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杉杉锡业股份的合理股价价应该是多少元

截至,6个月以内共有 28 家机构对杉杉股份的2017年度业绩作出预测;
预测2017年每股收益 0.64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60%,
预测2017年净利润 7.18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117.46%
[["2010","0.29","1.21","SJ"],["2011","0.37","1.53","SJ"],["2012","0.39","1.59","SJ"],["2013","0.45","1.84","SJ"],["2014","0.85","3.48","SJ"],["2015","1.62","6.91","SJ"],["2016","0.40","3.30","SJ"],["2017","0.64","7.18","YC"],["2018","0.81","9.10","YC"]]
单位:元汇总--预测年报每股收益
预测机构数
行业平均数
单位:亿元汇总--预测年报净利润
预测机构数
行业平均数
业绩预测详表
预测年报每股收益(元)
预测年报净利润(元)
中信建投证券
详细指标预测
2014(实际值)
2015(实际值)
2016(实际值)
预测2017(平均)
预测2018(平均)
预测2019(平均)
营业收入(元)
国泰君安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营业收入增长率
国泰君安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利润总额(元)
净利润(元)
中信建投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净利润增长率
中信建投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每股现金流(元)
每股净资产(元)
净资产收益率
国泰君安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市盈率(动态)
中信建投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买      入
东兴证券:2017年三季报点评:正极材料利润大增,专注立足新能源主业
摘要:我们预计公司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4亿元、110.8亿元和13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2亿元、9.4亿元和11.4亿元,EPS分别为0.64元0.84元和1.01元,对应PE分别为32.4、24.7和20.5,钴价仍有较大上涨空间,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2017年三季报点评:正极材料利润大增,专注立足新能源主业
发布时间: 来源:东兴证券
  事件:
  10月30日,公司发布了2017年三季度报告,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44亿元,同比增长71.83%,归母净利润为4.68亿元,同比增长58.47%。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91亿元,同比增长95.89%,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120.26%。
  观点:
  全年快速增长,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增长主要来源于电池材料相关业务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正极材料业绩大幅提升,贡献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加227.27%,全年高增长可期。负极材料盈利能力总体保持稳定,出货量明显增加,全年预计全年贡献业绩1亿元以上。电解液已摆脱上半年库存减值影响,随着自身六氟磷酸锂产能的推进,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提升,预计全年将扭亏为盈。另外,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随着公司通过对外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将从资金和管理等方面不断改善经营状况,并不排除出表的可能性。
  钴酸锂价格传导顺畅,完善上游钴矿布局
  正极材料业务在公司业绩占比中达80%以上,主要分为钴酸锂和三元正极材料两种产品。目前公司正极产品中钴酸锂占比较大,在钴价大涨的背景下,公司钴酸锂产品价格向下游超额传导导致利润空间大幅提升,目前钴酸锂单吨利润以从年初的约1.5万元增至约4万元。我们预计2017年正极材料产量2.5万吨,钴酸锂与三元材料各1.5万吨和1万吨,受益钴涨价扩大加工利润空间,保守预计将推高公司正极材料业绩3亿元以上。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新建622、811三元正极材料产能落地,明年可实现大批量供货,将成为业绩提升的新动力。
  另外,今年7月,公司参与报价并认购全球第二大钴供应商洛阳钼业定增,并就未来钴产品的采购、销售以及钴、锂等金属资源项目开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洛阳钼业实现紧密合作,有助于公司争取上游资源端主动权,提升议价能力并缓解下游电池厂成本挤压,同时将一同开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研发,提炼回收钴、锂等有价金属,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打造循环经济。
  分拆无关业务,专注新能源领域
  2015年以来,公司愈加专注于锂电材料等新能源业务,积极推进对传统的服装业务和投资业务进行分拆,陆续启动了杉杉品牌公司和富银融资租赁(含商业保理)的港交所上市进程。富银融资租赁已于今年5月在港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而杉杉品牌公司上市进程仍在积极推进中。完成非新能源业务分拆后,公司将成为一家更为纯正的新能源企业,在拓宽融资渠道方便资本运作的同时,为新能源核心业务的产业链布局扫清障碍。
  结论:
  我们预计公司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4亿元、110.8亿元和13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2亿元、9.4亿元和11.4亿元,EPS分别为0.64元0.84元和1.01元,对应PE分别为32.4、24.7和20.5,钴价仍有较大上涨空间,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锂电材料价格传导受阻,公司产线投放进度不达预期。
买      入
招商证券:竞争力逐步体现,锂电材料如期强增长
摘要: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公司今年迎来业绩释放之年,电池材料尤其是正极业务后续有望继续超预期,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目标价26-28元。
竞争力逐步体现,锂电材料如期强增长
发布时间: 来源:招商证券
  业绩符合预期,正极材料是高增的主要驱动力。公司前三季度各业务板块中,我们估算锂电材料贡献利润约4.5-4.7亿元,服装约0.15-0.25亿元,投资收益约0.8-1亿元,新能源车预计亏损1.3-1.5亿元,能源管理约0.4-0.5亿元。
  公司归上业绩高增长的主要原因锂电材料贡献,尤其是正极材料。前三季度,公司正极材料收入同比增长110%,税后净利润4.82亿元,贡献归上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227%。负极材料因针状焦涨价对盈利造成一定影响,前三季度业绩估算约0.6-0.8亿元,电解液因六氟磷酸锂降价使得电解液降价,影响了盈利能力,预计亏损万元左右。
  正极材料单季盈利创新高,产能逐步释放加速成长。2017年是公司正极材料业绩爆发之年,上半年正极业务子公司杉杉能源实现正极材料出货量9880吨,贡献归上净利润2.28亿元。单3季度,正极材料盈利能力继续增强,单季度出货量预计吨,实现税后净利润左右2亿元,单季盈利创出新高。
  公司目前拥有正极材料产能3.3万吨,预计宁乡二期1万吨产能今年底投产,NCM622有望2017Q4逐步放量,而NCM811也正加速启动,正极业务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负极材料3季度小幅提价,有望超预期。2017年年初以来,负极原材料针状焦等涨价,估算高端产品的成本上升超过20%,负极材料行业3季度已小幅提价。估算公司前三季度预计出货量2.3万吨左右。随着募投的38亿元1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推进,公司负极业务的规模、盈利能力都将有大的变化,后续有希望超预期。
  新能车运营或引入战略投资者,有望继续布局上游资源。公司新能源车运营业务因处于培育期,暂时亏损。近日公告表示,未来公司的核心业务依然是锂电材料,新能源车运营正考虑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逐步做减法,有望明显改善盈利能力。公司Q3认购洛阳相业定增锁定正极材料上游钴资源,后续有望继续进军锂资源,正极材料上游布局再下一城,业绩高增长可期。
  投资建议: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公司今年迎来业绩释放之年,电池材料尤其是正极业务后续有望继续超预期,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目标价26-28元。
  风险提示:电池价格持续下降,政策不达预期,新能车推广不达预期
买      入
中信建投证券:正极业务继续高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绝对主力
摘要:预计公司2017~19年的EPS分别为0.72、0.98、1.41元,对应PE分别为30、22、15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5.00元。
正极业务继续高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绝对主力
发布时间: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公司发布三季报
  10月29日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66.4亿元,同比增长72%;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58%;累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47%。
  简评
  各业务版块稳定增长,正极材料业务继续爆发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各版块业务均有所增长,尤其是正极业务同比增长110%,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绝对主力。报告期内正极业务实现净利润4.82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227%。正极业务利润增速大于营收增速的原因是受益于钴价上涨,正极业务毛利率大幅提高。报告期内金属钴价格为40-45万元/吨,去年同期在20万元/吨左右;三季度NCM523价格为18-20万元/吨,去年同期约为14万元/吨。未来钴矿锂矿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价格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宁乡二期一万吨正极产能建设中,将增大正极业务业绩弹性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工程5.72亿元,相比期初增长61%。系投资湖南宁乡1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和杉杉新材料衢州公司对2万吨锂电材料项目投资所致。此外公司另有宁夏石嘴山二期5,000吨高镍三元正极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完工达产后降大大增加公司正极业务弹性。
  预付款剧增保证原材料供应稳定
  报告期末公司预付款余额达5.16亿元,相比期初剧增185%,系正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市场供应紧张,公司增加预付款以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并且得到优惠采购价。
  四季度为新能源车传统旺季,正极业务将带动公司全年业绩靓丽
  四季度是新能源车行业的传统旺季,随着双积分制的正式落地和各车企新车型的不断推出,预计今年四季度市场将持续火爆,叠加钴价持续上行,公司全年净利润将大幅增长。
  预计公司2017~19年的EPS分别为0.72、0.98、1.41元,对应PE分别为30、22、15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5.00元。
  风险提示:
  1.钴价停止上涨;
  2.新能源车行业产销不达预期。
买      入
华创证券:三季报点评:电池材料业务盈利维持高增长,公司资产负债表调整继续推进
摘要:考虑到短期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亏损的持续发生,我们预计公司年的EPS为0.62,0.82,1.15,对应公司当前股价,PE为34.6倍,26.1倍和18.6倍,尚在合理范围。与此同时,在杉杉股份做经营资产的加减法整合中,将逐步实现公司ROA和PB的双升。当前公司PB为2.75倍,锂电行业PB为4.03倍,杉杉股份资产经营效率未来有持续提升空间。基于公司PB提升至锂电行业平均水平,目标价29.5元。
三季报点评:电池材料业务盈利维持高增长,公司资产负债表调整继续推进
发布时间: 来源:华创证券
  事项:
  杉杉股份2017年前三个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43亿,同比增长71.83%,归母净利润为4.68亿,同比增长58.4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4亿,同比增长46.75%。若不考虑杉杉股份收购宁波尤利卡对2016年业绩的追溯,杉杉股份前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74.6%的增长。
  投资要点
  1.前三季度规模利润实现高增长,业绩符合预期
  根据公司三季报,杉杉股份2017年前三个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43亿,同比增长71.83%,归母净利润为4.68亿,同比增长58.4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4亿,同比增长46.75%。若不考虑杉杉股份收购宁波尤利卡对2016年业绩的追溯,杉杉股份前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74.6%的增长。公司前三季度盈利状况符合我们前期的预期。
  2.电池材料业务依然是利润主要来源,3季度新能源汽车业务亏损收窄
  杉杉股份前三季度,正极材料归母贡献利润3.99亿,在总利润中为贡献最大的业务。另外,负极材料业务亦实现近亿利润,同比保持增长态势。当前杉杉股份对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等业务保持较高的资本开支水平,产能的扩张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不断提高公司电池材料的盈利能力,从而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确定性。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动力总成、客车整车制造,以及新能源汽车车辆和充电服务)虽然经营有所改善,但依然为亏损状态,公司也在积极通过对外融资等方式进行经营和子公司股权层面的处理。
  3.资产负债表调整继续加剧,并与存量优势资产进行协同
  参考我们前期报告,公司自2015年以来已经开始资产负债表结构调整,2017年逐步进入收获期。公司未来将持续聚焦新能源相关业务,且在手有大量的产业资源和社会资源。虽然之前对外产业投资出现调整,但随着公司经营目标回归,未来资产构建将建立在存量优势业务之上并实现同产业内延伸,从而有效提升公司产业调整的成功概率。
  4.投资建议:
  考虑到短期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亏损的持续发生,我们预计公司年的EPS为0.62,0.82,1.15,对应公司当前股价,PE为34.6倍,26.1倍和18.6倍,尚在合理范围。与此同时,在杉杉股份做经营资产的加减法整合中,将逐步实现公司ROA和PB的双升。当前公司PB为2.75倍,锂电行业PB为4.03倍,杉杉股份资产经营效率未来有持续提升空间。基于公司PB提升至锂电行业平均水平,目标价29.5元。
  5.风险提示: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低于预期,杉杉股份业务布局进度低于预期。
买      入
招商证券:符合预期,锂电材料巨龙腾飞
摘要:公司今年迎来业绩释放之年,电池材料尤其是正极业务后续有望继续超预期,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目标价26-28元。
符合预期,锂电材料巨龙腾飞
发布时间: 来源:招商证券
  符合预期,正极材料为业绩高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拆分来看,我们预计锂电材料贡献利润约4.5-4.7亿元,服装约0.15-0.25亿元,投资约0.8-1亿元,新能源车预计亏损1.3-1.5亿元,能源管理约0.4-0.5亿元。业绩高增长主要原因是2017年开始进入产业布局收获期,尤其是正极材料业绩持续爆发,营收实现同比增长110%,实现净利润4.82亿元,贡献归上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227.27%,而负极材料由于针状焦价格上涨对盈利造成一定影响,预计前三季度业绩约0.6-0.8亿元,电解液因六氟磷酸锂降价使得电解液降价,影响了盈利能力,预计亏损万元左右。
  正极材料单季盈利创新高,产能逐步释放加速成长。2017年是公司正极材料业绩爆发之年。上半年杉杉能源实现正极材料出货量9880吨,贡献归上净利润2.28亿元,而2017Q3单季度,正极材料盈利能力继续增强,单季度出货量预计吨,实现净利润预计约2亿元,贡献归上净利润约1.7亿元,单季盈利创出新高,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公司目前拥有正极材料产能3.3万吨,预计宁乡二期1万吨产能今年底投产,NCM622有望2017Q4逐步放量,而NCM811也正加速启动,锂电材料业务有望加速成长。
  负极材料17Q3迎小幅提价,明年或超预期。2017年年初以来,负极原材料针状焦等涨价,估算高端产品的成本上升超过20%,负极材料Q3迎来15-20%小幅提价,前三季度预计出货量超过2.3万吨。随着募投的38亿元1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推进,公司负极材料业务有望受益于我国人造石墨渗透率提高趋势呈量价齐升,2018年或超市场预期;同时电解液也有望改善盈利。
  新能车运营或引入战略投资者,有望继续布局上游资源。公司新能源车运营业务因处于培育期,暂时亏损。近日公告表示,未来公司的核心业务依然是锂电材料,新能源车运营正考虑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逐步做减法,有望明显改善盈利能力。公司Q3认购洛阳钼业定增锁定正极材料上游钴资源,后续有望继续进军锂资源,正极材料上游布局再下一城,业绩高增长可期。
  投资建议: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公司今年迎来业绩释放之年,电池材料尤其是正极业务后续有望继续超预期,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目标价26-28元。
  风险提示:电池价格持续下降,政策不达预期,新能车推广不达预期。
增      持
兴业证券:锂电材料巨人初成型,正极促使业绩高成长
摘要:预计公司17-19年EPS分别为0.69、0.82、0.96元,对应PE分别为33、27、23倍,增持评级。
锂电材料巨人初成型,正极促使业绩高成长
发布时间: 来源:兴业证券
  汽车电动车快速增长,材料龙头受益最多: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同步扩张,国内电动汽车维持高速增长;海外电动汽车在经济性和政策双重推动下,新车型、新平台快速投放,市场迅速打开。预计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增长超50%,杉杉作为材料行业全产业链的全球龙头受益最多。
  正极材料将持续贡献最大,优质产品结构带来优质客户保增长:控股公司杉杉能源2017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5-1.7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产品结构优化,研发不断创新从而带来优质、稳定的客户是公司实现高增长及未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预计未来2-3年内以622NCM为主,811逐渐实现生产替代,优质的产品结构将实现极强的客户黏性,保障增长。
  负极材料地位稳固,艰难期已过:杉杉股份作为负极材料全球龙头,市场占有率持续稳定,地位稳固。年初以来,上、下游两端价格承压,目前已逐步缓解。随着全新负极产线建成,负极盈利能力预计持续提升。
  电池材料全产业链全球霸主雏形已现:公司积极布局电池材料全产业链,已经实现正极、负极、电解液等核心材料的全面爆发,利用已有客户打开市场,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供全包服务持续提升客户黏性,全产业链全球材料霸主雏形已现。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17-19年EPS分别为0.69、0.82、0.96元,对应PE分别为33、27、23倍,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发展不达预期、公司产能投放不达预期的风险。
增      持
申万宏源:材料业务带动业绩高增长,同时积极布局上游资源
摘要: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2亿元、9.11亿元、11.13亿元(调整前分别为6.81亿元、8.35亿元和9.89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63元/股、0.81元/股和0.99元/股,公司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5倍、27倍和22倍。维持“增持”评级不变。
材料业务带动业绩高增长,同时积极布局上游资源
发布时间: 来源:申万宏源
  事件:
  公司发布2017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44亿元,同比增长71.83%;实现营业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36.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58.47%,基本每股收益0.417元,同比增长55.02%。业绩增速符合申万宏源预期。
  投资要点:
  材料业务带动业绩高增长,积极布局上游资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44亿元,同比增长71.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8亿元,同比增长58.47%,主要系公司各板块业务销售收入都有所增加,其中正极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去年增加110%。公司布局锂电材料上游资源,通过资金信托计划认购洛阳钼业股票,认购金额为18亿元,同时,公司支付2.4亿元收购湖州创亚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继续扩产,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8月14日公司董事会通过《关于公司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负极一体化基地项目的议案》,控股子公司宁波杉杉拟投资38.07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其中石墨化和碳化工序5万吨,打造全球最大负极材料生产基地。该项目为原材料加工、生料加工、石墨化、碳化到成品加工一体化生产线,有望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公司负极材料核心竞争力。负极材料从6月底开始涨价,且第三季度出货量增长50%,负极材料业务未来有望保持强劲势头。
  结构性调整新能源汽车业务,期待引入战投减少亏损。公司发展的整车销售业务能带动Pack以及动力总成产品的放量,又能与电芯企业建立优质的客户关系,还能拉动上游材料的销售。因为前期发展需要不断投入资金,新能源汽车业务目前处于亏损阶段,2017年上半年亏损0.92亿元,期待公司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期待未来减少亏损。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不变: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2亿元、9.11亿元、11.13亿元(调整前分别为6.81亿元、8.35亿元和9.89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63元/股、0.81元/股和0.99元/股,公司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5倍、27倍和22倍。维持“增持”评级不变。
增      持
海通证券:公司季报点评:正负极、电解液齐发展,业绩高增长
摘要:我们预计公司17-19年EPS分别为0.64元、0.68元、0.73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不考虑金融资产,给予公司17年3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22.4元,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季报点评:正负极、电解液齐发展,业绩高增长
发布时间: 来源:海通证券
  事件。10月29日,杉杉股份发布三季报,1-9月份营收66.43亿元,同比增长71.83%;归母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58.47%;扣非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46.65%,符合市场预期;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27.91亿元,环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1.29亿元,环比下降50%左右。
  三元正极能量密度高,需求快速提升。根据高工锂电数据,17年前三季度正极材料总产量为15.4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三元NCM产量为6.1万吨,同比增长高达82%,湖南杉杉1.07万吨的产量位居行业第二位,龙头地位明显。未来伴随着整车企业对于能量密度等电池性能指标要求的提升,我们认为三元动力电池市占率将快速提升,我们预计18年三元动力电池将有24Gwh的需求,同比增长70%以上,带动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快速增长。
  杉杉股份扩产正当时,高镍产能提升竞争力。杉杉股份目前正极产能3.3万吨,其中1.9万吨的钴酸锂产能,1.4万吨的三元正极产能;生产基地包括长沙、宁乡以及宁夏三地,其中长沙麓谷产能为7000吨钴酸锂,宁乡为1.2万吨钴酸锂,同时在建2000吨新型钴酸锂已处于投产阶段;宁夏基地在建1.5万吨的三元正极产能,其中8000吨为622产能,年底前投产,高镍产能预计明年1季度投产。
  负极行业第二,电解液行业第四,具备较大发展空间。16年公司负极材料3万吨,17年收购湖州创亚新增产能1万吨/年,目前公司年产能4万吨,同时在建产能3.5万吨,另有包头10万吨负极产能的扩产计划;公司负极上半年出货量1.5万吨,同比增长51%。根据高工锂电数据,17年前三季度负极材料行业总产量为11.16万吨,同比16年同期上升30%,其中上海杉杉2.31万吨,行业排名第二。另外公司电解液目前产能1.5万吨,目前在建2000吨六氟磷酸锂和2万吨吨电解液项目;根据高工锂电数据,前三季度公司电解液出货量5300吨,排名第四位。
  减持宁波银行股票,贡献投资收益。17年10月27日,杉杉股份减持宁波银行股份292万股,上述股票出售可获得投资收益约4,736万元(税前);减持后,公司尚持有宁波银行股票1.95亿股,占宁波银行总股本的3.857%。
  盈利预测与评级。截止17年3季报杉杉股份账面现金20.5亿元,另有宁波银行3.86%的股权价值33.8亿元,滁州银行账面价值11.0亿元,合计约65.3亿元。截止10月27日收盘,公司市值239亿元,扣除金融资产后仅174亿元,对应主业利润估值便宜。我们预计公司17-19年EPS分别为0.64元、0.68元、0.73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不考虑金融资产,给予公司17年3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22.4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风险,钴酸锂价格下降风险。
增      持
方正证券:正极业绩大增,期待锂电业务轮番发力
摘要:我们预计公司年利润分别为8.0、10.27、12.20亿元,PE分别为30、23、19。
正极业绩大增,期待锂电业务轮番发力
发布时间: 来源:方正证券
  事件:
  今日公司公布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6.44亿元,同比增长71.8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58.4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46.65%;实现每股收益0.417元,同比增长55.02%。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各板块业务销售收入均有所增加,其中正极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预计2017年全年公司净利润同比降出现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业绩大幅提升。
  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44.34%,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融资金额增加,致使财务成本增加;此外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923.96%,主要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杉杉新能源收到成都天齐锂业赔偿款以及处置宁波厂区房产所致。
  正极龙头,量价齐升
  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正极材料厂商,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大增110%,主要得益于公司正极材料产能规模不断扩大,客户结构不断优化,且公司主要以销售高端新产品为主。此外正极材料原材料Li2CO3及Co化学品今年以来一直处于涨价阶段,公司产品具有较强转价能力,故而价格随着原材料的上涨而上涨,保证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负极、电解液有望接力贡献增长
  负极材料方面,公司收购湖州创业,增厚公司产能,且下半年受到负极原材料针状焦大幅提价的影响,公司负极材料营收亦保持较高增速。电解液方面,前期库存及原材料价格下跌致使其盈利不如正、负极材料,公司积极配套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且目前六氟磷酸锂的价格逐步企稳,相信后续电解液将为公司贡献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年利润分别为8.0、10.27、12.20亿元,PE分别为30、23、19。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中      性
中金公司:新能源业务继续发展
摘要:我们维持年全年每股盈利预测不变。目前,公司股价对应17/18年P/E31倍和24倍。我们维持中性的评级,由于市场估值中枢上移,将目标价上调36.09%至人民币23.00元,较目前股价有8.59%上行空间。目标价对应17/18年P/E34倍和26倍。
新能源业务继续发展
发布时间: 来源:中金公司
  1H17业绩符合预期
  杉杉股份公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营业收入38.52亿元,同比增长57.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51.5%,对应每股盈利0.30元。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业绩增长主要归因于正极材料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发展趋势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扩张驱动业绩增长。上半年正极材料公司杉杉能源实现归属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166.7%。根据公司披露,目前杉杉能源的宁夏二期5,000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5,000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已启动,宁乡二期1万吨正极材料项目中,钴酸锂产线已投产,三元产线预计下半年陆续投产。预计未来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扩张将继续驱动业绩增长。
  积极发展负极材料业务,收购湖州创亚,投建产能10万吨。2017年上半年,公司收购产能1万吨的湖州创亚100%股份,有利于提升公司负极材料的综合实力。8月公司公告,控股子公司杉杉科技拟在包头投资38.07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预计2019年6月项目全部竣工。该项目集原材料加工、生料加工、石墨化、碳化、成品加工五大工序于一体,叠加内蒙古的电价优势,有利于提高产品毛利率,扩大公司市场份额。
  与洛阳钼业合作,锁定上游钴资源。2017年7月,公司与全球钴业龙头洛阳钼业就钴产品的采购与销售以及钴、锂等金属资源项目开发事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公司出资18亿元参与认购洛阳钼业A股定增,股份限售期12个月。公司与洛阳钼业合作有利于锁定锂电池正极材料上游原材料,降低原材料成本,加快推进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发展。
  盈利预测
  我们维持年全年每股盈利预测不变。
  估值与建议
  目前,公司股价对应17/18年P/E31倍和24倍。我们维持中性的评级,由于市场估值中枢上移,将目标价上调36.09%至人民币23.00元,较目前股价有8.59%上行空间。目标价对应17/18年P/E34倍和26倍。
  风险
  下游需求疲软,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对外投资失败。
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的涨跌幅度相对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
买 入/推 荐
相对大盘涨幅大于10%
增 持/谨慎推荐
相对大盘涨幅在5%~10%之间
中 性/持 有
相对大盘涨幅在-5%~5%之间
减 持/卖 出
相对大盘涨幅小于-5%
注:以上为一般划分准则,具体评级请参考对应研究报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杉杉股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