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用英特尔处理器性能排名的处理器

amd和intel都有什么缺点和优点啊?请高手指教一些,谢谢
如果光从运算速度来看,两家都差不多,甚至AMD还有所领先。但在移动计算领域,Intel比AMD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主要是CPU的能耗方面,在同样的运行速度下,电池能更长时间地持续供电,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最难处理的就是散热的问题,而AMD的同等芯片产生的热量是INTEL的20%以上,所以从工艺上讲INTEL芯片就成为笔记本电脑的首先了,同时电脑运行的各项的性能也和运行环境的温度有直接的关系,温度越高,运行速度等都会大受影响,所以也的首先INTEL。
以前台式机的时候,我用的也是AMD的CPU。
换笔记本,我选的是INTEL,而没有考虑AMD。
笔记本一般用的是套装,包括CPU,芯片组,无线网卡等等...
更加透彻的来说,目前大部分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机械式硬盘均是依靠主轴的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以产生浮力,使磁头漂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数据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
可能是激光头时间长了,蓄积灰尘影响了光驱读取,开壳用气泵吹吹光头除除尘。
如果对价格没什么要求的话!建议你买INTERL!更稳定些!虽然价格有些高!
说句实话,惠普的散热是在是一般
不过散热底座的效果也就是那么2-5度,基本上改变不了什么
如果可以的话,建议你买一个小风扇,直接对电脑吹风
另外,把不需要的光驱...
一般买这种品牌的人不喜欢一个品牌店里有多种其他品牌
开品牌店要抓住买者的心理
南京哪里有卖蜜蜡原石 南京哪里有卖蜜蜡原石的?具体地址?
答: 乙肝的传播途径中其中一条就是为性传播. 性生活过多过频,有可能传播给另一伴的几率会比平常人大一点.对于自身的话,不会转变成大三阳或者肝硬化.
答: 迷信说这叫月子里受了风寒。我觉得可以热敷,再有夏天的时候坚持不用空调,捂汗虽然很苦,但保证见效。让闷在心中的汗出来就好了。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现在的位置:
ARM处理器为什么比Intel更受欢迎?你的手机或平板该用哪款?
安卓支持3类处理器(CPU):ARM、Intel和MIPS。其中ARM无疑被使用得最为广泛。Intel因为普及于台式机和服务器而被人们所熟知,然而对移动行业影响力相对较小。MIPS在32位和64位嵌入式领域中历史悠久,获得了不少的成功,可目前Android的采用率在三者中最低。
总之,ARM现在是赢家,而Intel是ARM的最强对手。那么ARM处理器和Intel处理器到底有何区别?为什么ARM如此受欢迎?你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用的是什么处理器到底重要不重要?
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是你智能设备的大脑。它的任务是通过执行一系列指令来驱动你的设备,包括显示屏,触摸屏,调制解调器等,让一坨塑料金属混合物变成闪亮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移动设备非常复杂,其中的处理器需要执行数百万行指令才能完成人们希望这些设备去做的事。速度和功耗对处理器来说至关重要。速度影响用户体验,功耗影响电池寿命。完美的移动设备必须有好性能以及低功耗。
这就是为什么选择什么样的处理器很重要。一个超级耗电,反应迟钝的处理器会很快吸干你的电池,而一个考究的,高效的处理器给你带来高性能和长久的电池寿命。总体而言,ARM和Intel处理器的第一个区别是,前者使用精简指令集(RISC),而后者使用复杂指令集(CISC)。
通俗而言,精简指令集规模较小,更接近原子操作,而复杂指令集规模较大,更加复杂。所谓原子操作,是指每条指令的工作大都可以由处理器在一个操作内完成,例如对两个寄存器做加法。复杂指令集的指令描述某个意图,但是处理器必须执行3或4个更简单的指令来实现这个意图。例如,可以命令一个复杂指令集处理器对2个数求和,并把结果存入主内存中。为了完成这个命令,处理器首先从地址1中取得第一个数(操作1),然后从地址2中取得另一个数(操作2),然后求和(操作3),等等。
所有的现代处理器都使用一种所谓微指令的概念,这是一个处理器内部的指令集合,用来描述处理器可以做的原子操作。复杂指令集处理器实际上执行了3条微指令。对精简指令集处理器而言,其指令跟其微指令十分接近。而复杂指令集处理器的指令需要先被转换成一些更精简的微指令(就像前面的复杂指令集处理器做加法的例子中那样)。也就是说精简指令集处理器中的解码器(负责告诉处理器到底要干些什么的东东)要简单得多,而简洁意味着高效和低功耗。
文章分页: 1
【上篇】【下篇】
Coffee Lake-S桌面版、Coffee Lake-H高性能移动版、Kaby Lake-R低功耗移动版、10nm Cannon Lake低功耗移动版,四个不同平台都列入八代酷睿,但同样是Coffee Lake-S,却要分成两代,而未来的1...
Intel已经设计出一组新的CPU硬件功能,与操作系统协作,创造虚拟栅栏,保护系统与其中保存的数据免受这种运用预测执行方法的攻击。
Intel的股价今年迄今为止已经增长了12%,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3%的增幅。
科再奇说:“我们从一开始就说,我们认为影响微不足道。分析师需要意识到,我们持续进行此类改进——提高安全性...
8代酷睿桌面处理器(Coffee Lake-S)目前仅发布了6款,i7/i5/i3雨露均沾。可是数量寥寥、价格不低且匹配Z370主板,对一些轻装机用户不算友好。
认为 iPhone X 太贵的人有福了。
新品发布会的一开始,联发科就在 PPT 上放出了 Tech Radar 对他们的评价。让联发科如此有信心的则是本场发布会的主角——Helio P60 处理器。
对了,由于 Helio...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为什么这款英特尔处理器的集显性能比APU还强?
为什么这款英特尔处理器的集显性能比APU还强?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想到,这句经典的名言在CES 2018上就再次得到验证。以往被视为死对头的英特尔与AMD破天荒地联手发布了被称为“搭载Radeon RX Vega M显卡的第八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不要嫌名字长,这中文命名还是很好地体现出了这款处理器与其他英特尔处理器的不同。根据英特尔的官方资料显示,这款处理器可有效满足游戏玩家、内容创建者、以及虚拟混合现实爱好者的需求。同时针对2合1设备、轻薄型笔记本电脑和迷你PC进行优化,将进一步扩大英特尔的产品阵营。
从技术上来看,该款处理器使用英特尔的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 (EMIB) 技术,将英特尔的四核CPU、Radeon RX Vega M显卡和4GB专用 HBM2 封装在一起。EMIB是GPU和HBM2之间的高速智能信息桥梁,相比单独实施的各个组件,将主板上常规芯片所占用的面积减少了接近一半。而CPU与AMD GPU之间的连接则使用的是PCIe 3.0 x8通道,相对普通独立显卡使用的PCIe 3.0 x16显卡来说,带宽减少了一半。不过根据本刊记者现场对英特尔官方的采访来看,PCIe 3.0 x8已经能满足其集成的Radeon RX Vega M显卡的需要,性能不会有明显的损失。更为关键的是,使用规模更小的PCIe 3.0 x8总线,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而其集成的Radeon RX Vega M显卡在技术规模上可是一点都不弱,其最高规格的“搭载Radeon RX Vega M显卡的第八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拥有多达24个CU计算单元,也就是说流处理器数量达到1536个,并配备4GB HBM2独立显存,显存位宽为1024bit。其技术规格可以说比AMD最新发布的桌面锐龙APU还要强大很多。毕竟桌面锐龙APU的旗舰产品锐龙5 2400G也就只有11个CU计算单元,流处理器数量为704个;同时它还只是共享系统内存作显存,没有独立显存。
总体来说,这款处理器的Radeon RX Vega M显卡技术规模已经远超像RADEON RX 560这类独显,后者的流处理器数量只有1024个,而Radeon RX Vega M显卡的流处理器数量介于RADEON RX 560与RADEON RX 570(流处理器数量为2048个)之间。同时这款处理器的1024 bit HMB2的显存配置更远胜RX 560与RX 570的256bit GDDR5显存。
此外,这款奇特的英特尔处理器也应该是首款同时集成有两个显示核心的处理器,它还保留了英特尔处理器原有的HD 630核芯显卡,其目的与之前相同——当用户只是进行轻量级应用,如看4K或高清视频时,使用核芯显卡将更加省电,同时核芯显卡的编码解码能力、视频输出质量也优于不少独立显卡,支持VP9&HEVC 10b硬件编码与解码。
不过在处理器核心方面,“搭载Radeon RX Vega M显卡的第八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并没有明显的进步。经本刊对英特尔官方的采访确认,这款处理器采用的还是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核心,基于14nm+生产工艺,而并非Coffee Lake才用的14nm++工艺。目前英特尔总共推出了多达4款这类处理器,从Core i5到Core i7,覆盖高端与中端市场。其中定位靠后的Core i7-8705G、Core i5-8305G的流处理器数量要少一些,为1280个;定位更高的两款Core i7处理器则全部使用24个CU单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类处理器中,即便是Core i5采用的也是4核心/8线程设计,而非第七代产品的4核心/4线程配置,相信这也是英特尔敢于将它称为第八代酷睿的主要原因。
当然虽然处理器核心不是Coffee Lake,但Kaby Lake核心的表现仍不可小觑,最高3.8GHz~4.2GHz的加速频率,可以轻松满足各种游戏应用,再加上规模庞大,配备4GB HBM2显存的Radeon RX Vega M显卡,依靠集成显示核心“吃鸡”将完全可行。其实测性能在运行多款3D游戏大作时,1080p全高清分辨率下的游戏帧速都超过了60fps,并在游戏性能表现上优于搭载了GeForce GTX 1060 MAX-Q的游戏笔记本。
那么为什么AMD要帮助英特尔打造比APU更强的处理器呢?我们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搭载Radeon RX Vega M显卡的第八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均采用BGA封装,集成在主板PCB上,从目前来看没有在零售市场销售的可能性。本刊也向各大主板厂商进行了咨询,均回复没有见到过这款神奇的产品,无法提供给测试样品。
英特尔表示这款处理器将组要用在轻薄型的游戏笔记本电脑,以及英特尔的NUC上。NUC即英特尔的NUC迷你电脑,它将搭载集成Radeon RX Vega M显卡,Core i7级别的处理器,体形仅有1.2L,它非常适合发烧友和运行大工作负载的内容创作者,是英特尔推出的最小体积并可支持虚拟现实的高端系统。同时,这款NUC还提供了两个Thunderbolt 3端口和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并可同时支持六台独立显示器,其中一个HDMI端口位于设备的前方,便于插入虚拟现实头盔,技术规格都相当强大。据悉这款NUC迷你电脑将于今年春季上市。
因此如是应用在这些层面,那么这款处理器无论是对于桌面级锐龙APU还是锐龙移动版处理器来说,都没有威胁。毕竟它不会出现在DIY零售端市场,而锐龙移动版处理器主要面向物美价廉的轻薄笔记本电脑,“搭载Radeon RX Vega M显卡的第八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则是面向轻薄型的游戏平台,同时技术规模的强大,HBM2显存的集成,也意味着该处理器的成本肯定不会低,和锐龙移动版处理器不会在同一个市场区间竞争。所以,AMD官方对我们说到,“我们不认为这款英特尔处理器会对锐龙移动版处理器、锐龙APU的市场造成任何冲击”。
而这也显然是AMD放心将性能、规格更加强大的Vega显示核心卖给英特尔的主要原因——借助英特尔强大的销售渠道,既能促进显示核心的销售,提升利润,且自身又没有任何损失的话,为什么不联手呢?从产品层面来看,当游戏玩家被那些配备独立显卡,沉重的游戏笔记本搞得彻底崩溃的时候,该处理器的出现将有能力把游戏笔记本的重量控制在2公斤以内,彻底解决这个痛点,并凭借仅仅65~100W的TDP热设计功耗大幅延长游戏笔记本的续航时间。因此这还真不是一个打着AMD、英特尔首次“联手”的噱头之物,而是值得游戏玩家期待的用心之作。英特尔处理器曝安全漏洞,为何持续将近10年才被发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英特尔在本周承认,近年来它出售的几乎所有PC芯片都存在多个严重的软件安全缺陷。因其在桌面处理器市场上占据80%以上的份额,工作站、服务器等行业的份额更是高达90%以上,影响力不可谓不大。由于英特尔处理器的普及程度,导致Intel处理器的用户人人自危,万一他们的处理器有漏洞会导致主机不安全怎么办?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这个漏洞是怎么被发现的:  近日,Google团队经过研究后发现英特尔近几年处理器所用的管理引擎“ME”其实是一套完整的迷你操作系统MINIX,拥有超过一般操作系统内核运行的Ring 0级别(你能够实际访问的最低的 “Ring” )的Ring -3(负数3)级别。要知道,我们日常的程序权限级别都是Ring 3,操作系统内核运行在Ring 0,这也是一般用户能够接触到的最低权限,MINIX则竟然深入到了Ring -3。    这意味着该系统即便是在休眠乃至关机状态下,MINIX都在不间断运行,因为ME管理引擎要在处理器启动的同时就开始执行管理工作,还要负责芯片级的安全功能。RING设计的初衷是将系统权限与程序分离出来,使之能够让OS更好的管理当前系统资源,也使得系统更加稳定。  Google研究后发现,MINIX Ring -3权限级别拥有完整的网络堆栈、文件系统、USB/网络等大量驱动程序、Web服务器。这就意味着,MINIX本身就是个独立于计算机系统之外的完整小王国,想干什么都行,甚至是在你关机状态下架设一个联网服务器!  这就使得MINIX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不管你的电脑里装的是Windows、Linux、macOS,都有一个它在默默运行,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系统。如果这样的系统被外部攻击,比如植入Rootkit恶意软件什么的,用户是百分之百没有任何办法的,因为谁都没有途径去访问它。    由于英特尔从未对外公开过相关信息,研究人员担心,如此级别的核心系统如果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威胁将是空前的,甚至无可防御,Google就正在努力从自家内部服务器上移除MINIX,但尚未成功。  紧张你家的电脑?  对于这样的事件,英特尔处理器广泛的用户均表示非常关注。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像网络传闻中所言:“无敌了”呢?在如洪水猛兽的新闻疯狂转载中,作为读者你得有自己的思考&&  处理器安全漏洞和我们熟悉的“软件那样子的安全漏洞”一样吗?软件层面的很多安全漏洞都是因为我们软件写的不好导致的,而CPU的漏洞跟代码的漏洞还真不太一样。    著名的“奔腾浮点数漏洞”这样的bug算不算安全漏洞?当然算,因为它严重影响了计算安全,某种意义上就是安全漏洞了。既然这样的漏洞都出现过,那更直接的“安全漏洞”也不是不可能发生。像Ring这种东西的硬件实现出了bug的话,就是严重的安全问题了。  英特尔被曝漏洞的是英特尔管理引擎(ME),被嵌入在x86内部,运行自己的封闭源代码固件,是一个隐秘的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像CPU里的另一个独立的CPU,既不能被禁用,也无法从中获取到封闭专有代码。虽然大多数漏洞都需要在本地利用,但因为ME管理引擎也支持AMT主动管理技术,远程发起攻击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如这样一个系统无法审核防火墙的安全状况就有可能会变成一个不可删除的恶意软件。  为了让AMT拥有这些远程管理功能,在不通过x86 CPU 授权的情况,用ME平台可以连接到内存的任何一个部分,并在网络介面上建立一个TCP/IP服务器接口。不论操作系统是否运营防火墙,都可以在这个服务器接口收发通讯。英特尔称,这是一个通过主动管理技术(AMT)收费的系统,用于大企业远程管理他们的电脑。该漏洞主要存在英特尔管理引擎(ME )的主动管理(AMT)、服务器管理组件(ISM)、以及英特尔小企业技术(SBT)中,普通个人电脑PC由于没有相应模块,所以不会被远程控制提权。    所以,普通吃瓜群众看看热闹就行了,英特尔强调这个漏洞并不影响消费级CPU,也就是说AMT、SBT、ISM等技术是不支持消费级处理器的,你可以放心啦!  既然出现问题那么英特尔又会拿出什么解决方案?  据了解,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了好久了,是英特尔故意为之?其实但凡有点电脑常识的人都知道,硬件都是可以破解的,所以肯定会有安全漏洞,不过破解硬件漏洞的成本要远远大于破解软件漏洞的成本。毕竟,找到软件漏洞,可以各种反编译。  ASIC在流片之前都会进行好多次测试,先进行仿真,然后拿FPGA进行测试,再进行样片流片,所有的重要漏洞修改完了之后,才会进行最后的流片。但是那也不代表就没有漏洞了。目前的CPU都不会等到完全测完没有漏洞才上市,而是先测试个大半,然后上市,由用户反馈之后,修复了漏洞,再进行重新流片,反复迭代。    如果只是说漏洞,那自然是无穷无尽的。事实上,目前的IC测试都无法对所有逻辑进行全面覆盖,尤其是大型的CPU,能够覆盖到60%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所以bug是测不尽的,只要不是严重的漏洞,搞IC的人可能都懒得改。所以严格说起来,目前所有的CPU肯定都有漏洞,只不过不那么容易出现。  目前,英特尔公布的漏洞相关细节信息仍然很有限,到底有多大影响还不得而知,但从安全公告描述看,严重程度恐怕会超出一般人想象,而且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完全显现出来。况且,作为发现者的一线互联网巨头企业,Google即便坐拥了全球众多优秀的研发人才,也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由于英特尔处理器的市场高占有率和高流通率,这类问题实在是很难解决。不过英特尔也拿出了积极地态度,英特尔称已经开发了补丁,但需要厂商配合部署。联想是目前唯一明确表示愿意协助用户升级的,其他厂商则只是公布了一些修复措施。同时英特尔也公布了一个检测工具,可以帮助Windows、Linux用户检测自己的处理器是否有影响。更关键的是,处理器漏洞不像系统漏洞那样打个补丁,用户更新下就完了。企业用户或者小型办公用户可以去Intel相关网页查询具体事宜,包括如何确定自己的处理器是否受到影响,并及时升级固件以消除隐患。    机智果仁观点:  一个持续将近10年的漏洞,英特尔不可能是现在才发现吧,要知道这个漏洞是无意中出现的还是特意留下的“后门”还真不好说呢。此外,拥有这类处理器的厂商不止英特尔一家,不知道AMD的处理器如何呢?是否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呢?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安全考虑,国家一直大力支持处理器国产化,龙芯也是在这样的战略考量之下诞生的吧!经此一事,处理器国产化也基本走上了类似国产数据库的道路,因此可以预见,接下来就将是处理器开始逐渐过渡到国内产品的阶段。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特尔处理器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