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强制平仓平仓难以解释 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第01页]&[]&[]&[]&[]&[]&[]&[]&&&
  导读:
  信托平仓难以解释 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如何判断股票调整接近尾声
  超跌反弹应该这样抢
  节前短调有利春季行情展开
  郑眼看盘:杠杆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逢反弹减磅为宜
  道达投资手记:这一轮调整结束了吗
  春季行情还未结束抓大放小风格延续
  不惧A股调整不去“抱团取暖” 北上资金趁跌抄底中小创
  信托平仓难以解释 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 摘要:中信策略认为,无论是信托平仓还是股权质押风险,对本轮A股调整解释力都不足。这背后更多是结构问题,业绩地雷频现和小票流动性较差叠加是主因。未来要紧扣业绩确定性溢价和流动性溢价两条主线。」
  本文作者为中信策略分析师秦培景、杨灵修、裘翔,原文标题为《确定性和流动性的溢价上升》。
  投资要点
  本论调整的背后实质并非总量问题,而更多是结构问题。业绩“地雷”频现和小票流动性较差叠加是主要原因。结构的问题用结构策略来应对,未来一段时期,紧扣有业绩确定性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的主线是关键;另外,在“守正”的同时,已经可以开始关注一些超跌的优质龙头品种。
  业绩“地雷”频现,确定性板块有溢价。触发这轮回调的第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业绩预警阶段“地雷”频现,并引发“羊群效应”。在年报季这个阶段,为尽可能降低业绩不达预期带来的波动性,比较保守的做法是,持有往年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以史为鉴,我们通过三个维度筛选。
  ?公募基金持仓偏好:如果机构投资者重仓股票具有共识,集中在特定行业,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这些行业个股的稳定性偏强。从2017年各个季度基金持仓的行业分布来看,医药、非银金融、电子元器件、银行、、家电持仓占比最大,依旧是大金融+消费龙头主线。
  ?市场风格历年的盈利稳定性:中信风格指数中,金融/消费/稳定三个板块年平均EPS的标准差分别为0.03/0.05/0.02,而对应的周期和成长板块历年平均EPS的标准差为0.16和0.10,比之于周期和成长板块,消费和金融板块天生就具有较强的盈利稳定性。
  ?历年盈利增速超预期的表现:如果某行业能够做到业绩持续超预期,那么可以合理线性外推的是,这些行业未来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的概率较小。年,银行、医药和家电三个行业连续两年实现业绩超预期,且这三个行业历史上的业绩波动性也较低,预计2017年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的概率较小。
  ?穿越多雷雨的年报季,关注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的大金融和消费板块,这也是我们前期策略“守正”推荐的核心。
  “交易抱团”下,大票有流动性溢价。本周回调的第二个触发因素是小票的流动性问题,由于交易量太小,价格对资金的回撤非常敏感。前几日A股调整最终要的特点是小票“闪崩”,2月1日265支跌停个股中,其中235支为市值小于100亿的小票。
  ?A股“交易抱团”明显。目前交易量最大的20%个股占了全市场70%以上的交易量,而交易量最小的20%个股仅占2%左右,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小票沦落为低成交量的“僵尸股”。僵尸股增多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交易抱团”遇到流动性趋紧,一定是小票风险更大,且崩盘的可能性也在大幅提升。
  ?本周周四出现小票集体盘中闪崩就是典型案例。资管新规预期加之近期业绩预告“地雷”频现,诱发高杠杆资金(信托配资)提前集中“离场”,引发引发流动性较差的小票集体闪崩。我们发现信托持仓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市值偏好:就全市场而言,2017Q3,信托持仓总市值占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流通市值比重分别为1.3%/1.1%/2.1%/1.2%;就小市值公司而言,2017Q3,信托持仓占比分别为1.6%/1.4%/1.9%/1.3%:信托持仓没有小票偏好,小票跌幅更明显只能够归咎于流动性较差。
  ?资管新规落地渐行渐近,“交易抱团”下大票的流动性溢价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抓大放小”的原因之一。
  近期引起市场波动的业绩和流动性问题,并非总量问题。而是个股层面的,部分业绩“踩雷”或者流动性太差(亦或兼而有之)的个股在近期集中爆发,影响市场情绪。但我们并不认为这足以引起系统性风险,总量层面本身没有太大问题,紧扣业绩稳定和流动性溢价两条主线,聚焦确定性较强的大金融+消费板块,避免结构性问题,是此阶段的关键。另外,短期的调整后已经可以开始关注一些优质的龙头品种,包括周期龙头的重估;积极布局电子、通讯、零售板块优质成长股。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和盈利增速出现超预期下滑;信托计划集体大规模撤出,资管新规严于预期;美元走强,外资大幅撤出新兴市场。
  前几日A股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调,上证综指//指/分别下挫2.7%/5.5%/6.1%/6.3%,29个中信一级行业仅钢铁、煤炭、餐饮旅游上涨,其他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且周中出现小票集中性崩盘现象,仅2月1日一天,A股就有265支股票跌停,其中235支为市值小于100亿的小票。
  本报告围绕短期A股调整展开。本轮调整的背后实质并非总量问题,而更多是结构问题。业绩“地雷”频现和小票流动性较差叠加是主要原因。数据显示,无论是信托产品平仓还是股权质押风险,实际解释力不足。结构的问题用结构策略来应对,未来一段时期,紧扣有业绩确定性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的主线是关键;另外,在“守正”的同时,已经可以开始关注一些超跌的优质龙头品种。
  业绩“地雷”频现,确定性板块有溢价
  本周为开年后首个回调期,触发这轮回调的第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业绩预警阶段“地雷”频现,并引发市场“羊群效应”。在年报季这个阶段,如何尽可能降低业绩不达预期带来的波动性?比较保守的做法是,持有往年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尽可能回避业绩波动性较大的板块。那么如何判断业绩的稳定性,我们通过三个维度来度量。
  ?基金持仓偏好
  第一个维度可以用机构投资者的偏好来衡量,如果机构投资者重仓的股票具有共识,集中在特定行业,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这些行业个股的稳定性偏强。从2017年各个季度基金持仓的行业分布来看,医药、非银金融、电子元器件、银行、、家电持仓占比最大,依旧是大金融+消费龙头主线。
  ?市场风格和行业历年的盈利稳定性
  第二个维度我们可以从市场风格和行业出发,考察不同板块和不同行业的历年盈利稳定性。
  一方面,我们计算了中信风格指数(金融,周期,消费,成长,稳定)的成分股历年的平均EPS和主营业务利润增速,可以看到,比之于周期和成长板块,消费和金融板块天生就具有较强的盈利稳定性,金融/消费/稳定三个板块年平均EPS的标准差分别为0.03/0.05/0.02,而对应的周期和成长板块历年平均EPS的标准差为0.16和0.10。
  另一方面,我们测算了中信29个一级行业,年主营业务利润增速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以平均值/标准差来衡量各个行业盈利增速兼具稳定性和成长性的情况,结果是,建材/有色/钢铁/煤炭和石油石化这五个周期性行业的性价比最低。
  ?历年盈利增速超预期的表现
  第三个维度我们考察各个行业,历年实际盈利增速与市场一致预期的相对表现。年报数据的真实值与市场预期之前通常是有差异的,业绩不达预期的行业往往比业绩超预期的行业多,如果某个行业过去几年能够做到业绩一直超预期,那么可以合理线性外推的是,这些行业边际上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的概率较小。
  我们计算了2015年和2016年,29个中信一级行业实际净利润增速与当年年末市场一致预期的差额,发现银行、医药和家电三个行业连续两年都实现了业绩超预期,从上文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到,这三个行业历史上的业绩波动性也较低,预计这三个行业2017年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的概率较小。
  由此可见,在年报季,为了避免业绩“踩雷”而可以考虑的是,关注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的大金融和消费板块。
  “交易抱团”下,大票享有流动性溢价
  本周回调的第二个触发因素是小票的流动性问题,由于小票交易量太小,价格对资金的回撤非常敏感。
  目前市场上“交易抱团”趋势在不断强化,交易量最大的20%个股占了全市场70%以上的交易量,而交易量最小的20%个股仅占2%左右,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小票沦落为低成交量的“僵尸股”。
  如下图所示,剔除停牌,以周数据统计,5日累计成交额不超过1亿元(平均当日成交不超过2000万元)的个股数量,在月平均是69个,在5~11月是258个,从12月至今平均是702个,也就是说,以小票为主,整个A股超过20%的个股日成交量不超过2000万。
  僵尸股增多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交易抱团”遇到流动性趋紧,一定是小票风险更大,且崩盘的可能性也在大幅提升。
  本周周四出现小票集体盘中闪崩就是一个典例(对该事件的点评,详见我们日的点评报告《闪崩是个股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在当天跌停的265支A股当中,有235支是市值小于100亿元的小票,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资管新规预期加之近期业绩预告“地雷”频现,诱发高杠杆资金提前集中“离场”,引发引发流动性较差的小票集体闪崩。
  通过计算各个板块信托持仓总市值占流通总市值的比重,我们发现,信托持仓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市值偏好:就全市场而言,2017Q3,信托持仓总市值占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别为1.27%/1.06%/2.09%/1.19%;就小市值公司而言,2017Q3,信托持仓总市值占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别为1.55%/1.44%/1.93%/1.26%,与全市场的比重差异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信托持仓没有小票偏好。那为何小票跌幅更明显呢?只能够归咎于流动性较差。
  那么在资管新规渐行渐近,高杠杆资金被强制性“退场”愈发临近的阶段,从流动性风险的角度而言,如果资金配置上面本身没有市值偏好,回撤时大小票共同遭受影响,由于小票本身没有流动性,那么一定是小票面临的风险更大,在这个阶段,大票享受一定的流动性溢价。
  综合以上两点,近期引起市场波动的业绩和流动性问题,本质上并非总量问题,而是个股层面的,部分业绩“踩雷”或者流动性太差(亦或兼而有之)的个股问题在近期集中爆发,影响整体市场情绪。但我们并不认为这足以引起系统性风险,总量层面本身没有太大问题,紧扣业绩稳定和流动性溢价两条主线,避免结构性问题,是此阶段的关键。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和盈利增速出现超预期下滑;信托计划集体大规模撤出,资管新规严于预期;美元走强,外资大幅撤出新兴市场。
[第01页]&[]&[]&[]&[]&[]&[]&[]&&&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时间:日 07:24:23&中财网
[第01页]&[]&[]&[]&[]&[]&[]&[]&
  导读:
  信托平仓难以解释
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如何判断股票调整接近尾声
  超跌反弹应该这样抢
  节前短调有利春季行情展开
  郑眼看盘:杠杆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逢反弹减磅为宜
  道达投资手记:这一轮调整结束了吗
  春季行情还未结束抓大放小风格延续
  不惧A股调整不去“抱团取暖”
北上资金趁跌抄底中小创
美元/人民币
意大利富时
  信托平仓难以解释
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摘要:中信策略认为,无论是信托平仓还是股权质押风险,对本轮A股调整解释力都不足。这背后更多是结构问题,业绩地雷频现和小票流动性较差叠加是主因。未来要紧扣业绩确定性溢价和流动性溢价两条主线。」
  本文作者为中信策略分析师秦培景、杨灵修、裘翔,原文标题为《确定性和流动性的溢价上升》。
  投资要点
  本论调整的背后实质并非总量问题,而更多是结构问题。业绩“地雷”频现和小票流动性较差叠加是主要原因。结构的问题用结构策略来应对,未来一段时期,紧扣有业绩确定性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的主线是关键;另外,在“守正”的同时,已经可以开始关注一些超跌的优质龙头品种。
  业绩“地雷”频现,确定性板块有溢价。触发这轮回调的第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业绩预警阶段“地雷”频现,并引发“羊群效应”。在年报季这个阶段,为尽可能降低业绩不达预期带来的波动性,比较保守的做法是,持有往年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以史为鉴,我们通过三个维度筛选。
  ?公募基金持仓偏好:如果机构投资者重仓股票具有共识,集中在特定行业,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这些行业个股的稳定性偏强。从2017年各个季度基金持仓的行业分布来看,医药、非银金融、电子元器件、银行、、家电持仓占比最大,依旧是大金融+消费龙头主线。
  ?市场风格历年的盈利稳定性:中信风格指数中,金融/消费/稳定三个板块年平均EPS的标准差分别为0.03/0.05/0.02,而对应的周期和成长板块历年平均EPS的标准差为0.16和0.10,比之于周期和成长板块,消费和金融板块天生就具有较强的盈利稳定性。
  ?历年盈利增速超预期的表现:如果某行业能够做到业绩持续超预期,那么可以合理线性外推的是,这些行业未来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的概率较小。年,银行、医药和家电三个行业连续两年实现业绩超预期,且这三个行业历史上的业绩波动性也较低,预计2017年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的概率较小。
  ?穿越多雷雨的年报季,关注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的大金融和消费板块,这也是我们前期策略“守正”推荐的核心。
  “交易抱团”下,大票有流动性溢价。本周回调的第二个触发因素是小票的流动性问题,由于交易量太小,价格对资金的回撤非常敏感。前几日A股调整最终要的特点是小票“闪崩”,2月1日265支跌停个股中,其中235支为市值小于100亿的小票。
  ?A股“交易抱团”明显。目前交易量最大的20%个股占了全市场70%以上的交易量,而交易量最小的20%个股仅占2%左右,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小票沦落为低成交量的“僵尸股”。僵尸股增多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交易抱团”遇到流动性趋紧,一定是小票风险更大,且崩盘的可能性也在大幅提升。
  ?本周周四出现小票集体盘中闪崩就是典型案例。资管新规预期加之近期业绩预告“地雷”频现,诱发高杠杆资金(信托配资)提前集中“离场”,引发引发流动性较差的小票集体闪崩。我们发现信托持仓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市值偏好:就全市场而言,2017Q3,信托持仓总市值占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流通市值比重分别为1.3%/1.1%/2.1%/1.2%;就小市值公司而言,2017Q3,信托持仓占比分别为1.6%/1.4%/1.9%/1.3%:信托持仓没有小票偏好,小票跌幅更明显只能够归咎于流动性较差。
  ?资管新规落地渐行渐近,“交易抱团”下大票的流动性溢价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抓大放小”的原因之一。
  近期引起市场波动的业绩和流动性问题,并非总量问题。而是个股层面的,部分业绩“踩雷”或者流动性太差(亦或兼而有之)的个股在近期集中爆发,影响市场情绪。但我们并不认为这足以引起系统性风险,总量层面本身没有太大问题,紧扣业绩稳定和流动性溢价两条主线,聚焦确定性较强的大金融+消费板块,避免结构性问题,是此阶段的关键。另外,短期的调整后已经可以开始关注一些优质的龙头品种,包括周期龙头的重估;积极布局电子、通讯、零售板块优质成长股。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和盈利增速出现超预期下滑;信托计划集体大规模撤出,资管新规严于预期;美元走强,外资大幅撤出新兴市场。
  前几日A股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调,上证综指//指/分别下挫2.7%/5.5%/6.1%/6.3%,29个中信一级行业仅钢铁、煤炭、餐饮旅游上涨,其他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且周中出现小票集中性崩盘现象,仅2月1日一天,A股就有265支股票跌停,其中235支为市值小于100亿的小票。
  本报告围绕短期A股调整展开。本轮调整的背后实质并非总量问题,而更多是结构问题。业绩“地雷”频现和小票流动性较差叠加是主要原因。数据显示,无论是信托产品平仓还是股权质押风险,实际解释力不足。结构的问题用结构策略来应对,未来一段时期,紧扣有业绩确定性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的主线是关键;另外,在“守正”的同时,已经可以开始关注一些超跌的优质龙头品种。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cfi.cn/readpic.aspx?imageid=51"
ALT="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TITLE="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
  业绩“地雷”频现,确定性板块有溢价
  本周为开年后首个回调期,触发这轮回调的第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业绩预警阶段“地雷”频现,并引发市场“羊群效应”。在年报季这个阶段,如何尽可能降低业绩不达预期带来的波动性?比较保守的做法是,持有往年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尽可能回避业绩波动性较大的板块。那么如何判断业绩的稳定性,我们通过三个维度来度量。
  ?基金持仓偏好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cfi.cn/readpic.aspx?imageid=52"
ALT="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TITLE="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cfi.cn/readpic.aspx?imageid=53"
ALT="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TITLE="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
  第一个维度可以用机构投资者的偏好来衡量,如果机构投资者重仓的股票具有共识,集中在特定行业,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这些行业个股的稳定性偏强。从2017年各个季度基金持仓的行业分布来看,医药、非银金融、电子元器件、银行、、家电持仓占比最大,依旧是大金融+消费龙头主线。
  ?市场风格和行业历年的盈利稳定性
  第二个维度我们可以从市场风格和行业出发,考察不同板块和不同行业的历年盈利稳定性。
  一方面,我们计算了中信风格指数(金融,周期,消费,成长,稳定)的成分股历年的平均EPS和主营业务利润增速,可以看到,比之于周期和成长板块,消费和金融板块天生就具有较强的盈利稳定性,金融/消费/稳定三个板块年平均EPS的标准差分别为0.03/0.05/0.02,而对应的周期和成长板块历年平均EPS的标准差为0.16和0.10。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cfi.cn/readpic.aspx?imageid=54"
ALT="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TITLE="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
  另一方面,我们测算了中信29个一级行业,年主营业务利润增速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以平均值/标准差来衡量各个行业盈利增速兼具稳定性和成长性的情况,结果是,建材/有色/钢铁/煤炭和石油石化这五个周期性行业的性价比最低。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cfi.cn/readpic.aspx?imageid=55"
ALT="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TITLE="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
  ?历年盈利增速超预期的表现
  第三个维度我们考察各个行业,历年实际盈利增速与市场一致预期的相对表现。年报数据的真实值与市场预期之前通常是有差异的,业绩不达预期的行业往往比业绩超预期的行业多,如果某个行业过去几年能够做到业绩一直超预期,那么可以合理线性外推的是,这些行业边际上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的概率较小。
  我们计算了2015年和2016年,29个中信一级行业实际净利润增速与当年年末市场一致预期的差额,发现银行、医药和家电三个行业连续两年都实现了业绩超预期,从上文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到,这三个行业历史上的业绩波动性也较低,预计这三个行业2017年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的概率较小。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cfi.cn/readpic.aspx?imageid=56"
ALT="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TITLE="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
  由此可见,在年报季,为了避免业绩“踩雷”而可以考虑的是,关注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的大金融和消费板块。
  “交易抱团”下,大票享有流动性溢价
  本周回调的第二个触发因素是小票的流动性问题,由于小票交易量太小,价格对资金的回撤非常敏感。
  目前市场上“交易抱团”趋势在不断强化,交易量最大的20%个股占了全市场70%以上的交易量,而交易量最小的20%个股仅占2%左右,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小票沦落为低成交量的“僵尸股”。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cfi.cn/readpic.aspx?imageid=57"
ALT="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TITLE="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
  如下图所示,剔除停牌,以周数据统计,5日累计成交额不超过1亿元(平均当日成交不超过2000万元)的个股数量,在月平均是69个,在5~11月是258个,从12月至今平均是702个,也就是说,以小票为主,整个A股超过20%的个股日成交量不超过2000万。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cfi.cn/readpic.aspx?imageid=58"
ALT="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TITLE="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
  僵尸股增多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交易抱团”遇到流动性趋紧,一定是小票风险更大,且崩盘的可能性也在大幅提升。
  本周周四出现小票集体盘中闪崩就是一个典例(对该事件的点评,详见我们日的点评报告《闪崩是个股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在当天跌停的265支A股当中,有235支是市值小于100亿元的小票,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资管新规预期加之近期业绩预告“地雷”频现,诱发高杠杆资金提前集中“离场”,引发引发流动性较差的小票集体闪崩。
  通过计算各个板块信托持仓总市值占流通总市值的比重,我们发现,信托持仓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市值偏好:就全市场而言,2017Q3,信托持仓总市值占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别为1.27%/1.06%/2.09%/1.19%;就小市值公司而言,2017Q3,信托持仓总市值占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别为1.55%/1.44%/1.93%/1.26%,与全市场的比重差异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信托持仓没有小票偏好。那为何小票跌幅更明显呢?只能够归咎于流动性较差。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cfi.cn/readpic.aspx?imageid=59"
ALT="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TITLE="信托平仓难以解释&本轮A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哪?" />
  那么在资管新规渐行渐近,高杠杆资金被强制性“退场”愈发临近的阶段,从流动性风险的角度而言,如果资金配置上面本身没有市值偏好,回撤时大小票共同遭受影响,由于小票本身没有流动性,那么一定是小票面临的风险更大,在这个阶段,大票享受一定的流动性溢价。
  综合以上两点,近期引起市场波动的业绩和流动性问题,本质上并非总量问题,而是个股层面的,部分业绩“踩雷”或者流动性太差(亦或兼而有之)的个股问题在近期集中爆发,影响整体市场情绪。但我们并不认为这足以引起系统性风险,总量层面本身没有太大问题,紧扣业绩稳定和流动性溢价两条主线,避免结构性问题,是此阶段的关键。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和盈利增速出现超预期下滑;信托计划集体大规模撤出,资管新规严于预期;美元走强,外资大幅撤出新兴市场。
[第01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第02页]&[]&[]&[]&[]&[]&[]&&&
  如何判断股票调整接近尾声?
  大势调整之时,投资者顽强逆市炒作往往是得不偿失的,最明智的选择是静待大盘和个股均调整结束时,再精选个股重新介入。至于股价是否调整结束,主要是从量、价、时间三个方面进行研判。
  量:股价调整结束的首要因素是成交量的调整到位,不过,成交量的调整到位并非仅仅指成交量创地量,常见的“地量见地价”的说法并不准确。地量只是成交量调整到位前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而成交量即使见地量,股价也未必能调整到位。此时,如果股价继续下跌,而成交量在创出地量后开始缓慢的温和放量,成交量与股价之间形成明显的底背离走势时,才能说明成交量调整到位。
  价:股价调整结束的次要因素是价格本身的调整到位,在强势行情中,股价的调整到位有两种量度标准:一种是前次行情的顶点位置,通常强势调整的最低位不会低于上次行情的最高点。另一种标准是本轮行情涨幅的黄金分割点,即涨幅的61.8%,强势调整时一般跌到61.8%-80%的位置就已基本到位。  时间:时间因素是调整结束的最终因素,有许多股票即使价格和成交量均已调整到位,但仍迟迟不能上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市场整体趋势仍运行于调整时间周期内。2、市场中的主流热点暂时没有波及到该板块。对于这类“万事俱备,只欠时间”的个股,投资者可以逢低买进,耐心持有。
  接下来在谈谈洗盘调整的一些重点:洗盘是主力资金坐庄过程中的必经环节,在股价出现一定涨幅之后先行退出,等待洗盘结束之后再大举介入,此时短线风险已经释放,买价亦较便宜。但如何判别洗盘是否真正结束却也并非易事,总结以往的实战经验发现,主力洗盘结束前,技术形态上通常会呈现三类特征。
  首先,个股股价的下降通道有扭转的迹象。有些主力洗盘时采用小幅盘跌的方式,在大盘创新高的过程中该股却不断收阴,构筑一条平缓的下降通道,股价在通道内慢慢下滑,某天出现一根阳线,股价下滑的势头被扭转,慢慢站稳脚跟,表明洗盘已近尾声。
  其次,洗盘即将结束的个股往往呈现缩量之后再放量的特征,部分主力洗盘时将股价控制在相对狭窄的区域内反复震荡整理,主力放任股价随波逐流,成交量跟前期相比明显萎缩,某天成交量突然重新放大,表明沉睡的主力已开始苏醒,此时即可跟进。
  最后,股价回落后构筑小平台,均线由持续下行转向平走、再慢慢转身向上。因为洗盘都表现为股价向下调整,导致技术形态转坏,均线系统发出卖出信号,但股价跌至一定位置后明显受到支撑,每天收盘都在相近的位置,洗盘接近结束时均线均有抬头迹象。(投资快报)
[]&[第02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托平仓导致股价跌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