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华为全面屏手机的手机有影响吗

> 你对全面屏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手机厂商放了个“全面屏”大招
你对全面屏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手机厂商放了个“全面屏”大招
关注数码圈的人可能已经发现了,上半年各大厂商还在拿摄像头和成像效果拼刺刀,下半年却画风一转,开始往手机屏幕上做文章了。看似毫无征兆,但行业内较早可以追溯到金立今年3月份在东莞宣布和131家核心零售商成立的 “金钻俱乐部”大会上,金立的董事长刘立荣在会上透露了“行业上半年是四摄战争,下半年将进入全面屏时代。”由此道出了供应链上游的本年度安排。所以这些天,国内各大手机厂商开足“嘲讽技能”玩全面屏的梗,似乎也没有那么无厘头了。从左到右:小米、努比亚、金立大家对“全面屏”是不是有什么误解?嘲讽技能厉害的王者永远来自民间。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当手机厂商还抖着嘴角偷笑的时候,民间的勇士们拿起了他们的大刀,手起刀落。连手机厂商也是甘愿拜服大喊“社会、社会”的。全,面,屏。拥有基础语文能力的同学都可以进行精确的字面理解——即100%屏占比。所以当手机厂商们发布的全面屏产品还带有额头或下巴、或者又有额头又有下巴的时候,眼睛雪亮的群众们都开始大喊上当。“敢问有些手机厂商,你们的全面屏能全面一点吗?”“敢问有些手机厂商,你们对全面屏是不是有什么误解?”厂商们一脸不解:难道不是大家对全面屏有误解吗?这于我们来说,目前只是个类似于专业术语的存在而已。要知道在2013年的时候,当时主流的号称“全面屏手机”的屏占比维持在70%~75%之间,短短几年之后的现在可以突破80%以上了,难道不值得鼓励吗?当然,让民间勇士们不满的可能并不是因为这些,也有可能是看到一些手机厂商只画了根丝做手机轮廓的宣传海报,为其智商不在线而感到痛心疾首吧。10秒,15年,16款手机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尤其是对于没有经历过蓝绿屏诺基亚、九键打字、功能机时代的,一出生就是智能机时代的小朋友来说,手机的发展都不甚了解,更何况手机屏幕的演变。但对于业内人来说,可能感受会更直观一些。于是想科普性地讲讲手机的变化。恰巧金立发布了一个10秒的小视频,讲述了手机屏幕的进化史(顺便预告了他们9月的全面屏新品金立M7)。官方还配上了文案“金立15年企业发展史,见证了手机从小屏到大屏,从大屏到全面屏的发展历程。”的确,国内也只有金立等老牌厂商,可以堂堂正正地用“见证”二字。16款金立产品的的剪影,已经是一部国产手机发展简史。如果从上面的动图和手机轮廓剪影的合集里仍然不能直观地感受到变化的剧烈,那么插播几个小花絮,可能会有所帮助:2007年以前,手机屏幕为主流是3英寸。现在主流屏幕是5英寸~6英寸。几乎是一倍了。到了2007年,乔布斯发布了3.5英寸的苹果,已经在欢呼我们已经好大的了~不过2010年的时候,4英寸的三星GalaxyS发布,乔布斯却放出狠话:这么大的屏幕怎么可能有消费者埋单。后面大屏成为趋势,再转向对屏占比的提升,就是后话了。既然提到了金立,顺带得讲讲他在国产手机里的选手地位。相信大多数人都能记得早期的金立手机,在90后的童年里,金立在功能机时代是国产手机里的第一名。在国产手机的发展进程里,从功能机时代走向智能机时代,这位国产手机最长寿的长者,最有发言权。它见证了手机市场15年来的披星戴月。2013年上半年,金立推出了主打年轻时尚的最薄机型,金立S5.1凭借5.15毫米的机身厚度破下了当时的吉尼斯世界最薄手机记录。无论是在功能机时代还是智能机时代,显然金立对于商务用户的需求了解非常之深。到了智能机时代,然而金立在手机续航能力出尽了全力。2015年金立M5配置6020毫安时电池,哪怕在今天看来,都当得上“续航怪兽”的称号。而在这个全面屏时代,有消息称,金立董事长刘立荣曾透露过下半年产品策略——“全面全面屏”:10月之后金立所有1499元以上的手机产品,将会全面配备全面屏。
{{news.author}}
{{news.timeFormat}}
正在加载......六款全面屏手机都被骂,我们对“全面屏”是不是有误会?
如果说从2017年末开始手机有了什么趋势,那就必然是“全面屏”。其实这种趋势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比如此前夏普推出了包括AQUOS Crystal在内的手机,三面都采用了没有边框手机,多达30多款,小米也在去年推出了小米MIX,并且首次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如果说全面屏手机的起源,大概就算是这里吧。
今年是“全面屏”的爆发年,但看起来产品没爆发,网上的评论先爆发了。不管是三星S8、夏普AQUOS S2、苹果iPhone X、vivo X20还是华为麦芒6,都招来一片骂声,只是骂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甚至小米MIX2也因为屏占比不如一代没能幸免,只不过被骂的少一些而已。这么下去,恐怕全面屏手机上市一台挨骂一台。
全面屏本来应该四边都是窄边,但受限于技术根本没人能做到,小米MIX在去年已经做到了极限,甚至不惜牺牲使用体验,引入了超声波传感器,还有把摄像头移到了下方,删除了听筒等激进设计,得到了官方91.3%(按液晶板面积)、非官方84%(按显示面积)的高屏占比,这已经是“全面屏”的极限了,否则最多只能像nubia Z17那样,两边做成窄边。
全面屏其实是很模糊的概念,比如全都是88%屏占比,一个像小米MIX2一样三面都有黑边,另一个像nubia那样两边没边框但上下黑边更粗,谁才是全面屏?这时候认知就混乱了。如果非给全面屏定义的话,屏占比是衡量全面屏唯一的标准。
小米很懂得这点,并且设计小米MIX的屏占比时有些讨巧:不但用三面窄边框与竞品进行区隔,而且刻意设计成大屏手机提升屏占比。不管多大尺寸,屏幕以外部分的面积是固定的,手机越大屏占比自然越高。当初小米MIX宣传时因为让夏普躺枪,就引起了夏普电视的吐槽:小米不如把手机做成电视那么大,屏占比96%不是梦。
“全面屏”的概念提出来之后,被一些手机品牌借鉴给自己宣传,或者换个说法,向小米致敬,如同小米曾向其他品牌致敬一样,自然也就引发了不少人吐槽。小米MIX尚且没能做到真正意义的全面屏,而很多手机明显不到这么高屏占比,甚至上下都有边框,也敢叫全面屏手机?
实际最近发布的小米MIX2证实了88%才是稍微靠谱一些的屏占比数字,这样牺牲还小一点。如果想要不影响使用体验,以现在手机的结构来说,前置距离传感器也许可以用超声波替换,但其他配件是去不掉的,摄像头也最好回归到上边。所以手机的上下边框必须有,就算是舍弃,最多不要正面指纹了,舍弃下边框。这么看来也许把小米MIX2倒过来就是最好的方法,不过这不就是苹果iPhone X么?
说到这里可以知道,除了小米MIX/MIX2这种极端设计之外,正常情况下的手机上下边框是删不掉的,必须留有一定空间安置必要的配件。手机厂商在不增大手机面积的情况下压缩上下边空间,把屏幕从16:9扩大到了18:9,通过显示面积提升了屏占比,已经是现在能做到的极限了。
三星、华为、vivo都是如此,想要再进一步压榨就只能像苹果iPhone X或者夏普AQUOS S2那样定制异型屏,把必要的器件往中间挤,但这两款手机不也是骂声一片?不要说他们,连小米MIX2屏占比低于小米MIX都招来了不少骂声,其实以现有的工艺来说,小米MIX2已经做的相当不错了。
手机厂商所宣称的全面屏,其实只是通过18.5:9或者18:9屏幕实现高屏占比的手机而已,把这一点看开些也就无所谓谁是真全面屏谁是假全面屏了。再说了,厂商愿意怎么叫随它去,只不过一个名字而已,你的夫妻肺片里有夫妻?你的老婆饼里有老婆?你的全面屏手机就必须是全面屏?(^_^)
您可关注微信号【shumapingjia】
我们将回答您各种购机问题留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18:9 屏幕的手机不一定就是全面屏手机,还有可能是……_凤凰科技
18:9 屏幕的手机不一定就是全面屏手机,还有可能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18:9 屏幕的手机不一定就是全面屏手机,还有可能是…… 现在每家手机厂商都中了全面屏的毒,
原标题:18:9 屏幕的手机不一定就是全面屏手机,还有可能是……
现在每家手机厂商都中了全面屏的毒,只不过毒性有高有低,外形有胖有瘦,边框有粗有细,甚至为了避免争议,还积极为全面屏做起了科普节目……
那么,小雷今天也和大家好好聊聊,全面屏到底被厂商们玩坏到什么程度了~
全面屏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小米 MIX,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小米当初发布 MIX 的时候,只提出了这个词,至于这个词是个什么意思?不好意思,雷军当时没细说。
也许雷哥准备稿子的时候忘了。。。
可能有人问,全面屏鼻祖不是夏普么?估计是当时夏普出 Crystal 的时候,研发团队有一大帮子人,而文案可能就一个人吧,不然怎么会连给屏幕起个名字都懒得起?
新名词面世了,却没有标准的定义,这也就为手机厂商们在脑洞方面提供了一个相当 freestyle 的发挥空间。
他们的想法大致是这样,虽然现在技术还没办法将手机正面做到只剩下屏幕,但这并不妨碍全面屏这个名词的推广。正面全是屏做不到,但还是能够提升屏幕显示面积的嘛!
第一家钻这个空子的厂商就是 LG。为了挽救他们家旗舰销量,LG 电子一路求到了自己的兄弟公司 LG Display:
LGE:兄弟,模块化和辅屏都做不下去了,能给我一块让人过目难忘的屏幕吗?
LGD:好啊,最近我们研发了一块顶级屏幕,它非常有个性,比例是 18:9 的,没见过吧?用了它保证一鸣惊人。
LG 美滋滋的拿到了这块 18:9 的屏幕,还将屏幕的四个角做成了圆角,之后放到自己的 G 系列新旗舰上,于是 G6 就这么诞生了。
但没想到的是,隔壁的三星电子和三星 Display 也同样密谋了一块 18.5:9 比例的屏幕,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块屏幕左右两侧还被掰弯了,它就是在 Galaxy S8 上占尽风头的全视曲面屏~
两家韩国屏幕大厂同时推出非 16:9 比例的屏幕,这在面板行业也算一个重磅炸弹了。国产厂商、日本厂商们在暗中观察之后,决定他们也要开始做 18:9 屏幕了!什么 JDI、天马、京东方…凡是叫得上号的厂商都开搞了!
而手机厂们看到面板厂都在做 18:9 屏幕,想着买一批回来做个全面屏手机,肯定会非常好卖!于是一波 18:9 屏幕的手机发布了……
做 18:9 屏幕其实技术上并不是很难,理论上调整一下切割的比例就行。这类手机难就难在做好屏幕的基础上,还不能忽略了全面屏的第二个特点——高屏占比。简单来说,18:9 只是一个提升视野的辅助因素,如果屏占比不高,21:9 也白搭。
这个带鱼屏 iPhone 10 也能叫全面屏?
为此,厂商们开始缩窄边框、额头和下巴的距离,祖传黑边、ID 无边框什么的也都不做了。这种一言不合令人窒息的把戏自从乐视垮台后,基本上已经骗不了几个消费者了~
所以你可能会发现,缩窄边框、额头和下巴后,再搭配18:9的屏幕,会显得非常的修长耐看,更适合单手握持。而 16:9 屏幕再搭配这种设计,就会显得矮胖。下面有请胖爵士现身说法~
不过要说到全面屏真正的定义到底是啥?目前基本都是各大厂商在自说自话~先来看看常见的几个:
定义 1:手机配备 18:9 比例屏幕。
这种定义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型,只保留了 18:9 的比例,而忽视了全面屏最本质的特点。主要是某些千元机为了挤压成本而故意在营销上蹭全面屏的热度,比如下面这三位:
你能猜到它们各自的品牌和型号吗?
可以说,百元、千元级的全面屏手机,基本就是用上 18:9 比例的屏幕就可以了,但体验就真的是 XXX 元还要什么自行车。另外,这类产品的下巴、额头格外地大,看上去就好像是 16:9 比例的屏幕强行用Ps拉长了一样~
定义 2:指拥有 18:9 比例,且具备更高屏占比的手机屏幕。
这个定义,可以说概括了现在手机行业主流全面屏的特点,但它不太科学的地方是限制了比例~ 毕竟不是 18:9 比例屏幕,屏占比依然很高的机型还是有的。
定义3:全面屏手机是目前业界通用的概念,业界通常认为是指窄边框和高屏占比的手机,常见的手机屏幕长宽比一般为 16:9、18:9、18.5:9、19.5:9等等。
这个定义一眼看上去是没毛病的,基本概括出了业内几个非18:9比例屏幕的全面屏手机,例如三星S8 和 iPhone X。但需要指出的是,以往并不被人认同属于全面屏的“16:9”也出现在了定义中~大家自己感受一下这层深意。
总而言之,不管手机厂商怎么去定义全面屏,目前网络上绝大多数声音还是认为,全面屏的释义应该取自它的字面意思。小雷概括了一下,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全面屏,是指手机正面面积均被屏幕占据,或屏幕四周边缘无限接近于正面边框的设计。
这也就是说,全面屏最本身的要义,还是它的显示面积,而非取决于屏幕本身是 16:9、18:9 还是什么其他的比例。而网友们一直在吐槽的,并不是现在手机厂商们没有实现这个理想的技术,而是在营销概念上的宣传有些被夸大了。从而导致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全面屏设计从高端机一路普及到千元机,可以说这个概念已经被玩坏了,但我们还是可以期待一下未来手机屏幕的最终形态。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全面屏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442249
播放数:264406
播放数:128595
播放数:5808920全面屏手机我还没用上 你为啥说它已经被淘汰了_凤凰资讯
全面屏手机我还没用上 你为啥说它已经被淘汰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全面屏手机我还没用上 你为啥说它已经被淘汰了
电影《终结者》的剧情我们都耳熟能详,如果从演化的角度来看,整部电影可以看做是机器人T-800与它的升级版T-1000之间的实力PK。回到现实中来,在摩尔定律这双看不见的手之下,每一代新技术都面临着快速淘汰更新,与T-800不同,老技术会快被消费者遗忘在历史长河中。对于当下的智能手机而言,正在被加速淘汰和遗忘的就是这块屏,全面屏把传统智能手机形态远远甩在身后,与此同时全面屏本身也发生着迭代更新,帮着手机厂商开疆拓土的现有全面屏形态将很快被后来者拍在沙滩上。
近几年来,手机行业已经进入了全面屏备战时代,17年上半年,有一些厂商的旗舰机型都完成了由传统屏幕向全面屏的过渡,而且以市场的反应来看还颇为成功。我们把现有全面屏看做技术演进的1.0时代,那么全面屏2.0对1.0时代的淘汰会快到来。
而对于还没有对全面屏有所行动的厂商来说,这将会又是一场技术淘汰的过程,尾部手机品牌将遭遇灭顶之灾。
全面屏1.0时代是怎样的现状
三星盖乐世S8
夏普AQUOS S2
目前国内能买到的全面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以三星盖乐世S8为代表的全视曲面屏,在全面屏的同时增加3D曲面;一种是以小米MIX为代表的规则的全面屏,屏幕方方正正,与普通手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屏占比,当然也有像LG G6那种平面倒角的全面屏,但并未在国内开卖;最后一种就是以夏普AQUOS S2为代表的异形全面屏,屏幕形状不再局限于规整的矩形或者倒角矩形,而是根据前面板关键器件的布局对屏幕进行切割。
以形态分的话,1.0时代已经有了三个层次:规整的平面矩形或倒角矩形、带有3D曲面的规整矩形或倒角矩形、异形的平面全面屏。虽然区别挺大,但终究没跳出外观的层次,即使它们的出现都能引起了业界的浪潮。之所以说它们属于全面屏的1.0时代,从根源上说是因为它们有局限于技术发展现状的诸多无奈。
要说历史的话,像小米MIX这种规整的全面屏历史最为久远,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夏普的Aquos Crystal,在那时就已经做到了三面无边框的效果。但这种取消听筒的方案显然决定了这种设计难以普遍推广。夏普Aquos Crystal采用了骨传导的技术方案,通话时需要贴合脸部颌骨,声音通过颌骨传到听觉神经,从而引起听觉。但这种方案在当时并不成熟,声音小,不清晰。
小米MIX则采用了悬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 ,当电话接通时,驱动单元将电信号直接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微震点击的方式带动整机的中框共振,将声音传递至耳朵。说白了手机机身就是个发声系统,虽然声音大了,但声音扩散严重,即便是用户旁边的人也能听到通话内容。而这些,恰恰决定了取消听筒无法满足作为电话本质的最基本功能。以这种设计方案来说,听筒技术成为将全面屏卡在1.0时代的重要一环。
夏普AQUOS S2采用的隐藏式的听筒
以现阶段的技术发展现状来说,夏普AQUOS S2采用的隐藏式的听筒设计倒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采用导音管将声音输送至机身顶部的听筒开孔,这就可以大大减少传统听筒设计带来的大面积占用问题。
前置摄像头问题
支持虹膜/面部识别的三星盖乐世S8额头布局
除了听筒和传感器,前置摄像头对前面板面积的占用也是阻碍全面屏进一步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有人说前置摄像头用处不大可以取消,实则不然。除了自拍功能外,实时视频功能、面部识别功能都得靠前置摄像头显示,当然虹膜识别技术也需要专用的摄像头。
可用于自拍的画屏设计
要说解决方案的话目前也有几种减少前置摄像头使用量的方式可以参考。比如魅族在PRO 7系列产品上用的背面画屏,或者是海信手机A2那种在后面放一块水墨屏的方案。但这种方案只能满足自拍需求,实时视频的同时进行实时操作仍然难以实现。背面再装一块彩色大屏也不是不可能,但对于直板手机貌似并没有什么必要,而且电池技术也并未让我们看到曙光。
荣耀7i的翻转式摄像头设计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荣耀7i,翻转式摄像头倒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既可以实现自拍又可以实现边实时视频边操作。但这种方案几乎就等同于与虹膜识别和面部识别功能无缘了。当然每次点亮屏幕后置摄像头都弹出来也不是没有可能。有消息称小米MIX2将采用这种设计,从而实现更大的屏占比,如果再采用悬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的话,获得更接近于全面的全面屏也未尝不可。
当然也有脑洞比较大的可能,就是采用扭转式机身或者可折叠式机身,通过扭转或者折叠实现后置摄像头前置,以实现实时视频和其他操作的同时进行。但这种可能暂时还实现不了,一是屏幕拼接问题需要解决,另外一个就是折叠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屏幕下指纹识别问题
从已知信息来看,显示区域的Under glass方案现在并没有实现量产,这就造成了全面屏设计的一大矛盾:想要极窄的下巴就得放弃前置指纹识别。三星盖乐世S8就是个典型案例。当然也不是说后置指纹识别就一定不好,只是前置指纹更符合常规定义的使用习惯。 ZUK Edge
带有前置指纹识别的全面屏手机其实早有雏形。在小米MIX发布后不久,这款看起来布局更加协调的ZUK Edge发布。ZUK Edge拥有极窄的额头,并且下巴的宽度刚刚容纳下采用汇顶IFS方案的盲孔式指纹识别模组。以短期的全面屏发展来看,这样的前面板布局不需要做出多大的改变,要完成的就是显示区域向下的进一步拓展,使显示区域囊括指纹识别模组,并增加识别穿透力以取消玻璃盲孔。 汇顶展出的光学指纹方案
目前已知较为成熟的显示区域的Under glass方案有两种,一是在巴塞罗那MWC2017上汇顶展出的光学指纹方案,采用这种方案的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定制屏幕。汇顶科技CEO张帆曾在后续的采访中表示,光学指纹芯片已达到了量产的水准,今年会推动其量产,明年有可能看到量产的手机。但目前并未有明确消息说明该指纹方案的进度如何。 vivo屏幕下指纹识别展示
另一种是前不久高通在上海MWC2017展示了vivo Xplay6屏下指纹识别的技术,将指纹识别带到了一个新高度,可以说是一次行业变革。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可在屏幕上实现指纹识别,而且不受汗液、水滴影响,识别精度大大提升。据最新的消息报道,高通3D传感技术以及超声波指纹识别最快将于年底量产。而与高通关系密切vivo首发搭载这种指纹识别方案的手机有着较大的可能性。
全面屏的显示与交互问题 三星盖乐世S8的三大交互按键
进入全面屏时代后,手机显示屏幕的比例不再是16:9,一般来说都是将屏幕拉得更长,比如三星盖乐世S8的18.5:9。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比较明显的,由于下巴的空间被压缩,显然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虚拟按键,拉长的屏幕则允许在屏幕内加入三大交互按键后仍然有着甚至比常规手机更大的显示区域,同时细长的机身也更方便进行单手操作。
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就是软件适配。毕竟现在16:9才是主流,更长的屏幕缺少专门的第三方适配,这就导致了画面拉伸,影响使用体验。但这并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还是体现在视频和游戏画面上。视频来说,强制拉伸画面就会出现图像形变,传统16:9的画面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全面屏的需求。游戏方面的画面适配也比较少,大多还是以16:9的画面比例呈现。 三星盖乐世S8+拥有更宽的地图视野(图片引自科技美学)
当然异形屏幕对画面的优化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因为屏幕切割处会损失一定的画面,未全面适配的游戏强制拉伸就会出现遮挡画面的问题出现,设置影响游戏的操作。想要获得更好的适配,就是在多余的显示区域加大游戏地图面积,但对于竞技游戏来说,这又影响了竞技的公平性。所以如果游戏画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的话,竞技类游戏则需要指定一个地图增加后的规范,而其他类型的游戏,显然是显示画面越多越好了。
全面屏显示与交互问题说到底还是系统优化的问题。在目前的1.0时代,三星盖乐世S8对全面屏的优化已经相对成熟了,因为三星不仅较为周全得考虑到三大交互按键的设置问题,又继承了上一代产品对于曲面侧屏的内容优化。夏普AQUOS S2对其全面屏的异形区域在游戏时也进行了功能优化,加入了免打扰、游戏加速等功能的快捷菜单。当然努比亚FiT边缘手势交互也可以看做全面屏方式的一种,为以后全面屏交互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意义。
全面屏2.0时代的改进猜想
在全面屏1.0时代的基础上,我们不妨对全面屏的2.0时代做一下猜想,未来的新机到底会给出一块怎样的全面屏。 vivo X系列新机猜想
从外观上说,全面屏2.0时代将进入四面无边框形态,现有的窄额头窄下巴以及三面无边框均会被淘汰,夏普和iPhone 8的异形屏开孔将成为全面屏2.0的新常态,与此同时也带动 各类传感器模组全面转向微型化设计。
而生物识别将面临两种阵营的分化,一方面由虹膜识别和面部识别引领的新生物识别将异军突起,占据目前指纹识别的地位,这一好处是在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尽大可能保证屏幕空间。
另一方面屏幕下指纹将会替代传统指纹识别元件,在不影响全面屏的基础上保留了用户的成熟的使用习惯,降低了学习成本。 显示区域内的屏幕下指纹
但以上这些除了显示区域内的屏幕下指纹识别外,并不足以引领全面屏2.0时代,它的革命性发展将会主要体现在系统优化上。
首先全面屏相配的UI设计和app应用体验要实现无缝兼容,同时更大的显示面积也会给用户在浏览网页或者图片、玩儿游戏的时候带来更有用的“额外显示内容”,手机厂商需要把这块新屏幕做到物尽其用。
显然,全面屏2.0想要快速普及,未来的发力方向也是对全面屏的系统级优化,而且更加注重对全面屏“额外显示内容”的优化,并且应用和游戏的画面适配也将得到极大改善。
之前我们提到了全面屏1.0时代的交互方式,比如三星的曲面侧屏内容,夏普游戏模式的功能优化。这些都是全面屏优化的优秀代表功能,如果想要超越它们,全面屏2.0至少要做到这些全面屏功能优化的不缺失,同时除了屏幕内加入三大交互按键,或许还会有类似于Fit交互这类能够提升操作便利性的交互方式。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我全面屏手机还没摸过呢,为什么要考虑那么远?
虽然全面屏的引入没有十年前iPhone诞生时那么惊艳世人,但不可否认目前依然是技术变革的又一个前夜,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智能手机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是颠覆性的,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屏2.0诞生的前夜,主动迎接变革或许能够加速产品进化,让未来已来,真正的驱动力在我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42249
播放数:264406
播放数:128595
播放数:5808920&&&&&&&&回到本文最核心的话题,面对市面上并不全面的“全面屏”,我们是否该让厂商停止这一称呼呢?&&&&&&&笔者认为,没这个必要。在前文中我们提到,无论全面屏手机定义多么模糊,但有一点是所有手机厂商心知肚明的,那就是产品的屏占比一定要比16:9屏幕比例时代的手机要高,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失手感的前提下带来更大的屏幕。而屏占比高了,对于手机使用者来说也的的确确能够感受到这样设计的3大好处:1:在同尺寸的机身上,屏幕变得更大了,从而带来更好地屏幕观感。2:同样屏幕大小的手机,屏占比高的机型会拥有更小巧的机身,从而带来更优异的便携性。3:高屏占比的机型外观也要比传统设计的手机更前卫一些。&&&&&&&无论是真假全面屏,只要消费者认可产品的屏幕观感才是王道,不然你叫的名字再好听,产品不好卖也无济于事。某手机的实物照片(左)与官网宣传照片(右)额头对比某手机官网图片(左)与实物照片(右)对比&&&&&&&然而我发现有些厂商在宣传全面屏的时候有一种不良风气,就是宣传海报上的产品看着屏占比非常大,但实际产品却并非如此。这种误导消费者的情况我认为是真的应该叫停的。还有,有些厂商为了实现更大的屏占比,而挤压了摄像头,听筒等元件的空间,导致产品的某些功能体验不理想,我认为这样的情况也是不应该发生的。&&&&&&&最后还想说一句,比起抱怨厂商玩儿文字游戏,不如我们一起鼓励并支持厂商早日推出更完善而先进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吧。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mobile.zol.com.cn/667/6678853.html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主屏尺寸 4G网络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10暂无报价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屏手机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