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毫米普通迫击炮和老式的75毫米75毫米轻型山地榴弹炮炮哪个火力更强?

&&&&周渝&&&&日,八路军在黄土岭战斗中,使用一门82迫击炮,击毙了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成为抗战中的著名战例。&&&&事实上,迫击炮在抗日战争中还曾屡立奇功。那么,这种著名的兵器有着怎样的来历呢?&&&&1.&&&&战壕战催生迫击炮&&&&在20世纪的几场战争中,迫击炮伴随步兵征战沙场,一直被各国视为步兵极为重要的常规兵器而广泛装备。直至在兵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迫击炮依然是陆军必不可少之装备。走过百年的迫击炮,更像一个顽固的“老人”,冷眼看待各种高新技术兵器争奇斗艳,静静地占据着陆军装备的一席之地。&&&&迫击炮究竟起源于何时呢?&&&&通常认为,迫击炮的前身是古代的“臼炮”。自火器时代与航海时代来临后,各种火炮应运而生,成为主宰海上战场及陆地攻防战的利器。军事作家萨沙认为,最早的臼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弹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因为它的炮身短粗,外形类似中国捣米的石臼,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为‘臼炮’。”无论是中国的明清战争,还是美国的南北战争,都出现过臼炮的身影。&&&&到了日俄战争时期,为了准确地打击隐蔽在战壕中的日军,俄军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发明了一种奇特的发射方式,即将海军的臼炮调整角度对准天空发射,使炮弹从空中落入日军战壕里,解决了别的火炮做不到的战壕问题,这种发射原理与后来的迫击炮如出一辙。&&&&一战爆发后,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展开了长时期的阵地拉锯战,双方皆挖掘了大量战壕,这一背景下催生了迫击炮这种新式武器的诞生。1915年,英国发明家温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发明了“斯托克斯式”战壕迫击炮,相比笨重的臼炮而言,战壕迫击炮有重量轻、可拆解、便携带等优势。可以说,“斯托克斯式”的问世,也被认为是迫击炮这一新式武器的开端。&&&&2.&&&&各路军阀纷纷仿制&&&&诞生于一战战场的迫击炮,很快引起了中国的重视。&&&&20世纪的中华大地,处处弥漫着军阀混战的硝烟,而当时的作战方式也是与欧洲的一战极为相似的战壕阵地战,必然不能缺少迫击炮这样的“战壕克星”。&&&&中国最早的迫击炮是1922年由张作霖的奉天迫击炮厂制造出的十一年式80毫米、150毫米迫击炮。紧接着,上海兵工厂又在1923年以英国“斯托克斯式”迫击炮为原型,仿制出“沪式”82毫米迫击炮,该炮重68千克,弹重3.8千克,最大射程可达2.8千米。仅隔一年后,张作霖的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成日式75毫米迫击炮。&&&&北伐战争后,在战场上意识到迫击炮之重要性的南京国民政府,亦开始加紧对这种新式武器的仿制。南京金陵兵工厂结合了“沪式”82毫米迫击炮的炮型与法国“勃兰特式”81毫米迫击炮的性能,终于在1931年仿研出了国造82毫米迫击炮。次年,蒋介石亲自下令在南京正式成立了迫击炮厂,开始批量生产82迫击炮,至1935年止,该炮产量已达180门。在即将来临的抗日战争中,这种82迫击炮屡立战功,并创下了多次击毙日军指挥官的纪录。&&&&3.&&&&抗战爆发大量投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82迫击炮与60迫击炮并称为中国战场两大迫击炮。生产于1931年的国造82迫击炮重69千克,但可拆分为三个部分,结构简单,运输方便,同时造价低廉,故而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既然82迫击炮是仿制法国的“勃兰特式”81毫米迫击炮,那为什么要将口径从81毫米改为82毫米呢?兵器研究者萨沙的观点是,“原因很简单,我们主要敌人,也就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入侵东北的日军,他们的迫击炮是81毫米口径,所以我们不能用81毫米。这样万一弹药被敌人在战场上缴获,他们就可以直接使用我们的炮弹来打我们”。此外,因为我军的迫击炮口径比日军的要大1毫米,所以若是缴获了日军的炮弹,我们的82迫击炮照样可以使用,但若日军反过来缴获我们的82毫米炮弹,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装入他们的迫击炮口的,只能“望炮兴叹”。&&&&在1944年之前,国军火炮总数尚且不到日军的几十分之一,有时一个战区的火炮还不如日军一个师团。在这种敌我炮火差距巨大的劣势下,具有造价低、易生产、便携带等优点的迫击炮,就成了用来弥补炮火力量的首选武器。&&&&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在苦撑待变的同时,亦开始大批量生产82迫击炮。以金陵兵工厂为例(南京沦陷后迁往重庆,于1938年4月改名“第二十一工厂”),在1937年82迫击炮的产量为710门,1938年增长至1136门,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的1942年,国造82迫击炮的产量从上一年的710门迅速飙升至1381门。从1942年起,抗战两大迫击炮的另一款60毫米迫击炮也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到1945年,该厂60迫击炮的产量为2870门,而82迫击炮的产量则跌至500门。这两大迫击炮在抗战期间给日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亡。据美国在战后的统计认为,“战争中各国士兵有百分之五十伤亡在迫击炮上。在中国,这个迫击炮造成的伤亡率估计还要在六成以上”。&&&&4.&&&&八路军兵工厂仿小炮立功&&&&战争初期,国军中央军部队每营设一个迫击炮排,装备2门82迫击炮。每个团配属一个迫击炮连,装备6门82迫击炮。而地方部队则要根据自身拥有的迫击炮来按量分配,如在喜峰口、卢沟桥抗战中立过战功的第29军情况就比较好,基本与中央军一样可以将迫击炮配属到连一级,而地处西南,还在用着一战老式迫击炮的川军,就远不具备装备82迫击炮的条件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装备水平大致介于第29军与川军之间。在全面抗战之前,红军并不具备批量生产武器的条件,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条件虽稍有好转,但依然没有独立大量生产迫击炮的能力。在1937年平型关伏击战中,八路军缴获了不少日军掷弹筒,并在报告总结中专门提及这一武器。到了1939年,彭德怀副总司令首次向八路军后勤部发出了“制造50毫米小炮”的指示。这是一种适用于山区作战的轻型简易的迫击炮,后被称为“七一式解放区造50毫米迫击炮”。&&&&1939年10月,八路军最大的武器产地——“黄崖洞兵工厂”正式成立,随后即开始了小炮仿制工作。不过在兵工厂成立初期,八路军仿制的小炮主要以50毫米掷弹筒为主,到1941年开始仿制法式布朗德60毫米迫击炮和美式M2式60毫米迫击炮。至于著名的82迫击炮则是在1943年才试制成功。&&&&整个抗战期间,黄崖洞兵工厂为八路军制造了大量武器,在抗战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但也因此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1941年11月,日军对黄崖洞兵工厂发动突袭,八路军官兵们则依靠黄崖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坚决死守兵工厂,与敌血战数日后终于击退日寇。这场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此后一直被视为八路军在抗战期间非常成功的一次防御作战。&&&&奇功卓著&&&&“斩首利剑”成日军噩梦&&&&八路军中少量的82迫击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是国民政府所配发,另一部分则是在与日伪军的战斗中缴获得来。八路军利用这些为数不多的迫击炮,创造了炮打日本将军的辉煌战果。&&&&1939年10月中旬,日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冬季“扫荡”。11月3日拂晓,日军驻蒙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第1、第4大队共1500余人由涞源出动,直扑根据地而来。为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3大队边打边撤,将日军诱至雁宿崖一带的八路军伏击圈。待日军进入峡谷,八路军各部随即从峡谷两侧发动突袭,日军死伤无数。&&&&雁宿崖一役后,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一部于4日在旅团长阿部规秀的率领下经雁宿崖进犯黄土岭,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并进行报复“扫荡”。7日,早已知情的八路军从四面八方一齐攻击黄土岭的日军,黄土岭之战打响。据《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史》记载:“激战中,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团长陈正湘,通过观察,发现了日军的指挥所和观察所,立即指挥军分区炮兵连摧毁了这两个重要目标,结果把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击毙。”而击毙阿部规秀的就是八路军战士李二喜使用的82迫击炮(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正面战场上,国军将士也用迫击炮创下了很多战果。中日战争中,日方主攻,我方主防,这就让适合架设在城墙、碉堡等防御工事上的82迫击炮有了用武之地。1944年春,日军投入空前的兵力,发动了“一号作战”(我方称“豫湘桂战役”)。6月22日,衡阳保卫战打响,在这场长达47日的惨烈战斗中,守卫衡阳的第10军官兵曾创下了三次炮打日军将官的辉煌纪录。&&&&首次炮击发生于6月28日。这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日军第68师团的师团长佐久间为人带着各级军官10余人,在视察阵地时忽然遭到中国军队的炮击。师团长佐久间为人、师团参谋长原田贞三郎及各联队长均当场被炸成重伤,不得不送往后方医治,同行军官非死即伤。&&&&第二次炮击发生于8月2日。由于衡阳城久攻不下,日军第11军军长横山勇与11军参谋长中山贞武率领少数指挥参谋分乘3架飞机飞临衡阳督战。5时30分左右,中国守军发现有敌机相继着陆,料定必有高级将官,于是立即指挥迫击炮对其进行射击。日军第一架飞机刚着陆,飞行员便被地面的爆炸声吓慌了手脚,因操作不当而刹车过猛,导致整个飞机倒立。与横山勇同机的一名军官当即被炸死。&&&&8月6日中午,我军迫击炮连连长刘和生发现市民医院附近有个日本军官,正在耀武扬威地挥舞着指挥刀指挥部队冲杀,而其他日军对他都很恭敬。刘和生判断此人定是一名日军高级将领,于是下令将剩余的最后8发炮弹,全部朝着那名指挥官所在方位打去,那位手持指挥刀的日本军官当场就被炸死。事后据上级敌情通报才知道,当天被炸死的日本军官,正是日军第67师团第57旅团的旅团长志摩源吉少将。&&&&当衡阳满城烽火之时,反攻滇西的远征军也在松山进行着一场惨烈的攻坚战。与东线战场捉襟见肘不同,进攻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在盟军的配合下,弹药充足,补给丰富。尤其是使用迫击炮的战士,再不用像以前一样数着打、省着打,炮雨倾泻的噩梦降临到盘踞在我国滇西的日军头上。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曾对中国军队的迫击炮有深刻的记忆:“敌人的迫击炮弹频繁地在石山上爆炸。位于山脚的大队总部和四中队被炮弹拨弄来拨弄去,忽左忽右地躲闪着。敌人的炮弹准确地落到他们头上,准确得简直让我们佩服。尽管是敌方,可也得佩服他们射击得准确。”&&&&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广泛使用的82迫击炮如同一把“斩首利剑”。日军指挥官阿部规秀、布上照一、志摩源吉等人先后命丧。在战争的最后一年里,如雨点般倾泻而来的迫击炮弹成为了敌人的噩梦,迫击炮弹在空中发出的“嗖嗖”声,让侵华日军在惶惶不安中迎来了1945年的战败之夏。&&&&不可不知&&&&那些抗战“老炮”&&&&三一式60毫米迫击炮&&&&为抗日战争时期50兵工厂的产品,也是抗战时期中国生产数量最大的火炮。&&&&在20式82毫米迫击炮逐渐广泛配发到第一线之后,国民政府希望进一步提升步兵单位的随身火力,因此要求50兵工厂进行60毫米轻迫击炮的研发。这项研发计划在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结束,国民政府在此时要求50兵工厂直接仿制法国布朗德式60毫米轻迫击炮。50兵工厂在1年内完成生产线建立,并自美国购买炮身用钢6000门,在性能上达到与原版相同标准并于1941年起量产配发国民革命军部队之排一级单位的火力支援武装。&&&&意制布雷达M1935&&&&20毫米机关炮&&&&20世纪30年代备战时期购入,除了装备专门的防空部队外,也装备给几个精锐部队的小炮连,做高平两用使用。这些机关炮除了可以防空外,也可以平射打击地面目标人员车辆之类。据说在战斗中也击毁过日本薄皮小坦克。&&&&博福斯M1929式75毫米高射炮&&&&博福斯M1929式75毫米高射炮(Bofors&75&mm&Model&1929)是瑞典博福斯公司在德国克虏伯公司工程师的帮助下研发的一种高射炮,是有名的德国88毫米高射炮的远亲。抗战初期,博福斯75毫米高射炮是国民革命军防空部队宝贵的“大家伙”,参与布防南京,后来又一直拱守陪都重庆。&&&&德制莱茵金属Flak18&&&&37毫米高射机关炮&&&&该炮为上世纪30年代研发,但由于躲避《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而成为Flak18型(表示1918年一战的老装备)。这是上世纪30年代很多德制武器命名的惯例之一。此炮是20毫米的Flak30机炮的放大版。在抗战时参加了南京防空保卫战和上海淞沪会战等战役。中国现役火炮有哪些??_百度知道
中国现役火炮有哪些??
中国现役火炮有哪些??还有其各个数据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  PP89式60毫米迫击炮  60毫米迫击炮是中国军队连级单位大量装备的小口径迫击炮,每连通常配备6门,主要有63式、85式、89式和93式几种。PP89式60毫米迫击炮大量装备我军炮兵,属我国二代半迫击炮。口径60毫米,最大射程2  700米,弹重1.33千克,射速30发/分钟,距离公算偏差为1/100,方向公算偏差为1/200。该炮具有重量轻,密集度好,座钣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最大射程略显较近。  PP93式60毫米远程迫击炮  该炮是我国最新研制的新一代迫击炮(也可装备到步兵连),是我军山地步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和快速机动部队的理想压制武器,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火力大、射程远、机动性好等优点,其各项战技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水平。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研制开发迫击炮的能力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主要战技性能数据如下:口径60.75毫米;全炮重22.4千克;炮身重9.4千克;炮架重5.8千克;瞄准具重0.48千克,榴弹重2.18千克;有效杀伤半径17.8米;最大初速329米/秒;最大射程5  564米;高低射界45~85度;方向射界360度;最大射速20发/分钟。  在PP93式迫击炮研制成功之前,世界上射程最大的60毫米迫击炮当属法国的60毫米迫击炮,最大射程达5  000米,所以,PP93式迫击炮的射程是同口径迫击炮的世界之最。此外,该炮还具有以下特点:  火力反应快可实施全方位射击。而目前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迫击炮的北约标准口径81毫米迫击炮,也不具备这种能力。此外,PP93式迫击炮能背能扛,实现单人单炮射击相当容易,在紧急情况下可不必构筑座钣坑直接实施射击,反应速度之快显而易见  杀伤效果好其炮弹壳体采用稀土球墨铸铁,破片性能良好,有效杀伤半径为17.8米。此外,炮弹的引信非常灵敏,在山地、乱场、水面和鹅卵石滩地的发火率达100%。  适应性强该炮具有多用性的特点,不论用于进攻还是防御,也不论车载还是肩扛,都能以可靠的射击动作和迅速的伴随行动支援步兵战斗,特别是在战场地形和兵力部署情况复杂,战斗处于高度激烈状态时,它能通过最大射程压制敌人,最小射程伴随射击,具有较强的使用灵活性。  可以预见,随着PP93式远程迫击炮在我军的全面列装,我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将有大的提高。  PP87式82毫米迫击炮  与其他口径迫击炮相比,我国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型号最多,有53式、67式、83-1式、83-2式和PP87式等。最先进的当属PP87式82毫米迫击炮。该炮于1987年设计定型,1998年投入批量生产。炮身、弹药、引信和发射药均采用先进材料和工艺制造,因而它的主要战技性能达到了较高水平。该炮的特点主要有:1.射程远,使用6号装药最大射程可达4.66千米,使用远程装药可达5.7千米,在82毫米迫击炮中射程最远;2.射速快,每分钟可发射30发炮弹,比同系列迫击炮多发射5发;3.打得准,距离公算偏差为1/150,方向公算偏差为1/300。  该炮配用的弹种有87系列杀伤榴弹(弹重4.2千克,最大射程5.7千米,杀伤半径22米)、燃烧弹(弹重4.2千克,最大射程5.7千米,杀伤半径14米)、钢珠弹(弹重4.5千克,最大射程4.3千米,杀伤半径26米)、钢珠燃烧弹(弹重4.5千克,最大射程4.3千米,杀伤半径15米)。由此可见,PP87式82毫米迫击炮的性能相当不错。  YW304式82毫米自行迫击炮  1987年设计定型,采用85式履带式装甲车的底盘,在车体中后部安装了1门PP87式82毫米迫击炮,其主要任务是为机械化步兵提供曲射火力支援。其炮身、弹药、引信和发射药均采用先进材料和工艺制造,它还采用了中国独创的套筒式反后坐装置,提高了射击精度,整体性能较好。该自行迫击炮兼有PP87式迫击炮射程远、射速快、打得准的优点,还具有机动性强,作战准备时间短的优点。  w99式82毫米牵引速射迫击炮  w99式82毫米速射迫击炮是我国最新研制的陆军武器之一,炮重650千克,最大射程大于4  270米,最小射程小于800米,正常情况下需要四五个人操作。它装有标准的瞄准系统及射击计算器。与传统的前部装弹的81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相比,w99式82毫米速射迫击炮具有明显的优点,它既可单发射击,也可速射;既可采取常用的间接瞄准,也可直接瞄准;既可发射w99式82毫米高爆迫击炮弹,也可发射现有82毫米迫击炮弹的改进型。该炮的最大初速为272米/秒。4发炮弹的弹夹从右侧装入,1.5秒内就可以连发4发。该炮主要装备快速反应部队。  PP89式100毫米迫击炮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100毫米迫击炮,最早研制成功的是71式100毫米迫击炮,最大射程为4.7千米,最小射程为170米,射速为15~20发/分钟,距离公算偏差为1/130,方向公算偏差为1/300,战斗全重74.5千克。它以性能好、精度高而著称。随后又设计定型了80式100毫米迫击炮,该炮广泛应用高强度钢、钛合金和铝合金材料,全重仅52千克。其后又研制成80式100毫米迫击炮。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又研制成功了PP89式100毫米迫击炮,这是我国最先进的100毫米迫击炮,其全重仅比71式重4千克,但射程却增加了37%,达到了6.4千米,深受部队欢迎。  PP89式100毫米迫击炮的初速为308米/秒,射速15~20发/分钟,距离公算偏差1/160,方向公算偏差1/300。该炮可以车载或背负,高低射界45~80度,方向射界4度,身管长1.6米,炮身重29千克,炮架重16千克,座钣重28千克,战斗状态全重(不含瞄具)73千克,炮弹重8千克。该炮于1989年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为步兵团提供曲射压制火力。  W86式120毫米迫击炮  中国军队最早装备的120毫米迫击炮是55式120毫米迫击炮,该炮是仿苏产物。20世纪60年代,在此基础上又开始研制新型120毫米迫击炮,主要是简化火炮结构、减轻重量、提高射击稳定性,由此诞生了64式120毫米迫击炮。该炮与55式相比,重量只有174千克,减轻了101千克,是中国自行设计的轻型迫击炮。后来我国又研制成功W86式120毫米迫击炮,这是目前我军装备的性能最先进的120毫米迫击炮。  W86式120毫米迫击炮从身管到弹药都进行了全新设计,该炮全重206千克,与64式相比,重量虽增加了18%,但射程却增加了36%,达到7.7千米,威力明显增加,提高了团属炮兵的压制火力强度。
采纳率:3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火炮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美军现役野战火炮和迫击炮系统详解
美军现役野战火炮和迫击炮系统详解自行火炮及其保障系统M109A6式“帕拉丁”155毫米自行火炮为重型师和装甲骑兵团提供主要的间瞄火力支 援。与之前的 M109型号类似,M109A6式“帕拉丁”采用全履带装甲车体。当前,对“帕拉 丁”的配置进行了成功的改进, 主要包括: 一是大面积的调整了原有的 M109A2/A3车体底盘, 二是配备下文将要介绍的全新的炮塔。“帕拉丁”配有1套用以进行弹道计算和武器控制的车载自动火控系统、1 套火炮定位 与导航系统和数套保密无线电通信系统。它采用改进型 M284 式身管和 M182A1 式底座,此 外,还改进了自动推进系统、弹道解算和核生化防护系统等,提高了乘员的微光夜视能力, 内置了测试检验设备。 对底盘的更多升级改进还包括加装1 套用于快速部署和撤收的摇控行 军固定器、 1 根用以帮助支撑新型炮塔的扭转杆和1 部带有改进型冷却系统的低温隔离发动 机。与早期的 M109系列相比,“帕拉丁”在陆军武器库中被描述成第一种数字化的战斗车 辆,它提高了反应能力、生存能力、杀伤能力和可靠性。与之并行的,美国陆军军费结构调整后的努力成果还可见于 M992A2式野战炮兵弹药补 给车。最基本的 M992A0式野战炮兵弹药补给车是工业界的一个研发项目,以提供野战自行炮 兵部队发射阵地保护, 因为它能迅速地执行紧急的弹药再补给和保障。 野战炮兵弹药补给车 系统于1983年定型并投入生产,它也是基于 M109榴弹炮底盘,这可以使其具有与所保障火 炮单元相匹配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特性, 从而保证再补给物资的及时到位。 该系统与陆军的 M109A6式“帕拉丁”自行榴弹炮实行一对一的成对使用。M992 系列野战炮兵弹药补给车主要设计用以为 M109 系列榴弹炮提供弹药补给,也可 担负其它型号火炮的弹药补给任务。 该车到目前为止共生产了3 种型号, 即 M992A0、 M992A1 和 M992A2。 M992A2 式野战炮兵弹药补给车是一种履带式、 铝质装甲、 柴油动力弹药补给车, 编制乘员5 人。该车在行驶速度、机动能力和生存能力等方面与“帕拉丁”榴弹炮相当,可 在射击或非射击条件下为火炮系统提供及时、有效且有装甲防护的弹药供给。该车可运载 5454 千克弹药,可根据弹药的具体需求进行配置,配有1 部7.62 毫米机枪提供自身防护, 还配有1 部11.5 马力辅助动力装置,它使该车可以64 千米/小时的速度拖载任何类型的牵 引榴弹炮,并可以11.3 千米/小时的速度倒车。它使用与 M109A6“帕拉丁”火炮一样的低 温隔离发动机,使该车具备冷启动能力和强大的牵引力,从而能跟上炮兵部队的前进速度。 它不仅可公路行驶,也可在复杂地形、泥泞地和沼泽地、沙地、雪地和冰面上行驶。其涉水 深为1.07 米。该车的弹药基本携行量为96 枚常规弹药和4 枚“铜斑蛇”炮弹。牵引榴弹炮主要为越南战争期间遭遇战条件战斗而设计的 M102式105毫米牵引榴弹炮于1966 年在 越南首次装备美陆军第9 轻型步兵师第1-21 野战炮兵营。 该炮是一种最大射程达11500米的 多能武器系统。它用于替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 M101A1式牵引榴弹炮,并比后者几乎轻 了近1吨,业已证明该炮是高度多能的武器。大多数的 M102 式榴弹炮系统均被 M119A1/A2 式105 毫米牵引榴弹炮替代, 但在美陆军 国民警卫队中,仍有200 余门该式榴弹炮在服役。2004 年,有10 个装备该式火炮的美陆军 国民警卫队营在伊拉克执行任务。目前,陆军正在考虑将 M102式火炮装备到现役部队。M119A1式105毫米牵引榴弹炮首次于1989年12月装备了美陆军第7轻型步兵师。 这种轻型 的牵引式榴弹炮可以由 UH-60直升机空运,主要装备于各式轻型部队,比它所替代的 M101A1/M102式105毫米具有更远的射程 (标准射程为14 000米, 发射火箭增程弹时可达19 500 米)和更为出色的杀伤能力。该炮是基于英国制造的 L118轻型火炮,装备给美国部队的 M119A1式火炮改用美军的火 控系统,能够发射美军的105毫米弹药(用于替代英国的“艾博特”电子发火弹药) ,增加了 一个集成记时器和炮兵连计算机系统的支架。对基本的 M119A1的系列升级改造导致了重新 设计后更为现代化的 M119A2式榴弹炮的诞生。为了给轻型部队提供更远距离、 更大杀伤的火力支援, 陆军早在1979年就开始部署 M198 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作为老式的 M114A1式155毫米牵引火炮的替代者,净重达7.15吨的 M198式火炮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可达30公里,并且具有比105毫米火炮发射更多类型 弹药的能力。该炮通常由一辆5吨的卡车牵引,也可以由 CH-47D“直奴干”直升机或空军的 C-130 或更大的运输机空运。M777/M777A1/M777A2式155毫米轻型榴弹炮 (LW155) 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联合研制 项目,用以取代 M198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该炮可为陆军轻型部队提供全般支援,也可为 “斯特赖克”旅战斗队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它还将是美海军陆战队唯一的一种榴弹炮。该炮主要性能参数:火炮重量小于4.54吨,展开时间2~3分钟,撤收时间1~2分钟,使用 M776式155毫米火炮身管,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约30 千米,发射标准弹时,最大射 程为24.7 千米,最大射速4 发/分,持续射速2 发/分。图1M777式155毫米野战榴弹炮M771A1式是 M777式的改进型, 即在 M777 式榴弹炮上加装1 套电子设备, 从而使之具备 与“帕拉丁”榴弹炮一样的自主定位、自我瞄准和数字化通信能力。该炮于2007年1月已经 完全通过美陆军的使用认可,并装备了陆军第2-11野战炮兵营。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陆战 队也开始部署该型火炮。M771A2式则增加了发射“亚瑟王神剑”精确制导弹药的能力。增程制导炮弹XM982式“亚瑟王神剑”增程制导炮弹是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炮弹家族的下一代弹药。 它是和瑞典联合开发的,并已经成为了瑞典陆军灵巧弹药家族的一员。图2XM982式“亚瑟王神剑”增程制导炮弹与当前炮兵弹药相比,“亚瑟王神剑”的效能更大。它具有精确终端制导能力,近垂直 攻角,采用多功能引信和破片战斗部,因而杀伤力更大。它的高精度将减少军事行动中对平 民的生产和财产造成非故意的伤害, 允许在友军部队更小的安全界使用, 从而增加了部署的 柔性。 高精确性也将大大减少用于执行致命杀伤的炮兵任务时的弹药使用量。 近乎垂直的攻 角使得其十分适合在城市或复杂地形战斗中使用, 也增加了战斗部破片的性能。 “亚瑟王神 剑”炮弹业已在伊拉克证明了其作战效能。迫击炮系统M224式60毫米轻型连迫击炮主要装备轻型步兵编队, 如美陆军第75突击团。 该炮最大射 程约为3 500米,能为步兵连的整个正面提供间瞄火力支援,并可打击连影响区域以外的目 标。该迫击炮可发射有多种引信可选的高爆弹药、 白磷烟幕弹和照明弹等多种战术弹药。 可 采用重力撞击发射或采用人工装填触发系统发射。 它使用能够为夜间操作提供照明的 M64A1 式(代替了 M64式)瞄准具。美军于1978 年开始采购该系统,目前美陆军和美海军部队中共装备2000 多门。 M252式81毫米迫击炮是英国皇家军火公司生产的 L16A2 式迫击炮,最初是参照 I-81 式迫击炮改进的。其最大射程超过5 935米,可向营的整个正面提供间瞄火力支援,并可打 击营影响区域以外的目标。该炮的持续射速达15发/分,能够发射北约所有的标准弹药,包括高爆弹,红磷烟幕弹 和照明弹等。M821A2型迫击炮弹与 M734A1型引信一起定型以改善安全性、药筒的性能和可生产性。 M889A1,M821A1和 M821A2型炮弹的药筒使用的钢质材料使其比前一代的81毫米药筒具备更 大的杀伤力。M120/M121式120毫米迫击炮武器系统为机动部队指挥官提供基本的间瞄火力支援能力。 它是一种传统的滑膛迫击炮,采用前装式。与二战时过期的107毫米重型迫击炮系统相比, 其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安全性更高。该炮现已在机械化步兵部队、摩托化部队、装甲部 队和骑兵部队替代了107毫米迫击炮,最大射程达7 240米,M120式采用牵引而 M121则采用 车载,能够发射美国生产的各种增强型弹药。120毫米车载迫击炮系统牵引式 M120最初于1991年9月部署到了华盛顿的路易斯堡,随后部署了 M1064式装甲人 员输送车上的 M121式。随后升级到 I 型和 II 型输送车,现在 M1064A3式的配置改造已经完 成。改进型120毫米迫击炮弹药家族由数个国家商业部门负责生产。 M933/M934式高爆弹已经 获得了所有的军品许可通行证, 正在生产中。 M929式白磷发烟弹于1999年第二季度通过了军 品通行证,目前也正在生产中。M929弹合成了 M734A1弹药引信,大幅改善了性能,增大了 杀伤力,提高了可靠性和反电子干扰保护能力。M734A1型引信也被集成到改进型的 M934A1型120毫米高爆弹中。 这种炮弹在2000年第四 季度获得军品通行证,其杀伤力比其前一版本提高了近50%。 计划中的 M934A1 型高爆弹药需要发展,也需要为其寻求钝感弹药解决方案,这即为 M934A1E1 型。 M931型120毫米训练弹于1999年第二季度通过了军品生产通行证,正在生产中。M930型白光照明弹和 M983型红外照明弹正在有限生产中。XM32式迫击炮弹道计算机将取代美军当前使用的 M23 式迫击炮弹道计算机,它首次采 用用于“陆地勇士”先进作战试验硬件系统上的新型软件。 “陆地勇士”产品硬件将最终安 装到目标系统中。M95/96式迫击炮火力控制系统为120毫米迫击炮操作人员提供类似“帕拉丁”的火力控 制能力这将极大提高该型迫击炮的反应能力和炮手的生存能力。 该系统目前正在进行软件开 发。同时,也在 M1064武器输送车和 M577射击指挥中心进行硬件测试。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具备自爆功能的 XM984式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增程弹(10到12公理)的 研发需求。XM984 式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增程弹将携带54 枚 M80 式子弹, 它将使120 毫米高爆弹的 杀伤威力提高一倍,目前该项目正处于部件试制阶段。先进技术演示与验证已经完成,整个 研制计划已经进入了组件高级研究阶段。保障火力与效果的 C4I 系统高级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阿法兹”)为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提供自动化的火 力支援指挥、控制与通信功能,包括为最优化使用火力支援资源而进行的目标与武器配对, 以及为各种火力支援资源提供自动化计划、 协调和控制。 “阿法兹”系统通过攻击分析确定 最优的武器与目标配对,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力支援资源的潜力, 这些火力支援资源通常 包括野战炮兵、迫击炮、近距离空中支援、海军舰炮、攻击直升机和攻击性电子战系统等。 该系统还将自动逐条执行指挥官的指示,从而可自动拟定作战计划、自动进行机动控制、自 动确定目标、自动进行目标价值分析和自动制定火力支援计划。这些武器发挥性能的关键是战场雷达, 它们能够在发射后的几秒内探测、 区分和定位敌 方迫击炮、野战火炮、火箭炮和导弹系统,并可以立刻反应。AN/TPQ-36和 AN/TPQ-37式雷 达是已经在“伊拉克自由行动”和“持久自由行动”中广泛应用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迫击炮 和野战火炮定位系统,据信将迫使敌方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战术。AN/TPQ-36(V)8型雷达 已经改进成为迫击炮、 野战火炮和火箭炮的定位及火力发现者, 它通过安装轻型多功能方舱 中的先进电子技术和通用软硬件平台改进了控制设备群组。 这种升级采用一种开放式体系设 计,从而使火力发现者适应数字化战场通信的需要。作战中心安装在 M1097重型高机动性多 用途轮式车, 该车还牵引一辆载有天线收发机组改进型 M116A3型拖车。 另一辆 M1097重型高 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负责运载装在货盘上的 MEP-112A 式发电机, 并负责牵引一辆 M116A2E1 式拖车。第三辆 M998或 M1038式 重型侦察车负责牵引安装在另一辆 M116A2E1 式拖车上的 备用 MEP-112A 式发电机。AN/TPQ-37(V)8型火力发现者是一种可机动、相控阵火炮定位雷达系统。其体积大于 AN/TPQ-36 型雷达,目标探测距离也更远。该雷达操作方舱与 AN/TPQ-36(V)5 雷达操作 方舱相同,由装在 M-35 系列卡车上的控制设备和装在5吨卡车上的 MEP-115 式60 千瓦400 赫兹发电机组成。 该5 吨卡车还拖挂 M1048 式拖车 (一种6吨重的4轮带平台可装货的卡车) , 该车上装载发射-接收天线组,包括相控阵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和相关电子设备。该雷达 系统结合雷达技术和计算机控制功能, 可探测并精确定位敌身管火炮和火箭炮武器, 继而使 用反炮兵火力摧毁之。AN/TPQ-37(V)8型雷达改进计划增强了机械性能,从而改善了可靠性、可用性和维修 性。这也将提高 AN/TPQ-36的载运性、机动性、生存能力和通用性能。软件升级包括减少定 位错误、集成远程模式。该雷达拥有1 部改进型冷却器,可自定位定向,并拥有1 个专用于 记录远程导弹探测的记录带。它还可用 C-130 运输机运输,具有战略可部署性,能在各种 级别冲突中使用。目前,美陆军各师目标侦察连都配备了2 部 AN/TPQ-37 雷达,并与 AN/TPQ-36 雷达一起使用。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这两种雷达均表现出色,它们均因强 大的获取敌方迫击炮和身管火炮并能召唤迅速而有效的反炮兵火力的能力而深受赞誉。 图4火力发现者雷达AN/TPQ-48轻型反迫击炮雷达填补了保护地基部队的重大空白,能表明间瞄火力威胁, 在360度全覆盖区域自动定位迫击炮武器系统。该系统还能在大部分迫击炮有效射程之外快 速侦测、跟踪和定位迫击炮弹,这就使得可以呼唤战术空中支援和反火力压制敌军。该系统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已经装备了陆军特种部队, 常规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单位作为反火箭、 反火 炮和反迫击炮系统的系统一部分。AN/TMQ-41和 AN/TMQ-41A 气象测量仪是一种应用了先进技术的探测地球高空大气垂 直剖面的气象系统。该装置运用气球载运的无线电高空探测仪探测诸如温度、压力、相对湿 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参数。这些数据信息由计算机处理,并有 STANAG、WMO 和 FATDS 等格 式可用。其典型用户包括:野战炮兵、工程兵、生化部队、目标获取部队、北约和美国空军 气象预报人员。信息的分发可以通过无线发送(语音和数字) 、陆地传输(有线电话和电传 机) ,也可以由手工传送、硬拷贝打印输出等。该气象测量仪具有在世界各地操作的柔性, 允许使用者根据其情势选择最适合的操作方 式。多种确定风的方法可用,如无线电测向仪技术或导航设备(如远距离无线电导航系统或 全球定位系统) 。AN/TMQ-52气象测量仪平面图是上述气象测量仪的替代装备。 平面图使用一套气象传感 器和来自通信卫星的气象数据工作。 通信卫星是和一个先进的气象模块配合使用, 卫星可以 向500km 距离提供极为精确的气象数据。 目前的气象测量仪依靠探空气球的无线电探空仪测量并发射气象情况, 包括风速、 风向、 温度、压力和湿度。其作用距离从气球发射阵地计算只有20km,而且不一定就能提供目标区 域的气象数据。平面图不仅能提供气象测量仪的数据,而且还能提供降雨概率、能见度、云 层高度和厚度等, 而所有这些都是目标探测和终端制导所需要的。 平面图应用这些信息建立 了一个4给气象模型,包括高度、宽度、深度和时间,涵盖了当地气象的所有影响。这种网 格化的气象输出(METGM)随后被用于实际的飞行弹丸穿过一个垂直的空间,沿着进入的轨 道应用气象的影响以及精炼技术上的火力方案。 由于提供了精确伯气象情报, 平面图能使炮 兵简瞄火力首发命中率大大提高, 从而使野战炮兵的火力平台, 包括多管火箭炮系统 (MLRS) 、 “帕拉丁”、 自行火炮和索引火炮等的杀伤力大大提高。 此外, 还能显著地减少陆军的消耗。初始火力支援自动化系统初始火力支援自动化系统是一种自动化火力支援指挥与控制系统, 它位于军炮兵、 师炮 兵和野战炮兵旅火力支援协调组以及野战炮兵营内它可帮助指挥官定下身管火炮、 火箭炮和 陆军战术导弹的使用决心。该系统可自动确定射击任务、自动获取炮兵目标情报、自动制定 射击计划、自动报告射击部队状况、自动进行弹药统计、自动处理气象和几何数据,并以此 为野战炮兵提供支援。炮兵连计算机系统炮兵连计算机系统是位于野战炮兵连一级的自动化火力支援指挥与控制系统, 它能帮助 连指挥官自动定下使用现有兵力的决心。它可自动确定射击任务、自动制定射击计划、自动 报告射击部队状况、自动进行弹药统计、自动处理气象和几何数据,从而支援野战炮兵。
更多搜索:
赞助商链接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式山地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