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彻底消除雾霾,中国经济的增长还能有多少增长

您好, []|
雾霾污染:拷问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查看全部《财经视点》列表
让国人“伤不起”的雾霾天气
重度污染下的北京似“仙境”如梦如幻
全国74个城市空气严重污染
1月份,持续弥漫于南北、跨越东西的雾霾天气,使全国多地居民陷入对严重空气污染的担忧。中国环境监测总网的数据显示,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可吸入颗粒(PM 10和PM 2.5)均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其中北京787微克,天津500微克,石家庄960微克。
由于引发雾霾的主要以PM 2.5为主,且含有数百种有毒物,PM 2.5等与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性得到了多个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实证支持。研究显示,霾粒子浓度(尤其是PM 2.5)与肺癌致死率的相关系数高达0.97,且滞后期长达7年;同时多项实证研究也显示,PM 2.5每升高一定浓度,人群急性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也相应增加。可见,多地持续蔓延的雾霾已成为了一个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
日前亚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国家环境分析》显示,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可达世卫组织标准,即空气中PM 2.5浓度年均不超10微克/立方米,反映中国环境污染已十分堪忧。
空气污染带来的损失有多大?
据亚行和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以疾病成本估算约为GDP的1.2%,以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GDP的3.8%,以2011年中国GDP 471564亿元计,每年损失分别为5658.8亿元和17919亿元,疾病成本估算值的经济损失值为.4亿元的3.7倍。
由于因空气等环境污染引发的居民健康危机,已使肿瘤等慢性病发病人群年轻化,如目前国内肿瘤发病年龄段提前了15-20年,40岁左右的人群成为了肺癌高发人群,且城市高于农村,这将使各地医保体系和患者家庭进一步陷入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
此外,因空气等环境污染引发的居民健康危机,也将使劳动力市场产生明显折损。肿瘤等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将使大量本可参与财富创造的青壮年无法工作,从而加剧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用工荒,进而抬高工资中位数,增加经济社会运行成本,削弱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
雾霾天气背后藏着怎样的“元凶”
雾霾覆盖了中国的主要城市
中科院揭露雾霾的直接成因
2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研究组发布监测结果,1月份京津冀共发生5次强霾污染过程。机动车、采暖和餐饮排放对北京强霾污染的“贡献”超50%。
“就北京而言,机动车为城市PM2.5的最大来源,约为四分之一。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五分之一。油气挥发和局地烹饪排放近年来有快速上升趋势,应加紧控制,工业和地面扬尘应进一步改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京津冀区域应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重点在于燃烧过程的脱硫、脱硝和除尘;同时,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
过去1个月,媒体和消费者已将雾霾天的一个重要原因归咎为“中国的油品质量”。有资料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汽油所达标准仍为国Ⅲ,即含硫量不超过150ppm(气体浓度单位),车用柴油硫含量不得超过350ppm;与此同时,欧盟和日本已经将汽油和柴油中的含硫量降至10ppm,美国是30ppm。
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高调“领责”称,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那么,严重的雾霾天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仅仅是中石化单方面的原因?
空气污染是盲目追求GDP的恶果
持续雾霾天气,主要有煤炭燃烧污染、工业大气污染、建筑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等几大因素,既关系到我们能否实现GDP的稳定增长,也维系到就业和社会稳定。
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旧是以煤炭为主体,最大的污染源头即是煤炭。中国煤炭消耗量占到全球的40%,且仍旧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这成为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直接因素。英国广播公司日前就称,中国燃烧的煤炭量几乎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这令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因有害雾霾而感到窒息。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的研究更为明晰――如果在GDP中扣除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仅有5%左右。环保部的绿色GDP核算结果也表明,从2004年到2009年,环境污染的代价已从5118亿元提高到9701亿元,显示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
环境不断被污染,与粗放式增长模式形影不离。尤其是过去十多年,中国GDP规模翻了两番以上,但是这段时期亦恰是环境污染的代价,最为沉重的时期。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靓丽的高增长,中国变成了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雾霾拷问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雾霾拷问着国民,也拷问着政府
雾霾“倒逼”能源总量控制提速
雾霾天气频发,倒逼控制能源消费新政提速。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博弈,在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压力之下,《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已经原则获得国务院的同意,该方案有望于今年全国两会前出台。据了解,这项方案主要由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牵头制定,并负责落实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
持续的雾霾已发出严厉的警示。最近决策层也意识到,中国应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入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高天然气、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这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福音。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替代能源增长市场。
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
能源改革的现实问题依然很多
能源总量控制,要求各个省份控制甚至减少能源消费数量,而地方政府出于对经济发展的担忧,还会讨价还价。此项能源改革牵涉面广泛,操作极其复杂,最担心的是如何落实,问题也是一大堆。当前,“能源和民生密切相关,涉及利益群体复杂,改革的推进必然存在较大难度。”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高世宪表示。
与中国许多领域的经济发展相类似,绿色能源产业的增长也未摆脱争议。据外电报道,中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引来环保主义者的怀疑。世界观察研究所表示,中国东北地区有近一半风力涡轮机没有接入电网,都是“幽灵项目”。目前,中国能源需求的70%仍来自于煤炭,中国对于廉价能源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对此,加拿大可持续发展产业专家亚瑟汉森称,中国可能还需要17年时间才能控制污染问题的发展。
此外,雾霾的罪魁祸首,其实也是中国能源的根本:煤和石油。中国的能源供应七成来自煤,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总排放量的75%、85%。
中国雾霾拷问GDP代价
环境不断被污染,与粗放式增长模式形影不离。尤其是过去十多年,中国GDP规模翻了两番以上,但是这段时期亦恰是环境污染的代价,最为沉重的时期。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靓丽的高增长,中国变成了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尽管早在好几年前,绿色GDP的政绩考核呼声很高,但最终囿于地方政府的阻碍,没能取代现有的GDP政绩考核体系。因此,接下来的环境治理,首先需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入手,提高天然气、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1.4%,这一约束性指标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那么中国式环境治理或能成功一大半。
当年,振兴的十大产业,如今绝大多数都沦为了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领域。概而言之,严重的雾霾天气,进一步警示中国经济到了必须要彻底转型的时候,再也不可能死抱“三高”逻辑不放,经济发展不可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代价。
以PM 2.5等为主的雾霾污染,主要源自中国长期以来“唯增长主义”的粗放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健康赤字,这意味着中国若不愿主动告别这一增长模式,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承载能力会以断点均衡式破裂使经济突然失速,并丧失自我修复能力。
解读“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组成成分: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其次是北方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在雾霾天气发酵出“油品门”后,中石化突然高调宣布,明年起,全面升级供应国IV标准油品。油品升级带来成本上升,是否会转嫁给消费者…[]
全国已有1/7的地方被雾霾覆盖,其危害大于非典。而最近一年来,雾霾等原因导致的呼吸道疾病越来越多,部分医院的呼吸科经常人满为患…[]
:中石化的油品质量差,害了全国人民,没索赔也就罢了,还要人民出钱供他改善质量!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建议大家尽量少买烟花爆竹或者不买,如今中国的空气状况,大家都很清楚。春节要是再燃放很多烟花,那就更严重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伦敦发生过一场很严重的雾霾天气,导致几千人中毒死亡。
:进入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雾霾天气严重,作为个人,我们所能做的一件最简单的事,就是――【绿色出行】。
监制:舒展 程微
策划/制作:万进
作者:万进
版权声明:大楚财经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
出品:大楚网财经频道雾霾的源头在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雾霾的源头在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孙骁骥百家号2017年随着全国多个城市的空气污染进入“红色警戒”,从南到北波及全国的雾霾也成为了人们谈论的最多的公共事件。一方面,雾霾的危害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自然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同时,人们更关心的一件事是,笼罩着大半个中国的雾霾还要威胁我们的生活到何时才会退散呢?很多谈论雾霾的文章都谈到了几十年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发展路径都经过了从大肆污染,到大力治理,再到彻底改变环境污染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似乎也被认为是中国治理雾霾污染的未来途径。这仿佛是要告诉我们,只要环境监管部门加强管理,整个社会从自己做起减排减污,雾霾就可以得到治理并得到消除。事实真的那么简单吗?恐怕并非如此,笼罩我们生活的雾霾不是只要下定决心消除就必定会得到彻底治理。因为雾霾除了是一种环境污染现象之外,更是一种经济增长现象,一种工业生产现象。只要我们的经济增长和产业模式保持不变,雾霾就永远不会消失,而会像永不退散的乌云一样一直飘荡在我们的头顶,给我们的生活投下永恒的阴影。从经济角度看,雾霾的构成物实际上是工业生产的废弃物,其中排放的重点产业就包括了钢铁水泥、各类重工业等污染源头,实际上,今天的雾霾所投射出来的,可能会是一个更宏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因为中国的工业污染当中,除了现在被谈论最多的雾霾之外,也包含我们过去经常提到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等等。根据绿色和平等组织统计,中国的主要工业生产污染物达到五十多种,雾霾,不过只是今天众多工业污染当中的一种而已。雾霾的源头,在于中国企业的增长模式。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过去多年的两位数的增长来自于其低成本优势。第一是所谓的人口红利,即是工人工资很低的现实。第二便是低环境成本的优势,即是没有严格的环境监管和法规,企业不需要负担任何治污成本。雾霾,便是低环境成本的高回报生产所带来的副产品。在了解这个基本事实后,我们来看中国有没有可能走欧美的路,用严刑峻法,加强治理的方法来治理雾霾。以减排治污走在前列的美国为例,美国联邦政府1990年制定的《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制定了大型煤动力和石油动力企业减排治污计划,所有的相关企业都要获得排污许可证,并且安装治污的设备,检查过关之后,才会被获准经营。但这条路,在今天的中国似乎走不通。原因在于,这样做的代价很可能是企业停产停工,会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这些年来企业人工其实是在不断增长,年幅度超过5%,但是企业盈利率却在接连下跌。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变味了6%左右的缓慢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想要持续获利,只能继续压低治污的成本。在欧美等国,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会占到总成本大约30%以上。而在中国,这种成本支出,只能会占比更大。除此以外,企业的负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税收。由于企业缴纳的税费占政府收入的九成左右,因此可以用宏观税负来近似衡量企业的税负水平。我们按照大、中、小三种口径来分别计算,近些年,我国三个口径的税负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37.2%、22.1%和18.7%。这个数字,不可谓不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应纳税所得额的25%,除了缴纳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收之外,我国部分企业还要在此基础上缴纳约13%的附加税费,包括7%的城市维护建设费、5%的教育附加费和1%的防洪费。人民银行的业企业调查显示,近年来,企业税费占收入比率持续上升。根据世行与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报告也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的总税率达到了68%,位列世界第12位。实际上,现在问题的核心就是,在无法减低企业税收的负担,以及其他成本负担的情况下,只是让企业消耗成本减少排污,只能会进一步减低企业获利,让本就很低的利润再次降低,企业难以生存。从实际角度来看,期望短时期内减税,无论如何都不现实。现在只有从环境成本中减小支出一个方法。制造业要是想普遍获得高利润,就必须得普遍在治污减排方面减少支出,例如降低排污标准,尽量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污染物处理的设备和装置,因为企业治污实在是成本过高。假如中国的企业兢兢业业治理自己排放的污染,使其完全符合国际标准,那么很可能最后面临的就是入不敷出,支出远超过收入,显然,这样做只会将企业带入倒闭关门的结局。什么样的企业才会有不乱排放污染的“道德”和“良知”?肯定不是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而是发展得更好,利润更多,并且没有倒闭的危险的企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说法,用在企业身上也是完全适用的。如果说污染的源头就是来自制造业企业,那么我们需要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这些企业能够按规范处理污染排放,但中国企业目前生存状况堪忧,寄望于企业主动治污,很不现实。美国战略研究机构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早在几年前就提供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在过去10年,中国环境污染的成本接近每年GDP的10%。这一比例比韩国和日本高出了数倍,也远高于美国的水平。在空气、水和土壤污染中,以空气污染的成本为最。“雾霾经济”的警告,其实早就有人提醒过。但由于无法在环境成本以外的其他地方节约成本,例如税负、运营成本、租金等,那么就只能继续付出环境的代价;第二,经过近几年相信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产业转型不会在短期完成,制造业未来依然是拉动经济的主力。人口红利、环境红利、高负税,这是中国企经济增长三大特点。当人口红利不再、高负税依然不变的时候,要想维持经济增速,只能继续压低治理环境的成本,使其继续成为一种“红利”。雾霾,也会长期停留在城市的上空。讽刺的是,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专利比美国、欧洲以及日本都多。但为何我们无法有效使用这些专利让我们为经济增长付出小一些的环境代价呢?究竟是应该让企业花钱治霾还是让民众花钱治病,这是一个很容易做出的选择,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却在这道选择题面前未能作出正确选择。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孙骁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财经作家,关注经济与投资,提供独家解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中国雾霾拷问GDP代价
来源:中金在线网
  严重的雾霾天气,再度警示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难以持续,一味发展GDP而罔顾保护环境,现在已经到了品尝经济苦涩的时刻。
  近一段时间,雾霾阴影笼罩全国十几个省份,空气质量急速恶化,PM2.5数据屡屡爆表。严重的雾霾天气,再度警示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难以持续――过去三十多年,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增长模式的高度依赖,一味发展GDP而罔顾保护环境,现在已经到了品尝经济苦涩的时刻。
  持续雾霾天气,与工业企业、发电站和供热厂烧煤的关系密切。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旧是以煤炭为主体,最大的污染源头即是煤炭。
  一个难以辩驳的事实是,中国煤炭消耗量占到全球的40%,而且,巨大的消耗量仍旧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电力需求亦是主要通过燃煤发电得到满足,而燃煤电站的新建步伐还在继续。
  高度依赖煤炭消费,成为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直接因素。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煤炭消费34.25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8.8%。而世界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到30%。
  早在2009年,国际能源机构(IEA)就宣布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虽然国家统计局一直不承认这点,"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一直没有超过美国,仍居第二",但怎么也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中国以与美国至少同等的能源消费数量,创造出来的GDP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的研究更为明晰――如果在GDP中扣除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仅有5%左右。环保部的绿色GDP核算结果也表明,从2004年到2009年,环境污染的代价已从5118亿元提高到9701亿元,显示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
  环境不断被污染,与粗放式增长模式形影不离。尤其是过去十多年,中国GDP规模翻了两番以上,但是这段时期亦恰是环境污染的代价,最为沉重的时期。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靓丽的高增长,中国变成了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尽管早在好几年前,绿色GDP的政绩考核呼声很高,但最终囿于地方政府的阻碍,没能取代现有的GDP政绩考核体系。就连单位GDP能耗"十一五"降低20%的目标,都仅仅是勉强完成任务。
而"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的2011年,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得更加不好,其中单位GDP能耗全年只下降了2.01%,没有实现下降3.5%的目标。如果中国经济转型没有实质性的改革举措,只怕"十二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16%的目标很难如期实现。
  因此,接下来的环境治理,首先需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入手,提高天然气、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1.4%,这一约束性指标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那么中国式环境治理或能成功一大半。
  除了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大跃进式的汽车发展,也成为近几年各大城市污染加速的核心原因。2008年之前,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速稳定,但受益于当时的汽车业振兴计划,2009年的汽车产销量一下子飙升到1300万辆,激增46%,之后的2010年和2011年都高居在1800万辆以上。而2012年的数据,中汽协预计至少会在2000万辆。
  最近三年的汽车数量暴增,而且还是在很多城市采取严厉"限车令"的情况下取得的。急速增长的汽车数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又一元凶。汽车尾气污染排放量,远远超出了一个城市所能容纳的最大生态容量。汽车业的盲目发展,是中国经济前些年一系列强心针经济刺激的缩影。
  当年,振兴的十大产业,如今绝大多数都沦为了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领域。概而言之,今日持续的雾霾进一步警示中国经济到了必须要彻底转型的时候,再也不可能死抱"三高"逻辑不放,经济发展不可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代价。
  作者倪金节介绍:财经作家,常年专注于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研究。
(责任编辑:UN605)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 “综合性学习(14分)【小题1】阅读下面关...”习题详情
19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4.6%
综合性学习(14分)&&&【小题1】阅读下面关于“雾霾”的三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国道,交通事故节节高。”去冬今春,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级级升高的雾霾天气预警,警示着飞速发展的中国已经到了必须经济转型的时候。材料二: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要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要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材料三:“持续的雾霾已经向我们发出严厉的警示,中国经济到了必须彻底转型的时候,绝不能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经济发展不可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代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国华教授说。①材料一中化用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的词句来描写雾霾,有什么好处?(2分)②概述上面三则材料阐述的主要观点。【小题2】语文综合性学习。(4分)在学校的科技月活动中,××班开展了 “科海泛舟:漫谈我们的触屏时代”的语文实践活动。下面是一同学收集的资料,阅读后,请完成相关题目:近日,网络流传甚广的《低头族之歌》:“你沉默的刷屏,亿万个屏奴一样的人们,用你那囧囧的眼神,低头在那形形色色的伤痕……紧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抬头看路边的风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 …玩手机!”这句话似乎提醒着我们手机已经占据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进入沉默的“屏奴”时代。①根据文段和你的理解说说“屏奴”的意思。②歌词中“囧囧的眼神”为何不用“炯炯的眼神”? (4分) ①用大家熟悉的词句表现“雾霾”天气的严重及其巨大危害,显得通俗俏皮。②雾霾天气给中国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或者雾霾天气警示着中国经济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了。(每题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综合性学习(14分)【小题1】阅读下面关于“雾霾”的三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国道,交通事故节节高。”去冬今春,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抓住材料中“警示”“重要的是”关键词,从“雾霾”的形成、危害以及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来概括观点。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了解人们现在对手机依赖严重的现象,从“奴”和“囧囧”词义和形象上来理解其义。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综合性学习(14分)【小题1】阅读下面关于“雾霾”的三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国道,交通事故节节高。”去冬今春,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综合性学习(14分)【小题1】阅读下面关于“雾霾”的三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国道,交通事故节节高。”去冬今春,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主要考察你对“鲁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鲁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
与“综合性学习(14分)【小题1】阅读下面关于“雾霾”的三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国道,交通事故节节高。”去冬今春,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相似的题目:
从织法上看,织锦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第②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丝路织锦①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 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19 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并沿用至今。从这条中西汇通的著名通道之命名可见,丝织品是当时中国沿途输出最具代表 性的商品,织锦也是最能体现当时技术和艺术风格的物品之一。②织锦的织法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织锦的纹样也越来越丰富多样。③古代中国,中原地区最早最传统的织锦是平纹经锦。早在西周早期的墓葬中就已出现,后来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发现不少此类织锦。随着中原的丝织品大量流入新疆及西域地区,当地的织法技术得以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④公元四五世纪以后,丝绸之路日渐繁盛,西方织物的图案和设计开始影响中原丝织品,越来越多的具有西方元素的纹样和图案开始出现在织锦和刺绣上。有可能是内地工匠看到了或是从他人的描述中听闻了胡化织物的需求,主动设计了一些可能为西域所接受的甚至是带有西域纺织品特点的织锦,再将其送上了丝绸之路;也有可能是西域一带日渐发达的丝绸生产技术回流并逐渐影响了中原地区。总之,羊、鸟、麂、象、狮子等各种动物图案,与伊斯兰教有关的新月纹样.以及深目隆鼻的胡凡骑射、饮酒形象等,都在西北地区出土的中国织物上有所体现。⑤隋唐之际.中原织锦的平纹经锦向斜纹经锦转变,图案,团花纹样和善草纹样开始大量出现,由此形成了中国丝织图案的一大转折,可以说,在胡风的影响下,西城的动物纹样与中原的花卉线条完美结合,运渐形成了中国丝绸斜纹经锦的新样。⑥初唐时期,联洙纹锦开始深入中原内地,除了丝绸之路沿途可见,西安地区也有出土。与此同时,联珠纹样的形式开始多样化,常常与其他的装饰性纹样组合形成新的纹样,常见的有两圈联珠的组合,卷云与联珠的配合、联珠与花蕾的配合等。盛唐之后,符合中国审美的花卉取代代了联珠纹样,并与西来的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图案图样。联珠团花的 花朵变得饱满,花瓣轮廓更加细腻,层次也更丰富,发展成宝花纹样,这可能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陵阳公样”,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与艺术交融的结果。⑦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积淀了胡化风格的丝绸文物有不少,主要是织锦,少量为绮、绫和刺绣,那一方方虽残旧却仍艳丽的抿锦上所表现的胡化风格,或强烈或淡静,或模糊或清晰,默默沉淀,耀眼夺目,仿佛讲述着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也再次向世人表明,塞上驼铃、大漠孤烟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中古时期中西贸易的主阵地,更是中西文化双向汇流的通道。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找出标志性词语。&&&&
“综合性学习(14分)【小题1】阅读下面关...”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综合性学习(14分)【小题1】阅读下面关于“雾霾”的三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国道,交通事故节节高。”去冬今春,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级级升高的雾霾天气预警,警示着飞速发展的中国已经到了必须经济转型的时候。材料二: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要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要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材料三:“持续的雾霾已经向我们发出严厉的警示,中国经济到了必须彻底转型的时候,绝不能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经济发展不可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代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国华教授说。①材料一中化用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的词句来描写雾霾,有什么好处?(2分)②概述上面三则材料阐述的主要观点。【小题2】语文综合性学习。(4分)在学校的科技月活动中,××班开展了 “科海泛舟:漫谈我们的触屏时代”的语文实践活动。下面是一同学收集的资料,阅读后,请完成相关题目:近日,网络流传甚广的《低头族之歌》:“你沉默的刷屏,亿万个屏奴一样的人们,用你那囧囧的眼神,低头在那形形色色的伤痕……紧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抬头看路边的风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 …玩手机!”这句话似乎提醒着我们手机已经占据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进入沉默的“屏奴”时代。①根据文段和你的理解说说“屏奴”的意思。②歌词中“囧囧的眼神”为何不用“炯炯的眼神”? ”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综合性学习(14分)【小题1】阅读下面关于“雾霾”的三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国道,交通事故节节高。”去冬今春,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级级升高的雾霾天气预警,警示着飞速发展的中国已经到了必须经济转型的时候。材料二: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要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要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材料三:“持续的雾霾已经向我们发出严厉的警示,中国经济到了必须彻底转型的时候,绝不能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经济发展不可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代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国华教授说。①材料一中化用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的词句来描写雾霾,有什么好处?(2分)②概述上面三则材料阐述的主要观点。【小题2】语文综合性学习。(4分)在学校的科技月活动中,××班开展了 “科海泛舟:漫谈我们的触屏时代”的语文实践活动。下面是一同学收集的资料,阅读后,请完成相关题目:近日,网络流传甚广的《低头族之歌》:“你沉默的刷屏,亿万个屏奴一样的人们,用你那囧囧的眼神,低头在那形形色色的伤痕……紧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抬头看路边的风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 …玩手机!”这句话似乎提醒着我们手机已经占据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进入沉默的“屏奴”时代。①根据文段和你的理解说说“屏奴”的意思。②歌词中“囧囧的眼神”为何不用“炯炯的眼神”? ”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