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险的养老水平

农村老年人收入少自我养老能力弱 养老怎么办?
关注新华网
  人口老龄化的规模和速度,实际超乎我们的预计和想象。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3亿人,占总人口16.7%,65岁以上人口达1.5亿人,占总人口10.8%。和城市相比,在广袤乡村,老龄人口虽然分散,却也在迅速增加,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实实在在摆在每个农村家庭的面前。农村老人,因为养老金制度建立较晚,保障水平较低,主要依靠子女养老,给农村老人和年轻人带来不小的焦虑和压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广大农村更值得关注与期待。
  资料图:不能自理的老人被送到机构养老院进行疗养康复。王东明 摄
农村养老最难的是老年人收入少,自我养老能力弱。回顾历史,为农民全面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仅仅8年。这8年,对农民而言,意义在于养老金从无到有。2009年国家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正式推开。规定参保农民累计缴费满15年,60岁起按月领取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同以往,新农保有三个筹资渠道: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国家补贴。体现了各级政府的主导和担当,而分档缴费也调动了农民参保的主动性。2014年,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8年的努力,全国农村基础养老金从每月发放55元普遍上调到70元以上。地区差异带来增速有快有慢,但趋势是稳步提升。2017年,上海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50元,每人每月比上年多领100元;河南提高到80元,每人每月比上年多领2元;河北提高到90元,每人每月比上年多领10元;浙江提高到135元,每人每月比上年多领15元。多领2元、10元、15元,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不以为然,但它是农村养老制度化探索迈出的第一步,是开端。农村不断增长的参保人数、每人每月持续的领取,正是新农保“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这些目标的生动践行。
  有起点才能憧憬未来。从新农保到城居保,城乡一体化速度在加快、社会统筹的力度也在增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农村养老的制度设计和方向愈见清晰。发展水平每提高一步,民生才有可能改善一分。乡村振兴,意义非常深远。养老金多了,农村老人收获的不只是获得感,还有尊严。
  解决农村养老,出路在于政府与社会力量的结合。农村养老最缺的是设施和服务。孩子外出打工,家就成了空巢。养老金仅能维持基本生活,无法支付更好的护理和照料。那么,起步阶段,国家在改善农村养老基础环境方面必须采取更有效的举措,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该建的设施一定要建,并且做好长远规划。
  日,财政部、民政部印发管理办法,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支持依托农村敬老院、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利用已有资源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互助幸福院、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等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满足城乡老年人特别是空巢、留守、失能、失独、高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有了钱,办好农村养老这件事的路径也很重要。管理办法强调要支持通过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股权合作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管理运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事实上,面对农村养老设施和服务不足的现状,调配资源、整合力量,各级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而社会力量愿不愿意加入,能不能坚持做下去,关键看政府的决心大不大和政策好不好。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社会老龄化的步伐加快,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在逐渐增多,农村中的养老问题越发突出。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人,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养老问题亟需社会关注。
责任编辑:农村老人该如何养老?
作者:谢庆富
  四成多的农村老人喜欢的养老方式是与子女同住,而超过六成的农村老人不喜欢进城养老。上述来自一份最新发布的报告。6月6日,在上海大学举办的“老龄社会公共政策挑战与治理创新”论坛上发布了《2014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报告称,农村老人不喜欢进城的主要原因包括不习惯、没有亲友熟人说话、生活费用过高等。调查发现,约47.3%的农村老人不愿意进养老院,原因包括自己觉得不光彩、经济不能承受、服务质量存在问题、怕子女被人指责、在养老院不自由等。
  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空巢家庭超过半数。这些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既是家庭小问题,也是社会大问题。我国实行“三无”老人国家供养制度,农村“三无”老人可以住进养老院,但有子女的农村老人并不能享受这项政策。即使可以享受,这些老人出于多种考虑(比如担心子女被人指责不孝顺等),也不愿意住进养老院。同时,大多数农村老人选择“居家养老”,都抱有“凑合着过日子”的心理,只要温饱问题可以解决、有病不愁没钱治疗就心满意足了。至于追求质量和水平更高的养老生活,对大多数农村老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老人来说还没摆上日程。因此,妥善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需要家庭成员(主要是晚辈)、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
  首先,子女等晚辈要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赡养老人一是物质上供给,二是精神上抚慰,两者缺一不可。不论晚辈经济情况如何,都要拿出一定钱财确保老质生活无忧,并尽量提高老人的物质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晚辈还要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慰藉。和老人同住的晚辈要经常和老人谈心交流,不和老人同住的晚辈要经常回家看望老人,因路途太远、工作太忙经常回家确实有困难的也要多打电话问候老人。
  其次,政府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支付能力。目前来说,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缴纳职工养老的企业职工退休人员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其他老人(包括城乡所有老人)每月领到的养老金都不多。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虽然基本全覆盖,但是年满60周岁的老人养老金每月少则只有几十元,多则不过百多元,80周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金也最多三四百元。这些钱对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力的老年人来说,在高企的物价面前就是杯水车薪,很难生存下去,更别说体面生活了。农村老人养老金确实每年在上涨,但涨幅较小,对提高老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帮助不大。政府必须大幅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支付能力,让养老金既能够切实解决农村老人的生活困难,又能成为农村老人长寿的心理依靠。
  第三,要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老年人易患大病、重病,目前,城乡居民医保虽然做到了广覆盖,但保障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大病、重病报销的标准起付线设置很高,报销额度设置很低,报销比例设置也不高。即便是参加了大病、重病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可达60%以上(医保范围内),自付部分仍高达十多万元乃至几十万元,很多农村家庭因病致贫几乎难以避免,很多老年患者出于多种因素考虑,不得不中途放弃治疗。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把大病、重病报销的标准起付线设置降低、报销额度设置更高、报销比例设置更高以外,还要考虑将本来不在报销范围的各项检查费用也纳入报销范围。
  第四,加大对虐待、遗弃老年人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只要发生此类事件,相关政府部门、司法机关都要在第一时间及时介入,让忤逆之人得到应有惩戒。当地民政、公安等部门,应备案老人家庭情况,做好老人生活情况跟踪,将患病老人列为重点关爱对象,每月、每周定期、不定期上门看望、慰问,防止子女虐待、遗弃。一旦发现老人受到虐待,工作人员立即向上级汇报并报警,让子女切实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对拒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的不孝子女,必须要让其受到法律制裁。
关键词阅读:
已有&0&条评论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险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农村养老问题 农村老年人补贴 农村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问题论文 老年人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金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析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应拓展社会养老服务资源 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水平
(原标题:中国应拓展社会养老服务资源 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水平)
中国网3月4日讯(记者 张艳玲)3月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组织执行、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与调查中心实施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在北京公布。调查报告指出,要不断拓展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强化居家养老支持和提升家庭发展能力,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逐步健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网络。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针对目前数据反应的问题和不足,课题组提出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不断拓展社会养老服务资源 强化居家养老支持和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现阶段,家庭仍然承担着养老的基础功能,家庭成员是老年人的首要照料资源。因此,各级政府应出台巩固和加强家庭养老功能的政策和措施,多措并举为子女照料老人提供方便。推进家庭养老护理培训工作,增强家庭成员的护理照料意识,提高家庭成员照料护理老年人的技能和知识。将对家庭照料者的社会支持与保护纳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之中,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同时培育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引导社会养老服务资源进入家庭。
建立老年健康卫生综合服务制度 做好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工作
约八成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超一成老年人失能或半失能。据此,一方面,建立老年健康卫生综合服务制度,多措并举做好老年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工作。首先,从老年人健康保健、慢性疾病管理入手,新增社区医务人员岗位,如医护协调员、自我保健咨询员等,开展健康保健讲座与培训、建立健康档案、为老年人制定长效卫生保健计划;其次,在各级医疗机构增设老年科,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并通过专业培养、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提升医务工作者的老年学及老年医学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针对有基本照护服务需求的老人,逐步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满足失能老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
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 逐步健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网络
约50%的农村老年人养老金低于60元,农村老年人难以依靠基础养老金生活。政府应通过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水平;鼓励各地区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拓宽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提高老年人养老的物质基础。针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现状,应逐步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增强农村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服务功能,增加养老服务内容,发展为老服务组织和活动,积极探索家院互融、互助养老等适合农村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
深度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为老年人开展社会参与提供机会与平台
我国当前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中低年龄老人是主体,80岁以下老年人比例为86.16%。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35.31%的老年人具有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充足,亟待开发。目前我国老年人参与以劳动就业为主,而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具有公益性的活动的程度仍较低。建议在街道和社区层面切实发挥老年协会的组织和带头作用,发掘和发挥老年人的能动性。加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政社联合拓展老年人的参与途径。建立社区老年人才档案库,为有需求的用人单位、机构和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搭建社会参与信息平台。
(原标题:中国应拓展社会养老服务资源 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水平)
本文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Bad Request
Bad Request - Invalid URL
HTTP Error 400. The request URL is invali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老年人养老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