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一下您知道哪里有大量的砷黄铁矿矿吗?谢谢

乌孙温泉线单人重装穿越(重要信息、攻略、轨迹)
查看:171362 | 回复:377
6月20日至27日,历时8天,其中第六天一个人在天堂湖发呆。全程7天,约120公里,最高海拔约3800米(阿克达坂)。
20:29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文笔有限,写不出什么华丽的文字,也没有带上沉重的单反,照片基本是手机和卡片机。所有的文字、,只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个念想,也为以后走乌孙温泉线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
20:30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20:31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顶一个! &&驴币 + 2
v5 &&驴币 + 6
加油 &&驴币 + 1
精品文章 &&驴币 + 2
谢谢分享! 正在找资料。。。 &&驴币 + 2
谢谢楼主分享! &&驴币 + 2
鼓励分享 &&驴币 + 2
鼓励分享 &&驴币 + 2
老闲威武,就是这线路solo风险性太大,不建. &&驴币 + 2
精品文章 &&驴币 + 2
给力 &&驴币 + 4
支持 &&驴币 + 2
鼓励分享 &&驴币 + 3
牛,啥时候还想去?带上我 &&驴币 + 2
好活动,必须顶起,黑英山和克孜尔乡去了很. &&驴币 + 3
精品文章 &&驴币 + 6
优秀帖奖励8264币 &&8264币 + 1 枚
坐等更新,支持 &&驴币 + 3
鼓励分享 &&驴币 + 6
鼓励分享 &&驴币 + 2
上海-老闲 发表于
日至27日,历时8天,其中第六天一个人在天堂湖发呆。全程徒步7天,约120公里,最高海拔约3800米 ...
先说说三条重要信息:1,由于单人穿越,所以本着减少包车支出的目的,故到伊宁后,选择班车(28元)到特克斯,然后再包车去徒步起点黄铁矿(特克斯包车800元,伊宁包车约)。出发前联系了特克斯包车的常师傅,结果给他完完整整的挖了一个坑,把我装了进去。事先联系包他的五菱面包车,说到黄铁矿,最低800元。后来改口说路不好走,只能送到红蓝顶房子那里。问红蓝顶房子在哪个位置?说距离黄铁矿不远也不近,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最后给了个定心丸:我尽量往里开,实在过不去也没办法。好吧,就这样敲定了,这个坑我也算跳进去一半了。6月20日一早8点我们从特克斯出发,过了检查站和温泉,11点10分过桥,11点20分就来到红蓝顶房子那里,他立马和我说,我们说好的,就送到这里,再进去就要加钱了。我有点懵,再看轨迹,从检查站到这里12公里,距离黄铁矿还有足足24公里。我给他看轨迹,告诉他黄铁矿的位置,呵呵,这时我明白了,他自己从来就没到过黄铁矿,根本不知道黄铁矿在哪儿。我判断,他从来就没有把任何一个队伍送到过黄铁矿。路还是很好开,我也没搭理他加钱的事,于是继续前行,不过前行不到1公里,路上横着一条小溪流,于是这个坑现形了。他跳下车,装模作样的检查路况,结论是车会陷进去,无论怎么说,死活不再往前开了。我知道不加个400、500,他是不会动车子了。算了,既然已经跳坑里了,就自己爬出来吧,于是付钱走人。顺便说一句,另外还加了50元给他,这是他给检查站的钱,哈哈,这钱其实我知道都应该是包车师傅算在包车费里的,我已经懒得和他去理论。早点离开这货,早点开始自己的徒步。
20:41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大部分的面包车,都只能送到这个地方,也就是第二条溪流处。估计阿诺他们也是被送到这里。这里的水明显比第一条溪流大。
20:41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我足足走了6个半小时,终于到了黄铁矿。庆兴还好自己一个人,如果带队的话,非得给队友骂死。一路上当地人的摩托车飞驰而过,扬起一片尘土。在快到黄铁矿的时候,遇见了一辆桑塔纳,问我愿不愿搭车,我看看轨迹就要到目的地了,就没上车。桑塔纳都能开到这,五菱神车居然不行,只能呵呵呵了。出山后,问了伊宁的包车师傅,答案是此位常师傅,去年已经坑过一个队了,结果那个队在里面重新找了车,才到黄铁矿。
20:42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这位特克斯的常师傅,电话:。说这么多,就是希望以后走新疆乌孙线的朋友,不要再上当了。最好的方案就是直接在伊宁包车。费用看着贵,其实便宜多了。推荐几个伊宁包车的电话:温师傅:,有越野车昆仑户外,老姜:,丝路游户外,金涛:刘哥:
鼓励分享 &&驴币 + 2
佳作!!! &&驴币 + 6
2,堰塞湖的溜索
如果坐越野车的话,是可以直接到堰塞湖的。那里现在有工人用的溜索,可以直接到堰塞湖的湖尾,这样就不用再翻越堰塞湖垭口了。当然看个人喜好,我觉得翻堰塞湖垭口还是挺有意思的
3,如果想翻越堰塞湖垭口,必须在这座桥过河(此桥距离黄铁矿不远,约15分钟路程)。原本的那个四木桥,今年发大水时,已经被冲毁,不复存在,所以一定要在这个T03桥过河。这是过河的最后一座桥。
原来的四木桥:
20:51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20:51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现在的最后一桥T03:
20:52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由于包车出现问题,基本算耽误一天,所以这次改为7+1的备用计划。其实如果一切顺利,原来的6+1的计划是比较合理的
乌孙温泉线比较合理的7天行程:
伊宁——黄铁矿(约下午4点到徒步起点)——堰塞湖湖头营地(约徒步3.5小时,到达时间约晚上8点)
堰塞湖湖头——翻越堰塞湖垭口(约4小时)——堰塞湖湖尾营地(约1小时,抵达时间约下午1-2点)——科克苏河与阿勒佩斯侠克支流沟口营地(约4小时,晚上7点前抵达)
支流沟口营地——独木桥——第一次过河——第二次过河——小树林营地(约需3.5小时,抵达时间12点30)——上龙脊(约3.5小时)——龙脊上行走(约2小时)——横切到小木屋营地(约1小时,晚上7点前抵达)
小木屋营地——刀锋达坂(约4.5小时)——下刀锋达坂(约3小时,抵达山下草地牧场约下午4点)——老线和温泉线分叉点营地(约3小时,晚上7点抵达)
老线和温泉线分叉点营地——3000米小达坂(约1小时)——天堂湖营地(约2小时,中午前抵达)
天堂湖——二湖(2.5小时)——阿克达坂(3.5小时)——3000米小木屋(2.5小时)——2800米小木屋营地(2小时,基本在晚上7-8点到营地)
2800小木屋营地——大拐弯栈道(6小时)——谷口前2公里营地(1.5小时)——出谷口(1.5小时,约在晚上6-7点结束)
轨迹链接:乌孙温泉线单人重装穿越(含重要脚印)_行程_六只脚
实际行程:6月18日晚上坐火车抵达伊宁,在伊犁州客运站附近找了一家宾馆住宿,方便明天去特克斯。打开电视,看到伊犁河谷暴雨,很多山路村庄被毁。于是改变计划,由19号进山到推迟20号。
21:07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6月19日,慢吞吞到中午坐班车2个小时到特克斯,玩了一下这个著名的八卦城。
21:06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21:07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本帖最后由 上海-老闲 于
22:01 编辑
6月20日进山第一天早上8点,准时包车出发
一路美景,目不暇接(感觉白色的高压线铁塔也变的可爱了):
21:11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21:11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21:11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21:12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21:12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21:12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本帖最后由 上海-老闲 于
21:15 编辑
九曲十八弯观景台:
21:15 上传
下载积分: 驴币 -1
(781.8 KB, 下载次数: 1)
21:15 上传
下载次数: 1
精品文章 &&驴币 + 2
根据国家规定,发帖回帖须绑定手机
国外号码请输入国家代码,收不到验证码,联系管理员微信:super
绑定QQ账号,轻松分享到QQ空间与腾讯微博暴富传奇2全文阅读_暴富传奇2免费阅读_百度阅读
&0手机专享价
扫码免费下载该书再送20元代金券
在电脑上继续阅读
您需要支付版权费用
会员免费读
开通图书VIP会员
万本精品好书免费读
用手机扫描以下二维码
开通图书VIP会员,万本精品好书免费读石英管中发生反应是高温下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铁;甲中使用固体干燥剂,用于除掉空气中的水分,所以选用碱石灰;为减少实验误差,使完全转化成,从而完全生成硫酸钡沉淀,双氧水足量时才能将亚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反应方程式是亚硫酸根离子与双氧水的反应;根据硫原子守恒计算硫铁矿中硫的质量,从而计算其质量分数;铁和铁离子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物质的量增大;若将稀释液久置,溶液中的亚铁离子部分被氧化成铁离子;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需使用的仪器完成;先判断滴定数据的有效性,然后依据实验过程和滴定实验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的平均数,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计算亚铁离子物质的量,计算溶液中亚铁离子的浓度.
解:.高温下,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铁,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二硫化亚铁当做整体,化合价总共升高了价,氧气化合价降低价,所以氧气前面配,二硫化亚铁前面配,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由于甲装置需要使用固体干燥剂,用于除掉空气中的水分,可以选用碱石灰;故答案为:碱石灰;为使亚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加入的双氧水要足量;亚硫酸根离子被双氧水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使完全氧化为;
;最终所得沉淀是硫酸钡,根据硫原子守恒得硫的质量,设硫的质量为,
质量分数,故答案为:(或其他合理答案)铁和铁离子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物质的量增大,用高锰酸钾物质的量增大,测定结果偏大;若将稀释液久置后,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会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滴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小,故答案为:偏大;偏小;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除了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容量瓶,故答案为:容量瓶(没写规格不得分);由于第一次滴定数据误差过大,应该失去,所以滴定过程中高锰酸钾溶液平均消耗体积;氧化还原反应为:,设亚铁离子物质的量为,依据方程式计算得到: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物质成分和含量的测定,涉及仪器选用,误差分析,质量分数计算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解题时注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分析,本题难度中等.
1696@@3@@@@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141@@Chemistry@@Senior@@$141@@2@@@@定量实验与探究实验@@@@@@25@@Chemistry@@Senior@@$25@@1@@@@化学实验@@@@@@3@@Chemistry@@Senior@@$3@@0@@@@高中化学@@@@@@-1@@Chemistry@@Senior@@$1502@@3@@@@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130@@Chemistry@@Senior@@$130@@2@@@@氧族与碳族及其应用@@@@@@22@@Chemistry@@Senior@@$22@@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3@@Chemistry@@Senior@@$3@@0@@@@高中化学@@@@@@-1@@Chemistry@@Senior@@$1527@@3@@@@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130@@Chemistry@@Senior@@$130@@2@@@@氧族与碳族及其应用@@@@@@22@@Chemistry@@Senior@@$22@@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3@@Chemistry@@Senior@@$3@@0@@@@高中化学@@@@@@-1@@Chemistry@@Senior@@
@@25@@3##@@22@@3##@@22@@3
第二大题,第4小题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黄铁矿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黄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S}_{2}})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I.将{{m}_{1}}g该黄铁矿样品放入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得到红棕色固体和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石英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setcounter{fofo}{2}\Roman{fofo}.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问题讨论:(1)I中,甲中所盛试剂是___.(2)\setcounter{fofo}{2}\Roman{fofo}中,所加{{H}_{2}}{{O}_{2}}溶液需足量的理由是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3)该黄铁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实验二]: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铁元素的含量问题讨论:(4)\textcircled{2}中,若用铁粉作还原剂,则所测得的铁元素的含量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将稀释液久置后再用酸性KMn{{O}_{4}}滴定,则所测得的铁元素的含量___.(5)\textcircled{3}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6)某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滴定实验,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消耗KMn{{O}_{4}}溶液体积/mL26.4225.0524.95根据所给数据,计算该稀释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___.(提示:5F{{e}^{2+}}+Mn{{{{O}_{4}}}^{-}}+8{{H}^{+}}=M{{n}^{2+}}+5F{{e}^{3+}}+4{{H}_{2}}O)&&&&&&& &&&&&孩子是否需要家教的参考依据
一、从考试分数看
(1)您的孩子在校学习成绩 60分以下,学校放弃、听之任之的,但家长希望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2)您的孩子在校成绩 80以下,学校无能为力,家长希望孩子考一般初中、高中的;
(3)您的孩子在校成绩 80分以上 ,家长想稳步提升、好上加好的;
二、从学校环境看
(1)孩子在校主课老师自身素质较差,没有能力教好您孩子的;
(2)孩子在非重点学校,学习环境和气氛较差,影响您孩子学习的;
(3)孩子原来很聪明,学习较好,但现在老师不负责任,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的;
(4)学校老师用“题海战”布置大量课外作业,给您的孩子增加课外负担,学习成绩仍上不去的;
(5)老师在校不负责任,以“家教形式”挣取额外工资或在校上晚自习,但学习成绩仍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要求的,或家长不满意的;
(6)孩子在重点学校,原来基础很好,现学习成绩排名倒数前 20 名的;
三、从在校表现看
(1)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在校上课一知半解,作小动作,讲话,不听老师讲课的;
(2)孩子在校对某一单科教师有逆反心理,不愿听课,该科学习成绩很差或者下降明显的;
四、从自身条件看
(1) 孩子智力、能力、智商都很好,但对学习没有兴趣,在校不愿学习的;
(2)孩子很内向,学习成绩一般,可能存在身心健康障碍疾病的;
(3)孩子学习成绩很差,但家长长期苦无对策的;
(4)孩子平时刻苦学习,但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需要指导其学习方法、习惯的;
(5)孩子迷恋网吧、游戏,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差,不愿学习的;(6)家长知识有限,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在校成绩在一个学期内下降明显;
(7)家长忙于生意或其他原因耽误教育孩子,语数外基础学科成绩在 40分以下的;
五、从未来发展看
(1)孩子在校有特殊爱好或专长,想报考艺术、体育类大学,但目前文化课较差,达不到录取要求的;
(2)孩子处在小学六年纪,初三和高三考前关键阶段,需要考取重点学校或考取大学的
(3)孩子处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 3 年级,初中一年级及高一年级以上的早期成才教育阶段,家长无能力和学校应尽而未尽到责任,急需拟订个案成才策划,要求参加小考,中考及高考的;
&(4) 孩子失学,辍学或用其他原因中断学业多年,现要求继续学习的;
(5)孩子学习成绩很差,准备考虑留级,降低年级的;
六、从目前家教情况看
(1)家长没有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盲目崇拜教师水平,所请家教不适合孩子,拔苗助长,学习成绩仍然上不去的;
(2)请过家教,但孩子在 10 小时内,学习成绩没有明显效果的;
(3)家长对孩子有欲速则不达,并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愿望的;
(4)家长在对孩子的成长教育阶段,出现身心健康障碍疾病,对孩子失去信心的;
(5)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疑难杂症,达不到举一反三能力的;
(6)孩子学习基础不好,现已醒悟,要求进取,但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家属工薪阶层的,或夫妻离婚,孩子无人监管学习的;
(7)学校老师放弃对您孩子的教育责任,多次请家教,学习成绩仍没有明显效果的;
(8)孩子在校外补习班上小课( 2 人以上)或上大课( 20 人以上),由于学生层次、等级水平差异,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仍无明显效果的;
七、其它情况
(1)因家长特殊情况,需要短期全权托管孩子学习的;
(2)针对孩子学习的具体现状,需要学习问题个案处理,责任成才的;
(3)针对孩子学习的具体现状,需要速成特种强化责任成才教育,并要求“一条龙”或上门服务的;
(4)孩子准备参加成人高考后高考落榜及复读,需要继续学习强化应考的;
(5)家长需要为您的独生子女策划短、中、长期责任成才教育方案的;
(6)孩子自尊心很强,不愿接受家长意见,需要教师上门服务的;
(7)家长愿意为孩子校外签署承诺责任成才教育协定的;
(8)家长及孩子需要接受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等咨询服务的;& &(字节数: 2108) [原创
15:54:46]&&&& 在中学中,常常遇到一些以俗名出现的化学物质。由于对这些物质的化学名称、化学式和俗名不能一一对应,常常造成解题失误。
&现对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些化学物质的化学名称、化学式和俗名以及一些物质的主要成分作如下归纳,以供参考。
熟石灰、消石灰
烧碱、火碱、苛性钠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五水合硫酸铜
CuSO4 .5H2O
胆矾、蓝矾
七水合硫酸锌
ZnSO4. 7H2O
七水合硫酸亚铁
FeSO4 .7H2O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KAl(SO4)2 . 12H2O
纯碱、苏打
十水合硫酸钠
Na2SO4 .10H2O
2,4,6三硝基甲苯
C6H3(NO2)3
六氟合铝酸钠
主要或有效成分
H2和O2的混合物
CO和H2的混合物
天然气、沼气
水晶、石英、硅石
Cu2(OH)2CO3&(字节数: 5575) [原创
14:52:43]&&一、安
  1、怎么,哪里。例: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又安敢毒邪?③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
  2、安全,安定。例:①谢庄遂安。②可以为富安天下。
  3、安逸。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安生,有“养”的意思。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5、哪里,什么。例:①君谓计将安出?②沛公安在?
  6、安抚。例: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7、平静。例:①始而惭焉,久而安焉。(安:这里是心安理得的意思)②恬然自安。(安:这里指内心平静)③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安:这里有心安理得的意思)
  二、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①朝而往,暮而归。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秦师轻而无礼。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④灭滑而还。
  6、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
  7、通“尔”,你,你的。例:①而翁归。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②如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L乎!
  三、尔
  1、同“耳”,罢了。例:①无他,但手熟尔。②非死则徒尔。③以头抢地尔。
  2、你的,你们的。例:①尔安敢轻吾射!②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兮?
  3、那。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从那时以来)
  4、作助词。例:①始尔未为久②呼尔而与之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5、如此,这样。例:①君尔妾亦然。②作计乃尔立。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四、夫
  1、丈夫。例: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2、成年男子。例: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②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3、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例:①夫战,勇气也。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③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4、这,那。例: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④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5、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例:①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嗟夫!大阉之乱,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③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夫子]
  ⑴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例:夫子积学,当“目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⑵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例:①愿夫子辅吾志。②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
  ⑶同“子”,旧指被役使的劳动者。例: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夫子:这里指挑夫)
  ⑷《论语》中孔子弟子对孔子的尊称。例:夫子哂之。(夫子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敬称)
  [夫婿]丈夫。例:①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②谢家辞夫婿。
  [夫人]
  ⑴官员之妻。例:①公夫人甚爱女。②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⑵贵族之妻。例:公子姊为赵惠王弟平原君夫人。
  ⑶诸侯之妻。例: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五、盖
  1、遮日挡雨的用具。例:①日初出大如车盖,②今已亭亭如盖矣。
  2、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例:①盖音谬也。(盖:这里含“大概是由于”的意思)②盖借寨墙为蔽也。③盖以此得名也。
  3、遮盖,掩盖。例: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②枝枝相覆盖。
  4、大概,大约。例:①盖一岁之犯死者二。②盖五六百人也。③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5、发语词。例:①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②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6、胜过,超过。例:英才盖世。
  7、通“盍”,何。例:技盖至此乎?(盖:这里可译作“怎么”)
  8、通“盍”,何不。例:盖亦反其本矣。(亦:这里是用以加强反问语气的助词)
  六、故
  1、原因,缘故。例:①既克,公问其故。②何故而至此?
  2、本来,原来。例:①两狼并驱如故。②宋将军故自负。③此物故非西产。
  3、旧的。例:①温故而知新。②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③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这里指旧交情)④暮去朝去颜色故。(故:这里有衰老的意思)⑤故国神游。(故国:旧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⑥故垒西边。(故:这时有古老的意思)
  4、特意。例:①桓侯故使人问之。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③今公子故过之。
  5、所以,因此。例:①故尝与过宋将军。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③故治国无法则乱。④故木受绳则直。
  6、故意。例:①广故数言欲亡。②则再拜,故迟不起。
  7、仍然。例: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8、事。例:乡园多故。(故:这里指事故,灾祸)
  [故乡]家乡。例:送儿还故乡。
  [故人]
  ⑴老朋友。例: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⑵指前夫。例外:知是故人来。
  [故事]先例,前例。例:①传上言谓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故尔]因此,所以。例: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
  1、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2、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3、哪里。例:豫州今欲何至?
  4、多么。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5、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6、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盘问他是谁)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为]
  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⑶作什么。例:客何为者?
  [何意]
  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八、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若毒之乎?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吧”。例: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同“于”。例: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③吾尝疑乎是。(乎:对)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九、或
  1、有的人,有人。例:①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②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有时。例: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有的……,有的……。例:①或得日或否。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4、或许,也许。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5、语气助词,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例: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之或止:即“莫或止之”,没有什么人制止它)
  6、相当于现代汉语“或者”,表示选择。例:到那里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
  7、如果。例: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十、即
  1、立即。例:①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②即从巴峡穿巫峡
  2、就是。例:①几自疑身外即战场。②即今之累然在墓者也。
  3、靠近,接近。例: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4、则,就。例: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义耳。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③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
  5、当,当下。例: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即:当天)②即夕行步如平常。(即夕:当晚)
  6、即使。例:①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②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
  7、假如,如果。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8、就……来看。例:即其新不究其旧。
  [即便]随即,马上。例:①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②你可即便交割。
  [即位]帝王或诸侯登位。例:昭王薨,安王即位。
  十一、既
  1、已经……以后。例:①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②既克,公问其故。③东曦既驾。(既驾:已经升起)
  2、与“又”、“亦”、“且”、“比”字连用,表示并列关系。例:①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②三军既惑且疑。
  3、既然。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既:这里有“既然是”的意思)
  [既而]不久。例:①既而儿醒,大啼。②既而敌行益迩。③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既已]已经。例:①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②齐军既已过而西矣。③既已,无可奈何。(既已:这里意思是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十二、莫
  1、不。例:①莫我肯顾。②侧目莫敢过其门。③菲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④宋莫能守。
  2、没有什么。例:①莫不中音。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没有谁。例:①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莫敢违。②时入莫之许也。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4、不要。例:①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②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5、同“暮”。例:至莫夜朋明。(莫夜:晚上)
  [莫大]没有什么比这个再大,极大。例:①他们既肯赔话,又肯化钱,已是莫大的面子。②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
  1、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⑤良乃入,具告沛公。
  2、才,这才。例: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却。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4、是,就是,原来是。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5、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他的。例:是于视乃妇也。
  7、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8、可是。例: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以备经年裹物之用。
  9、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10、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十四、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2、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①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②不敢以其富贵骄士。③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⑤亦各言其志也!
  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①望请其指教。(其:她们)②成以其小,劣之。(其:它)③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其:他们)
  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②其孰能讥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①未必有其实。(其:那样)②怀其璧。(其:那块)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本义项指后一个“其”:那个)
  7、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9、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其:可要。一说表示期望)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10、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①则齐国其庶几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十五、且
  1、暂且,姑且。例:①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②存者且偷生。③这个,你且收着。④别君去兮何时还?⑤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2、将,将要。例: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年且九十。③不出,火且尽。
  3、而且,并且。例: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②余悲之,且曰。③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且:一说况且。)
  4、况且,再说。例:①且焉置土石?②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③且秦强而赵弱。④且相如素贱人。
  5、尚且,还。例: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例:①三军既惑且疑。②河水清且涟漪。③示赵弱且怯也。④磐石方且厚。
  7、同“夫”,句首助词。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例: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②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9、如果。例:明复妄言,我当焚汝庐。
  10、还有,那末。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住]即“且慢”,暂时慢着,常含阻止之意。例:①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②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且如]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十六、然
  1、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康肃忿然曰。③杂然相许。
  2、然而,但是。例:①然是说也,余尤疑之。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3、是的,对的。例:①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然之:以之为然)②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4、如此,这样。例:①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5、用在句末,“像……一样”。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例: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例:①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②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③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例:①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②然而隐忍以行。③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十七、若
  1、如果,假如。例: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③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2、像,好像。例: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③貌若甚戚者。④仿佛若有光。⑤呆若木鸡。
  3、你(的),你们(的)。例: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②若毒之乎?③更若役,复若赋。④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⑤若翁廉。
  4、此,如此,这样。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5、至于。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若此]如此,这样。例: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若定。
  [若何]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例:车后若干递送夫。
  十八、虽
  1、即使,纵然。例: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②虽大风浪不能鸣,而况石乎!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2、虽然。例:①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③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④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十九、所
  1、处所,地方。例: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④此何所也?
  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所谓]所说的。例: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所在]
  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二十、为
  1、成为,变成。例: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故为之说。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作为,当作。例: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②何以为计?③霓为衣兮风为马。
  4、是。例: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③项燕为楚将。
  5、以为,认为。例:窃为大王不取也!
  6、被。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③为天下笑者。④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何辞为?②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8、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有。例: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10、将来,将。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1、治理。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2、装作。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君为我呼入。③臣请为王言乐。
  15、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
  16、因为。例: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7、同“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为市]谈交易。例:一人去为市,(为市:这里指人口买卖)
  [为人]做人处世的态度。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二十一、惟
  1、只、只是。例:①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②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③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2、作句首语气助词。例: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一说正因为)
  二十二、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④永之人争奔走焉。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⑧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⑨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2、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今其室十无一焉。
  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5、相当于“之”。例: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②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③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他们,指五人)④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焉:他们,指五人)
  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十三、也
  1、同现代汉语“也”。例:那老儿也都相见了。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河南乐羊子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③曹公,豺虎也。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4、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①余闻之也久。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③是说也,人常疑之。
  5、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例: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②缚者曷为者也?
  6、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②苟政猛于虎也!③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8、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③岂独伶人也哉!
  [也者]
  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例: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例:唯求则非邦也与?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例: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也已矣]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二十四、以
  1、因为,由于:例: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②不赂者以赂者丧。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而。例: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③以啮人,无御之者。(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④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把,拿,用。例:①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屠惧,投以骨。④何以为计?
  4、以为,认为。例:①皆以美于徐公。②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5、凭,靠。例: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6、按照,依照。例:①策之不以其道。②今以实校之。③余船以次俱进。
  7、根据。例:①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②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①固以怪之矣。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10、在。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
  12、为。例: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②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例:无以,则王乎?
  14、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例:以一物体与物物争。
  [以为]
  ⑴、把……当作或作为。例: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相传以为雁荡。
  ⑵、认为。例:①以为“非我莫能为”也。②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③人人自以为必死。
  ⑶、把……制成。例: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二十五、矣
  1、用于陈述句末,相当于“了”。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吾计决矣。
  2、用于感叹句末。例:①甚至,汝之不惠。②吾村亡无日矣!
  3、用于疑问句末,相当于“了”、“呢”。
  4、用于句中,多在分句末,表示停顿。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用于祈使句末,相当于“吧”。例:①公子勉之矣!②盖亦反其本矣。
  [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例:嘻,技亦灵怪矣哉!
  二十六、已
  1、停止。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已: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③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已经。例: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②今南方已定。
  3、语气词,同“矣”。例:①诸君无意则已。(则已:就罢了)②滋可痛已。③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4、同“以”。例:已后典籍皆以板本。
  5、治愈。例:可以已大风,挛、痿、疠。
  6、太。例: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7、完成。例:距,又三月而后已。
  8、已而,然后。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9、却。例:比中有真情,欲辨已忘言。
  10、既。例: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
  [已矣]
  ⑴完了。例: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②老夫已矣。
  ⑵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例:①已而夕阳在山。②已而相如出。
  二十七、因
  1、于是,就。例: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②因取刃杀之。③因屏人曰。④因拔刀斫前奏案。
  2、依照,根据。例:①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
  3、依靠,凭借。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③我欲因之梦吴越。④因河为池。
  4、趁着,趁此。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不如因善遇之。③因击沛公于坐。
  5、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因为。例:①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②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7、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因。
  8、沿袭。例:因遗策。
  9、继续。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二十八、于
  1、对,对于。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在。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②乃设九宾礼于庭。③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3、与,跟,同。例:①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③燕王欲结于君。
  4、到。例: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5、从,自。例: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鲁。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在……方面。例: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7、比。例: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而蓝。(本义项是指后一个“于”)
  8、被。例:①君幸于赵王。②受制于人。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9、受。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前一个“于”)
  10、向。例:①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后一个“于”)②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11、给。例: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于是]
  ⑴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⑶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⑷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⑸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
  ⑹从此。例: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路]沿路。例: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
  [于是乎]于是。例: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二十九、哉
  1、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③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2、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②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啊”。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4、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啊”。例:幸宁心哉!
  三十、则
  1、却,可是。例:①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那么,就。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③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例:《论语》六则。
  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例: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④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⑤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5、就是。例:①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②不然,则其所疏远。
  6、原来是。例:①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②临视,则虫集冠上。
  7、只。例:不依公道则爱钞。
  8、同“辄”,总是,常常。例:居则曰:“不吾知也!”
  9、原来已经。例:①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②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则是]只当是。例: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则则]赞叹的声音。例:连呼则则。&(字节数: 24506) [原创
15:38:47]&&&&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 一般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1、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如: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 3、动手绘制示意图 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这类图不要求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4、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二、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三、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 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字节数: 1595) [原创
12:17:12]&&灌夫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
  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披甲执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灌夫为人刚直使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杰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 hspace=0 src="http://www.chinesejy.com/yuwen/UploadPic/.gif" align=baseline border=0>
  1、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夫身中大创十余②至吴将麾下③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
  A、zhōngchuànghuīwéihèngB、zhòngchuāngmáowèihèng
  C、zhōngchuàngmáowéihéngD、zhòngchuānghuīwéihéng
  2、对“壁”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壁中曲折②出壁执戟③森严壁垒④家徒四壁⑤坚壁清野
  A、①②③⑤/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⑤/③④
  3、第四段“吾益知吴壁中曲折”一句中“曲折”一词的意义是()
  A、军中的矛盾B、兵力的虚实C、路径的复杂D、防御的工事
  4、第六段“已然诺”的意思是()
  A、不肯答应别人的请求B、答应的事就一定办到
  C、答应的事总是不办D、人有所求必定应允
  5、第三段“占常陷坚”的意思是()
  A、战斗中常常向敌军防卫最强处攻击
  B、战斗中常常中了敌军的埋伏
  C、战斗中常常陷入敌军防卫最强的地方
  D、战斗中常常攻破敌军防卫最强的地方
  6、对“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一句,翻译正确的是()
  A、将军是一个豪壮而很重义气的人,担心如果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会战死。
  B、将军认为灌夫此举壮烈且合于正义,但担心军士伤亡太大。
  C、将军钦佩灌夫的胆量,认为此举合于正义,但担心他会战死。
  D、将军认为他很豪壮、讲义气,恐怕这样做会失去他。
  7、对“贵戚诸有热力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对许多地位在他之上的贵戚、有势力的人,他都不愿礼敬,且一定要凌辱他们。
  B、凡地位在他之上的贵戚,只要他不想对他们表示尊敬,就一定要压过他们。
  C、许多地位在他之上的贵戚,只要对他不表示尊敬的,就一定要处置他们。
  D、对于那些地位在他之上的贵戚,他一概不想特别礼敬,并且还要凌辱他们。
  8、本文最后引用的民歌,其含意是()
  A、灌氏家族盛衰难卜。B、灌氏迟早要族灭。
  C、太平时灌氏兴,乱世时灌氏亡。D、灌氏的兴亡,关系世事盛衰。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height=18 alt="" hspace=0 src="http://www.chinesejy.com/yuwen/UploadPic/.gif" width=747 align=baseline border=0>
  [答案]
  1、D&& 2、A&& 3、C& 4、B
  5、A(“坚”名词作名词,“陷”攻击。AD两项比较,A含有主动挑……地方进攻意)
  6、C(“壮义”作意动)
  7、B(该句陈述的主体都是“灌夫”,而不是“贵戚”,故C错。AD译错“欲”字)
  8、B(“颍水”是不会“清”的。歌意为“除非颍水变清,灌氏才会平安无事;只要颍是浊的,灌氏就会全家灭亡。”)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tyle="WIDTH: 729 HEIGHT: 18px" height=18 alt="" hspace=0 src="http://www.chinesejy.com/yuwen/UploadPic/.gif" width=693 align=baseline border=0>
  [译文]
  灌夫将军,是颍阴人氏。他的父亲张孟,曾颍阴侯婴的门客,受到宠受,于是提拔他到了收入二千石谷的地位,所以承蒙灌氏的姓,改姓名为灌孟。吴、楚反叛时,颍阴侯灌何当将军,官为太尉,请灌孟做校尉。灌夫率千人与父亲同样。
  灌孟年老时,颍阴侯非要请他出战不可,他心中很不快,所以战斗中常常向敌人防卫最强处攻击,就死在吴军之中。军法规定:父子二人都在军队中,有死人的事情,可以随办丧事回家。灌夫不愿随办丧事回家,奋勇表态说:“我愿取来吴王若将军的头来,以此报杀父之仇。”于是灌夫穿好铠甲手执长戟,招募军中善战、愿意随同的壮士几十人。军队前进受阻,又跑回来,跑到汉壁,随同的奴仆也都死了,独自一人骑马而归。灌夫身负重伤十余处,恰好有价值万金的良药,所以才免一死。灌夫的伤稍稍有好转,又再次向将军请战说:“我非常了解吴国军壁中道路的曲折变化,请允许我再次前往。”将军很钦佩灌夫的胆量,又认为此举合于正义,(想答应他)又担心他会战死。于是向太尉汇报,太尉坚决阻止了将军。待吴军大败,灌夫以此名闻天下。灌夫为人刚直好饮酒使性,不喜欢当面
  奉承人。凡地位在他之上的贵戚,只要他不想对他表示尊敬的,就一定要压过他们。凡地位在他以下的人士,愈是贫贱,愈加看重他们。在稠人广众面前,荐举、喜欢下辈人。名士们也因此而日益增多。灌夫不喜欢文学,喜欢侠义的性格,答应的事说了就算数。与他相交往的各种人,无非都是豪杰侠义的人。家产超过几千万,每日里食客几百人,坡地、水塘、田园很大,他的同宗及其宾客们,凭仗权利,在颍川横行。颍川儿童唱道:“除非颍水变清,灌氏家族才会安宁;颍水不会变清,灌氏必会全族灭亡。”&(字节数: 3223) [原创
11:25:00]&&(一)缩写写作指导及写作训练:
缩写是把一篇较长的文章,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题材、体裁、顺序的前提下,用简炼的语言压缩成一篇简短的文章。缩写在紧紧抓住中心的前提下,剪除枝叶,保留主干是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基本内容的情况下,压缩文字的训练形式。它有助于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缩写有多种形式,如梗概、摘要、提要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缩写类型,不管什么形式的缩写,都要保持原文的风貌。
记叙文的缩写,要抓住原文中心,按原文的结构顺序,保持情节完整,对情节进行必需的概括,还要注意保留关键词语。删去细致的描写。
议论文缩写要抓住原文的中心论点,保留分论点和主要论据,体现原文的论证层次。
说明文缩写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理的本质。
不论缩写哪种体裁的文章,都要紧紧抓住原文中心,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必须是结构完整的短文,而不是东挑一句,西抄一句的摘录式的段落提纲。当原文删除后,不连贯时,要用必要的话联缀,做到文字连贯通顺。
缩写是在中心思想、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长文缩成短文的一种删繁就简的训练形式,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作文训练。我们经常看到的文章提要、电影简介、小说梗概等都属于缩写。在写作时,切记不要大段大段地照抄原文,还要注意不能头重脚轻,要选好舍取的材料,要注意训练自己快速筛选材料的能力。
《谈骨气》缩写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自古以来,有很多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骨气的含义是随着社会阶级的不同而不同的。
南宋文天祥不屈而死,写诗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另一位古人宁死不食嗟来之食,都体现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闻一多先生在深知自己生命受到敌人威胁的时刻,仍在痛斥国民党特务。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话,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和骨气,在今天说来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这是北京市中考优秀作文。考生首先对原文作了认真的阅读,把握了原文的内容、论点结构,具备了一定的快速筛选材料的能力,遵从“留主干,去枝叶”的原则,对原文进行压缩,原文中的论据,从具体叙述变为概括叙述,运用原文重点词句概括其事实,突出原文的精华。做到既保留了原文的论点、论据,又达到缩写的目的。
训练题1:将《挺进报》缩写成500字左右的文章。
2. 将《七根火柴》缩成500字左右的文章。
3. 将《向沙漠进军》缩成400字左右的文章。
(二)扩写写作指导及写作训练:
扩写与缩写正相反,是对原文的扩充和增加,缩写是对文章的概括。扩写是增写文章的内容。扩写要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思想更加鲜明深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使文章更富有说服力、感染力。
扩写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忠于原文,只要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主题,主要情节与原文保持一致,增写的内容紧紧围绕原文的主题,突出重点,只要是合情合理,无论怎样扩展,都是合理的。但不能随意发挥,不可任意改变体裁、人称。第二,要进行合理想象,增加从原文扩展的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也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抒情,增加必要的资料或补充论据(议论文)。第三,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尽量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四,扩写的语言同样要求简练、明确。
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和学过的科学知识,以《地震中的电管员》为题,把以下所给的材料扩写成一篇600~800字的记叙文。
材料:今年4月18日中午,禄劝县转龙区发生了强烈地震。某村电管员正在村前托土基。这时,他72岁的父亲和3岁的儿子还在家,他心急如焚。但他却飞快地跑到离家400来米远的配电室拉闸断电,而后飞跑回家。然而,家中房屋已经倒塌,老父被砸伤,儿子被压在墙土中已昏迷不醒。
地震中的电管员(扩写)
洁白的病房。洁白的墙壁。洁白的床。床上,躺着一个脸色苍白的小男孩。他醒来了,默默地看着天花板,默默地想着。他知道,趁他熟睡的当儿,爸爸“溜”到爷爷病房里去了。他不晓得自己是怎么住进来的,但是,他却清楚地记得那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
那天中午,他趴在爷爷的膝盖上听“华山抢险”的故事。虽然在他稚嫩的意识里,华山只是比他玩的那些小沙丘高一点,但那些大学生能够去救别人,多么了不起啊!他对爷爷:“我以后也当大学生,也去救人!”就在那一瞬间,房子摇起来,晃晃悠悠地倒了……把他埋在泥土堆里。他想爬出来,当大学生救爷爷,然而他昏迷了……他埋怨爷爷,为什么不把自己拉出来救人,却把他送到这白色的世界中?他知道,爸爸就在村前托土基,完全可能跑回来拉他一把……他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合上眼睛睡了。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在朦胧中听见爸爸憨厚的话语,还有许多叔叔阿姨在问些什么。他侧过头屏息倾听着他们的谈话。
“电管员同志,多亏了您呀,要不,后果不堪设想!请您谈谈当时的想法好吗?”这是一位阿姨的声音。
“我正在托土基,忽然感到天旋地转。不好,地震了!我转身往家里跑。家里有72岁的父亲和3岁的独子,怎能不让我心焦?可是,我转念一想,如果电线杆倒了,电线断在地上,会使逃出来的人触电,那么死亡的人会更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灾难。所以,我先跑到离家400米的配电室拉闸断电。等我回家时,父亲受伤了,孩子昏迷不醒,我心里一阵难过,但想到救了更多人的生命,又觉得很坦然……”
那些叔叔阿姨走了。他睁开眼睛凝望着洁白的病房,忽然觉得爸爸的心也是洁白的。他不禁疑惑了:难道爸爸也是大学生吗?
几天后,禄劝县广播电台播送了一则报道:4月18日中午,我县转龙区发生强烈地震。电管员××同志,在保护家庭和人民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这是为什么呢?……”他躺在病床上,谛听着,似乎也在思索着……
这是云南昆明市中考的优秀作文,考生根据扩写的要求,在不改变原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展开合理想象,扩展情节,补充细节,对内容进行增添和充实。比如写地震前的情节,写他趴在爷爷肩上听华山抢险的故事,这个虚构的情节和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相一致;地震之后,描写他想当大学生救爷爷、埋怨爷爷不把自己拉出来救人的心理,这些描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显得真实可信。文章的结尾写小孩的沉思,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训练题1:把下面这段文字《一张芦席》扩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一张芦席(原文)
任弼时同志是很喜欢打靶的。有一次,他住在陕北一个乡村里,让警卫同志给他装置一个靶子。警卫同志在老乡家里找到一张芦席,作成一个靶子。他问清楚芦席的来历,马上叫警卫同志送回去。他说:“我们不能随便用老乡一点东西。”
提示:原文是一个片断,这道训练题属于片断扩写。片断扩写是指对一个情节、一个场面或一个生活侧面进行扩写。要求把片断写清楚,写具体,要善于抓住片断中的扩写点,展开想象,扩充表达中心的部分。如警卫在老乡家里是怎么找到芦席的?找到以后又怎么样呢?任弼时又是怎样问清芦席的来历的等。
一张芦席(扩写)
任弼时同志很喜欢打靶。有一次,他住在陕北的一个乡村里。一天,他工作劳累了,想打一会儿靶。他便让警卫员小陈去装置一个靶子。
小陈答应了一声,便出去找寻做靶子的材料。小陈到处找寻,问了这家又问那家,都回说没有,他真有点失望。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张老乡不用的芦席。小陈把它做成一个靶子,高兴地来见弼时同志,说:“靶子做好了,您可以去打靶了。”
“好,咱们一起去打靶。”弼时同志拉着小陈向屋外走去。当他看到靶子是用一张芦席做成的时候,就问小陈:“这芦席你从哪儿拿来的?”
“首长,我是从一位老奶奶家里拿来的。老奶奶说,这张席子已经没有用了。”小陈一本正经地回答。
“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老乡的东西,不管有用还是没有用,都不能拿,小同志,我们八路军可不能随便拿老乡的东西呀!”弼时同志严肃地说。
“这……”小陈还在犹豫中。
弼时同志催促道:“快送回去吧!”
“好,我就送回去!”
说完,小陈拿起芦席飞快地跑向老奶奶家去。弼时同志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满意地点了点头。
2. 原文:刚上一年级的弟弟小冬,清晨到早点铺买油饼,因为人多,售货员多给了两个。在姐姐的帮助下,小冬补交了两个油饼的钱。
要求:增加一些细节和对话,扩写成600字左右的记叙文,题目《两张油饼》
(三)续写写作指导及写作训练
续写是把一篇没有写完的文章写完,或者给一篇已经写完的文章再续篇。续写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对培养想象、联想、分析等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续写要求:要做到前后文观点一致,体裁一致,语言特点一致,人物性格一致,使人感到前后一气呵成,自然流畅,与原文形成有机的整体。
例3:给《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续写,以《归来》为题。要求:把握原作主题,抓住原作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原文衔接自然,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1 我们全国回到哈佛尔,母亲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看得出,她心里依然很焦躁。父亲脸色苍白,目光呆滞,嘴张得大大的,步履中微带踉跄。母亲暗暗地捅了他一下,提醒他千万不要在女婿面前失态。
2 当天吃过晚饭,姐姐和姐夫走后,母亲又大骂起来:“我早知道这个可怜虫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再别让这个贼来糟踏我们家了,菲利普,他要是回来,请你赶走他!哼!”父亲没答话,他默默地从内衣口袋里掏出那封以前视若珍宝的信,颤抖着将它投入了炉火中,火花一闪,转眼信化成了灰烬。别墅没有了,我们全家的希望也随着这火光的一闪而消失了……
3 不知怎的,我似乎一点儿也不惋惜,我眼前又出现了那张又老又脏的脸,那双吊滞的眼睛,一种无名的情感涌上我的心头……
4 不愿发生的事终于发生了。
5 一天傍晚,我们正在吃晚饭,门突然开了,夕阳的余晖将来人的身体投下了长长的阴影,母亲神经质似地站了起来,屋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
6 于勒叔叔站在门口,面色惨白憔悴,头发蓬乱,身上还是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水手服,前襟裂着一道长长的口子,手里拎着一个破旧的皮箱,箱角的铁皮已经磨坏了。他呆呆地站在那儿,嘴唇动了动,没说话,用乞求的目光望着大家。父亲呆愣愣地望着他,吱吱唔唔地说:“你……你……”又是一阵沉默,难堪的沉默,只有那只破旧的挂钟还在滴滴答答地走着。
7 突然,母亲好像从梦中惊醒,眼里射出一种异样的光,咄咄逼人地问道:“你是谁?”叔叔的脸抽动了几下,嘴唇动了动:“嫂子,我是于勒呀!”声音中带着哽咽。“于勒!你是于勒?你不是在美洲当了大阔人吗?”于勒叔叔眼里滚出两滴眼泪,声音颤抖着:“过去是的,我旅行回去,一场大火将我的家产烧个精光,我……我没办法呀!”母亲看了一眼在一旁发呆的父亲,又盯着叔叔厌烦地讥讽道:“嗬,瞧你的皮箱,里面一定装了不少钱吧!给我们的?嗯,肯定不少,可我们不稀罕,你还是自己拿回去过你的富贵日子去吧!别装穷吓唬我们了。”于勒叔叔默默地忍受着,泪水顺着苍老的脸流了下来,他又把哀求的目光投向父亲,他的亲哥哥,可父亲把脸转向了一边。他慢慢地俯下身去放下箱子,踉跄着向门外走去,他茫然地不知往哪里走,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
8 母亲上去打开了箱子,拿出一个纸包,里面包着一些钱,还夹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母亲把它交给了父亲,父亲念道:“亲爱的菲利普,我的全部家产被火烧光了,为了赔偿你们,我卖牡蛎攒下了97法郎20生丁,钱虽不多,但它能使我的心好受一点,请你们务必收下。我知道回来是不会受到你们的欢迎的,故先写好这张字条。于勒”
9 我感到心中很压抑,父母的脸似乎变得那么丑恶,而叔叔的脸变得那么善良。对叔叔的同情,对父母的怨恨,这种感情越来越强烈而终于爆发了,我不顾一切地冲出门去,我要追回我的叔叔,我的亲叔叔……。
这篇续写的开头照应原文,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反映人物的精神世界。第2段对母亲语言描写与原文一致,人物性格突出,“掏出那封以前视若珍宝的信,颤抖着将它扔入了炉火中”,照应了原作,“福音书”有了结局,是对原作中的情节进行了有力的讽刺。第3段对“我”的描写,与原作保持一致,“我”的心灵尚未受到金钱的污染。第4段:“不愿发生的事终于发生了。”这段是过渡段,自然引出下面的故事情节。第5段. “阴影”一词用得好,夕阳下,于勒的突然到来,他的身影,写成“长长的阴影”,极有表现力。6段中对于勒的外貌描写细腻、传神。这段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都逼真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中心。第7段,处处与原作照应,根据原作展开丰富的想象,扩展了内容,补充了一些合乎情理的细节。第8段作者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写出出人意料的结局,很有感染力。第9段结尾,抒发了“我”的感觉,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呼应了原作。
训练起,续写《卖炭翁》,题目《卖炭翁》的炭被抢走以后。
(四)改写写作指导及写作训练
改写是把一篇文章按照一定的要求或需要变成另外一篇文章。改写不同于缩写,缩写只概括和紧缩内容,而改写在内容上允许调整,允许取舍,形式上鼓励创新;改写不同于扩写,扩写需要增添内容,允许想象,而改写不要求增添内容,而是将内容进行调整。改写实质上是以原作作为题材进行再创作,重在一个“改”字上。
改写的要求:首先,改写的原则是基本上不改内容,而改变表达形式。在内容上,既要体现原作精神,又可对原作酌情变动,但绝不是另外写一篇文章。第二,在形式上,改写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改变体裁,如把诗歌改成记叙文,把剧本改写成故事等等;可以改变表达方式,如把记叙改变为描写,把说明改为记叙等;可以改变语言,如文言改为白话;可以改变结构,如倒叙改为顺叙,插叙改为顺叙等,可以改变人称,如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等;还可以改变中心人物等。
实际上,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是一次有难度的写作训练。
例4 改写《石壕吏》,将其改为记叙文。
改写《石壕吏》
要求:把杜甫的《石壕吏》改写在1000字的散文。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这是战乱的岁月。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了。
村中断壁残垣,蓬蒿满地,十室九空,杜甫望见村东一户人家冒着炊烟,便直奔前去。
房东是一对年逾花甲的老夫妇,还有一个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孙。他们衣着破旧,大人小孩都面黄肌瘦。
由于一天的奔波,诗人和衣躺在炕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摸二更时分,村中一阵犬吠,随着街上响起了急促的打门声和叫骂声。杜甫被惊醒,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听着外面的叫骂声和哭喊声,他知道又是抓壮丁的来了。
这时,诗人看见房东老头儿披着衣服,翻过院墙逃走了。接着破旧的大门被拍得叭叭乱响,“开门!开门!人都睡死了吗?”凶狠的叫骂声使人心惊肉跳。老太太哆哆嗦嗦地走到门口,颤抖着双手拉开了门栓。
差吏们进来了。他们凶暴地向老太太吼叫着:“你们家的男人呢?叫他快出来!”老太太哭泣着向差吏们哀求道:“长官,我家里原有三个儿子,现在都到邺城当兵去了。最近小儿子捎信来说,他的两个哥哥都死在战场上了。唉,死了的,也就完了,不再受罪了。我活着的,先混吧,说不上哪一天也……您可怜可怜我这……”
“老东西,罗嗦什么!我问你,你家还有什么人?”一个差吏打断她的哭诉,怒喝道。
“就剩下吃奶的孙子了。儿媳因此忍苦守寡,为的就是这一根苗……”
一个差吏没听老太太说完,就挥动鞭子,要往西屋里闯。
老太太眼看哀求无用,媳妇就要被抓走,只得把心一横,拦住差吏说:“老总,我们媳妇她,她连一条完整的裙子都没有啊!怎能出去应差!你们一定要人,我老婆子虽然老了,给军队做饭烧水还能应付。你们就带走我吧!我现在就跟你们走,也许还来得及到河阳给军队做早饭呢!”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带着老太婆走出了院子。惨淡的月光下,老太太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哭着随差吏们匆匆而去。
杜甫目睹了这一幕,再也没有睡意了。
夜渐渐深了,小小的村庄万籁俱寂。然而在诗人的耳边,仿佛仍回响着老太太凄楚的哭诉声,西屋里也像隐隐传出了呜咽声……
天蒙蒙亮了,老头悄悄地溜进家门。当他听到老伴儿被抓走的消息后,不禁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面对这令人心碎的现实,杜甫能用什么话语安慰他呢?诗人只是默默地送给他少许零碎银子,便又匆匆地踏上了旅程。
把诗歌改成记叙文,要注意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因此在改写时要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补充上诗歌中所蕴含的情节,比如诗人与老翁相见时肯定说了很多话,可是诗人没有写,为什么,作者在改写时就要去考虑诗歌的安排。另外,诗歌的语言跳跃性较大,改写时就必须注意情节的照应。
训练题:把《第二次考试》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提示:在内容上允许调整,取舍,在情节上不要另外编造;不要写成缩写,把陈伊玲作为文中的人物,不再突出苏林教授,把暗线变为明线。&(字节数: 7831) [原创
11:13:1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写作能力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浯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音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 审题就是仔细理解题目的意思和所提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审不好题,便会出现跑题或不切题的现象。
第一、审定体裁。有的题目,写什么体裁的文章都可以,但有的题目,其中有些词语就是暗示体裁的标志,如果题目中有“谈”、“论”、“评”、“议”、“……的看法”(或“启示”)、“从……说起”一类词语,都应写成议论文;题目中有“忆”、“记”字样的,都是记叙文,有“颂”、“赞”、“唱”字眼的,应写成抒情散文;像“我家的小花猫”和“风筝为什么能上天”一类的题目,就适于写说明文。有的题目没有明显的标志,可以用加标志的方法审定,有的可以加“淡”,“说”,有的则可加“记”、“忆”,这样文体就好确定了。
第二、审定内容和范围。有时题目对时间、空间、对象、说理或抒情等方面都有一些限制。如“寒假生活二三事”,明确规定时间――寒假里,内容――记二三事。还有的用“前”、“后”等词来限制时间。如“暴雨前”、“放学后”。空间的限制如“我家的乐事”,“市场见闻”,都是对地点的限定。也有的题目限制了写作的对象,“我的一点收获”是写自己的,“我的好朋友阿芳”则是写别人的。
第三、审定中心与人称。有的题目中心很明确,有的则不明显。例如“校园新风”,“新风”即题目的中心。作文时就要紧扣这个中心,而不能大写校园生活,而忽略了“新风”的含义。至于人称,可根据体裁而定,一般地说,记事写入的文章可用第一人称,也可用第三人称,议论文多用第一人称,诗歌、散文一般用第一人称。
最后,是领会题目中的象征义和比喻义。高尔基的“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者”,“驿路梨花”中的“梨花”象征“雷锋精神”和“有雷锋精神的人”。“在阳光下成长”,“阳光”则象征“党的阳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幸福、美好”。人们习惯把教师比喻为“蜡烛”或“春蚕”,因此,“春蚕颂”、“蜡烛赞”之类的题目,自然是颂扬教师的。
还有供材料作文。这类题目关键是读懂所提供的材料,准确领会材料的思想内容,其次要特别注意题目的要求。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直接决定着文章的思想性。它贯穿全文,全文都是围绕中心来写。
文章的立意应做到:正确、鲜明、深刻、新意、集中。
正确就是符合题意,不离题,不偏题;鲜明就是明确,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深刻就是对题意要深入分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新意就是要有新鲜感和现实感,没有空话、套话,没有陈词老调,有的是自己的真切感受和见解,集中,就是说在一篇文章里,只能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否则会杂乱无章。
具体地说,可以从如下几方面人手:
(1)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设置迷惑,藏头去尾。审题时只要在原题上适当添加新的条件,题目就会显露出来。如“歌声”,如果用此法,在原题目前加上“我的”、“老师的”、“校园里的”、“敬老院里的”等新条件,使题目成为“我的歌声”、“老师的歌声”、“校园里的歌声”、“敬老院里的歌声”。这样,文章就容易写得具体形象了。像这类的题目还有“心事”、“温暖”、“镜子”、“灯光”、“尝试”等。但要注意不能改变原题,补充的位置可前可后,只可在草纸上或心中填补。
(2)遇到难以着笔的大题目时,可用大题小做法,从小处人手,化小写作的题材和范围。如“求索”就是一个大题目,面对这样一个大题,可以用大题小做法,截取人生的某一个阶段,选取熟悉的、感受深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来写,这样就可摆脱无法取材、难以下笔的困惑境地。如在正题“求索”下加副题“美好的童年”,写童年时代的求索;加副题“中学生活的剪影”,写中学时代的求索;加副题“深山探宝记”,写向大自然的求索;加副题“图书馆中的欢乐”,写在浩瀚书海中的求索。大题小做,从小处人手,从小处写起,这样思路就开阔了。
(3)虚题实写。有些题目,由于概念抽象,不好把握和驾驭,这时则可用虚题实写法来启开思路。如“追求”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大、很虚,但是如果把它落实到某一具体的人和事上,就容易下笔了。此题可以写一个老师的追求,一个学生的追求,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追求,总之,各行各业的人的追求都可以写。
(4)实题虚作。有些常指实物的题目,小而具体实在。如“秋叶”、“春雨”、“窗口”等,这类题目在写作时,不应就实物而实物,而应着重找出它的比喻义、象征义,歌颂具有这一类精神、品质、风格的人和事。初中语文课本中《白杨礼赞》一文就是一篇典型的实题虚作的作品。作者在文中步步渲染铺垫,极力描写白杨树外形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此为实;然后作者连用四个排比反问句过渡到具有白杨树这种品格的西北抗日军民,热情歌颂了他们那种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就是虚。运用此法时要注意:对实题(物)只能作必要的描绘,而不能面面俱到,主要描绘具有可比喻和象征的那个部分,虚作与实题(物)之间应有相似之处,不能生搬硬套;由“实”到“虚”,过渡要自然。
&& 确立正确的立意,,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与作者的思想认识、政治水平、生活阅历以及文化修养等都有着密切关系,要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培养健康的情趣和审美观念,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具有正确的中心思想。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个正确、积极的中心思想,从而产生了激荡人心的巨大力量。
& 文章的构思,就是想一想怎样根据立意并有机地组织、连接字、词、句成文的全过程。古人写文章讲究“有序”。“序”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题当前,须认真构想。
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就是文章的开头像风头,小巧玲珑,精美好看:中间如猪肚,内容丰富,充实饱满;结尾如豹尾,收束有力,短小精悍。这就为文章提出了基本构架――三段式结构。这样的结构,要求开头要简明、点题,中间部分可以分为几个段落,如果是写记叙文,以三件事为宜,或一详两略,或两详一略。如果是议论文,本论部分可用三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对比法、比喻法等,如用例证法,可举一两个事例,即可论证清楚。如果是说明文,则中间部分运用三两种说明方法,按一定顺序串起,即可将事物说明白。结尾要简短,扣题或照应开头。《谈骨气》一文即屑这种结构,开头提出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间举三个事例进行证明;结尾提出要有无产阶级骨气,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的结论。但是三段式,并非开头、中间、结尾各一段,不论什么体裁的文章,一律三段的套式,而是应根据内容的需要分清段落层次,使文章有条理,眉目清晰。
此外,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还可用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
纵式结构就是在写人记事、论证说明时,想一想怎样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或时间变化顺序,连接字、词、句成文的结构方式。横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莓状黄铁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