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是什么意思推精选层现好时机新三板是什么意思有哪些

精选层推新三板流动性难在哪 _ 东方财富网
精选层推新三板流动性难在哪
作者:马元月 高萍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全国股转公司研究推出新三板精选层的消息,一时让“沉默”多时的新三板市场再次成为投资者讨论的话题。
  全国股转公司研究推出新三板精选层的消息,一时让“沉默”多时的新三板市场再次成为投资者讨论的话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于精选层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改善新三板流动性的考量,通过新三板各层次差异化发展,为未来实现新三板转板奠定基础。  酝酿精选层设想  全国股转公司研究推出新三板精选层的消息一时间引发市场热议,更有消息称,股转公司已经将相关方案提交至证监会。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向全国股转公司相关人员证实此事,对方以“八字没有一撇”进行了回复。同时,对于股转公司已经将方案提交到证监会一事,对方表示自己不负责此事无法给予确认答复。不过,新鼎资本董事长张弛表示此事在今年1月左右就已有风声。而中国新三板投资联盟负责人许小恒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监管层的确召开过座谈会,听取一些机构再分层的意见。同时,许小恒认为,再分层是新三板未来发展的趋势。由此可以确定,精选层一说实质上也并非空穴来风。  对于全国股转公司研究推出在创新层之上分出新的一层一事,张弛表示,全国股转公司新董事长上任之后会对新三板相关制度方面进行推进,这也可以看做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实际上,在2016年5月、6月,新三板刚刚进行了分层,将新三板分为基础层与创新层两个部分。至于为什么要在创新层之上再进行分层,张弛坦言,只推出创新层的风险还是比较高,也就是说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相比于A股的企业还是差一个档次,于是就干脆推出一个精选层。“同时推新的交易规则,就是竞价交易。”张弛如是说。  关于未来精选层的企业,许小恒称,凡是能进入精选层的企业的资金体量与流动性可能完全可以与A股媲美,新三板期待的精选层对应标的应该是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在遴选标准上,除了需要满足更加严格的治理要求、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外,还对公司股票的流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将改善市场流动性  而对于流动性尚且欠缺的新三板市场而言,研究推出新三板精选层一说无疑对于新三板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张弛表示,推出精选层将有助于改善新三板的流动性。许小恒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能推出精选层,对新三板来说,有利于大大提升新三板的活跃度,增加新三板的流动性,激活新三板的融资功能。  事实上,企业的流动性不足一直是新三板市场的一个顽疾。全国股转公司也在相继推出相关制度促进新三板的流动性。包括去年十家私募做市试点的推出就是基于增加新三板流动性的考量。在张弛看来,这样(推出精选层)也就解决了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新三板精选层的流动性只要解决了,可以说新三板的整体流动性就解决了。  至于为什么精选层流动性可以改善新三板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张弛解释道,新三板流动性的改善一定是首先一小部分企业的流动性改善。只要一部分企业流动性改善了,其他小企业的流动性改善就有预期了。“这样基础层就有机会进创新层,创新层就有机会进入精选层,流动性就可能会大幅改善。”张弛补充道。主要是精选层的流动性可能会比较好,跟A股相似,那么更多资金就会流去精选层的企业,提前进行布局。然后再向下传导,创新层的流动性也会改善。同理,基础层的流动性也会改善。“资金就会一层层提前布局,整个市场都会有所改善,只不过可能改善的程度不一样,精选层最好,创新层次之,基础层相对稍微差点。但不会像现在整个新三板都没有流动性。”张弛如是说。  对此,有投资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消息使其关于新三板市场的投资信心加大,计划重仓创新层里面未来有机会能再分层的企业。这也从侧面说明资金可能提前进入新三板市场进行布局的可能性,而这对于新三板的流动性无疑具有一定的影响。  有望实现转板对接  除改善新三板流动性以外,张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精选层推出将有望实现新三板与A股市场的对接,推出转板制度。  转板一直都是新三板市场热议的话题,而转板制度的推出也一直备受市场的期待。在此前2017年一年一度的全国监管工作会议中,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就表示过,让新三板中的企业能转板的转板,不能转板的就在新三板市场绽放。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转板制度的实施需要市场的逐渐成熟并与之配套。而张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研究新三板精选层是一个改革的过程。这样在精选层中推出竞价交易,估值就会提高,流动性也会逐渐改善。同时A股的IPO审核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希望A股的估值整体下调,新三板精选层估值上调,两个市场最终对接,对接之后才可能推出转板制度。不过,张弛也坦言,目前来说推出新三板转板是不成熟的,所以就提高新三板优秀企业的估值、改善流动性。  实际上,目前存在较多的企业退出新三板市场谋求登陆A股,这也是新三板市场与A股相互博弈的一个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张弛解释道:“因为A股的流动性要比新三板强。同时相较于新三板A股估值高,大约相当于新三板的2-3倍以上,而之所以新三板推精选层就是想让一批优质的企业留在新三板。”  同时,张弛表示,相对A股而言新三板有较为灵活的融资制度、并购制度。新三板的融资只需要备案不需要审核,A股的融资则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周期才有可能融到。而从并购上来说,新三板同样也是不需要审核的。  短期推出有难度  不过,关于精选层一事似乎并不容易推出。许小恒就表示预计短期内不会很快实现,“因为当前、投资门槛、创新层配套的差异化制度安排都没有正式出台,现在再分层时机不合适”。  在许小恒看来,监管层尚且只是听取各方意见阶段,再分层从研究、出台文件甚至到距离落地实施道阻且长。因为现在创新层制度供给迟迟都没出台,差异化制度安排,时至今日仍无任何动静,同时面临着大面积的调层,创新层企业数量都有缩减的可能。  此外,许小恒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像精选层这个层级上存在的公司,自然也是百里挑一。“现在新三板挂牌数量超过1万家,全部盘活可能性不大,也没有必要。即便是创新层,也有近1000家企业,而七年多时间才有600多家企业。市场永远是二八定律”。对此,许小恒称推出精选层可能才是监管层想要发展的重点。在这个板块能真正充分发挥定价、交易、融资等功能,财富效应更能彰显出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才能得到更好地完善,新三板也可以真正和深交所、上交所三足鼎立。  对A股来说,如果精选层的标准和A股上市标准不相上下,甚至还高,而交易制度和投资者门槛问题也随之解决,精选层的估值体系应该重构,也将逐渐与A股趋同,使市场的增量资金更大。“如此,与A股这样的强劲对手竞争更能彰显出新三板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活力。 ”许小恒说。
(责任编辑:DF154)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精选层推新三板流动性难在哪?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全国股转公司研究推出新三板精选层的消息,一时让“沉默”多时的新三板市场再次成为投资者讨论的话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于精选层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改善新三板流动性的考量,通过新三板各层次差异化发展,为未来实现新三板转板奠定基础。详情请戳:
精选层的推出,万众瞩目。它可以说是未来新三板的发展趋势,推出精选层不仅有助于改善新三板的流动性,增加新三板的活跃度,激活新三板的融资功能,还有望实现新三板与A股市场的对接,推出转板制度。
但是,关于精选层推出一事,却似乎并不那么容易实现。
中国新三板投资联盟负责人许小恒表示,预计精选层短期内并不会很快实现。“因为当前大宗交易、投资门槛、创新层配套的差异化制度安排都没有正式出台,现在再分层时机不合适”。
在许小恒看来,监管层尚且只是听取各方意见阶段,再分层从研究、出台文件甚至到距离落地实施道阻且长。因为现在创新层制度供给迟迟都没出台,差异化制度安排,时至今日仍无任何动静,同时,创新层面临缩减可能。而精选层很可能会是在创新层之上,自然更是百里挑一。在创新层数量都有可能缩减的当下,精选层的推出更是不易。
“现在新三板挂牌数量超过1万家,全部盘活可能性不大,也没有必要。即便是创新层,也有近1000家企业,而创业板七年多时间才有600多家企业。市场永远是二八定律”。对此,许小恒称推出精选层可能才是监管层想要发展的重点。在这个板块能真正充分发挥定价、交易、融资等功能,财富效应更能彰显出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才能得到更好地完善,新三板也可以真正和深交所、上交所三足鼎立。
对A股来说,如果精选层的标准和A股上市标准不相上下,甚至还高,而交易制度和投资者门槛问题也随之解决,精选层的估值体系应该重构,也将逐渐与A股趋同,使市场的增量资金更大。“如此,与A股这样的强劲对手竞争更能彰显出新三板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活力。”许小恒说。
【相关阅读】
以上内容由新三板财富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GPH·新三板入口(1个县城1个入口)招募: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矩阵社群组织“入口”之GPH新三板社群(已经超过1万“入口”加盟,超过100万投资者),成为“入口”(社群合伙人)。举手之劳,共享新三板无限财富。
只要你拥有100人的社群,你就可以申请成为新三板入口(社群合伙人)和群员,你可以:
1.获取新三板最新资讯、政策信息、专业研报。2.新三板项目对接GPH全国社群系统,让投资者找到好项目,让项目找到投资者。3.群主分享GPH全国社群系统的产品推广分润。
商务合作请联系客服微信号:ruoshui-0928,注明“新三板”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精选层”概念成新三板投资热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
  新三板再分层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中国证券报此前报道称,股转系统正在研究论证从创新层中再筛选出一些企业作为&精选层&,并引入竞价交易制度,以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痼疾的政策措施。随之,&精选层&概念股撩拨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神经,量价齐升不断上演,部分概念股半个月涨幅达到60%。&精选层&概念接棒&IPO&概念,成为投资新的热点。  撩动市场神经  股转系统计划设立&精选层&的消息,迅速点燃了二级市场,部分自身资质不错、可能上榜精选层的概念股随即被热炒。  其中,创新层做市企业大汉三通和点击网络受到资金追捧,在总体市场平淡的情况下,一个月时间其股价涨幅约60%。  2月15日,大汉三通开盘价为11.95元/股,至3月7日收盘,股价上冲至17.4元/股。公司股价连续15个交易日上涨,并创出历史新高,累计涨幅约60%。  在成交量指标上,大汉三通同样表现亮眼。截至3月7日,今年以来,成交额累计超过1.5亿元,有35个交易日成交额均过百万元。其中,2月16日,成交金额达到1424万元。  在新三板做市行情遇冷,整体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大汉三通能够走出这一波行情,主要原因是投资者看好其能入选&精选层&。大汉三通是一家移动互联网融合通信服务商,于2013年7月在新三板挂牌,被称为&移动互联网+电信&第一股。  挂牌以来,大汉三通业绩增长迅速。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净利润1391万元;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实现净利润1163万元,上半年业绩已超过2015年全年。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3%,净利润2864万元,同比增长516%。  对于业绩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大汉三通表示,随着4G用户持续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移动视频崛起,物联网各种应用的兴起,移动互联网融合通信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持续加强在移动互联网、银行、保险等多行业优质客户的深度合作,加快提升了业绩。  业绩叫好,做市商也纷纷&慕名而来&。目前大汉三通拥有10家做市商,包括中信证券、银河证券、东吴证券、国信证券、天风证券、九州证券、国泰君安等。其中,长江证券、红塔证券和第一创业3家为今年新增做市商。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大汉三通股东人数已达到200人。从盈利性、交易活跃性两个标准来看,可以对标创业板相关企业。  另一家热点公司是点击网络。自从&精选层&的消息传出后,2月21日-23日的三个交易日,其成交额均占据榜首,三日成交额合计为2500万元,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事实上,自1月25日开始,在公司发布董监高增持的公告后,点击网络股价便一路走高。公司201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036.63万元,同比增长98.32%;2015年净利润为2032.49万元,2014年净利润为61.98万元。  除大汉三通和点击网络外,亿童文教、海航冷链、沃捷传媒、银橙传媒、雷腾软件等&精选层&概念公司同样被资金持续追捧。  &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不足,符合&精选层&要求的公司更容易获得资金青睐,在资金推动下,其估值直追创业板市场。不过,市场给投资者的机会并不多。&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认为,选择做市商较多的企业,在流动性上有一定的保证。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做市商超过10家的新三板公司有15家。其中,点击网络、凯路仕、海航冷链的做市商最多,分别为16家、18家和23家。  投资新热点  &精选层概念让投资者找到新方向。&盛景网联新三板研究院院长杨青认为,2016年以来,新三板市场的投资策略主要是关注具备IPO潜力的公司。但这个概念已被过度热炒,&精选层&概念正好让资金找到新的热点。  挂牌企业在IPO之前通常会做三件事:变更为协议转让、控制股东人数在200人以内、清退三类资金,以便尽可能快的通过审核。付立春表示,&精选层&企业同样存在转板概念,&&精选层&可能成为转板机制设计的重要抓手&。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筛选出32家可能进入精选层的公司名单,包括贝特瑞、中喜生态、亿童文教、凯路仕、中润油、伊禾农品、骑士乳业、联赢激光、伊赛牛肉、银橙传媒、盈谷股份、中磁视讯、海航冷链、沃捷传媒、哇棒传媒、首都在线、百通能源、观典防务、上陵牧业、创力股份、点击网络、福特科、银音科技、东亚装饰、金润科技、企源科技、华岭股份、领信股份、光维通信、雷腾软件、丰电科技、颂大教育。  &像点击网络这样的既符合IPO条件,又符合精选层要求的企业,自然成为市场的热点。&杨青说。  助推估值修复  挂牌公司股权足够分散,是精选层推出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股东人数足够是竞价交易的基础。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的股权主要掌握在大股东手中,如果简单实行竞价交易,可能成为大股东套现的过程。因此,业内人士表示,分散股权,增加股东人数是实施竞价交易的基础,也是进入精选层的重要条件之一。  南山投资执行董事长周运南认为,股东人数应该在200位以上。天弘基金定增投资部总经理李蕴炜给出的条件是股东人数在100位以上。付立春则认为,精选层要参考IPO标准。  其次,股权分散可助推估值修复。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点击网络当前的PE为35.4倍,高于新三板平均水平。而同属于SAAS行业的上市公司用友网络的PE为77.43倍,中小板公司齐心集团的PE为86.04倍,创业板北信源的PE更是高达141.14倍。上述三家公司的最新股东人数分别为8.71万人、1.56万人和3.82万人。业内人士表示,股权分散不仅是竞价交易的基础,也是市场定价的基础。  对于点击网络而言,相对A股同类型企业,其价值被低估。其股权分散的过程,可能伴随估值的修复过程。股权足够分散,可使得流动性增加,其真实估值也更容易得到体现。  从目前情况看,大汉三通的股东人数从2015年33人,上升到259人。中润新能最新股东人数达到342人,今年以来股价上涨了30%。东创科技的股东人数为202人,今年以来股价上涨了22.30%等。  此外,做市商增多有利于增加流动性。有新三板公司董秘表示,在整体流动性不足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好、做市商多、督导券商协助有利于吸引投资人的关注。
上海证券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1998 Shanghai Securities New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820-0277 地址:中国上海 浦东杨高南路1100号 E-MAIL:想了解更多关于《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十年资深投行人,深度剖析新三板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三板财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提示:每一位企业家都应该关注――"新三板"  
  新三板流动性陷入冰点、政策红利迟迟不落地,挂牌公司无奈之下争相转投IPO,多次踩坑的投资者纷纷表示“坑人板”名不虚传……承载着中国纳斯达克希望的新三板正经受着重重考验,迷茫是从业人员的常态。即便如此,(,)分公司总经理张可亮仍然坚定地认为新三板才是中国真正的资本市场,假以时日,必将取代目前的A股市场,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体。
  时间和空间维度看三板
  不能单一的只看三板这一个市场,而要用更加宏观的视角来分析:要正确的认知新三板就不能只看新三板的制度、政策,而应该把新三板放到整个资本市场,与主板、、中小板做比较分析;如果认知要再进一步,那就需要再上升一个维度,将新三板放到整个金融体系里去考察,将它与银行、、基金做比较分析,考察新三板在降杠杆中起到的意义和作用;进而还可以放到整个中国经济体系里分析,综合考虑新三板与我们人口红利消失、出口受阻、投资拉动的边际效率降低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放到更加宏观的全球化的角度去考量,欧元衰落、加息对整个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之影响,以及新三板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历史角度看三板
  看三板也不能静止的看,而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如果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我们应该考察改革开放后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脉络,具体到资本市场,应该回到中国从的主板市场设立之初,以及后来深圳的中小板,2009年推出的创业板,然后才是2013年扩容到全国的新三板。我们需要分别考察这些板块推出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时代背景和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的认知新三板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我也正是从这些维度都做过思考,才提出了新三板才是中国真正的资本市场以及新三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双轨制改革的提法。
  做出这个定义的理由有三个:1、新三板是实行市场化的“注册制”;2、新三板实行法制化的惩戒机制;3、新三板可以引导资金进入优秀的实体经济。
  为什么说新三板是资本市场的双轨制改革?
  什么是双轨制改革:在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完全的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谓的价格双轨制改革是从1981年开始,国家允许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企业自销部分产品,其价格由市场决定。这样就产生了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产品按国家规定价格统一调拨,企业自行销售的产品价格根据市场决定的“双轨制”。近三十年改革,中国基本上遵循的是先农村后城市,先(,)再工业品,先进行价格改革再进行产权改革的渐进路线,使得前一项改革产生的制度红利可以为后续改革铺平道路,同时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急于冒进,让市场主体甚至整个社会有一个逐步消化、适应的过程,逐步积累改革共识,为下一步的改革创造思想舆论环境。经过实践我们发现“稳住体制内、放开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其实天然就包含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所以中国很多领域的改革都是走的双轨制道路。
  再看我们的资本市场改革:从机制上看,新三板之前的资本市场体制好比是当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叫做资本市场,但却是一个管制、计划的领域,每年能上多少家IPO(数量),需要通过审批来控制发行节奏,甚至连发行市盈率(价格)都规定好了。而新三板就是计划体制之外重新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化的机制,基本没有财务门槛,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就可以挂牌,挂牌后能否定增,以及定增的价格都是市场化形成的。从主体来看,当年的国有企业占据大量的社会资源,不愁吃喝,但效率低下,目前的A股公司同样。而新三板企业就像当年的乡镇、民营企业,效率高,但是很难获取企业急需的资金。从价格形成机制来看,A股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以很高的市盈率进行融资,因为其特殊身份也很容易获得利率低的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这就像国有企业能够以计划价格(低价)来采购原材料一样;而新三板企业一方面股权融资现在看起来很难,即使有市盈率也较上市公司低很多,很难获得外部的资金,即使获得也有很高的成本,就像当年的乡镇、民营企业一样,很难拿到计划价格的原材料,只能花高价在市场上购买。A股的发行体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革。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另起炉灶,存量难改的话,就先做增量。当年国有企业改革,是因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就像现在我们如果采用霹雳手段来强推A股改革,可能也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其实就启动了李克强总理要求的――把新三板推向全国,另起炉灶,重新设计一个市场、一种制度,来解决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难的事情。
  万众期待的精选层真的会有戏吗?
  精选层实际上是新三板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制度完善,可能的条件设定是:1、精选层企业应该是从创新层里面出;2、精选层的企业如果入选肯定会做公开发行,但规模较小;3、精选层的企业会采用竞价交易的方式;4、降低投资者门槛可能会配合着精选层一起推出。实际上,上述四个条件是相互关联的。因为只有公开发行才能实现股权足够分散,才能实现竞价交易的基础。但公开发行,在目前新三板只有二十万合格投资者的情况下是没法实现的,所以降低投资者门槛就变成一个必然的要求。所以说若推出精选层,上述几个选项是必然配套的。现在争论的不过是公开发行的额度多少、竞价交易的时间长短、门槛到底是降到100万还是降到50万?这些细节的问题可能还不是很清楚,但政策应该是一揽子配套出来的。新三板精选层的标准可能是什么?新三板的精选层可以借鉴创新层,首先盈利能力应该较创新层好,有可能精选层不会低于2000万净利润的标准。当然创新层有可能降低标准,比如创新层净利润降到1500万或者1000万,那精选层2000万看起来就更有道理了。除了满足财务门槛的要求,精选层对于公司治理的要求会更高。目前新三板很多企业其实治理都不完善,信息披露也存在不及时、不准确的现象,精选层可能会要求比较严格的信息披露,有可能要求半年报必须要审计,甚至还要求披露季报等等。最后,精选层可能对挂牌时间上有要求。比如创新层企业连续两年没有受过重大处罚、没有出现重大违法违规事件,这样才有可能入选精选层。
  为什么不看好A股?
  A股未来三五年的市盈率可能会持续走低,甚至有可能跟三板不相上下。因为如果中国资本市场的双轨制改革路径一旦确定,转板其实也就是并轨,转板就变成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而不是改革的手段,切不能错把目标当手段。如果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板,那就标志着体制内和体制外开始并轨,那我们的资本市场改革应该是实现了阶段性的目标,但短期来看转板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现在产生的新情况是,今年以来有300多家企业从新三板到主板去IPO排队,接受辅导,有很多确实也顺利过会了。虽然新三板现在问题很多,但其实证监会或者说股转公司一个大招,比如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精选层方案,给大家一个明确的预期、明确的标准,这些排队公司就可能都回来了。如果有公司现阶段去申报IPO,即使速度再快,发出来之后大股东股份也要锁三年。但假如新三板推出精选层,这些去报IPO的企业同时满足精选层的标准,有可能很大一部分会从证监会撤材料再进入精选层。虽然精选层的IPO规模可能会小一点,但这也是它的优势所在,公司股份不会被过渡稀释,而且至少从现阶段的标准看,证监会对A股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并购采取一种冷淡对待的态度,即使不冷淡对待,A股的定增审批时间周期也很长,且很严格。要是精选层也能竞价交易,市盈率应该要比现在好一些,并且新三板审批上依然是市场化的。也就是说你上了精选层之后,依然可以小额、快速、灵活地通过定增来融资,来做并购重组,只要备案制就可以。10号股转的监事长在成都讲话,同样讲到了一揽子方案其实已经确定了,而且明确讲到了是国务院要求证监会以及股转公司改善新三板的流动性,也是说这个事情已经上升到了国务院的层面,而不仅仅是参考证监会的意志。
  有足够的市场资金支撑这么大的市场容量吗?
  因为主要的资金是在银行体系,未来肯定是银行的储蓄搬家,这个资金量是非常巨大的。国家实际上担心的是搬家之后,这个池子太小了,就像A股一样,只要一看到要涨的趋势,所有资金都冲上来,马上从2000点涨到5000点。所以说新三板市场快速做到一万家,听股转的监事长讲的,可能创新层的企业要到三四千家,实际上就是不断的做大这个池子,可以容纳超发的货币,而不是让这些超发的货币,不在银行就跑到楼市里面,把楼市的价格炒高。新三板不应该生搬硬套一些政策,A股上是有集合竞价这样做,有可能新三板不愿意去照搬照套,所以在自己考虑设计更加符合新三板这个市场的一些交易方式,交易规则,所以可能制度一直没有出来。优质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新三板这个市场现在提供的一些制度优势,去做好自己的股权结构的调整,或者利用这些制度优势,用足了这些制度优势,其实不比A股差。
  企业应该怎样规划自身的市场路径?
  现阶段如果对想IPO的优质企业,也就是说净利润在2000万以上、今年可能超过3000万,并且愿意选择去尝试IPO的,可以找保荐机构签约,让保荐机构帮你做IPO的事情。但企业要做两手准备,一旦精选层符合预期,也可以从A股排队撤下来,集中精力上精选层。IPO提速是为了解决堰塞湖,是现在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A股这个市场存在大量的问题,这是有目共睹的,国家也不可能视而不见,只是现在都找不出很好的办法来改革它,但应该不会再去把这个市场做大,让它继续膨胀,让问题继续膨胀,这将增加改革难度。新三板,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三板上的创新企业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即使现在不完善,即使道路曲折,只要假以时日,新三板也必将取代目前的A股市场,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流、主体。  摘自360doc个人图书馆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新三板财富
(责任编辑:刘静 HZ010)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十年资深投行人,深度剖析新三板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做新三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