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渤海证券官网下载怎么样

【渤海证券怎么样】财务专员:对于女孩子比较稳定,作为国企,各项福利还不错。-看准网
公司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宾水西道8号公司介绍
渤海证券点评详情
【渤海证券】怎么样?财务专员对于女孩子比较稳定,作为国企,各项福利还不错。
问说说你在公司的工作经历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对于女孩子比较稳定,作为国企,各项福利还不错。一般上午是8点30上班,中午休息1个小时左右。下午1点上班,5点下班。周末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一般不加班。公司食堂饭菜也比较多样,还有一些瑜伽、舞蹈的课程来丰富员工的生活。
问公司的人员流动性大吗?是否适合长期发展?
正式员工流动性不太大。如果想要留在天津的话,证券只有他们这一家,还不错。
问公司的工作节奏怎么样呢?是否会经常加班?如果加班有什么加班补助吗?
不怎么加班,整体压力不大。
我愿意推荐朋友来
我看好公司前景
我支持CEO杜庆平
同行业相似公司点评
互相推诿,体制僵化管理混乱,遇事没人出来解决,就是踢皮球弄倒
问你对目前的工资还满意吗?一般多久会涨工资?公司有完善的薪资体系吗?
校招、社招门槛比较低,是进入银行业的一个跳板。
问在这里工作压力大吗?压力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本身资质过硬的话,工作起来并不难,时间弹性大。
问你是如何评价CEO或你的直属领导的?工作氛围和团队怎么样?
未来发展前景好,未来5年一定能上市,获得很好地发展。
问你是否愿意推荐朋友来这里工作?原因是什么?
环境好,优越的地理环境,企业文化中庸,员工不排外。能做到很好
在渤海证券工作过么?
给TA打个分吧!
来自工作1年-前员工的点评
来自工作1年-前员工的点评
来自工作2年-前员工的点评
来自工作4年-前员工的点评
来自工作2年-在职员工的点评
来自工作1年-前员工的点评
来自工作1年-前员工的点评
来自工作1年-前员工的点评
来自工作1年-前员工的点评
来自工作1年-在职员工的点评
来自工作1年-前员工的点评
¥3936月平均工资
低于同行业
来自 50职业,126员工分享
平均¥2370
来自27员工分享
平均¥4417
来自7员工分享
平均¥4093
来自5员工分享
来自4员工分享
来自3员工分享
来自3员工分享
来自2员工分享
来自2员工分享
来自2员工分享
来自2员工分享
向该公司老鸟提问
1回答 · 1关注
1回答 · 1关注
0回答 · 1关注
0回答 · 1关注
0回答 · 1关注
7回答 · 0关注
1回答 · 0关注
0回答 · 0关注
7回答 · 0关注
0回答 · 0关注
看了该公司的还看了
渤海证券点评:想知道渤海证券怎么样?看准网(Kanzhun.com)免费提供渤海证券招聘、渤海证券工资、渤海证券面试、评价、工作环境招聘及员工等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
关注看准官方微信
下载看准官方APP
关注看准官方微信
下载看准官方APP
爆料数十万公司信息爆料
互助职场人在线互动
工资公司实际工资查看
改简历专人改简历提高工资
老鸟私聊求助能挣钱
输入手机号,下载看准APP
扫码下载看准APP或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看准
小贴士:问题描述的越清楚,越能吸引老鸟来回答哟~
请输入问题
订阅公司信息
订阅成功!
向老鸟咨询
把你关于渤海证券的问题大胆的提出来,这里的131位老鸟很乐意为你解答~
写下问题吧~
提交成功!请静静等待老鸟们回答~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邀请微信好友帮忙解答
下载看准APP
立享畅读全站爆料我通过渤海证券的面试后,有些问题想问问大家?_百度知道
我通过渤海证券的面试后,有些问题想问问大家?
我是理工类本科的应届生,渤海上我们学校去招聘,我面试通过后他们叫我考证券从业证。具体做什么待遇什么的都没跟我们细说,就叫我们先考证。期间有人告送我说,想干这工作不容易,需要有人脉关系开户才能转正什么的,而且接下来还有许多证要考。我家虽然是天...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证券从业证是一定要的,至于转正,不知道你面的是什么岗位,这个问题就不好说了,因为所谓的编制问题,估计现在是很难有的,不过渤海证券在业内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我建议如果你有机会可以做一段时间。有个好的背景你想去别处也没问题的
如果这类地方要诈骗,不外乎,1,以各种名义向你收钱,比如培训费、押金、保证金、管理费......;2,非法利用你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等;3,要你用自己的钱来操盘——风险极大,赚钱后公司抽成,赔钱后强行平仓让你血本无归。4,出卖你的人际关系,让你拉亲朋好友来开户,同上。顺便提醒后来的网友,记住几个基本的道理: 一、没有一个骗子会说自己是骗子;二、没有一个骗子在他做非法勾当的时候会告诉你他做的是非法的勾当。三、骗子也懂得冒称网友来当托,不要以为楼上楼下那些天天发赚钱广告的就是什么善类。自己看看铺天盖地的网店广告,每个人的用户名都是q号,都鼓吹赚钱,都要你去买他的软件,拉你去当他的下线,这样的传削行为就算不能遏制,难道你非要推波助澜? 非要去给这拉人头发展下线的金字塔垫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渤海证券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渤海证券真的在排队等着上市,不信你们看_泰达股份(000652)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渤海证券真的在排队等着上市,不信你们看
滨海新区的确是将重点放在吸引大企业上,不过考虑到运输成本问题,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进驻也是必然的。滨海新区要发展,中小企业必须要发展。  ——专访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唤工  《锦绣》杂志记者:陈培婵  作为在滨海新区注册的惟一一家券商,也是天津市惟一的大型综合类券商,渤海证券成立之初,注册资本曾经位居全国第五名,然而2005年前后,因集体不规范以及在此影响下的股市低迷拖累,渤海证券与其他券商一样陷入经营困境,濒临倒闭。推荐阅读
  2006年,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6亿元注资挽救了渤海证券。这不单因为2006年证券市场回暖,也因为当年6月,国务院将滨海新区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将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董事长刘惠文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想借助此次投资,将泰达业务延伸至金融领域。  2010年,渤海证券融资总额达50亿元,绝大部分用于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以及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项目,同时力促中小企业上市,仅去年上半年就完成汕头万顺、 (,)和(,)三家发行,成为推动滨海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锦绣杂志:渤海证券成立于2001年,见证了天津证券市场的发展,你怎样评价这十年?  2001年,渤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筹备组建的时候,我还在天津市工作。不过,整个的筹备过程我都参与了。  当时的大背景是中国加入WTO,全中国的企业都在想怎么做大。同时,从中国当时的资本市场来看,证券是朝阳行业中的朝阳行业。在这个大背景下,考虑到天津有证券公司、有公司的证券营业部,所以想将这些证券业务资源整合起来,这就有了后来的渤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那时候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判断,所有人都认为证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不过,后来的证券市场走了很多弯路。其实,自打中国有了证券市场,人们对它就有误读,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还有部分争议的声音认为这个行业就是一个投机场所,没有前途,不行就关闭市场吧。事实也证明了2000年以前证券公司不规范的行为非常多,这种不规范延续到2000年以后。以至于到2002年,证券市场达到阶段性最高点之后便江河日下,到2005年跌到1000点了。(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风险集中爆发,全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段时间,风险大,违规多。身在其中,我们也在沿用固有模式,这种固有模式一旦采用很难改变,人的惯性思维或者说是相对暴利的模式,让大部分人都愿意去复制、坚持原有模式而不愿意改变甚至是审慎地去看待市场的真实情况。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是来自股东的压力,去做一些高风险的事情。  天津的证券市场也没有幸免,我们也陷入困境。好在证监会从2003年开始对证券行业进行综合治理,我们也开始反思。我记得特别清楚,一方面是因为我那时候刚刚开始具体做业务,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在办公室的亲身经历:日晚上11点多钟,我给局里报文件,如果当时那些问题解决不了的话,公司就会被注销或者被收购了。  还好仍然支持证券市场在天津的发展,而我们对于资本市场和证券公司的前景看得还算比较清楚。2006年9月,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资6亿获得渤海证券28%的股权,成为渤海证券的大股东。再加上2006年证券市场开始复苏,不光是对渤海证券,对所有券商来说都是天赐良机,告别了过去那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2006年之后,有一些在生存亡边缘挣扎的券商倒闭了,幸存下来的券商也深刻地认识到违规行为的后果。当然,这个过程中,监管的作用功不可没。现在整个市场已经比较规范了,渤海证券也是如此,证监会都说我们是“好孩子”。  锦绣杂志:天津市的经济发展与天津证券行业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应该有这样的关系,但是具体数据我们还没有。今年,渤海证券有一个博士后课题,就是专门研究天津经济发展与券商之间的互动关系,课题涉及对历史的研究和对未来的预测。  从资本市场来看,一个地方的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一定是密切联系,邓小平曾说金融是整个经济中的核心,证券是金融中的重要一部分。当然,现在的证券比银行市场要差一些。这取决于好多历史原因,比如要用钱了,很多人还是习惯从银行贷款,不习惯从市场中直接融资,包括债券、股票上市。  现在天津人在这方面的意识要强一些了。以渤海证券为例,投行业务也是我们主营之一。由于天津的开发开放不够,特别是天津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上来说要差一些,导致我们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投行业务都是在外地做项目。现在完全不同了。  锦绣杂志:你说天津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在充分利用上要差一些,原因是什么?  我们看天津的历史,2005年时天津建卫600年。天津意思是天子渡口,城市主要是依靠漕运发展起来的,是码头文化的产物。天津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一段时期是晚清,北京的遗老遗少都在天津。再加上租界时期的外来文化,三种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化肯定不像是上海的海派文化,也不像皇城根底下的京派正统文化。本质上说,天津人保守。  反应在资本市场上,天津市企业的上市愿望不高,大家出于各方面考虑,有的怕露富,有的觉得饱足矣,当然还有人遇到一些很现实的利益分配机制的问题。  不过,这两年天津的开发开放在加快,人们的思想改变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天津对证券市场的认知变化也与2006年证券市场的兴起有关系,而且在从前配额制的情况下企业要上市比较困难。就目前来看,整个证券市场监管在加强,开放态势很明显,市场容纳度越来越高,所以空间会很大。  锦绣杂志:与天津的其他金融业态相比,证券行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态?  实事求是地说,在金融格局中,天津与全国的状况一样,证券行业与其他金融领域比如银行、保险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主要是体现在交易规模和市场成熟度上。与全国几个大城市的证券市场相比,天津也是很落后的,除了上述两个标准,还体现在上市企业数量上。我们基础差一些,也意味着未来空间大。  锦绣杂志:渤海证券全力推进上市是否也与此有关?  渤海证券现在的注册资金已经达到35亿,接下来我们计划募集三四十亿的资金,大股东泰达还想投入20亿,一会儿我就要跟董事长一起去见一个公司的领导,他们也想投入20亿。从现在大家对渤海证券的关注度和热情看,我们募集资金的总额应该很快会超过预期。这也是基于当下的情况以及对未来的证券市场前景分析,大家对金融股权还是非常看好的。  另外我们正在筹划上市,一方面要给原始股东更多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我们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虽然我们这两轮募集资金的情况还不错,但是上市过程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不太好说。我们认为理想的状态是可以在2012年或者2013年上市。其实,渤海证券现在就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上市与否一来取决于监管,二来取决于大股东对上市的决心和支持力度。  这个行业竞争激烈。上市之后,公司可以从默默无闻发展到有人关注,能够提高知名度。成为公众公司之后,信息披露一下子透明了,用资本金投资取得收益给投资者回报的面更广了。更重要的是,渤海证券上市后,天津准备上市的公司知道我们了,可能会来找我们了。这是公司良性循环的重要一环。  毕竟,我们目前做业务的时候优势并不明显。最直接原因是其他证券公司规模大、名气大。可实际上,我们的服务很好,尤其是为服务的时候,我们要求员工要特别地投入和在意。就上市本身来说,很多都是标准化的流程,招股说明书也有模板,所以要凸显出来就要看公司的专业性和员工的服务。有些大公司可能不会珍惜小客户,但是我们绝对不会。以前,我们更多依靠在天津的人脉,让客户慢慢了解我们。  我们也走过弯路,包括以前媒体报道我们,我们肯定不会接受采访,一直以来都低调,不事声张。这是我们在价值观上的一个偏执。现在从董事长来看也在转型,渤海证券要低调做事、高调做人。  我们在14个城市都有网点,成为百亿集团之后,还会在网点上适当布局。当然这也受制于监管政策,有些饱和度比较高的城市或者区域可能不让进入了。我们的定位是立足天津辐射全国。  锦绣杂志:滨海新区的发展对渤海证券有什么直接影响?  经济总量大了对渤海证券肯定有直接推动作用。天津的优势在于盐碱地多,适合做工业,所以滨海新区引进了很多大企业、大项目,大飞机、大火箭、大乙烯、重化工业,严格说,争取大企业的投行业务,在目前阶段我们也很难争得过其他大的券商,但是给这些大企业、大项目做配套的中小企业,比如为空客做专业运输夹具的天津赛象科技公司,我们可以争取为它们提供上市服务,事实上,我们也在2010年帮助赛象成功上市。  泰达作为渤海证券的控股大股东也会为我们提供一些便利,比如他们得知有企业要上市的消息时会与我们沟通,泰达自身有融资上市的项目也会介绍给我们。  滨海新区的确是将重点放在吸引大企业上,不过考虑到运输成本问题,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进驻也是必然的。滨海新区要发展,中小企业必须要发展。除了给大企业做配套的,滨海新区还聚集了一些高科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对他们都有政策倾斜,像天津市滨海高新区技术创新基金也会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滨海新区的力生制药也是我们助推上市的,还有一批企业正在洽谈。以前谈的时候会比较麻烦,现在大家对上市的认知提高了,会好很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上市是很重要的融资手段,这就为渤海证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认为,中国真正的未来是在中小企业,在所有制多元化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身上。  其实,除了企业的上市需求,在滨海新区带动之下,整个天津市的经济总量都在提升,客观上带来了普通大众越来越多理财需求。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上便产生增值需求,证券行业适应这个发展形势,为大家提供这种增值服务。  另外,债券市场空间也很大。去年,我们的固定收益业务一项就带来两个亿的收入,二级市场也不错。尽管发行公司债还很难,银行与交易所之间的关系打不通,但这主要是两个主管部门之间的矛盾,从发债趋势上看,打通是必然和迟早的事情。  锦绣杂志:滨海新区在金融方面的先行先试对渤海证券来说意义有多大?  严格来说,先行先试对于目前的证券市场影响不是特别大。只是有些政策天津市可以争取,比如OTC(场外交易市场,又称柜台交易市场)。  就证券公司本身来说,直接受到证监会管理,受地域限制较小。这一点和银行不同,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主要还是扎根于所在地做。但是我们服务客户的话,包括债券、理财服务、通道服务、投资建议和报告上都会跨地域。  锦绣杂志:有专家认为天津会成为北方的金融中心,你怎么看?  金融中心是做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这不光是要看天津市还要取决于国家意志。好比说北京是金融决策性机构和银行总部所在地,这就很要命。天津在金融租赁方面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是在别人没有做的时候天津先做的,但是是否能够做大、能够做多大、有没有示范效应,还要等真正做出来再说。金融租赁这个细分市场之外,更广泛意义上的金融发展,都必须要做出来,有了话语权才可以。
是借壳,还是IPO?
另外我们正在筹划上市,一方面要给原始股东更多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我们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虽然我们这两轮募集资金的情况还不错,但是上市过程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不太好说。我们认为理想的状态是可以在2012年或者2013年上市。其实,渤海证券现在就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上市与否一来取决于监管,二来取决于大股东对上市的决心和支持力度。
[原帖]另外我们正在筹划上市,一方面要给原始股东更多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我们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虽然我们这两轮募集资金的情况还不错,但是上市过程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不太好说。我们认为理想的状态是可以在2012年或者2013年上市。其实,渤海证券现在就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上市与否一来取决于监管,二来取决于大股东对上市的决心和支持力度。作者:218.91.207.*&& 20:19:59支持!
北方信托和渤海证券基本上都不会借壳605了
[原帖]北方信托和渤海证券基本上都不会借壳605了作者:111.165.150.*&& 03:36:17支持!
证券行业只能IPO,不能借壳
支持楼主!
[原帖]北方信托和渤海证券基本上都不会借壳605了作者:111.165.150.*&& 03:36:17支持!
这条新闻对现实股价有什么意义?
请挖掘一些关于渤海证卷的最新消息,谢谢。
[原帖]北方信托和渤海证券基本上都不会借壳605了作者:111.165.150.*
03:36:17支持!我支持!
支持楼主!
支持楼主!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2006年,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6亿元注资挽救了渤海证券。这不单因为2006年证券市场回暖,也因为当年6月,国务院将滨海新区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将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董事长刘惠文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想借助此次投资,将泰达业务延伸至金融领域。
  2010年,渤海证券融资总额达50亿元,绝大部分用于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以及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项目,同时力促中小企业上市,仅去年上半年就完成汕头万顺、 (,)和(,)三家发行,成为推动滨海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锦绣杂志:渤海证券成立于2001年,见证了天津证券市场的发展,你怎样评价这十年?
  2001年,渤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筹备组建的时候,我还在天津市工作。不过,整个的筹备过程我都参与了。
  当时的大背景是中国加入WTO,全中国的企业都在想怎么做大。同时,从中国当时的资本市场来看,证券是朝阳行业中的朝阳行业。在这个大背景下,考虑到天津有证券公司、有公司的证券营业部,所以想将这些证券业务资源整合起来,这就有了后来的渤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那时候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判断,所有人都认为证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不过,后来的证券市场走了很多弯路。其实,自打中国有了证券市场,人们对它就有误读,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还有部分争议的声音认为这个行业就是一个投机场所,没有前途,不行就关闭市场吧。事实也证明了2000年以前证券公司不规范的行为非常多,这种不规范延续到2000年以后。以至于到2002年,证券市场达到阶段性最高点之后便江河日下,到2005年跌到1000点了。(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风险集中爆发,全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段时间,风险大,违规多。身在其中,我们也在沿用固有模式,这种固有模式一旦采用很难改变,人的惯性思维或者说是相对暴利的模式,让大部分人都愿意去复制、坚持原有模式而不愿意改变甚至是审慎地去看待市场的真实情况。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是来自股东的压力,去做一些高风险的事情。
  天津的证券市场也没有幸免,我们也陷入困境。好在证监会从2003年开始对证券行业进行综合治理,我们也开始反思。我记得特别清楚,一方面是因为我那时候刚刚开始具体做业务,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在办公室的亲身经历:日晚上11点多钟,我给局里报文件,如果当时那些问题解决不了的话,公司就会被注销或者被收购了。
  还好仍然支持证券市场在天津的发展,而我们对于资本市场和证券公司的前景看得还算比较清楚。2006年9月,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资6亿获得渤海证券28%的股权,成为渤海证券的大股东。再加上2006年证券市场开始复苏,不光是对渤海证券,对所有券商来说都是天赐良机,告别了过去那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2006年之后,有一些在生存亡边缘挣扎的券商倒闭了,幸存下来的券商也深刻地认识到违规行为的后果。当然,这个过程中,监管的作用功不可没。现在整个市场已经比较规范了,渤海证券也是如此,证监会都说我们是“好孩子”。
  锦绣杂志:天津市的经济发展与天津证券行业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应该有这样的关系,但是具体数据我们还没有。今年,渤海证券有一个博士后课题,就是专门研究天津经济发展与券商之间的互动关系,课题涉及对历史的研究和对未来的预测。
  从资本市场来看,一个地方的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一定是密切联系,邓小平曾说金融是整个经济中的核心,证券是金融中的重要一部分。当然,现在的证券比银行市场要差一些。这取决于好多历史原因,比如要用钱了,很多人还是习惯从银行贷款,不习惯从市场中直接融资,包括债券、股票上市。
  现在天津人在这方面的意识要强一些了。以渤海证券为例,投行业务也是我们主营之一。由于天津的开发开放不够,特别是天津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上来说要差一些,导致我们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投行业务都是在外地做项目。现在完全不同了。
  锦绣杂志:你说天津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在充分利用上要差一些,原因是什么?
  我们看天津的历史,2005年时天津建卫600年。天津意思是天子渡口,城市主要是依靠漕运发展起来的,是码头文化的产物。天津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一段时期是晚清,北京的遗老遗少都在天津。再加上租界时期的外来文化,三种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化肯定不像是上海的海派文化,也不像皇城根底下的京派正统文化。本质上说,天津人保守。
  反应在资本市场上,天津市企业的上市愿望不高,大家出于各方面考虑,有的怕露富,有的觉得饱足矣,当然还有人遇到一些很现实的利益分配机制的问题。
  不过,这两年天津的开发开放在加快,人们的思想改变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天津对证券市场的认知变化也与2006年证券市场的兴起有关系,而且在从前配额制的情况下企业要上市比较困难。就目前来看,整个证券市场监管在加强,开放态势很明显,市场容纳度越来越高,所以空间会很大。
  锦绣杂志:与天津的其他金融业态相比,证券行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态?
  实事求是地说,在金融格局中,天津与全国的状况一样,证券行业与其他金融领域比如银行、保险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主要是体现在交易规模和市场成熟度上。与全国几个大城市的证券市场相比,天津也是很落后的,除了上述两个标准,还体现在上市企业数量上。我们基础差一些,也意味着未来空间大。
  锦绣杂志:渤海证券全力推进上市是否也与此有关?
  渤海证券现在的注册资金已经达到35亿,接下来我们计划募集三四十亿的资金,大股东泰达还想投入20亿,一会儿我就要跟董事长一起去见一个公司的领导,他们也想投入20亿。从现在大家对渤海证券的关注度和热情看,我们募集资金的总额应该很快会超过预期。这也是基于当下的情况以及对未来的证券市场前景分析,大家对金融股权还是非常看好的。
  另外我们正在筹划上市,一方面要给原始股东更多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我们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虽然我们这两轮募集资金的情况还不错,但是上市过程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不太好说。我们认为理想的状态是可以在2012年或者2013年上市。其实,渤海证券现在就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上市与否一来取决于监管,二来取决于大股东对上市的决心和支持力度。
  这个行业竞争激烈。上市之后,公司可以从默默无闻发展到有人关注,能够提高知名度。成为公众公司之后,信息披露一下子透明了,用资本金投资取得收益给投资者回报的面更广了。更重要的是,渤海证券上市后,天津准备上市的公司知道我们了,可能会来找我们了。这是公司良性循环的重要一环。
  毕竟,我们目前做业务的时候优势并不明显。最直接原因是其他证券公司规模大、名气大。可实际上,我们的服务很好,尤其是为服务的时候,我们要求员工要特别地投入和在意。就上市本身来说,很多都是标准化的流程,招股说明书也有模板,所以要凸显出来就要看公司的专业性和员工的服务。有些大公司可能不会珍惜小客户,但是我们绝对不会。以前,我们更多依靠在天津的人脉,让客户慢慢了解我们。
  我们也走过弯路,包括以前媒体报道我们,我们肯定不会接受采访,一直以来都低调,不事声张。这是我们在价值观上的一个偏执。现在从董事长来看也在转型,渤海证券要低调做事、高调做人。
  我们在14个城市都有网点,成为百亿集团之后,还会在网点上适当布局。当然这也受制于监管政策,有些饱和度比较高的城市或者区域可能不让进入了。我们的定位是立足天津辐射全国。
  锦绣杂志:滨海新区的发展对渤海证券有什么直接影响?
  经济总量大了对渤海证券肯定有直接推动作用。天津的优势在于盐碱地多,适合做工业,所以滨海新区引进了很多大企业、大项目,大飞机、大火箭、大乙烯、重化工业,严格说,争取大企业的投行业务,在目前阶段我们也很难争得过其他大的券商,但是给这些大企业、大项目做配套的中小企业,比如为空客做专业运输夹具的天津赛象科技公司,我们可以争取为它们提供上市服务,事实上,我们也在2010年帮助赛象成功上市。
  泰达作为渤海证券的控股大股东也会为我们提供一些便利,比如他们得知有企业要上市的消息时会与我们沟通,泰达自身有融资上市的项目也会介绍给我们。
  滨海新区的确是将重点放在吸引大企业上,不过考虑到运输成本问题,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进驻也是必然的。滨海新区要发展,中小企业必须要发展。除了给大企业做配套的,滨海新区还聚集了一些高科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对他们都有政策倾斜,像天津市滨海高新区技术创新基金也会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滨海新区的力生制药也是我们助推上市的,还有一批企业正在洽谈。以前谈的时候会比较麻烦,现在大家对上市的认知提高了,会好很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上市是很重要的融资手段,这就为渤海证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认为,中国真正的未来是在中小企业,在所有制多元化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身上。
  其实,除了企业的上市需求,在滨海新区带动之下,整个天津市的经济总量都在提升,客观上带来了普通大众越来越多理财需求。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上便产生增值需求,证券行业适应这个发展形势,为大家提供这种增值服务。
  另外,债券市场空间也很大。去年,我们的固定收益业务一项就带来两个亿的收入,二级市场也不错。尽管发行公司债还很难,银行与交易所之间的关系打不通,但这主要是两个主管部门之间的矛盾,从发债趋势上看,打通是必然和迟早的事情。
  锦绣杂志:滨海新区在金融方面的先行先试对渤海证券来说意义有多大?
  严格来说,先行先试对于目前的证券市场影响不是特别大。只是有些政策天津市可以争取,比如OTC(场外交易市场,又称柜台交易市场)。
  就证券公司本身来说,直接受到证监会管理,受地域限制较小。这一点和银行不同,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主要还是扎根于所在地做。但是我们服务客户的话,包括债券、理财服务、通道服务、投资建议和报告上都会跨地域。
  锦绣杂志:有专家认为天津会成为北方的金融中心,你怎么看?
  金融中心是做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这不光是要看天津市还要取决于国家意志。好比说北京是金融决策性机构和银行总部所在地,这就很要命。天津在金融租赁方面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是在别人没有做的时候天津先做的,但是是否能够做大、能够做多大、有没有示范效应,还要等真正做出来再说。金融租赁这个细分市场之外,更广泛意义上的金融发展,都必须要做出来,有了话语权才可以。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渤海证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