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星采矿都需要哪些证件:还需等多久

铂金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还不到采矿那一步
  就在周日,有一颗价值连城的近地小行星飞过地球附近,距离比最近的行星要近30倍。图片为美国宇航局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在飞往木星的途中拍摄的小行星Ida和它不远处的小卫星
  就在周日,有一颗价值连城的近地小行星飞过地球附近,距离比最近的行星要近30倍。图片为美国宇航局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在飞往木星的途中拍摄的小行星Ida和它不远处的小卫星
  近日,一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因估计其核心含有约1亿吨铂金,而被网友称为铂金小行星,并掀起了去太空开采铂金的热烈讨论。
  “铂金小行星?这还有待证实。”专门从事太阳系天体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副研究员在仔细分析有关报道后,认为这颗小行星上是否真有铂金还有待确
认。他同时表示,即便真是铂金,目前去开采也是成本远大于收益,根本不划算。“而且,研究捕获小行星的技术,用以排除小行星对地球撞击的危险和探索太阳系
的起源,比太空采矿更有现实意义。”郑永春强调说。
  真铂金与否有待确认
  宇宙中可能富含贵金属的小行星并不稀有。仅在地球附近的轨道上,就有9000颗左右直径超过150米的小行星。2012年,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还发现过一颗“钻石行星”,这颗行星表面主要由石墨和钻石覆盖而成,名叫55巨蟹e,距离地球约为40光年。
  在郑永春看来,这颗铂金小行星之所以被如此称呼,依据的理由是这颗小行星的内核富含铂族金属,但科学家所说的铂族金属,并非做首饰用的铂金,而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第Ⅷ族元素,包括铂、钯、锇、铱、钌、铑六种金属,这其中有些金属元素在地球上也很丰富,价值并不是太高。
  而且,这只是科学家依据光谱特征和密度等数值所推测的小行星的物质成分,但这些数据有不同的解释,因而存在一定误差。“只有通过深空探测才能准确测定这些小行星的物质成分。”郑永春说。
  据他介绍,就像登陆月球采样探明了月球上富含氦-3等物质一样,确认小行星上是否含有某种物质,目前最可靠的方法是登陆采样,其次是探测器飞越或环绕,近日探测冥王星的“新视野号”就是采用飞越方式探明其北极氮冰和甲烷冰的含量。
  如此看来,即便对去铂金小行星采矿热情高涨,也需等待科学家先确认其核心是否真是铂金才不至于空欢喜一场。
  采矿成本远超收益
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即使是含金量99%的黄金从月球上运回来也不划算。”郑永春说,美国的阿波罗号曾从月球运回380公斤的样品,但整个计划耗费了250
亿美元,动用了约30万人。如此计算,运送这些月球样品的成本已远远超过了同等重量的黄金。所以,就目前的航天技术来看,即便是在登陆技术相对成熟的月球
上采矿,也仍然不具有经济效益。
  登陆小行星采样则更困难。日本曾发射了“隼鸟号”探测器登陆名为“丝川”的小行星,历时6年,于2010年
返回地球,带回1500个微粒,大小约为1毫米的千分之一,总重量不到毫克级。美国将发射可用机械臂采集样本的“Osiris-rex”探测器,但至少要
到2020年才能登陆目标小行星。
  郑永春认为,目前小行星探测还只能带回非常微量的颗粒,还不能视作可开采的矿藏。“当然,美国有行星资源等公司将小行星采矿作为具有商业远景的项目来规划是有意义的,但现在还不到采矿的那一步。”郑永春说。
  科研价值远比采矿有诱惑
  对于捕获小行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做这样的努力,他们提出了捕捉小行星计划,需要发射一个特制的航天器,锁定直径在7米左右、质量约500吨的小行星后,释放一个大“口袋”,将小行星套住,再借助太阳能推进器,将其“拖”到近月轨道。
  然而,这并非易事。据我国航天专家庞之浩研究员介绍,该计划有许多难点。首先,要找体积、重量符合要求,且含有水分、富碳化合物、氢氧和一些金属矿物质,以
便为建立空间设施提供必要资源的小行星并不容易。其次,这项计划对捕获装置及其太阳能推进器均有很高要求,而人类此前并没有实施过这样的任务,有可能面临
“拖不动”或小行星失控的风险。
  NASA难道也是看中了太空的财富,想冒险从中发一笔“横财”吗?“这正是我要强调的问题。”郑永春
说,NASA的目的是将小行星作为载人登陆月球的中转站,进而提高载人航天的技术能力,并利用这种技术为实现载人登陆火星做准备,同时,地球也面临着小行
星撞击的现实威胁,捕获小行星项目也是为地球躲避小行星撞击储备技术。“让人类走向深空,从而扩展人类生存疆域,并帮助地球躲避灭顶之灾。这些关系人类未
来存亡的科学研究显然更有意义。”郑永春说。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做客中国新闻网《新闻大家谈》,为网友解密地球“大表哥”。中新网 李卿摄
  中新网7月24日电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今日在谈到地球“大表哥”是否有生物时表示,应该还是有可能,但可能性非常小。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零点,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称,天文学家们发现了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一颗围绕恒星开普勒452运行的行星,这个发现立即在全球引起轰动。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做客中国新闻网《新闻大家谈》,为网友解密地球“大表哥”。
  在发现这颗地球的“孪生星球”后,网友们的各种评论也是脑洞大开。有网友称,我们觉得可以在这个行星上,我们可以想象有生物吗?有另外一个自己吗?
  “这个行星应该还是有可能,只能说这种可能性非常小”,朱进回应说,“它完全跟地球一样太奇怪了。”这次的发现为什么大家比较关注,就是它绕着转的这个恒星跟太阳特别像,这是第一次,以前开普勒曾经发现类似太阳恒星的行星系统,这个恒星跟太阳很像,有好几颗行星绕它转。
  ( 18:00:01)
  【延伸阅读】专家:“另一颗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仍需科学证据
  当地时间7月23日,NASA发布最新消息称,天文学家们发现了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一颗围绕恒星Kepler
452运行的行星Kepler 452b,并且其距离适中,因而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态水。
  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另一颗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仍需科学证据
  中新社南京7月24日电 (记者
朱晓颖)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另一颗地球”的消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认为,这颗太阳系外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可能性还需进一步科学证据。
  据报道,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NASA公布发现迄今与地球最相似的系外行星Kepler452b,其上或有大气层、流动水。它距离地球1400光年。
  “我认为,它存在生命可能性很大”,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认为,这颗行星与地球大小相近,其母恒星“年龄”与太阳接近,二者分别为45.5亿年、60亿年,这为可能的生命演化提供了充足时间;Kepler452b与母恒星的距离,与地球与太阳接近,两颗行星均处在宜居带上。
  “它是人类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其各种指数与地球相似度高达0.98。不得不说,这是人类里程碑式的发现”,王思潮说。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认为,这颗行星上是否承载着长久以来让人类好奇并耗费心血搜寻的生命体,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证据验证。
  今年恰逢人类探测系外行星20周年,目前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超1000颗、已确认的系外行星。在季江徽看来,这次发现的系外行星,其母恒星在温度、亮度上接近太阳,Kepler452b公转周期385天,诸多条件意味着它可能存在孕育生命条件:适宜的温度、大气层和水。
  季江徽表示,若干亿年后,太阳将转变成红巨星(恒星燃烧到后期经历的不稳定阶段),地球也将不复存在。届时,如果人类还存在,将考虑“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问题,今天的研究也是人类未来寻找生存家园的意义所在。
  此外,季江徽透露,紫金山天文台正积极参与中国系外类地行星探测计划(STEP)。该计划将发射一颗卫星,由卫星携带着一台大口径望远镜系统,搜寻太阳系内外的类地行星。(完)
  ( 15:01:01)
  【延伸阅读】 另一个地球?请别脑补太多
  美国航天局(NASA)宣布了寻找太阳系外行星方面“激动人心”的新消息!网络舆论顿时炸锅,平时不大关心科学话题的朋友也激动起来:“另一个地球!”“我们不再孤独!”“活久见!”“要步入新世纪了吗?”“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愚蠢的人类再见我要回母星了。”“黑暗森林!外星人的攻击正在路上!”“人类祸害了一个地球还不够,又要祸害另一个去么?”“平行世界的另一个我是不是也还单身着……”
  非常令人感动的脑洞,然而少年们,你们想太多了。小编以二十年的职业经验表示,最后的消息一定会让你们失望。当然这不赖大家,NASA的预告“……天文学家们已经接近几千年来我们所梦想的目标:发现另外一个地球”实在是太容易让让人思维奔逸,再加上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断失真,公众设想和期待的东西,跟科学家们要说的东西,完全是两回事。
  这样咋乎一番然后围观群众失望走散的事情,NASA干过不止一次了,在太阳系外行星的话题上尤其如此。但这并不是科学家们有意误导,他们是真心觉得新发现很重要,然而学术界与公众的思路不同,对“另一个地球”的标准也不同,读者脑补太多的话,失望是难免的。
  【NASA到底找到了什么?】
  简单地说,这次是通过分析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批发”了500多个新的太阳系外行星候选天体,包括12个大小和公转轨道与地球相似的天体,其中有1个已经被确认是行星,编号为“开普勒452b”。
  不要激动,这颗行星在天文学意义上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科幻的意义上可没有。现在科学家连它是不是固态行星都还没确定,更不要说有没有水、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文明、技术有没有发达到能攻打地球了。
  具体的相似之处何在?开普勒452b的直径不超过地球直径的两倍,与其恒星的距离适当,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近,处在所谓的“宜居带”内——意思是,假如这颗行星上有水,是有可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不至于被恒星烤得完全蒸发掉,也不至于冷得只能结冰,而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此外,它的恒星与我们的太阳非常相像,质量比太阳高4%,亮度高10%,可以说差异不大。
  考虑到上述因素,开普勒452b有可能是一颗固态行星,而不是木星那样的气态行星。按照人类的常识,生命出现在固态行星上的机会当然会多一点,科幻电影里木星上的城市看看就好了。
  就这样啦?就这样了。
  说好的外星人呢?并没有。
【并不稀奇的新发现】
  新华国际客户端发现,2013年曾有一颗代号为开普勒78b的太阳系外行星出了一阵风头,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2倍,质量是1.69至1.86倍,应该是固态行星。然而其表面温度比地球至少高出2000摄氏度,不适合生命存在。又比如,日本科学家2014年发现了一颗轨道与质量与地球类似的行星,但它又太冷了,表面温度约零下210摄氏度。2014年发现的开普勒186F直径只比地球大10%,处于宜居带中,但它的母星不是恒星而是一颗体积小、温度低的红矮星。
  开普勒452b的综合条件可能更像地球,比许多曾经占据媒体头条的“地球兄弟”更兄弟一些。能达到这个程度的候选行星不多,包括2015年1月NASA公布的开普勒438b和开普勒425b,它们也处于宜居带内、可能是固态行星。但这远没有到满足大众的科学幻想的地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普勒452b不算稀奇。
  至于同一批那500多颗候选行星,就更不稀奇了。随着观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的进步,寻找太阳系外行星有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体力活,就像技术成熟之后的基因组测序,正在批量产出。仅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候选行星,就已经有4000多颗,2014年它曾一次“批发”了715颗。
【科学家激动什么?】
  既然连是不是固态行星、有没有水都不知道,科学家们为什么说这发现激动人心?
  因为人类太孤独了。
  到现在为止,人类还没有在宇宙中发现任何地外生命存在的迹象。乐观者通过理论推算认为仅银河系中的“地球兄弟”就可能有好几十亿个,它们的大小和温度都适宜,其中很多也许有生命。悲观者则认为,地球生命形成需要的巧合条件太多、太精妙了,也许在宇宙中就发生过这么一次。
  人类在幻想中构建了辉煌的外星文明,想象力扩展到了其他的宇宙,但在现实中,寻找外星生命最大的成绩还只是“火星上曾经有液态水”这种级别的,连是否有过微生物都不确定。至于地球以外发现的有机物,也只是甲烷之类,完全可以由非生命过程发生。就目前的证据而言,生命只在我们这颗行星上存在,只进化出来过一次,都使用同一套化学机制。真的是寂寞如雪啊。
  人类很早就希望能接触地外文明,数学家高斯曾提出种植大片森林形成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图解,好吸引外星人注意。航天时代的到来断绝了发现月球人和火星人的可能,但太阳系行星仍可以给我们提供生命形成条件和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同时,人类将目光和脚步放得更远,一边搜索太阳系外行星的踪迹,一边发射探测器向茫茫深空捎去问候,希望有人能听见。
  宇宙中固然可能存在与地球生命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但从与我们相似的角度找起,是非常自然的。环境与地球越相似的行星,就越有可能孕育生命(所以我们对火星考察这么热衷),最关键的两点就是:位于“宜居带”内,温度适宜;由岩石组成,呈固态而不是气态(这与行星的大小直接相关)。
  在人类已经发现的几千颗太阳系外候选行星中,大多数并不符合以上条件,开普勒452b这样的已经足够令科学家激动了,他们觉得这已经跟地球很像,可以提供很多有意思的研究线索,帮助更好地判断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宜居行星。这心情好比是,远在异国他乡,遇见一个本国人就会很高兴。而公众满心期待的是遇见曾经一起爬墙上树的昔日邻居好友,不免失望。
  要体会科学家的激动,我们有时要让想象力放慢脚步,等一等现实。(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 11:23:01)
来源:&&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Access denied | www.bf758.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bf758.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409ed2c-ua98).靠矿业发家的土澳,再次要在采矿领域改变人类的命运,即发展外星采矿业!!!
土澳有科学家表示,
人类在住上火星之前,
就能用上土澳从外星采回来的矿!
澳洲国立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Brad Tucker解释,上太空采矿的动机相当简单。
因为能挣钱啊!
Brad Tucker目前是澳洲一个国家研究项目组的成员,项目组的目标就是要研发一个在小行星上采矿的机械模型。
根据Tucker博士的说法,最可行的做法,是先把一个靠近地球的小行星推入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控制中,使其在地球周围盘旋,进而到行星上开采矿石。
这个小行星采矿项目在今年8月成立,目标是在2025年左右完成这个模型的原型开发。
作为一个靠采矿发家,并且正在大力发展太空科技的国家,澳洲设立这个项目,可能是给本国提供了一个在太空留下标记的机会。
Tucker博士说:“如果这个模型研发成功,外星采矿可行,那人类就可以拥有无穷无尽的矿物资源了。”
这将会改变整个采矿行业,并且会改变整个世界的资源利用情况,而且人类距离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遥远。
Brad Tucker博士
团队成员由60名专家组成,分别来自澳洲国立大学、南澳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和西悉尼大学。
他们的研究领域跨越太空工程、天体物理学、经济与法律等,保证团队有能力应对小行星采矿作业带来的无数挑战。
现在他们正在寻找矿业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希望矿业公司能为他们提供采矿技术的专业建议。
天体矿业将会兴起
天体采矿的构想,在1903年就由前苏联著名火箭专家Konstantin Tsiolkovskii提出。
小行星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资源,有的小行星富含有机物和水,而有的小行星则有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
项目的第一个目标是一个直径4到5千米的小行星,光是这一个行星上,就有约50万吨贵金属资源。
这个行星上,有足够300年使用的铂金储量。
立法才是最大阻碍
天体采矿研究的前沿国家中,美国和卢森堡最近都制订出了相关法规的框架。
澳洲国立大学法学院讲师Imogen Saunders说,这两个国家已经制订出法规,承认矿业公司对外星开采所得资源的所有权。
目前的法律还不足以覆盖天体采矿面临的问题,而且人类在天体采矿上会遇到什么问题,还属于未知之数。
如果土澳这个项目研发成功,
人类的命运就会被改写!
小编有生之年
能看到这么伟大的构想实现,
也算是没有白活啊~
您还可以继续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美国终止登月计划之谜, 外星人警告不要靠近我们的采矿基地?|外星人|登月计划|月球_新浪网
美国终止登月计划之谜, 外星人警告不要靠近我们的采矿基地?
美国终止登月计划之谜, 外星人警告不要靠近我们的采矿基地?
美国早在49年前登上了月球,可以说是美国在太空竞争中第一次赶超了苏联,从1969年登上月球之后,美国又在之后3年内进行了6次登月活动,并成功了5次。但之后美国终止登月计划,照理说应该再接再厉,在月球上面建立起永久的研究基地,而美国的突然停止也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因经济原因美国停止登月时至今日美国终止登月计划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甚至有人说美国登月是假,估且不讨论其真假,因为美国登月时全球直播,而且就连对手苏联在月球上有那么多探测器,总会监测到美国登月,连苏联都没说美国登月造假,所以美国终止登月计划更令人好奇。比较客观的说法是因为登月计划耗资巨大,短时间并不能收回成本,想要在月球上建造长时间的研究基地,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说很困难,而且在月球探索上已经走在了苏联人的前面,所以在没有动力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美国终止登月计划。当然这种说法难以让一些人相信了,这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政府隐藏了真相,甚至有许多人认为美国在月球上发现了惊天秘密,所以没有再次登月。更有些国外网友猜测,美国在登月期间受到了神秘外星人的警告,便终止计划。当然这些假说,美国NASA也从来没有回应过。美国终止登月计划的谣言和假说曾在外媒网站上出现过,美国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说出月球上有外星人基地的报道,当时在踏上月球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外星人基地,外星人接触他们后,希望他们离开地球。外星人在这里采矿,不希望被打扰。不过这期报道在琳儿看来更像是网络谣言。流传最广的莫过于月球上的三眼女尸,曾经被取消的阿波罗20号探月计划,其实美国政府秘密发射了,并且带回来一个三眼女尸,而且这具女尸还并没有死,并从中知道了月球曾是外星人在太阳系的实验基地,美国害怕触碰到外星人敏感神经,后来就没有登月了。这个事情就有点真假难辨了,大家可以自己判断。在1987年苏联探测卫星曾在月球背面的陨石坑中发现了美国的二战飞机,并拍摄下照片,但是在次年再次扫描那个地方的时候,飞机已经神秘失踪了。有人推测这是二战时期被外星人劫持到月球上面的。当然这个难辨真假事件也可以从侧面证明美国终止登月计划是因为外星人。中国登月自己寻求答案不过前面这些假说,都是一些相信阴谋论的人提出的观点,所以美国终止登月计划到底与外星人有没有关,这真的只是一个谜,毕竟美国登月至今已经有40多年了,而美国政府从来也不回应这些东西,真相也只有美国知道了:不过现今中国登月计划节节攀升,我们也可以到月球上自己寻找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11被浏览698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星采矿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