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修改:因金融危机爆发,导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数据的矛盾日益凸显,广西防城港项目开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
地址:广西防城港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电话:8 传真:7E-mail:
您所在的位置: > & >&
2015年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
& & &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劳动力密集产业,但同时是产能过剩最严重、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2014年,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初见成效,企业效益有所好转,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同时,由于下游需求减弱,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资金紧张凸显等,全行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下文是对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5年初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发展继续承受下行压力。受需求下降影响,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显,价格竞争日趋激烈;进口铁矿石价格垄断进一步上升,环保压力也有所加大。从总体钢铁行业发展情况看,2015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2015年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粗同比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4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产量分别为23613万吨、27007万吨和3610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1.3%和2.1%;平均日产粗钢225.06万吨。从分月情况看,粗钢日产量逐月上升。  4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5949万吨、6891万吨和9641万吨;粗钢日产229.70万吨,环比增加5.57万吨,增幅为2.49%。据国际钢协统计,1~4月份,全球65个国家及地区粗钢产量5.36亿吨,同比下降1.7%。其中,欧盟(28)粗钢产量为5810万吨,同比下降0.3%;日本3515万吨,下降3.7%;独联体3372万吨,同比下降4.9%;美国2634万吨,同比下降8.5%。扣除中国以外的全球粗钢产量为2.66亿吨,同比下降2.1%。  会员钢铁企业再次出现亏损,亏损面有所扩大。受产量下降和降价大于降本的影响,今年初以来,钢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难度进一步加大,会员钢铁企业再次出现亏损,虽然同比实现了减亏,但主营业务亏损大幅增加。  据钢协统计,1~4月份,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270亿元,同比下降15.76%;实现利税197亿元,同比下降8.40%;实现利润为-26.6亿元,同比增亏14.54%。其中,主营业务实现利润-137.8亿元,同比增亏117.41%;亏损面为45.54%,比上年同期扩大5.94个百分点。  钢材出口保持增长,进口有所下降。海关数据,1~4月份,全国累计出口钢材3431万吨,同比增加844万吨,增长32.7%;进口钢材443万吨,同比减少47万吨,下降9.5%;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3101万吨,同比增长42.5%。进口铁矿石3.07亿吨,同比增加223万吨,增长0.7%。  4月份,全国出口钢材854万吨,环比增加84万吨,增长10.9%;进口钢材120万吨,环比减少1万吨,下降0.8%;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762万吨,环比增加88万吨,增长13.1%。  4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8021亿吨,环比减少30万吨,降幅为0.4%。最新钢铁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内容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  钢材库存比年初增加,3月份出现下降趋势。今年前4个月,前两个半个月钢材社会库存逐月上升,从3月中旬开始,出现回落趋势。截至4月末,全国主要市场5种主要钢材社会库存量降至1365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06万吨,降幅为18.30%。进入5月份,钢材库存仍在下降,至5月22日降至1310万吨,比3月末下降212万吨,降幅为13.93%。  钢材库存持续回落,显示市场信心不足。从企业库存情况看,据钢协旬报统计,4月末,会员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496万吨,环比下降168万吨,降幅为10.10%;与2月末峰值相比下降309万吨,降幅为17.12%;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62万吨,升幅为4.32%。  钢铁行业呈现下降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4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0%,而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2%,比1~3月降幅加大了3.4个百分点。其中,矿采选业投资下降11.9%,去年同期为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下降9.7%,降幅有所加大。  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价格继续下行。今年初以来,国内市场钢材需求不旺,市场竞争激烈,前4个月钢材价格总体上呈下行走势。4月末,钢协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73.19点,环比下降2.24点,降幅为2.97%;同比下降22.78点,降幅为23.74%;同年初相比下降10.13点,降幅为12.19%;进入5月份,钢材价格继续下降,截至5月22日跌至71.05点,比年初下跌14.49%。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回落,钢材需求出现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0%,比1~3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3个百分点;全国投资同比增长6.0%,比1~3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0.4个百分点。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3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在主要用钢行业中,汽车、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比上月有所回落;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2.39亿吨,同比下降5.1%。从总体情况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主要用钢行业虽保持增长,但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是钢材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  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逐步向高端产品蔓延。受需求增速放缓影响,钢材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各钢厂为确保产销衔接,展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并且逐渐从长材领域蔓延到板带材。前些年,在向高端品种要效益的转型发展思路下,国内钢企均大规模投资建设板带材生产线,由于消费增速放缓,板带材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突出。近年来,受银行严控钢铁企业的贷款规模影响,许多钢铁企业面临着不予增量、续贷困难、涨息和抽贷等问题。自2014年11月份以来,央行两次降息,有利于缓解钢铁企业融资贵困难,但目前企业反映效果还未体现出来。据钢协统计,4月末,会员钢铁企业银行借款同比下降4.74%。其中,短期借款下降5.76%,长期借款给下降1.82%。由于资金链绷紧,少数企业已出现停产、减产现象,陷入经营困境。为防止断链风险,企业不得不采取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重了财务负担。  环境制约更加严厉,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新环保法和新的钢铁行业系列标准自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不仅增加了考核指标,更是大幅收紧了排放量。为此,钢铁企业一方面会大幅增加环保投资,开展新一轮的环保项目建设;另一方面运行成本也会大幅提高。新排放标准对新建项目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作为“十二五”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的地域,执行标准更加严格。面对严峻环保要求,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国内铁矿山企业负担重,进口铁矿石依存度创新高。受供给增加、需求减弱影响,去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由去年初的133.1美元/吨下降到今年4月10日的46.8元/吨,累计降幅达86.3美元/吨。后期有所回升,5月份稳定在59美元/吨左右。由于铁矿石价格下降,国内矿山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尤其是鞍钢、首钢、太钢、河北钢铁(000709,股吧)等自有矿山联合企业原料优势逐渐消失,甚至成为经营发展的负担。国内铁矿山税费负担重的问题突出,不仅造成大量独立矿山停产、减产,而且联合矿山企业也出现亏损、减产现象,不利于国内钢铁产业安全。  2014年以来,铁矿石供需形势扭转,进入供大于求市场态势。随着进口铁矿石价格的逐步下降,国外三大矿山利用超低成本优势,逆市扩产,挤占中国市场,是中国工业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原料。今年1~4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依存度为82.4%,进口铁矿石垄断地位进一步提高。  上半年走势预判  钢材需求增长缓慢,钢铁产量难以提高。去年,我国经济增长(GDP)同比增长7.4%,粗钢产量8.23万吨,同比增长0.89%,扣除净出口,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29%,即使考虑社会库存下降,钢材实际消费下降2.9%。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左右,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如房地产、机械、汽车、造船、家电增速也会继续回落,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预上半年粗钢产量同比是小幅下降趋势。  钢材出口仍会保持增长,但增幅会有所减小。尽管今年初国家取消了部分钢材品种的出口退税,但1~4月份的钢材出口增幅仍相对较大。随着取消退税政策的显现,以及国际市场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双反案件和争端增多,后期钢材出口环比会有所下降。由于国际市场仍有需求,且国内外价差较大,我国钢材出口竞争力仍较明显,出口不会大幅减少。预计第二季度出口量环比将有所下降,上半年同比仍会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市场需求有所好转,钢价有望企稳回升。第二季度,随着天气转暖和国家稳增长政策的逐步显现,钢材市场需求会好于第一季度,价格有望企稳回升。近期,钢材库存出现下降态势,螺纹钢、线材等建筑用钢材价格也逐步趋稳。第二季度是消费旺季,钢价形势好于第一季度。受产能过剩和供大于求的影响,第二季度市场和价格不会有大的改变,上半年钢材价格总体呈震荡下行走势。  成本呈上升趋势,企业提高效益难度加大。2014年,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持续走低,给钢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空间。今年初以来,铁矿石、煤炭等价格降幅明显减小,其中煤炭价格基本止跌趋稳,铁矿石价格也基本接近底部,进一步大幅下降的可能减少。同时,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企业环保投资和运行成本将普遍上升,企业人工成本也是增加态势。预计第二季度会员钢铁企业能实现扭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并且企业间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来源:中国报告大厅)武钢与柳钢“分手” 独担广西2000亿防城港项目
发布时间: 10:51:33来源:SRC-11
长江商报消息 武钢开演“独角戏”,7年后全盘接手2000亿广西防城港钢铁项目
本报记者陈妮希
柳钢抽身离开广西钢铁集团,意味着武钢、柳钢两大钢铁集团在“七年之痒”的重要关头正式“分手”。
9月9日,柳钢股份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广西柳州钢铁集团(下称柳钢)通知,广西国资委与武钢集团联合设立的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西钢铁)近日召开了股东大会,一致通过了“调整广西钢铁集团股权结构的议案”,同意广西国资委从广西钢铁集团全部减资,柳钢集团退出广西钢铁集团。
对此,武钢外宣办主任孙劲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将武钢和柳钢比喻成了一对夫妻,如今缘分到了分手,也不方便对彼此做过多评价。但是武钢方面表示,走到这一步或多或少与钢铁行业的大环境有关,尽管柳钢退出,武钢也将一如既往地重视防城港项目发展。
一个项目促成一段7年“婚姻”
提到武钢与柳钢的“婚姻”,还得从国内钢铁行业上一次大整合说起。
早在2005年,国家先后出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及“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纲领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钢铁产业要大力实施兼并、重组。而那时,柳钢股份、武钢股份的大股东柳钢集团、武钢集团就有重组之意。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改变钢铁全行业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布局分散的落后局面,到2008年9月,在广西国资委的撮合下,在防城港钢铁项目已做前期准备的武钢与广西国资委即签订了《武钢与柳钢联合重组合同书》,将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广西钢铁集团,其中武钢集团持有80%股权,广西国资委持有20%股权。武钢集团以现金出资,广西国资委以持有柳钢集团的全部净资产出资。
据业内人士称,尽管当时有声音称柳钢对于“联姻”的态度并不积极,但是在当时政府推动以及钢铁环境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双方因为防城港的项目结缘走到了一起。当时武钢与柳钢的重组,是中部钢铁企业首次重组西部钢铁企业,也被誉为国内第一个钢铁企业跨地区重组的案例。
武钢人士表示,正是为了建设防城港项目,集团才决定和柳钢合资成立广西钢铁集团。根据防城港项目原建设规划显示,该项目共分三期进行,累计产能分别为1000万吨、2000万吨、3000万吨,投资金额分别为686亿元、686亿元、695亿元,三期合计投资达到2049亿元。
2012年5月,武钢防城港项目获得国家核准,建设规模为年产铁850万吨、钢920万吨、钢材860万吨,总投资为639.9亿元,项目将在广西和武钢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070万吨的基础上实施,这样一来,广西将同步压缩已有产能。2013年7月,防城港钢铁基地冷轧项目开工。2015年6月,2030毫米冷轧项目完成联动试车,正式投产。
无缘合作与钢铁行业大环境有关
防城港钢铁项目从提出到第一个冷轧项目投产,“酝酿”了整整十年。
9月9日,柳钢股份的一则公告显示,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的股东会一致通过《关于调整公司股权结构的议案》,同意广西国资委从广西钢铁集团撤资,柳钢集团退出广西钢铁集团,从而使广西钢铁集团成为武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其注册资本也由468.37亿元调减为80亿元。这意味着武钢、与柳钢之间的合并重组宣告结束。
曾有分析师认为,从一开始,柳钢和武钢之间就存在着隔阂。而防城港项目的建设多年来也一直是武钢单独推进,柳钢并没有实际参与,于是才有了“分手”的结局。然而更多的钢铁行业人士则认为,对防城港钢铁基地建设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钢铁市场的行情。
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出现近20年来的首次下降,由于传统用钢行业增长动力不足,致使钢材需求持续下降,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导致钢材价格持续下跌。连宝钢旗下的湛江钢铁项目也随之调整了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产能从1000万吨下调到870万吨左右。
武钢外宣办主任孙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武钢与柳钢无缘再合作和钢铁行业大环境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与防城港息息相关的两家钢铁企业,刚刚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武钢股份净利润5.2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81%;柳钢股份上半年净利润-6.32亿元,同比下降415.77%。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在钢铁行业市场化进程中,十年间,钢铁产业发生的巨变,严重的产能过剩已让钢铁产业的重组充满挑战。
武钢独担2000亿防城港项目
此次柳钢退出后,广西钢铁集团的注册资本从现有468.37亿元调减为80亿元,业内人士担忧,防城港的项目资金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少了柳钢的合作,再加上钢企利润,防城港项目的建设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同样处于北部湾,在距离不到200公里的地方,是宝钢的湛江港项目,两大基地产品结构和目标市场有部分重合,竞争已经不言而喻。
当年设计防城港项目的建立,看中东南亚市场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如今十年过去,中国已经成为东南亚钢材的第一进口国。在面对东南亚,尤其是印度这个未来潜力市场的战略上,防城港项目的建设压力可以说是巨大的。回首过去的十年,可以说防城港项目已经错过了天时和地利的最佳发展时期。
“尽管柳钢退出合作,但是武钢对于防城港项目的重视程度依旧,目前防城港的项目建设属于正常进行中。”孙劲说。
事实上,武钢集团一直将防城港项目当作大事来抓,甚至将其视为集团未来发展的“生命线”,原因在于:武钢地处内陆,铁矿石抵达沿海再溯江而上需支付长江水运费用,每吨生铁成本比宝钢多400多元,每吨粗钢成本则多出20美元以上。
此次柳钢“单飞”后,武钢集团独担2000亿防城港项目,并依靠防城港基地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辐射东南亚乃至一带一路的出海口。
(作者:陈妮希&&编辑:刘建维)柳钢股份:防城港钢铁项目获批事件点评::全景证券频道
柳钢股份:防城港钢铁项目获批事件点评
发布时间:
公司评级:
评级变动:
撰写时间:
事件:  发改委项目审批与核准专栏公告1:2012年5月,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优化产业布局和落实相关规划,核准了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项目建设地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企沙工业园,实施单位为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规模为年产铁850万吨、钢920万吨、钢材860万吨,总投资为639.9亿元。项目将发挥沿海优势,资源、能源以全球配置为主,创新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不断提高竞争力,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项目将在广西和武钢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070万吨的基础上实施。  评论:  1、防城港钢铁项目始末:  2005年12月公司目前的实际控制人广西国资委与武钢集团签署了《武钢与柳钢联合重组协议书》,为推进防城港钢铁项目,双方约定联合成立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以现金出资占百分之八十股比,广西国资委以柳钢集团全部净资产出资占百分之二十股比。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四百四十亿元人民币。公司的基地将建在广西防城港市企沙工业园区。  2008年9月,广西国资委与武钢集团签订了《武钢与柳钢联合重组合同书》,约定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其中武钢集团以现金出资占80%的股权,广西国资委以持有柳钢集团的全部净资产经双方认可的中介机构和共同确定的评估基准日进行评估审计确认后出资,占20%的股权。&&&&2、项目获批是国家基于对产业的布局的调整和行业整合的诉求,并非一般企业重组的审批,结合国家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产业政策,我们认为在产能过剩如此突出的背景下,国家新增千万吨的产能,旨在于促进行业整合,优化产业布局。逻辑如下:  (1)国家早在2005年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就提出了“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钢铁企业应结合本地市场和矿石资源状况,以矿定产,不谋求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日,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要优化产业布局,改变钢铁业发展“北重南轻”局面,“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同时要求“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彻底改变东南沿海钢材供需矛盾”。  (2)在2008年。发改改为表示。批复防城港钢铁项目,为了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东南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深水良港条件,结合产业重组和城市钢厂的搬迁,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用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的规定,因此,广西和武钢也要同时淘汰落后炼铁能力541万吨、炼钢能力910万吨。  (3)从逻辑上分析,此几乎所有的大型钢厂均为依水而建,特别是沿海的钢厂更具优势。作为两头在外的钢铁企业,无论是铁矿石的进口还是钢材产品的销售,都对水运极为依赖:(1)我国铁矿石严重不足,通过海运进口的铁矿石到港后可以直接就进消化,避免长距离陆运,节约了成本;(2)钢材的经济陆运半径约500公里,而通过水运可以将钢材以最低的运输成本运往更大范围的终端需求(根据对钢贸企业的实地走访,通过水运,东北的钢材运抵广东仍有成本优势)。武钢集团曾经做过比较:武钢地处内陆,铁矿石抵达沿海,需支付长江水运运费,生铁成本比地处上海宝钢多400多元,每吨粗钢成本多出20美元以上。  以目前钢铁行业1%不足的净利润率,这笔费用不可忽略。  3、武钢和柳钢的整合或将拉开序幕,公司发展面临新机遇表明看,此次合作主要为柳钢集团和武钢集团的合作,对上市公司并无影响。但细细推敲,实则不然:  (1)新成立的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将是柳钢集团的母公司,而柳钢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柳钢股份的母公司,上市公司实则等同于新成立的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孙公司。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孙公司柳钢股份未来在产能布局、渠道合作等方面的关联交易必将涉及到利益在不同主题间的输送,如何建立规范的产权和公司治理机制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分析,如以上市公司“柳钢股份”为平台,将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既能解决此问题,又能实现融资,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途径;(2)据悉,获批的项目产能为薄板,而柳钢集团的板材似有重叠,防城港距离柳州约360公里,在如此近的两个区域布局2个千万吨的钢铁厂,必定会有产能和定位的分工,而这必将牵涉到资源的重新整合。  4、同时获批的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或将对广西钢铁集团公司造成冲击&&&&此次获批的项目除了武钢防城港项目外,还有宝钢湛江基地的钢铁项目,该项目于武钢的项目产品相仿,同样以高档的电工板和汽车板为主。而根据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经验,相隔太近的钢铁主体之间容易造成过度竞争,削弱彼此的竞争力。湛江项目和防城港项目这两个产品结构相似、距离相近的钢铁庞然大物,未来如何做到协调发展,也将是待观察的问题。  5、整体利好上市公司&&&&从如下两方面看,此次整合将对公司形成利好&&&&(1)国家经过数年的审慎决策,在此时点上审批新增产能是基于长远产业布局的规划,而上市公司牵涉其中,本身就是一项利好――由于涉及到社会公众股东的利益,未来无论是基于消除同业竞争还是基于发挥资源协同效应而实行的整合,都将会给少数股东以合理的安置。亦或是资产打包注入上市公司,亦或是分业务梳理,无论如何,都将对上市公司形成利好。  (2)无论未来柳钢股份公司同武钢的合作如何进行,既然是合作,必然牵涉到互利互惠,或是技术、资源共享,或是业务协同,而这都将利好公司业务发展的。&&&&6、投资建议&&&&公司在两广地区区域优势明显,经过资产折旧年限的调整,经营压力将明显减小。预计2012年至2014年EPS分别为0.19元、0.25元、0.38元,考虑未来有望受益集团公司同武钢集团重组,维持公司增持的评级。
  全景网刊登此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并谢绝转载!全景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数据及图表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不作为任何买与卖的建议,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档附件:
? (05-24 22:20)
? (05-22 22:34)
? (05-22 22:34)
? (05-22 22:34)
? (05-21 15:43)
? (05-21 15:39)
? (05-14 21:11)
? (04-26 08:01)
? (04-26 08:01)
? (04-26 08:01)
全景网特色内容
&48小时博客热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危机爆发9大预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