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重组会成功吗有退市风险吗

巨亏25亿!中国船舶发布退市风险警示!
1月31日,中国船舶发布公告,预计公司2017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仍将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亿元到-25亿元。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2017年度经审计后的净利润若仍为负值,公司将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在 2017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中国船舶在2017年年报发布后,按照上交所的规则,公司股票很可能要戴上ST的帽子了。
据公开报道,中国船舶的合并财务报表每年都在发生巨额亏损,但奇怪的是,这只股票却从来没被ST过。
巨额减值准备被指耍流氓
中国船舶前几日发布了一份公告,宣布将计提2017年共25.74亿元的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其中全资子公司外高桥造船对其海工产品计提14.43亿元资产减值准备,对其造船产品计提9.71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同时,其子公司中船澄西计提1.60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和应收账款减值准备。
一次就突然计提25.74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其动作之大,在整个A股市场都十分罕见。尽管中国船舶对上述减值准备计提给出了说明理由,但在外界看来,这样的解释在铁的数据面前显得过于苍白,因为25.74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占到了中国船舶146.66亿元净资产总额的17.55%。因此,这样的计提显然缺乏足够的合理性。
公告表示,在计提上述资产减值准备之后,中国船舶预计2017年将相应增加25.74亿元的亏损额。财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船舶已经亏损了4.24亿元,如果把上述减值准备算进去,中国船舶今年的亏损总额很可能会在30亿元以上。
而如果按照上交所的规则,该公司股票很可能要被ST。然而,只要中国船舶今年不再亏损,这个ST的帽子很快就可以摘掉了。
“一直以来,资产减值准备都是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重要工具:想要高利润,少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就是了;如果想要亏损,那就一提到底就行了,因为这里面人为操作的空间很大。”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船舶应该是看到2017年扭亏无望,横竖都逃不了被ST的命运,既然如此,还不如把资产减值准备一提到底,这样反而给2018的盈利制造了更宽松的环境,因为资产减值准备2017年多计提一点,2018年就可以少提或不提,公司就可以轻装上阵更容易实现盈利并摘帽。实际上这也是很多ST公司保壳的惯用伎俩,被ST的公司很多都会在退市大限前最后一年将资产减值损失一提到底,给来年的轻装上阵实现盈利并摘星脱帽创造条件。”
少数股东疑成亏损搬运工
实际上,用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表,这对于中国船舶这样的财务高手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接下来的疑似被中国船舶用来调节利润表的手段,比这个要高明得多,更隐蔽得多。
细心的投资者不难发现,中国船舶最近几年的合并利润表一直都在连年大额亏损,年四年间,中国船舶合并利润表的净利润分别亏损218万元、4036万元、2.34亿元、30.22亿元,今年不出意外的话,将再度亏损30亿元以上。
但奇怪的是,尽管合并利润表上的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但过去四年间,中国船舶从未被ST过。对此,“财报研究院”分析的原因是:尽管中国船舶的合并利润表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但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总能够在一些关键时间节点上挺身而出,神奇般地让该公司归属股东的净利润微幅“转正”,这或许是中国船舶连年巨亏却免遭ST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在过去四年间,尽管合并利润表净利润全部亏损,但中国船舶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却只在2016年亏损过一次,其余时间均显示盈利。其中,最为明显的是,2014年,中国船舶尽管合并净利润亏损4036万元,但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达到了3953万元;2015年,在合并利润表巨亏2.34亿元情况下,中国船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仍然达到了6185万元。
在发生上述财务大逆转的过程中,中国船舶的少数股东起着至关重要的顶梁柱作用。数据显示,两年间,中国船舶的少数股东分别承担了合并利润表中8455万元和2.96亿元的亏损,这是导致中国船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转正的直接原因。
“中国船舶的这种现象很少见,不排除该公司在利用少数股东做利润调节工具的可能,他们很可能把少数股东变成亏损搬运工,这样理论上是可以把合并报表的账面资亏损做成盈利的。”上述分析人士说。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财经研究院
除非特别说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船通(http://www.allship.cn)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欢迎您, !|
|||||||||||||||||||||||||
>>&&>> &正文
中国船舶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第二次提示性公告
来源:交易所 作者:佚名
  证券代码:600150 证券简称:中国船舶 编号:临2018-32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
  第二次提示性公告
  鉴于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16年度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值,预计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为负值,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2017年度经审计后的净利润若为负值,公司股票在
  2017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可能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已于日通过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了《中国船舶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临
  ),现就相关风险第二次提示如下:
  一、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17年年度实现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仍将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亿元到-25亿元。详见公司于
  2018年 1月 31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临)。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2017年度经审计后的净利润若仍为负值,公司将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
  在2017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三、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的预约披露日期为日,公
  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公司相关信息均以在上述指定媒体披露的信息为准。
  四、基于谨慎性原则,根据手持海工和船舶产品情况,公司对部
  分建造合同计提了大额减值损失,对公司 2017 年的盈利情况产生了较大影响,以及财务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将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在 2017 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针对上述风险,截至目前,公司已采取多项积极措施处置相关海工和船舶产品,防范经营风险,优化资源结构,引入外部投资者增资,改善财务状况,突出盈利能力,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合法权益,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上述措施的相关公告并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8年 3 月 21日
责任编辑:cnfol001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中国船舶预计2017年亏损22-25亿元,有退市风险中国船舶预计2017年亏损22-25亿元,有退市风险冬梅百家号1月30日,中国船舶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7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仍将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亿元到-25亿元。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9亿元到-35亿元。该公司本期船舶等产品完成的业务总量同比减少,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减少;同时本期产品毛利率没有显著提升,使得主营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也有较大减少。此外,受海工市场低迷、船舶价格仍处低位等因素影响,该公司对部分建造合同计提了大额减值损失。此外,本期平均借款总量维持高位,利息支出同比增加;公司主要收汇币种美元相对于上年末有较大幅度贬值,导致本期汇兑损失增加。此外,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2017年度经审计后的净利润若仍为负值,公司将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在2017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查看以上书籍详情,或则购买,请戳下方箭头指示处“阅读原文”进入链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冬梅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本人有丰富的综合领域写作经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长按上图二维码关注更多信息 有问题 找博思 做调研 更专业 &&&&聚焦最新、最热、最有价值的产业资讯,追踪全球最热行业市场分析,提供最全面实时调研数据,全面提升您个人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切尽在博思数据。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博思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
全文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船舶复牌会上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