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太阳能光伏企业排名企业是大型企业吗?有多少圆工待遇

免费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
台湾光伏产业发展简史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42
提及台湾地区的起源,不得不提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台湾地区的那次深刻的经济转型。由于当时台湾岛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为此,台湾当局于1986年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了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
而在这之中,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成为台湾地区后来几十年中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重要&品牌&。晶硅,在台湾地区被业界称为矽晶,是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凭借出色的半导体技术积累和对电池效率、质量的注重,台湾地区有了发展晶硅产业最扎实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欧洲等地光伏屋顶计划的推出,全球光伏产品需求猛增。面对高额利润的诱惑,我国大陆、台湾地区先后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开始涉足光伏产品制造领域。一大批如茂迪、昱晶这样的光伏制造企业开始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光伏市场的翘楚。
2009年6月,台湾&立法院&通过了《再生发展条例》,鼓励民间以太阳能、风力等方式发电,逐步拓展传统火力或核能发电以外的替代能源。至此台湾光伏制造业开始走上了崛起之路。众多企业如潮水般涌入,迸发出了巨大的热情和能量。
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电市场呈现了全面上扬趋势,台湾太阳能光电厂商在这一年中纷纷大规模扩产,除了首度有硅材厂商开始试产外,硅片、电池片、模块均呈现出产能大幅扩充的局面。其中,当年第一、二季的硅晶电池片出货量,分别较上年同期成长307%、160%。在多数产能布局台湾的情况下,以既有、半导体产业技术能力为基础,就近供应价格、数量稳定的上游材料,为硅材、硅片厂商创造了基本的生存条件。随着电池片厂商的大幅扩产,上游产业也取得了飞速成长。
前瞻产业研究院光伏告显示,2010年台湾产业的产量达到3400兆瓦。仅单元厂商就有54家,除了硅结晶类以外,硅企业有7家,CIGS太阳能电池企业有8家。在2010年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中,台湾太阳能电池企业就占据3席。
2010年,台湾地区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4%,超过日本和德国,仅次于中国大陆,位居全球第二。2010年,台湾太阳能电池年产能增长
118%,达到27.2吉瓦。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太阳能电池出货量占据了全球太阳能电池总出口的62.2%,使亚洲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出口量最大的地区。
据了解,在2009年公布《再生能源发展条例》后,台湾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迅速。2015年上半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台湾地区装机已超过630兆瓦,成长速度飞快,五年内增加了600兆瓦。短短几年时间,台湾光伏产业便走向了一个巅峰,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厚积薄发的宏伟蜕变。
2012年上半年,台湾光伏企业巨头茂迪净亏损达32.09亿元新台币,新日光能源科技净亏损21.79亿元新台币&&此情此景,与当时海峡对岸的大陆光伏企业的境遇如出一辙。面对国际市场的猛烈冲击和激烈竞争,光伏制造企业面临了严峻的生死存亡般的发展危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时大陆企业遭遇&双反&,又给了台湾光伏产业新的发展机遇。2011年以来,大陆光伏企业为规避&双反&而纷纷取道台湾,客观上也促进了台湾光伏行业走向又一个繁荣。据统计,在欧美对大陆光伏产品实行&双反&期间,台湾生产电池片的企业产能在年间迅速升至12吉瓦。
面对市场压力,台湾企业反应迅速,出现大企业并购小企业的热潮。其中,台湾最大的光伏企业茂迪连续新日光、联景,成为产能集中化的大规模生产制造企业,不仅增强了自身竞争力,还进一步实现了集中专业化的生产。
跟大陆一样,台湾的制造企业也经历了洗牌的过程。但总得来看,相对于大陆企业,台湾企业比我们的眼光更长远一些,也更加理性。不会有太多盲目的抉择,更加看重市场的需求。由于有先进的做基础,台湾的光伏制造企业在技术上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他们获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也较我们更便捷。&
而在这期间,两岸产业间的融合也日渐密切。台湾当地应用市场仅有0.5吉瓦/年,市场空间极小,而且台湾光伏企业也缺乏足够的资金向海外扩张,但毫无疑问,大陆的市场为台湾光伏企业提供了最佳的保障平台。两岸企业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台湾企业在产业链上游的加工领域独具优势,而大陆企业则在电池、组件等领域深耕细作。
伴随着全球光伏市场竞争的升级,台湾与大陆的融合也在近年来进入加速期。其中,台湾硅片业务向大陆转移的趋势明显,几家较大台企仅在台湾保留了部分铸锭和设备生产的工厂,陆续在大陆昆山、吴江、徐州等地进行建厂扩产。
在应用领域,2012年2月,一个叫做&阳光屋顶百万座&的发展计划在岛内开始施行。这个与大陆&金太阳计划&有些类似的发展计划提出,2012年度台湾地区规划的太阳能建设目标为100兆瓦,以鼓励屋顶型太阳能光伏系统为主。当年上半年趸购费率为每千瓦时最高为新台币9.4695元(按当时汇率折算合人民币2.02元/千瓦时),并协调台电公司简化作业程序,缩短民众申设时间。
该计划预计到2015年,台湾完成光伏装机420兆瓦,2020年达到1020兆瓦,2030年达到3100兆瓦。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这项规划发布时,也提出&将随着太阳光电发电成本逐年下降,每年推动容量逐年递增,达到家家户户普及的设置目标&。
成功与失败多少都有一点,同样的跌宕起伏,面对未来,台湾光伏企业路在何方?
从目前的全球市场来看,台湾的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依然具有强劲的竞争力。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晶硅太阳能电池仍然是台湾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主力产品,2014年产量达8.7吉瓦。由于性价比高,广受国际市场欢迎,93%的产品外销国际市场。硅片是台湾产量第二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2013年产值占比达19%。中美晶、绿能为两大制造商,主要供应岛内电池厂,不过无法满足所有业者需求,因此仍须向岛外采购,主要进口地区为韩国和大陆。
虽然有&阳光屋顶百万座&计划的推出,但目前台湾仅有630兆瓦的累计安装量。和此前预期的10吉瓦电池年产量相比,显然是杯水车薪。由于台湾的地理环境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有不少限制,加上风、光发电不稳,仍需克服供电不稳的问题。但即使如此,台湾仍将2030年的再生能源发电量总装机目标提升到17250兆瓦,占总电力系统装机30%以上,其中包含870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装机量。
在制造领域,由于岛内市场狭小,台湾光伏企业只能把走出去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近年来,台湾企业已经把触角伸向了包括大陆市场在内的岛外市场。
然而,即便是进入大陆市场,也要面临残酷的竞争。纵然台湾电池企业在技术等方面还有些优势,但成本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大陆。
&台湾本土市场的现状为0.5吉瓦/年,但产能却超过10吉瓦/年,必须向外出口,才是活路。&台湾有关业内人士坦言,&如今台湾厂商在生产及服务等品质上并未落后,但是缺乏足够的资金向海外做更长足的冒险。&
全球光伏市场远景甚大,但是台湾当局却没有像大陆政府一样大力支持太阳能产业。他提出,为了台湾光伏产业的未来,企业应同心向外谋求生路,政府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
台湾岛内的光伏从业者也期盼通过资源整合,提升行业整体的营运效率,在营运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整体供应链价值,提升议价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面对未来,台湾可通过与大陆及其他地区的产业合作及项目投资,真正实现优势上的互补。事实上,台湾光伏企业在管理方式等方面比大陆企业要先进很多,这方面是最值得大陆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大陆和台湾是命运共同体,只有两岸共同强大起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稳固的市场。这种合作,其实一直都在持续。近年来,两岸企业间、行业间的交往日益密切,技术、政策等层面的会议也多了起来。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转载请注明来源。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咨询·服务
研究员周关注榜
104412医药、医疗
13515能源,环境,自助服务
订购热线:400-
售后热线:8
项目咨询:5389被浏览404,355分享邀请回答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拒绝访问 | www.solarzoom.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solarzoom.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0dd36f4173a43e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尋找大同產品及服務?
大同公司創新運用太陽光電、空氣製水機與高效能太陽能模組,打造全台首例水上型埤塘光電、全台首創永續循環太陽能生命樹花園、全台首創空氣造水奉茶亭,成為桃園農博最吸睛的地景亮點。
大同公司簡介影片
智慧城市 - 企業論壇
台灣活力我的家 - 大同智慧系統
由林郭總經理帶領大家一同見證大同公司的專注深耕,走向台灣企業的領航之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太阳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