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多少风景,电视机不知培养了多少白痴 王菲,”

常摘常新(29):电视机不知培养了多少白痴
◆我常常叹息:旅游业不知败坏了多少风景,电视机不知培养了多少白痴!
——周国平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周国平
◆一部基督教史就是没有信仰的人以维护信仰之名把有信仰的人当作邪教徒烧死的历史。
——周国平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欠;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莫言《檀香刑》
◆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奋斗,为主义牺牲。继承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谨誓。
  ——黄埔军校学员誓词
◆管得越少,成效越好。
  ——杰克·韦尔奇说,习惯于相信自己,不放心他人,粗鲁地干预手下的工作,这是许多管理者的通病。这会形成一个怪圈:上司喜欢从头管到尾,变得事必躬亲、独断专行、疑神疑鬼,部下则束手束脚,养成依赖的习惯,把主动性和创造性丢得一干二净
◆如果优秀人才纷纷跑去坐机关,去当官了,这个社会和国家就没前途。
  ——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说,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看优秀人才往哪里走
◆宗教般的虔诚,竹子般的韧性,老鹰般的眼睛,大海般的胸怀,傻子般的运气。
  ——创业成功五要素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调查价值观;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是激励;3.今天有什么收获吗?巩固所学;4.有什么需要父母的帮助吗?分清责任。
  ——每天与孩子聊10分钟,只聊4个问题,就完成了家庭教育
◆少年蓄电,中年发光,老年保养。
  ——人生如电池
◆眼下有一种中国的出口产品——百万富翁——似乎是不可阻挡的。
  ——BBC称中国富豪正在热切地寻求海外居留权
◆让男人感兴趣的五大神器分别是:1.豹纹2.短裙3.长靴4.钢管5.诱惑的眼神,唯一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孙悟空。让女人感兴趣的五大神器分别是:1.身价高2.霸气3.有安全感4.能保护你5.对你专一,唯一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一个了,那就是藏獒。
——关键还是找到适合你的那一款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梁文道《悦己》
◆看到所有人能看到的,想到没有人能想到的。
  ——创新包括两步
(常作印摘编)
常作印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寒假了,我们一起阅读吧!
文来初中家校互动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net
&Pages: ( 4/4 total )
困惑与坦然  我承认我感到困惑,不明白这世界今天是怎么回事,明天又会变成什么样子。那个修车的老头花二十分钟就赚走了我半日薪水,一个月收入等于我一年工资,难怪他唠叨着:&涨价有什么不好?没涨价我吃贴饼子棒面粥,涨了价我吃大鱼大肉。别说西瓜一元五一斤,三元一斤我也照吃!&我骑着车想,这不算什么,当年莫吉里扬尼不也是用他那无价的画稿去向摆小摊的老婆子乞换一块面包,才得免于饿死?  崔健的歌唱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一位画家朋友对我说:&如今不是凡·高的时代了,生前出不了名的,死后也出不了名,世人早已把你忘记。&现代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复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创造。德尔斐神庙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已被新的时髦箴言取代:&时间就是金钱!&除了赚钱,人们不知拿时间做什么用。难道现代人有真正赏心悦目的娱乐吗?我常常叹息:旅游业不知败坏了多少风景,电视机不知培养了多少白痴!    在西方,&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已是一个典型形象。人的肉体曾经与土地血肉相连,技术文明把它们隔离了开来。人的灵魂曾经有神话或宗教作为家园,科学理性把它从中放逐了出来。汽车、电视、旅游和性成为现代西方人的主要消费对象,但这一切并不能填补精神的空虚。所以愈是现代性的思想家,其实愈浸透着一股&发思古之幽情&的感伤。他们或向往古希腊的审美国度,或怀念中世纪的牧歌生涯,或羡慕东方式的宗法情趣。透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听到同样的呼声--对性灵生活的呼唤。    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弊病。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是理直气壮,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一方面,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鉴于前者,仁人志士戮力于改革、开放和振兴之举;面对后者,哲人贤士呼唤着性灵、爱心和净化之道。文明与野蛮的决战犹未见分晓,超越与沉沦的对峙已拉开序幕。积弊时弊并存,近忧远虑交集。此时此刻,治国者固然身临千钧一发的险关,运思者何尝不是肩负莫衷一是的难题?    也许,为了文明征服野蛮,性灵只好承受技术的压抑。为了金钱战胜权力,精神只好经历市场的沉沦。怕只怕文明与野蛮握手言欢,金钱与权力狼狈为奸,那才真正是民族的灾难。物质上的贫富悬殊已经有目共睹,精神上何尝不也发生着两极分化?好在一个人只要耐得贫困,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上流离失所。认清贫困和寂寞乃是心灵高贵者在这个时代的命运,困惑中倒也生出了一些坦然。
& 有一条寂寞的长街。  那里住下许多人家,却没有一个成年的男子。因为那里出了一个土匪,所有男子便都被人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不再回来了。他们是五个十个用绳子编成一连,背后一个人用白木梃子敲打他们的腿,赶到别处去作军队上搬运军火的伕子的。他们为了“国家”应当忘了“妻子”。  大清早,各个人家从梦里醒转来了。各个人家开了门,各个人家的门里,皆飞出一群鸡,跑出一些小猪,随后男女小孩子出来站在门限上撒尿,或蹲到门前撒尿,随后便是一个妇人,提了小小的木桶,到街市尽头去提水。有狗的人家,狗皆跟着主人身前身后摇着尾巴,也时时刻刻照规矩在人家墙基上抬起一只腿撒尿,又赶忙追到主人前面去。这长街早上并不寂寞。  当白日照到这长街时,这一条街静静的象在午睡,什么地方柳树桐树上有新蝉单纯而又倦人的声音,许多小小的屋里,湿而发霉的土地上,头发干枯脸儿瘦弱的孩子们,皆蹲在土地上或伏在母亲身边睡着了。作母亲的全按照一个地方的风气,当街坐下,织男子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用小小的木制手机,固定在房角一柱上,伸出憔悴的手来,敏捷地把手中犬骨线板压着手机的一端,退着粗粗的棉线,一面用一个棕叶刷子为孩子们拂着蚊蚋。带子成了,便用剪子修理那些边沿,等候每五天来一次的行贩,照行贩所定的价钱,把已成的带子收去。 &
& 许多人家门对着门,白日里,日头的影子正正的照到街心不动时,街上半天还无一个人过身。每一个低低的屋檐下人家里的妇人,各低下头来赶着自己的工作,做倦了,抬起头来,用疲倦忧愁的眼睛,张望到对街的一个铺子,或见到一条悬挂到屋檐下的带样,换了新的一条,便仿佛奇异的神气,轻轻的叹着气,用犬骨板击打自己的下颌,因为她一定想起一些事情,记忆到由另一个大城里来的收货人的买卖了。 &
& 她一定还想到另外一些事情。  有时这些妇人把工作停顿下来,遥遥的谈着一切。最小的孩子饿哭了,就拉开衣的前襟,抓出枯瘪的乳头,塞到那些小小的口里去。她们谈着手边的工作,谈着带子的价钱和棉纱的价钱,谈到麦子和盐,谈到鸡的发瘟,猪的发瘟。  街上也常常有穿了红绸子大裤过身的女人,脸上抹胭脂擦粉,小小的髻子,光光的头发,都说明这是一个新娘子。到这时,小孩子便大声喊着看新娘子,大家完全把工作放下,站到门前望着,望到看不见这新娘子的背影时才重重的换了一 次呼吸,回到自己的工作凳子上去。  街上有时有一只狗追一只鸡,便可以看见到一个妇人持了一长长的竹子打狗的事情,使所有的孩子们都觉得好笑。长街在日里也仍然不寂寞。  街上有时什么人来信了;许多妇人皆争着跑出去,看看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寄来的。她们将听那些识字的人,念信内说到的一切。小孩子们同狗,也常常凑热闹,追随到那个人的家里去,那个人家便不同了。但信中有时却说到一个人死了的这类事,于是主人便哭了。于是一切不相干的人,围聚在门前,过一会,又即刻走散了。这妇人,伏在堂屋里哭泣,另外一些妇人便代为照料孩子,买豆腐,买酒,买纸钱,于是不久大家都知道那家男人已死掉了。  街上到黄昏时节,常常有妇人手中拿了小小的笸箩,放了一些米,一个蛋,低低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慢慢的从街这端走到另一端去。这是为不让小孩子夜哭发热,使他在家中安静的一种方法,这方法,同时也就娱乐到一切坐到门边的小孩子。长街上这时节也不寂寞的。  黄昏里,街上各处飞着小小的蝙蝠。望到天上的云,同归巢还家的老鸹,背了小孩子们到门前站定了的女人们,一 面摇动背上的孩子,一面总轻轻的唱着忧郁凄凉的歌,娱悦到心上的寂寞。  “爸爸晚上回来了,回来了,因为老鸹一到晚上也回来了!”  远处山上全紫了,土城擂鼓起更了,低低的屋里,有小小油灯的光,为画出屋中的一切轮廓,听到筷子的声音,听到碗盏磕碰的声音……但忽然间小孩子又哇的哭了。  爸爸没有回来。有些爸爸早已不在这世界上了,但并没有信来。有些临死时还忘不了家中的一切,便托便人带了信回来。得到信息哭了一整夜的妇人,到晚上便把纸钱放在门前焚烧。红红的火光照到街上下人家的屋檐,照到各个人家的大门。见到这火光的孩子们,也照例十分欢喜。长街这时节也并不寂寞的。  阴雨天的夜里,天上漆黑,街头无一个街灯,狼在土城外山嘴上嗥着,用鼻子贴近地面,如一个人的哭泣,地面仿佛浮动在这奇怪的声音里。什么人家的孩子在梦里醒来,吓哭了,母亲便说:“莫哭,狼来了,谁哭谁就被狼吃掉。”  卧在土城上高处木棚里老而残废的人,打着梆子。这里的人不须明白一个夜里有多少更次,且不必明白半夜里醒来是什么时候。那梆子声音,只是告给长街上人家,狼已爬进土城到长街,要他们小心一点门户。  一到阴雨的夜里,这长街更不寂寞,因为狼的争斗,使全街热闹了许多。冬天若夜里落了雪,则早早的起身的人,开了门,便可看到狼的脚迹,同糍粑一样印在雪里。
哲学与民族的健康 有些人反对一切哲学,他们的话有时倒是值得一听的,尤其当他们奉劝德国人的病态头脑拒斥形而上学,而代之以象歌德(德国大文豪Goethe,)那样借体魄获得净化,或者象瓦格纳(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Wagner)那样借音乐获得圣化之时,更是如此。民族的良医唾弃哲学;因此,谁想替哲学辩护,他就应当指出,一个健康的民族为何需要并且确已运用了哲学。如果他能够指出这一点,那么,也许病人也就能够实实在在获得一种教益,懂得哲学为何恰恰对于他们是有害的。 诚然,完全不要哲学,或者对哲学只有极其浅薄的、几乎是儿戏般的运用,却依然能够健康,在这方面不乏令人信服的例子,全盛时期的罗马人就是这样无需哲学而生活的。但是,一个病弱的民族借哲学重获失去了的健康,这样的例子又在哪里?如果说哲学果有显示过其助益、拯救、预防的作用,那也是在健康人身上,对于病人,它只会令其愈益病弱。如果一个民族业已分崩离析,其组成分子的维系力业已弛而不张,那么,哲学从来不曾使这些个体与整体重新结合起来。 如果一个人冀望兀然自立,在自己周围筑起自足的篱笆,那么,哲学总是准会使他更加孤立,并且让他在这孤立中给毁掉。哲学如果不是圆满足备地存在,它也就是危险的,而能让哲学充足完备的,就只有一个民族(但不是每个民族)的壮健体魄而已。 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它表明在一个民族身上什么东西可以称作健康。Hellas——希腊,作为真正的健康人,它的民族从事哲学,而且从事此中,较诸其他任何民族要多得多;他们就此为哲学作了一劳永逸的辩护。他们未能适时而止,甚至到了风烛残年,他们的举止仍然象是哲学的热血弟子,尽管这时他们已经只把哲学看成对基督教教条的虔诚的烦琐考证和神圣的项屑论争了。由于他们未能适时而止,从而大大削弱了他们对于那些野而未驯的后代的贡献;他们后代正值桀傲不驯的青春年华,不得不被那巧工编结而成的网罟缠住。 另一方面呢,希腊人倒懂得适时而始,并且比其他任何民族更为明确地演示了,必须怎样开始从事哲学。也就是说,不是等到悲苦之时,象某些从郁闷心境中推演哲学的人所臆断的那样,而是在幸福之时,在成熟的成年期,从勇敢常胜的男子气概的兴高采烈中迸发出来。希腊人在这样的时期从事哲学,这一点恰好启发我们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应该是什么,更启发我们理解希腊人本身。如果象我们今天那些道学市侩所想象的,当时的希腊人不过是冷静世故的技匠和乐天善感的人,或者象无知的空想家所津津乐道的那样,他们是沉溺在自我的迷雾中,深深吐纳而深有所感,那么,哲学的源头就决不会在他们身上得以昭示;他们身上最多只有顷刻流失沙滩或蒸发成雾的小溪,决不会再有翻涌着骄傲的浪花的波澜壮阔的江河,而在我们眼里,希腊哲学正是这样的江河。[ 此贴被戴思杰的家长在 10:04重新编辑 ]
这让人有些难以置信,是的,我明白。说到底,谁会用这样的心情迎接死神的到来?即便是一个会计,他(她)就一定能有条不紊地过人生尽头的每一天吗?人怎能不跌入失望的峡谷?怎么会不同命运再做抗争?怎么会不去奋力一搏,力图抓住最后一线希望?面对死亡,人们真的能够积极应对吗?真的能够把它当作人生其他阶段来一样看待吗?真的能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还面带笑容吗?这种逻辑是不是自相矛盾呢?而且,最不可思议的就是,怎么能使之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呢?在大多数人看来,死神是面目可憎的。人们不想花上一分一秒来考虑“死”究竟是什么。人们当下的字典里没有“死”这个字眼,他们都想等到以后再来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还为时尚早。当人们见到我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想起“死亡”二字,会觉得我过早离世,让人扼腕叹息。我可以读懂他们的眼神。我今年53岁,不过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可能至少有70岁,甚至像个75岁的老人。我的右脸颊塌陷变形,就像患了严重的中风一样。很快,我的头发会因化疗而全部脱落,而我的头皮也会变得粗糙。吉娜说我看起来像电影《王牌大贱谍》(Austin Powers)里的“邪恶博士”,只不过我看起来更加和蔼可亲一些。我说话也变得含混不清了,好像口中含着石粒一样。我的一位同事说我似乎一下子操起了马萨诸塞州口音了。有时候,即便是家人和多年的好友,都要听我重复好几遍,才能明白我到底在讲些什么。亲友们经常会请求我,应该说是哀求我吧,让我去接受严酷的治疗,希望能有奇迹发生。一些朋友和同事甚至感到生气,因为我的态度和选择的道路分明是在说:奇迹与可能性都是不值得一试的。当然我打心底也希望第二天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会在头版告诉世人,治疗癌症的医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够让我多活上几十年。可是,我不愿意寄希望于这种虚无缥缈的可能性上。我所遇见的大多数人都希望我能够一直活下去,或是至少再活上几年。这样一来,尽管我迟早会离开这个世界,但至少不要这么匆匆而去。有些人在生前写好了自己的墓志铭。当然,也有人自己挑选好自己的墓地,定好自己的临终遗愿到底是想土葬还是火化,还是要把自己的遗体捐赠给科学研究事业。可是当我需要为自己的后事做出安排时,在我的亲友中,并没有人能够像管理账簿一样地来料理自己的后事。我自己打算这么做,不是为了去影响别人,而是因为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做事有条理,有计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会计不仅是适合我的职业,它也和我的性格吻合。我的性格特点让我在金融业和会计业得以崭露头角,也同样使我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毫无头绪——即便是迎接自己的死亡。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
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作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隐士就那么存在着: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 &
中国人说,他们的历史要上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是目前人们所知的最早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来这些部落的人民把自己称为中国人。但黄帝是从两个隐士那里,学会了怎样战胜敌人和延年益寿的。从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600年,他统治了一百年。大约与此同时,埃及建造了第一批金字塔。 &
黄帝乘龙回归了仙班。此后,中国新生文明的领导权又经历了几代人。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的时候,传到了尧的手中。两千年以后,孔夫子称赞尧是最有智慧的人,因为他略过了自己家族的成员而选择了一位隐士作为继承人。公元3世纪,皇甫谧在他的著作《高士传》中,记述了这件事情: &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 &
许由没有接受尧的建议,为了清除这席谈话可能残留的影响,他到河边洗了耳朵。但是尧决意要找到一个品德优秀的人,于是他又去接近另一位名叫舜的隐士。舜接受了尧的禅让,后来他也去找了一位隐士来做自己的继承人。《高士传》又一次记载了这一事件: &
(及尧受终之后,)舜又以天下让卷(善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从之,不赏而民劝之,天下均平,百姓安静,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丕作皇韶之乐以愚民心,天下之乱从此始矣。吾虽为之,其何益乎?予立于宇宙之中,冬衣皮毛,夏衣 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去,入深山莫知其处。 &
皇甫谧所记载的这两个故事,是从《庄子》以及其他公元前4 世纪或更早的著作中择取的。看起来,中国人似乎从开始记录中国文明早期领导者的轶事时起,就已经同时记载了隐士的故事。在过去的两千年里,他们一直重复着这些隐士统治者的故事—如果不竭力去仿效的话,那么他们就将其视为理想人物,珍藏于心中。当然了,密集的群山是不会像人这样做的。但是这些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一个隐士社会—姑且假定这是可能的—它们是针对那些行使权力的人的。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是,权力的传递应该建立在美德和智慧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裙带关系。[ 此贴被戴思杰的家长在 10:23重新编辑 ]
我们活着做什么李汉荣
看见雪,我就情不自禁地感到自己的不洁和浑浊;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意识集中起来,能提炼出雪的纯洁和美丽吗?不忍心踩那雪地,脚上的尘埃玷污了它,记忆里就少了一个干净的去处。 &
从一棵树下走过,总是感叹和敬畏。它从古代就站在这里,它在等待什么呢?它深深的皱纹,让人看见岁月无情的刀刃。它依然开花、结果,依然撑开巨大的浓荫。不管有没有道路通向它,它都站在这里,平静而慈祥,像一个古老的、圣者的微笑。 &
是一棵树就撑起一片绿荫,它所在的地方就变成风景,风有了琴弦,鸟有了家园,空旷的原野有了一个可靠的标志。我生天地间,真比一棵树更有价值吗?我能为这个世界撑起一片绿荫,增添一处风景,能成为旷野上的一个可靠的标志吗? &
& 一棵小草,也以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一只飞鸟,也以它柔弱的翅膀,提升着大地的视线;一块岩石,也以它孤独的臂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一条鱼、一点萤火、一颗流星,都在尽它们的天命,使无穷的大自然充满了神秘和悲壮…… &
人活着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天天吃饭,除了少量被身体吸收,大部分都变成肮脏的排泄物;我们天天说话,口中的气流仅能引起嘴边空气的短暂颤动,很少能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我们天天走路,走到天边,甚至走到月球,我们还得返回来,回到自己小小的家里;我们夜夜做梦,梦里走遍千山万水,醒来才发现自己仍然躺在床上……
& 我活着,全靠自然、众生的护持和养育,我这五十多公斤的躯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浓缩了大自然太多的牺牲,浓缩了人类文明的太多的恩泽。这皮鞋皮带,令我想起那辛苦的耕牛;这毛衣毛裤,让我遥感到另一个生命的体温;这手表,小小的指针有序地移动着,其微妙的动力当追溯到数百亿年前大宇宙的神秘运作,以及当代的某几双全神贯注的可敬的手;这钢笔,这墨水,这纸,这书籍,这音乐,这萝卜青菜,这白米细面,这煤气灶,这锅碗,这灯光,这茶杯,这酒……我发现,这一切的一切,竟没有一件是我自己创造的!全部是大自然的恩赐和同胞们的劳动。我占有的消耗的已经太多了。为了我文明地活着,历史支付了百万年刀耕火种、吞血饮雨的昂贵代价;为了我快乐地思想,太阳、地球、动物、植物、矿物以及整个宇宙都在没有节假日地忙碌着、运作着;为了我舒畅地呼吸,大气层、河流、海洋、季风、森林、三叶草以及环保站的工人,都在紧张地酿造着、守护着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
这是天大的恩泽、地大的爱情。我享用着这一切,我竟不知道努力回报,却常常加害于我的恩人们:我投浊水于河流,我放黑烟于天空,我曾捕杀那纯真的鸟儿,我曾摧折那忠厚的树木,我曾欺侮赐我以大米蔬菜的农民大伯,我曾鄙视赐我以清洁清新的环保工人…… &
我一伸手,一张口,就享用着大自然,就占有着无数人的劳动成果。即使我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也在享用着。我至少在享用这木头制成的床以及这棉被毛毯,我同时也在享用着和平宁静的环境……
& 享用着。几乎是时时刻刻日日夜夜地享用着。难道人活着仅仅是享用?不是享用?那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
以真诚的感恩去回报大自然的恩泽。
& 以加倍的创造去回报同胞们的创造。
& 于是,感恩和创造,就成为人生最动人、最壮丽的两个主题。 &
于是,我听见万物都在默默地启示我—— &
蚕说,用一生的情丝,结一枚浑圆的茧吧; &
树说,为荒凉的岁月撑起一片绿荫吧; &
煤说,在变成灰烬之前尽量燃烧自己; &
野花说,让你的生命开一朵美丽的花……
从花莲回来,走苏花公路,到崇德隧道口附近,看到几个工人在排石板阶梯,他们专注的神情吸引了我,我便下车了。 &
工人用一种近乎悠闲的样子排石板梯,他完全不用水泥或任何粘接物,他只是把造型都不同的石板沿山坡调整,让石板密实在山坡上,并与下一个石板接合。 &
这看起来不甚费力的工作,事实上是孕含了极独运的匠心,以及全副的精神,工人必须要完全了解每一块大小不同的石板和每一寸不同斜度的山坡才做得到。 &
不远处,就是海了,一层青、一层蓝、一层靛的,完全没有污染的海。 &
“这石阶可以通到海边吗?”怕惊扰了他的工作,我小声的问工人。 &
他正一分一分地挪着手上的石块,约三十秒后,他头也没抬地说:“往下走,转两次弯,就到海边了。” &
我兴奋地沿石阶跳跃而下,心情欢愉像一个孩子,我发现阶梯的两旁开满牵牛花,比平常看到的还要硕大,是最美丽的浅紫色,色泽清丽,还带着今天清晨的露水。 &
到了海边,看到海岸的卵石美丽不输给牵牛花,粒粒皆美,独一无二。一艘渔船正顺着波浪在海岸不远处载沉载浮。 &
我蹲下来捡石头。 &
我向来都喜欢海边的卵石,因为这些石头从来没有隐藏,也不故意显露,它只是在海岸如实呈现它的美与风采。它不怕人笑,也不排斥别人的掌声。 &
这石头、这海洋、这路边的牵牛花、这专心排石阶的工人,都如是如实地在演出自己,既没有隐藏,也没有显露。这样一想,使我震惊起来:呀!呀!原来我们身边最美的事物,无不如实、明白、澈如水晶。 &
只可惜这水晶映现的沛然万象,凡俗的眼睛都把它当玻璃来看待。 &
如果我们要看见这世界的美,需要有一对水晶一样自然清澈的眼睛;如果我们要体会宇宙更深邃的意义,则需要一颗水晶一样清明、没有造作的心。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
&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
&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
&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查看全文:
&Pages: ( 4/4 total )
&|- 通知公告
&|- 校长的话
&|- 校家委会
&|- 金牌教师
&|- 桃李满园
&|- 校园文化
&|- 文来大队部
&|- 竞赛特长
2012级(七年级)
2011级(八年级)
2010级(九年级)
2009级(已毕业)
&|- 课外生活
&|- 育儿心经
&|- 家长互助
&|- 意见建议
&|- 学生须知
校调查问卷
2011级(八年级)
2010级(九年级)
2009级(已毕业)
2007级(已毕业)
&|- 2015级(六年级)
年级工作动态(2015级年级组长:顾文杰)
2015级家委会
2015级1班(班主任:姚文静)
2015级2班(班主任:周杭英)
2015级3班(班主任:陈士洪)
2015级4班(班主任:周洁)
2015级5班(班主任:翟慧芬)
2015级6班(班主任:蒋冬梅)
2015级7班(班主任:卢欣)
2015级8班(班主任:何贝贝)
2015级9班(班主任:冯林飞)
2015级10班(班主任:顾文杰)
2015级11班(班主任:茅琳琳)
2015级12班(班主任:陶丽萍)
&|- 2014级(七年级)
年级工作动态(2014级年级组长:兰春华)
2014级家委会
2014级1班(班主任:李董丹)
2014级2班(班主任:袁红)
2014级3班(班主任:左维)
2014级4班(班主任:韦华)
2014级5班(班主任:吴敏)
2014级6班(班主任:徐曼)
2014级7班(班主任:胡攀峰)
2014级8班(班主任:庄隽怡)
2014级9班(班主任:袁艳萍)
2014级10班(班主任:姚国昕)
2014级11班(班主任:兰春华)
2014级12班(班主任:章臻)
&|- 2013级(八年级)
年级工作动态(2013级年级组长:鲁新忠)
2013级家委会
2013级1班(班主任:吴涛)
2013级2班(班主任:王贺喜)
2013级3班(班主任:赵婷婷)
2013级4班(班主任:潘梦媛)
2013级5班(班主任:吴笑虹)
2013级6班(班主任:曹乐煬)
2013级7班(班主任:沈伟)
2013级8班(班主任:林婷姣)
2013级9班(班主任:秦红慧)
2013级10班(班主任:万春英)
2013级11班(班主任:朱春燕)
2013级12班(班主任:黄莉莉)
&|- 2012级(九年级)
年级工作动态(2012级年级组长:朱萍)
2012级家委会
2012级1班(班主任:张静)
2012级2班(班主任:潘东豪)
2012级3班(班主任:张延华)
2012级4班(班主任:茅卫星)
2012级5班(班主任:张伟)
2012级6班(班主任:冯建华)
2012级7班(班主任:杨晓珏)
2012级8班(班主任:杨凯华)
2012级9班(班主任:陆燕萍)
2012级10班(班主任:张瑞萍)
2012级11班(班主任:谢小花)
2012级12班(班主任:沈秉权)
年级工作动态(2011级年级组长:顾文杰)
2011级(九年级)家委会
2011级1班(班主任:姚文静)
2011级2班(班主任:周洁)
2011级3班(班主任:兰春华)
2011级4班(班主任:何贝贝)
2011级5班(班主任:翟慧芬)
2011级6班(班主任:王垚)
2011级7班(班主任:万春英)
2011级8班(班主任:顾文杰)
2011级9班(班主任:武海燕)
2011级10班(班主任:向红艳)
2011级11班(班主任:冯林飞)
2011级12班(班主任:周杭英)
年级工作动态(2006级年级组长:褚素苹)
2010级(九年级)家委会
2010级1班(班主任:陆燕萍)
2010级2班(班主任:胡攀峰)
2010级3班(班主任:章臻)
2010级4班(班主任:左维)
2010级5班(班主任:杨晓珏)
2010级6班(班主任:袁红)
2010级7班(班主任:施秀琴)
2010级8班(班主任:朱萍)
2010级9班(班主任:庄隽怡)
2010级10班(班主任:袁艳萍)
2010级11班(班主任:方仙华)
2010级12班(班主任:徐昊)
年级工作动态(2009级年级组长:汤莹琪)
2009级(已毕业)家委会
2009级1班(班主任:尹纳)
2009级2班(班主任:冯林飞)
2009级3班(班主任:刘佩孜)
2009级4班(班主任:鲁新忠)
2009级5班(班主任:赵婷婷)
2009级6班(班主任:吴笑虹)
2009级7班(班主任:姚金明)
2009级8班(班主任:秦红慧)
2009级9班(班主任:兰春华)
2009级10班(班主任:王贺喜)
2009级11班(班主任:潘东豪)
2009级12班(班主任:张延华)
年级工作动态(2008级年级组长:张琼学)
2008级1班(班主任:李萍)
2008级2班(班主任:周洁)
2008级3班(班主任:张伟)
2008级4班(班主任:杨凯华)
2008级5班(班主任:万春英)
2008级6班(班主任:范爱文)
2008级7班(班主任:冯林飞)
2008级8班(班主任:金花)
2008级9班(班主任:李刘浩)
2008级10班(班主任:卢欣)
2008级11班(班主任:瞿小红)
2008级12班(班主任:潘东豪)
2008级13班(班主任:张瑞萍)
2008级14班(班主任:张延华)
年级工作动态(2007级年级组长:柴本胜)
2007级1班(班主任:郁梅华)
2007级2班(班主任:沈祎)
2007级3班(班主任:焦艳)
2007级4班(班主任:缪娴)
2007级5班(班主任:冯林飞)
2007级6班(班主任:顾文杰)
2007级7班(班主任:武海燕)
2007级8班(班主任:柴本胜)
2007级9班(班主任:徐枢清)
2007级10班(班主任:张延华)
2007级11班(班主任:姚文静)
2007级12班(班主任:向红艳)
2007级13班(班主任:潘东豪)
年级工作动态(2006级年级组长:陆燕萍)
2006级1班(班主任:施秀琴)
2006级2班(班主任:王垚)
2006级3班(班主任:姚金明)
2006级4班(班主任:兰春华)
2006级5班(班主任:朱萍)
2006级6班(班主任:袁艳萍)
2006级7班(班主任:张延华)
2006级8班(班主任:张瑞萍)
2006级9班(班主任:李玉梅)
2006级10班(班主任:庄筱妹)
2006级11班(班主任:刘姵孜)
2006级12班(班主任:潘东豪)
>> 家长委员会
Powered by
Code & 2003-06
Total 0.012472(s) query 4, Time now is:04-03 16:04,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才白痴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