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义的角度总结 华为进军美国市场和拨通收购高通 怎么总结呀

火星撞地球:博通收购高通背后的深度分析 _ 东方财富网
火星撞地球:博通收购高通背后的深度分析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美国时间周五,传出消息说博通正在考虑以1000亿美元的股票和现金收购高通。
  美国时间周五,传出消息说正在考虑以1000亿美元的股票和现金收购。这将可能是半导体行业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案,如果博通和高通能成功合并则将会成为和三星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半导体企业。消息传出后,两家的股票纷纷大涨,可见资本市场对于两家合并一事持积极态度。  安华高的崛起  安华高(Avago)最初是的半导体部门,独立之后在射频前端器件领域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公司,并且拥有强大的现金流,于是开启了买买买之路,以快速收购来扩展其业务版图。在几年前先是收购了LSI,之后在2015年,安华高以370亿美金的收购了博通,成为当时最大的一笔半导体收购案。  在并购了博通并成立新博通之后,安华高的Hock Tan也入主了合并后的公司。Hock的管理风格简练而有力,把原来重视技术研发,工程师文化强烈且有“UCLA校办工厂”(原博通创始人Henry Samueli系UCLA电子工程系教授)之称的博通改造成了一切向市场和营收看齐,让博通从手机SoC业务彻底失败后的颓势中迅速走了出来。此次合并让博通在射频SoC领域深厚的积累与安华高在射频前端器件领域的优势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于是我们看到了新博通漂亮的财报以及快速上涨的股票。  在高通青黄不接之时,Hock Tan再次出手  相比蒸蒸日上的新博通,高通在最近的业务可谓有一些尴尬。高通的问题出在两方面。  首先,从技术更替的角度来说,高通凭借着十数年在通讯领域的积累,其最擅长的领域可谓是高端手机芯片。然而,一方面,高通的技术优势在慢慢消减:在3G时代,高通可谓是一枝独秀,而到了4G时代,高通在4G推出初期领先幅度巨大,然而之后随着联发科、华为海思等企业追赶现在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优势已不复过去。现在高通正在积极布局5G,希望在5G正式推出的时候再次占据市场制高点。现在对高通来说恰恰是黎明前的黑暗:4G增长势头不能让高通满意,而5G市场还没正式开始。  另一个方面是商业模式。高通之前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用大量专利费的收入来补贴高昂的研发成本,因此其技术能始终走在市场前列。然而,这个模式正在遭到各大公司以及各地政府的挑战。由于高通拥有通信协议的专利,高通之前的专利收费模式非常霸道,是按照手机整体价格收费,即使你手机中高通的芯片只占总体成本的很小一部分。这个模式让其他手机公司叫苦不迭,被称为“高通税”,而从几年前开始也被各地政府(中国,欧洲等)频频以不公平交易的罪名制裁,在制裁之后高通的专利收入也逐步下降。在政府制裁之后,手机巨头也加入了讨伐高通专业收费模式的阵列,向美国法院起诉高通,直指高通专利收费模式“阻碍了苹果创新,苹果在手机中加入了自己研发的新科技从而能让手机卖更好的价钱,而高通的按手机整机比例收取专利费的模式却也要从苹果的研发成果中分一杯羹”。  高通在青黄不接之际,股价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已经下跌了16%,甚至连NXP的收购案也因为监管的原因迟迟没发完成。就在这时候,Hock Tan出手了。  博通对高通的收购意味着传统半导体行业已经步入中年  近几年半导体业收购频频,究竟是为什么?  在这里,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摩尔定律遇到了瓶颈。在之前,摩尔定律背后的逻辑是:半导体行业需要以一个合适的速度增长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上世纪60年代,摩尔发现半导体晶体管制程发展的速度对于一个半导体厂商至关重要。随着制程的进化,同样的芯片的制造成本会更低,因为单位面积晶体管数量提升导致相同的芯片所需要的面积缩小。所以制程发展速度如果过慢,则意味着芯片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利润无法扩大。另一方面,如果孤注一掷把所有的资本都用来发展新制程,则风险太大,一旦研发失败公司就完蛋了。摩尔发现当时市场上成功的半导体厂商的制程进化速度大约是每年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翻倍,于是写了著名的论文告诉大家这个发展速度是成本与风险之间一个良好的折中,半导体业以后发展可以按照这个速度来。摩尔定律背后的终极推动力其实是经济因素。依据摩尔定律缩小特征尺寸获得红利的过程就像挖掘金矿:在过去,离地表较近比较容易挖掘的金矿已经被挖光了,到了今天,剩下的都是金矿深处的难啃的骨头。芯片特征尺寸缩小已经越来越困难,必须克服各种科学技术和工程上的难题。归根到底,再继续缩小特征尺寸不是不能做,只是要钱,很多钱。随着特征尺寸缩小,芯片的成本上升很快。芯片的成本包括NRE成本(Non-Recurring Engineering,指芯片设计和掩膜制作成本,对于一块芯片而言这些成本是一次性的)和制造成本(即每块芯片制造的成本)。在先进工艺制程,由于工艺的复杂性,NRE成本非常高。例如FinFET工艺往往需要使用double patterning技术,而且金属层数可达15层之多,导致掩膜制作非常昂贵。另外,复杂工艺的设计规则也非常复杂,工程师需要许多时间去学习,这也增加了NRE成本。对于由先进制程制造的芯片,每块芯片的毛较使用落后制程制造的芯片要高,但是高昂的NRE成本意味着由先进制程制作的芯片需要更多的销量才能实现真正盈利。这使得芯片设计和制造所需要的资本越来越高,而无力负担先进工艺制程的中小厂商则不得不继续使用较旧的工艺。这也部分地打破了摩尔定律 “投资发展制程-芯片生产成本降低-用部分利润继续投资发展制程”的逻辑。  随着摩尔定律背后的逻辑慢慢失效,半导体行业也慢慢地与钢铁,石油等传统大工业越来越像:进入门槛高,资金需求大,之前几个工程师孤军奋战在自家车库里设计出商用芯片的浪漫故事不再出现,因为缺少资金的支持不可能使用先进工艺,而不使用先进工艺在市场上就缺乏竞争力。对于大公司而言,由于先进工艺需要的资本越来越多,意味着研发新产品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市场上的策略从拼命做新产品与竞争对手死磕变成了如何降低风险在市场上坚持下来。于是,伴随着2008年后的资本宽松,我们在这两年看到了半导体行业前所未见的公司兼并与重组。年我们都看到了数千亿美金的总收购额,而今天我们更是看到了看到了博通和高通“火星撞地球”式的千亿美元合并案。这轮兼并也是半导体行业走向成熟期的标志之一,意味着将来一方面使用先进工艺的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手机、处理器等豪强兼并的传统市场上的玩家都是巨头,新玩家几乎不可能去挑战这些巨头。  半导体行业的机会在于智能机器  那么,是不是说半导体行业已经没有机会了呢?并不是!但是,要寻找机会,必须要把眼光从传统半导体市场移开,去看新兴市场。在今天,这个新兴市场就是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智能机器市场。  什么是智能机器?举个例子,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在各个角落铺开海量传感器随时监控各条道路的交通流量,汇总信息到云端服务器,经过人工智能算法计算后智能调整每个交通灯的红绿灯时间。这一整个系统就符合智能机器的定义,但是这个机器的很多部分是无形的。在智能机器中,就孕育着半导体行业的新机会。不妨看看一个智能机器中会用到多少新的芯片吧!如果将智能机器与人体相类比的话,会需要以下部分:  *大脑:核心处理器芯片,负责执行算法。深度学习中使用的计算芯片和通常的CPU甚至GPU都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重新设计,这也是处理器领域的一个新机遇。Google推出了TPU,Nvidia即将推出开源的DLA,Amazon和都在使用FPGA加速云计算,而在终端边缘计算如何设计效率最高的芯片目前还没有定论,目前和未来几年内可以说是深度学习相关处理器芯片发展的黄金时期。  *五官:传感器芯片,负责从环境中感知信息。海量的物联网节点需要的传感器根据不同的感应信号和功耗、灵敏度需求会有一个巨量的长尾市场,“长尾”的意思就是不同的品类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市场,而不会有一款通用的传感器来吃下整个市场。  *神经:无线连接芯片,负责把传感器的信号传回云端。无线连接需要做到超低功耗,目前的IoT无线连接技术在人体植入芯片等地方还无法达到要求,所以还有许多路要走,同时也会出现许多新的公司和新的技术,为射频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由此可见,智能机器离不开芯片,而且随着机器的进化,芯片也会随之进化,芯片这一行并不会缺活干。 随着机器用途、种类的越来越多,芯片的需求也会大量增长。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之前的芯片和机器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半导体领域的强劲增长来源于个人电脑PC的普及;在本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半导体行业萎靡了几年,但是之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半导体行业再次恢复了强劲增长。PC,智能手机等都是典型的新机器;而下一代智能机器则会比PC和智能手机的市场量远远要大,因此对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市场的驱动力要远远大于之前的两波增长。
(原标题:火星撞地球:博通收购高通背后的深度分析)
(责任编辑:DF354)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华为、阿里、中兴……这些中国“行业老大”怎么“得罪”美国了?
【编辑/刘姝蓉 统筹/陈威】今日(1月15日),据外媒消息,美国国会两位重量级议员发起一项议案,拟禁止政府机构采购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的华为、大唐及中兴产品和服务。美国之音报道称,由得克萨斯州的共和党众议员科纳韦和怀俄明州的众议员切尼提出的H.R. 4747“美国政府通讯保护法案”援引美国情报界的报告指出,这些电信公司时常受制于国家政策,并曾与中国政府共享一些敏感信息。
大白新闻注意到,2018年,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开局不利。继中国蚂蚁金服公司收购美国速汇金公司遭美当局否决后,美国电信公司AT&T与华为的合作上星期也宣告流产。
中国企业进军美国开年不利
据美媒报道称,美国国会两位重量级议员发起一项议案,拟禁止政府机构采购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的华为、大唐及中兴产品和服务。由得克萨斯州的共和党众议员科纳韦和怀俄明州的众议员切尼提出的H.R. 4747“美国政府通讯保护法案”援引美国情报界的报告指出,这些电信公司时常受制于国家政策,并曾与中国政府共享一些敏感信息。该法案提出禁止政府采购或使用这些公司的电信设备或服务,禁止把他们的设备和服务作为美国电信设施的核心技术组成部分。
美国的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从2011年开始多次在年度报告中指出,华为等公司的装置可以让中国政府存取美国敏感资料。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2012年就曾因国家安全原因而要求美国电信公司不要与华为和另一家中国公司中兴(ZTE)合作。
该提案已于1月9日被提交到美国国会。在通过美国政府改革委员会的审议和批准后,按照程序将由众议院投票表决,通过后提交到参议院,最终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后才会成为生效的法律。
据悉,这是继中国蚂蚁金服公司收购美国速汇金公司遭美当局否决后,美国电信公司AT&T与华为的合作上星期也宣告流产。而这一议案的提出无疑是开年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中国进军美国迎头遭遇的第三棒。
针对美方拒绝了蚂蚁金服收购美国速汇金的申请一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本月3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我们多次说过,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中国政府一贯鼓励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外开展投资合作。同时,我们也希望美方能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兴业提供一个公平的、可预期的环境。我们愿同美方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更大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利益。”
1月11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很遗憾地看到,有关中国的企业在美开展的正常商业性投资并购,再次因为所谓的“国家安全”的原因受阻。我们鼓励中国企业合理合法的“走出去”,开展投资并购业务,既是企业自身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完全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企业遵守市场的规则,自主进行决策,尊重当地的法律。
高峰称,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近期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有所抬头,甚至有时会占到上风。我想强调的是,反对保护主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
另外,就在几天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2017年度知识产权保护的报告,将淘宝网等3家中国电商平台以及北京秀水市场等6家中国线下市场列入“恶名市场”黑名单,这也使得中国公司在这个榜单上占比达到20%。
阿里巴巴集团对此发表公开声明称:阿里巴巴再次成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高度政治化环境下的牺牲品。“多年来,阿里已拥有一套严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能够保护全世界范围内权利人的知识产权。”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说,如今已有超过10万个品牌入驻了阿里巴巴旗下各电商平台经营,涵盖了75%的全球最具商业价值消费品牌,“难道这些品牌商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选择吗?”
“去年阿里巴巴知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郑俊芳说,整个2017年,阿里巴巴主动删除的疑似侵权链接中,97%一上线即被封杀,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对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阿里巴巴的数据并没有直接反映淘宝网销售假货问题的范围和现状,只是暗示其反侵权行动取得了进展。美方称,大批侵权商品仍然在淘宝网销售,并称淘宝在打假方面“似乎只是协助国际品牌,而非中小企业”。
阿里平台治理部的声明写道:“如果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政府有意见,应直接向中国政府提出,而不应把阿里巴巴变成双方争议的人质。”
中国企业如何突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移动运营商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放弃与华为合作,不在美国售卖华为智能手机。针对华为进军美国受阻,人民日报社旗下《国际金融报》刊文称,此前,美国18名国会议员联名致信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要求FCC对华为与AT&T的合作展开调查,这很可能是双方合作失败的根源。
如许多媒体和分析所言,此次合作告吹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即华为遭遇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所谓的国家安全、绿色标准等都是新型贸易壁垒的最好托词。
文章称,国家从政治层面进行博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但从华为等中国跨国企业的角度而言,也不能只是“在商言商”,只从产品价格给美国民众带来利益,还要让这份“美国利益”落地,尤其是要注重与美国供应商组织、消费团体的沟通,发挥好他们在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局中人”作用。
国内舆论一个普遍的论点是,华为是中美暗战的牺牲品,这只是说对了其中的一部分。特朗普在狂热的贸易保护主义气氛下当选美国总统,“美国优先”以及“让美国再次伟大”,必然加剧全球第一与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但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是针对全球的,包括韩国、日本、英国、欧盟等在内的美国盟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打击。
文章写道,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府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国领导人屡次在国际舞台上为全球治理体系转型建言献策,展示了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全球化”的意愿和能力,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智慧和形象。这一系列推进“新型全球化”的国家行动,必然改善华为等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生存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没有作为的空间,其实,在相同的政策环境下,企业的作为空间还是相当大的,只有企业行动与国家行动相得益彰,才能使华为们挣脱贸易保护主义的束缚。
此次与AT&T合作取消将对华为挺进美国市场造成不小的影响。美国手机市场是“运营商主导型”,美国三大移动运营商销售占比达80%-90%。虽然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名中,华为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一,在美国市场份额仅占0.5%。
应该说,华为手机进入美国市场,对营运商和美国广大消费者来说,是利益最大化的,与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战略并不违背。事实上,在很多时候,贸易保护主义保护的是少数人,例如欧美保护农产品,实际上农民占这些国家总人数不足10%,钢铁、纺织在这些国家属于夕阳产业,就业人数越来越少。
为何在很多时候,“多数人”却输给了“少数人”?我们可以从贸易政治经济学、集体行动理论中找到答案。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是打着经济问题幌子的政治问题。在贸易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中,究竟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还是贸易自由政策,利益集团发挥着很大的影响力。虽然总的来说,贸易政策制定的逻辑起点是国家利益,但很大程度上是一国各种利益集团政治角逐的结果。
集体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是否被政府采纳不在于受益或受损的人数多少,而在于利益集团的集体行为是否有效。事实上,华为进入美国市场有利于美国大多数民众福利最大化。但是,从理论上来讲,小利益集体更容易达成有效行动,因为其贸易保护的单个平均收益最大。
也就是说,可能受到华为冲击的本土品牌或利益集团是“少数人”,而他们的行动远比美国消费者“多数人”更有效,阻止华为进入美国并非完全出自美国国家利益,而是少数政客或利益集团的博弈筹码。
该文作者认为,贸易政策更多是一种政治均衡,而不简单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华为不仅仅要关注能否给美国消费者、营运商在价格上带来利益,还要关注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等对贸易政策的影响因素等,要在美国政治规则下争取更多的“局中人”,如代表营运商、消费者利益的组织,由他们来打破被少数利益集团所扭曲的“美国利益”。【资料来源:环球网、联合早报、外交部官网、商务部官网、国际金融报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华为手机进军美国市场再受阻 “美国梦”何时能实现?华为手机进军美国市场再受阻 “美国梦”何时能实现?极黑科技百家号近日,华为手机进入美国再次受阻的消息在业界形成热议。据路透社报道,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美国议员敦促AT&T终止与华为的一切商业往来,并反对中国移动进入美国市场。此前,美国18名国会议员联名致信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要求FCC对华为与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合作展开调查,这很可能是双方合作失败的根源。AT&T是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此前媒体报道称AT&T已经与华为签约,华为借此进军美国市场,但就在市场以为华为会在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布合作产品时,AT&T在最后一刻取消了这一合作计划。多家媒体报道称,AT&T和华为合作计划流产,许是受到了美国监管方面的压力。18名美国国会议员联名致信联邦通信委员会,以国家安全为由,呼吁调查华为与AT&T的合作。遭遇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等新型贸易壁垒正如许多媒体和分析所言,此次合作告吹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其中就有非市场因素。华为遭遇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所谓的国家安全、绿色标准等都是新型贸易壁垒的最好托词。国家从政治层面进行博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但从华为等中国跨国企业的角度而言,也不能只是“在商言商”,只从产品价格给美国民众带来利益,还要让这份“美国利益”落地,尤其是要注重与美国供应商组织、消费团体的沟通,发挥好他们在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局中人”作用。特朗普“美国优先” “让美国再次伟大” 加剧贸易摩擦国内舆论一个普遍的论点是,华为是中美暗战的牺牲品,这只是说对了其中的一部分。特朗普在狂热的贸易保护主义气氛下当选美国总统,“美国优先”以及“让美国再次伟大”,必然加剧全球第一与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但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是针对全球的,包括韩国、日本、英国、欧盟等在内的美国盟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打击。业内普遍认为这是美国对本土厂商的一种贸易保护的手段,但换个角度来看,还有哪些原因?政府对运营商影响极大 华为在美国市场缺乏利益捆绑在美国,政府、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利益捆绑极深,一时之间难以由外力打破,政府对运营商的影响力与掌控力极大。另外是苹果、高通与AT&T甚至是三星在美国的股东层却是有高度的重合,对于华为的进入,它们的立场是一致的,因为无论是苹果高通或者三星赚钱,这三家的股东均能从其中分利,平时打的你死我活,但股东们不会撕破脸,因为肉终归在锅里。但华为赚钱,不会给以华尔街为首的大股东们带来半分利益,这也就意味着华为来到美国市场,在这些巨头看来,就是一个纯粹的搅局者,它带来的危机要大于利益。因为无论如何,华为若与AT&T达成合作,将在高端市场给苹果、三星带来一定压力。也有业内透露,这次美国国会议员的邮件可能还有受到游说力量的影响,主要是一些与华为有竞争业务的公司。据悉2012年针对华为的调查,就有思科等游说力量的推波助澜。华为很强 但没强到美国市场非你不可的地步有人认为,美国日益强烈的保护主义和商业泛政治化趋势或将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但从另一面来看,可能在于华为在智能手机层面的核心竞争力尚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美国可以完全拒绝你,而不受损失,因为华为进入美国,是一个完全的竞争者,而美国市场并不能从华为身上获得利益。在智能手机业务层面,华为在软硬件核心技术层面不如苹果三星,在软件层面,也缺乏自身的独立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华为进入美国市场,它的资源与能力并不能与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形成互补,或者说,可以以更尖端的技术来提升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技术水平。前面说了,它除了带来竞争,给消费者更便宜的手机选项之外,确实对于美国智能手机行业没有太大益处。我们知道,三星也有军工背景,三星是上市公司是原因之一,但美国市场能够容纳三星还在于另一层面的原因。即在智能手机市场,三星掌控着半导体、芯片、存储器与显示面板等几乎所有智能手机硬件领域的核心技术与零部件,三星最初就是苹果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供应NAND闪存和DRAM存储芯片。iPhone的面板和内存依赖三星供应,CPU也需要三星代工。数据显示,从CPU、存储器到液晶面板,三星是全球第一,芯片代工全球第四。三星虽然与苹果在全球各个市场展开全面的竞争,但从过去到如今,它在显示面板、NAND闪存和DRAM存储芯片、图像传感器、摄像头、CPU以及其他硬件领域甚至是代工领域,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角色不可或缺。苹果也高度依赖三星,三星能补齐美国智能手机市场所欠缺的技术与短板并被美国智能手机市场所依赖,美国市场有能力拒绝三星吗?虽然说,美国市场不是一家完全开放的自由市场,它对于国内市场的保护要远大于欧洲市场,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拒绝全球最为尖端的科技与技术产品。不善游说不懂美国市场PR 政治舆论公关能力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于华为在政治公关层面的能力太过欠缺,要知道,美国的游说体制在其政经议案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华为的企业文化有一大特点是过于封闭,神秘,注重埋头苦干,不善舆论公关,导致美国对于华为的成见与猜忌越来越深,这导致华为在美国市场的一系列收购均以失败告终。比如2008年,华为联手贝恩资本收购3com,但以失败告终;2010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无线网络设备业务受阻;2010年,华为参与Sprint招标进军美国,但因被扣上安全问题的帽子而受阻;2011年华为试图收购美国一家服务器技术企业3Leaf,审查机构要求华为必须放弃,否则将向总统奥巴马建议下令解除此项收购,可见其对华为的警惕与成见有多深。但对于外界一直传言的关于华为的军方背景会给美国政府造成恐慌,华为却并未基于此进行舆论公关,只是一直承诺自己的产品不会导致任何形式的安全问题与信息泄漏,也没有从根本上提出切实有力的证据与技术原理来说明其设备不会危及美国通讯安全。而是一直傲娇的表态是你美国人民不接受我,是你们的损失。华为长期采取刻意低调、回避媒体的公关态度,拒绝公布详细的股东结构,只称股份完全由职员持有。说到底,也在于华为在应对这类美国游说与听证以及质疑中的各种经验和能力也有不足。华为一直承诺自己的产品不会导致任何形式的信息泄漏,但是这种说辞太弱,特别是华为的通信设备又要用到许多政府相关的公共设施上。从2001年华为在德克萨斯成立北美分公司FutureWei,到2012年10月遭遇美国国会调查被迫退出美国电信设备市场,华为在美国的经历一波三折,其间的多次并购都以失败告终。尽管阻力重重,华为并未就此放弃美国市场,而是尝试曲线进入美国。“华为手机不能进入美国运营商网络,是华为的重大损失,是运营商的损失,也是美国消费者的损失。”在CES展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这样表示。华为自1996年走出国门以来,用20多年的时间确立了其在国际通信行业的领先地位。华为国际化脚步不动摇 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华为的国际化路径基本上延续了它在中国国内市场所采用的“农村包围城市”、先易后难的策略。从俄罗斯,到非洲,到东南亚,到中东,到欧洲,再到北美、日本市场等等,华为构建了一个全球性的市场网络与研发平台。目前,华为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范围覆盖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华为从1997年8月起开拓拉美国家市场,先后在巴西、厄瓜多尔等9个拉美国家设立了13个代表处,成功进入孟加拉、巴基斯坦和印度市场。2000年,华为公司合同销售额超过26.5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2001年,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华为10 GSDH光网络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3年10月华为获得欧洲电信运营商Inquam公司CDMA450项目合同,进入葡萄牙、德国、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典等国家CDMA450移动系统市场。Inquam公司CFO指出,“华为公司的活力和强大的研发实力”是他们选择华为的关键所在。2004年华为在英国设立欧洲地区总部,将海外拓展的重点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转向了欧美主流高端市场。华为最终在2005年成为英国电信公司的设备供应商。2005年11月华为与全球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沃达丰集团(Vodafone)签订了全球采购框架协议。从2006年开始,华为为沃达丰运营的21个国家提供定制手机。以此为契机,华为在欧洲通过“运营商网络+定制手机”的模式迅速打开了欧洲手机市场,也为未来华为高端手机进入欧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华为在欧洲的销售收入达到1565亿元,占总收入的30%,成为华为最大的海外市场。GfK数据显示,2016年华为手机在全球有33个国家市场份额超过15%,另有18个国家市场份额超过20%,其中接近半数为欧洲国家。无论是运营商业务还是手机业务,华为在欧洲市场都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在欧洲市场的攻伐战略中,运营商更看重的是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华为认为高性价比的产品,加上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是华为屡屡获得海外运营商订单的一个主要原因。华为的“美国梦” 何时能实现?于华为而言,美国梦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这不仅仅是自身的技术与能力、文化与沟通等企业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行业问题、政治博弈问题。因为通信行业本身涉及国家安全,这一行业特性所导致的美国政府监管阻扰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对于美国的运营商而言,华为,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要了解、接受华为,似乎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阻力重重,华为依然在尝试曲线进入美国,任正非对华为手机进军美国市场寄予厚望。他在一次内部讲话中强调,“华为整个公司只有把战线变得尖尖的,才能突破美国对我们的封锁。否则就把公司的能力拉得平平的了,什么城墙都攻不破。”华为会把这个“尖尖的战线”放在哪里呢?华为的美国梦何时才能实现呢?这不仅是华为的美国梦,也是中国企业的美国梦。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极黑科技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最新奇、最好玩、最黑科技的产品推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