛的总裁,依靠信息系统,可随时调用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家商场的营业情况数据,知道哪里需要什么商品,哪些商品畅销,从哪里进货成本最低,哪些商品利润贡献最大等等。沃尔玛就这样和众多消费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成为许多消费品制造商联系市场的重要渠道,这个巨大的销售网络,决定看许多商品的生产消费过程。
  沃尔玛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价格营销,服务营销,形象营销都是其成功的基石,但所有这些,归结为一句话,即沃尔玛已真正实现了管理现代化,不论其经营管理思想还是其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都已经达到了一种较高的水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转换,信息化和信息经济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经济形态。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是第一类经济资源,组织、企业家素质是第二类经济资源,制度和信息则是一种新的经济资源,即第三类资源。同时,一定社会的经济体制或制度理性,也是由于社会的信息流动规则所决定的。
  信息意识是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基本单元的企业无时无刻不处于及时产生、发送、接收信息和凭借信息识别市场运行趋势的运行过程之中。完善的市场经济活动应是物质流、货币流和信息流三者融会贯通的统一运行过程,其中信息流量中枢神经系统,是启动器和指南针。沃尔玛的成功就在于它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凭借其完善的信息管理手段和超人一筹的信息管理理念,实现了其企业规模的发展并最终成就了在零售业的霸主地位。沃尔玛借助信息化战略获得巨大成功。
  沃尔玛公司总经理马特说:“100家商店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毕竟才刚刚进入德国市场一年时间,我们正在全力着手发展我们的计划。”他说:“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将是亚洲,重点将进军巨大的中国市场。”如今,沃尔玛已经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抢滩登陆,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武汉等一些大中城市已出现了数十家沃尔玛的连锁店,它们的出现对中国的许多大型零售企业造成巨大的震动和冲击。
  附:沃尔玛(WAL—MART)小档案:
  1950年 山姆·沃尔顿开设了第一家特价商店。
  1962年 沃尔顿以“Wal—Mart”为名在阿肯色州拉杰斯市开办了第一家沃尔玛平价商店。
  1972年 沃尔玛公司在纽约上市股票,其价值在以后的17年间(到1989年)翻了100倍。
  1979年 沃尔玛总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
  1983年 成功地开设了凭会员资格方能平价购物的山姆会员商店(SAM’S CLUB)。
  1985年 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把沃尔顿列为全美首富。
  1987年 在德州加伦市开设了第一家综合性百货商店(HyperMart),并建立起美国最大的私人卫星通信系统之一,将下属分店与总部联结起来。
  1988年3月 在密苏里州华盛顿市成立了第一家沃尔玛平价购物广场(Super Center)。
  1991年 在墨西哥与当地著名的Cifas.
A合作建立起45家山姆会员商店和沃尔玛购物广场,又在加拿大开设了122家连锁店。
  日 沃尔顿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93年 在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已拥有330家零售商店,其海外营业额已占总营业额的27.6%。
  1994年 正式成立国际业务部,专门负责境外事务。
  日 中国第一家沃尔玛平价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在深圳开业。
  山姆·沃尔顿成功经营十大法则:
  1.全心经营,比别人更尽心尽力。
  2.和同事分享利润。
  3.激励你的同事。
  4.凡事和同事沟通。
  5.感激同事对公司的贡献。
  6.成功要大肆庆祝,失败则不必丧志。
  7.聆听公司内每一个人的意见。
  8.超越顾客的期望,他们就会一再光临。
  9.控制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10.逆流而上,走不同的路,放弃传统观念。
宝马——成功的新形象
  汽车是一个拥有16座汽车制造工厂,员工总数超过十万名的大企业,每年制造100万辆汽车。透过分布全球的120个国家的行销公司,宝马公司所建立的顾客群达千万人之众,奠定了宝马名列全球12大生产交通运输工具集团之一的地位,产值名列全欧第7位,销售额居第5位。1994年销售总额42100百万马克,较上年增长10.1%。
  1993年,大多数国家的汽车制造业被卷入一个全新调整时期,处于汽车王国的美国制造厂商早在八十年代就被迫进行传统结构的修正,欧洲、日本也在不景气中开始类似的重新改组,面对低迷的市场,宝马适时地采取行动,整合市场定位和提高生产力策略,绕过了汽车市场的低谷。当年,宝马是德国唯一能够避免减时工作却又能创造利润的汽车制造商,交车数量达到534397辆,维持了汽车市场中高级豪华车种最成功厂牌的地位。
" 如果你只是跟着别人的步伐,那么你就不要期望能够超越它。”这是宝马公司总裁 Pis—chetsider在表述其公司哲学时的一句名言。
宝马汽车制造商于1985年首次在新加坡成立了亚太区域分公司,九十年代,他们抓住国际汽车市场调整和亚洲中产阶级崛起的机遇,制定了一系列市场方略,诸如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使宝马成为高级车市场的第一厂牌。它渗透亚洲市场,使现有市场的代理商网络更臻完善;在顾客对产品及服务满意度方面处领先地位,并紧紧跟随着这一发展目标,稳步实施。1994年,在亚洲市场,宝马共卖出2.5万部车子,整个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1.6%提高到2.1%,在他们设立的重点区域——印尼、台湾和香港三个市场,1994年增长率分别达到86%、70%和31%。
  九十年代的汽车竞争呈现出新的特色,从两个极化的因素,可以感受到一个愈来愈明显的现象:不同制造商出产的汽车流线设计的趋势、外形愈来愈近似。这使车体造型愈来愈相像,同时,一家制造商出产的改良车型也愈来愈难从外观上判定改进的地方,造成某些车型的厂牌更加混淆。
大众化的汽车制造商推出精心设计的车型,渗入宝马的市场与形象诉求,竞争者希望用较低的价格但车型与其相近的办法来赢得市场,这导致宝马较低价位的车种,日渐面临主要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竞争。
  以平治/宾士(奔驰)为代表的传统高档豪华车则凭借传统名牌和市场先机,固守着亚洲市场,这又为宝马豪华系列的渗入造成障碍。
针对上述现实状况,宝马审时度势,制定了被后来证明是十分正确的行销策略。独具特色的宝马市场行销方略,集中反映在它的厂牌定位、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和沟通策略上。
  “最完美的驾驶工具”是宝马别出心裁的厂牌定位。这个诉求结合了三大要素:设计、动力与科技。从而塑立了宝马“尊贵、年轻、活力”的形象,这一形象与传统名牌平治/宾士汽车的“尊贵、传统、豪华”区分开来。宝马公司所有的传播沟通策略都至少以其中一项作为主题依据,每一个要素的定义都特别考虑到宝马的顾客群。使宝马在亚洲成为“成功的新象征”。宝马的厂牌定位,巧妙地绕过了平治/宾士这一强劲敌手。通过区别旧与新,使宝马从其他厂牌中分离出来,全力吸引新一代,寻求经济和社会地位成功的亚洲商人,明述宝马能够满足那些在乎形象、追求极致表现的车主所有要求,而不是紧紧跟随平治/宾士过去的陈旧步伐。
  宝马的产品策略
——系列优雅风格。宝马的汽车种类繁多,分别以不同系列来设定它们的等级。从较小型、时髦的三系列,到提供安全舒适空间的五系列,再发展适合高级人员的七系列房车,直到独特优雅的八系列双门跑车,所有车系都具备了宝马汽车惯有的优雅风格,潜在的动力、高品质的做工,以及无与伦比的安全标准。从而进一步稳固宝马“成功的新形象”。
  高价位:宝马的定价策略。宝马的目标在追求成功的高价政策,以高于其他大众车厂牌的价格出现。这一定位是基于宝马优于其他厂牌的产品及具备完善的服务特性,以及宝马品牌象征的价值。这一价位策略达成了以下机能:
作为宝马汽车品质的指标,价格也传达了品牌象征与声望的讯息;相对于竞争厂牌的专用性与独特性,消费者的社会成就可以在他的生活里得到反映。 从价位角度再次折射出宝马“成功的新形象”。
如上所述宝马对亚洲市场的目标主要在加强宝马的形象,并赋予宝马的顾客一种价值:当和顾客接触时,他们无时无刻不忘传达宝马与生俱来的实力——创新、动力、美感。因此,宝马的沟通策略无不紧紧围绕着宝马新形象来进行。
当与豪华汽车市场潜在顾客沟通时,宝马首先确立了沟通战略目标:成功地把宝马的牌子定位溶人潜在车主中;加强车主与宝马之间的感性连结;在宝马的整体象征之下,一致地勾勒宝马产品与服务的组合;针对宝马的产品提供详尽的讯息。
依据上述战略目标,宝马通过自己的沟通管道——广告、直销、项目策划等把这一战略变成现实。
  今天的消费者面临着无数的广告和商业信息的包围。为了能够有效地接触到自己的顾客群,宝马采用不同的沟通管道,包括广告、直销、项目策划,以及公共关系的建立。综合各种不同渠道使宝马创造和顾客直接接触的机会,传达许多不同的讯息,这项策略反过来又帮助宝马建立起正面的形象。
  ①多层次的广告。
随着世界愈来愈象个“地球村”的发展,整合宝马在多种不同广告上呈现的“象征”变得十分重要。为了适应这项需要,宝马在亚洲地区发展了一套牌子象征的计划。今天愈来愈多的媒体具备超越国界的影响力,使其所传达的讯息能够一致,宝马充分利用统一的广告手法树立起完整的宝马形象。
不论在哪一个市场,宝马公司的广告任务都集中在提升并支援宝马的整体形象上。并通过四个层次予以推进。
第一层:企业性宣传活动——全球性地推广和定位品牌;
第二层:亚洲地区广告网——以加强宝马牌子的优越形象和建立其在当地的信誉与地位来支援宝马的牌子广告网;
第三层:全国性形象塑造活动——在各地建立形象以提高品牌知名度,进一步赢取短期利益,并支持品牌所诉求的讯息;
第四层:适当用当地行销的策略性广告,激发销售量,引导并支援产品的定位。以上四个层次广告逐层递进,并配之以品牌宣传活动。使宝马形象日臻完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区域性牌子宣传活动的主旨则是提升厂牌,利用宝马清晰明确的定位,诉说宝马在亚洲是成功的新象征。在第一阶段的宣传活动里,主要是告诉消费者有关宝马居高级豪华车市场的第一把交椅,同时并阐明了宝马公司的成就与成功经验。
在第二阶段的宣传活动里,宝马采用第七系列作为主打产品,用于证明在汽车设计、安全、舒适和照顾顾客的需要方面宝马是顶尖汽车市场里的领导者。
  ②直销。直销在世界各地日渐重要的事实已成共识。在一些国家,这种比较个人化的沟通方式的支出已达到所有宣传费用的一半。宝马同样十分重视直销方式。所以当宝马汽车公司在企划广告和销售计划时,与目标消费群直接的对谈占了愈来愈重的比例。身为一个独特、个人化且技术领先的厂牌,宝马锁定的对象并非是大众化汽车市场。随着亚洲市场的快速发展,宝马必须了解变化了的环境对顾客群沟通方式的影响,因此宝马采用慎选的个人化手法,用合宜有效的方式把讯息传达给消费者,这就是宝马的直销计划。这一计划是依据消费者方面、产品方面、市场方面、沟通方面的诸种趋势而制定的。
  以沟通方面为例,由于信息污染程度愈来愈严重,特别在广告上,愈来愈多的电视台与报章杂志,使得对已锁定的主顾客的沟通工作愈来愈不容易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在亚洲直销的两个主要目标更加明显:一方面要有能力面对明确的目标顾客,另一方面要能把讯息成功传达给目标主顾客。但是在这方面采用传统广告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只有直销最符合这种需要。同时,直销还具有下列功效:使宝马成为和顾客距离最近的一个成功企业,并表现出对宝马车主或驾驶人的承诺;利用有条理的面谈,和宝马顾客建立一定的关系,将宝马的各项服务整体的对外沟通:财务状况、销售情形、售后服务和零件配备;缩小目前目标顾客群讯息渴望程度的差距,利用主顾客来作为宝马的“品牌大使”;利用现有宝马客户的资讯来发展内部管理资讯系统。
  ③项目策划
。争夺潜在客户的竞争日益上升,加上“传讯污染”的负性影响,使得和客户直接沟通变得非常重要。因为这将会为宝马创造机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宝马成功地策划了两个销售促进活动,达到了直接与目标客户接触,争取潜在客户的目的。
一是宝马国际金杯赛:这项活动对宝马和重要目标客户的直接沟通有很大的帮助。这是目前高尔夫球业余赛中规模最大的,包括6万名参赛者和在20个以上的国家举行。它使宝马在目标客户心中显示出来。同时它又与其他传讯项目密切配合,其作用集中表现在:传达了一些其他传讯方法不能如此集中表达的讯息;高尔夫球呼唤出了目标客户的心声;提供了与目标客户直接沟通的机会;高尔夫球赛代理商在车主和潜在客户间建起了一座桥梁。
这一活动更提供了以下机会:帮助顾客下决定去买;保持联系;增加品牌忠诚度;使客户把宝马和代理商的形象带上潮流;支援正在筹备的策划;并起到公共关系的作用。
  二是宝马汽车鉴赏巡礼。这是宝马行销策划的又一力作。随着竞争的增加,潜在客户沟通的方式就变得一定要和其他品牌不同,而且要安排在特定的环境里,因而宝马汽车鉴赏巡礼主要目的就是把宝马的世界带给目标客户。这一项目非常具有激发性,因为陈列展示的宝马汽车,反映出了牌子的基本特性、动力、创新和美感。因而宝马通过这一活动把它的经验和领先群伦的意识灵活地带给目标客户。宝马这一销售促进活动,加强了潜在客户、现在客户和潮流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沟通了与其他场合不易传达的潜在客户的联络;传递了有关牌子和产品的特性;把客户产品的印象带上潮流;加强和肯定牌子的形象;并介绍或提供某些典型汽车。此外,宝马还对一些特别锁定的目标客户开展了一些特别项目策划:如每月定期和某些主要的新闻记者聚会;和一些媒介代表探讨车子的功能;和特别目标客户群尝试七系列的宝马,进口商主动提供一些社交及文化活动;资助一些现有和固定的活动,如运动、社交和文化等。
  “宝马就等于形象、机力和性能”。宝马所代表的,是实际资产、竞争力和将来的丰厚利润。
宝马成功的今天,得益于它的策略性管理,优越地位和口碑。
摩托罗拉飞跃无限
  摩托罗拉公司的英文名为MOTOROLA,INC,总部地址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它是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在手提电话和无线电寻呼机领域领先全世界。公司借助良好的管理和正确的方针政策,在
许多美国公司走下坡路的同时,一直增长迅速,成为美国电子公司中的领导企业和可与日本电子公司抗衡的支柱公司。
  摩托罗拉公司在管理体制上主要分七大分部,通讯产品部、半导体产品部、通用系统集团、信息系统集团、汽车与工业电子集团、政府电子集团以及新企业部。在经营管理上,摩托罗拉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注意处理好劳资关系。一直以来公司执行这样一条规定:具有十年以上公司工龄的雇员非经董事会一致同意不得解雇。为了不致因技术变化而导致出现解雇工人的情况发生,公司很注重职工培训。公司设有专门的培训中心负责提供技术培训,规定每个职工每年有五天法定假期用于接受技术培训。第二,注意产品质量。八十年代摩托罗拉
公司实现高尔文确立的目标——使产品不合格率降低90%。美国商务部曾授予其马尔科姆。鲍得里奇全国质量奖。第三,注意新技术开发。该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归纳出以下三点:(1)不断推出令顾客惊讶的新产品。公司在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进行持续性投资。(2)新产品的开发必须注意到速度与实效问题,技术性商品
的生命周期比较短,因此在开发速度上不能落后。(3)以顾客为导向,在质量管理上 务求完美,将顾客的不满减少到零。
  摩托罗拉在移动通讯业从“模拟”转向“数字”的重要关头,曾因保守和自大而一步迟缓,使竞争对手超了上来。痛定思痛,他们在GSM领域收复失地。以手机的中文应用为例,从中文菜单到中文短消息显示到全中文键盘输入,从而实现手机操作全中文话,摩托罗拉创造了诸多第一,带动了中国整个手机市场的中文开发。不仅如此,公司还千方百计的从其他企业获取技术。公司负责人如是说:如果不能打败对手,那就与他联合起来。公司先后与许多大企业比如东芝、美国尤尼塞斯、加拿大的北方电讯公司结成技术联盟。摩托罗拉深知无限因特网是在创新理念指引下的一项高技术集成。无线因特网市场的培育离不开ICP,ISP产业的支持。为此,摩托罗拉还与美国在线、雅虎、阿理巴巴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第四,公司非常注意有选择的进行兼并活动。七十年代公司有选择的兼并了Codex公司,1982年兼并四段系统公司,从而形成由四段公司生产计算机,Codex公司提供联结这些计算机的数据通讯设备,而摩托罗拉公司自己则操作这些计算机的半导体和大部分通讯设备。这就使公司的各业务部门之间建立起了
有机的业务联系,各种业务部门的产品共同构成了一个方便的移动数据处理系统。此外,公司兼并四段公司的一个重要理由,即该公司高效率的销售系统。
  摩托罗拉将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视为该公司发展的基本方针,他们认为:市场占有率是一家公司是否能够继续发展的关键,以为由此可以判断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顾客需要的满足度是不是得到提高,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是不是在上升。公司在营销策略中也不断保持攻势,原则是对任何可能有潜力的市场均不放弃,而且提早积极筹划。早在1988年的营销计划中,摩托罗拉就确定未来有可能激素成长的几个市场——印度和巴西,之后又开展对东欧及中欧市场的
进军计划。1986年摩托罗拉就以向中国销售移动电话,大规模挺进中国市场。1992年公司又投资1.2亿美元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移动式电话机——本地化,也是摩托罗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司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总额已经达到5
亿美元以上。1994年公司被列
为美国第21大跨国经营公司。当年,公司年销售额中有74.50亿美元来自国外,占公司年销售额的43.9%,年利润额中国外部分所占比例为84.8%,公司资产总额有34.6%配置在国外,达到46.74亿美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在中国市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市场份额不断攀升。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手机市场的品牌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去年国产手机全面出击,手机市场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但各家在营销手法上大同小异,不外乎是大力宣传手机品牌、手机功能等等。本来在手机的功能上,各家都做得相去无几,如果营销手法再做得差别不大,你的品牌就难以比别的品牌有更多的注意力和吸引力,要想获得高市场占有率就极其困难。取得成功,就必须发掘创意、开拓思维、改变观念。基于此,摩托罗拉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市场做了许多创新的尝试,启用新的营销观念,力争在新的世纪里做得更好。
  用目标品牌分化摩托罗拉品牌
  在通信行业,将品牌进行分化,用目标品牌在全球范围推广其产品,摩托罗拉是第一家。摩托罗拉经过3年的全球市场调研发现,随着手机外型功能的进步与发展,衍变出了各种文化价值与内涵。各式各样的手机在不同的人手中体现出不同的个性与象征,人们希望通过手机来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因此,将品牌进行分化来推广手机,会比继续使用一个摩托罗拉品牌效果更好。摩托罗拉这个品牌给消费者的印象一直是一个传统的、重视技术突破的“工程主导型”的品牌形象,使用摩托罗拉手机的人必定是事业型、工作型的消费者。而现在,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需求出现了多样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此,摩托罗拉赋予了品牌全新的营销观念,确定了全新的目标品牌战略,推出了以下四个品牌:天拓(ACCOMPLI)、时梭(TIMEPORT)、V.(V
dot)和心语(TALKABOUT),分别对应科技追求型、时间管理型、形象追求型和个人交往型等不同的目标市场。对于这些不同的市场需求,摩托罗拉原有的品牌形象已经不能适应了,如果再继续使用一个摩托罗拉品牌,就不容易激发起消费者新的喜好。手机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产品,它需要具体的形象。摩托罗拉将品牌进行分化,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者“量身定做”产品及其品牌,这样可以使其对消费者的服务更加到位、更加贴切,同时也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更具体、更亲切、更友善的形象,确信这些品牌的手机就是专门为自己设计的,从而在选择上感到更加容易。这,也正是摩托罗拉新的营销观念的核心。
  向目标市场推广目标品牌
  摩托罗拉根据新的品牌战略,将在2000年推出4个目标品牌,其中每个目标品牌背后都有相应产品做支撑,其推广力度也将随之加大。
  在这4个品牌中,摩托罗拉天拓(ACCOMPLI)品牌是专为科技追求型消费者定位的品牌,这类消费者以男性居多,他们对科技十分着迷,永远希望自己是第一个拥有最酷的革命性产品的人,他们追求的是最超前、最先进的感觉。摩托罗拉去年12月推出ACCOMPLI品牌及其首款产品太极A6188正是以这类人为目标。摩托罗拉时梭(TIMEPORT)品牌是时间管理型消费者的钟爱,对于讲求效率、经常需要作出决策的管理人员来说,拥有这一品牌的手机,如三频通L2000、上网手机L2000www等产品可以使他在紧张高效的工作中有条不紊、游刃有余。21世纪,追求时尚、领导潮流成为时尚人类的目标,而V.(V
dot)品牌手机的设计定位就是总能将使用者的个性和品位传达得淋漓尽致,像摩托罗拉V998、V998+、L2088及L2188这几款机型,就充分满足了形象追求型消费者追求时尚、体现地位和反映生活格调的要求。
  在消费者中,有一个群体非常注重生活情趣,他们工作稳定,事业与家庭并重,重视与家人和朋友的感情交流。
  针对这类个人交往型的消费者,摩托罗拉公司于千年伊始特别推出“心语”(TALKABOUT)品牌及其首款产品心语T2688。这一类型的消费者关心家人和朋友,他们使用手机主要用于和家人及朋友的沟通,通过沟通带给亲人温馨的关怀,与朋友共享欢乐,共担忧愁,他们从中得到的是内心的安定与平和。他们体会的是美好人生的一种境界:平静祥和,爱意融融。新年过后在北京四合院举行的那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从形式到内容也正体现了“心语”手机的诉求点:浓浓的亲情、亲密的爱情、温馨的友情时时伴随在你我身旁。这一消费群体在整个手机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摩托罗拉“心语”品牌无疑适时地弥补了这一市场空白,同时,摩托罗拉也成为第一个专门为这个消费群体设计并定做手机的厂商。
  目前摩托罗拉所划分的四个目标消费群体中,“心语”属大众型消费市场,这一市场将是成长最快的消费市场,也将是所有厂商竞争的焦点。这一市场的产品可以理解为市场低端的产品。但摩托罗拉认为,低端产品只是为这一目标消费群体量身定做的产品,而不是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降低。它不应该是又大又笨,也不应该是把价位定得很低,而应是物有所值。所谓物有所值,是指低端产品虽然价位较低,但其基本功能不应该减少。比如心语T2688,它的外型乖巧轻薄、贴合手掌的流线,具有别致可爱的键盘和按钮,全中文字幕、新颖的动画屏保;它的技术保证沟通顺畅自然,双频段自动切换,中文键盘输入,支持免提式耳机,自由编发短消息;它的个人化功能让消费者时时感受到关爱;铃声备忘提示,内置有闹钟、日历和计算器。这些功能完全对应大众型消费市场的需求,其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在这些功能设计中得到充分满足。
  市场运作上节节创新
  市场,对于一个品牌、一个公司而言,是其扩大知名度、提高美誉度的场所。市场运作是全方位地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优质服务,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各个环节上的服务运作。进入新世纪,摩托罗拉在营销新观念的支持下,在市场运作的各个层面更进一步创新。
  售后服务方面,摩托罗拉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全质量服务中心,使消费者能同时享受到手机、寻呼机的高质量维修服务。目前摩托罗拉已在上海、沈阳、广州、成都、北京、天津等地建立了全质量服务中心,以支持遍布全国的各类维修中心和特约快速连锁店。摩托罗拉在推广“全质量服务”过程中,又对广大手机消费者做出承诺:所有摩托罗拉手机的保修,在其特约全质量服务中心,从受理到完成,可在1个小时内进行完毕。
  售前服务方面,摩托罗拉特别重视做好向新闻界朋友、经销商及消费者的宣传服务工作,最近又在宣传服务的创新上大动脑筋。以近两次的新品牌手机新闻发布会为例,一次是采用了交响乐的形式推出的,一次是采用室内剧的形式推出的,这些创新的表现手法不仅显示了摩托罗拉对于每个新品牌浸注的全部热情和力度,而且表达了摩托罗拉对于新闻界朋友与经销商的服务热情,进而也表达了摩托罗拉倾力为消费者做好售前服务工作的热情。因为只有让新闻界朋友及经销商首先清楚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摩托罗拉新品牌和新产品所表达的理念,并产生认同感,才能更迅速、更有效地帮助广大消费者清楚准确地了解摩托罗拉所要传递的信息。
  售中服务方面,摩托罗拉不仅重视对其专卖店的服务和支持,同时,也注意支持移动通信公司或联通公司的营业厅以及逐渐成为主流的手机零售店。为了提高摩托罗拉手机在售中的服务质量,摩托罗拉对专卖店的店主和店员做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并且在店面装璜上给予很多实在的支持。比如摩托罗拉为各专卖店制作了灯箱、招牌,这样即使是一家很土的专卖店,顾客一走进店铺也会感受到很专业的气氛。这样做能够帮助顾客消除其在质量与服务水平上的顾虑,让顾客感受到这是一家由摩托罗拉支持的零售网点。通过对这些专卖店的服务和支持,也间接地向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售中服务,使他们能够在更方便的地点选购到称心如意的手机。
  为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摩托罗拉公司选择最富经济影响力的城市,推出摩托罗拉通信概念店——摩托罗拉城,用以展示企业整体品牌形象。去年,摩托罗拉全球首家通信概念店——摩托罗拉城在成都成立。今年3月18日,又在上海建立,此外还将在北京和广州陆续开设。采用多项先进科技演绎品牌形象的摩托罗拉城,向消费者全面呈现摩托罗拉企业文化的全景,以及作为通信行业领导品牌,对未来通信科技如何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作出承诺,将以更加新颖时尚的娱乐方式,引领光顾者体验未来通信文明。
  创建摩托罗拉城是摩托罗拉在服务方面的又一个创新举措,它是一个集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城。创建摩托罗拉城的初衷是希望将公司的整体形象直接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多年来,由于采取的代理制销售模式,在中国市场上,摩托罗拉公司一直在幕后,直接与消费者见面沟通的机会很少,消费者能够直接了解感触到摩托罗拉公司的机会也很少。摩托罗拉城的创建,将使它由幕后走到台前,希望通过与广大消费者的接触,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并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摩托罗拉城将向消费者展示摩托罗拉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发展历程。它既是一个展示中心,又是一个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中心,更是一个与消费者相互了解沟通的中心。
  1998年,“摩托罗拉”的品牌知名度在中国城市人口中已达92%,而在1994年只有11%。从摩托罗拉1987年在北京建立中国策一个办事处起,摩托罗拉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1年,总投资额达12亿美元,已成为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国企业之一。这11年来,摩托罗拉的品牌知名度持续上升,如果说已获得一点成就的话,那么这点成就完全基于摩托罗拉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品牌建设工程。它坚持每3年回顾、评估一次品牌建设计划和执行方案,并根据新的市场情况制订新的计划和方案。
  摩托罗拉多年的品牌建设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建立/执行品牌计划、产品/市场细分、进一步细分市场及开发新市场、建立大品牌形象。下面我仅以摩托罗拉寻呼机在中国的成长过程为例来分别介绍一下这4个发展阶段。
  早在1988年,摩托罗拉刚进入中国无线电通讯这个市场时,整个无线电通讯行业还很不成熟,因此摩托罗拉的当务之急不是如何进行市场细分,而是考虑如何发展这个行业。当时寻呼机对中国大陆的消费者而言是很神秘、很不了解的,有的只是听香港、新加坡的亲戚朋友说起过。摩托罗拉正是瞄准了这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当然首先要了解的是中国政府对整个电讯行业发展的计划。当时有线电话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不是很高,政府正准备花大精力发展无线电通讯,因此,摩托罗拉首先获得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摩托罗拉也面临着其它的挑战:当时欧美国家的寻呼机已有一系列产品,在中国应推出怎么样的产品或产品组合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呢?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在摩托罗拉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他们从不采取行动。
  在产品定位、价格和分销渠道上公司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调查的目标并不宏大,只是想把一些基本的东西,如产品、消费者、价格、渠道搞清楚。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无线电通讯这个市场在中国虽然是刚刚起步,但中国消费者需要的是一流技术和一流产品。因而在开展广告攻势时,摩托罗拉的着眼点不是市场细分,而是考虑建立品牌的基本要素:高质量,让消费者一想到摩托罗拉就想到有质量保证,以最领先的产品使消费者获得最大的益处。在分销渠道上,我们采取了“拉推结合”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大运营商、机构(如邮电部)进行销售;另一方面也积极占领零售点,将摩托罗拉的广告摆在最“抢眼”的地方,以增强品牌知名度。当时的广告强调的不是寻呼机的某个产品,而是整个寻呼机行业,希望让消费者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在某种特殊情况如紧急情况下想起使用寻呼机,同时又注意把摩托罗拉品牌与情景结合起来,建立行业广泛的知名度。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与成熟,消费者的需要也随之发生变化。寻呼机由单一的商业工具的工作需要已变化为新的需求,产生新的消费群体。同时,由于寻呼机发展到90年代后技术含量越来越低,有不少小生产商逐渐进入。摩托罗拉面临着竞争对手和市场的一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重回市场,与消费者交流,了解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这种需求的多样化正是产品细分化的良机。
  于是,摩托罗拉寻呼机进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一系列的市场/产品细分。这个阶段我们邀请了很多专家,如专门的市场调查公司、广告公司、咨询公司来帮助我们做一系列的细分工作。这时新一轮的广告攻势定位为:寻呼机不仅仅是为了应付特殊情况,任何场合,包括娱乐休闲都可以使用寻呼机,因为它可以建立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从1993年到1995年寻呼机的发展都处于这个阶段。在1995年底,市场已出现了质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寻呼机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可与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媲美,已达到或接近市场饱和。同时,从1988年摩托罗拉初进入中国市场到1995年这七八年间,许多消费者使用的仍是老式寻呼机,他们期待着更新的、更现代化的产品。
  这样,摩托罗拉寻呼机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进一步细分市场,开发新市场。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后,我们的产品策略确立为:一方面鼓励消费者继续把寻呼机视为一种商业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