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大学生存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论文?

大学生谈手机依赖 有时会自责但是控制不住_网易手机
大学生谈手机依赖 有时会自责但是控制不住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记者在上海多所大学看到,课堂上不少学生是“手机控”,上课时间也忍不住玩起手机。手机(包括平板电脑等便携式上网终端)“入侵”课堂,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校园学习风气。
课堂上常见学生在玩手机
记者走进上海的D大学,发现图书馆一楼自修室里总共百来名学生,目光对着手机屏幕的有两三成。工商管理学院研一学生陈婕(化名)眼前摆着《微观经济学》等教材,而她坐下来的第一件事不是打开书,而是用手机上网。她说:“我习惯先上一会儿网,然后再学习。”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早已司空见惯。据教育部2011年对上海18所高
校的调查显示,上海有73.0%的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手机上网平均时间为每天71.46分钟。其中,87.7%以娱乐放松为上网主要目的,81.0%为
了获取信息,71.6%为了交流沟通,仅有49.8%为了学习科研。
在D大学服装艺术学院大一的造型艺术课上,记者发现,靠窗的9名同学中有4人使用过手机,有的在桌面以下偷偷用,有的则毫不避讳举得较高。
来自湖南长沙的小方同学告诉记者,她还是“比较给老师面子的”,没有一上课就用手机,而是过一会儿才拿出来。她说:“一直有人在QQ、飞信上找我,我知道可能会影响听课,但也顾不了那么多。一天里,我大概有三四个小时在用手机。”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分析道:“手机‘入侵’课堂是近年的事,差不多与微博的兴起同步,现在很多老师已见怪不怪了。”
生活的必需还是虚假的满足?
对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手机已成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陈婕说:“我自修一个小时就要用手机上一会儿网,主要是上QQ、人人网,看新闻。上课的时候也会看。我从大一就这样,有时会自责,但是控制不住自己。”
D大学教师李军平认为:“我们是‘211工程’大学,学生有较强的自制力,多少还好一些。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在部分二本、高职院校,学生上课时用手机的现象更严重,几乎泛滥成灾。”
不少教师认为,手机把学生的时间“撕裂”成碎片,阻断了他们的连续性思考,影响人格养成与学业发展,值得高度警惕。
江晓原认为,不少大学生以为上了微博就拥有了话语权。这完全是错觉。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在听你
说,才形成发言权,否则跟在家对着墙说话有什么区别?大学生损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去围观、转发、评论,基本是瞎起哄,徒然化作运营商的点击率,只得到虚假的
满足。一天对每个人都是24小时,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多,用在学习上必然就少了,非常不划算。
作为一位需要管理科学史系官方网站和个人博客的学者,江晓原却让电脑每天大部分时间不联网,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上网收发邮件、查阅资料。他说,越是在信息泛滥的时候,越是要有意抵制垃圾信息。
高校须进行有策略的引导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梁也是一名大学生的家长。不管对自己的女儿还是学生,他所做的更多是劝说,要他们尽量少用手机,有所节制。
“在大学里,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少用手机,目前基本停留在老师的课堂管理方面,即要求学生上课时不能使用手机,除此尚没有其他更得力的举措。”李梁说。
江晓原表示,让学生少用手机、在课堂上不用手机,只能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而不能强制规
定,否则年轻人出于逆反心理,会加倍地沉溺其中。他现在会通过发表专栏文章、为学生开设讲座等形式,告诉大学生控制使用手机的必要性,帮助他们认识新媒体
的两面性,从而自觉控制手机上网的时间。
去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教授蔡申瓯向一万名新生郑重建议:“不要让手机控制了你们的生活和时间。醒着的时候把手机关一两个小时,不分心地思考一些问题,专心地深入一些知识,静静地体会一下情感的波动,还是很有意义的。”
教育部“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方法研究”课题组组长、上海市教卫党委副秘书长曹荣瑞
认为,手机的使用频率和方式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仅靠学生自律、单个任课教师的管控是不够的,有必要进行有策略的引导。比如根据不同的学段和
专业,将包括手机使用在内的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常规课程,开设公共必修课,通过课堂主渠道加以呈现,教育大学生增强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合理使用手机。
本文来源:cnbeta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体,形成良好的群体氛围,发挥群体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学校应重视手机依赖症的危害,通过开展相关讲座、宣传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手机使用观,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手机,使学生认识到手机和固定电话并无实质差别,让手机回归通讯的基本功能。班级也要形成合理、适度使用手机的风尚,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因素,克服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使手机依赖、手机攀比等不良风气在学生中缺乏生存的土壤。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不盲从他人。学校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对于盲目依赖手机、荒废学业的现象,要敢于批评和抵制。 2.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有序的和谐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组织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学生感兴趣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还可以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学校设置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对信息和知识渴求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形成优良的学风。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过分依赖手机的学生参与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影响,从而在活动中重建自己的社会交往圈,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3.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 高校教育者应把握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情绪波动性大的特点,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合理宣泄是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产生厌学情绪或无聊感后,通过手机短信和上网进行排遣,同时,由于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感到不公平等原因,也使得有的学生牢骚满腹,需要通过手机沟通来得到精神安慰,上述情况都可能形成手机依赖,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为克服手机依赖,高校教育者应给予学生合理宣泄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恰当释放,进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改变手机依赖心理。 4.采用科学的方法,鼓励大学生自我教育。 解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积极配合。首先,大学生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正视手机在生活中的正确位置,摆脱盲目依赖,保持健康心理。其次,合理制定手机使用规范,除日常必不可少的使用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用坚强的意志去抵制手机所带来的诱惑力。再次,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训练自己沟通的技巧,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在校园内散步、郊游等,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最后,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综上所述,手机依赖症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
【总结】 1、大学生的手机价位普遍较高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们对于手机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手机这类高科技产品上的花费也普遍较高,这不仅对于目前还未有自立能力的大学生来说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助长学生的攀比之风,让大学生群体里的手机价位越来越高,不利于建造朴实的校园风气。
2、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超出想象 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超过我们的想象,这种现象着实令人担忧。一方面,过分依赖电话、短信等手机通讯功能,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弱化,不知怎样面对面地与他人沟通交流,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障碍疾病。过度依赖手机上网、手机电子书、手机词典等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导致大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使大学生丧失自主性,影响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会对大学生生理造成危害,长期依赖手机,会导致身体不同部位的不适,出现手脚发麻、头晕、心悸、出汗等不适症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与社会沟通不可获取的工具之一,它为大学生带来了无数的便利,大学生可以用手机博览群书,可以用手机听音乐陶冶情操,可以用手机了解实时资讯,与世界交流。然而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过于依赖手机则会适得其反,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利用手机,避免手机依赖,不做手机的奴隶。 附录一: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分析问卷
您好,我们是闽南师范大学化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情况的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情况和依赖程度。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不会对外公开,恳请您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调查会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请您谅解。谢谢您的配合和支持,祝生活愉快!
1、您的性别是( )
2、您的年级是 ( )
3、您当前使用的手机价格是(单选)
○ 500元以下
○ 500-1000元
○ 2000元以上
4、您月均手机费用是(单选)
○ 30元以下
○ 30-50元
○ 50-100元
○ 100元以上
5、您使用最多的手机功能有哪些?(多选)
□ 接打电话
□ 接收短信
□ 社交软件(QQ、微信、微博等)
□ 拍照、摄影
□ 休闲软件(游戏、小说、杂志、音乐等)
6、请您自评对手机的依赖程度。0―5依赖程度依次递增。(单选)
7、您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大约多长时间(单选)
○ 一个小时以内
○ 1-2个小时
○ 2-3个小时
○ 3-4个小时
○ 4小时以上
8、您每天手机“贴身”程度是?(单选)
○ 机不离身,贴身存放
○ 不贴身,但放在自己能注意到的范围内
○ 需要用到时才拿出来
○ 经常不携带,带了也很少用到
9、总是把手机拿出来之后却又不知道要干什么。(单选)
○ 基本符合
○ 非常符合
10、每次使用完手机后,打算做其他事情,却又忍不住再玩玩手机。(单选)
○ 基本符合
○ 非常符合
11、在排队或其他等待过程中,总是利用手机打发时间。(单选)
○ 基本符合
○ 非常符合
12、使用手机是否会对您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单选)
○ 没有,完全不会
○ 有影响,但问题不大
○ 是,影响很大
13、上课时无论老师讲课精彩与否,总会把手机拿出来玩。(单选)
○ 基本符合
○ 非常符合
14、在写作业或做其他事情之前,总是先玩一会儿手机再做。(单选)
○ 基本符合
○ 非常符合
15、在做其他事情时,会时不时地拿出手机看看是否有未接短信或电话(单选)
○ 基本符合
○ 非常符合
16、如果忘带手机,或手机没电、没有信号会感到焦虑或不安。(单选)
○ 基本符合
○ 非常符合
17、经常选择牺牲睡眠时间熬夜玩手机。(单选)
○ 基本符合
○ 非常符合
18、经常因使用手机而放弃其他户外活动或业余兴趣爱好。(单选)
○ 基本符合
○ 非常符合
19、发现自己因过分投入于手机而减少了与周围朋友的交往。(单选)
○ 基本符合
○ 非常符合
20、通过手机与朋友聊天时可以侃侃而谈,但面对面时却无话可说。(单选)
○ 基本符合
○ 非常符合大学生手机依赖性调查报告2017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学生手机依赖性调查报告2017
&&真实可靠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9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我的交叉分析
自变量 X(一般为样本属性,例如性别,年龄等。限2题)
添加自变量
1.您的性别2.您现在上大几?3.您的手机一般放在4.您有几部手机?5.您什么时候拥有第一部手机?6.手机一个月流量和无线套餐是多少?7.您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多长时间8.您经常在什么时候使用手机9.你会在上课时,无论老师讲的精彩与否,都会玩手机吗?<option value='.如果上课时玩手机,通常玩什么?<option value='.一段时间手机不响您会时不时的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电话或短信吗?<option value='.您是否容易沉浸在手机里的世界而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吗?<option value='.您经常使用手机的哪些功能?<option value='.您会牺牲睡觉时间熬夜玩手机吗?( ̄o ̄) . z Z<option value='.当您忘带手机时,你会如何处理?<option value='.您认为手机在你生活中是怎样的地位?(。?_?。)?
省份(根据IP自动获取)
城市(根据IP自动获取)
填写日期(按星期)
填写日期(按月)
因变量 Y(您要分析的目标题目,限10题)
添加因变量 1.您的性别2.您现在上大几?3.您的手机一般放在4.您有几部手机?5.您什么时候拥有第一部手机?6.手机一个月流量和无线套餐是多少?7.您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多长时间8.您经常在什么时候使用手机9.你会在上课时,无论老师讲的精彩与否,都会玩手机吗?<option value='.如果上课时玩手机,通常玩什么?<option value='.一段时间手机不响您会时不时的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电话或短信吗?<option value='.您是否容易沉浸在手机里的世界而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吗?<option value='.您经常使用手机的哪些功能?<option value='.您会牺牲睡觉时间熬夜玩手机吗?( ̄o ̄) . z Z<option value='.当您忘带手机时,你会如何处理?<option value='.您认为手机在你生活中是怎样的地位?(。?_?。)?
1.您的性别2.您现在上大几?3.您的手机一般放在4.您有几部手机?5.您什么时候拥有第一部手机?6.手机一个月流量和无线套餐是多少?7.您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多长时间8.您经常在什么时候使用手机9.你会在上课时,无论老师讲的精彩与否,都会玩手机吗?<option value='.如果上课时玩手机,通常玩什么?<option value='.一段时间手机不响您会时不时的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电话或短信吗?<option value='.您是否容易沉浸在手机里的世界而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吗?<option value='.您经常使用手机的哪些功能?<option value='.您会牺牲睡觉时间熬夜玩手机吗?( ̄o ̄) . z Z<option value='.当您忘带手机时,你会如何处理?<option value='.您认为手机在你生活中是怎样的地位?(。?_?。)?17.您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省份(根据IP自动获取)
城市(根据IP自动获取)
来源详情(如链接地址,邮件地址,密码等)
提交答卷日期
填写所用时间
第1题:您的性别[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男2659.09%女1738.64%(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2题:您现在上大几?[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 大一3784.09%B. 大二24.55%C. 大三36.82%D. 大四00%(空)24.5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3题:您的手机一般放在[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 放在手上1227.27%B. 放在包里511.36%C. 装在口袋里2250%D. 无所谓49.09%(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4题:您有几部手机?[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 一部3681.82%B. 两部715.91%C. 三部及以上
$_$00%(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5题:您什么时候拥有第一部手机?[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 小学920.45%B. 初中1840.91%C. 高中1125%D. 大学511.36%(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6题:手机一个月流量和无线套餐是多少?[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 三十元以下1840.91%B. 三十到五十1227.27%C. 五十元以上
$_$1329.55%(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7题:您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多长时间[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一个小时以内12.27%B.2-6个小时2556.82%C.6-10个小时1125%D.10个小时以上613.64%(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8题:您经常在什么时候使用手机[多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 上课时1738.64%B. 睡前躺在床上2863.64%C. 上厕所2147.73%D. 休息或上自习2454.55%E. 等人或排队时1738.64%F. 随时,无规定时间2045.45%G. 其他36.82%(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9题:你会在上课时,无论老师讲的精彩与否,都会玩手机吗?[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 一直都有24.55%B. 经常818.18%C. 偶尔2761.36%D. 从不613.64%(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10题:如果上课时玩手机,通常玩什么?[多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聊天3170.45%B.购物1636.36%C.看视频920.45%D.刷微博、贴吧1534.09%E.玩游戏1738.64%F.其他&1125%(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11题:一段时间手机不响您会时不时的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电话或短信吗?[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会1636.36%B.不会1329.55%C.不一定1431.82%(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12题:您是否容易沉浸在手机里的世界而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吗?[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从来没有1022.73%B.偶尔2659.09%C.经常715.91%D.一直都有00%(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13题:您经常使用手机的哪些功能?[多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 接打电话2454.55%B. 收发短信2045.45%C. 玩QQ、MSN、微博、飞信、微信3988.64%D. 拍照、摄影2761.36%E. 看电子书、小说1840.91%F. 玩游戏2045.45%G. 听音乐3375%H. 学习2147.73%I. 闹钟、备忘3068.18%J. 其他&00%(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14题:您会牺牲睡觉时间熬夜玩手机吗?( ̄o ̄) . z Z[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从来没有613.64%B.偶尔2454.55%C.经常1125%D.一直都有24.55%(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15题:当您忘带手机时,你会如何处理?[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想方设法去拿1022.73%B.不拿回,但感觉缺了什么1431.82%C.感觉不方便1636.36%D.无所谓36.82%(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16题:您认为手机在你生活中是怎样的地位?(。?_?。)?[单选题]
选项 小计比例A.完全可以不用36.82%B.可有可无818.18%C.仅仅是必需品2352.27%D.非常热爱920.45%(空)1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第17题:您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填空题]
最后,由衷感谢您的配合,祝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ヾ( ̄▽ ̄)Bye~Bye~戒不掉的手机?调查发现超八成大学生存“手机依赖”
“手机依赖”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一个重要特征。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中国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日均使用手机超5小时。
18点以后是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高峰期。71%的学生在21点到0点间使用手机,53%在18到21点使用手机。报告称,18点之后高校通常排课较少,晚间玩手机,尤其是睡前玩手机比例更高。此外,数据还显示,79%的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报告称,在手机功能日益完善的今天,不应简单将在课堂使用手机定性为负面问题。手机只是工具,手机发挥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主要取决于使用者。建议大学生从自身学习需要和健康状况出发,加强自律,合理使用手机的各项功能。
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
其实患上”手机依赖“的不止大学生,现代人每天生活都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我们生活中的食、住、行、交流等等都离不开它。而根据截至到去年9月末九月末的数据,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3.9亿户,近乎达到平均每人一部手机的水平。
电信行业分析师表示,运营商流量成为第一收入来源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爆发,尤其是微信、微博、直播、视频、在线导航、游戏等大流量应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流量消耗就是用在刷社交网站。
我们同样离不开社交网络
根据之前的调查统计,2017年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正在使用社交网络,总数达到了惊人的24.8亿。而现在最便捷的访问社交网站的方式就是通过手机,在当下社交网络更多的也是通过APP和手机形成共生关系。
微博、微信、Twitter、Facebook、Instagram、Line等等一堆社交APP,成为人们每天交际、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全世界的人们每天都在通过社交APP做着类似的事情。
手机之于社交网络内容推广
由于庞大的用户规模,当下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内容推广最激烈的战场之一。好在当下智能手机的应用发展足够快,目前已经出现针对社交网络做内容推广工具,比如互助推广这款APP,只要用户通过应用编辑并分享内容到社交网络,就会通过聚合社交网络资源以及智能算法来帮用户实现二次传播。
除了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扩大,还能够实现精准传播。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同时让内容推广与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并且传播方式更加便利。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