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分析下频响图和瀑布图,耳机频响性能怎么样

拖动播放器想看猴子的私藏番剧30蕉即享所有私藏一整月该操作将消耗您30香蕉播放...弹幕...评论...收藏8手机观看更流畅扫描下载最新版客户端投蕉15喂nfhifi食&0&香蕉分享简介这里是最不专业的HIFI玄学节目&脑放时间&,随着节目的播出,有很多烧友长问这么一个问题,耳机频响曲线能判定一个耳机是好是坏么?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下频响曲线的相关知识展开详情关闭详情+&关注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写!0投稿&/&0听众所属合辑:[title]订阅&[subscribeSize]取消订阅创建者:[username]稿件:[countSize]播放中[viewCount][danmuSize]相关主播展开全部主播[view]官方下载new友情链接反馈京ICP备号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158号0
还没有acfun账号,
请选择分组。您添加关注的用户将出现在对应的组中。添加关注把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flash地址复制html代码复制通用代码复制21ic官方微信-->
求指教,怎么看懂频谱瀑布图?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大家好,我这里有一张图。上半部分是示波器测的波形,幅度是2V,频率是1KHz。
下半部分是这个波形的spectrogram,中文应该是瀑布图。瀑布图的横轴是时间,左纵轴是频率,右左纵轴是幅度。
第一次见瀑布图看不懂,这个波形图与瀑布图是如何对应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技术总监, 积分 495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3 积分
技术总监, 积分 495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3 积分
技术总监, 积分 495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3 积分
技术总监, 积分 495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HWM 于
12:31 编辑
频谱的“时间演化图”,是个三维图(第三维幅度用颜色和亮度表示)。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频谱的“时间演化图”,是个三维图(第三维幅度用颜色和亮度表示)。
这就是一个正弦信号,对应一个频谱。 和时间有什么关系,能否解答一下。谢谢!
几个月前就耳朵非线性问题较真时,想把这个图贴出来的!所以很多人不百度的话,搞不清为何需要同时有时频坐标!
高级工程师, 积分 72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9 积分
高级工程师, 积分 72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9 积分
高级工程师, 积分 72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9 积分
高级工程师, 积分 72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9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雪山飞狐D 于
19:44 编辑
如图,下面那张即是平面图,以颜色表示立体图的高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共<span id="liker_count_人点赞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9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9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9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9 积分
没想到1kHz正弦波做时频分析竟然能出这种花里胡哨pattern(每1ms出两个,正好为信号频率的2倍)。 仔细一看,原来是分析参数设置不正确,主要是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每段长度及频率分辨率没设置对。时频分析的方法之一是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就是将采集到的整段数据分为多段,每段之间可部分重叠,然后对每段做FFT(可加窗)得到频谱,最后得到频谱随时间的变化图,应用包括语音识别等。
LZ图中的采样频率为800kHz, 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每段长度为64点,才80us,还远远不到1KHZ信号的一个周期长度。频率分辨率为=12.5kHz,也远远不能分辨1kHz。
下面采用相近的参数复制一下LZ的这个pattern,采样频率为784kHz,先按错误的参数设置,每段38个点,约50us,无重叠,平头窗, FFT点数1024。
下面按比较正确的参数设置,每段7680个点,10ms,无重叠,平头窗,FFT点数819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共<span id="liker_count_人点赞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没想到1kHz正弦波做时频分析竟然能出这种花里胡哨pattern(每1ms出两个,正好为信号频率的2倍)。 仔细一看 ...
你讲的我不太懂。补充一下FFT的知识,过一段时间再说。
关注过你们的产品。有没有产品的中文演示视频,请发个视频连接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1 积分
谢谢nethopper的提示,已经搞明白了。
采样频率及样本数设置不正确,导致频率的分辨率不足。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9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9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9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9 积分
谢谢nethopper的提示,已经搞明白了。
采样频率及样本数设置不正确,导致频率的分辨率不足。 ...
是这样的。
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荣誉元老奖章
等级类勋章
坚毅之洋流
发帖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技术领袖奖章
人才类勋章
核心会员奖章
等级类勋章
技术导师奖章
人才类勋章
沉静之湖泊
发帖类勋章
突出贡献奖章
等级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技术奇才奖章
人才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欢快之小溪
发帖类勋章
社区建设奖章
等级类勋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热门推荐 /7
MACOM在线研讨会正在召开~查看: 7136|回复: 28
科学理性的研究——he560频响曲线、瀑布图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图我看不懂,就看个乐
高手分析如下:
我大概说下(理解较浅,不一定准确)
& && &1.&&5k-10k之间是平的,而且是整体下降,这样的高频不亮不刺,却有极好的控制力;
& && &2.&&560的空气段(10k以上)应该比he500、he6都要好的,好几个人指出极高频的测量有问题;
& && &3. 谐振失真控制得很好;
& && &4. 声道匹配得比较完美,应该有很好的结像、分离度;
& && &5. 瞬态不错,尤其是高频的瞬态,因此微细节还原力应该很好;
& && &6. 2k左右有个下陷,这个比较奇怪。
1.png (25.55 KB, 下载次数: 9)
18:00 上传
频响(左)
2.png (31.88 KB, 下载次数: 1)
18:00 上传
瀑布图(左)
3.png (65.81 KB, 下载次数: 3)
18:00 上传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自占二楼,理性分析不要打架啊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会员, 积分 1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超级会员, 积分 1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本帖最后由 沉迷 于
18:19 编辑
2kHz附近有谷
呵呵,这个和听感是相一致的
高频的下段和中段表现得很平和
即便有齿音也毫不刺激
10kHz以上由滚降变成爬升
有利于高频泛音的呈现
因为3次谐波响应不好很容易造成奇次谐波失真
奇次谐波如果劣化会反馈到基频部分
听感会比较吵、刺激不耐听
楼下继续。。。
按住那颗驿动的骚&#10084;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支持科学理性研究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我觉得这样研究耳机会得出完全扭曲的结论。。。毕竟这几幅图不足以决定耳机,应该说是耳机特性的冰山一角
这个只是简单的指标吧 音频设备最后还是耳朵收货 但数据展示也比较直观&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会员, 积分 1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超级会员, 积分 1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的确,这些所谓的指标对于描述音频产品的声音特性显得太过简陋
看图说话,只能说上那么一点点而已
按住那颗驿动的骚&#10084;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本帖最后由 yyw@ 于
19:01 编辑
瀑布图也就是瞬态响应图,其中3个轴分别对应声压、频率和时间,需要结合整张图看。
理想的频响曲线应该是平直的,从这张图来看,2k-5k频段有一个明显弯曲,这一部分频段对于重放音乐来讲,对于人声的表现的影响较小,主要影响的是女声的明亮度和各类乐器如号、管、吉他、提琴、钢琴等的音色表现,或明亮尖锐柔或暗淡柔和。而17k-20k几乎无响应,这一部分几乎不可闻,重要性小很多,但不是没有意义,主要是影响一些极高频的泛音或空间感等。从这张图上看的出,大部分的频段还是平直的,2k之后的频段在几乎都在2ms内衰减完毕,而且平行线相当均匀,这说明平板在瞬态响应上具有优势。
图作为听感的参考,有些具体的特性还是要用耳朵听才知道。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看了楼上的说明,真的涨知识了!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图不懂。但我觉得听音不是个人感性认识么,也能量化?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有比较才有意义
这样的话,哪个算凹?哪个算凸?
he500hd800lcdx.jpg (77.88 KB, 下载次数: 0)
20:04 上传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
无源设备脱离驱动条件来测试都是耍流氓,换个耳放参数全变。。。。
便宜货PC→便宜货Prism Sound ADA8XR火线声卡→便宜货Crookwood C3监听控制器→便宜货Quested v3110 10寸有源箱
AIM便宜货工业电源线
AIM便宜货专业信号线
KOJO便宜货插座+KOJO便宜货地盒
专注HUFI,拒绝HIFI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he5le高频就容易亮,用Pad电源线才搭配好
PAD EA AA Blacknote dac30-REVOX279-HE6 老叶300B
主题帖子积分
俱乐部理事
amex 发表于
无源设备脱离驱动条件来测试都是耍流氓,换个耳放参数全变。。。。
是,这个东西完全没有业界标准。每家的测试条件都不同。当我们看着一张图的时候,也压根不知其背后的测试设备、方法。
安润上海店:
小白的新浪博客:
小白的微博: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20hz----20khz各频段说明
20Hz到40Hz低音震撼力,如雷鸣声;对部分音乐这段频率适当增减均衡指数,可以达到和提高音乐的震撼感。如果提升过高,会混沌不清,影响清晰度。
40Hz到150Hz这段频率是基础音,调整适当时,音色丰满柔和,提升则丰满厚实,衰减则音色单薄
150Hz提升过度会使音色发闷,明亮度下降。
150Hz到500Hz
这段频率是结构音,主要表现低音力度和厚实度部分,适当提升可增强人声的浑厚度和响度。提升过度会使音色混浊不清
500Hz到2kHz
这段频率是主要特征音,适当提升可以增加明亮度和穿透力,过度提升会变得生硬没弹性。
2KHz到4kHz
这段频率是管弦乐和弹拔乐的主要特征音, 适当提升可增强穿透力增加明亮度,衰减过度会产生矇眬感,如果提升得过高会掩盖对人声的识别,尤其是3kHz提升过高,会引起听觉疲劳。
4kHz到6KHz这是具有临场感的频段,它影响语言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提升或者衰减会带来距离感。
6kHz到8kHz
这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段,过度提升会导致声音发毛、刺耳。
8kHz到16kHz
这一频段表现为音色的纤细、通透感。
16kHz到20kHz
这一频段表现为声音的细腻感和华丽感。
30到60HZ表现为:沉闷&&
60到100HZ表现为:沉重
100到200HZ表现为:丰满、厚实度
200到500HZ表现为:力度、厚实度[
500到1KHZ表现为:力度、明亮硬度
1KHZ到2KHZ表现为:穿透力、明亮感
2KHZ到4KHZ表现为:尖硬、穿透力、明亮感
4KHZ到8KHZ表现为:尖啸、锐利、清晰纤细感 、明亮感
8KHZ到16KHZ表现为:毛刺、纤细感
16KHZ到20KHZ表现为:华丽感、空间感.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如果不是测量错误的话。。。10K高频严重滚降50DB。
10K-15K是可闻频段,可闻频段巨大失真超过5%是闹哪样?
确定这不是天桥魔声的水平?
积极参与奖
优秀版主奖
耳机鉴赏奖
社区建设奖
Powered by讨论知名耳机频响曲线、相位、脉冲和瀑布图_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26,200贴子:
讨论知名耳机频响曲线、相位、脉冲和瀑布图收藏
朋友搞了一个八股文评测室,拿了一堆耳机来测曲线,我看了,非常有意思,很多听感都得到印证。征得他同意,转过来给大家讨论下,为了方便大家看,我把同一耳机的参数曲线贴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测试条件不是专业条件,而是业余条件,因此所测曲线等可能是不准确的。所以仅供参考和讨论。以下是测试条件:测试设备组成及连接MACBOOK AIR (OS X EI Capitan 10.11.4,ROOM EQ Wizard 5.14,JRE 1.8.0_45 64-bit on OSX 10.11.4) - HUGO 随机 USB线 - HUGO - 原厂耳机线(K812 原厂6.5头丢失,换成了古河3.5转6.5插头)- 耳机 -(空气)- MINIDSP UMIK-1 USB MIC(安装3Dio 假人耳)- MINIDSP UMIK-1随机USB线 - MACBOOK AIR测试思路采用内置ADC的USB MIC,无专业声卡,以系统测试为目的,整个测试结果为前端与耳机共同组成的,因此与专业测试设备的结果有出入,但本实验室目的为表征某个系统的表现,不提供单一DAC、耳放或耳机的测试报告。所有测试结果在不影响解读的情况下,不采用任何平滑措施,从而可以看到系统的原貌(瀑布图由于系统最低采用1/48平滑,无法更改)测试参数由于本测试唯一可以调整的参数为测试音量,HUGO没法做到非常精细的音量调整,因此初始测试音量校准如下:HD600 -23.6dBK701
-23.5dBDT880
-23.3dBK240s
-23.3dBK812
-23.9dBHE560
-23.9dBHD800
-23.8dBK240DF -23.8dBMC2
「天猫手机馆」-耳机大全品牌旗舰店直销,新品现货,品类齐全,售后无忧,正品低价服务优!网购手机,来「天猫手机馆」让人放心的手机商城.&&惠&&聚各款热卖机型!分期付款无压力!
DT880 的各种曲线
看不懂绑定
漏掉一张,补上
HD800的曲线
完全看不懂。不知道什么样的是好的
非专业人士看不懂,请尽量用接地气的话语说明。。。
hd600作为参考吗?
对讲机耳麦,和对讲基于4G网络,通信无距离限制,成本低,速度快,即时稳定专业!提供高效的调度管理,简化沟通成本,了解详情&&
说老实话,我也看得不太懂,不过我找了一篇好文章,希望跟大家共同讨论学习。以下是转的文章,文章来源:HiFi耳机爱好者的博客浅谈耳机频响曲线及其作用
对于非耳机行业的朋友来说频响曲线大家觉得比较陌生且较神秘。大家也喜欢说的一句话,管它什么曲线,耳朵收货即可。其实对于不是从事此行业的朋友,没兴趣的话其实没必要学浪费时间去了解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有兴趣的话多了解一些也没什么坏处。 一、认识频响曲线:频率响应 简称频响,英文名称是Frequency Response。频响曲线简单说就是通过电声测试仪内的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稳定的电压及产生连续变化的频率(即扫频),通过耳机发出声音由L、R传声器输入回到电声测试仪处理,然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各频点的声压(或电平)形成的曲线。(如图一、二、三、六)国际电工委员会IEC581-10标准中高保真耳机频率响应不小于50Hz--12500Hz。目前市场上的耳机基本上频率响应范围20-20KHZ,有些优秀的耳机甚至达到6-51KHZ(Sennheiser HD800)。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20KHZ,低于20HZ次声波,高于20KHZ超声波,超出20-20KHZ人耳不易察觉。我们常说耳机低、中、高三频,根据国际电工协会IEC581-10标准,和我国的GB/T14277-93国家标准, 频段划分为:
30-150Hz为低频段, 150-500Hz为中低频段, 500-5KHz为中高频段, 5K-16KHz高频段。在20-20kHZ中如果细分可为7个频段,分别: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耳机各乐器和人声对应频率范围见如下图(图四),从下图可看出,低频比较典型的乐器大鼓,延伸到高频乐器如钢琴、管风琴、小提琴等等,还有乐器的泛音也是落在高频。中频范围比较广,人声,乐器的基音基本上落在中频,而且是会相互影响。
继续转:二、简单看频响曲线:1.以上是最常见的频响曲线图(如图五),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耳机电声测试仪,不管是丹麦B&K还是国产电声测试仪(原浙大电声测试仪),功能都非常齐全,可以测试很多项目,两者精度也相差很小,比如说B&K与吉高电声测试仪误差约0.5-1dB。下面介绍一下国内常用的吉高电声测试仪测试项目,虽然屏幕上密麻麻的数据很多如上图对应数字:①R、L耳机的灵敏度(声压) ②阻抗值 ③左右耳机的极性 ④声道位置 ⑤R、L耳机声压相差值 ⑥各频点声压 ⑦失真 ⑧横轴x轴表示频率,范围为20—20Khz,单位为赫兹(HZ或KHZ)⑨纵坐标y轴表示声压(灵敏度)即声音大小,单位为分贝(dB ) ⑩R、L 频响曲线图。蓝色曲线表示“L”左声道,红色曲线“R”表示右声道。 2.如图1、 sennheiser CX300II和CX500区别较大的500HZ以下频段(低频和中低频段),CX500低频量比CX300II大,下潜也更深。 图2、 AKG K374低频量相当多,这也是K374的风格,5-7K中6K增益较大,提升了明亮度、语言的清晰度,10K增益较大也提升泛音,高频的提升使得听不同音乐不会发闷、声场太小。再简单讲讲图3和图5,两者频响曲线相差较大,首先两者声压相差约6dB,阻抗值相差不多,对于图3 耳机相对来说声音更大,也比图5容易推。看低频部分图3的耳机比图5的耳机低频量更多,下潜会更深,也会更结实。高频部分图5比图3增益明显,图5的耳机稍有一点点刺,齿音稍有多一点点,中频部分图3驼峰约在4K位置,图5驼峰约3.5K位置, 200-800HZ位置也区别较大,对人声语音力度和明亮度都有影响。从以上可以看出频响曲线每个区域的增益和衰减都会影响耳机听感,如需技术交流单独联络。
三、频响曲线的作用:我个人认为频响曲线作用是很大的, 除了开发工程师(调音工程师)设计产品数据参考依据和生产线品质管控品质,使每款产品合乎要求。虽然每款耳机频响曲线没有特定标准,但是有一定的规律存在,工程师在设计耳机时会根据自己所需的风格大概是怎样的曲线与实际产品是否一致,各数据是否合乎要求。可以根据曲线反应出耳机风格,可以了解低频量多少、下潜如何、耳机失真、明亮度和齿音重不重等等。当然声场、人声厚度、声音硬还是柔、瞬态、音品、音色等等频响曲线是无法反应出来。毕竟影响耳机音质最大的是喇叭单元和调音,调频响曲线不能代表听感,比如说国内有许多人我的产品复刻了某大品牌高端产品,但是听感可能差别很大。毕竟喇叭单元、耳机腔体调音、线材、耳套材料不同都会对音质的影响,所以调音工程师调出来的耳机需要给一些“金耳朵”品赏听感进行微调(金耳朵指:较大的公司有品赏耳机音质的专职人员)。现在国内一般的厂商没有这样的人才,所以给一些发烧友去听,综合他们的建议进行改善。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四、总结: 频响曲线对于开发工程师和生产线品质管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耳朵收货,挑自己喜欢的耳机为佳。当然也希望大家一起参与讨论,不足的地方给予指出。
顶一下长老和高总
再来一篇:频率响应 简称频响,英文名称是Frequency Response,在电子学上用来描述一台仪器对于不同频率的信号的处理能力的差异。同失真一样,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频响也称响曲线,是指增益随频率的变化曲线。任何音响设备或载体(记录声音信号的物体)都有其频响曲线。理想的频响曲线应当是平直的,声音信号通过后不产生失真。(注意平直,没连续签到没法红字标出)没有一个放大器的频响特性会是一条完美的直线,不管是平的还是斜的都不可能。因此我们需要放宽一下要求,对于平直的概念需要做一些退让。在这些曲线中,我们会看到一些“峰”和“谷”,也就是放大器在这些峰谷所对应的频率下其放大能力的差异变化。看频响曲线的时候,不要被曲线的“平滑”或者“崎岖”所迷惑,首先要看看坐标的标尺,改变标尺的单位会使曲线看起来差别很大。(注意坐标和差别很大)我们对于频响起伏的辨别程度有限,有实验表明,0.2dB是极少数人的极限(大概几十万分之一都不到),绝大多数人在1~3dB之间。也就是说,小于1dB的频响不平直几乎没有意义,如果为了追求频响的过分平直而舍弃了一些其它要素将是得不偿失的。这个原则对于其它指标也是一样的。任何指标都要和别的综合起来看,而不能孤立起来看问题。PS。最后一句挺重要的!
然而曲线只供参考
一样的曲线可以是不一样的声音
接下来用几款耳机的频响曲线来说明,分别是巨人杀手LCD2 2K超值价位的HD650与HE400,还有最具特色的Beats按上面的理论知识,可以明显的发现,Beats的低频轰轰轰是理所当然的整一低频突出了得,如此神器,我等无福消受啊。。。巨人杀手LCD2一直到800hz都是平直无比的,但在900hz的时候就开始下降了,所以DavidMahler在耳机大战中给了LCD2,暗声之后和优秀中频低频的评价。he400在400-500hz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下降,在500HZ以后却又不断的攀升,很明确的突出了东方女声,在1Khz的时候打到了顶峰,突出了一个高音甜。但在2Khz的时候,进入了低谷,这是很多乐器高音的地盘,此处的缺陷直接导致了he400被很多老烧所不齿(其实我觉得听流行蛮好的)hd650不愧为众多老烧的推荐,频响曲线几乎完美(请无视20HZ一下的那个坡)从20hz一直到2Khz,都没有明显的缺陷,基本是平直的,素质没得说。
再来说说这个很多人看不懂的图。。。可以明显看到VSD1比小钢炮要平直的多,但VSD1在2.5kHZ的时候突然下降了,很可能导致一些乐器的超高音部分缺失,在4KHZ的时候 猥琐和翠翠都选择做了一个凹谷,目测是降低齿音,但猥琐再也没起来了,翠翠在5KHZ的是有一个小高潮,不知为何(突出个别齿音?)最终小塞子们都选择了在8Khz以前衰减,可能导致钢琴声高频部分有缺失,相比之下,大耳机基本都是在10KHZ以后才疯狂衰减,大耳的优势不言而喻。
不懂图,只懂听的路过一下
留名,早就想要个这种帖子了
帮顶 继续更!
瀑布图比较直观,我的水平也就大概能看明白这个。。
话说为什么没有T1二代和HD800S
知识普及完毕,继续上曲线HE560曲线
K240DF曲线
顶lz,好帖子
K240S 曲线
MC2 曲线图
请教下数据来源于哪个网站呢?
不懂图也不懂听的路过一下
登录百度帐号技术贴:教你怎么看耳机频响图_z5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87贴子:
技术贴:教你怎么看耳机频响图
偶尔在贴吧闲逛,看到一篇关于耳机频响图入门分析,仔细拜读后觉得很不错,很具有参考意义,适合一些对于耳机频响不是很了解的吧友阅读。以下为正文转载:
「天猫手机馆」-耳机大全品牌旗舰店直销,新品现货,品类齐全,售后无忧,正品低价服务优!网购手机,来「天猫手机馆」让人放心的手机商城.&&惠&&聚各款热卖机型!分期付款无压力!
小可为了方便诸君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先把提纲给诸君列出。第一部分:“什么是频响曲线图/频响衰减图”第二部分:“频响图能做什么”第三部分:“怎么结合频响图解读耳机”小可本文中的频响曲线选用被广泛引用的金耳朵频响图,且文中将在第三部分引用一份不知出处的关于各个频段声音特色的说明,特在此注明。
“什么是频响曲线图/频响衰减图”诸君可以看一看帖子里的两张图,第一张图是最常见的频响曲线图,第二张是频响衰减曲线图(俗称瀑布图)。学过数学的烧友一眼就能看出,频响曲线图其实就是一个十分简单的xy坐标系,而频响衰减曲线图则是一个xyz三轴坐标系。诸君可以回想回想,当你在高中学数学的时候,遇到一张从未遇见过的坐标系图时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单位!对 !要看懂一个坐标系最关键的就是要懂它的单位。
我们先来看频响曲线图,在这张图中,纵坐标y轴上的单位是Db也就是Decibel,分贝。分贝相信诸君都知道它就是一个衡量声音大小的单位,不多解释。而横轴x轴上则是hz(赫兹),声音频率的单位。我们在耳机测试中最常用,最常见的测评方法就是把耳机的声音粗略分为三个频段,高,中,低三频。通常在我们的认识中,耳机的高频影响乐器,如小提琴,铜钹,之类声音较尖锐,明亮的乐器的听感,中频决定人声,低频决定鼓声。但是事实上,就算是粗略分段,在20-20k赫兹(通常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的声音里也有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极高频7段频段,而且这7个频段在你所听到的所有声音里(人声,乐器,甚至低噪)都会相互影响,并影响你的听感。所以认为一个频段只影响一种声音,例如认为中频就决定了人声的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那么接下来小可来说说频谱图是怎么测出来的。请诸君注意频响曲线中的绿线,这条绿线是耳机前端向耳机输入的标准频响曲线,俗称标准线(频响测试时所播放的一般是标准的白噪和粉红噪,二者略有不同在此不多赘述)。当前端向耳机输入标准音频时,专业的仪器会记录下来耳机所发出的声音,并且绘成频响曲线图,就是图中的蓝红色曲线(双声道)。那曲线是不是越平缓就越好呢?小可将在第二部分论述这个问题。想必诸君都明白了频响曲线图是什么东西了,接下来看似十分专业的瀑布图就已经不在话下了。诸君可以仔细看瀑布图,相比曲线图,这个三轴坐标系不过是多了一个z轴,大家可以看看这个z轴的单位。ms,没错,就是时间单位,毫秒。瀑布图不过就是一个加上了声音衰减形状的频响曲线图。
“频响图能做什么”小可很认同一个观点“科学是有理的,但是科学并不是万能的。”在hifi界这个理论更是极为适用。频响图只能做到它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日系耳机往往曲线柔顺飘逸,但是声音对比起欧美耳机总是差上一线?(求日系党轻喷)因为频响曲线图反应的只是一个耳机的三频风格,它是一个暖声耳机,还是一副冷声耳机?它的齿音刺不刺耳?它的低频下潜有多深?量大概有多少?这类关于耳机三频风格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频响曲线来解答。但是例如,耳机的谐波失真,耳机的瞬态反应,耳机的声场,耳机的声音密度等等,甚至大量的能影响我们听感但是我们都无法明白说出来的因素,这些都不是看频响曲线所能看出来的东西。一副动圈耳机,和一副静电耳机,就算是做到频响曲线一模一样,有经验的烧友还是能一耳朵分辨,哪一副是动圈,哪一副是静电,单是发声振膜的材质不同,发出来的音色就不相同了(动圈味,静电味?),更何况其他方面的差异?
在这里小可想再补充一点,就是关于频响曲线是不是越接近标准线越好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一个扬声器能够把输入的声音完全重现出来,那么这就是绝对的hifi。但是事实是,哪怕是丹拿,fm这种hifi界的巨擎,也不可能造出这样的扬声器,哪怕是尽可能地接近也是难于登天。初中我们就知道,声音有三种属性,响度,频率,和音色。也许我们在响度和频率上面可以尽可能的接近真实的声音,但是在音色上,用纤维质的振膜去还原小提琴马鬃摩擦金属琴弦并且在木质共振器里放大所发出来的声音,这几乎是天方夜谭。所有我们还要明白一点,并且记住它“不是频响曲线越接近标准曲线的扬声器就越优秀”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机频响曲线测试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