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新使命我该怎么办

|||||||||||
进入新时代承担新使命
何忠国&兰文飞&林珊珊
日08:46&&&&来源:
原标题:进入新时代承担新使命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从本期开始,本报约请中央党校学员中的十九大代表,就十九大报告中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进行系列访谈。
& 学习时报:“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费高云:作出这一重大判断,最主要的依据是我国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迈上了新的台阶、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的到来,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发展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一重大判断为我们锚定了历史坐标、指明了前进方向,向我们发出了迎接新使命、推进新发展的强力号召。
  方玮峰: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推动我国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三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后,党和国家面临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随之而变,新的阶段性目标得到规律性确立。四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魏国强:进入新时代,是我们党基于改革开放近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的科学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全党全国人民坚决拥护、衷心爱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全党的思想更加统一、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经济在破解难题中增强动力、厚植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汇集起了磅礴伟力,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温暖,民生福祉拥抱“黄金时代”。
  王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看,我们目前已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这是作出这一判断的历史依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这是作出这一判断的理论依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看,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党、国家和民族的面貌,而且正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影响,这是作出这一判断的现实依据。
  蒋斌:党的十九大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不仅是确定工作重点的根据,而且是划分社会实践发展阶段的根据。我们党历来是通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党在各个阶段的纲领和路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仅关系全局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且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学习时报: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费高云: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生产力水平得到更大提升,大多数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表述更宽泛、内涵更丰富,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深刻阐释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抓住了新时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征,为我们发展提供了新目标和新方向。面对这一主要矛盾,我们在发展经济、提高群众收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全面、均衡、协调、充分和可持续发展,特别要关心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确保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方玮峰: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运动的规律在我国发展现阶段的呈现。它反映了在我国不久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条件下,人民群众的需求全面升级,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需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也同样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上显著提高,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它表明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同时要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魏国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历史性重大判断,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顺应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期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进入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量力而行,合理引导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预期。
  王良:这是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重大判断,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不变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是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根本要求,变的是发展方式、发展重点。主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我们要继续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有效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完成好现阶段各项目标任务。
  蒋斌: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反映出国内经济供给、需求发生的结构性变化,也将影响政府政策出台和工作重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各级党委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新需求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分化,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上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日益凸显,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要从根本上扭转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情况,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学习时报: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道路步入了民族复兴的新境界”?
  费高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彰显了我们党的高度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集中阐释了其核心内涵。第一个“意味着”,既是对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从落后挨打走向独立自主、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发展历程的历史总结,也是对当前时代方位和历史节点的全新判断;第二个“意味着”,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发展实践的辩证统一,正是由于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发展实际和时代任务,才形成了扎根中国大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个“意味着”,充分显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理念和大国担当。
  方玮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找到了民族复兴之路,这条道路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就是改革开放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条道路从建立新中国,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到实现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新局面,达到新境界。到今天,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步入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朝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继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境界迈进。
  魏国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方向、思想武器、行动指南、科学方法,推动中国道路步入了民族复兴的新境界。用这一思想照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航程,我们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和实践高度,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体现了前所未有的雄才伟略和坚强定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王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生动概括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阶段,也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所作的历史贡献。“站起来”体现的是政治独立,“富起来”强调的是经济繁荣,“强起来”反映的是综合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目标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全国人民和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蒋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开始转变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在国际舞台上“强起来”的民族复兴梦想。今天,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预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即将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学习时报:要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为什么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费高云: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靠“自身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力量,才能引领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
  方玮峰:这是由中国历史决定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解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强国家、富人民、兴民族。这是我国面临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决定的。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面临的形势就越复杂、挑战就越严峻,必须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成为推进和保障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这是我们党的经验教训决定的。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自己必须始终过硬。要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魏国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一项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基础性工程,是一项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引领性工程,是一项确保党始终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保持朝气蓬勃、提升长期执政能力的战略性工程,是一项确保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保障性工程。我们要着力加强党的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王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作为一个有89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管党治党始终是牵动全局的重大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肩负着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使命,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对党的领导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放到“四个伟大”总体框架中来考量,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气力,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抓得更牢,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蒋斌:“四个伟大”是当代中国发展最根本、最具时代精神、最能凝聚中国共产党人所有追求的大智慧、大战略、大谋划。进行伟大斗争强调精神状态,建设伟大工程强调政治保证,推进伟大事业强调举旗定向,实现伟大梦想强调目标引领,它们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人民,而要把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政治组织具有这样的条件和能力。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学习时报:“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作为党员干部,在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应当如何积极担当作为?
  费高云:走进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靠所有党员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我们既要敢担当,还要善作为。首先要制定任务分解表,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领域、具体节点,以钉钉子的精神出实招、求实效。其次要增强落实真本领,不能空喊口号,而要真抓实干,特别在研究谋划、统筹协调、狠抓落实上下真功夫、用巧办法。再次要提振发展精气神,打造一支有激情、重责任、敢担当、守规矩的干部队伍,以加油干的状态、务实干的姿态,扛起责任担当,种好人民满意幸福树。
  方玮峰:一是要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深学透,内化外行。三是牢筑“四个意识”,坚决拥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四是全面增强本领,特别是政治本领、发展本领、依法行政本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等。五是真干实干、埋头苦干,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各项工作。不贪一时之功,不避风险困难。六是做到廉洁自律,追求高尚,发挥好表率作用。“不求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魏国强: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美好蓝图已经绘就,责任使命必须担当,要狠抓落实、积极作为。我们要联系实际,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立足新时代,着眼新矛盾,从实际出发,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激发改革动力、推动创新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效。
  王良:“担当”的“担”是一种责任和能力,“当”是一种追求和品质,“担当”一直是我们党的党性所在、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始终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最重要的执政理念、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拿出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切实做到“三个强化”:强化对信仰和旗帜的担当,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始终牢记赤子初心和为民情怀;强化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担当,从严履行好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这是组织的重托,是群众的期盼,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蒋斌: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伟大使命。党员干部要有站位高远的自觉,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努力做到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先苦后甜。责重若山,行胜于言。要坚持知行本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天,认认真真做实每件事,用务实的精神、落实的办法、做实的结果,换取老百姓殷实的生活,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新时代 新思想 新使命 新征程
学校领导干部热议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谈心得体会
10月18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中南民族大学组织全校领导干部、各族师生收听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现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学习心得摘录如下: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校党委书记边境: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高度,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新变化,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干净担当,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民族大学,怎样办民族大学”“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金林: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鲜明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南民族大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办学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使命担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校党委副书记白江源(回族):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学校各级党组织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优良的党风带校风促教风正学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副校长段超(土家族):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民族高等院校,我们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各民族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副校长赵晓珊: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进行了新定位,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进行了新阐述,开启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把理论武装与提高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能力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工作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服务。副校长杨胜才(苗族):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着眼党和国家事业战略全局,科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责任担当、求真务实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做到知其所来,不忘初心,以坚强的党性矢志践行民族高校办学宗旨;识其所在,深刻把握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新形势新要求;明其将往,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新发展。副校长李俊杰: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鲜明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人以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进取的力量、胜利的信心,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将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充分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进一步开展“1221”扶贫工程,主动探索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新模式,助力武陵山片区精准脱贫。副校长杜冬云: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历史性盛会,意义深远,举世瞩目。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了教育发展的前景与任务,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做好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自觉主动地促进科研工作服务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总会计师乔俊杰(土家族):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将建设教育强国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作为民族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新时代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思想精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更好服务于学校事业发展。学校办公室主任王怀岗(苗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提振士气、鼓舞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展示了我们党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给予了重大时代课题明确的回答,在理论上拓展了新境界、在实践上作出了新部署,规划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蓝图。新时期,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牢记使命担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理论联系实际,更加自觉地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肖强(土家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忠诚履行党章赋予职责,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落实到学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当中,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组织人事部部长、人才办主任蔡琼(土家族):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高度提出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正在处在向着高水平民族大学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保证党的高等教育政策和民族工作政策全面贯彻执行。学校组织部门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组织人事部副部长、机关党委副书记江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命题。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另一方面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分层分类制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方案,将学习贯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抓好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思想武装和能力训练,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用党建工作新成效促进学校事业新发展。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冉春桃(土家族):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新时代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者,我们要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强化理论武装、价值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守好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离退休教职工党委书记林晋表示:在热烈的期盼中,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离退休工作处干部职工和所有的老同志一起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收看收听了开幕会现场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振奋人心,继往开来,系统地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工会常务副主席唐光海(苗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高校肩负着培养青年学子成才的重任,要想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工会要增强“三性”,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青年教师的素质教育、业务提升等方面积极作为,急青年教师之所急、想青年教师之所想,为其排忧解难,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姚上海(土家族):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的第十八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振奋人心,报告中一系列重要判断、重要论断、重要思想、重大战略、宏伟目标等,都必将成为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也将成为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滋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思政工作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工作战线应自觉开展系列学习贯彻活动,引导全校各族青年学子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化为魂、外化成行,健康成长,塑造更加精彩、更加美好的人生。药学院党委书记盘剑波(瑶族):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想用6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一是惊喜。对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惊喜。这不仅仅是在一些超级工程和科学技术取得了突破,更是体现在我党形成了习近平同志这样一个核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坚定。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更加坚定。三是坚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从浩(土家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这个重磅概念让所有人心头一振,眼前一亮。进入新时代的背景是我国战略任务、发展坐标和国际影响的变化,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是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意义的准确认识。我们要深刻理解总书记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释中国复杂新问题的过程,才能深刻领会“新时代”这个概念、这个判断和这个定位。(编辑:杨征& 来源:党委宣传部)
中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中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时代新使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