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是淘宝店被投诉到工商局局好还是315好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315怎么投诉最有效
315已经到来了,每年的315日都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在这一天是消费者维权最热络的日子。在平常消费的时候消费者会遇到各种欺诈、不公平等等是要去投诉,315怎么投诉最有效?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315如何投诉最有效315投诉就是消费者因与商家的商品质量方面的纠纷向工商部门的投诉,原则上应该即时解决。如果你是3月15日时投诉的到现在没有回音你就不要等着了。建议直接到工商部门查问,或另寻其他处理办法吧。要注意,就商品质量问题的诉讼也只有一年,一旦过期,法院就不能支持了。如果是小事一桩,建议息事宁人。如果是大事,则应当及时向法院起诉。怎么投诉京东更有效?投诉京东客服,总会被推搪,延迟个三五天再处理也是常态。这时候,除了找&12315,你还可以这么做:保留截图、录音、快递单等;点开工商局网站,向工商局投诉京东。怎么投诉淘宝更有效?如果是单纯投诉卖家,直接拨打客服电话或者找淘小二(在线客服)一般也能解决问题。而如果淘宝客服解决不了的话,我们还是要找工商局。找淘宝客服索要“买家信息披露申请表”,以工商举报为由,获得卖家的真实信息;得到信息后,登陆卖家所在工商局进行网上投诉,严重情况可以报警;若淘宝拒绝提供信息或者提供信息无效,登陆工商局/&315&投诉淘宝。怎么投诉快递更有效?网购不单只是卖家的问题,快递也会出问题。这时候,就不能直接找工商局和&12315&了。快递出问题,你该这么做:搜索【国家邮政局申诉网站】,填写申诉信息;等着快递公司过来低头认错;国家邮政局会电话联系你,询问处理结果满意与否,跟进态度非常棒。这样投诉快递是最有效的,小安亲测。315如何投诉最有效?在平常消费的时候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情消费者保留好证据之后就能够马上投诉了,不是非得要等到315这一天。如果有消费权益维权的措施或是具体的方法等等不知道怎么样解决,可以来华律网问问律师该怎么做。延伸阅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读完文章还有法律疑惑?马上
最新相关知识
相关法律聚焦
地区找律师
热门文章推荐
热门法律专题
自媒体文章
无锡在线律师
400-400-400-
专业权威律师在线解答
专业律师优质解答欢迎访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网
热词搜索:
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分析
来源: 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日 &&&&[字体:
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将强化消费维权、优化消费环境作为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保障,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法检查为契机,切实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和服务领域消费维权,不断完善12315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据统计,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网络共处理消费者诉求777.76万件,同比增长2.6%。其中,投诉129.11万件、举报26.01万件、咨询622.64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60亿元,有力地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总体情况
(一)消费者诉求总量持续增加,互联网接收量增幅较大。
“十二五”以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诉求连续三年超过700万件,2015年达到777.76万件,年均增长4.6%。全国工商系统不断加强12315专用电话、互联网、移动互联等受理平台建设,各地工商部门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纷纷开通微博、微信等新投诉渠道,为消费者提供解决纠纷的快捷途径。2015年通过互联网受理的诉求量达到12.72万件,同比增长34.5%,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8个百分点。
全国诉求数量及同比趋势图&&&&&&&&&&&&&&&&&&&&&&&&&&&& &互联网受理消费者诉求量及同比趋势图
(二)消费者投诉数量接近130万件,居“十二五”以来最高。
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29.11万件,同比增长11.1%,投诉量居“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均增长11.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60亿元,同比增长21.8%,较上年同期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类投诉72.56万件,服务类投诉56.55万件,占投诉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6.2%、43.8%。这说明,随着新《消法》的深入实施以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出台和落实,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12315进行诉求的热情明显上升。
全国投诉数量及同比趋势图
(三)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质量、合同、售后服务问题,合同、广告问题投诉数量显著上升。
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涉及质量问题投诉41.36万件、合同问题投诉26.38万件、售后服务问题投诉18.67万件,分别占投诉总量的32.0%、20.4%、14.5%,共占投诉总量的66.9%。值得关注的是,涉及合同、广告问题的投诉量显著上升,“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分别为43.6%、34.9%。这说明,消费者投诉涉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质量、合同、售后服务方面,近几年涉及质量问题投诉占比呈下降趋势,涉及合同、广告问题的投诉量年均增幅较大。从各类问题投诉角度看,农用生产资料、日用百货、食品、装修建材、手机等质量问题投诉量占比超过45%;家用电器、计算机及配套设备、手机等售后服务问题投诉量超过30%;中介服务、租赁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合同问题投诉量超过50%。各地工商部门根据消费者投诉集中的问题,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不合格商品的市场清查工作,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 全国处理投诉涉及问题占比趋势图&&&&&&&&&&&&&&&&&&&&&&&&&&&&&&&& 各类别投诉问题占比分布图
(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领域投诉集中,仍是消费维权工作重点。
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商品类投诉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类别是:日用百货16.06万件、通讯器材12.49万件、家用电器9.78万件、交通工具9.35万件、食品类6.65万件,共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74.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排在服务类投诉前五位的类别是:远程购物15.09万件、居民服务6.86万件、电信服务5.92万件、互联网服务4.67万件、修理维护服务4.08万件,共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64.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汽车及零部件、手机等高价值消费品投诉增长明显,同比分别增长37.3%、9.7%,是商品类投诉热点问题;网络购物、电信服务和预付卡等消费领域投诉较多。这说明,消费者投诉仍然主要集中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大众化服务消费上,投诉量居高不下,尤其是高价值的商品和新型消费领域的消费纠纷日益凸显。各地工商部门要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加强消费市场监管力度,切实解决好消费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商品类投诉分布图&&&&&&&&&&&&&&&&&&&&&&&&&&&&&&&&&&&&&&&& &服务类投诉分布图
(五)服务消费投诉比重持续上升,增速明显较快。
2015年服务类投诉占投诉总量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4.5个百分点,自2009年超过30%后,已经连续7年上升。“十二五”以来,服务类投诉量同比增幅明显高于商品类投诉量增幅。这说明,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消费结构正加快由生存型向发展型、时尚品质型消费升级,商品消费虽然仍是居民消费的主要方式,但是服务消费已成为消费新增长点。各地工商部门综合运用监管执法职能,围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服务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企业服务行为和经营行为,切实保护服务领域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不同消费类型投诉量占比及同比趋势图
(六)单品争议金额首次减少,通讯器材、快递服务类争议金额增幅较大。
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已处理消费者投诉121.01万件,同比增长12.2%,涉及争议金额37.85亿元,已经连续3年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2.5%。平均每件投诉的争议金额为0.31万元/件,同比减少8.6%,是近五年来首次下滑。排在商品类单品争议金额增幅前四位的是通讯器材、家用电器、计算机及配套设备、装修建材,同比增幅分别为25.7%、22.9%、15.8%、15.4%,单品争议金额分别0.11万元、0.17万元、0.17万元、0.31万元;排在服务类单品争议金额增幅前四位的为快递服务、装饰装修服务、旅游服务、租赁服务,同比增幅分别为55.0%、15.4%、8.8%、2.9%,单品争议金额分别为0.09万元、0.93万元、0.32万元、0.28万元。值得关注的是,取暖器、儿童玩具及卫生用品、电视购物单品争议金额同比增幅在一倍以上。这说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转型,时尚品质型消费市场不断扩容,从而带来了纠纷金额的逐渐增大,单品争议金额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全国消费投诉争议金额趋势图&&&&&&&&&&&&&&&&&&&&&&&&& &消费投诉单品争议金额及同比趋势图
(七)举报总量略有增加,其中涉及消费维权的举报占两成。
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受理举报26.01万件,同比增长0.1%;处理23.22万件,办结率89.3%。其中,涉及消费维权的举报6.32万件,占24.3%,同比增长30.5%。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1.54万件)、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规(1.43万件)、违反广告管理法规(1.42万件)是涉及消费维权举报的主要内容,举报量分别占涉及消费维权举报的24.4%、22.6%、22.5%。值得关注的是,违反广告管理法规(1.42万件)、违反合同管理法规(0.26万件)的举报量增幅较大,同比分别增长122.6%、91.2%。各地工商部门加大对新《消法》的宣传力度,消费者在注重对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监督的意识逐渐增强。
全国举报数量及同比趋势图
(八)咨询总量小幅上升,咨询聚焦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及外商投资。
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系统共受理咨询622.64万件,同比增长1.1%,已经连续2年超过600万件。社会公众咨询焦点由商事制度改革的“宽进”逐渐转向事中事后的“严管”,企业注册咨询57.35万件,占9.2%,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涉及事中事后监管咨询量为167.54万件,占26.9%。随着商事制度改革进入深化阶段,2015年社会公众对大众创业、互联网+、企业年报、三证合一、企业信息公示等咨询比较频繁,咨询量为7.61万件。值得关注的是,社会公众对外商投资关注度开始逐渐上升,相关咨询量由2014年的5220件增加到3.48万件,同比增长5.66倍。这说明,工商部门12315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消费者咨询消费知识和了解市场监管情况的重要平台。
&&&&&&&&&&&&&&&&&&&&&&&&&&&& & 全国咨询数量及同比趋势图&&&&&&&&&&&&&&&&&&&&&&&&&&&&&&&&&&&&&&& 咨询问题分布图
二、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问题
2015年,消费者投诉热点集中在移动电话、汽车及零部件、服装鞋帽、文化、运动娱乐用品、网络购物、居民服务、预付卡服务、旅游服务、餐饮服务等十个方面。
2015年商品消费投诉问题分类情况
2015年服务消费投诉问题分类情况
(一)移动电话。近年来,移动电话消费群体日益壮大,新购移动电话的用户不断增长,2015年国内移动电话出货量已经超过5亿部,市场的快速增长也使移动电话消费纠纷居高不下。2015年,移动电话投诉12.28万件,同比增长9.7%,连续7年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位。质量、售后服务、合同是移动电话投诉的主要问题,投诉量分别为5.24万件、3.95万件、0.78万件,共占86.0%。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手机易出现黑屏、死机、信号不稳定等性能故障问题,售后维修周期长、不履行手机“三包”义务;部分经销商销售假冒、翻新机等。
(二)汽车及零部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消费者对汽车的投诉也呈现大幅增长趋势。2015年汽车及零部件投诉7.57万件,同比增长37.3%,平均每销售一万辆汽车的投诉量为30.76件,较“十一五”末期增长了1.74倍。从投诉问题看,涉及合同投诉2.03万件,占28.6%;质量投诉1.81万件,占25.4%;售后服务投诉1.79万件,占25.2%。其中合同投诉量首次超过质量、售后服务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首要问题。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交订金后被告知无法办理贷款、逾期未交车、以旧车当新车等;汽车维修拖延、指定维修点维修质量不好、多次送修故障仍不能排除;汽车异响、进行途中突然熄火、轮胎鼓包爆胎、车门窗故障、密封不严等。
(三)服装鞋帽。如今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再加上销售渠道扩展及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居民用于衣着方面的消费持续增长,2015年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达到13484亿元,同比增长8.8%。穿着类消费增长也带来了服装鞋帽投诉的上升,2015年,服装鞋帽类投诉8.34万件,同比增长0.8%。从投诉问题看,涉及质量问题投诉4.47万件,占56.5%;售后服务问题1.82万件,占23.1%。其中售后服务问题比较突出,占比较“十一五”末期提升了7.8个百分点,质量问题则下降了11.7个百分点。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商家无故拒绝“退一赔三”,服装开线、破洞、拉链损坏、面料短时间内起球、褪色、变形、鞋类开胶、断底面等,商品与宣传不符等。
(四)文化、运动娱乐用品。我国文化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居民用于教育文化服务方面的支出不断攀升,相关投诉也呈上升趋势。2015年,文化、运动娱乐用品投诉3407件,同比增长21.1%,增幅较大。从投诉问题看,涉及质量问题投诉1210件,占37.2%,同比增长17.7%;售后服务问题投诉684件,占21.1%,同比减少1.4%;合同问题投诉593件,占18.3%,同比增长23.3%。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维修更换货困难、商品掺杂使假、质量不合格或三无产品、商家在免费保养期间另收费用等。
(五)网络购物。近年来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互联网进行购物,涉及网络购物的投诉也在迅猛增加。2015年网络购物投诉14.58万件,同比增长87.3%,与“十一五”末期相比增长了77.67倍,已连续两年排在服务类投诉首位。从投诉问题看,网络购物商品质量和虚假宣传等问题比较突出,投诉量分别为3.70万件、2.21万件,占比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8.4个百分点、11.9个百分点。网络购物“虚拟”、“远程”的特点导致消费者举证困难和维权成本高;个人信息泄露等也成为网络消费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的投诉有1139件,同比增长69.2%。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商品质量不合格、商品为假冒伪劣产品,虚假促销,商家拒绝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实物与宣传不符,个人信息遭泄露,发货迟延等。
(六)居民服务。居民服务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2015年投诉量居服务类投诉第二位,投诉量6.86万件,同比增长26.7%,投诉量及增幅均居近5年来最高。从投诉问题看,涉及合同问题投诉1.97万件,占30.0%,同比增长31.8%;质量问题投诉1.40万件,占21.3%,同比减少1.7%。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服装清洗过程中存在颜色改变、损失、遗失等问题;美容美发店免费活动后强迫消费、擅自更改服务内容、提高收费标准、使用“三无”产品、不主动出示消费凭证等。
(七)电信服务。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户群体不断增多,电信服务方面的用户投诉绝对数量较高。2015年电信服务投诉5.92万件,投诉量增速由2014年的-8.2%回升到2.2%,居服务类投诉第三位。从投诉问题看,合同和质量问题是投诉焦点,投诉量分别为1.75万件、0.95万件,占32.1%、17.3%,其中合同问题较为突出,自2012年投诉量超过质量问题以来,已经连续四年成为电信服务投诉的首要问题。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擅自更改消费套餐,套餐资费不明确,计费不合理、不透明、错扣,部分条款设置繁杂,手机通话及上网效果不稳定等。
(八)预付卡消费。近年来,预付卡消费市场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但因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市场饱和度高、企业存续周期短、淘汰率高等原因,预付卡消费成为纠纷的高发区。“十二五”以来全国预付卡消费投诉年均增长35.7%,2015年达到2.93万件,投诉量居近5年来最高。投诉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等行业,投诉量分别占33.9%、27.3%。从投诉问题看,涉及合同问题投诉0.66万件,占22.4%;涉及售后服务问题投诉0.54万件,占18.4%;涉及质量问题投诉0.11万件,占3.9%。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商家服务缩水、霸王条款、费用无故被扣除、擅自终止服务、商家“关门跑路”等。
(九)旅游服务。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旅游日益成为百姓的日常需求,2015年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随着旅游业持续升温,相关消费纠纷也大幅上升。2015年,旅游服务投诉2524件,同比增长43.5%,投诉量及增幅均居近五年来最高。从投诉问题看,合同问题比较突出,投诉量为803件,占37.7%,同比增长34.5%;质量问题投诉263件,占12.4%,同比增长1.5%。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旅游合同不透明、服务项目缩水、退款难或退款迟迟不到位、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
(十)餐饮服务。在居民生活服务消费中,餐饮消费占主导地位,特别是互联网+对传统餐饮行业的巨大的拉动作用导致2015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长比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然而,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商家质量参差不齐,餐饮服务投诉居高不下。2015年餐饮服务投诉2.84万件,同比增长30.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0.1个百分点。从投诉问题看,合同问题投诉6406件,占23.4%,占比较“十一五”末期提升了18.9个百分点;质量问题投诉6347件,占23.2%,占比较“十一五”末期下降了10.7个百分点。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团购券限制使用或加价消费,虚假团购广告,商家关闭导致储值卡、会员卡无法继续使用,网站系统问题导致消费者付款不成功,饭店卫生状况不佳、食材不新鲜、服务员态度差,不提供免费消毒餐具等。太原工商局和消协联合发布“315消费警示”:支招消费者 看清“潜规则”_网易新闻
太原工商局和消协联合发布“315消费警示”:支招消费者 看清“潜规则”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太原工商局和消协联合发布“315消费警示”:支招消费者 看清“潜规则”)
  朋友圈购物、干洗衣物、装修家等是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的事,然而这些消费中暗藏猫腻,因此而蒙受损失的消费者比比皆是,伴随而来的投诉纠纷也逐渐增多。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太原市工商局、太原市消协结合受理的投诉,发布多个消费警示,为广大消费者支招,以便维护消费者自身权益。
谨防朋友圈购物被忽悠
如今,打开微信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朋友”发布的商品广告,护肤品、服饰、食物、生活用品等应有尽有。但在朋友圈购物,常出现的问题有:商品质量无法保障;虚假宣传的商品,消费者没有辨别能力;交易没有发票,无法证明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生问题双方协商无果,消费者被拉进黑名单,无法找到经营者;产品出了问题,售后服务不好保障。
为此,太原市工商局、市消协提醒:注意别买上不知名的、存在一定隐患的美容护肤产品或是含有宣传疗效的保健品、食品等;交易前一定要让对方提供相关检验报告;交货时,要求经营者提供发票或收据,并留好对方的联系方式和真实姓名;保存好聊天记录和其他有效证据,以备维权;一旦发生产品质量问题,要及时和对方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及时向消协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或直接向法院起诉。
预付有风险消费需当心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在餐饮、美容美发、洗车、洗衣、健身等多种服务行业广泛使用,预付卡式消费虽然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和价格优势,但因部分经营者诚信理念和道德意识缺乏,导致预付式消费纠纷日益凸显。去年,预付式消费占投诉总量15.62%,排在消费投诉热点首位。主要问题有:虚假、夸大宣传;设置“概不退还”等不平等格式条款;一些经营者诱使消费者预先支付费用后,突然停止营业,携款失踪等。
针对预付式消费“陷阱”,太原市工商局和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式消费时要做到:详细了解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尽量选择经营规模大、市场信誉较好的企业;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文字的方式确认;保留消费合同或者发票、收据等相关证据;发生消费纠纷时,先与经营者协商,协商不成及时向消协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或直接向法院起诉;遇到经营者携款潜逃,涉嫌诈骗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干洗衣物要多留心眼
随着天气逐渐升温,不少市民正忙活着给家里衣服“大扫除”。然而,相关的消费纠纷也出现了。干洗衣物的消费投诉主要有几类问题:出现褪色、缩水、变形等问题后,干洗店不从自身洗涤技术找原因,而是认定衣物自身质量有问题。太原市工商局和市消协发布了干洗服务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送洗衣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口碑好、有信誉、比较大型的干洗店;衣物送洗前要仔细检查口袋;送洗时,要与接货人共同检查衣物是否有破损、脱线,要按照衣物上标注的成分、洗涤方式、注意事项来确定衣物的洗涤方式,并在收据上标清;对于高档贵重衣物,可以采取保值洗涤,做出书面保值约定;保存好衣物洗涤的票据;取衣物时要当面检查衣物是否洗涤干净,有无缩水、褪色、变形等现象;办理储值卡要尽量选择大型连锁干洗店。
家装应谨防四大“陷阱”
天气回暖,家装旺季即将到来,但家装市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纠纷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损失。家装消费投诉主要涉及事前虚假宣传,开价低,但开工后不断加价;材料以次充好;未履行合同约定;收取消费者的部分装修费用后,装修中突然停工、失联等。
太原市工商局、市消协提醒消费者:一是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宣传,避免冲动消费。提前与家装公司多沟通,详细了解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装修方式。二是选择正规的、有营业资质、信誉度高的家装公司,多比较几家,做到心中有数。三是签订书面合同应详细、具体,逐项沟通,不明确和未做规定的,应双方协商后做出补充协议写在合同中。四是索要并保存好证据,包括装修合同、付款凭证等。五是了解投诉途径。发生消费纠纷应及时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或就近向当地消协投诉,也可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向法院起诉。  本报记者 褚艳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现在向工商局和315举报投诉要收费吗_百度知道
现在向工商局和315举报投诉要收费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本法的保护。因此,向工商局投诉或者拨打:12315消费投诉电话(收取市话费),都是不收费的。
采纳率:89%
不收费(请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工商局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宝买家投诉到工商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