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芯片麒麟海思是自产芯片吗

华为有哪几款手机用的是海思或者,麒麟芯片的?
UID:1131566
在线时间79小时
E币322823威望1859贡献1
本帖被 美丽星空 从 新青年[科学/文艺] 移动到本区()
打算换手机了,第一排除了非国产机,不管有没有钱,坚决不让外国佬赚钱,第二,现在已经差不多用过了所有的国产品牌了,就差努比亚了,但是还是决定回归华为了,毕竟华为有用国产芯片的,不能全部零部件国产品牌,至少越多自我产权越好,这个暂时似乎只有华为了,不过看了几个大热的华为手机还是用的高通的,不知道还有几款用的是海思或者麒麟(麒麟是华为的么。。。忘了,海思是华为自我产权的芯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打开微信扫一扫
UID:842147
在线时间247小时
E币1776751威望7668贡献0
红米2A用的也是国产的芯片。
UID:734387
在线时间244小时
E币威望2566贡献0
所谓自我产权,只要合法途径获得就有,要安全,华为就算了,以前的产品,基本都有后门。我觉得LZ应该搞个那种手摇,拖根线的那种,明显是装逼,真要排外,你先去把宪法里的外国人赶赶走。
UID:734387
在线时间244小时
E币威望2566贡献0
首先是穷逼,其次是装逼
UID:1404443
在线时间42小时
E币77384威望362贡献0
楼主要不要再问问,圆晶是不是国产的。
UID:81300
在线时间567小时
E币325348威望1686贡献1
我大多数国产手机都用过,应该说各有千秋,我觉得华为除了处理器海思差点外,别看海思处理器参数不错,但我用下来的感觉就是性能不够用,比高通和联发科差,除此之外华为确实综合素质比较高,不亏是世界五百强,信号,功耗等等看不到这些看不到只有体会过,比较过的人才会感悟。小米啊,魅族啊,包括现在奇酷啊,乐视啊等等这些品牌处理器都不错,但整体平衡做的不够完美,也就是说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这些缺点厂家是不会和你说的,只有自己使用一段时间后才会体会,华为则是各方面比较均衡。看你的需求点是什么,单从处理器这一点来说华为的海思处理器不够理想。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Powered by & Copyright Time now is:04-22 18:17 &
版权所有 Gzip enabled
Total 0.269236(s) query 9,注册花火通行证,没有账号
智能硬件分类
&>&&>& > 正文
分享文章到微信
关注花火网微信公众号
  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移动芯片市场再次变得热火朝天,这不仅仅是因为华为的麒麟950风头正劲,高通骁龙820、联发科Helio
X20、和三星Exynos 8890都是箭在弦上。但是若仅仅因为这一点就以为这是明年的移动芯片市场基本的格局,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在上个月中旬开始,谷歌和索尼都被曝光出来正在秘密研发处理器的计划。现在移动芯片在手机市场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其实谷歌做芯片的目的和一开始做nexus手机的初衷是一样的,通过自身引导从而给Android系统带来更好的发展。毕竟现在谷歌最大的王牌还是Android。
  至于索尼,虽然现在该公司的手机业务并没有多大的改善,然而可以看到的是索尼在半导体领域已经是混的有模有样,影像传感器是和电芯现在都是行业的标杆,踏入现在非常赚钱的SOC领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索尼的半导体功底深厚,在这方面索尼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除此之外,还有LG的Nuclun 2芯片也在隐隐驶来,一场大战即将引爆。
  台上的表演虽然轰轰烈烈,台下却是更多玩家的黯然退场。早在此之前,芯片市场已经爆发了一轮惨烈的洗牌,曾经的霸主一个个纷纷陨落退出,今天我们就把眼光聚焦这些曾经的巨头,看看它们留下的浮光掠影。
  德州仪器率先退场
  说起德州仪器(以下简称TI),可谓是芯片领域早期的霸主之一,当年著名的摩托罗拉Milestone、诺基亚N9、黑莓Z10、三星Galaxy
S等明星产品使用的都是TI的OMAP系列芯片,但最终由于市场份额逐步缩减,包括智能手机芯片业务在内的无线部门营收出现了严重的下滑趋势,TI在2012年9月宣布退出移动芯片市场,转移向汽车制造商这样更广阔的市场。
  TI实际上是一家实力很强的芯片厂商,其设计的SoC稳定性强、兼容性好、发热与体积控制也非常合理,但对手机而言最关键的其实是通信,而TI在3G/4G调制解调器上并没有相应产品,使得采用OMAP芯片组的制造商就不得不使用额外的基带芯片,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电池消耗和设计难度。
  OMAP5系是TI推出的最后一代手机SoC,也是TI首次采用Cortex-A15的双核新架构,但最终市场反响不如同期高通四核的APQ8064,甚至连一款采用的手机也没有诞生。
  博通步后尘
  TI的倒下只是当时芯片市场洗牌的开始,随后的博通也宣布放弃包含基带在内的手机芯片业务。
  与TI不同,博通最开始主攻无线数据连接的方案,生产了WiFi、蓝牙等一体芯片,市场上绝大部分路由、移动多媒体处理器都会采用博通的无线芯片,但在手机市场发展壮大之后,博通单独设立了Mobile部门,开始插手手机芯片、手机基带的业务。
  但不幸的是,博通进入手机市场后遭遇到了最大的敌人高通,因为无法取得足够的厂商支持最终败下阵来,仅有早期诺基亚的机型采用了博通芯片,但这并不足以支撑起整块业务的运行,特别随着诺基亚的江河日下,亏损愈发加剧。
  而在低端市场,面对联发科的咄咄逼人,博通却没拿出勇气放手一搏,抱着一贯必须同时支付芯片费用和专利费的态度对待手机厂商,导致产品和高通比没有性能优势、和联发科比没有价格优势,即便手握珍贵的基带芯片也只得败下阵来。
  意法爱立信紧跟出局
  相比前两家,意法爱立信的名字多少听着有些陌生,但这家公司绝对属于含着金汤匙出生。
  意法爱立信成立于2009年,由瑞典的爱立信和法国的意法半导体各持股50%,致力于手机芯片的研发,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都曾经是其主要客户。但在2010年Android智能手机兴起后,意法爱立信在市场上受到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的强大冲击,经营每况愈下,到2012年底已经累计亏损高达27亿美元。市场较为熟悉的一款芯片是被索尼手机大量采用的U8500,但也因为性能的孱弱受到消费者不少诟病。
  日,在经过三个月苦苦寻觅买家未果的情况下,意法爱立信宣布关闭公司,并由爱立信接收了其LTE芯片业务。刚接手时,爱立信仍坚信芯片市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每年有超过10亿部智能手机将采用该类芯片,并在当年5月份还发布了支持TD-LTE、LTE
FDD、WCDMA、TD-SCDMA和GSM五种模式的M7450芯片,甚至已经通过了中国移动的网络测试,获得正式认证。
  然而,仅仅4个月后,爱立信就转变了想法,表示由于&芯片市场面临着竞争激烈、价格侵蚀以及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的种种挑战,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获得成功,需要进行大量研发投资&,因此,爱立信决定停止芯片开发,并将部分投资转至无线网络领域。
  英伟达转移布局
  之前三家厂商的芯片虽然业内熟知,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的确没有什么号召力。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三家产品失败的核心首先是性能上的失败,而最后我们要说的英伟达就是另一个极端了。
  以前提起英伟达,人们都只拿它当显卡厂商,但自从2008年Tegra芯片问世以后,英伟达开始在移动领域大显身手,特别是全球首款双核Tegra
2、首款四核Tegra 3更是让英伟达达到顶峰,以强劲的性能拉开与对手的差距。但从Tegra
4开始,这种势头就开始下降,原因和TI非常相似,都是因为缺少了通信基带导致整机成本、设计难度高于竞争对手,即便图形性能再强也于事无补。于是,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英伟达已经决定撤离智能手机市场。
  当然,撤离手机芯片市场后,英伟达没有放弃Tegra芯片的研发,而是把目光集中到了移动游戏和汽车领域,自家也推出了Shield游戏掌机。最新一代的Tegra
X1更是凭借Maxwell的图形架构吊打所有移动芯片,117FPS的曼哈顿Offscreen测试结果整整甩开三星Exynos
7420的24FPS达4.8倍,而且其功耗比苹果的A8X还要低一些,如果制造工艺更换为最新的16nm/14nm相信用在手机上也不成问题,只是不知道是否有厂商愿意却花这个功夫了。
  其实,当我们把目光放在这四家厂商为什么输了时,不如更多的去看看高通、联发科、三星为什么赢了。
  高通和联发科除了拥有基带芯片这种关乎手机通讯最底层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们面向手机厂商推出了一套交钥匙式的研发方案,这种方案就好比建好的精装房,业主只用收拾点行李即可入住,大大降低了研发的时间和成本。三星虽然早前缺乏基带,但其却拥有行业内领先的手机业务,能自产自销来维持芯片业务的运行,帮助手机降低成本,日积月累完成基带的研发。
  在ARM架构和部分通讯基带专利授权费没有降低的情况下,面对众多芯片厂商发起的价格战,退出SoC市场有时候是明智之举。比如,博通刚宣布退出手机芯片业务,其股价就应声上涨。当然,手机厂商现在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进入这一领域,目的多出于成本考虑和抢占话语权,但要在这个大佬盘踞、格局稳定的市场杀出一条新路,其实并不容易。
加载更多新闻
Copyright @
HUAH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花火网不要过度解读华为,做芯片其实是被坑太多逼出来的【手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43,469贴子:
不要过度解读华为,做芯片其实是被坑太多逼出来的收藏
  华为的芯片这几年引起的争议比较大,主要是因为海思K3系列芯片的发布。随着华为手机的普及,海思芯片也逐渐为大众所知。当然大家喷K3V2,,喷华为,是认为K3V2做得不好,而手机芯片就是华为(海思)芯片的全部。  其实,手机芯片只是华为(海思)芯片当中的一部分,至于这一部分占多大比例,我也不太清楚。但从《华为人报》公开的文章来看,海思的芯片解决方案有光网络、无线芯片、视频编解码芯片、基带芯片以及K3系列芯片等,其中大部分芯片用于华为内部的产品如光网络产品、高端路由器等,也有一部分如视频编解码芯片用于外销,市场占有率还非常高,据说已经占到全球70%的市场份额(没有考证过)。  任老板有一次在研发的沟通会上说,海思的芯片要开发,哪怕只做备胎,也要投资做芯片业务,如果大家能知道华为发展史上的几件事情,就能理解任老板为什么这样说了。  先从华为的高端路由器NE系列说起。全球做高端路由器的厂家不多,一共就四家:思科、华为、Juniper和阿尔卡特朗讯。当然还有中兴,但是市场份额比较小。高端路由器整体的市场空间也不大,所以给高端路由器厂商做处理器芯片的独立厂家就非常少,像思科就是自己做ASIC芯片。2003年的时候,华为自己还没有能力做路由器的ASIC芯片,当时的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来搭,另一个是用IBM的Power系列处理器来做NP。不过,这两个解决方案都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成本、功耗、性能等,特别是到了最高端的路由器如华为NE5000E之后,就难以再用了。  这时候出现了一家独立的芯片公司,开发的芯片很好地解决华为高端路由器之需,从此之后华为高端路由器一路高歌猛进,追赶思科的步伐非常快。但是由于华为的采购量毕竟有限,这家公司一直处于不盈利的状态,就想出售给华为。种种原因华为没有收购,结果思科以两倍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华为立马就悲剧了,高端路由器成了无米之炊。  所以高端路由器上华为也只有华山一条路了力挺海思了。最终的结局就是华为。  在10G路由器平台落后思科,40G平台追平,100G/400G平台已经赶超思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华为和高通之间的故事。当年华为最早做出USB数据卡,而且在全球大卖,一度占到了全球数据卡市场70%的市场份额,赚了很多钱。与手机芯片相比,数据卡芯片相对简单,只需要基带芯片。开始的时候,华为的数据卡全部基于高通的基带解决方案,所以两家公司每年都有个讨价还价的过程。  后来估计高通不爽了,转而扶持中兴。给中兴供货华为也能接受,但当时高通的策略不知什么原因是优先支持中兴,给华为供货不及时甚至断供,我当时所在的代表处就曾经因为高通芯片供货不及时,造成了丢单给中兴的事情。后来一问才知道,不仅我们代表处,当时华为全球的数据卡都缺货,绝大部分是因为高通芯片供货不及时的原因。这也给当时的华为终端公司提了个醒,采购一定要有“双供应商”战略。但是,当时做3G基带芯片的只有高通一家,所谓“双供应商”其实也只能是华山一条路——海思。自此巴龙(基带)芯片立项,这个大约是2007年底的事情。  当然华为在供应链上遇到的困难也不仅仅只是在芯片上面。有一年,余承东兴冲冲地发布了全球最薄手机P1S,结果乐极生悲,由于三星不肯供应屏幕而夭折,这也让余承东铁了心也要投资开发海思K3和麒麟(Kirin)系列芯片。  其实芯片开发和软件开发有一点类似,就是要快速迭代,这个已经在华为路由器的系列芯片上得到了验证。随着海思麒麟Kirin920的上市,我想以后追赶高通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局部领先肯定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基于ARM架构的K3系列芯片,以后的用途应该不止在智能手机或PAD上面,在华为的其他产品如中低端路由器和存储设备上使用也有可能。所以我想,K3系列芯片的销量,应该会大于华为手机的销量。
手机型号怎么改防止您的隐私信息被第三方获取,拒绝信息泄露超强功能,保证IP变换的防封效果,随时随地链接断开,信号稳定,连接迅速.
麒麟920和可以排第二。高通801.第一,但是通讯速度麒麟更快更早推出cate6。。
麒麟935落后高通,和连发科一水平,
麒麟950快发布了,超过高通810可以,排在第一
麒麟950.cpu,基带远比高通好,gpu终于能顶级了
华为我爱你
---贴吧极速版 For UWP
可高通推出820     --我现在给你爱的十五字,以后我欲火焚身了你得让我上,知道吗。?
支持民族企业吧
现在知道自己有才是王道了吧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 自产芯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