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想挑拨联想和华为与联想哪个好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gb/economy/sinacn/.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热门推荐:
  最近,联想“5G投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大量攻击联想的言论充斥整个网络。原因就在于,联想在 5G eMBB 方案第一轮(RAN1#86bis)投票的时候,联想集团基于自身前期技术和专利储备,选择了高通的 LDPC 技术方案,而非华为。虽然澄清一波接一波,但事件四五天过去仍未平息。
  因此,5 月 15 日联想官方再次连发两条微博,不仅公开了联想内部信,而且还详细描述了关于联想在 3GPP 5G 信道编码国际会议上投票的简要事实经过??。其实根据联想的描述,与这两天不断澄清的内容无疑,即联想肯定了第一轮投票支持 LDPC,而第二轮全力支持华为。
  根据描述,首先在里斯本的第一轮(RAN1#86bis)会议上,联想和摩托罗拉支持的是三星前头的采用 LDPC 为 eMBB 数据信道唯一编码方案。而且本轮所有公司,包括中国公司,对 LDPC 用于数据信道长码均无异议,并达成决议。联想强调,其表态并没有对会议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再者,在美国的第二轮(RAN1#87)会议中时,联想集团综合考虑国家整体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坚决选择了联想之前没有太多技术积累的 Polar 码方案,包括对 Polar 码用于数据信道短码,以及 Polar 码用于控制信道的方案。最终结果就是,Polar 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LDPC 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
  联想表示,3GPP 5G 会议是以达到共识为目的,一个提案得以通过,唯一要求的是没有任何公司反对,而不是在于有多少公司赞同。联想还表示,联想积极参与 5G 标准的制定,一如既往坚决支持中国 5G 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另外,联想在今天早上发表主题为《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的内部信中,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表示,经过详细调查及各方求证,他认为联想的投票原则没有问题,执行也没有问题。为求证 3GPP 会议事件经过,他还专门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通过电话。
  柳传志说:“任总对我表示,联想在5G标准的投票过程中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并对联想对华为的支持表示感谢。我们一致认为,中国企业应团结,不能被外人所挑拨。”
  柳传志还说:“联想30多年的成长过程中,一路跋山涉水,经历九死一生。今天我们不能容许有人朝我们泼脏水,甚至冠以‘卖国’的帽子!试图冲击我们的军心,打垮我们的士气,践踏联想人的尊严,打击一个民族品牌的骄傲,我们所有的人,都绝不能、也绝不会有半分容忍!”
  除了联想自身的澄清之外,昨天华为也发声力挺联想,明确表示:“华为公司感谢联想集团和各合作伙伴一贯的支持,也愿意跟联想集团,以及产业链的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持续推进5G产业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联想发布《关于联想在 3GPP 5G 信道编码国际会议上投票的简要事实经过》的情全文:
  - 关于网络流传的3GPP 5G会议的各种投票经过,有诸多误传和谣言,联想集团特此将两次会议的简要事实经过向公众说明,以正视听。
  - 在里斯本举行的#86bis会议上,由于每个提案都有很多公司反对,所有提案都无法原封不动地通过。按照3GPP的工作原则,会场主席可以把所有提案里的共同点(即无人反对的部分)作为最终决议决定下来。由于在这次会议上,最终所有与会公司(包括中国公司)对LDPC用于数据信道长码均无异议,而对于数据信道短码的意见仍然相持不下,所以这次会议最终只就LDPC用于数据信道长码达成了决议。
  - 在里斯本#86bis会议上,联想和摩托罗拉移动出于自身技术和专利储备考虑,支持三星(并非网传的高通)牵头的采用LDPC为eMBB数据信道的唯一编码方案。但联想的表态,并没有对会议结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联想和摩托罗拉移动的两票对Polar码在数据信道长码上失利没有实质影响。因为3GPP的工作方式是以达到共识为目的。一个提案得以通过,唯一的要求是没有任何公司反对,而不在于有多少公司赞同。
  - 在美国Reno举行的#87会议上,如之前声明所说,联想给予了Polar code全面支持。对Polar码用于数据信道短码,和Polar码用于控制信道的方案,都投了赞成票。
  - 5G的话语权,是最终获批的核心专利数。5G技术,包括Polar码和LDPC码中的专利,都是多家公司技术融合的结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Polar码最终成为5G标准的一部分,我们由衷高兴。
  - 信道编码虽然是5G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但是5G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联想积极参与5G标准的制定,一如既往坚决支持中国5G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 对于任何歪曲事实、恶意攻击以及对公众造成误导的报道及言论,联想将保留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千万果粉大本营-www.feng.com
26422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联想5G“卖国门”的幕后黑手是谁?这个人希望挑拨联想华为开战联想5G标准投票被黑一事,愈演愈烈,柳传志也罕见出面发声,在联手杨元庆、朱立南发表了公开信之后,柳传志又有一段音频流出。音频内同样愤慨激昂,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对这件事背后黑幕的斥责。那么联想这轮被黑幕后真有黑手么?事情到底是怎么变味的呢?投票疑云其实之前我也论证过投票的事情,但实际上,一开始传出的,和后来流行的说法,还是可以看出很多杜撰的痕迹。比如说,在86轮1次的投票上,联想是弃权的。但后来盛传的谣言则是联想在86轮第二次投票弃权,这实际上就有些移花接木。其次,刻意将三星主导的LDPC说成是高通主导的,从而引发中美两国的企业对立。第三,其实在86轮第一轮投票中,还是有很多中国厂商投了LDPC的票的,只是到了第二轮后又有了变化,到了第87轮中,也还是有变化。整个投票其实一直是在一种动态的状况之中,这其实也是一个企业之间相互协调和妥协的过程。因为协议的最终确定,最重要的一点是无人反对,而非票数多少。这也是为什么86二轮投票中,尽管双方投票数量不一样,但却依旧没有确定短码协议而是又增加了87轮投票的原因。这个投票原则,我认为还是一个核心关键的,如果理解不了这个投票原则,那么单纯的看投票比例,可能就会产生一误解。其实上面讲的投票的过程,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件发生在2016年的事情为什么会突然被翻出来炒的这么大?我在早先的分析文章中也说过,这件事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绝非是偶然现象。中美贸易战的大环境,投票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联想多年竞争对手散布的一些信息误导的综合汇合下,终于引发了这次舆论的超强度爆发。当然,我相信这也是始作俑者没有想到的,但不管这是一个阴谋,还是一个惯常的负面操作,从我多年的公关经验来看,也确实是有蛛丝马迹的。只不过一直以来都在和周围的人探讨,这么做究竟受益人会是谁?这次在柳传志的视频中,倒是让我找到一个线索,柳老表示,联想手机确实搞得不好,值得检讨,但是……所以这个锅恐怕就是因为联想手机搞得不好引发的,联想这边相信也有了一些资料掌握,但真相如何,我们还是要看后续联想的反击了。怀璧其罪从手机这个维度去考虑,我们还是能有所发现的。联想集团在港股表现不佳,手机份额在国内也比较尴尬,照理说,联想手机业务相比华为、小米、OV等目前的市场份额不高,而联想电脑上的竞争对手也没必要用爱国说事。毕竟打爱国牌,用户最终也不会选择国外厂商的产品,所以这个坏人一定还是国内的厂商。而从对这个投票的熟悉程度来看,应该也是当初投票的企业之一无疑。如果说在业务上,联想手机并没有对谁产生什么威胁,那么为什么又要对联想下黑手呢?仔细想想,联想手机并非毫无价值,收购摩托罗拉后,联想掌握的大量手机专利和在美洲市场的份额恐怕还是有巨大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对于联想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对一家想要开拓欧美市场的手机厂商来说,就意义非凡了。如果把联想手机的这些资产装入一个更大的泡泡公司,带来一个全球化的愿景,我想,这恐怕会带来几百亿的价值预期。而逼迫联想出售自己的手机业务,恐怕也是这件事情背后唯一的合理解释。从操作路径来看,这件事情的发起其实在虎扑,然后转载到知乎,随后又在微博发酵,最后形成巨大的舆论声势。让我感到的奇怪的是,微博上一些原本天天黑华为的博主这次却非常统一的力挺华为,痛斥联想,让人不得不怀疑背后是否有什么猫腻。而华为的表态也表明这件事情联想做的并无问题,所以人为操作的迹象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一些关键问题的模糊化都是非常精心的编排。毕竟这么一个专业的问题,想要对普通人说清楚,实在是太困难了,这也自然给了一个发酵的空间。还有一个最明显的迹象则是,在知乎上这个帖子的高票回答中,第一行就开宗明义的扣了一个帽子“美帝良心想”,为整个事情先下了一个基调,后续的事情,也都照着美帝良心展开了。反思复盘2016年的投票,且投票结果基本是达成了行业共识,甚至当年也都普天同庆了,最后锅全到了联想身上也是非常奇怪。不过最终这件事情的影响还是超越了联想与大部分人一开始的想象,加上不明真相的流量自媒体们推波助澜,也就越炒越大了。毕竟这件事情,不管是缺少哪个环节,都不会这么大热,而我相信始作俑者应该也是没有想到,这次能够引发这么大的反响吧,可能一开始只是觉得顺手一黑,挑拨一下联想和自己主要竞争对手华为的关系,让双方掐一把,自己渔翁得利就好了。没想到柳传志和任正非都是中国代表性的企业家,联想和华为也都是中国5G联盟的同盟军,自然不会中了这个离间计。而另一方面也说明联想和用户直接沟通的能力,还有提升空间。联想应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让消费者更深刻的理解到联想的产品是为什么样的人而设计和生产的,让thinkpad、moto这些品牌的粉丝价值爆发出来,我觉得会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如何拉近和消费者的距离,让消费者更加认同联想的品牌文化,我想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过,这些事情都是如何做优化,真正的本质还是背后势力的推动,这种推动在联想的高压打压下,已经开始出现收缩,但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要一查到底,不然今后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受害。其实尽管这次华为是大家力挺的对象,但一直以来手机领域华为才是被黑的第一大户,只是这次为了黑联想,那些人临时倒戈罢了。找到这股势力和他们的动机以及操作手法,杜绝对民族品牌的抹黑,我觉得都是非常必要的。总体来说,5G投票还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多阴谋与暗战,而且到今天来看,大家也都认为是皆大欢喜的结局,这个插曲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警钟,每个企业都应该更加警惕舆论变化,以免最后陷入到无谓的舆情旋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联想|华为|会议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
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
  来源:周掌柜
  起这个题目的时候,多少有一点顾虑。
  我们团队发表的评论大部分都是基于调研的,很多老读者应该清楚,而且很多文章也是前前后后折腾几个月,总怕被骂不扎实。但对联想的这个评论,多少有一点“武断”,其一,我和团队都不太懂这么专业的技术问题(所以我们也很怀疑拍联想砖的那个所谓大咖是否是真专家?),不太懂就很难确切的评论是非;其二,涉及到我们的长期研究对象华为,也不清楚会不会乱评论里外不讨好。
  但说实话,最近对联想的抨击实在是让很多人看不下去了,准确的说是非常气愤。对个别意见领袖滥用话语权气愤,对个别媒体不懂装懂气愤,对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追捧“爱国主义”和民粹气愤,更对很多人不了解企业战略管理还“满腹经纶”的煽情气愤。应该说我们团队跟踪研究联想有两三年了,如果算上2007年左右我个人在《环球企业家》杂志社工作研究联想手机业务应该超过十年了,在这个时间点,觉得还是有必要谈几点我们的看法:
  1,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挑拨华为和联想的关系用心险恶:这个事件其实还原起来就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联想到底是否支持华为;第二句话是联想值不值得尊敬。第一点本文最后附了很多经过求证的真实资料大家可以阅读明辨,华为官方已经辟谣,第二点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什么是爱国?联想在1997年就打败戴尔和获得中国PC市场第一,三十多年估计交税也是百亿级别,很多收入颇丰但是很少交税的自媒体去抹黑联想不爱国是不是有一点奇葩?很多观点其实经不起推敲,明显带有对企业和企业家的恶意攻击。统称的“联想“其实包括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两大块业务,1984年创业已经34年了,距离联想从2014年手机业务达到顶峰到现在一共才4年时间,一棒子打死、以偏概全着实不厚道,挑拨就更加用心险恶;
  2,联想集团的业务并没有外界所言那么差:也许是公众对联想这个民族品牌预期太高,所以对其业务的周期性波动非常敏感。但我们团队深入研究过联想的PC、手机、企业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等多个板块,认为除了手机明显下滑之外,其他方面依然健康且有希望,况且联想集团正在进行深刻的战略转型,转型一旦成功将会是史诗级别的巨头重生,现在评价联想是失败者还为时尚早。这一点我们后面会有深度分析文章;
  3,长期以来舆论压制联想的“技工贸”和“贸工技”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伪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联想主体的业务从来不是基于贸易的,那么很早很早的时候靠贸易起家,后面的技术转型也是非常明显的,否则能做到PC世界第一吗?难道批评者认为当时最高科技的PC产品是靠贸易支撑的?另外,从商业战略的角度,技术投资并非仅仅指独立研发,现在我们看到华为这样的企业自主研发取得了成绩,值得大家欢欣鼓舞,但联想的全球化战略也是指向的技术并购、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只不过更多采用了全球化的并购和重组的思路,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在高科技行业的投资是非常前沿和巨大的,显然,批评者在狭隘的曲解联想的战略;
  4,联想目前的转型是中国高科技企业和全球化企业最前沿的探索:联想集团目前的转型简单说有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PC为主体的B2C业务在新零售方面的战略性调整,这是符合大趋势的;第二个就是企业级云服务和数据服务业务的行业拓展及应用拓展,这一点类似的云业务投入;第三点是对AI的战略性布局和投资。总体看,作为运营全球化和业务全球化,以及一年3000多亿销售额的巨头来看,这个转型非常深刻,而且是需要时间的,在全球的科技巨头中联想面临的挑战非常普遍,舆论对此的批判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缺少全球视野;
  5,联想并不投机:外界往往很简单的认为不闷头搞研发就是投机,但有没有反过来想想,“全球化”是投机吗?难道全球化并购 PC和摩托罗拉手机是很容易的事情吗?这不是实业吗?如果联想集团进入房地产,或者大规模做PE的股权投资赚快钱,我们可以说他投机,但事实恰恰相反,联想选择的全球化其实也是攀登喜马拉雅的南坡,对中国公司是一个历史性挑战,也注定非常艰难。中国有多少公司在国内牛吹的很大,国外默默无闻?太多了!联想一直在打仗,打硬仗,赚辛苦钱。手机业务也是败了又战,买摩托罗拉也是有很多知识产权和渠道的沉淀价值,什么地方投机了呢?如果非要和华为这样世界级的成功企业对标,难道所有中国其他的公司都是投机的?显然,逻辑不通。
  那么说到底,外界对联想一直是有偏见的,当然这个偏见有两个客观的因素。其一就是联想的总体业务和股价确实在下滑;其二就是转型还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或者说在路上。但这种偏见本质是“情绪化的偏见”,大部分持有这种偏见的人没有做过企业,更不用说管理过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对于1984年就开始打仗的5万联想人来说,对于也算是为中国高科技行业拼搏了半辈子的杨元庆,而或拼搏了一辈子的柳传志,以及重新回归立志改变现状的刘军,这个偏见应该像一把刀子捅进他们的心里,因为他们用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让这个伟大的国家普及了电脑,构架了互联网的基础应用基础,他们给与了很多,需要的仅仅是理解和时间。
  以上的看法其实都是可以展开的,我们在后面深度研究联想的文章中会展开,但这里请容许我感性的做一点评价——中国像联想这样有雄心,也有自尊心的企业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柳传志还在老骥伏枥,杨元庆也一直在打仗,他们都不是逃兵,当然,如果他们有个别不完美,也并不能代表5万联想人。更不能用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否定联想的未来,这不客观。
  显然,目前事件已经给联想的声誉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破坏,这反映出很多社会层面深层次的问题:第一,一直以来中国的自媒体环境对包括联想、华为、小米和等企业存在明显的恶意批判,这和个别媒体的专业能力有关,也和价值观有关;第二,不明真相的部分公众其实一直不理解一个逻辑——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敢于在桌子上面玩牌的其实都是值得尊敬的,黑暗的商业角落有,而且很多,如果我们一味的抨击阳光下的企业,本质上也是助长黑暗。说到底,这件事其实并不存在是不是为联想辩护,本身指责就是“莫须有”,对这件事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理性和建设性。
  为什么要冤枉联想呢?他为中国高科技行业奋斗了34年,他第一个站出来挑战中国公司的“全球化”难题,他打败全球PC巨头让我们如今这么便利的拥有了电脑、互联网,进而手机。
  联想转型需要时间,联想更需要公平,他们也需要这个为之奋斗的国家和人民给与更多的爱与关怀!
  附1:综合联想研究院5G实验室以及多家权威媒体的内容:
  1,背景:信道编码是5G通信标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芯片实现和专利费用都有很大影响,各个公司都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在3GPP制定5G标准的过程中,有三种编码方案被推出,分别为Turbo code(涡轮码), LDPC code(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Polar code (极化码)。 三种码的情况如下:
  · & Turobo code:3G和4G标准采用了Turbo编码。 Turbo码最初由法国人Claude Berrou发明,但是3G标准里最终采用的是以美国休斯公司(Hughes Network Systems)为主导的方案(此专利后来被LG收购)。4G沿用了3G的编码方式。通过在3G,4G中的应用,Turbo code技术变得非常成熟,但是面对5G的高性能,尤其是高速率的要求,Turbo code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 LDPC: 由MIT教授Robert Gallager在1963年其博士论文中发明,其基础专利早已失效。LDPC在90年代被重新发现,随后学术界和工业界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新的专利也比较分散。近二十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卫星和地面数字广播,以及WiFi系统。国内对LDPC的研究和国际水平接轨,在国家地面数字电视的标准中,使用的就是自己研发的LDPC编码。与Turbo Code相比,LDPC性能有所提高,而且非常有利于进行硬件并行实现。后者对实现5G系统高达20Gbps的速率至关重要。
  ·& Polar code: 这是学术界最近几年升起的一颗新星,由土耳其Erdal Arikan教授于2008年发明。各大公司都进行了研究,但是相对Turbo和LDPC, Polar code,Polar code显得不够成熟。在5G之前,还没有被商业系统采纳的先例。
  在通信系统里,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都需要进行信道编码。由于这两者对编码的要求(包括码块大小,码率,可靠性,编译码速度,重传机制)都不同,通常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分别进行,在芯片里也是由分别的电路模块实现的。在3G和4G系统里,数据信道采用了Turbocode, 而控制信道采用了咬尾卷积码(TBCC)。卷积码的历史悠久,编译码简单,用于控制信道性能足够,并且已经没有任何有效的专利。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每一种信道,在使用一种编码方式就可以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多种编码方式会不必要地增加系统的复杂度,提高硬件成本,同时也会使用厂商和户面临更高的专利费,是得不偿失的做法,应该尽量避免。
  2,5G标准化会议制定信道编码标准的经过:在3GPP进行5G标准化的进程中,关于信道编码决定是两次会议上分阶段作出的。第一次会议是2016年10月在里斯本举办的RAN1#86bis。这次会议只对eMBB场景下的数据信道编码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这这次会上有三种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被提出,分别是以,三星,阿尔卡特-朗讯-上海贝尔等企业主推的LDPC,以华为主推的Polar code,及和几家日本公司推荐LDPC+Turbo code的组合方案。会议一开始,三个阵营都提出了自己的提议(way forward)。Way forward是3GPP的一种正式工作程序,在没有其他公司反对的情况下才能得以通过。由于这是第一次正向表态,(只记录对各个方案支持的公司),三个方案都是最初的原始方案,谁也没有出线。出于对LDPC技术和专利的考虑,联想选择支持了LDPC。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次中国移动并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阵营里。三个way forward分别来自是三个不同的阵营。联想对LDPC的way forward (R1-1610767)表示了支持(下图中)。
  由于第一次表决没有达成共识,会议主席询问了各个公司的意向。这时包括华为终端在内的很多公司都转而支持使用LDPC+Polar的混合方案,只有华为仍然坚持使用Polar code作为数据信道编码的唯一方案(如下图)。这只是会议主席对会场情况的一次测验,不是一次正式的投票。在测验意向中,联想对LDPC作为唯一编码方案表示了支持。
  前两次意向性表决,并没有对数据信道编码做出最终决定。三个阵营又分别进行了技术陈述。此时LDPC的技术优势得到了更多公司的认可。会议随后又进行了一次反向表决(对几个选项分别记录那些反对的公司)。华为看到Polar code作为数据信道的唯一编码方案得不到其他公司的支持,又提议针对大小两种码块分别进行表决,由此才出现了数据信道长码和短码之分。在表决的选项中,数据信道仅使用Polar code的方案已经被排除在外(如下图)。原来的Polar code阵营,这是已经同意了LDPC运用在长码上,而只试图把Polar code用短码上(Alt2)。这次表决的记录如下:
  出于对数据信道同时使用两种编码方式的顾虑,联想和Motorola对LDPC+Polar混合方案(Alt 2)投了反对票。这次表决里,所有公司对LDPC用于长码均无异议,而对于短码三种意见仍然相持不下。根据这次表决,会议最终只是对长码达成了决议,而把短码留给以后的会议做决定。会议同时也确认,针对其他场景(URLLC, mMTC)的编码方式,和针对eMBB控制信道的编码方式,都留给后续会议解决。下图是RAN1#86bis会议在编码方案上做出的最终决定:
  由以上事实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里斯本会议上,联想完全是从技术和公司利益出发做出的选择。而华为的Polarcode在长码上的失败,是因为技术自身不够成熟,没有得到市场和大多数公司认可的结果。华为最终主动放弃Polarcode短码,与联想无关。
  这次会后,在美国出于战略上的考虑,联想改变了对Polar code的看法,从而在下一次在美国Reno举行的RAN1#87会议上给予了华为Polar code全面支持, 对华为数据信道的短码,和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都投了赞成票。关于数据信道的短码,华为在RAN1#87会议的两次提案记录如下:
  可以看到,联想对华为两次提出的关于数据信道短码的提议都给予了支持。由于高通,三星,爱立信等公司的反对,华为的提案并没有通过。最终会议决定数据信道的短码也采用LDPC,与长码保持一致,有利于终端实现的简化。
  华为关于控制信道编码方案的提案,同样也得到了联想的大力支持,并得以最终通过。
  这次会议关于数据信道短码,和控制信道编码方案的最终决议如下:其中的工作假设(working assumption)在随后的会议中得到确认,至此5G在eMBB场景下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编码方案大战最终落幕。很清楚在Reno会议上,联想全力支持华为。华为在数据信道短码上的失败,更多可视为LDPC由于技术优势而胜出。而华为的Polar code在控制信道上最终胜出,离不开联想的支持。
  备注:文中的图都是由会议主席的记录(chairman’s notes)截图得来,可视为原始资料,有案可查。
  3,5G之争的内容:按照3GPP的规划,5G将在2020年实现商用,2018年6月完成5G第一版本国际标准。对整个产业链而言,5G的“入口飙车”才刚刚开始。什么是5G? ITU(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了八大关键能力指标,未来5G峰值速率将达到20Gbps、用户体验数据率达到100Mbps、时延达到1毫秒、连接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10的6次方、流量密度每平方米达到10Mbps等。中国的5G规划步骤如下:2016年准备启动5G的标准研究;预计在2018年第一个版本的标准将完成;然后根据产品的成熟度,在2020年左右确定商业应用的起步时间。从技术领域看,5G不仅仅是下一代移动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将万物以最优的方式连接起来,这种统一的连接架构将会把移动技术的优势扩展到全新行业,并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从发展速度看,目前5G标准已经定义了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RLLC。其中,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量流移动业务宽带,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而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延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其中,视频场景和人驾驶等智能场景将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对于消费者而言,5G服务的亮点还将集中体现在超高清视频应用和AR/VR应用两方面。而对企业而言,5G将为汽车交通、能源/公用事业监控、安防、金融、医疗健康、工业和农业等众多领域创造价值,特别是为要求低时延的大规模、关键性应用领域创造价值。
  4,其他资料: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在发布会上指出,5G正处于标准确定的关键阶段,国际标准组织3GPP将于今年的6月份完成5G第一版本国际标准。2018年是5G标准确定和商用产品研发的关键一年,将依托第三阶段5G技术研发试验,注重“标准、研发与试验”三项工作同步开展。同时也鼓励企业包括国外的一些合作伙伴,积极地参与5G的研发和试验,应该说,现在除了中国的制造商,国际的制造商比如爱立信、上海贝尔等等,有很多的厂家都在积极地参与。
  附2:知乎技术专家点评《如何看待5G标准上联想的投票?》
  作者:郭跃超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
  首先利益相关,我从14年7月毕业到16年8月,大概两年的时间有幸工作在联想北京的标准team,现在热议的事件大概发生带16年的10, 11月的时候,距离现在差不多一年半了。后来离开联想之后已经脱离通信圈,去做一些异构计算,深度学习相关的东西,但是这个圈子里发生的事情,大概还是有一点了解的。
  当时在联想工作的时候,主要做一些波形,毫米波,接入技术的研究,还开发过仿真软件来评估华为的SCMA接入技术方案等。从我个人的研究经历上说,各家的信道编码技术路线,技术方案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看了上面很多回复,情绪化的东西很多,更重要的是,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或者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关于3GPP组织本身的运作模式,以及这个组织工作的目标和各个企业花一大笔钱参加这个会议的现实驱动力是什么。
  如果想要了解这些问题,以及联想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投票策略,需要从头开始,去了解3GPP这个组织。
  首先,3GPP是个纯粹的企业组成的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技术会议,简单的讲就是全球那多家公司花一大笔钱注册费用参加这个会议,每次会议在全球各个城市举行,公司员工的差旅费又是一大笔钱。公司愿意付出这样的成本,有且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实现公司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脱离了这个主线,就无法理解每个公司的行为了。
  在3GPP中实现公司利益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的将自己的技术研究形成的储备专利,以及衍生的技术方案体现在最终形成的标准文稿中,这里有个很的专业的概念,叫read on(我不太清楚中文应该怎么翻译)。就是如果某个专利的文本描述和标准文本的文本描述能匹配的上,那这个专利就是标准专利,含金量是很高的,如果有很多的标准专利就可以组成标准专利池,即可以进攻,例如高通一样,到处靠着自己的专利池收费,搞得大家怨气很重;也可以用来防守,我虽然专利池不够大,但是用来防守还是可以,你也别想跟我漫天要价。而专利的目的就是,get free action of business,使自己公司在某一领域可以自由的做生意,说白了就是自由的赚更多的钱,不必担心准入问题。
  接下来要引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提案,相当于一个技术解决方案,在3GPP中公司针对某一项技术提出自己的提案(proposal),如上图中一样,蓝色的就是提案编号,事实上每次会议每个议题都会有很多提案,如果每个公司的提案都讨论开会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用的,因此通常会议开始前,主席会挑选一些比较典型的提案供大家讨论。所以会议的主席是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的决策权力的,可以利用这些决策权将会议讨论的方向引向主席所属公司有利的方向,当然会议的主席也不能胡来,要不然也会被其他公司的怼的,其实这样的组织方式也是为了充分博弈,最大限度上保证整个组织的公平,公正。
  同样,公司耗费资源撰写提案,也是为了将自家储备的专利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包含进入,这样一但自家的提案的技术方案获得通过,相关的会议的editor会根据这个提案为蓝本,撰写最终的标准文稿,那么自家公司的储备专利就有更大的概率可能read on标准文稿,变成标准专利。
  这里我用的是更大的概率,而不是一定你主导的提案,就一定能把自己的技术方案变成标准,通常公司为了让其他的公司支持该提案,会妥协修改很多内容,比如我参加会议的时候,经常看到在茶歇的时候,提提案的公司的参会代表周围围了一圈其他公司的人,指指点点,目的也不过是通过修改提案增加或者删减一些内,把其他家公司的可能的贮备专利包含进去,以换取支持。而且这只是会议现场的妥协,更多的妥协可能发生在会场外,比如为了获取支持,可以减少一点专利费用,供应链的公司优先供应你,反方是只要是商业上的都是可以妥协,可以谈的。有点像现代议会政治模式下,政治议题的推进一样,充满了妥协与取舍。
  关于联想争议最大投票发生在RAN186bis会议,是关于eMBB数据信道(data channel)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投票需要往前看上一次会议的讨论:
  基本是三大阵营高通领衔的LDPC阵营,华为领衔的Polar,还有就是LG领衔的Turbo阵营,各自阵营都有人支持,各自阵营都既有国内公司也有国外公司,但是这次并没有投票,因为现场技术讨论十分激烈,因此会议主席把投票放在了下一次会议。
  然后就出现了争议最多的投票截图:
  这次投票是决定技术方向的,主要有四个方向:
  1、高通牵头的纯LDPC方案
  2、华为牵头的纯Polar方案
  3、Turbo+Polar双码方案
  4、LDPC+Polar双码方案
  其中方案2, 3基本上没什么人支持,应该就是直接判死刑,剩下就出现争议了,大多数中国公司支持方案4,而联想支持了高通的方案方案1,所以出现了很多情绪化的描述,仅仅以投票跟高通的提案一致就吐槽联想,其实是很有问题。首先这个投票联想的投票是没起到作用的,上图最终的Agreement中,依然是将Polar作为短码的候选码的,其实如果仔细翻看后面的记录,在决定是否要采用Polar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短码编码方案的投票的时候,联想是投了华为的,只是因为投票权重不够,信道编码的短码编码部分依然是LDPC。但是很快在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中华为主导的Polar方案大获全胜,那次投票联想也是投了华为的方案的。
  回到这次有争议的投票中,这次投票是决定技术走向的,据我所知,摩托罗拉(MotM)之前在LDPC方向布局一直是有的,4G时代MotM就布局就研究过LDPC手里是有一些专利储备的,投票也是跟自己的利益一致的,即如果技术路线往纯LDPC方向发展,那么motM手中的专利就有用了。另外大家难道不疑惑,小米(Xiaomi)和联发科(MTK)在上一次会议中(参考上上图)是支持高通的,甚至不支把Polar码当做信道编码候选码,为什么到这次会议就支持LDPC+Polar了呢,无非就是相互的利益妥协呗,联想作为一个理性投票人觉得根据自己手里持有的专利,选择方案1的收益更大,我觉得是无可厚非的。
  退一步,就算联想投票高通牵头的方案1一定就是损害了国家利益了吗?这里我先分的清国家利益是一个抽象概念,并不是实例化的某一个公司,某一个人,而是一种总体的概念。在3GPP各种技术研究中,大一些的公司都是两头下注的,华为中兴手机既有Polar码的专利,也有LDPC的专利,高通和其他公司也是,而另外一些没有很强能力的公司往往研究覆盖远不够全面,那么对于一个一个新兴的技术方向Polar码,大公司可以短时间内投入很多人力物力研究,造成的结果就是Polar码技术的专利可能会比较集中,而LDPC是一个出现比较早的技术,相对研究的人多些,专利相对分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上上图投票中,小米投高通的原因,LDPC虽然是高通牵头,可是因为专利分散,高通就不能那么的强势的去argue专利费, 这是小公司为自身利益考虑的一种投票策略。
  所以,选择单纯的LDPC方案可能因为专利分散的问题,中国所有大中小公司综合收益也许还要比出现几个专利巨头(华为,中兴,高通等,华为收中国公司的专利费也是一点也不手软的)要好一些。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博弈路径,现实中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手上的专利实际情况的,都是在看不到对方的底牌,信息不可见下的博弈,要复杂的多,投票策略也很复杂,投票结果也多种多样。
  但是我觉得我们得承认这种多边会议框架是解决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之间复杂利益的有效方法,前提是承认公司必须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投票人,为自己利益而战,但是最终结果就是通过一些列复杂的博弈,妥协达到平衡,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从之中收益,技术也得以发展。就像在自由市场上,每个人最求自己的利益,最终结果是整个社会的福利提高了。
  最差劲的方法则是将国家利益实例化,进行排他性的叙事,而这种排他性的叙事很容易进入“滑坡陷阱“中,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4G时代中,运营商的授权频段都是私有财产(国内是行政划拨,国外通常是竞拍,花费数十到数百亿美元不等),授权频谱作为一种稀有资源,运营商靠着这些频段挣钱,基本上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但是作为用户更关心的时如何更便宜的上网,后来有公司推一个叫非授权频段的LTE,和WIFI一样运行在非授权频段,但是LTE技术更先进可以提供更好的接入服务,还不收钱或者远比授权频段低的多的费用。但是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是反对非授权频段的LTE的,你会看到在投票的时候运营商态度坚决的在同一阵营,设备终端厂商华为,中兴,联想,高通等是站在同一阵营的。如果你硬要套用国家利益的实例化的叙事模式,那么到底谁更能代表国家利益,是运营商,还是其他中国终端公司?
  所以,放开手把公司自身的利益放在3GPP框架之内进行充分博弈,最终所有公司都有收益,相应的国家利益也得以体现,而真正要做的就是监督这些会议的运作,保证这些会议能够公开,透明,公正的组织运作下去。
相关专题: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和华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