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g和中兴5g谁厉害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有中兴大吗

您的位置:>>>正文
华为中兴在美遇阻:中国公司如何打“壁球”
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对欧盟多晶硅发起了&双反&(反补贴、反倾销)立案调查。这被看作是针对9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一次反击。要知道,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此案直接关系到中国光伏产业的存亡。
  相比中欧间的贸易争端,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对华的态度更为强硬。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上月华为和中兴在美受阻的消息。在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后,美国众议院得出&结论&称,华为及其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中兴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在美国开展业务应当受到限制。
  事实上,华为和中兴只是众多中国公司海外受挫的缩影。近一年多来,单是来自美国方方面面的对中国企业打压的新闻就不绝于耳。除了浑水等公司对中国概念股的做空外,今年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就已初步裁定了针对中国对美出口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9月19日,美国又宣布就中国向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的补贴提起申诉。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阻止了三一重工关联企业在美国建立风电场,理由是风电场的位置靠近一个无人机试验场所。
  众多东西方评论家都在指责,美国对待华为和中兴的态度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对此,博斯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谢祖墀称,&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总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对华为和中兴而言,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全球博弈时代,对话的元素已经涵盖了美国政府、中国政府、美国企业、中国企业甚至媒体和消费者。那么,公司该如何采取针对性的国际化策略,去应对未来的国际竞争?如何把这种挑战变为机遇,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公民&?
  市场进退
  尽管华为长期以来坚持在美国投资,并在当地建立研发中心、销售团队和安全架构,但公司仍然不断受到排斥。
  众所周知的例子是华为与思科长达十年的冲突。2003年,美国思科公司就以侵犯知识产权的名义起诉华为,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和解,思科承诺不再以同样的名义起诉华为,但两家公司的明争暗斗却从未停止。
  与之相应的是,这十年间,思科与华为间的竞争关系与强弱格局已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2000年,思科的销售额达180亿美元,市值一度高达5500亿美元,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相比之下,彼时的华为销售额只有220亿人民币,海外销售额为1亿多美元。
  而自此之后的10年,思科的增长明显放缓,到了2011年,思科的销售额为432亿美元,比10年前只增长了一倍多,员工数量从3万多人增加到7万多人,也增加了一倍多,而市值下降到峰值的五分之一。
  再来看华为,公司如今的员工数已达到14.6万人,2011年的销售额达2039亿人民币,合324多亿美元,是2000年的10倍,其中海外收入占了六成。华为的市场在不断扩张,而思科的市场份额则日渐萎缩,越来越向美国本土撤退。
  尽管思科否认自己是美国国会调查华为的幕后推手,但在不少人看来,此次事件是华为与思科知识产权之争的延续和升级。只要思科想方设法地阻止华为抢夺其在美国本土市场的份额,那么华为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只能吃到一小块蛋糕。要知道,美国公司每年在电信设备上的投入高达300亿美元,并且随着整个行业网络升级到4G技术,这一投入还将大幅上升。
  除了竞争对手的因素,华为在美国的业务开展还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阻力。
  由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反对,华为在2008年被迫放弃与贝恩资本联手竞购美国网络设备制造商3Com。2010年,在美国商务部长致电通信公司Sprint的管理层,表达了对华为的担忧后,华为在对Sprint一笔大额合同的竞标中输给了竞争对手。2011年2月,由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再次否决,华为放弃了购买美国科技公司3Leaf专利的计划。
  当月,华为副董事长胡侯崑就发表公开信,希望美国公开调查华为公司,以澄清长期存在的有关华为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指责。而到了去年下半年,华为又被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排除在美国全国应急网络的竞标外。
  受到种种不友好的待遇后,华为过去几年一直试图在全球市场上改变公司形象&&希望人们对它的印象从一家不按规矩出牌的庞大的网络供应商,转变为一家透明、创新、守法的高科技企业。今年年初,华为宣布斥资60亿美元从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和安华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采购处理器和其他组件,这被视为华为向美国企业示好的最新举措。
  在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吴柏均看来,华为几次三番地在美国市场受阻并不令人奇怪。&事实上,经济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由来已久&,他表示,&在繁荣时期,那些主导全球供应链体系和市场的国家和企业是自由贸易的推动者,而一旦经济衰退,外部市场的增长不明显,他们就会实行贸易保护,这种状况一直要持续到经济恢复。&
  竞争环境巨变
  应该说,华为的遭遇颇为典型,它折射了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合伙人丁杰指出,二三十年前,中国产品刚进入美国时,还处于&产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竞争优势几乎完全体现在低廉的价格上。
  经过数十年的渗透,依靠人口红利的国际化过程已基本完成。&中国企业在成本制胜的领域几乎已经把全球的份额占得差不多了,&丁杰指出,&无论是衣服、鞋帽还是空调这类初级的工业品,中国都占了世界产量的50%以上,不可能再有很大增长。&
  接下来,中国便出现了一些不再单纯以价格优势占领国际市场的企业。它们的产品开始拥有明显的技术含量或附加值,同时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
  &很明显,华为、中兴这类企业成长起来后,下一阶段的竞争会由依赖成本要素的初级阶段转向技术、品牌要素的竞争,这是非常大的变化。&丁杰说道。
  与之相应的是,美国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的理由也经历了各阶段的变化。最初,美国政府以反倾销的理由阻止了大量具备明显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的产品,这一手段至今仍在使用,但已不是主流。随着中国企业逐步加大研发力量,产品拥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后,&侵犯知识产权&成了美国企业和政府阻止中国公司国际化的新理由。
  但这一次,华为受阻的理由和以往任何一次有所不同,因为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换言之,美国政府似乎将不同的中国企业区分对待,对于无品牌的代工企业,或有品牌但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会稍加阻扰;对于华为、中兴等具备核心实力的企业,则会横加阻拦。
  在丁杰眼里,华为和中兴的受挫从另一个角度看有着积极的一面&&毕竟,优秀的中国企业已经能够让美国政府及行业巨头感到威胁。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大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中国公司以&搅局者&的形象崛起,被排挤和打压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一种常态。
  &应该说,面对中国企业的异军突起,国外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我感觉一时间大家都会不太适应。&丁杰称,&一方面,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已经牢牢树立起低质低价的形象,现在以技术和品牌的方式竞争时,其他国家可能需要一个调整认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国内本身的舆论环境也不尽人意,类似于食品安全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也会对希望海外拓展的品牌造成伤害,等于一个负面的背书。&
  这与博斯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谢祖墀的观点相似。在他看来,中国企业进入西方市场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排斥,就像七八十年代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后引起很大的反弹一样,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入和磨合。
  抛开表面的&企业形象&因素,或许背后更为深层的原因是,中国企业整体还未进入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环节,导致中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的话语权不强。用吴柏均的话说,绝大部分中国企业只是在全球的供应链体系中扮演一个加工的角色,并未构建起一个生产协作体系,&单靠华为单枪匹马地深入西方阵营里去很难&。只有中国企业整体的生产研发能力得到提升,并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拥有强大的力量,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但无论如何,依靠成本优势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华为和中兴的这一关总得要过&,丁杰称。进一步说,改变中国企业形象与实力的责任会落在这些市场领先者身上,它们需要率先冲破封锁的天花板&&当然,这很可能要付出比其他公司更多的努力,&许多时候需要作出一些牺牲。&
  全球化新解
  国际竞争环境的巨变,迫使华为和中兴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新能力。这个阶段,除了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外,适应国际企业规范,加强与所在国家政府、媒体、公众的沟通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谢祖墀则认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前,要对不同市场的壁垒拥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在做好产品和品牌之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提高政治方面的敏感性。
  事实上,在提高公共关系的运作能力上,华为已经作出了努力。威廉&普卢默是华为公司负责美国政府关系事务的负责人,外界称他&衣冠楚楚,处事圆滑&,是一位狂热的&推销员&。2010年加入华为后,普卢默不停地试图让美国政府明白,华为只是一家单纯的公司。依靠17张幻灯片,普卢默已经与美国政府中所有愿意倾听华为方面信息的人员进行过接触。
  在此基础上,为了改善公司在美国政府眼中的形象,华为甚至雇佣了由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科恩领导的游说公司。
  除了变得更加透明外,&华为还需要进一步协调好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谢祖墀说道。如果下游的客户认为华为提供的产品拥有良好的性价比,那么华为一旦受到打压,客户很可能被迫转向性价比不那么高的供应商。&这种情况下,华为的客户也会向政府施加一定的压力,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华为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为了与当地运营商建立良好的合作,生产适合美国市场的产品,华为从思科、爱立信、英特尔、北电网络和Sun等西方公司聘请了大量高管。同时,华为也大量购买西方生产的设备,用于其在世界各国修建的电信系统中。IBM自1997年来一直与华为密切合作,购买华为的设备。波士顿咨询集团、普华永道、美世咨询公司与合益集团等也在华为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之合作。
  不过,单是做到这些还不够。很多时候,中国企业在硬实力(如销售规模、利润等)方面发展强劲,却在软实力方面表现落后,这也是其被拒之门外的因素之一。
  &除了做生意赚钱以外,中国企业要让对方政府觉得你是一个企业公民,要对当地的发展有一定承诺,譬如将赚来的钱重新在当地投资等。&谢祖墀表示,&在如何让别国政府欢迎你去投资方面,中国公司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责任编辑:陶文冬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莫斯科 <span data-tz="+ 北京 <span data-tz="+
美国为何要对“华为”“中兴”进行制裁
&&&&&&& 中国外交部就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报告表示,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是遵循市场规则进行运营的。在周一公布的这份文件中认为,美国企业家与中国的&华为&和&中兴&公司进行合作有可能对美国的安全利益造成损害。
&&&&&&& 这份报告是在美国担心计算机网络危险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发表的。10月初,白宫的一个计算机系统遭到攻击。当时一些媒体宣布,这些进攻事件与中国黑客有关。早前,美国的一些报纸也宣布,一些中国黑客侵入为五角大楼和若干政府机构工作的公司网络系统。&&&&&&& 美国方面已经不止一次指责&华为&公司对美国安全造成威胁。去年,&华为&公司试图购买美国&三叶&公司的股份,但被外国投资委员会冻结。冻结的主要原因在于,五角大楼的一些专家得出结论,认为该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他们建议,应限制&华为&公司进入为国家和军方传输信息的网络系统。对&中兴&公司的类似指责已不止一次了。在本周众议院通过的报告中认为,这两家中国电信企业有可能为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这份报告的作者认为,这两家公司没能说明,他们与中国政府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从政府那里获得怎样的支持。情报委员会的专家认为,北京方面拥有利用电信企业来进行可怕动作的资源、能力和动机。因此,建议国家机构不要使用这两家公司的任何产品。当然,报告的主要部分因涉密而没能公布出来,因此,中方也就无法进行辩驳。&&&&&&& 与此同时,&华为&公司代表也宣布,已经向该委员会提交了所有能够证明公司做为著名的、受人尊重的生产集团声誉的文件。但需要说明的是,&华为&公司确实没能提交本单位业务的所有信息。这位代表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位生产商也不会提供那些信息。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认为,公司的隐蔽性成为反对中国电信集团企业的证据。此外,卡尔涅耶夫还认为,中国大企业、尤其是那些跨国大企业,确实和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点也引起美国方面的怀疑。&&&&&&& 他说:&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提出了创建跨国集团的任务。&华为&就是此类公司的范例。一段时间里,在中国的媒体上曾经多次写到,应该以韩国和日本的世界型公司为榜样。从形式上来看,&华为&公司是一家以这种模式建起来的私人公司。但是,在中国不会有如此规模的、完全私营的、没有国家支持的公司。将来,电信领域将变得更为重要,中美之间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可以理解,美国不想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在高科技领域提供补充性的动力。&&&&&&&& 这一点有可能是针对在这一市场上运营的中国公司进行责难的一个原因。总所周知,在一些国际竞标中,&华为&公司的产品可以报出比美国公司低5%到15%的价格。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竞争还会加剧。因此,美国商界也许会感谢情报委员会的报告,当然,如果中国方面不想对美国商界做出反向制裁并带来严重打击的话。比如,对于美国思科公司来说,中国是继日本之后增长最快的市场。
电子邮箱 (用于登录)
用户名 (您的签名其他用户可见)
我们的项目
Заголовок您好, []|
中兴华为回击美国会调查报告 否认存安全威胁
[导读]华为称,该报告充满了传闻,未能提供明确的信息证明担忧是合理的;本质和目的是阻挠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阻碍竞争;须重新审视中国对于美国企业的开放态度。
华为中兴遭调查,被指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腾讯科技配图)腾讯科技讯(郭晓峰)10月8日晚间消息,针对美国众议院常设特别情报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华为、中兴产品有威胁其国家安全问题一事,华为第一时间向腾讯科技发来声明表示,该报告充满了传闻,未能提供明确的信息证明委员会的担忧是合理的。其次,该报告的本质和目的是阻挠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阻碍竞争。从过去到现在,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步履艰辛,过程十分不容易。华为在声明中也谈到了如何配合整个调查过程。在过去11个月里,华为抱着良好的意愿全力和委员会进行公开、透明的合作。华为最高管理层在华盛顿、香港和深圳多次面对面回复了委员会的问题,委员会成员检查了华为的研发、培训、生产等区域。华为还提供了大量文档,包括过去10年的董事会、监事会的名单,从1987年成立以来每一年的销售数据,以及持股员工名单和持股数量,资金来源及财务运作等。目的是通过透明的呈现信息以确保能客观地审视华为公司、公司的业务活动和全球网络安全问题。 其最后表示,目前华为产品质量和安全得到全球140多个市场的认可,被超过500家运营商使用,产品服务了全球近30亿人口。,并敦促委员会扩大视野审视整个电信产业供应链。言外之意,这次调查不应将中兴通讯作为关注点,而将规模大得多的西方设备商排除在外。中国外交部今日也表示,,美国应该抛开成见,努力促进贸易经济交往。对于美国多次以安全问题“挥棒”中国企业,业界人士也发表了看法并呼吁政府须重新审视对于美国企业的开放态度。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称:“中国入世这些年,经济开放国门大开,外来跨国公司在华享受超国民待遇,甚至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都畅通无阻,但国内企业即便非常国际化的IT通信等领域频频被美国以安全为由拒之门外。这实际是贸易保护措施,我们也需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声,才能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样,电信分析师付亮()也坦言,“相对而言,中国市场的大门一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美国企业敞开,甚至还有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反观美国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态度,其准入尺度与考量尺度极其苛刻。也许正是由于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过于容易,才导致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困难重重。中国市场是时候重新考虑美国企业进入的衡量尺度。”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jimmonz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数码科技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华为中兴遭遇美国式“大肃反”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华为中兴遭遇美国式“大肃反”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警惕!美国要对华为下狠手_网易新闻
警惕!美国要对华为下狠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警惕!美国要对华为下狠手)
树大招风。如日中天的华为又摊上事了。就在几天前,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出传票,要求华为向美国政府提交过去5年有关向古巴、伊朗、朝鲜、苏丹和叙利亚5国出口或再出口美国技术的出货信息,以配合美国对通信技术出口限制的调查。这是继中兴通讯之后,又一家中国著名的科技公司陷入被美国调查出口问题的危机。也许上一次美国商务部觉得中兴目标不够大,还没有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么,对比其规模大得多的华为(根据2015年财报,华为销售收入约为中兴通讯的4倍)下狠手,产生的影响和震慑作用会更大。
美国凭借中兴通讯内部告密者的文件,牢牢抓住了中兴通讯的把柄,因而痛下杀手,将其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其出口必需的零部件产品。此后美国又以暂时解除禁运为条件,逼迫中兴通讯更换了管理层,将包括原总裁在内的数名高管斩落马下。而对于华为,也许是其内部保密工作没有出现漏洞,也许是华为在对外出口中一直注意合规经营,美国一时抓不到把柄,索性直接要求翻看华为的底牌:向美国提供对这些国家的全部出货信息。可笑的是,出货信息是企业的商业机密,美国竟然置基本的商业规则于不顾,强硬地要求华为提供。这不禁让记者想到了电影《天下无贼》中范伟饰演的劫匪的那句话:“IC、IP、IQ卡,统统告诉我密码。”
美国要求华为提供出口信息,这是其准备向华为下手的敏感信号。尽管美国商务部声明这是调查程序的一部分,并未涉及对华为违禁出口的指控,但明眼人一看就清楚,美国人下一步很可能根据其搜罗到的证据,向华为发起指控,甚至有可能像对待中兴一样,将其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供应商向华为出口必需的零部件产品。
也许有人会问,华为比中兴规模大几倍,是不是其抗击打能力也会强出很多呢?其实未必。与中兴类似的是,目前华为设备中的很多基础元器件和软件系统都绕不开美国公司的供货。比如在基站建设中必须使用到的FPGA半导体电路,美国公司占据了很高的份额,而主要供应商也是由英特尔和Xilinx这两家企业所垄断。而在软件系统层面,华为也大量使用了包括谷歌的安卓、微软的Windows、甲骨文公司的数据库等产品。实际上,目前几乎所有中国大型ICT供应商都存在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一旦被实施出口禁运,华为也极有可能遭遇“断粮”的窘境。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与美国政府打交道已经很长时间,堪称“老运动员”了。早在几年前,华为已经因为美国政府的多次刻意打压而被迫暂时放弃美国市场。2010年,华为曾经试图收购摩托罗拉无线网络业务,但最终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此交易;2011年,华为与美国服务器技术公司3Leaf Systems达成了一笔200万美元的技术收购交易,但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担忧此举造成美国“高技术输出”,迫使华为放弃收购;2012年之后,美国政府变本加厉,美国众议院发布报告,认定华为和中兴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并且可能已经违反美国的法律;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法案,要求美国政府相关部门不得私自购买信息技术系统设备,尤其要对中国公司生产的设备正式评估。这一法案制约了华为向美国市场拓展其主要业务,即销售通信网络设备。目前在美国市场,美国四大电信运营商都将华为的系统设备排除在竞标名单之外。
尽管屡遭美国政府刁难,但华为依然没有对美国市场完全放弃。就在不久前,华为总裁任正非宣布华为到2020年的营收规模力争达到1500亿美元,是2015年收入的2.5倍。华为的“中国梦”要想如期实现,长期置身于美国市场大门之外是不可想象的。网络系统设备不让进,智能终端设备总可以吧?这几年,华为智能终端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的第三大厂商。华为消费者业务通过加强与美国厂商的合作,试图重新叩开美国市场的大门。例如,华为与微软及英特尔合作的二合一产品MateBook近期将在美国上市,并入驻微软数百家旗舰店。但是设备还没开卖,华为就收到了美国政府的传票,这无异于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期表态:“贸易战和货币战无益于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美国政府近来频频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发难,是变相的贸易战,中国政府不会无动于衷。而华为究竟会被美国政府敲打到什么程度,会不会造成致命的伤害,以及是否引起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紧张,无疑会引发人们持续的关注。
作者:姚传富
本文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小米中兴美国禁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