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387i3 8100配多大内存H110插3代内存用久了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Sina Visitor System够用党!小编很想问你H110主板好用吗?
  【PConline 杂谈】过年前,兽王从,得益于挤得一手好牙膏的Intel大法,发现B150组平台不比B85平台划算~两个月过去了,B150和i5-6600竟然还涨价了,i7-6700虽然降了200多,价格还是偏高~但大家可不要忘了,100系还有一块H110的存在,那今天兽王就带大家认识认识它。&一、H110扩展能力和上代主力B85一致  H110定位最低端芯片组,扩展能力比B150更低端一级。在B85/H81一代是比较冷门的存在,到了100系一代依然充当着不被重视的角色,但实际上跟着芯片组的提升,它的扩展能力已经跟B85一致了,85能火,说明它的扩展能力是够用的,那H110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潜质呢?我们来看看。同系列B150 / H110 / B85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三个芯片组的区别,兽王在华硕的官网找了同为PLUS系列的B150、H110、B85三块板做比较,同系列的主板用料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区别能代表芯片组之间的区别。数据还是取自华硕官网,看看下表。芯片组扩展能力对比芯片组B150H110B85支持CPU6代酷睿i / 不支持E36代酷睿i / 不支持E34代酷睿i / 支持E3内存四条DDR4两条DDR4四条DDR3SATA 3.0接口644USB 3.0接口644扩展接口2 PCIe&162 PCIe&13 PCI1 PCIe&162 PCIe&13 PCI2 PCIe&162 PCIe&13 PCI  可以看到在扩展功能方面H110和B85是一样的,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H110支持DDR4内存,而B85则有E3大法的照耀、多一条长的PCIe插槽。但既然是跟H110比较了,就不考虑E3这种高端CPU了,因为B85搭配i3/奔腾/赛扬也是大有人在的,而且到了100系这一代,B150和H110已经不再支持E3。  B85能火的原因在于&够用&+&不贵&,这两个属性也被H110很好地继承下来了,它们有相同的SATA 3.0接口数、相同的供电模块,说明他们在基本扩展功能上相同,也能支持同级别的CPU和同样数量的扩展磁盘了。&二、够用党的福音  够用党的一大需求就是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选择便宜的,那H110就正好了~能支持DDR4内存插槽(只有两条),其他方面虽然少,但都够用。想想看,多少人的电脑只是PCIe&16插槽上插着显卡,而其他插槽都空着?多少人的SATA接口只接了一个SSD、一个HDD的?  如果只是上面这样的需求,又想使用最新的Skylake CPU以及DDR4内存,更便宜的H110能满足你!相比B150,用料水平想当同系列的H110均价要便宜100元以上,这差价能多一条4G内存不是吗?&三、为什么H110没火起来?  因为定位低端,单价更低意味着利润更低,厂商就不会花大力去推广H110了。另外B150定位主流,更多的PCI-E总线数使得可以在上面添加更多的功能,例如M.2接口、USB 3.1接口、Gaming元素(光污染、酷炫装甲)等等来吸引有这些需求的用户,而H110的可改动空间会相对少一点。&小结:够用党不妨考虑H110&  相比B150,H110会少了最新的M.2、USB 3.1等功能,但有价格优势,平均便宜100元以上;相比B85,H110的扩展性能相当,但能支持最新的Skylake CPU和DDR4内存。在B150和B85的夹缝中间正好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位置。最佳拍档是i3/奔腾/赛扬!你是够用党吗?不妨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总排行榜我在第100位之后
参考价:¥1099
网友评分: 0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Skylake家族已经开始大量上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就已经形成了48款的庞大U海。  六代酷睿固然是极好的,但作为老用户老平台,除了一笔不菲的支出,使用LGA1151插槽的100系列新主板也必然要买。还有一个残忍的事实是,也用不了了。  细心的用户肯定留意了,Skylake仅支持DDR4和DDR3L,当然在理论上,也是兼容Skylake的,也有主板提供支持,但来自以及外媒测试机构的权威说法是,DDR3长期用的话,Skylake处理器将受损。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电压,DDR4默认1.2V,DDR3L默认1.35V,而普通的DDR3则是1.5V,一些高端的超频条更是冲上了1.65V。  Intel警告说,长期在默认电压下使用DDR3条子,那么Skylake处理器很可能会毁掉。  其实按照我们之前的评测,DDR4应当说是DDR3的完美继任者,时序根本就不是问题,现在就是等价格降下来了。  考虑到1.35V电压的DDR3内存非常之少,所以对多数旧平台的用户来说,升级Skylake意味着几个大件基本都要换了。
CPU系列 适用类型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14495¥7596¥26997¥25998¥13499¥239910¥1099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厉害了,北斗!第三代北斗芯片发布,我国北斗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厉害了,北斗!第三代北斗芯片发布,我国北斗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厉害了,北斗!第三代北斗芯片发布,我国北斗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 精选一点击▲免费订阅号外号外!!!我国第三代北斗芯片发布啦!!这预示着我国北斗应用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从中国卫星定位协会获悉,全球首个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正式发布。 这是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基带和射频一体化芯片。据介绍,未来,芯片可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管理、汽车导航、可穿戴设备、航海导航、GIS数据采集、精准农业、智慧物流、无人驾驶、工程勘察等领域。说起定位导航,大家首先想到的是GPS,它资历老、名气大,甚至成了导航定位的代名词,但是这垄断几十年的“大网”,终于要被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打破了。有人可能会问,不是有GPS吗,为什么还要北斗?第一, GPS 市场垄断会导致价格垄断。小编知道你不服了,GPS 不是免费的吗?你又大错特错了。其实,我们在使用GPS导航的时候,早就交了费用。那就是手机里接收卫星信号的 GPS 芯片。只不过,在你买手机前,生产厂家已经先把钱付给了美国人,让你没有啥感觉。不仅是市场垄断,GPS对美国以外的国家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首先,GPS开放的只是民码,精度比美国军方使用的军码差了十倍。更重要的是,万一跟美国打起仗,人家把GPS民码给你一停,可就抓瞎了。因为你已经像吸毒者一样形成依赖、无法自拔了!再想想,美国给你发个假定位,或者发个干扰,瞄准目导弹最后飞到自己的阵地上,真是细思极恐啊!所以呢,军备绝不能使用美国的GPS,咱们要尽早甩掉这个紧箍咒。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厉害了,北斗!第三代北斗芯片发布,我国北斗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 精选二近日,芯片持续活跃。对于芯片概念走强的原因,分析认为,受益于华为在在2017年度IFA柏林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公布其最新的麒麟970芯片,搭载了全球首款带有独立NPU专用Al芯片的移动终端处理器,并且将会应用于新机Mate10上。成为了短期内行业受到市场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与和结合后,终端方面的智能化推进与后台强大的运算能力相结合将会对信息技术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会在逐步渗透后持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次,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预测,受益于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的强劲增长,2017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或增至346。另外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 会长也公开指出,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有望在2017年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也正在飞速发展中。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领域,半导体产业上半年销售额达2201.3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设计业同比增长21.1%;制造业增速依然最快达到 25.6%;封装测试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2%。据报道,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稳步推进,台积电南京和英特尔大连的产能建设推进逐步进入后期,量产计划也随着逐步开始。新建项目方面,博世预计将会在南京建设智能化助力器基地,徐州则计划建设传感器基地。此外,英伟达的靓丽财报以及日本经济产业省要出资采购设备和软件协助人工智能的研发,也反映了芯片行业受关注度的提升。此外,在国家大力支持、国产芯片进口替代,以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带来需求增长这三大因素推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成长拐点期。分析认为,未来10年不仅是人工智能席卷万物的10年,也是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10年。AI芯片(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芯片是软件定义芯片,相比于传统CPU、GPU芯片,具有可重构计算和两大重要因素。可重构计算是指硬件架构和功能可以动态地、实时地跟随软件的变化而变化;深度学习,就是通过算法给机器设计一个精神网络,通过模拟大脑神经元之间传递、处理信息的模式,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观察、学习、判断、决策。当然,即使最先进的IBM的TrueNorth也只有人类100亿个神经元的万分之一功能。在应用方面,当前、语音识别等多个领域已经成为热点研究方向。应用领域:1)智能手机华为9月初发布的麒麟970 AI芯片就搭载了神经网络处理器NPU(寒武纪IP)。麒麟970采用了TSMC 10nm工艺制程,拥有55亿个晶体管,功耗相比上一代芯片降低20%。CPU架构方面为4核A73+4核A53组成8核心,能耗同比上一代芯片得到20%的提升;GPU方面采用了12核Mali G72 MP12GPU,在图形处理以及能效两项关键指标方面分别提升20%和50%;NPU采用HiAI移动计算架构,在FP16下提供的运算性能可以达到1.92 TFLOPs,相比四个Cortex-A73核心,处理同样的AI任务,有大约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优势。苹果最新发布的A11仿生芯片也搭载了神经网络单元。据介绍,A11仿生芯片有43亿个晶体管,采用TSMC 10纳米FinFET工艺制程。CPU采用了六核心设计,由2个高性能核心与4个高能效核心组成。相比A10 Fusion,其中两个性能核心的速度提升了25%,四个能效核心的速度提升了70%;GPU采用了苹果自主设计的三核心 GPU 图形处理单元,图形处理速度与上一代相比最高提升可达 30% 之多;神经网络引擎NPU采用双核设计,每秒运算次数最高可达 6000 亿次,主要用于胜任任务,能够识别人物、地点和物体等,能够分担 CPU 和 GPU 的任务,大幅提升芯片的运算效率。2)自动驾驶NVIDIA去年发布自动驾驶开发平台DRIVE PX2,基于16nm FinFET工艺,功耗高达250W,采用水冷散热设计;支持12路摄像头输入、激光定位、达和超声波传感器;CPU采用两颗新一代NVIDIA Tegra处理器,当中包括了8个A57核心和4个Denver核心;GPU采用新一代Pascal架构,单精度计算能力达到8TFlops,超越TITAN X,有后者10倍以上的深度学习计算能力。Intel收购的Mobileye、高通收购的NXP、英飞凌、瑞萨等汽车电子巨头也提供ADAS芯片和算法。初创公司中,地平线的深度学习处理器(BPU,BrainProcessor Unit)IP及其自研雨果(Hugo)平台也是重点面向自动驾驶领域。3)计算机视觉领域Intel收购的Movidius是主要的芯片提供商,大疆无人机、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的智能监控摄像头均使用了Movidius的Myriad系列芯片。目前国内做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公司中,商汤科技、Face++、云从、依图等,未来有可能随着其自身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积累渐深,部分公司向上游延伸去做CV芯片研发。另外,国内还有如人人智能、智芯原动等创业公司提供摄像头端的AI加速IP及芯片解决方案。4)其他VR设备芯片的代表为微软为自身VR设备Hololens而研发的HPU芯片,这颗由台积电代工的芯片能同时处理来自5个摄像头、一个深度传感器以及运动传感器的数据,并具备计算机视觉的矩阵运算和CNN运算的加速功能;语音交互设备芯片方面,国内有启英泰伦以及云知声两家公司,其提供的芯片方案均内置了为语音识别而优化的深度神经网络加速方案,实现设备的语音离线识别;在泛IOT领域,NovuMind设计了一种仅使用3×3卷积过滤器的AI芯片,第一款芯片原型预计今年底推出,预计可实现耗能不超过5瓦进行15万亿次浮点运算,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小型的互联网“边缘”设备。国内AI芯片公司:1)寒武纪科技Cambricon 1A寒武纪科技成立于2016年,总部在北京,创始人是中科院计算所的陈天石、**霁兄弟,近期刚刚完成了A轮,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涌铧投资,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第一个初创公司。2)地平线机器人BPU/盘古地平线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总部在北京,创始人是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负责人余凯。公司于去年中完成了A+轮融资,包括了晨兴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线性资本、创新工场、真格、双湖投资、青云创投、祥峰投资、DST等。据介绍,公司近期即将完成B轮融资。3)深鉴科技DPU深鉴科技成立于2016年,总部在北京。由清华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世界顶尖深度学习硬件研究者创立,今年初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了联发科、赛灵思、金沙江创投、高榕资本、清华控股、方和资本等。4)西井科技DeepSouth/DeepWell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在上海。今年6月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了复星同浩、源政投资、合力投资、十维资本、喔赢资本等。5)云飞励天IPU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在深圳,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陈宁和田第鸿博士联合创立,今年3月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松禾资本、深投控、红秀盈信、山水从容投资、投控东海、真格基金等。6)人人智能FaceOS人人智能成立于2016年,是ARM OpenAI实验室核心合作企业。公司于去年底完成了ARM和英诺的天使轮融资,据报道目前正在启动新一轮融资。7)启英泰伦CI1006启英泰伦于2015年11月在成都成立,是一家语音识别芯片研发商,投资方包括了Roobo、汇声信息等。8)云知声UniOne芯片云知声是一家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北京。今年8月刚刚获得3亿人民币,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加大人工智能专用芯片UniOne的研发力度。9)百度XPU百度2017年8月Hot Chips大会上发布了XPU,这是一款256核、基于FPGA的云计算加速芯片。10)NovuMindNovuMind成立于2015年,公司创始人是原百度异构计算小组负责人吴韧,在北京及硅谷设有办公室。公司于2017年初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了真格基金、宽带资本、英诺天使基金、、臻云创投、极客帮创投等,据报道近期正在筹备新一轮融资。11)华为麒麟970芯片麒麟970搭载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采用了寒武纪IP。麒麟970采用了TSMC 10nm工艺制程,拥有55亿个晶体管,功耗相比上一代芯片降低20%。12)中星微电子NPU中星微2016年6月推出量产的NPU芯片“星光智能一号”,NPU采用了“数据驱动并行计算”的架构,单颗NPU(28nm)能耗仅为400mW,极大地提升了计算能力与功耗的比例,特别擅长处理视频、图像类的海量多媒体数据。国内、国外相关:华为官方在9月2日晚上20:00在德国柏林IFA 2017展会上正式发布了海思麒麟最新处理器——麒麟970,这款处理器是新一代加持AI技术的处理器,麒麟970拥有全球首款内置神经元网络单元人工智能处理器。华为消费业务CEO余承东随后在大会上宣布,首款搭载麒麟970处理器的华为Mate10旗舰系列将于10月16日在德国慕尼黑正式发布。日前,全球首颗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SoC芯片正式发布。超低功耗的第三代北斗芯片在无需地基增强的情况下便可实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实现芯片级安全加密,可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管理、汽车导航、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等领域。截至目前,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已为全国超过400座城市的行业应用提供服务。上周一,英伟达创收盘纪录新高,收涨4.13%,报187.,盘中最高触及历史新高191.。美林分析师Vivek Arya将英伟达目标价从提高到210美元,较其上周五收盘上涨17%。上周五Evercore ISI给予英伟达目标定价,其为英伟达目前最高定价。特斯拉正与AMD合作开发芯片,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目前,特斯拉已经获得了处理器样品,正进行测试。在CNBC报道公布后,AMD的股价收涨4.73%,盘后再涨6.4%。AI芯片概念股以及无人驾驶概念或被炒作。来看看机构是怎么说:安信证券: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大、供应链体系完善,移动端AI芯片成本将随着出货量增加持续下降,性能将不断提升,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至安防、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消费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领域,AI芯片的商用化进程逐步加快,成长空间将得到极大拓展。新时代证券:“AI芯片+”产业链大,AI芯片是基础,基于AI芯片的数据、场景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从AI芯片产业链上下游、技术、数据、场景应用等方面重点推荐:中科曙光、浪潮信息、中科创达。重点关注:四维图新、富瀚微、汉王科技、佳都科技、景嘉微、科大讯飞、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同花顺、东方网力、思创医惠、拓尔思、浙大网新、工大高新、北部湾旅、神思电子、和而泰等公司。天风证券:尽管国内AI芯片产业仍然处于早期阶段,但芯片下游的设备行业将率先受益。AI设备当中,服务器将仍然成为局端主流设备,也将成为AI应用落地的必要基础设施。建议关注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已经在GPU服务器中具备产品实力的企业,以及参与AI芯片研发的相关标的:景嘉微、兆易创新、润欣科技、国科微等标的。此外,建议关注AI芯片有望最先落地的安防领域标的:佳都科技、苏州科达、工大高新、东方网力、北部湾旅等。国泰君安指出,我国作为全球半导体产品消费大国,大多依赖进口,表明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蕴含巨大机会。集成电路国产化政策支持不断加码,《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0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要达到50%。目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重大调整变革期,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AI芯片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而国内相关公司正通过AI芯片助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崛起。中泰称,“全球超级周期持续+国内拐点”将迎来的是未来五年的产业型机会,芯片的创新及应用将推动行业景气度继续高涨,行业进入成长性拐点!海通证券认为,AI产业面临着以周来计算的产业变化,华为和苹果等巨头纷纷推出携带AI功能的移动的计算平台,ASIC芯片定制化趋势明显。国内寒武纪等神经网络芯片开始走向AI领域的前台,智能化芯片将引领AI走向下一个发展阶段。相关上市公司:1)紫光国芯:NAND 闪存技术;持有51%股权西安华芯,其拥有华芯自主品牌大容量DRAM存储器产品;2)国民技术:射频芯片;限域通信 RCC技术;3)景嘉微:军用GPU(JM5400型图形芯片);4)全志科技:唯一一家独立自主IP核芯片设计公司(类似巨头ARM)数模混合高速信号的设计与集成技术在55nm/40nm/28nm工艺下实现HDMI、LVDS、PLL、AudioCODEC、USB2.0、TV-encoder、TV-decoder等数模混合IP;5)中颖电子:AMOLED驱动IC唯一量产厂商;6)兆易创新:NAND Flash存储芯片;7)欧比特:SOC、芯片式卫星等;国内航空航天控制芯片龙头(S698系列芯);8)北京君正:自主创新的XBurst CPU核心技术——MIPS架构M200芯片;9)士兰微: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单芯片 MEMS高性能六轴惯传感器;10)汇顶科技:全球领先的单层多点触控芯片、全球首创的触摸屏近场通信技术Goodix Link、全球首家应用于Android手机正面的指纹识别芯片、全球首创的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IFS)、全球首创支持玻璃盖板的指纹识别芯片、全球首创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活体指纹检测技术Live Finger Detection;11)盈方微:合作开发腾讯Ministation芯片;12)上海贝岭:BL6523单相计量芯片;13)纳思达:通用打印耗材芯片(SOC芯片——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嵌入式CPU内核、ASIC芯片);14)大唐电信:子公司联芯科技(LC1860芯片-中低端产品)、恩智浦(车灯调节器芯片、门驱动芯片、电池管理芯片)、大唐微电子(IC卡—国内唯一一家自有模块封装产线的芯片商)为旗下三家半导体设计提供商;15)三安光电:LED芯片龙头;16)光迅科技:光通信芯片;17)国科微:广播电视系列芯片和智能监控系列芯片;18)长盈精密:纳芯威的电源管理芯片;19)三毛派神:北大众志芯科技国产自主可控CPU;20)中兴通讯:中兴微电子;22)东软载波:上海海尔集成电路的物联网芯片;23)振芯科技:飞腾芯片;24)海特高新:嘉石科技(军工高端芯片);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厉害了,北斗!第三代北斗芯片发布,我国北斗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 精选三***ouwang中国的实践者官网网址:www.***ouwang.com热线:400-788-9566刚刚看到中国民航网的消息,中国民航局与美国联邦航空局已经正式签署适航协议,全面对等互认,这是中国国产大飞机的,在民用航空领域,中国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只有经过适航审定和验证并取得适航合格证的飞机才能进入市场,如果一款飞机没有获得另一国民航管理部门的适航证,是无法进入这个国家的市场的。美国和中国签订全面适航协议,这证明了美国已经全面验证了中国的国产飞机,并许可中国飞机进入美国市场。这个过程非常严格的,一款民用飞机用于运输旅客,需要极高的安全标准,如果要申请,必须经过极其苛刻的验证,尤其是获得美国的适航许可,非常非常难。现在全世界真正广泛使用的民航飞机只有两种,一是美国的波音,二是欧洲的空客,其它类型的飞机很少,基本被淘汰。在这两个寡头垄断的民用航空领域,中国一定要在这个领域有自己生产的飞机,这是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因为中国的民用航空公司几乎所有的机型不是空客就是波音,要是万一西方国家制裁中国,限制中国进口他们的飞机或者零部件,那就会产生一个严重后果,中国的民用飞机可能全部趴窝。这样一来,中国整个民用航空就会瘫痪,有的时候中国为了应对美国的贸易制裁,就减少对波音飞机的进口,转向进口欧洲的空客飞机,但是欧洲这个时候又会抬价趁机敲诈,同理,美国也这样。为了真正摆脱可能到来的制裁、战争等影响,那么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民航飞机,这是中国的战略。而且根据预测,从2015年开始的20年内,中国还需要进口约6000架飞机,才能满足国内民航增长的需求。这真的是一个庞大的规模,不仅仅中国需要耗费巨资进口飞机,而且一旦因为某种原因中国无法取得如此规模的飞机进口,就会制约中国民航业的发展。现在中国的宽体民航机已经研制成功,而且也成功在国内试飞,但是真正要走向世界,还必须获得其它国家的认可。尤其是获得美国的认可,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因为美国对民航的适航要求极高。一旦美国苛刻的适航条件,中国的国产飞机能够达到,那么也会打消国内很多人的疑虑,会认为国产飞机也是很安全的,这对国产民航飞机的商业化运营有巨大的帮助。当中国国产民用宽体机试飞成功后,国内外都有一种声音,怀疑中国的国产飞机无法取得美国的适航证,而如今,中国用成绩成功的回击了这种质疑。当然,中国国产民用飞机取代波音和空客,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中国为了摆脱战略依赖,会大力进行民用飞机研制、生产、商用的推进,同时会**推进中国高铁的发展。国产宽体民航飞机研制并试飞成功,是民航国产飞机战略的第一步,取得美国的适航许可,是重要的第二步,接下来就是中国的飞机开始在全世界翱翔了。中国为了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开发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并成功组网,这就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为了维护中国的领海主权,自己国产的航空母舰已经下水,很快将形成战斗力。中国为了摆脱军用飞机的代差,成功研制并装备了最先进的战斗机J20,成功走在世界最前列。中国的量子通讯卫星通讯成功,在安全上已经是世界上领先,一下就摆脱了西方制订的传统通讯标准。中国为了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开始进行了,而且取得了重要的成功,成功打入了领域,成为一些国家出口原油的结算货币。中国为了摆脱航空领域严重依赖美国和欧洲的情况,开始了制造自己的飞机,并积极发展高铁,目前国产飞机已经成功,而且高铁已经远远位居世界第一。今天,中国国产的民用飞机又获得了美国适航许可,这又是一大重要成就。大量的国之重器层出不穷,这是中国国力迅猛增强的体现,也是国运腾飞的开始!延伸阅读:刚刚,北京传来大喜讯!13亿人笑到了最后,国运果然降临!科技改变中国,科技造福民众,如今这话再不是一句空话。因为,中国科技,再度迎来了一次新的集中爆发。暖风徐来,一个个喜讯从北京传来,让人欢欣鼓舞,让人扬眉吐气,让人自信满怀。1、刚刚,喜讯传来:中国人很快坐飞机也可以上网了,因为,中国一枚超级卫星组网成功了。这颗HTS(高通量通信卫星)技术得以推广后,无论你是在飞驰的高铁,还是在漫漫无人的荒漠之中,中国卫星播撒的信号,将无远弗届,让你轻松上网,迅速获取信息。2、刚刚,喜讯传来:一年前中国发射的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马上就要开花结果。激动人心的成就即将显现。称得上激动人心四个字的,此前有引力波,说不定很快,中国就将宣布发现了暗物质。而如果真的探测到了暗物质,那么这项突破的意义,将远远超过引力波到发现。诺贝尔奖,或将因此花落中华。3、刚刚,喜讯传来,国产手机华为Mate 10开卖大热。这不仅是全球首款AI手机,而且它的那一块惊艳的大屏幕。这款屏幕,不是找三星买的,更不是西方造的,而是来自中国的京东方,是中国真正的国产!这说明,中国手机企业,再也不会因为OLED屏幕,被外国企业卡住咽喉。4、刚刚,喜讯传来:目前中国高铁已经是全球总通车里程的世界第一,超过2.2万公里。不仅如此,从今年开始,中国每年都将会有新一批的高铁线路在建和通车。越来越多的高铁网络将彻底把全中国乃至世界全部贯通起来。今后中国人出行全国,就会像坐地铁一样方便。量子卫星、国产航母、可燃冰试采、大飞机上天.......这样的事,在2017年,发生了很多很多!转眼间,我们已经逐渐赶上了西方传统的科技强国,并在不少领域将他们甩在了后面。来源:黄生看金融、财经内参精读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喜投网,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喜投网(www.***ouwang.com)是一家综平台,背景硬、严、团队强。自2014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成交额超165亿元,活跃数超50万;50元起投,高达12%,发展稳健,声誉良好,获得了投资人、资本市场与监管方的高度认可。通过本微信“阅读原文”注册送10000,邀请好友注册再送180000理财基金。《厉害了,北斗!第三代北斗芯片发布,我国北斗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 精选四钛媒体注:在当今新一轮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科技正在成为未来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不同于基于改变商业逻辑的模式创新,也不同于那些埋头于象牙塔里不考虑任何限制条件的学术研究。科技创业者更专注于科学研究和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创新,他们要同时兼顾科技与市场,横跨商业与科学两个领域,用新技术、新产品去开发新的市场。我们把这样一批人称作“商业科学家”。这就是钛媒体重磅策划和推出的“商业科学家”系列报道。天仪研究院“潇湘一号”卫星日上午11点58分,ISRO(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PSLV-C37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在印度南部的萨迪什o达万航天中心发射成功, 一次性送了104颗星上天,创造了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来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在这104颗卫星中,有一颗来自中国的微重力化工实验卫星“陈家镛一号”,这也是国内发射的第一颗化工试验卫星。该卫星由以色列SpacePharma公司、天仪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基于各自的研究积累和技术优势联合研制,天仪研究院与以色列SpacePharma组成的工程团队负责卫星的载荷研制和发射。“陈家镛一号”是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天仪研究院)2015年成立至今,成功发射的第2颗微小卫星。除了“陈家镛一号”, 天仪研究院的另一颗微小卫星“潇湘一号” 在日搭乘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它是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微小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商业化科学实验卫星。“潇湘一号”卫星发射入轨后将进行多项航天新技术试验,其中包括空间软件无线电试验、导航信号增强试验、新型星载计算机搭载试验、高精度光学稳像试验等。和外界想象的卫星发射成本高、发展慢不同,天仪研究院在2016年末就实现了盈利。创始人兼CEO杨峰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说,自己觉得“发展得还不够快”,他们计划在接下来的2年内送20颗小卫星上空。的大生意现在太空中共有1000多颗卫星,中国仅占10%,即200颗左右,2015年通过长征-6和长征-11火箭首飞发射了24颗小卫星。目前,只有美国、俄国、中国、乌克兰和欧洲允许航天资源商用化。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卫星产业年度报告,具不完全统计,全球开展微小卫星研制的单位有40余家,商业立方体的发射尤其活跃,新的卫星公司、涵盖巨大数量的小卫星星座项目不断产生。以印度为例。中国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次PSLV发射的轨道并不复杂、火箭水平一般(印度火箭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只有1.75吨,而中国的长征-4C达到3吨多),除却714公斤的主卫星外其余都是更小的“纳米卫星”,总载荷相加重量还不到1.4吨。另外,这枚火箭只是把它们送到距地500公里的轨道撒出去而已,而不是把每个卫星分别送入不同轨道,算不上重大航天突破。但杨峰觉得,这次一箭104星的发射,证明了印度对卫星轨道释放控制的能力很强,更值得国内航天人重视的,是其商业模式的成功:“104颗卫星,有101颗是非印度的 。那么多星都是钱。火箭发射一次一个价,发那么多星一次也一个价。中国的航天,宁可效率慢成本高也要万无一失,所以质量很好,但缺点是效率太低。但是商业上来说,效率为先。”天仪研究院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利用低成本的商业微型卫星,为有太空科学实验、技术验证需求的用户提供从卫星定制、技术参数确认、选择发射轨道到发射的全产业链服务。2015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超过3000亿美金,而该领域占据航天经济总量的10%。“很多人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很小众,但我们面对的是每年300多亿美元的细分市场”,杨峰说。天仪研究创始人兼CEO院杨峰。图片来源/天仪研究院对杨峰来说,瞄上商业微小卫星这门生意,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水到渠成。杨峰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开始,他并没有太大的航天情节,第一份工作和2008年的第一次创业都与航天无关。因为首次创业的主营项目遇到困难,而他机缘巧合地接了一单航空五院的软件开发项目,发现航天、军工领域还有很多机会,于是回到了这个行业。摸爬滚打的这几年,他身为体制外的人,和当时身处体制内的朋友都感觉,美国在商业航天方面的政策较为开放,体制也相对灵活,很适合商业航天的创新与发展。2008年至今,国外的商业航天发展得如火如荼。马斯克的SpaceX美国太空运输公司开发了可部分重复使用的猎鹰1号和猎鹰9号运载火箭,Dragon系列的航天器,并成功回收火箭。英国维珍航空旗下的维珍银河不亦乐乎地造着世界上第一架商业太空船;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更是放言,为实现把人送入太空的梦想,他每年卖掉,向蓝色起源(Blue Origin)提供资金支持……和美国相比,中国在商业航天方面受制于体制,发展得很慢,但杨峰也敏锐嗅到了这背后的机会。2014年,他就拉上曾负责载人航天主体设计和应用系统的朋友,组成了三人小团队,讨论筹备相关计划。“14年商业航天还没有**允许,我们只做一些技术储备”,他回忆,“没想到那么快,15年国家就在政策上明确允许了商业卫星的研制与发射。于是我们马上从各自原单位出来,组成了天仪。”国家对商业航天的支持态度愈发明显。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公开提出“建立航天清单管理制度,鼓励引导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推动**与社会资本合作,完善**的购买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除了政策允许,天仪研究院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立方星(CubeSat)技术的成熟。70年代末,由于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和设计与制造能力的提高,大型多功能卫星开始出现,体积不断增大,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一颗传统近地卫星的造价可能为上千万美金,可重达3吨,2层楼高 。这不仅增加了发射风险,一旦发射失败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于是,航天界又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小卫星。研究人员在测试小卫星。图片来源/天仪研究院随着电子工业集成化的程度变高,新一代的小卫星采用了许多小型高性能电子部件,使得它们具有一些大型卫星才有的功能,并为小卫星进一步微型化,进而发展成微型卫星奠定了基础。天仪研究院选择的立方星,是一种结构形状呈立方体的微型卫星,重量仅为1公斤左右,拳头大小,最初用于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太空相关的实验,具有国际通用的微型卫星标准。立方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大量采用工业元器件取代昂贵的航天级器件,比如用佳能的光学元件代替宇航级的光学元件上天,或按需拿手机主板改造。杨峰介绍,元器件有很多等级,工业级、军事级、宇航级等,“宇航级是工业的100倍以上的成本”。这样一来,卫星成本和开发门槛**下降,也因此,今年2月Planet卫星公司能同时把88颗立体卫星发送到近地轨道上,每颗星成本为30。由于立方星技术其成本低、利润薄,传统专业航天研究机构不会在此有实质性投入,这个新市场也使初创公司“有机可乘”。根据Tauri Group ,一家专注太空市场的调研公司的数据,过去10年之间,全球有115家太空业务相关的企业获得投资,其中有84家主营卫星业务。2016年,这些公司把100颗微型卫星(重量为10-100千克)送上天空,而2011年这个数字只有25。Tauri Group公司预测,2017年到2013年之间,将有2400个纳米卫星(Nanosatellite,重量为1-10千克)和微小卫星(Microsatellite,重量为10-100千克)被送上太空。微小卫星部署快,灵活,成本仅为传统小卫星的百分之一,还可以多颗共同发射覆盖全球,不像传统卫星,一颗可能只能覆盖一个区域 。此外,立方星虽然体积小,但也有如通信、电源、姿态确定与控制、结构热控、载荷等大卫星有的系统。航天专业人士看来,就像50年前的人看PC,虽然还不清楚未来它能有什么应用,但潜力肯定无限。微小卫星还有其环保优势。任务结束后,它会自动离轨,坠入大气层烧毁,不会给太空环境造成负担。 杨峰对此也有自己的理解,“太空垃圾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但不能因噎废食。太空超过1厘米的碎片有50万个,但是太空有多大呢?如果用正确的比例尺来看,就像在北京撒了50粒芝麻。当然太空垃圾以后也会成为一个问题,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遵守国际公约。”一颗小卫星,帮一个行业推开一扇门天仪研究院团队30多人中,有超过20人为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来自航天研究所 。创始人之一,目前任CTO的任维佳,曾在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工作,曾于2011年获聘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结构主任设计师及空间专业技术室主任。他们对于卫星发射过程非常熟悉,十几年来积累了大量航天领域的资源与人脉。目前天仪研究院的客户多由圈内人互相引荐而来,而这些身处航天与科研领域前沿的专家学者们,也在天仪身上找到了机会。一位参与了很多载人航天的项目的微重力国家实验室的专家,就是为天仪引荐了“陈家镛一号”卫星的客户之一。“陈家镛一号”上天的目的,是做微重力环境下液滴的聚并与分散实验。在地球上,液滴的凝并过程十分复杂,液滴的行为往往受到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影响,而且二者作用相当。溶剂萃取、乳液制备、石油开发等工业生产中常常涉及液液体系的相分离问题。比如,以水驱动方式开采出石油进行静置分离时,油/水界面附近会形成非常稳定的乳液层,难以分离。如果能提高液滴的凝并购效率,就有望大幅提高石油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此外,液滴的分散、破碎和凝并过程直接影响连续相流体的为、相间传质速率和反应效率,因此,研究分散体系中液滴分散与凝并现象在化工、能源、食品、医疗、化妆品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微重力的太空中,把重力因素排除后,就可以单独考察表面张力、粘性力、静电力等作用对液滴凝并过程的影响。类似的太空实验需求旺盛。太空环境能帮助科学家们揭示不同材料在地面重力环境下难以获知的物理和化学规律和性质,还能完成一些地面无法完成的技术实验,如量子通讯,上天后可以实现1200公里传输距离的通讯实验。天仪研究院研究人员在测试小卫星。图片来源/天仪研究院但不是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有上太空进行检测的机会。还是以“陈家镛一号”的实验为例。之所以中国此前从来没有在太空做过化学实验,国际上的太空化学实验也屈指可数,最重要的原因是航天成本高昂。化工科学实验天然就具备一些“劣势”,如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和毒性。航天成本很高,对航空材料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都很高,不稳定的化学物质不可能跟着载人火箭上天,就连一般的卫星,也没人敢冒这个险。跟着商用微小卫星上天,**减少了实验失败所需承担的成本和风险,较低的费用也使那些原本没有机会,或需等待5到10年才有机会搭乘国家火箭上天的实验得以进行。 杨峰聊到这个实验时,语气有点兴奋:“我们一开始找到这位老师时,他还觉得自己与航天没关系。经过我们解释,他也意识到这事有意思。首先这个实验很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科学价值,其次这个实验太便宜了,即便(化学物质上天)有风险,毁的也只是一颗小星。 对我们来说这个实验也很有意义,这个小卫星可能让一个行业推开一扇门。假如这次试验成功,很可能推动目前国内,甚至国际的化学科研的进步。我们后来也用中国化工业的泰斗陈家镛来命名这颗星。”陈家镛一号成功发射后,很多想做太空实验的专家学者都找上了天仪研究院。原本,他们都不觉得自己的研究领域与航天有关。航空航天对于基础科学、日用科学乃至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作用很大,航天科技许多已转化为民用,每年都有大概1000项从太空项目中发展出来的新技术,被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最早为阿波罗登月计划而研发的数码相机技术;太空中不能使用明火以防引燃其它设备而生的微波炉,让宇航员在太空中也能吃上热食;方便面和脱水蔬菜(这项技术会损耗食物中2%的营养成分,但重量马上减轻20%);甚至 “人造心脏”的发明,也源于NASA研制的一种在航天飞机上使用的微型燃料泵。天仪研究院CEO杨峰在2016钛媒体 T-EDGE年度国际盛典上2016年钛媒体T-EDGE年度国际盛典上,杨峰曾提到2016年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潘建伟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2005年,潘建伟团队实现了13公里自由空间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实验,证明光子穿透大气层后,其量子态能够有效保持,从而验证了星地量子通信的可行性。然而,到了2016年,“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才真正上天,完全去除地面干扰因素,实现几千公里的量子通讯,从宏观距离上检验所谓的量子力学非局限性。“潘建伟院士这么一个有资源、有名气的人,花十年时间才把这事情干成,请问一个科学家人生有几个十年?”杨峰问。杨峰希望能够帮助这些科学家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时间、更灵活的机制,完成他们科研成果的在轨验证。天仪研究院一个新的客户是研究天体物理的教授,他从NASA回国后,发现至少等到2025年他的实验才有机会排队跟着国内的卫星上天,现在不仅连排队的资格都没有,还不确定是否能申请到经费。但现在,这个教授已经和天仪签好了合同,他的定制卫星也在制作中,预计2017年发射。杨峰很高兴,“这颗卫星如果打上去,(它搭载的实验)或许将领先NASA三年”。建一个太空实验室卫星发射是一个封闭的,有高技术门槛,且此前一直由国有体制垄断的行业。在这个领域创业,辛酸苦辣,自不必提。但杨峰认为:“如果和国家队,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相比,我们当然不如他们。但我们和他们都不一样。我们是要成为中国航天的有力补充,不比高大上的技术。我们面对的是商业市场,满足的是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我们很灵活,这是可以和国家的体系齐头并进的。”杨峰把自己定义为科学家,“我们是做空间科学的工程师,我们既了解航天工程的要求,又了解科学家的需求,这是我们的优势”。天仪研究院公司内景。图片来源/天仪研究院天仪研究院生产一颗卫星,从需求、论证、立项、研制、试验到发射的全过程所需时间不到1年,而传统卫星长达5至10年。传统卫星的成本是数亿元,而天仪小卫星只要数百万 。如此大幅缩水的时间与,使很多原本无望进行太空实验企业与个人有了盼头。对科学家来说,在太空开展的研究将为地面许多工业过程、高效清洁燃烧、动力系统、生物医药、材料设计和新材料制备等产业应用和科技发展,提供重要方法及数据支撑。但是,因投资巨大而资源和空间有限,有很多空间科学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建成,而从全国顶尖的科学家以及科研院所征集的1000多份实验中,仅有近百项能通过层层挑选被送入空间站。 相较之下,依靠天仪研究院量身定制的微小卫星,最短只需1年,科学家们手头的实验就能上天验证。对元器件及航空周边产品民营供货商来说,这也是检测手头产品的绝佳机会,有了在太空中成功运行的证明,这些产品也可能获得相应资质,成功打入原来苦求不得入的航天市场。天仪研究院的发展速度佐证了太空科学实验这个细分市场的潜力:2016年2月才在装修办公室, 6月即完成了由北极光、国科嘉和领投的数千万元规模首轮融资交割,11月份把第一颗卫星打上天,年底公司盈利。 日,天仪研究院获得近A轮融资,由赛富动势基金领投,经纬中国、名川资本、现有投资方北极光与国科嘉和跟投。除了提高效率,量产小卫星,降低成本,获得利润,杨峰也希望保证小卫星的质量。航天产品在模样、初样、正样阶段要反复验证,而为了降低成本,天仪选择一步到位做出正样。为了保证立方星上天后的正常运行,团队非常重视地面上的的测试和安装。上颗星发射前,几乎有2个月,整个研究所的人都没睡觉。“我们尝试找的是一个商业航天的研究体系。国家的卫星发射最重要的是确保万无一失,这导致它们的成本高,效率低。而商业市场上,效率一点要高,但质量可以先放一边。我们的目标是在质量和效率中间找到一个最佳点,我们一直在找这个节奏”,杨峰说。定下两年发射20颗卫星的计划,是一次试水。要完成这个计划,除了足够的市场需求和天仪本身过硬的技术能力,发射资源的获取尤其关键。 目前,我国商业搭载发射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卫星发射搭载与发射主要由**或军方主导,主星和需要搭载的小卫星往往具有一定的**或军事背景,搭载任务以特定的工程形式进行组织和协调。和传统卫星搭载发射相比,小卫星商业搭载需要签订商业合同,有较严格和确定的交付进度,在管理模式、责任与权利等细节问题上有更明确的考虑和规定。受发射许可申请的相关政策、发射任务属性的影响,此前我国小卫星商业搭载的案例很少。杨峰介绍,国产小卫星不能到国外发射。每颗星都要至少提前9个月申报,“要先找到的愿意,而且有容量让我们搭载的火箭发射方,接着要在国内层层送审报批。要到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批,国家科工局批,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批,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批,还要联系无线电通讯频道、练习地面监控站等机构。这里面但凡出一个岔子,这个卫星都上不去”,杨峰说。“陈家镛一号”原计划去年12月就要发射,但就是因为发射方的原因,推迟到今年2月才上天。“国内的发射资源有限,虽然目前有几家创业企业也在做火箭发射,我们也希望他们成功,但他们的发展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杨峰说。而通过与外国合作研制小卫星的方式,他们就能走国外的卫星发射流程,适当绕开国内一些繁琐的过程。也因此,发展国外市场成为了天仪研究院未来战略中很重要的一步。这不仅提高了发射效率,也能扩大天仪与国际航天机构、科研圈的合作。杨峰的愿景里,天仪研究院覆盖到的市场不仅在国内,更重要的是布局国外,像同心圆一样分成三层。核心是有太空科学实验、技术验证需求的客户,如通信试验、星载计算机等; 第二圈是与航空有关联的专业用户,比如想进入航天市场但在此之前没有机会上天对产品做验证的太阳能企业;第三圈是未来可能与航空有联系的行业,比如互联网企业。天仪研究院团队。图片来源/天仪研究院2017年2月,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与天仪研究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准备就卫星与大数据平台、智能农业、智慧城市等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长期合作。3月底,天仪研究院与UCloud宣布达成了合作,共同研制国内首颗分时租赁天文卫星“UCloud云汉号”,预计2018年发射,这是国内商用航天卫星领域首次与云服务商合作。这些刚开始,或还未发生的合作层层铺开,或许就能实现杨峰对天仪的期望:“卫星只是一个载体,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太空实验室”。(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元婕,编辑/刘湘明)*钛媒体“商业科学家”,由海信冠名呈现-科技带来最美好的未来。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厉害了,北斗!第三代北斗芯片发布,我国北斗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 精选五[摘要]:中国成了世界工厂,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但3月7日,美国**的制裁来了,我们才发现,世界领先的整机产业实际上是建立在沙子一般的地基之上,皇帝的新衣被人扒的一干二净。
3月7日早上,一个朋友给笔者打电话:“中兴你知道不?美国**禁止中兴采购了”。此时笔者的注意力还集中在今年女生节新出的条幅上,不以为然的答道:"看到报道了,估计美国**也就做做样子吧"。然而两天过后,事件发酵,先有中兴网友爆出,除了不允许采购芯片之外,美国供应商已经全面停止对中兴的技术支持:不再回复邮件,打电话过去,对方说,“你的邮件我就当没看到,电话以后也别打了,否则我会有麻烦。”接着,看到中兴宣布正在配合美国**申请出口许可,虽然这种申请通常会被驳回。再后来,听说ARM这家英国公司,因为公司大部分研发放在美国,也被迫停止对中兴的支持和商务合作。如此种种,让笔者深吸一口凉气,看来这次美国玩儿真的了。
对于这次事件的反应,有些人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努比亚没了高通,不是还有中兴微电子么,用自己的呗。有些人认为,最好全部禁运,此刻正是国产芯片的好机会。但笔者却认为,若美国**的断货制裁持续过久,会带来中兴乃至整机产业的灭顶之灾。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于国产芯片而言,若失去国产整机厂作应用支撑,又谈何发展机会。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让美国**尽快解除禁运,度过眼下难关,再图将来。
虽然这些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自给率逐年提高。华为海思最新的麒麟芯片可以和高通骁龙820一比高下;龙芯积累了十多年,也终于可以和北斗卫星一起上天;随便拆开一个蓝牙音箱、机顶盒、冰箱洗衣机,里面的核心芯片已经大部分是国产品牌。但不可忽视的现状是,这些国产芯片的成功应用大多在消费类领域。在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通信、工业、医疗以及军事的大批量应用中,国产芯片距离国际一般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很高的关键器件:高速光通信接口、大规模FPGA、高速高精度ADC/DAC等领域,还完全依赖美国供应商。
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西方国家遏制中国,限制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国的瓦森纳协议依然生效。上述几种芯片是限制出口的重灾区。如果想看看中国这几个方向的真实水平,每年查查瓦森纳协议的更新就可以了。而现代相控阵雷达里面,他们都是必需品,只能通过”你懂的”渠道获得。每生产一台国产示波器,里面的ADC都需要美国**的同意才能进口,同时要承诺不被转做军事用途。打开中兴、华为出产的基站,电路板上除了几颗数字基带芯片是自产的,通信链路上RF,PLL,ADC/DAC乃至外围测量电源电压的芯片都见不到国产供应商的身影。虽然整机厂通过自产基带芯片掌握核心算法,但是,却无法解决被国外芯片供应商“卡脖子”的问题。了解整机产业的人都知道,一台基站假如有100颗芯片,其中只要有1颗被禁运,整台基站就无法交付。就算找到团队重新设计,根据IC研发的固有规律,一颗芯片从设计、测试到量产至少要1年以上,高可靠性的工业级芯片需要时间更长。如果制裁持续1年,这期间中兴的所有产品全面断货,合同无法履行,完全没有收入,结果不言而喻。唇亡齿寒,就算国产ICer们一年后把芯片给中兴做出来,又有什么用呢?这一次,美国**是捏住了中兴的脉门。
诚然,这些年来中国电子整机行业水平突飞猛进。华为超越爱立信成为世界第一大通信设备公司。逼的其他几家公司只能不断合并,最后中兴得以挤进世界前四。联影、迈瑞等国产大型医疗器械的产品水平直逼GE、飞利浦等巨头。国产雷达完成主动相控阵的跨越式超越,052C/052D、歼16等高性能武器服役,其雷达制式和性能已经直逼美国,超越欧洲和俄罗斯。就在军迷们弹冠相庆,裤衩红的不能再红的时候,不能掩盖的事实是缺”芯”的命门其实一直掌握在美国人手中。
纵览历史,中国电子整机产业的突破其实也是电子技术演进和世界分工变化的结果。电子设备的核心是算法、软件和硬件。算法和软件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国人依靠聪明和勤奋容易完成赶超。客户需要一个feature,华为可以连夜派工程师加班编写;都是4G基站,华为可以做到一键配置完成,而对手需要按照操作手册一步步完成。早年的华为靠这些逐步建立起市场优势。而硬件随着IC技术的发展,芯片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实际上技术含量都集中到了芯片中。以前一块电路板上上百个元件,调试和良率都是门槛,而现在变成一两颗芯片。只要你能买到芯片,照着参考电路设计一下,八成能用。除了军用的高端芯片,华为中兴之流几乎可以买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商用芯片。尽管有瓦森纳协议,但美国供应商们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也在帮助我们想办法绕过限制。于是,买了一流的芯片,就有了一流的硬件,再加上勤奋铸就的软件和聪明凝聚的算法,打败懒惰的欧洲通信商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于是中国成了世界工厂,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但3月7日,美国**的制裁来了,我们才发现,世界领先的整机产业实际上是建立在沙子一般的地基之上,皇帝的新衣被人扒的一干二净。
互联网我们有BAT可以和facebook/google过过招,电子整机有华为中兴可以对抗思科爱立信,IT行业里面为什么独独集成电路,没有能跟美国抗衡的能力呢?这还要从IC设计产业的特点来说起。IC设计相对于互联网和整机设备,有两个重要特点,试错成本高和排错难度大。互联网做一个app,可以一天出一个版本,有些bug没关系,第2天就可以修复,试错和修改的成本几乎为零。整机硬件的电路板设计周期在1天到1个月之间,生产周期在3天到2周之间,出了错重新投板费用在几百到几千之间,最多数万块钱。而IC设计,不算架构设计,从电路设计开始,到投片,最少要半年时间。投片送到工厂加工生产,一般要2个月到3个月。最重要的是一次投片的费用最少也要数十万元,先进工艺高达一千万到几千万。如此高的试错和时间成本对一次成功率的要求极高,不得不把流程拖长,反复验证,需要多个工种密切配合,团队中一个人出错,3个月后回来的芯片可能就是一块儿石头。修改一轮,又三个月出去了。
与试错成本高并存的是排错难度大。互联网编个软件,调试起来几乎可以在程序任意地方设断点,查看变量当时的状态或者打出log。硬件电路板上,几乎任何一根信号线可以拉到示波器上看波形。而一颗手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面有上亿个晶体管,而最终能在电路板上测量到的信号线却只有十几根到几百根。如何根据这少得可怜的信息,推理出哪个晶体管设计错误,难度不言而喻。
两大特点导致对IC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试错周期长需要逻辑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排错难度大需要一套科学的实验方法。而这两方面,恰恰是国内教育的软肋。过分重视知识的记忆,而忽略逻辑和方法。所以当软件工程师们靠自己的聪明和勤奋,不断快速迭代的时候,ICer们却经常遇到猪队友的困惑,导致原地打转。加班已经不能再多,却还是一次次的delay,上市时间依然落后。更有很多bug无法找到原因,反片实验也无结果,最后只能以项目失败收场。
高难度的产业背后蕴藏的是巨大的利益和商业价值。集成电路被誉为电子工业的粮食,除了对国家和行业安全有着巨大的意义,利润率也随着技术含量水涨船高。芯片本身的材料是二氧化硅,成本极低,上面凝聚的技术就决定了利润。消费类芯片产品一般毛在30%~40%,工业用产品一般能在50%~60%以上,更有甚者,以高性能模拟芯片为主的美国Linear公司,平均毛利率能达到90%!很多我们无法设计的芯片,例如高端交换芯片,毛利率都在99%以上。一旦中美开战,即便没有禁运,美国**利用行政手段把自己电子武器的批量成本压到我们的1/10是分分钟的事情,细思极恐。
我们一直努力,从未放弃。
高校。有些高性能关键器件芯片规模不大,看起来挺适合高校来作为突破的主力军。但多年下来,业内公认是高校的水平不如工业界。这不是中国特有的,美国也这样。这和前述集成电路产业的特点密切相关。高校的优势是出新idea,对于算法这类领域挺合适,仿真实验看到结果快且准,仿出来有效果基本实际就会有效,顶多实现复杂度太高。芯片试错成本高,流程长,参与协作的工种多,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看不到好结果。能把一个芯片做成业界普遍水平,不掉坑里,就已经不容易,需要多年积累。学生们积累少,纵有好的idea,往往躲不过路上无数的暗坑,还没看到idea的效果,就死在半路了。学校的特长是做更前沿的研究,适合弯道超车。而集成电路恰恰不好弯道超车,尤其是模拟芯片,你不解决100MHz的问题,到200MHz的时候那些问题还在。
仿制、抄袭。军迷们引以为自豪的山寨能力,就是看美军有什么,我们就抄一个。集成电路也可以抄,学名反向设计。虽然芯片很小,电路密度极大,但仍然可以通过显微、照相等方式获得他的全部版图信息,然后复制一份,送到工厂生产,似乎看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样的产品了。其实不然,版图相当于软件编译后的机器代码,可读性很差,无法了解其原理和架构。而版图提取本身存在物理误差和人为错误,尤其对于高性能的模拟混号芯片,对工艺又非常敏感,稍有不一致都可能导致芯片性能和良率的巨大差异。而此时设计人员无法了解原理,定位错误犹如一个盲人在大海里捞针。军工研究所普遍采用这种方法,每次反向犹如一场赌博,有时候做出来OK最好,一旦出现问题,基本束手无策。所以多年下来,除了电路比较简单的射频和功放芯片,上述高性能PLL,ADC等关键器件反向成功,能量产装备的例子寥寥无几。
科研项目。国家近十几年来,一直通过863/973/核高基等国家级科研计划对关键器件进行支持,投入巨大。后期也要求工业界和整机厂加入,以解决应用脱节的问题。但这些年下来,真正能量产并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成果寥寥。究其原因,一个是目标脱节。IC界有个说法,实验室测试通过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到量产还有巨大的工作量。科研项目只需要在评审的时候能够提供几颗样片,演示出所需性能即可拿到尾款。而工业级应用需要在各种温度和环境变化条件下保持性能稳定,以及解决批量生产的良率问题。如何保证量产是需要从设计一开始就考虑的,有些科研单位选择的架构本身就决定了成果只能交差,而不能量产。二是指标脱节。科研项目的立项单位不考虑国内实际水平,盲目追赶世界领先水平。不管上一周期的项目是否完成,今年的指标一定要更近一步。申请单位恶意竞争,不考虑自身实力,申请时竞报指标,谁提的指标高谁拿到项目,才不管2年以后如何交差。这样的制度下,本来按照已有技术积累,做100MHz还能量产,指标竞价完成后目标变成500MHz,最后谁都搞不定。
人才引进。2000年前后,国家利用人才政策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这期间有陈大同、武平回来创立了展讯,魏述然回来创立了锐迪科等一批国产IC设计公司。这批公司一开始也许有想做工业级产品、关键器件的雄心,但很快发现产业环境不合适,中国整机还没有强大到今天华为中兴的地位,市场容量小,技术可靠性要求高,design-in周期长,所以这批中成功活下来的这批企业都是靠消费类市场和08年附近一波中国山寨手机热潮完成了原始积累,进入良性循环。然而对于引入工业级、关键器件的人才就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首先合适的人选就非常少。例如在美国,由于瓦森纳协议的限制,华人无法进入ADI/TI等公司最核心的ADC产品研发部门,即使在他们设立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大陆工程师可以通过网络看到绝大部分母公司的设计,但高性能的ADC产品除外。这简直是90年代气象局被玻璃房子锁住超级计算机的另一个翻版。
2009年从美国ADI公司回来了一位李博士,通过非法手段带回了高性能DAC产品的版图,一下子提高了国产DAC产品的性能指标。但2013年事件被曝光,遭到ADI和美国**的抗议。李事件导致美国**对华人参与关键器件研发的控制更加严格,并对往来中国的留学生进行更严格的审查,相继查出Vanchip剽窃RFMD事件和天大教授被FBI诱捕事件,不论是真是假,对海外留学生归国从事关键器件研发造成了心里阴影,很多人为了保住往来美国的人身自由,放弃参与国内高性能的关键器件研发工作的机会。
于此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华为中兴需要遵守国际知识产权的游戏规则,李的方法和产品无法被正规整机厂采用,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工业界的问题。相反华为中兴对引入国产供应商在知识产权上更加担心,要求国产厂家自证清白,有的甚至到了要求国产供应商的创始人不能有ADI/TI履历的夸张地步,进一步导致国产替代进度的严重落后。最后,在没有知识产权问题的军用领域,由于受2013年被曝光的影响,到目前还没有看到李博士的产品被装备使用,甚是可惜。
整机厂自己努力。国内真正算在高性能关键器件领域有所突破的应该只有华为旗下的海思了。海思因为有华为不计成本的投入,麒麟的成就众所周知,在高速光通信及交换芯片上也有突破,已经在慢慢从低端蚕食broadcom等多年来构筑的技术壁垒。但之前任总的一篇讲话中,给海思的定位是备胎,任总要求华为一定要用最好的器件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性能,海思做不到性能最优就不采用。实际上这个思路,笔者觉得是有问题的。芯片行业有个特点,很多问题在实验室是测不出来的,必须在大规模应用的时候才能发现、改进和提高。如果一看指标不好就不用,那永远没有机会发现问题,那这个备胎永远是个纸糊的,一上路就碎。实际上,正是华为终端部门被要求捏着鼻子也要用K3V2,才成就了今天的麒麟。
国家层面也看到了上述问题,2013年9月国务院副**马凯调研集成电路产业,随后国家出台了新的集成电路产业振兴规划。改为成立,通过的方式对集成电路企业进行帮助。同时以紫光为首的国内民营资本结合**基金,开始了国际市场上的疯狂扫货。展讯、RDA、OmniVision等企业纷纷被收归旗下。但时光转到2015年,紫光和大基金系的扫货开始遇到障碍,收购美光,西数,试图以此突破nandflash产业遇挫,华润报价Farchild被拒。连飞利浦照明业务的收购也因为美国**担心功率半导体技术外泄而终止。回过头来看,除了展讯这类本来就是国内公司、OmniVision本来就是华人公司,国家通过收购的方式并未采购到货真价实的核心技术,更不要说可以有军事用途的射频、ADC等关键器件技术,可以断定美国人是不可能卖的。
如何破局?
对于突破集成电路高性能关键器件,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有整机厂的通力合作和有耐心的团队。
资金怎么解决,“十八大”要求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芯片研发是高投入高风险,最后运气好才有高产出。现在**通过大基金的方式来决定资源分配,并不一定总能选中最后的胜利者,而且有的压力,,都会让其走形。另外,国资的大规模投入还会造成挤出效应,减少民营资本在产业中的投入量。
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吸引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只要有足够大的市场,足够大的利润,他就会心动。而一开始团队技术水平跟先进水平有差距,无法参与全球竞争,可以攫取的市场规模必然没有那么大。这个时候应该是国家出马,通过补贴和奖励整机厂商的方式,在不损害整机厂家成本竞争力的前提下,在初期允许国产芯片商卖一个高价,获得超额利润,弥补巨额研发的投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后期,根据芯片累计装备的数量,逐步减少补贴,最后达到市场定价,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这种政策好处是钱肯定都花到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中,谁最后装备,谁做的东西能用,就补贴谁。当然要注意防范骗补的问题。
至于研发风险和选择错误风险,让民间资本来去承担。民资花自己的钱,自然会慎重选择团队,即使研发失败,也能坦然接受。这样一份国家补贴,可以吸引多份,只要其中一份儿成功量产,国家就赚到了。
当然所有的前提是我们还有一个强大的,有国际竞争力的整机产业。只有他们,才有动力去试用还在襁褓中的国产IC。笔者在推广国产IC的过程中,最感动的就是这群整机厂家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任何的利益驱动,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帮助国产IC,有时上司都允许放弃了,他们还加班加点帮助国产供应商查找问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多年后回过头来看,这次中兴事件对国产IC产业是个转折点。但不管怎样,当下真心希望他能度过难关。
补充阅读:中兴为什么会被制裁?
这得从四年前的一笔旧账算起。
从2011年开始,美国**就以安全等理由,多次对中兴、华为等中国通信企业设限,并对中国通信企业的国际贸易行为持续进行调查,一度导致其部分业务受到较大干扰和冲击。
在市场看来,美方此次发布限令,有“重翻旧账”的意思。事实上,从2012年起,中兴就因与第三国运营商一项数的既有电信设备合同受到美国相关部门调查,中兴通讯明确表示已经中止相关业务,但美方一直持续调查至今,并最终实施出口限令。
为什么美国**在此时再次提高了对中国产业的制裁调门?
有业内人士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在于中国科技领域这几年的不断“脱美”。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棱镜门”之后,中国出于切实的安全问题,推动了一轮去IOE(在IT建设过程中,去除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及EMC存储设备)的行动,这影响到了部分美国公司的在华利益;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更大的影响在于,美国也可能会逐步失去对全球信息产业链的统治权。
去年,中美两国间的科技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加剧。在一些美国供应商拒不公开源代码的情况下,中国**还曾一度威胁将禁止这些公司在华开展业务。奥巴马**对此表示了强烈抗议。
华为、中兴作为中国目前技术含量最高的信息产业排头兵,其实也已经多次被美国**拒之门外,其中就包括2011年双方赢得美国第三大电信设备商Sprint超级大单之后,被以国家安全为由扫地出门。
同样,走出国门的紫光股份、联想集团等也没少被阻挠。不久前,紫光收购美国技术已经比较落后的硬盘厂商西部数据的并购合同也因需要履行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程序而被取消。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
美国商务部在周一发表声明称,该部发现这家生产智能手机的公司,向伊朗销售了美国制造的商品,这违反了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因此将禁止中兴从美国企业采购任何技术,除非该企业持有专门的许可证。
商务部表示,中兴计划“违反美国的出口法规,私自向伊朗再出口管控物品”。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旨在限制伊朗发展核武器,不过其中有不少制裁措施已经在近期取消。
针对中兴通讯采取的出口控制并不多见,因为美国很少对这样的大型企业采取此类措施。这一举动突显出,美国多么重视通过施压,来促使中国配合旨在遏制核武器扩散的贸易禁令。
美国最近的审查行动,也让一些中国公司对美国科技企业的投资成为泡影。中兴在中国国内有一个规模比它大得多的竞争对手――华为。这家公司已被禁止在美国出售其电信网络设备。
尽管分析人士表示,针对中兴的出口控制可能主要是为遏制核武器扩散,而非进一步刺激本就紧张的中美技术贸易关系,但目前尚不明确中国会如何解读美国的这一举措。
“这取决于双方如何解读它,有可能会被看作一个特例,也有可能被激化和扩大,”非营利研究组织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学者甘思德(Scott Kennedy)说。
在美国商务部发出声明之前,中兴的已于周一暂停交易。出口控制的消息最早是由路透社报道的。记者未能及时联系到中兴置评。
在周一的声明中,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两份中兴的内部文件,用以佐证该部对中兴提出的违反制裁的指控。其中之一是2011年的一份文件,该文件有多位中兴高管签字,文中讨论了美国实施出口控制的风险,并提到“目前我司在伊朗、苏丹、朝鲜、叙利亚、古巴五大禁运国都有在执行的项目”。它还表示,伊朗的项目是“风险最大”的一个。
在另一份文件中,中兴用一个复杂的流程图,拟定了规避美国出口控制的办法,包括采用一个“空壳”公司的结构。
美国新实施的出口控制,可能会让中兴比较难做生意。尽管该公司出售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和电信基础设备,但它也会从美国技术企业采购部件,比如在它的某些手机中采用高通的芯片。考虑到电子行业供应链和特殊设备大规模生产的复杂性,它可能会让中兴在调整设计和为其产品采购部件时,付出不小的代价。
研究公司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荣大聂(Daniel H. Rosen)表示,考虑到中兴的行为,要避免出现目前的状况,需要中美之间“建立起非同寻常的信任”。
“这点似乎不太可能实现,”他说。
针对此事,中兴的回应是:
证券代码(A/H): 证券简称(A/H): 中兴通讯公告编号:201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重大事项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或“本公司”)获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已于日决定将本公司以及ZTE Kangxun Telecommunications Ltd.(深圳市中兴康讯电子有限公司)、ZTE Parsian(中兴伊朗有限公司)、Beijing 8-Star International Co.(北京八星有限公司)加入实体名单(“决定”)。根据该决定,自日起,美国出口管制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下的产品供应商须申请出口许可才可以向本公司及前述另外三家公司供应该等产品,并实行否决性假设的许可审查政策。
截至本公告之日,本公司一直并将持续积极配合美国相关**部门调查,并积极与美国相关**部门沟通以寻求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本公司正就该决定项下的限制措施对本集团的业务和经营的潜在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鉴于前述评估工作仍在进行当中,且本公司与美国**相关部门沟通以寻求解决方案的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维护利益,避免造成本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本公司申请,本将继续停牌。
停牌期间,本公司将根据事项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公司的后续公告,注意。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作者:PrimeTime
来源:水木社区(ID:newsmth_net)
中兴《厉害了,北斗!第三代北斗芯片发布,我国北斗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 精选六编译:刘小芹,张易来源:IEEE Spectrum转自:新智元(ID:AI_era)对大多数人来说,微芯片是一些长着小小的金属针,标着看似随机的字母或数字的字符串的黑盒子。但是对那些懂的人来说,有些芯片就像名人一样站在红毯上。有许多这样的集成电路直接或间接地为改变世界的产品赋能,从而得到荣耀,也有一些芯片对整个计算环境造成了长期的影响。也有一些,它们的雄心壮志失败后成为警世的故事。为了纪念这些伟大的芯片,并讲述它们背后的人和故事,IEEE Spectrum 制作了这个“芯片名人堂”(Chip Hall of Fame)。登堂的是7类共27枚影响了整个计算世界的芯片。这份名单中的第一类多数来自 IEEE Spectrum 2009年的一个专题“25 Microchips That Shook The World”,由 Brian Santo 撰写,现在它增加了自那之后的出现的一些重要的芯片。当然,这份名单肯定存在争议,比如读者可能会质疑为什么英特尔的8088微处理器入选,而不是4004(英特尔推出的第一款微处理器)或者8080(英特尔最著名的微处理器)?需要稍作说明的是,这份名单是作者、作者所信任的来源,以及 IEEE Spectrum 的多名编辑经过数周的争论之后得出的。它并不只关注那些获得巨大商业成功或取得了重大技术进步的芯片,它关注的是那些被证明十分独特,令人着迷,令人惊叹的微芯片。最重要的是,这份榜单搜集了深刻地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的芯片——它们是许多改变世界的电子设备的重要部分,象征着技术的发展趋势。类别:放大器音频(AmplifiersAudio)接口(Interfacing)逻辑(Logic)记忆存储(MemoryStorage)MEM传感器(MEMsSensors)处理器(Processors)无线(Wireless)仙童半导体μA741 运算放大器(1968)Fairchild Semiconductor μA741 Op-Amp该芯片成为了模拟放大器集成电路事实上的标准。该芯片目前仍在生产,在电子产品中随处可见。制造商:仙童半导体类别:放大器音频年代:1968运算放大器就像模拟设计界的切片面包。你可以用它们夹上任何东西,并且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设计者使用它们来制作音频或视频的前置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精密整流器,以及其他许多日常电子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1963年,26岁的工程师 Robert Widlar 在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设计了第一个单块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即 μA702。当时它的售价是。Widlar 随后对设计进行了改进,设计出 μA709,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据说,Widlar 因此要求加薪,但没有得到满足,于是离开了仙童半导体。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现在是德州仪器的一部分)如获至宝,迅速挖来了 Widlar。Widlar 后来帮助国家半导体建立了模拟IC设计部门。1967年,Widlar 为国家半导体公司研发出一个更好的运算放大器,即 LM101,其中一个版本(LM101A-N)现在仍在生产。虽然仙童半导体的领导们对 Widlar 突然发起的竞争感到焦头烂额,但在仙童的研发实验室,新加入的 David Fullagar 对 LM101 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发现这款芯片的设计虽然非常巧妙,但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最大的缺陷是,由于半导体质量的变化,有些芯片在IC的输入级,即所谓的前段,对噪声过于敏感。Fullagar 于是开始了自己的设计。前端问题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Fullagar 为芯片增加了一对额外的晶体管。额外的电路使得放大更加平滑。Fullagar 将他的设计交给仙童研发部门的老大,一位名叫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的人。摩尔将他的设计交给公司的商业部门。这枚新的芯片被命名为 μA741,后来成为运算放大器的标准。这个IC,以及后来仙童半导体的竞争对手所创造的各种翻版型号,已经卖出数百万个。当时初版的μA702价格是300美元,现在300美元大约可以买2000枚μA741芯片。Intersil ICL8038 波形发生器(1983)Intersil ICL8038 Waveform GeneratorIntersil的ICL8038波形发生器为消费电子产品带来了复杂的声音制造商: Intersil(英特矽尔)类别: 放大器音频年代: 大约 1983一个好的基本波形——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是构建更复杂行为的原材料。Intersil的ICL8038 集成电路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地获得精确的波形,能够同时产生正弦波、矩形波和锯齿波等周期信号,只需要很少的外部元件。最初,ICL8038 被嘲笑性能有限,而且具有表现不稳定的倾向。确实,这个芯片有点不可靠。但共生是们很快学会了如何可靠地使用它,然后8038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最终销售了数百万个,并被用在无数应用程序中——包括“电话飞克”(phreaker)们在20世纪80年代使用的“蓝盒子”(blue boxes)。Intersil 公司在2002年停产了8083,但爱好者们至今仍在收集 ICL8038,用来自制函数发生器和模块化模拟合成器。微开半导体MAS3507 MP3解码器(1997)Micronas Semiconductor MAS3507 MP3 Decoder这个芯片开启了数字音乐革命制造商: 微开(Micronas)半导体类别: 放大器音频年代: 1997在 iPod 出现之前,是Diamond Rio PMP300。PMP300于1998年推出,几乎立刻就火了,不过这一热潮很快就消减了。不过,这个播放器有一件事很重要,就是它支持 MAS3507 MP3解码芯片——一个基于RISC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具有为音频压缩和解压缩优化的指令集。它的开发者是Micronas(现在是TDK-Micronas),它让Rio能够将十多首歌曲压缩到其闪存中。对于今天的标准来说可能有点可笑,但在当时相比便携式CD播放器已经足够有竞争力了。Rio以及它的后续产品为iPod铺平了道路,现在你已经能够在口袋里装上数千首歌曲。Micronas正如这个 Micronas 的设计文件所显示的,MAS3507是只为做好一件事设计的,即只能很好地解码 MPEG Audio Layer III(即MP3)数据。德州仪器TMC0281语音合成器(1978)Texas Instruments TMC0281 Speech Synthesizer这是世界上第一款语音合成芯片制造商: 德州仪器类别: 放大器音频年代: 1978如果没有TMC0281,E.T.可能永远没办法“打电话回家”。因为 TMC0281 是世界上第一款单芯片语音合成器,是德州仪器的Speak&Spell学习玩具的“心脏”(或者应该说是“嘴巴”)? 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1982年的《E.T.外星人》电影中,外星人E.T.黑进玩具中,搭建了一个星际通讯设备。(电影中,E.T.还使用了一个衣架,一个咖啡罐以及一把圆锯。)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与消费电子产品交谈;TMC0281 是无处不在的合成语音世界的第一步。外星人E.T.抱着一台Speak&Spell玩具TMC年发布,使用被称为线性预测编码(linear predictive coding,LPC)的技术产生语音,所产生的声音是一些嗡嗡声、嘶嘶声和爆裂声的组合。对于“产生语音”这件被认为是“不可能在集成电路中实现的”的事情,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解决方案。TMC0281的变体型号被用于雅达利的街机游戏和克莱斯勒的K型车。2001年,德州仪器将它的语音合成芯片生产线卖给Sensory公司,Sensory在2007年底停产这个芯片。不过,在eBay上花左右可以买到品相非常不错的 Speak&Spell 玩具。Tripath Technology 的 TA2020 音频放大器(1998)Tripath Technology TA2020 Audio Amplifier这是一个固态、大功率的放大器,为便宜的设备带来大音量。制造商: Tripath Technology类别: Amplifiers and Audio年代: 1998有些音响发烧友坚持认为真空管放大器能产生最好的声音,而且永远是这样。因此,当音频界出现一些声音,称一个完全依赖半导体的放大器发出的声音就像真空管放大器一样圆润而且充满活力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个放大器是由硅谷的一家公司Tripath Technology设计的D类放大器。D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是不直接放大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而是先将模拟音频转换为可用于开启或关闭功率晶体管的数字脉冲串。所得到的信号被转换成具有较高振幅的模拟信号。Tripath的诀窍是使用一个50兆赫兹的采样系统来驱动放大器。该公司表示,TA2020的性能更好,而且成本远低于任何类似的固态放大器。为了在交易展览上展示这款芯片,他们特意播放了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那首著名主题曲。像大多数D类放大器一样,TA2020的能效非常高; 它不需要散热器,并且可以使用紧凑的封装。Tripath的低端,15瓦型号的TA2020售价为,用于内置扬声器和麦克风。索尼,夏普,东芝等的家庭影院,高端音响系统以及电视机都采用其他型号——最强大的拥有1000W的输出。后来,其他大型半导体公司迎头赶上,创造出类似的芯片,Tripath 渐渐被人遗忘。现在Sure Electronics和Audiophonics等公司仍提供基于TA2020及其姐妹芯片的音频放大器套件和产品。Amati通信公司的Overture ADSL芯片组(1994)Amati Communications Overture ADSL Chip Set这款通信芯片开启了宽带上网时代制造商: Amati Communications类别: Interfacing年代: 1994还记得ADL(数字用户线路)出现时,你将可怜的每秒56.6k的调制调解器扔进垃圾桶的场景吗?好吧,几年之后,随着专用的基于光纤的宽带网络的出现,你又将ADL调制调解器扔进了垃圾桶。但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DSL是高速互联网所能做的第一个尝试,尤其是作为音乐和电影的分发系统。这是一个伟大的过渡技术:只要用户距离交换机不是很远,DSL都能将现有的常规音频电话线转变为高速数字连接。这个宽带革命的中心是从斯坦福大学出来的创业公司 Amati Communications。20世纪90年代,该公司提出一种称为离散多音(DMT)的DSL调制方法。该方法基本上是使一条电话线看起来像数百个子信道,并使用反向罗宾汉策略改进传输的方式。John M. Cioffi 是 Amati的共同创始人,现在是斯坦福大学工程教授,他说:“比特被从最贫乏的信道抢走,然后被给到最富有的信道。” DMT打败了它的竞争对手,包括AT&T等巨头,成为DSL的全球标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Amati的DSL芯片组(一个模拟,两个数字)售出了少量,但到2000年,每年的销量已经达到数百万组。在二十一世纪初,年销售量突破了1亿组。德州仪器在1997年收购了Amati。西部数据的 WD1402A UART(1971)Western Digital WD1402A UART制造商: 西部数据类别: Interfacing年代: 1971戈登·贝尔(Gordon Bell)以在20世纪60年代在迪吉多公司(DEC)推出PDP系列小型计算机而闻名。这迎来了网络和交互式计算机的时代,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个人电脑的出现而达到全盛。虽然小型计算机现在已经进入历史教科书,但贝尔还发明了一些虽然相对不那么知名但绝非不重要的技术,而且这些技术现在仍在世界各地被采用: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简称UART。UART用于让两个数字设备通过串行接口一次发送一个比特进行通信,而不会使设备的主处理器与细节干扰。今天,我们可以使用更复杂的串行设置,例如无处不在的USB标准。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诸如将调制调解器连接到PC之类的使用中,UART都是统治性的方式。即便现在,简单的UART仍然有它的地位,尤其是作为与很多现代网络设备连接的终极方式。UART的发明是由于贝尔自己需要将一个电传打印机(Teletype)连接到一个PDP-1,需要将并行信号转换为串行信号。贝尔于是设计了一个使用大约50个独立部件的电路。这个想法被证明是受欢迎的。当时西部数据公司(Western Digital)是一家制造计算机芯片的小公司,它设计了单芯片版的UART。西部数据的创始人 Al Phillips 仍记得当时公司的工程副总裁向他展示准备制作的 Rubylith 的设计图时的场景。他说:“我看了一会儿,发现一个断开的电路,副总裁都快抓狂了。”西部数据在1971年左右发布WD1402A,其他版本也在随后陆续发布。IBM深蓝2国际象棋芯片(1997)IBM Deep Blue 2 Chess Chip深蓝的逻辑芯片为AI对人类的第一次重大胜利赋能制造商: IBM类别:逻辑(Logic)年代: 19971997年,当IBM的国际象棋计算机“深蓝”(Deep Blue)击败世界冠军 Garry Kasparov 时,人类终于在计算机面前败下阵来。深蓝的每个芯片包含150万个晶体管,这些晶体管集成在专门的块中,例如一个走子生成器(move-generator)的逻辑阵列,以及一些RAM和ROM。这些芯片一起的运算速度是每秒2亿步棋。深蓝的策划者许峰雄(Feng-hsiung Hsu),现在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院,他回忆说,这些走子“给对手施加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自深蓝胜利以来,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原本是人类智能占上风的游戏上击败了人类,例如谷歌的AlphaGo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乭和柯洁。Signetics NE555(1971)Signetics NE555制造商:西格尼蒂克(Signetics)类别:逻辑年代:1971那是在1970年的夏天。芯片设计师Hans Camenzind当时是硅谷半导体公司西格尼蒂克(Signetics)的顾问。当时经济下滑,他每年收入不足,而家里有赋闲的妻子和四个孩子。他真的迫切需要发明一些好卖的东西。他真的做到了。而且,他的这一发明可以说是史上最伟大的芯片之一。555定时器是一款易于使用的集成电路芯片,常被用于定时器和振荡电路。由于其易用性、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可靠性,这款芯片时至今日仍被广泛应用于厨房电器、玩具、宇宙飞船等数千种电子电路的设计中。“它险些没能面世。”几年前 Camenzind 在接受 IEEE Spectrum 访问时回忆道。Camenzind于2012年去世。萌发555的点子时,Camenzind正在设计被称为“锁相环路”( phase-locked loop)的电路。只要对做一些修改,这个电路就能变成一个简单的定时器:触发它后它能运行特定的一段时间。这听起来很简单,当时还没有类似这样的东西。最初,Signetics的工程部门反对这个想法。当时公司已经有可以组装成定时器的组件销售。555的命运险些就这样结束了。但Camenzind坚持他的idea。他去找Signetics的市场经理 Art Fury。幸运的是,Fury很喜欢这个idea。Camenzind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测试模拟板原型,在纸上绘制电路元件,裁剪红片覆盖膜。Camenzind回忆说:“这一切都是手工完成的,没有使用电脑。”最终的设计有23个晶体管,16个电阻器和2个二极管。555定时器在1971年投入市场,引起了轰动。1975年,Signetics被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现在的恩智浦半导体)收购,据该公司说,555的销量已经达到数十亿枚。今天的工程师们仍然使用555设计一些有用的电子模块,或一些没什么用处的小东西,例如“霹雳游侠”的战车前灯。赛灵思 XC2064 FPGA(1985)**linx XC2064 FPGA制造商:赛灵思(**linx)类别: Logic年代: 1985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芯片设计者们一直试图充分利用电路中的每一个晶体管的功效。后来Ross Freeman提出一个相当激进的想法。他设计了一个包含许多晶体管的芯片,这些晶体管组成松散的逻辑块,其连接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重新配置。其结果是有时候一部分晶体管不会被使用到,但是Freeman认为摩尔定律最终会让晶体管成本变得低廉,不再有人关心晶体管浪费的问题。他是对的。他把这个芯片命名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并且为了推销这个芯片,作为共同创始人创立了赛灵思公司(**linx)。1985年,赛灵思公司的第一个产品XC2064面世时,员工们被赋予一个任务:使用XC2064的逻辑单元手工绘制一个示例电路,就像他们的客户要做的那样。赛灵思前首席技术官Bill Carter回忆起当时他走近 CEO Bernie Vonderschmitt时,看到他“在绘制时遇到了一点困难”。 Carter 单纯很高兴帮到老板。他说:“我们站在那儿,用纸和彩色铅笔帮Bernie 绘制!”如今,由赛灵思以及其他公司生产出售的FPGA被用于各种各样的东西,在这里很难全部列举。在例如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神经网络,数据中心路由器等等都有FPGA的应用。莫斯特克MK4096 4-Kilobit DRAM(1973)Mostek MK4096 4-Kilobit DRAM制造商:莫斯特克(Mostek)类别:记忆存储年代: 1973计算机在运行程序时使用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作为其工作空间。现在的RAM芯片有两种特性:静态RAM和动态RAM,或简称SRAM和DRAM。只要计算机开启后,SRAM就保持内容不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3 配多大内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