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的中国公司谈到在中国投资什么最好

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学到了什么?听听参会的中国投资者怎么说|巴菲特股东大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学到了什么?听听参会的中国投资者怎么说
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学到了什么?听听参会的中国投资者怎么说
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学到了什么?听听参会的中国投资者怎么说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孙铭蔚 记者 葛佳 来源:澎湃新闻伯克希尔o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座无虚席。东方IC 图“股神”沃伦o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执掌的伯克希尔o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已成为“中国朝圣者”的欢乐海洋。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了解,与往年一样,2018年伯克希尔公司年度股东大会的参会人员中,中国人依然占了很大比例,这其中有不少中国投资界人士慕名前来膜拜价值投资的,也有跟随各类游学参观团来“取真经”的。从2017年开始,诺德基金每年会安排优秀员工到美国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对巴菲特股东大会一直有浓厚兴趣的兴全基金2018年再次在会议场地附近举办了中国投资人酒会,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已经是第三次来参会。此外,还有大量私募基金从业人员自行前来参会,他们或者是一两人过来,或者是一整个团队一起来。有几个非官方数字被现场参会人士反复提及:2018年,从全球各地来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人数超过5万人,其中华人占到1万人,可能还更多。凌晨2时排队才能占到好的座位“其实这次来也是蛮偶然的,我有个在纽约做投资的朋友帮我留了一张票。于是我临时起意,就这么一个人过来了。”世诚投资董事总经理陈家琳对澎湃新闻记者说。陈家琳是第一次参加伯克希尔o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旅途颇为奔波,从上海十几个小时飞赴飞美国芝加哥,本来计划好可以直接转机,但飞机因故障延误4个小时,到奥马哈住下已经是凌晨了,前后折腾了差不多24个小时。“我们6点多起床去排队,到了主会场一看几乎全坐满了,座位很难找,好不容易找到个位置,幸好视野不错。”同样是第一次参会的诺德基金资深研究员孙小明由于初来乍到,最终坐到了离主席台距离较远的“山顶”位置。不过,他对于从上海出发到达美国波士顿再经夏诺特转机到奥马哈这一路颠簸,觉得十分值得,“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再来。”即使是第五次参会的亚洲价值资本董事长黄谷涵,2018年也被参会者热情给震撼到了。“今年我们是凌晨四点起床,五点到现场去排队,结果没想到排在前面的人已经很多了,之前每年我们都是坐在比较前面的位置,今年是第一次坐到二楼。听说这次凌晨两点多去排队才能拿到比较好的位置,从这边就看得出来今年与会人的热情了。”黄谷涵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基本每次都会提前3个月规划,巴菲特的凝聚力是让他印象深刻的地方。“我们这次是5月1日从波士顿出发,先去参观MIT CSAIL(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之后再去纽约并参观当地的金融机构跟大家聊一下对2018年市场的看法,最后才转机去奥马哈。”黄谷涵说,每年参加时都会去东岸或西岸有名的公司拜访,虽然这样行程安排并不轻松,而且每天的交流对体力耗费也大,但对于思考的冲击也相对高,是很棒的学习旅程。作为国内公募基金行业较为推崇价值投资的人,2018年已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连续第三次踏上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就好比你喜欢一个歌星,平时会买他的唱片听,但和现场看演唱会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杨德龙说,作为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亲自主持会议,跟大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近年来,每次都有传言本届可能是巴菲特最后一次亲自主持股东大会,因为他和芒格都年事已高,将来不一定有太多机会面对面的交流。“凌晨4点,我有朋友提前来排队占座,当时就已经排起了长龙。巴菲特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受人敬仰的‘股神’。每次到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都能切身体会到大家对巴菲特崇拜的心情。”杨德龙说,能否真的学到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因人而异的。大家不远万里过来,主要是怀着一种崇拜的心情,希望能亲身受到一些感染。成就“股神”的安静小镇也只有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末,小镇奥马哈才变身投资者的朝圣地,迎来一年一度的繁华与热闹。奥马哈小镇位于密苏里河畔,总面积仅有307平方公里,甚至不足上海的5%。出生在奥马哈的巴菲特,在读完哥伦比亚商学院之后,于1956年搬回奥马哈,两年后买下了自己的房子,并一直居住至今。几位受访者对奥马哈的印象都是“小”。“酒店我定得比较晚,因此住在机场附近,原来以为机场到会场会比较远一些,没想到其实也就两公里,大概开个三四分钟就到了,可见奥马哈是真的很小。”陈家琳说。但正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孕育出了“股神”巴菲特,这可能要归结于它的另一个标签——安静。“这个小镇大部分都是很安静、平和、特别干净,对我的启发是做金融不一定要在华尔街这种热恼且拥挤的地方,这里的安静其实可以更帮助做价值投资的我们思考。像我自己也把公司选在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区域,就是希望能有个安静的空间让我们对公司有足够的调研、分析与思考。”黄谷涵说。陈家琳也表示,可能正因为它的小,才诞生了伯克希尔o哈撒韦这样伟大的公司。“有时候离信息太近,也伴随着很多的噪音。可能相对清净的环境更有利于独立思考。”取真经难不难?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如“朝圣”般赴奥马哈参加股东大会,几乎都是巴菲特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的拥趸者。孙小明听完股东大会全部问答环节后坚定了自己长期进行价值投资的理念,对能力圈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来到现场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感受和理解都会比较深刻,就像去公司调研,亲自去和听别人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投资算得上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每个人都在说自己是价值投资,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孙小明说,2017年一整年,整个市场都处于白马行情,大家都谈价值投资,但是白马股涨得过多了,高估之后也就不再是好的价值投资,而是需要回归合理价格区间。陈家琳也认为,价值投资贵在坚持。“巴菲特在开场回答问题之前讲了他1942年十几岁的时候一个投资的故事,想说明的就是买股票只需要坚持一个简单的理念,就是长期的坚持,你知道你做的是什么。” 他表示,价值投资作为投资方法,一定能在国内资本市场生根发芽,只是需要时间。“因为作为世界价值投资的指标,(巴菲特股东大会)每年都会吸引世界许多价值投资领域的专家共同来参与盛会,而每个人都怀着发自内心的热情参与其中。最初的想法是粉丝想要去追星的概念,但去了之后能近距离观察巴菲特,并且通过大会现场安排、系列活动参与还要实际走访奥马哈这座城市,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巴菲特的简单跟执着,同时也让我们借由这些认知来修正自己,而这些感受跟体会是无法通过荧幕了解的。”黄谷涵称,投资本质上是对过往错误的纠正,自己跟着巴菲特的逻辑走,每年一点一点的修正再修正,巴菲特的金句“要做他说的,说他做的”,让他印象深刻,这种精神应该也是所有金融人都要有的态度。宜信海外非银信贷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潘亦婷虽然此前也看过其他年份的股东大会实录,但她觉得亲临现场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到底什么是价值投资,怎么能做到长期投资,是什么成就了巴菲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这几天大家体会深刻,收获特别大!”“如果明年及以后,巴菲特还继续出席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我们还会继续来奥马哈‘朝圣’,不遗余力的把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推荐给A股市场投资者。”杨德龙说,国内很多投资者喜欢追涨杀跌,到处打探消息,每天受行情波动的折磨,完全找不到投资的乐趣。巴菲特做投资则非常简单,他办公室只有一堆上市公司年报和华尔街日报,还有一部电话,连一台看行情的电脑都没有,更不会看华尔街众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他是真正用做企业的眼光来挑选公司和管理层,丝毫不在意短期股价的波动。知易行难,也有参会人士感慨,要想在A股市场上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政策面对于A股的影响不言而喻,再加上一些行业虽然业绩增速有目共睹,但财务报表又有许多玄机;散户为参与主体令市场投资氛围过浓,这些都表明A股市场离成熟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关键词: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学到什么 中国投资者这么说|巴菲特股东大会|巴菲特|价值投资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学到什么 中国投资者这么说
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学到什么 中国投资者这么说
  原标题: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学到了什么?听听参会的中国投资者怎么说
伯克希尔o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座无虚席。东方IC 图
  “股神”沃伦o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执掌的伯克希尔o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已成为“中国朝圣者”的欢乐海洋。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与往年一样,2018年伯克希尔公司年度股东大会的参会人员中,中国人依然占了很大比例,这其中有不少中国投资界人士慕名前来膜拜价值投资的,也有跟随各类游学参观团来“取真经”的。
  从2017年开始,诺德基金每年会安排优秀员工到美国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对巴菲特股东大会一直有浓厚兴趣的兴全基金2018年再次在会议场地附近举办了中国投资人酒会,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已经是第三次来参会。此外,还有大量私募基金从业人员自行前来参会,他们或者是一两人过来,或者是一整个团队一起来。
  有几个非官方数字被现场参会人士反复提及:2018年,从全球各地来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人数超过5万人,其中华人占到1万人,可能还更多。
  凌晨2时排队才能占到好的座位
  “其实这次来也是蛮偶然的,我有个在纽约做投资的朋友帮我留了一张票。于是我临时起意,就这么一个人过来了。”世诚投资董事总经理陈家琳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陈家琳是第一次参加伯克希尔o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旅途颇为奔波,从上海十几个小时飞赴飞美国芝加哥,本来计划好可以直接转机,但飞机因故障延误4个小时,到奥马哈住下已经是凌晨了,前后折腾了差不多24个小时。
  “我们6点多起床去排队,到了主会场一看几乎全坐满了,座位很难找,好不容易找到个位置,幸好视野不错。”同样是第一次参会的诺德基金资深研究员孙小明由于初来乍到,最终坐到了离主席台距离较远的“山顶”位置。不过,他对于从上海出发到达美国波士顿再经夏诺特转机到奥马哈这一路颠簸,觉得十分值得,“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再来。”
  即使是第五次参会的亚洲价值资本董事长黄谷涵,2018年也被参会者热情给震撼到了。“今年我们是凌晨四点起床,五点到现场去排队,结果没想到排在前面的人已经很多了,之前每年我们都是坐在比较前面的位置,今年是第一次坐到二楼。听说这次凌晨两点多去排队才能拿到比较好的位置,从这边就看得出来今年与会人的热情了。”
  黄谷涵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基本每次都会提前3个月规划,巴菲特的凝聚力是让他印象深刻的地方。
  “我们这次是5月1日从波士顿出发,先去参观MIT CSAIL(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之后再去纽约并参观当地的金融机构跟大家聊一下对2018年市场的看法,最后才转机去奥马哈。”黄谷涵说,每年参加时都会去东岸或西岸有名的公司拜访,虽然这样行程安排并不轻松,而且每天的交流对体力耗费也大,但对于思考的冲击也相对高,是很棒的学习旅程。
  作为国内公募基金行业较为推崇价值投资的人,2018年已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连续第三次踏上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就好比你喜欢一个歌星,平时会买他的唱片听,但和现场看演唱会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杨德龙说,作为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亲自主持会议,跟大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近年来,每次都有传言本届可能是巴菲特最后一次亲自主持股东大会,因为他和芒格都年事已高,将来不一定有太多机会面对面的交流。
  “凌晨4点,我有朋友提前来排队占座,当时就已经排起了长龙。巴菲特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受人敬仰的‘股神’。每次到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都能切身体会到大家对巴菲特崇拜的心情。”杨德龙说,能否真的学到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因人而异的。大家不远万里过来,主要是怀着一种崇拜的心情,希望能亲身受到一些感染。
  成就“股神”的安静小镇
  也只有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末,小镇奥马哈才变身投资者的朝圣地,迎来一年一度的繁华与热闹。
  奥马哈小镇位于密苏里河畔,总面积仅有307平方公里,甚至不足上海的5%。出生在奥马哈的巴菲特,在读完哥伦比亚商学院之后,于1956年搬回奥马哈,两年后买下了自己的房子,并一直居住至今。
  几位受访者对奥马哈的印象都是“小”。
  “酒店我定得比较晚,因此住在机场附近,原来以为机场到会场会比较远一些,没想到其实也就两公里,大概开个三四分钟就到了,可见奥马哈是真的很小。”陈家琳说。
  但正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孕育出了“股神”巴菲特,这可能要归结于它的另一个标签——安静。
  “这个小镇大部分都是很安静、平和、特别干净,对我的启发是做金融不一定要在华尔街这种热恼且拥挤的地方,这里的安静其实可以更帮助做价值投资的我们思考。像我自己也把公司选在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区域,就是希望能有个安静的空间让我们对公司有足够的调研、分析与思考。”黄谷涵说。
  陈家琳也表示,可能正因为它的小,才诞生了伯克希尔o哈撒韦这样伟大的公司。“有时候离信息太近,也伴随着很多的噪音。可能相对清净的环境更有利于独立思考。”
  取真经难不难?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如“朝圣”般赴奥马哈参加股东大会,几乎都是巴菲特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的拥趸者。
  孙小明听完股东大会全部问答环节后坚定了自己长期进行价值投资的理念,对能力圈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来到现场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感受和理解都会比较深刻,就像去公司调研,亲自去和听别人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什么样的投资算得上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每个人都在说自己是价值投资,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孙小明说,2017年一整年,整个市场都处于白马行情,大家都谈价值投资,但是白马股涨得过多了,高估之后也就不再是好的价值投资,而是需要回归合理价格区间。
  陈家琳也认为,价值投资贵在坚持。“巴菲特在开场回答问题之前讲了他1942年十几岁的时候一个投资的故事,想说明的就是买股票只需要坚持一个简单的理念,就是长期的坚持,你知道你做的是什么。” 他表示,价值投资作为投资方法,一定能在国内资本市场生根发芽,只是需要时间。
  “因为作为世界价值投资的指标,(巴菲特股东大会)每年都会吸引世界许多价值投资领域的专家共同来参与盛会,而每个人都怀着发自内心的热情参与其中。最初的想法是粉丝想要去追星的概念,但去了之后能近距离观察巴菲特,并且通过大会现场安排、系列活动参与还要实际走访奥马哈这座城市,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巴菲特的简单跟执着,同时也让我们借由这些认知来修正自己,而这些感受跟体会是无法通过荧幕了解的。”黄谷涵称,投资本质上是对过往错误的纠正,自己跟着巴菲特的逻辑走,每年一点一点的修正再修正,巴菲特的金句“要做他说的,说他做的”,让他印象深刻,这种精神应该也是所有金融人都要有的态度。
  宜信海外非银信贷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潘亦婷虽然此前也看过其他年份的股东大会实录,但她觉得亲临现场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到底什么是价值投资,怎么能做到长期投资,是什么成就了巴菲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这几天大家体会深刻,收获特别大!”
  “如果明年及以后,巴菲特还继续出席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我们还会继续来奥马哈‘朝圣’,不遗余力的把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推荐给A股市场投资者。”杨德龙说,国内很多投资者喜欢追涨杀跌,到处打探消息,每天受行情波动的折磨,完全找不到投资的乐趣。巴菲特做投资则非常简单,他办公室只有一堆上市公司年报和华尔街日报,还有一部电话,连一台看行情的电脑都没有,更不会看华尔街众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他是真正用做企业的眼光来挑选公司和管理层,丝毫不在意短期股价的波动。
  知易行难,也有参会人士感慨,要想在A股市场上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政策面对于A股的影响不言而喻,再加上一些行业虽然业绩增速有目共睹,但财务报表又有许多玄机;散户为参与主体令市场投资氛围过浓,这些都表明A股市场离成熟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学到了什么?听听参会的中国投资者怎么说
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座无虚席。东方IC 图
“股神”沃伦·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执掌的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已成为“中国朝圣者”的欢乐海洋。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了解,与往年一样,2018年伯克希尔公司年度股东大会的参会人员中,中国人依然占了很大比例,这其中有不少中国投资界人士慕名前来膜拜价值投资的,也有跟随各类游学参观团来“取真经”的。
从2017年开始,诺德基金每年会安排优秀员工到美国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对巴菲特股东大会一直有浓厚兴趣的兴全基金2018年再次在会议场地附近举办了中国投资人酒会,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已经是第三次来参会。此外,还有大量私募基金从业人员自行前来参会,他们或者是一两人过来,或者是一整个团队一起来。
有几个非官方数字被现场参会人士反复提及:2018年,从全球各地来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人数超过5万人,其中华人占到1万人,可能还更多。
凌晨2时排队才能占到好的座位
“其实这次来也是蛮偶然的,我有个在纽约做投资的朋友帮我留了一张票。于是我临时起意,就这么一个人过来了。”世诚投资董事总经理陈家琳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陈家琳是第一次参加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旅途颇为奔波,从上海十几个小时飞赴飞美国芝加哥,本来计划好可以直接转机,但飞机因故障延误4个小时,到奥马哈住下已经是凌晨了,前后折腾了差不多24个小时。
“我们6点多起床去排队,到了主会场一看几乎全坐满了,座位很难找,好不容易找到个位置,幸好视野不错。”同样是第一次参会的诺德基金资深研究员孙小明由于初来乍到,最终坐到了离主席台距离较远的“山顶”位置。不过,他对于从上海出发到达美国波士顿再经夏诺特转机到奥马哈这一路颠簸,觉得十分值得,“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再来。”
即使是第五次参会的亚洲价值资本董事长黄谷涵,2018年也被参会者热情给震撼到了。“今年我们是凌晨四点起床,五点到现场去排队,结果没想到排在前面的人已经很多了,之前每年我们都是坐在比较前面的位置,今年是第一次坐到二楼。听说这次凌晨两点多去排队才能拿到比较好的位置,从这边就看得出来今年与会人的热情了。”
黄谷涵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基本每次都会提前3个月规划,巴菲特的凝聚力是让他印象深刻的地方。
“我们这次是5月1日从波士顿出发,先去参观MIT CSAIL(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之后再去纽约并参观当地的金融机构跟大家聊一下对2018年市场的看法,最后才转机去奥马哈。”黄谷涵说,每年参加时都会去东岸或西岸有名的公司拜访,虽然这样行程安排并不轻松,而且每天的交流对体力耗费也大,但对于思考的冲击也相对高,是很棒的学习旅程。
作为国内公募基金行业较为推崇价值投资的人,2018年已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连续第三次踏上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
就好比你喜欢一个歌星,平时会买他的唱片听,但和现场看演唱会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杨德龙说,作为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亲自主持会议,跟大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近年来,每次都有传言本届可能是巴菲特最后一次亲自主持股东大会,因为他和芒格都年事已高,将来不一定有太多机会面对面的交流。
“凌晨4点,我有朋友提前来排队占座,当时就已经排起了长龙。巴菲特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受人敬仰的"股神"。每次到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都能切身体会到大家对巴菲特崇拜的心情。”杨德龙说,能否真的学到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因人而异的。大家不远万里过来,主要是怀着一种崇拜的心情,希望能亲身受到一些感染。
成就“股神”的安静小镇
也只有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末,小镇奥马哈才变身投资者的朝圣地,迎来一年一度的繁华与热闹。
奥马哈小镇位于密苏里河畔,总面积仅有307平方公里,甚至不足上海的5%。出生在奥马哈的巴菲特,在读完哥伦比亚商学院之后,于1956年搬回奥马哈,两年后买下了自己的房子,并一直居住至今。
几位受访者对奥马哈的印象都是“小”。
“酒店我定得比较晚,因此住在机场附近,原来以为机场到会场会比较远一些,没想到其实也就两公里,大概开个三四分钟就到了,可见奥马哈是真的很小。”陈家琳说。
但正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孕育出了“股神”巴菲特,这可能要归结于它的另一个标签——安静。
“这个小镇大部分都是很安静、平和、特别干净,对我的启发是做金融不一定要在华尔街这种热恼且拥挤的地方,这里的安静其实可以更帮助做价值投资的我们思考。像我自己也把公司选在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区域,就是希望能有个安静的空间让我们对公司有足够的调研、分析与思考。”黄谷涵说。
陈家琳也表示,可能正因为它的小,才诞生了伯克希尔· 哈撒韦这样伟大的公司。“有时候离信息太近,也伴随着很多的噪音。可能相对清净的环境更有利于独立思考。”
取真经难不难?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如“朝圣”般赴奥马哈参加股东大会,几乎都是巴菲特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的拥趸者。
孙小明听完股东大会全部问答环节后坚定了自己长期进行价值投资的理念,对能力圈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来到现场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感受和理解都会比较深刻,就像去公司调研,亲自去和听别人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什么样的投资算得上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每个人都在说自己是价值投资,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孙小明说,2017年一整年,整个市场都处于白马行情,大家都谈价值投资,但是白马股涨得过多了,高估之后也就不再是好的价值投资,而是需要回归合理价格区间。
陈家琳也认为,价值投资贵在坚持。“巴菲特在开场回答问题之前讲了他1942年十几岁的时候一个投资的故事,想说明的就是买股票只需要坚持一个简单的理念,就是长期的坚持,你知道你做的是什么。” 他表示,价值投资作为投资方法,一定能在国内资本市场生根发芽,只是需要时间。
“因为作为世界价值投资的指标,(巴菲特股东大会)每年都会吸引世界许多价值投资领域的专家共同来参与盛会,而每个人都怀着发自内心的热情参与其中。最初的想法是粉丝想要去追星的概念,但去了之后能近距离观察巴菲特,并且通过大会现场安排、系列活动参与还要实际走访奥马哈这座城市,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巴菲特的简单跟执着,同时也让我们借由这些认知来修正自己,而这些感受跟体会是无法通过荧幕了解的。”黄谷涵称,投资本质上是对过往错误的纠正,自己跟着巴菲特的逻辑走,每年一点一点的修正再修正,巴菲特的金句“要做他说的,说他做的”,让他印象深刻,这种精神应该也是所有金融人都要有的态度。
宜信海外非银信贷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潘亦婷虽然此前也看过其他年份的股东大会实录,但她觉得亲临现场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到底什么是价值投资,怎么能做到长期投资,是什么成就了巴菲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这几天大家体会深刻,收获特别大!”
“如果明年及以后,巴菲特还继续出席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我们还会继续来奥马哈"朝圣",不遗余力的把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推荐给A股市场投资者。”杨德龙说,国内很多投资者喜欢追涨杀跌,到处打探消息,每天受行情波动的折磨,完全找不到投资的乐趣。巴菲特做投资则非常简单,他办公室只有一堆上市公司年报和华尔街日报,还有一部电话,连一台看行情的电脑都没有,更不会看华尔街众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他是真正用做企业的眼光来挑选公司和管理层,丝毫不在意短期股价的波动。
知易行难,也有参会人士感慨,要想在A股市场上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政策面对于A股的影响不言而喻,再加上一些行业虽然业绩增速有目共睹,但财务报表又有许多玄机;散户为参与主体令市场投资氛围过浓,这些都表明A股市场离成熟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澎湃新闻 孙铭蔚 葛佳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巴菲特谈中国投资机会:看好中国经济 警惕投机风险|海尔社区
请使用Internet Explorer 10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访问本站,以获得最佳浏览体验。
5月6日,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主席沃伦-巴菲特参观展厅时被媒体簇拥。
当日,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巴菲特的家乡奥马哈召开2017年度股东大会,吸引世界各地的4万多名股东前来聆听“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心得。
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摄当地时间5月6日,第52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即巴菲特股东大会在美国小镇奥马哈举行。87岁的伯克希尔主席兼CEO沃伦-巴菲特与其93岁的搭档查理-芒格在互动回答环节里回答了股东诸多问题,涉及投资理财、公司管理、在中国投资、美国经济、全球发展等方方面面。关于中国市场是否适合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争论由来已久,在互动环节上,一位中国投资者就直接抛出了自己的疑惑:我们公司希望用价值投资理念来教育中国投资者,但实践中发现从投机转向价值投资非常困难,对此有什么善意的建议?巴菲特回答道,正如20世纪30年代一本关于投资的书所指出的,在任何系统下投机的可行性一直存在,但是当投机得不到控制,人们会因为投机变得异常兴奋。我们的市场中也一直存在这种情况,非常让人困扰。例如,隔壁邻居比你笨,但是他通过投机比你赚了更多的钱,这会让你感到非常难以忍受。市场发展早期,人们会更加投机,新兴市场不是已经成熟几百年的市场。市场就像赌场,人们都有这样一种特性。当人们看到周围的人富裕起来后,就想投入其中投机赚钱,而不是心平气静地价值投资。在美国也是这样,我之前在一本书中写过这个情况:市场变得很热时,很多新发股票的表现很好,很多人被吸引进来投机、赌博。这是美国的教训。中国是一个新兴市场,会有很多人参与到股市中,这方面美国的经验教训可供参考。中国可能会遭遇更多投机方面的麻烦,但投机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太靠运气。有时,投机可能会有一些机会。比如,当一个市场的投机性很强时,就可能会陷入困难的境地。伯克希尔当然能够淡然处之,但市场的恐慌情绪会蔓延,导致整个市场出现恐慌,所以公众对市场的反应是非常极端的。但这对于投资人来说是机会。人们喜欢赌博,喜欢投机,过一段时间觉得赚得已经够多时,会变得自满,进入到心理的舒适区,丧失了对市场变化的感知和防御能力。当然,市场在长期内会引导人们正确地投资。一位来自中国上海的投资经理提问,对于中国股市未来20年或10年能否翻倍这样的预计,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对此,芒格直言不讳,看好中国市场。他说,中国股市有增长潜力,未来会达到一个更光明的未来,但这中间会有成长的疼痛。巴菲特则巧妙地打起了太极:“我们不会局限于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芒格刚刚制造了一条新闻:‘芒格的预测是:中国股市将跑赢美国股市。’”此前,芒格就曾表示,目前中国仍有许多优秀的企业处在价值低估境地,并坦言“在目前的估值下,聪明人在中国投资的潜在回报率会更好”。当被问及巴菲特是否持有相同的看法时,巴菲特表示,芒格偏爱中国。他随后称,总体而言,我们仍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愿意去寻找项目。至于是否仍在中国寻找新的项目,巴菲特表示,如果中国有合适的公司可以买,自己愿意第二天就搭上飞机去中国,关键是公司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比如之前的中石油或比亚迪,就是说公司的规模至少在50亿美元以上。谈到美国经济现状和前景,巴菲特认为,美国经济现在很好,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都会很好。
本地上传支持jpg.gif.png, 单张图片不得超过5M
是否取消关注该产品圈?
给帖主赠送海贝
赠送的海贝数量:您拥有的可用海贝数量0
你要取消封禁此用户吗?
你要封禁此用户吗?
你要取消设置此文章为图片帖吗?
你要设置此文章为图片帖吗?
你要取消设置此文章为原创帖吗?
你要设置此文章为原创帖吗?
你要设置此帖标题为?
你确定要推荐此文章吗?
你确定要取消推荐此文章吗?
你确定要取消置顶此文章吗?
你确定要删除此文章吗?
你要设置此文章为精华帖吗?
你要取消此文章为精华帖吗?
只有登录以后才能支持哦~现在登录没有账号?注册一个
你已经赞过了,好勤奋哦!
申请失败,请稍后再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 投资中国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