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坚持原则 不做老好人的老好人,创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军报:“老好人”有害无益 不能让其得“好”
来源:解放军报
  ●是非对错敢较真,说话办事讲党性,坚决摒弃“原则丢一边、一味求和气”的好人主义,真正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
  有位领导干部说得好,一个单位人心不齐、风气不正、建设不好,往往是因为“老好人”太多、好人主义盛行所致。细细想来,不无道理。
  何谓“老好人”?孔子称其为“德之贼”,认为抹杀是非、混淆善恶、不扬正气、不抵邪恶便是“贼”之所在。毛泽东同志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描述“老好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见到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可见,“老好人”信奉“多栽花少栽刺”,变原则为“圆则”,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问题绕道走,表面上讲宽厚、与人为善,事实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
  好人主义有害无益,是风气建设的“拦路虎”、“绊脚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好人主义盛行,有问题不指出,有过错不批评,这种庸俗作风盛行之处,往往就是党组织和领导上政治软弱、作风涣散的地方,就是党员干部中出问题多的地方。试想,一个单位好人主义盛行,人人两面生光,处处一团和气,总是让“老好人”占先得“好”,势必造成纪律松懈、公平丧失、人心涣散,会助长歪风、滋生邪气。因此,必须果断纠治,不让“老好人”得“好”。
  不让“老好人”得“好”,就要强化党性原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党性原则是党员干部做人的“脊梁骨”、处世的“定盘星”、为官的“基准点”。1980年,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出面请新任副总参谋长张震吃了顿饭,时任中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知道此事后,没有“睁只眼闭只眼”,而是严肃较真,尖锐批评,明确指示谁出主意谁拿钱,最后杨勇从自己工资里扣了400元饭费,并向黄克诚作出深刻检讨。党员干部就要像这样自觉讲党性、敬法度、守规矩,在原则问题上,多些刚正、少些圆滑,多些坚持、少些让步,是非对错敢较真,说话办事讲党性,坚决摒弃“原则丢一边、一味求和气”的好人主义,真正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
  不让“老好人”得“好”,就要净化政治生态。“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风不清、气不正,讨好卖乖、明哲保身,说话好听有人信、处世圆滑受欢迎,势必会让“老好人”占上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习总书记指出:“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纯正的政治生态是祛除好人主义的“净化场”。党员干部努力营造正气充盈歪风尽扫的政治生态,就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主动净化思想、净化行为、净化环境,立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导向,立起清正严明、廉洁奉公的价值取向,大兴“讲真话、道实情、干实事”之风,真正让讲原则、守规矩、干实事的老实人成为香饽饽,让拉关系、卖人情、做虚功的“老好人”没市场。
  不让“老好人”得“好”,就要敢于直面矛盾。康熙年间,雍正奉命追缴国库欠款,很多王公大臣上门求情,想让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面对重重矛盾,雍正毅然决然,不为所动,虽然得罪了一些人,但最终追回了所有欠款。当下,有些党员干部“怕”字当头,遇到问题躲,碰到矛盾推,不论是非,不敢较真,瞻前顾后,缩手缩脚。鲁迅说过,要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党员干部只有敢于较真碰硬,有问题敢面对,有矛盾敢处理,遇歪风敢斗争,才能赢得官兵信任和支持。
  不让“老好人”得“好”,就要拿出担当精神。“老好人”有个鲜明特点,就是害怕担责、不愿作为,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做事,只想保“位子”、不愿挑担子。相反,一个有责任感、敢担当的人,绝不是原则面前的“老好人”,也绝非不干事、不尽责的“好好先生”。一些同志面对大是大非左右摇摆,对不良倾向听之任之,工作挑肥拣瘦,任务上推下卸,说到底,是责任意识淡化、担当精神缺失。党员干部要强化担当精神,就要常思岗位之责,常想尽职之策,不做无所事事的“清闲官”,不做逃避责任的“滑头官”,不做碌碌无为的“平庸官”,以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力以赴干好每一项工作,跑好部队建设接力赛中自己的这一棒。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学员四队)
(责任编辑:un649)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一个不懂拒绝行事无原则的老好人 永远成为不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老好人|金星|原则_新浪网
一个不懂拒绝行事无原则的老好人 永远成为不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一个不懂拒绝行事无原则的老好人 永远成为不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壹我有一个前同事小丽,她真是一个善良的姑娘,但同时因为缺乏职场智慧,成了一个受气包。论谁是公司的老好人,小丽排第一,没人排第二。刚开始,同事之间只要有求,她就必应,很少拒绝人。时间久了,其他同事养成了习惯,把分内的任务,甩一部分扔给小丽。别人悠哉悠哉早九晚五,小丽每天加班加点,累成狗。公司有另外一个人品有问题女孩儿称小A,纯属没有公主命一身公主病,仗着小丽好说话,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压在小丽的身上。有一次,本来是小A负责的一个项目,晚上临走前必须完成,没想到完成了一半,到晚上5点的时候,说要陪男友看电影,把这个任务甩给小丽。小丽就默默的答应了,吭哧吭哧忙到晚上10点多才下班。第二天,因为项目出了问题,老板找小A的责任,小A说是小丽干的,从此小丽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人。貳小丽不知帮小A完成了多少工作量,为了她加了多少班,周六日其他同事逛街,她却在为其他同事没完成的任务忙活。小A当着小丽的面甜言蜜语: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任劳任怨。背后却翻着白眼,用蔑视的语气骂小丽大傻帽。记得有一次在厕所里,我听到同事之间议论:完成不了的任务,直接扔给小丽啊,她那么傻,要她办事儿她就办,不用她用谁啊?当时我火冒三丈高,把人用了,没有感恩之心,还在背后骂人不是,这是什么世道?在职场上千万别做老好人,人性当中:自私的人多,无私的人少;升米恩斗米仇的人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少.职场本来就是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人们只会尊重强者,但是不会尊重一个“软柿子”。一个不懂拒绝的人,在别人看来你的时间不值钱,你的人不值钱,别人不会尊重一个不值钱的人。叁一次看金星秀,那期的节目的主题是“明星耍大牌”。当时金星提到一个认识多年的大哥,在娱乐圈是老演员,以前是一个非常友善的老好人,但怎么会传出耍大牌呢?有一次金星参加一个聚会,刚好碰到这位老演员,金星就阴阳怪气的直接问:哟,好多年不见,听说你现在学会耍大牌了啊?这位老演员说明了内幕:原来演员拍摄电影时,按照明星等级有不同待遇。当年好人大哥到一个剧组演戏,大家都知道他好伺候,于是,化妆间没有他的,让他跟群演一起,他接受了。但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居然告诉他没有他的盒饭,让他跟群演一起领面包!这下可把大哥给惹火了,冲着剧组制片一顿臭骂。骂完之后,所有待遇都上来了。后来金星和大哥感叹了一句:人真是贱哪。人在江湖走,得懂点儿犯贱心理学:很多人是势利眼,你跟他好言好语好好相处,他不把你当回事,甚至蔑视你。等你发飙了他又像孙子一样消停下来,才明白你不是病猫。欺软怕硬,是人性的劣根。为什么好说话人受人欺负?因为他们知道欺负你,你不会计较他,你不会报复他,你缺少威严,所以就不断试探你的底线。带刺的玫瑰才能保护自己的光芒,否则怎么能在世道生存下来?当老好人特别容易误事,因为他们没有做人做事的原则,不懂拒绝。肆我身边一个朋友,一个典型老好人,从农村走出来,白手起家非常不容易,后来开了自己的公司,本来公司经营不错。接着老家一帮穷亲戚都黏在他身上了,今天这个亲戚说去他公司上班混口饭吃,朋友无奈点头了,明天那个亲戚说要去公司上班,抹不开面,又弄了进去了,最后弄进去一窝亲戚。这些亲戚们缺乏独挡一面的实力,能力跟岗位不匹配,工作进展不下去,正式工跟皇亲国戚没有办法配合,公司是江河日下,外聘工都走了,最后剩下一帮亲戚混日子。后来这位朋友跟亲戚闹翻了,公司也关门关门大吉了。这就是在大是大非上当老好人的代价,老好人没有做事做人的原则,不懂拒绝。没有人会尊重一个没有原则,没有权威的人。有一次记者问张朝阳,对于公司经营管理有哪些建议?张朝阳说:作为一个CEO,管理中不要做老好人,要对一些错误的想法说不,要对表现不好的员工说no,给三次机会,不行就走人。这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自己的原则。你的原则越高,你的价值越大,你人生的路才越走越宽。伍在商界给董明珠有这样一个评价:董明珠走过的路寸草不生。可见这个女人的雷霆手段。董明珠霸道强悍到六亲不认,为了原则不惜得罪哥哥。在一次演讲中她提到:曾经旺季空凋断货,经销商找到他哥哥拿货,一百万的货给两三万的提成。董明珠的哥哥就痛快答应了,然后给董明珠打电话要去提货。董明珠当场就拒绝了,说你又不是经销商,提什么货?后来直接给那位客户打电话,停了他的货,终止合作,最后那位客户写下保证书从此不找他哥拿货,后来董明珠才供给他货。因为这一件事情,让他哥哥记恨了多年,后来哥哥才理解她为什么这么做。董明珠说:一个人有了权利,这个权利不是为你服务的,这是做人的原则。如果当时我这么做,我哥哥是发了财,但是所有的商家如何看待格力电器,他们以后还会用心去做市场吗,他们要做的事情,每天去格力勾兑。但正因为这样一个不当老好人的狠角色,却把格力推向了全世界,成就了今天的民族企业,使她成为了商界的传奇女子。陆一个人如果没有原则,所有人的忙你都帮,别人不会珍惜你的恩情,只会觉得这是你的义务。越成熟的人,越能明白:在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人值得你付出,当无原则的老好人,做的是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有人说老好人,是一种弱者的生存之道,通过讨好别人,不得罪人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殊不知真正的认同感来,源于你的人格魅力和实力。有人说老好人是善良,我说这是一种廉价的善良,或许是一种弱者的社交姿态。真正的善良必须有自己的原则,懂的大是大非。向原则妥协,向别人乞讨换来的好人缘本来就是一种弱者的姿态,而不是真正的善良。李嘉诚教育子孙的故事: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慈的狮子”。仁慈是本性,但单靠仁慈,还无法成功。要有狮子的力量,才能赚钱养家,才能保护亲人,才能反抗欺压。决绝做一个老好人,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或许你会失去一个可有可无的朋友,但是你会获得一个有情有义的挚交。一个不懂拒绝,行事无原则的老好人,永远成为不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文/张涔汐,离经不叛道,特立不独行,把道理讲深刻,把干货讲透彻,不哗众取宠,用文字陪伴你的灵魂。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订阅最新的管理资讯
热点搜索:
热点搜索:
管理者要做“好人” 不做老好人
人气 (11986)
先给&老好人&画个像:怕坚持原则得罪老板,影响自己升职加薪;怕得罪各部门负责人,被疏远孤立,伤了和气;怕得罪下属,影响人缘,不拥护自己。他们在推进部门的工作中,对于存在的问题,总是避重就轻,对不良现象睁只眼闭只眼,明知不对,还袒护下属。他们总是明哲保身,不讲原则,缺乏正气。在他们的眼里,谁也不得罪,就是最好的处世之道,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一个不讲原则,谁也说好的人,很难得到企业的重用,即使受到重用,也是暂时的。
&&& 无独有偶,我到一家企业调研,老板布置工作任务后,由于一个部门负责人喜欢做&老好人&,下属犯错误后,不仅不批评,反而偏袒,下属工作没按时完成,也不按规定处罚,平时工作中,别部门同事提出意见时,总是&护犊子&,导致该部门工作进度、工作质量都大打折扣,部门业绩也处于下滑状态,老板告诉我,近期内准备将该部门负责人调离岗位。
&&& 管理者如果做&老好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是对企业的不负责,是对下属的不负责。作为管理者,要勇于承担责任,做&老好人&就是推卸责任,一个没有责任的管理者不是合格的管理者,不负责任,迟早会被淘汰。对老板做&老好人&,老板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对各部门负责人做&老好人&,虽然表面一团和气,但暗地里却风起云涌,对下属做&老好人&,虽然让下属开心了,但实际上是对下属的不负责。&老好人&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作为企业老板,应广开言路,坚持正义,自己首先不做&老好人&,对&老好人&不予重用,方可杜绝&老好人&的存在。作为管理者,要勇于承担责任,坚持原则,上对老板负责,下对下属负责。
&&& 最后,我想说,管理者应做&好人&,而不是做&老好人&,当然,做&好人&应有勇有谋,注意方式方法,而不是想说就说,不然,有可能你想做&好人&,最后别人误解为&坏人&。
相关关键词:
取消推荐标题:
微信公众号
微博订阅号
从知识到智慧,从领悟到洞察
碎片时间,成长不设限
更多相关内容
世界经理人论坛推荐
热门关键词人生的许多痛苦主要有两种来源:
一种是不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希望别人对自己的问题负责。比如歇斯底里的母亲对孩子说:如果不是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愤怒的丈夫对妻子说:我为你放弃了那么好的工作你现在怎么能这样对我?朋友生气的向你抱怨:都是怪你不帮我才让我这次考试没过!
一种是下意识的去承担别人的责任,为别人的问题负责。比如在马路上被别人撞到反而是你先道歉:对不起!怪我没有先躲开;桌子没有擦干净但又不敢去叫服务员,感觉给服务员添麻烦了;男朋友出门被冻感冒,你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没有提醒他多穿衣服。
无论是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还是过度为别人负责,这都会令你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出现问题。
如果一个人总是会逃避自己的责任,希望别人为他负责,那么他就会永远是一个“婴儿”,而无法拥有独立、自主、成熟的人格。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是非常的软弱,不能面对任何的困难,在所有的问题之前他们头脑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逃避。也有一些人会是非常的蛮横和故作强硬,但这种蛮横的背后也是虚弱的。
我已经见过了太多太多的人不能够为自己负责,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
几乎每一个来访者都问过这样的问题:“我很痛苦,我很想得到某个东西/做成某件事,但又做不到,我该怎么办?”
我说:“你想达成这个目的需要做先完成A,再做B,最后再做C,你就能成功了。”
他们说:“这太困难了,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样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了,有没有更简单的?/你能不能帮我一下子把问题解决?”
你看,其实很多人的思维模式都是这样的,他们几乎已经是下意识的就跳过了要解决困难,付出努力这个选项,而是习惯性的想要去寻找一种更轻松的、不需要费力的解决方式。
对这样的人而言,他们无法体会到真正有意义的生命是怎样的。对他们而言,活着就只是一个不断地盘算着怎样将自己的快乐最大化、怎样将痛苦最小化的过程而已。
在某些时候,将自己的责任归结于他人,这也是一种试图控制别人的手段。丈夫对妻子说我是为了你才放弃那么好的工作时,这是为了让妻子为自己做出的放弃好工作的选择负责,由此令妻子产生内疚或亏欠的感觉,然后他就能借由这种亏欠感去控制他的妻子了。
说到这一点我想我很有必要着重阐明一下这一点,有非常多的人还是无法理解,假如说丈夫是为了和妻子在一起而放弃了很好的工作,为什么妻子不应该为丈夫的选择负责呢?
这一点往往令很多人无法接受,他们认为,假如一对父母为了他们的孩子日夜操劳,活的很辛苦,难道孩子不应该知恩图报吗?假如一位十分敬业的老师,为了学生们辛苦工作累倒住进了医院,难道学生们不该尊重这位老师吗?
子女的确应该知恩图报,学生也的确应该尊敬老师,但是,这绝对不是意味着父母就能够因此而去左右子女的意志,老师也无权因此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丈夫也无权因此要求妻子为他的工作负责。
从最根本上而言,每个人的选择,只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你因为爱你的妻子,而选择放弃好的工作和她在一起,这和你的妻子毫无关系。这是你自己在你的妻子和你的工作之间做了一个衡量之后,你认为比起工作来妻子是你更想要的。也就是说,你放弃工作选择和你妻子在一起,这根本就不是为了你的妻子,而只是你自己做出了一个更符合你自己的利益需求的选择罢了。就好比现在在你眼前有一个苹果(好工作),在美国有一个梨子(妻子),在苹果和梨子之间你只能选择一个,你最后飞到了美国去吃梨子,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你自己更想要梨子而已,你无权责怪梨子:都怪你!都是因为你我才放弃了苹果!
而在辛苦的父母和累病倒的老师的例子中,这反映了一种典型的“因为我对你好,所以你就要听我的”的思维。
父母试图用他们对孩子的好、老师试图用他为学生辛勤的工作,来令子女成为他们希望成为的人,令学生好好学习,也就是说,孩子和学生,只是父母和老师的一个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父母和老师要子女成为他们希望的人,要学生好好学习,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对于子女和学生的期望,达成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子女好,辛苦工作,从而控制子女和学生。
这样的父母和老师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根本就没有顾忌到子女和学生的需求与想法,他们自以为是的将自己的意志贯彻于子女和学生之上,并打着“我是为你好”的名义,以“你看我都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作为要挟,来试图控制子女和学生,以满足自己的期待和需求。
这种通过将责任推卸给别人,要求别人为自己的负责的行为,一种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道德绑架。这种道德绑架广泛的存在于亲情、友情、爱情、社会公德等各种层面,作为个人而言,我们一方面要学会自己为自己的责任和选择完全负责,更重要的是:要有拒绝别人对你的道德绑架的勇气和认知。
我知道大多数人现在还没有勇气说出:“这和我没有关系,这是你自己的事。”但是一旦你理解并能够在别人对你道德绑架的时候坚定地拒绝他,我想这对你而言一定是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飞跃。
一个人从孩子变为成人的最根本的变化在于:从依赖机制向责任机制的转变。
这意味着一个人要逐渐的接受生命的真相,接受痛苦是无法逃避和避免的这个事实,他能够为自己的生活负起全部的责任,而不再依赖别人,不再逃避问题。
所以,假如一个人在生理年龄上已经成年,但心理上仍旧是依赖机制的话,那他就会成为一个“巨婴”。那个声称“如果不是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把责任推给子女,并试图以此来控制自己的子女的“巨婴”。这个母亲的这种行为会对他的子女造成非常值得重视的伤害,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甚至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他会认为自己是导致很多问题和错误产生的根源,他没有办法接纳和爱自己。
所以这样的子女就非常容易成为第二种人:他们总是会下意识的去承担别人的责任,于是他们的人生在很多时候都是一出悲剧。他们要承受许多本来不属于他们的痛苦,在这种痛苦之上往往还要受到内心的冲突与自我否定的痛苦。
习惯为别人承担责任,习惯将一切的错误都归结于自己身上的人往往脆弱而敏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往往不敢甚至根本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已经习惯了去包容别人、去为别人着想,他们害怕“麻烦别人”,他们习惯了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
这样一种心态对一个人的伤害简直罄竹难书。
首先是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一切的未被表达和释放的需求,一切悲伤、愤怒、不甘、痛恨的这些情绪他们都没有办法对那些伤害他们的人或事表达出来,于是,这些负面的情绪就会被压抑在心里,造成对自己的攻击。
这种对内攻击首先会让你不由自主的否定自己,你会变的脆弱而敏感,但是你又害怕被别人看到你的这一面,于是在压抑之上又形成了第二层压抑。
当你建立了“以别人的需求为主”的这种心态时,自然而言的就会形成一个镜面心态:我不重要。
我想不需要我多说,你想一想,一个人活在世上,而他认为自己不重要,这会令他的人生何等的不幸呢?
希望别人为自己负责,和过度为别人负责,我们都可以用一个概念来涵盖,我称之为:责任边界。
责任边界是指:一条区分是你的责任还是别人的责任的分界线。边界之内的责任,你要百分之百的负责,边界之外的责任,则和你没有丝毫的关系。
一条清晰且明确的责任边界对我们的人生而言绝对意义重大,对内能为自己完全负责,你就会变得成熟而独立,对外不为别人负责,你就不会产生毫无必要的自责和自我否定。
那么,明明清晰地责任边界无论是对我们自己还是对他们都有好处,可为什么这世上有这么多的人都是责任边界混乱呢?
刨除性格、智力、机遇等不可控因素,责任边界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原生家庭。
我相信很多人如果不是今天看了这篇文章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意识到责任边界的存在,这也就是说,责任边界在我国是一个尚未流传开来并被所有人重视的概念。
总体而言,西方人会比中国人的责任边界更加清晰,这是因为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隐私,且亲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平等,父母不会对子女有过多的干涉。而我国人情社交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边界不清,父母总会过度的去为子女做主,或是父母心智尚不成熟会去控制子女,去向子女索取爱。并且,我国的很多“传统美德”本质上也是在刻意鼓励人们混淆边界,比如婚姻要遵从父母之命,为朋友两肋插刀,人情大于法律(送礼)等等。
所以在这样一个几千年来都鼓励责任边界不清晰的大环境下,再加上许多父母既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子女,另一方面他们的心智成熟度也令他们给不了子女适度的爱,所以许多人一出生就是以父母那混乱的边界为模板,然后在整个边界混乱的群体中长大,由此就奠定了他边界混乱的一生。
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责任边界呢?
一个最根本的基础就是:你要学会分清哪些是自己的责任,哪些不是自己的责任。
分清责任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你只对你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你要先分清什么是你自己的选择,什么不是你自己的选择。
比如说,当你的父母向你哭诉他们“为了你”多么困难,多么辛苦,所以你要按他们的要求去生活的时候,你要先意识到:让你父母这么辛苦的不是你的选择,而是你父母他们自己的选择,你们并没有达成“如果父母辛苦工作,你就要听他们的话”这样的协议。
所以虽然从常理上,从每个人对父母的认知来讲,我说出“父母那么辛苦不是为了你,而只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的话会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但是情理上的和父母、亲人、朋友的亲近感,与你们之间的责任边界是两码事。因此你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坚定的说出“我要怎样生活,这是我自己的事”来坚定你自己的边界。
再比如说,你选择了创业。这也就意味着你同时也选择了创业时的一切艰难、辛苦、作息不规律、资金紧张等这些阻碍,同时也意味着你已经承担了可能失败、资金周转不开、被人背叛等风险。
所以,你就没有任何的权利去控诉你生活的多困难、工作有多辛苦,就好像这些是你不该承受的一样。你要在一开始就想明白,但凡是在你做出了一个选择之后,这就意味着你同时接受了这个选择带给你的一切好处与坏处,你不可能只想得到好处而不用承担坏处。
所以这对你而言就意味着,只要你做出了选择,就要对这个选择的后果负责,不可能也不会有别人来帮你把问题解决。
我们将责任边界这个概念可以泛化到你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层面,大到职业选择,人生伴侣的选择,要不要考研究生等等,小到朋友向你借钱,和伴侣发生分歧,和父母意见不合等等这些都可以用责任边界来帮你理清问题,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寻求解决办法。
对于你而言要记住的最重要的是:如果是你自己的选择,是你自己要付的责任,那就完全的去承担自己地责任,解决自己的问题。
你从来就没有办法逃避,因为逃避只能是一时的。
别人也没办法帮你,因为你自己的人生只属于你自己,而每一个选择,都是你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果不是你的责任,那就要坚定的拒绝并阻止别人对你的伤害。
因为为别人承担不属于你的责任这本来就是对你自己的一种不公平,而你会坚定地爱自己,你拒绝为别人的问题负责,你拒绝成为别人逃避责任、满足需求的工具。
你是一个独立、成熟、完整的个体。
生活的真相往往是未曾被大众所意识到或被大众承认的,在走向成熟和独立的道路上,你不可避免的会遭到周围的人的质疑、否定、和想将你拉回浑浑噩噩而平庸的“众人”之中。
你必须沉着而坚定,完整而有尊严的保持和维护着你的边界,如此,你才能从无边的黑暗中走向属于你的,成熟、独立的自由之路。
左岸记: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贼就是窃取自己的时间精力和他人的能力成长,是被所谓的“为你好、爱你、帮你”掩盖下的理所当然。我很喜欢风墟的文章,他对心理的探寻层层深入,用最平实言语结合生活的事例,为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能走进心灵,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感谢风墟!
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心理咨询师,个人微信号接收付费咨询:lianjizhe1874
顶级赞助商最新文章
赞助商链接
左岸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思维的五大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