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降噪豆评测耳机WI-1000X的整体素质好不好?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qiyenews/tech/7.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SONY 索尼 WF-1000X,降噪加持真无线到底值不值得买?
日 16:13&&&投稿:厂商稿&& 作者:鸿雁&&
  出门上班,下班听听歌,想必大家对于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曾经属于发烧友的hifi,杜比等也都进入普通人群,大家对于音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耳机,自己算的上是木耳朵,对于耳机没有太多的感觉。不过最近受朋友的影响,也在开始看各种耳机,而种草的就是降噪耳机。  不过看了很多降噪耳机都是下面这种头戴式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啊。自己只想要一个蓝牙,便携式的。  后来又看啊看,又看到了这几款 apple airPods,gear,索尼wf-100X。最终在朋友的影响下,入了这款wf-1000X。真的是索尼大法好么。  入手的时候用了一张满的券,价格1499。刚刚看了下京东目前没有降价,上淘宝搜索了下,非官方店铺1388可以买到。不过不是官方店铺,真真假假有时候需要自己甄别。下面贴上一个京东的连接,看看双十一会不会降价了。  开箱  从产品名字“降噪豆”就可以了解到WF-1000X的产品特征,主打的是降噪功能。  外包装方面,采用了精致的暗黑色包装,正面是索尼大法及产品型号的标注,以及产品的示意图。从示意图也能大概看出为什么叫“降噪豆”了,外形设计确实很像一颗豆。  外观  打开包装后可以看到摆放整齐的产品阵列,降噪豆分为香槟金色和黑色两个颜色,我买的是黑色的版本,也相信大部分男性用户会选择黑色吧。香槟金太招摇了,戴出来会不会有一种土豪的既视感呢。哈哈哈!  第一眼见到真身的时候,看到中间的是一个长条形的盒子。6个二套及左右的分体式耳机。索尼在工业方面的设计是行业中佼佼者,不然也没所谓的索尼大法好。  WF-1000X采用分离式设计,其中左耳为主动式,并设计了开关键,长按开关机,一直长按到红蓝灯闪动进入蓝牙配对,单按一下进行降噪模式切换。右耳耳塞用于和左耳相连接,右侧耳机同样有一个按钮,长按呼出语音助手,单按暂停播放、双击更换音乐等操作。  WF-1000X算的上是索尼设计及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个新代表啦。单个耳塞仅仅只有一元硬币左右的大小,拿在手中很轻,也比较圆润。另外,值得说的一个就是,在这么小小的身体中塞进去了降噪模块,索尼也是耳机中的头一个。  用过真无线耳机的都应该知道,这类耳机一般都有便携盒,索尼WF-1000X便携盒外壳为金属材质,造型方面和工艺个人比较喜欢,不过也看过有些网友说这个盒子太臃肿,看个人喜欢了。  耳机上面有充电触点,放到盒子中即可充电。另外,在从盒子中取出时耳机会自动开机并连上手机蓝牙,放入盒子中将自动关机,这样的细节便捷设计实在是非常人性化。如果用过的耳机的朋友应该知道三星耳机放入盒子不自动关机的痛点,是多么的感人。  WF-1000X在配件方面,配备了3套不同的舒适耳塞套分别为L,M, S三个型号,四对 SS , S , M , L 尺寸硅胶耳塞套,适配不同的人群。WF-1000X首次在真无线上增加了降噪模块,但其仍保持了较小的体积。在实测降噪豆时佩戴起来还是比较舒适,也比较牢固。亲测下班挤地铁也不会掉。ps:刚刚拿到的时候,带上真担心一不小心就掉了。这样1000多大洋直接就没了。  实际体验  作为业内首个搭载降噪功能的真无线耳机,那么肯定首先要体验一下WF-1000X在降噪功能方面的表现如何。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我感觉降噪豆在主动降噪方面虽然不是顶级的降噪水平,在家用基本听平时一些窸窸窣窣的噪声基本听不到了,在通勤时用也能隔绝掉很大一部分汽车的轰鸣声,但在一些高频的噪声隔绝上还有待进步。当然,当然和索尼家的MDR-1000X和WI-1000X这样的降噪大前辈相比,WF-1000X没有可比性,毕竟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产品,所以建议对降噪效果有高预期的人,还是去选择大耳或者颈挂。  在之前就了解到WF-1000X不支持aptX和LDAC蓝牙编码协议,这一点还是有点小小的纠结。WF-1000X 采用蓝牙4.1版本,并搭载索大标配的NFC技术,支持最多8个设备配对存储,方便在多个播放设备上进行切换。实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当前已连接一台设备的情况下,点击另一部设备蓝牙列表中的 WF-1000X 即可快速连接。  网上看到很多网友分享WF-1000X延迟的问题,我的这款也确实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查了一下资料由于传统蓝牙技术对真无线耳机的限制,真无线耳机的延迟时间可能达到100ms,甚至,基于SBC与感知的压缩技术则使用帧压缩,其整体延迟时间最高甚至可达100ms至500ms,这让WF-1000X在看视频或玩游戏的时候,会出现音画略有延迟。如果你是想用耳机玩游戏或者看,那还是省省吧,音画延迟的情况会让你抓狂。毕竟WF-1000X定位也仅仅是音频方面。  另外,对于这个耳机有关注的朋友应该比较了解,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右耳塞断连和信号延迟的问题了。拿到手第一次测试的时候就遇到了右耳断断续续的情况,不过很快就进行了恢复。经过一段时间测试,发现蓝牙不稳定的情况多数发生在蓝牙设备较多的场景下,比如一次走到一堆共享单车中,打开手机发现几百个蓝牙设备,全是单车设备。这种情况下耳机出现了断断续续情况,其余时候基本没遇到断连的问题。在论坛也看到帖子发现一些用户出现右耳断连的情况,猜想是由于手动关机而不是直接放入盒子或者直接拿出右耳不取出左耳造成的,可以尝试用如下方式试试,基本能解决断连的问题:  1.在headphones APP中设置“连接优先”。  2.同时按住左右耳机上的耳机进行开机连接  3.如果只按了左耳塞的按键开机,那么推荐全部放入盒子重新拿出开机或者长按右耳塞的按键,等候几秒让其同步。  关于降噪细节  目前就降噪来说,大多数主动降噪都是采取消除低频声波为主。对于像行业标杆的BOSE在中高频方面也还无法做到很好的过滤。不够索尼大法,对于WF-1000X这样的产品而言,在小小的sentimental内能筛入如此多的模块就绝对值得一个赞。另外,WF-1000X采用主动Feed-Forward前馈式降噪方案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另一种 FB「Feed-Backward」反馈式降噪方案。当然,如果你用WF-1000X和QC系列的FF+FB复合式降噪方案比较,那绝对是找虐。  这一代的SONY大法无线耳机居然有APP的加持了(Headphones),使用它可以结合手机传感器并通过大法独创的「自动降噪侦测模式」。并且APP可以实现在静止,步行,跑步,交通等不同的模式下自动切换。  续航  续航方面,WF-1000X支持3小时续航,对于长途旅行,长途飞机是个比较尴尬的情况,中途需要进行充电,不过好在WF-1000X支持快充,15分钟后充电大约可以使用70分钟。另外,充电盒可以进行2次充电,除非是特别远的长途或者航班,基本能满足通勤、短途出行等场景的需求。  音质  提到音质,很多人会想到「玄学」这两个字,基本上一万个耳朵有一万种评价,同时在专业玩家中有所谓万元以下听个响,更何况还是蓝牙无线,觉得能发声就不错了。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的蓝牙已经支持SBCAACaptX、LDAC技术协议,对于音质方面能够带来更高质量的音源,不再是以前听个响的时代了,也能让蓝牙耳机能和有线耳机一决雌雄。另外,WF-1000X不支持LDAC,索尼大法这一点上还是感觉又点不厚道啊。音质方面就差距比较大了啊!  虽然说WF-1000X不支持LDAC,不过在同类产品中WF-1000X的音质表现绝对算得上是出类拔萃。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音,WF-1000X在解析力和分析度上整体还是不错,中低频方面表现的都还比较满意,同时由于降噪模块等的引入,WF-1000X在漏音等方面把控的非常不错。另外, Headphones还支持通过均衡器对耳机的调音进行设置,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在一定层度进行修改,索尼大法的黑科技还是再一次展现。  总结  True wireless还是个很新鲜的东西,目前的降噪、延迟也是行业内的普遍的难题,但索尼做为第一个吃降噪全无线螃蟹的人,还是配得上索尼大法好这五个字,这款产品一定不是一个能满足你所有需求的产品。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尝鲜的人,同时对降噪效果和音质没有特别高的追求,那WF-1000X是很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追求极致的降噪和音质,那就选择WI-1000X,WH-1000XM2吧,相信这两款的素质不会让你后悔。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在悉尼生活的Max 会定期给大家带来有趣的影片!投稿:58粉丝:1663看过该视频的还喜欢miniOFF无线降噪最终索选 - 索尼WI-1000X耳机评测_凤凰科技
无线降噪最终索选 - 索尼WI-1000X耳机评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无线降噪最终索选 - 索尼WI-1000X耳机评测 早在索尼推出MDR-1000X之时,我跟
原标题:无线降噪最终索选 - 索尼WI-1000X耳机评测
早在索尼推出MDR-1000X之时,我跟朋友就已经留意到在展台旁边作展示的另外两款降噪耳机,也就是现在的“降噪豆”和WI-1000X。随着这些降噪耳机的疯狂跳票,颈挂式降噪耳塞和分体式降噪耳塞都加入到第二代降噪的豪华套餐中与大家见面。
在使用过MDR-1000X之后,对于还未上市的这款颈挂式无线降噪耳机索尼WI-1000X,一直都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越用越感觉到惊喜。
包装部分就不再赘述了,因为在国庆期间拿到了WI-1000X之后就开始到处去浪了,将耳机本体放在了标配的收纳袋中就赶往了机场。
WI-1000X具有两种配色,分别是香槟金和经典黑,微博评论下就有粉丝问过我到底是买金色还是黑色好,对我而言,更耐脏更沉稳的黑色更得我心。
耳机采用的是颈挂式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对于索尼和消费者来说都不陌生,因为索尼在此之前已经推出过多款颈挂式的无线耳机,甚至当我想起索尼无线耳机的时候,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来的就是这种设计。而WI-1000X在“WI”型号当中,显得要更加沉稳内敛一些。
从收纳袋的大小也可以看出来,WI-1000X的主体部分不像索尼许多的颈挂式耳机那样有韧性,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细致且豪华的用料,在中间的颈挂部分的外侧采用了金属材质的拉丝薄片,而内侧则是被皮革包裹着的记忆海绵,柔软亲肤的质感提升了颈挂佩戴的舒适度。朝向外边的拉丝金属上面还有一个Sony logo,逼格满满。
从颈挂部分向两侧延伸的部分就是主要功能区域了,两侧为对称设计,电源键、音量键、播放键位于左边内侧,降噪模式按钮位于右边内侧,同时右边外侧还有NFC感应区域。
两侧边缘部分还有一个凹槽,用于耳机线的收纳,避免耳机线的自然下摆造成的不便。得益于轻盈的重量和两侧的对称平衡,颈挂式的佩戴方式非常舒服,长时间地挂在脖子上面也不会觉得不适,头部的移动也不会对佩戴造成影响,非常灵动,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听诊器效应。
为什么是WI-1000X?
在索尼如今的降噪系列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具有三款产品:分别是MDR-1000X,WI-1000X,WF-1000X,同属1000X系列,通过前缀分别对应的是大耳罩,颈挂式耳塞,分体式耳塞。除了与自家三款产品做比较以外,它还有行业最大对手Bose的QC系列。在这堆顶尖的无线降噪耳机当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WI-1000X这个无线颈挂式降噪耳塞。
先来看看WI-1000X的功力如何,它采用了圈铁单元的设计,由一枚9mm驱动单元和一枚动铁单元组成,对于同类产品来说也是极其豪华的而配置了,相比起早年索尼圈铁“U盘腔体”的样式。
WI-1000X的圈铁单元采用了全新的单元和排列方式,体积大幅缩小,基本上与新款的XBA-N3AP圈铁耳机的单元一样,也同时具有Hi-Res小金标认证和S-Master HX(TM)全数字放大器,单元音质处于非常高的水平。
“U盘”腔体外观减少了不少,耳塞的佩戴感还算不错,虽然腔体看起来并不小,但是还是比较轻盈的,旅途中长时间的佩戴也不会觉得有强烈的异物感。
长按电源键进行开机,长按7s就会进入蓝牙配对模式,当然也可以通过NFC触碰直接配对。由于是国行机型,进行相应操作的时候耳机中会传来相对的中文提示音。
在开机的时候就会默认打开降噪模式,长按位于颈挂右侧的NC按钮约2秒钟就可以进行专属降噪优化,自动检测身边的环境噪音和双耳位置以带来更适合用户个人的降噪效果。
WI-1000X的降噪效果虽说没有耳罩的MDR-1000X那样隔绝一切,不过对于日常的噪声也能带来足够安静的体验,对于中高频的噪音(例如小孩子的哭闹声)都能够消除大半,这样的降噪效果足以令人非常满意,在同类产品中已然处于顶尖位置。
在拿到耳机之后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4次飞行,还有日常的通勤和骑行,WI-1000X的降噪效果和易用性带来了不少的惊喜。
除了「降噪模式」以外,WI-1000X与早前体验的MDR-1000X一样也拥有「环境音模式」,通过。在环境音模式当中,耳机会对外界的声音进行收录,从而让你即便佩戴了耳机也能关注到身边的状况。
如果将环境声音控制中的环境声音调至最高20这个级别的话,身边的声音基本上都能够实时听得到,比带平头耳机还要清晰一些。而要设置环境音的话,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个专属的软件。
这个软件叫做「Headphones Connect」,支持iOS和Android,通过APP可以看到耳机的状态,包括电量、连接方式、解码协议等等。下方可以打开索尼又一黑科技产物,也是二代降噪产品的一个特征:个性化自适应声音控制。
通过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活动状态来智能切换到预设的环境声或者降噪方案,具体的传感器我猜测是通过App的设备来检测的,而且目前来说检测的速度还是比较慢,有时候已经开始行走了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检测到,而当我坐下也要等个三、四十秒的时间才能检测到。
相比起智能检测,在App中设置环境音控制和关注语音更为实用,发现这个功能之前我已经有两次带着这个耳机开着降噪而导致地铁坐过站的经历了。
另外,APP中还可以设置:声音位置控制、均衡器、环绕(VPT)音效等功能。(调节这些功能需要从声音质量优先切换成稳定连接优先,所以一般来说都不建议去调整了)
而无线部分,WI-1000X支持蓝牙4.1连接,支持SBC、AAC、LDAC、aptX(TM)、aptX(TM) HD编解码协议,具体在使用什么编解码器可以通过APP来查看。其中aptX(TM) HD和LDAC的支持,让WI-1000X的无线音质得到了保证。配合支持LDAC功能的手机使用时,可以听到更加丰富的音乐细节,与有线耳机相当接近。
LDAC可传输约3倍于普通的Bluetooth(R)的数据(在最高990kbps的传输速度下),让你在无线情况下欣赏Hi-Res Audio音乐时,可以聆听到接近Hi-Res Audio的音质,即便现在可能你的手机还不支持,但不少设备在未来适配升级Android8.0以后也会尝到这一甜头。
除了强势的LDAC以外,aptX的音质表现也足够出众,但是索尼想得更多,对于不支持LDAC和aptX的设备,WI-1000X则为它们准备了DSEE HX功能,本身是通过收录的音源库来提升音质较差的压缩音频。
虽然WI-1000X受限于体积所以音质提升不如播放器和MDR-1000X那么明显,但是能够降低SBC和ACC协议设备的底噪,带来与高质量音频相近的体验,这对于使用iPhone和电脑以及某些不支持aptX的手机有着很大的帮助,说到底,索尼也算是心怀天下了。
声音表现就直接用XZP无线LDAC连接的模式下主观聊聊吧,得益于较高素质的圈铁单元,这个耳机在一开声的时候就非常地讨好我的耳朵,动圈很好地还原了中低频较暖的部分,低频量感很足,下潜很深,索尼的动次打次低频还原得淋漓尽致,人声靠后,全频动铁单元加持之后,高频感觉很亮,空间感和层次感都很明显。
不过可能由于无线和线材的原因,使得高频细节还是有点丢失,但这并不能影响它整体细腻高频表现。WI-1000X没有说适合特定的走向,极具细节表现让它能够迎合大部分的曲风,甚至还有点女毒的feel,三频自然的输出也许会初误认为是纯动圈耳机,这些感觉比较主观,仅供参考。当然了,能带来这么丰富的音质表现必须要在LDAC或者aptX HD连接模式下能感受到。
在使用过程中,我更换了比较多的设备去与WI-1000X连接使用,包括Xperia XZ Premium(LDAC)、GalaxyS8(aptX(TM))、iPhone7(ACC/SBC/DSEE HX)、山灵M1(有线连接)。
基本上来说,使用这个耳机的90%以上的场景都是无线蓝牙连接,其中LDAC连接的音质是最接近有线的,但是在用LDAC连接模式再将手机放在裤袋里面然后行走的话,连接偶尔还是不稳定,所以还是路上的时候即便是支持LDAC的XZP我也会选择连接质量优先,转为aptX。而aptX连接除了比较稳定以外,细节虽有些缺失,但音质也能让人满意。
最后是iPhone,要不是前面先从XZP到S8听过来,还真没发现iPhone无线音质这么……淡,即便有DSEE HX的加成,这种差距还是太明显了点。
整个WI-1000X上面只有一个microUSB数据口,这个数据口除了肩负充电操作以外,还可以配合标配的那条专用音频连接线来进行有线连接,这根专用的音频线一头是3.5mm的耳机接头,另外一头是标准的microUSB接口,说实话这样吃力不讨好仅仅为了节省空间的方式让我不由得想起当年的索尼爱立信耳机连接方式。
一般来说,会使用有线模式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禁止使用无线设备例如乘坐飞机的时候,无法使用蓝牙无线连接,只能通过有线连接来使用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内置电源耗尽的情况下,在关机状态直接连接音频线也是能够听歌的。同样的,如果内置有电的话,有线连接也能使用降噪。
这就是我想要的无线降噪产品
很多人问我的就是索尼降噪系列应该选什么,当同门也要分出高下的时候,三款索尼降噪产品在价格定位以及应用场景下早就已经做了细分,之所以会选择耳塞,无非是因为它更加适合我个人的使用场景。
得益于体积和耳罩设计,MDR-1000X的降噪效果是最棒的,但是在南方会觉得比较闷热,而且通勤也不是那么地方便,而轻便灵活的WI-1000X无线圈铁耳塞能够适应南方的一年四季,颈挂式的设计也更适合长时间出门佩戴,同样地在续航和降噪效果上也是碾压了“降噪豆”。
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最优的均衡点,也因此成为了我心目中索尼降噪系列中最值得购买的一款了。
而相比最大的竞争对手Bose家的QC30,索尼WI-1000X也毫无压力,在降噪效果相近的情况下,索尼能够带来更好的音质和额外的自适应功能,对于气压的适应也更胜一筹,佩戴起来更加方便舒适,而且抛开降噪效果,音质方面也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这些足以让我觉得WI-1000X就是当下最好的无线降噪产品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40937
播放数:1912
播放数:106812
播放数:5808920降噪静界,索尼WI-1000X降噪耳机体验评测
您的位置 :>
降噪静界,索尼WI-1000X降噪耳机体验评测
文章来源:互联网
编辑:商城众网
发表时间:日
虽说索尼手机一直在被吐槽着万年不变的运存,但是在音频领域,索尼还是很有发言权的。迪丽热巴成为了索尼耳机新的代言人,她所代言的索尼新款包括:头戴式降噪耳机,颈挂式无线降噪耳机以及全无线式降噪耳机(降噪豆),可供不同选购意向的朋友选择。为使大家在降噪的同时享受好音质,今日我们要和大家一起了解的便是索尼降噪耳机中的索尼WI-1000X颈挂式无线降噪耳机。降噪静界,索尼WI-1000X降噪耳机体验评测希望对在选购降噪耳机的朋友有所帮助。索尼WI-1000X好不好?咱马上来了解。WI-1000X整体采用颈挂式设计,售价2299元,整体自重275克;无论是外观、售价基本都和此前降噪类中高端产品QC30属于同一区间。整体硬件功能上WI-1000X支持多种模式降噪、圈铁双单元+全数字放大器HIFI高解析播放,以及满电十小时长续航。开箱,机盒内部设计比较紧凑,也是不少日系品牌耳机厂商常用的纸盒包装。机身内部的配件包括一条Micro USB数据线,USB转3.5mm音频线,航空转换插头,另外还附送六副耳塞套。其中黑色的三副是记忆海绵套,对比普通耳塞对耳朵适应效果和环境音隔离效果更好。最后WI-1000X还准备有一个收纳袋,对比时下皮、PU革、绒布等质感突出的耳机收纳,索尼这个尼龙材质收纳有些寒酸。当然,也相对皮实好打理一些。体验环节。颈挂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狗圈式”耳机在定位虽然和运动系列蓝牙耳机有所区分(毕竟重量和造型在奔跑的时候都会产生不适),但日常佩戴下的体感索尼做的还是不错的;评测这几天随时挂在在脖子上一白天,并不会感觉明显的压迫感。这种体验来自造型和设计两个方面,WI-1000X在材质延展性和贴合曲线上都不错,左右两侧还有线材收纳的凹槽,身材质为塑料和蛋白丝皮。以上让这款产品挂在脖子上也不会经常出现位置变化,不过这并不能证明他能适应跑步状态。按钮部分WI-1000X在左侧安排了:开关机键、音量键以及暂停播放/接听挂断键,右侧则是模式选择按键,按压力度和位置都相对合适。功能上WI-1000X支持单纯降噪模式、兼听降噪模式等等,使用场景比较丰富。另外它还能根据不同嘈杂环境学习不同降噪的优化,开启后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会有明显对外部环境的再优化,整体水准比QC30高了一些(默认状态下会比QC30差一些,比如地铁的规律性颠簸声)。最后说音质,WI-1000X是一款圈铁耳机,支持LDAC、aptX HD两种高规格蓝牙音频传输且还有音源修补技术,是一套完整的蓝牙HiFi方案。具体说WI-1000X三频均衡,低频上没有传统蓝牙耳机那种糊和无力,层次清晰,动态不错;中频比较贴耳细节表现不错;高频谈得上有些密度但是不够亮润。所以作为新一代产品,WI-1000X有着良好的声音素质;十小时续航和快充也都体验良好。在2000元左右价位段中,有着不错的竞争力。索尼连推三款降噪耳机,除了我们今日给大家介绍的索尼WI-1000X颈挂式无线降噪耳机,仍在搜罗头戴式耳机推荐的朋友可以考虑下索尼WH-1000XM2头戴式降噪耳机。需要购买索尼耳机的朋友,现在就可以移步至购买了。(图片转载至网络,如果原作者发现图片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请联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将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推荐商品评测
最新商品评测
登录后,通过商城众网去官方商城,购买拿返利,得积分
下单付款后十分钟内,您可以在商城众网的个人中心查看订单信息
登录商城众网去合作商家购买回商城众网拿返利积分
您需要登录或注册一个账户来收取返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连发三款降噪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